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来到渤海国北部重镇铁利府,大门艺向钦差献计道:铁利府原本是黑水部的属下,是高王用了美男计诱使姜木斯的女儿姜凤飞和大野勃成婚,才促使姜木斯欣然归附。大野勃是我三叔,入侍长安十年,奉玄宗皇帝诏命归国辅政,却被武王排挤出朝,现在也闲居在铁利府。钦差大人要想搞乱渤海郡,铁利府正是个可以用计之地。
齐殿逢道:如果大野勃能带头闹事,渤海郡可就要大乱了。我们就在你三叔身上作一作文章。
钦差来巡视,都督姜木斯免不了要热情接待。大野勃从长安返回,和妻子姜凤飞、儿子大荣华,女儿大松花,一起到铁利府来看望老丈人姜木斯,正在铁利府闲居。大野勃得到报告,知道二侄大门艺陪同钦差到铁利府来了,自然要遵照礼仪,和岳父姜木斯一起来拜会钦差大人。
大门艺向齐殿逢引见道:三叔是刚刚从长安归来的。姜都督是三叔的岳丈。
齐殿逢道:三王爷和本官在长安相识已久,姜都督和三王爷是至亲,就都是自家人了。今天不要讲谁是钦差,只讲长安友人,畅谈友情。
大野勃在长安时就听说齐殿逢人品不佳,一向不肯与他交往,这时禁不住语气冷冷地说道:齐大人是代表皇帝陛下来巡视的,怎么可以不讲谁是钦差,谁是臣子?大唐律法不是这样随意的吧?
齐殿逢碰了个软丁子,心中不悦,却又自知失言不好发作,就赶紧换了个话题,向姜木斯问道:铁利府是渤海郡的北疆,与黑水部相邻,姜都督一定对黑水部情况了如指掌。
姜木斯道:我原本是黑水部的属下,归顺了震国,才做了铁利府都督。我对黑水部的情况确实是了如指掌。
齐殿逢道:姜都督原先是高王亲兄弟的岳丈,与高王是近在咫尺的关系;现在是武王叔父的岳丈了,与武王的关系可就远了许多。
姜木斯道:这也没什么不同。我已年近古稀,只盼女儿和女婿生活美满,此外再无所求,对官场并无留恋。
齐逢道:话不能这样说。三王爷还年富力壮,正是干事业的时期,总不会这样闲散漂荡,虚度后半生吧?
大野勃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齐大人见过蚕吗?铁利府这地方的百姓喜欢养蚕。那些蚕宝宝可真是有趣,它自已吐出丝来做个牢笼,把自已的身体牢牢地包起来,居然能在里面安然而卧。世上的人看了,都替蚕宝宝悲伤。谁还愿意去学那个蚕宝宝作茧自缚呢?
齐殿逢见姜木斯和大野勃都不是可以利用的对象,就把话题转回黑水部,想从那里找到挑动事端的机会。
齐殿逢道:看来三王爷是不肯做茧自缚,才自动放弃了名利地位。这也很难得。姜都督刚才说与黑水部往来密切。本钦差没有到过北海,真想去黑水部看一看。可是此行是奉命出使渤海郡,又不便去黑水部走动。不知姜都督能不能把黑水部的首领约来,让本钦差见一见,开开眼界。
姜木斯道:这事很容易。黑水部与渤海郡是盟友,首领过界互访象牧民赶集一样平常。我派个快马信使去伯力城,请黑水部王爷倪属利吉来拜见钦差大人。他一定会来。
大唐对各类官员的活动范围是有严格限制的。齐殿逢虽然是鸿胪寺少卿,又是出使的钦差,可是没有皇帝旨意,是不能与其他部落首脑见面的,否则就有谋反之嫌。
齐殿逢当然知道这种事的利害,为了掩人耳目,他向姜木斯叮嘱道:我们可要说好,不是我召他来,是你请他来。
自从和高王大祚荣湄沱湖会猎以来,黑水部王爷倪属利吉一直奉大祚荣为盟主,每年向渤海郡进贡,双方相安无事。现在高王大祚荣去世了,新任郡王大武艺是不是也有高王大祚荣那样的雄才大略,是不是会象高王那样信守盟约,这些问题一直让倪属利吉心烦意乱。恰在这时,姜木斯派人送来信息,说大唐钦差来到铁利府巡视,愿与黑水部首领相见。倪属利吉心想,这下可好了,我能与大唐钦差联络上,可以借助皇帝威仪来挟制渤海郡,就不怕大武艺不守盟约了。
倪属利吉立即来到铁利府,与大唐钦差齐殿逢相见。二人各有所图,相见恨晚;目的相近,一拍即合。
齐殿逢道:黑水部有江南江北十五部之众,理应自成一郡,与渤海郡平起平坐。
倪属利吉道:本王早想聘问长安,朝觐讨封。怎奈山海相隔,又有渤海郡挟制,不敢轻举妄动。
齐殿逢道:现在本钦差给你作主,不必惧怕大武艺。
倪属利吉道:那么钦差大人愿意在皇帝面前替我讨封吗?
齐殿逢道:替你讨封当然可以,不过等我回到长安,禀明皇上,讨来诏书,再到伯力城颁诏,往返之间,一年二年可就过去了。现在有个速行速成的办法,就是你亲自到长安去讨封,皇上诏命一下来,你就是黑水郡王了。
倪属利吉道:只怕到了长安无人理睬。从前夫余府的李明启到长安讨封,就是在长安被抓起来,送回敖东城处死了。
齐殿逢道:此一时,彼一时。夫余府本是渤海郡的辖地,大唐皇帝不便轻易让他分治。李明启是渤海郡的罪臣,大唐也不能轻易册封。你的情况就不同了,黑水部与渤海郡并无从属关系,你去讨封,是星星朝月亮,是夷族归中原,这是顺天理遂人心的正当行为。本钦差大约要在三个月后回到长安。你可以算好时间,与本官同时到达长安,我来给你疏通关系,保你讨封顺利成功。
倪属利吉大喜道:有钦差大人这番周密谋划,我甘愿冒死也要前往长安讨封。
齐殿逢与倪属利吉的会见十分成功。他原本是想唆使大门艺在敖东城挑起事端,乘机请皇帝重新册封渤海郡王,好显示他出使渤海郡有重大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有了黑水部王爷倪属利吉,他就把大门艺放在一边。他在得意的欣赏着自已的这盘好棋:一个使节出使归来,就带来一个新的藩王,这该是多大的功劳。想那崔忻,不过是赶上八年之约期满,不费吹灰之力就宣抚了渤海国,不过是拣了个大功劳,竟然升到正卿。我齐某人此次是空手套白狼,不须李楷固败兵作牺牲,也不须什么八年之约作铺垫,就立竿见影,手到擒来,为大唐皇帝凭空揽来一个藩郡国,这功劳不是比崔忻要大出百倍吗?当个正卿肯定是不在话下了,说不定还可以位列宰辅,成为三省大臣。齐殿逢越想越美,巴不得立刻返回长安,去向皇帝请功。
齐殿逢包藏祸心,和倪属利吉约定好了三个月后在长安相聚,就走马观花地走了几个府州县,结束了对渤海郡的巡视,赶回敖东城来向武王告别。
(作者附言:想个别交流的朋友,请先提供联络方式,我会和你联络。)
第五十七章 祸起鸿胪寺 血染太华山
大唐钦差要返回长安复命了。武王大武艺不知道大唐钦差已经暗中做出唆使黑水部入唐讨封的事来,高高兴兴为钦差摆宴送行。大武艺不肯让三叔大野勃来参与国事,却很想把长子大都利召回来协助治国,就乘机请钦差帮助疏通。
武王道:齐大人此来,带来了大唐皇帝对渤海郡的深情关怀,本王十分欣慰,也特别感谢齐大人的劳苦奔波。
齐殿逢道:上命差遣,为国奔波,是臣子的本份。基下如果要谢,就谢皇帝陛下,为大唐尽一片忠心。
武王道:齐大人说得是。现在钦差大人要回京,本王正有一件事要禀报皇帝,还要请齐大人费心。
齐殿逢道:无论郡王有什么事要禀报,本官都可以传达。
武王道:正在长安入侍的左骁卫将军大都利是本王的长子,已经确立为渤海郡的副王,需要归郡协助本王处理政务,恳请皇帝开恩,准他返回敖东城。本王愿竟另派二王子大钦茂去长安入侍。
齐殿逢道:郡王的请求合情合理,皇帝一定会恩准。依本官判断,只要二王子大钦茂到达长安,副王大都利就可以归来。
武王道:那就拜托钦差大人向皇帝奏明。二王子大钦茂将在近日启程入唐。
齐殿逢离开敖东城返回大唐。武王让二弟大门艺送钦差到都里镇。
齐殿逢要从都里镇上船渡海奔山东,临上船之际,对大门艺叮嘱道:二王爷不要忘记你我的约定。一旦渤海郡发生动乱,我就保举你做渤海郡王。
大门艺道:我只能静观其变,坐等天时,不敢盲动。
齐殿逢道:黑水部将有异动,敖东城不可能平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要抓住时机,果断行动。
两人心领神会,当时道别分手,只等时机到来。
大唐钦差出使藩郡是一件很荣耀的事。代表皇帝出巡,被藩郡王高看一眼,所到之处都是高规格的接待,还会有许多礼品赠送。回来述职时,多半都是报喜不报忧。因为皇帝愿意听到四海宾服的好消息,不愿意听到夷族不驯的坏消息。出使渤海郡的齐殿逢却是有些特别。他回到长安,向皇帝上了一表,说渤海郡新王大武艺性格乖张,行为怪异,对皇帝常有不驯之辞,恐有背叛之举。
齐殿逢故意这样奏报,自有一番如意的盘算。他以为黑水部很快就要来讨封,皇帝一定会赐封,渤海郡王一定会恼火;大武艺一定会有反叛的行动。所以现在齐殿逢要先放出一句话来,说大武艺可能会有反叛之举。以后大武艺稍有对大唐不敬的动作,就证明了齐殿逢有先见之明,就会让百官不敢再轻视,就会得到皇帝重重的嘉奖。
这道表章递上去之后,玄宗皇帝果然十分不悦,把鸿胪寺正卿崔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说:渤海郡有这等异常情况,为何不早来奏报。如今册封大武艺的诏书已经下达,想撤已来不及,不撤又不放心,岂不是让朕难堪吗?
崔忻奏道:请陛下息怒。齐殿逢所奏未必属实。渤海郡高王健在时,对大唐忠心不二。他的儿子刚刚继位,没有理由突然变坏。此事容臣再作调查。现在大武艺的长子大都利在国子监就学,不妨对他采取措施,使大武艺有所顾忌。
玄宗道:你是说扣留人质吗?这种办法早已不灵。过去把高德武的长子高震留在洛阳,高德武不是照样投奔震国去了。如果大武艺真有反叛之心,扣留他十个儿子也无济于事。扣留人质只能增加仇恨,加速他的反叛。大都利仁义忠厚,对朕忠心耿耿,已经被大武艺立为副王,朕不妨送他个人情,册封大都利为桂娄郡王,让他回到敖东城去对大武艺发挥一些牵制作用,或许可以稳定渤海郡的局面。这事你抓紧办吧。
崔忻道:陛下此举真是高明。臣立即遵旨照办。
崔忻领了圣旨,把大都利召到鸿胪寺来,宣布了皇帝的诏命,对大都利好言抚慰一番,叮嘱他回国后务必小心观察,防止渤海郡出现叛离倾向。大都利自然发誓照办。
大都利得到桂娄郡王爵位,又可以回到敖东城与亲人团聚,真是喜出望外。这天告别了国子监的师长和学友,再到鸿胪寺告别。也偏偏是冤家路窄,正赶上鸿胪寺少卿齐殿逢在衙中当值。齐殿逢原本以为玄宗皇帝看了他的表章,会迁怒于大都利,将他扣为人质,从而逼反大武艺,以便证明他的明察秋毫和先见之明。现在看到大都利不仅没有被监禁,还加封了郡王爵位,齐殿逢怎肯善罢甘休。坏人干坏事的行动,往往比好人干好事的行动来得更迅速更果断。他当即眼珠一转,又生出一个谋害大都利、逼反大武艺的连环诡计。
齐殿逢假猩猩对大都利说道:恭喜大王子晋爵归国。此次归国将担副王重任,恐怕再没有机会来长安了。大王子来长安已有五年,本官作为鸿胪寺官员,一直没有机会陪大王子游览长安风光,这是本官的失职,甚是抱欠。现在愿借大王子东归之机,陪大王子顺路到太华山一游。
大都利不知是计,爽快应道:多谢齐大人关心。既是顺路,本王愿意听从齐大人安排。
太华山在长安以东二百里,是五岳当中的西岳,以奇拔峻秀名冠天下。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奇峰直插云天,远远望去,就象一簇莲花朝天竞放。山路崎岖陡峭,最能勾起攀岩探险家的乐趣。大都利早就听人说起过太华山的美妙,登顶一呼的冲动早已在心中作怪,只差没有机会去攀登。现在机会来了,他怎么能不兴高采烈!
齐殿逢邀请大都利登太华山,正是看中了此山的险峻。不过他可不是要让大都利欣赏太华山的风光,而是要利用太华山的险峻来断送大都利的性命,恶化渤海郡和大唐之间的关系,达到他升官晋级的目的。
大都利哪里知道大唐鸿胪寺齐少卿的险恶用心,回到国子监馆舍,向老师和同学们告别,乐颠颠地收拾好了行装,只等齐殿逢来约他上路。
鸿胪寺官员对藩国王子和使节迎来送往都是正常的职责。少卿虽然比正卿的官阶品秩低一等,却也有直接向皇帝奏本的权力,可以自行安排公务,并非完全受主官制约。齐殿逢向正卿崔忻打个招呼,让主官知道自已的去向。崔忻也就是知道了而已,并不认真过问细节。
齐殿凤来约大都利上路。他们这一行人来到太华山脚下,取北路登山。到了北峰脚下,正准备登山时,遇到一位须发皆白的道士。那道士对大都利说了一番莫明其妙的疯话,几乎让齐殿逢的阴谋诡计破产。
白毛道士冲着大都利叫道:你这人头上有一团黑气,有天煞星入命,灾祸就在眼前,还是不要上山的好。
大都利吃了一惊,对齐殿逢道:道士这话让我好生恐惧,我们是不是不要上山了?
齐殿逢道:青天朗日,哪来的黑气?那是个疯颠道士,他的话还能信么?有本官陪同,大王子放心就是了。
大都利虽然心中疑惑,却不好拒绝齐大人的好意,就不顾道士的警告,向山路上攀去。
道士跟在后面,又叫道:你这人怎么不听山人劝告?是要去送死吗?今天山神不收外鬼,你还是改日再来吧。
大都利回头说道:我是远来的游客,只有今天才有机会登山,错过了岂不可惜?
道士摇了摇头,说道:看来你是非去不可了。那就送你一道护身符吧。好好带着,或许还可以活着回来。
大都利从道士手中接过一块小黄布条,见那上面画着弯弯曲曲的几条线,便顺手揣进怀中,说道:多谢道长了。
道士说道:祝你平安。但愿我们还能后会有期。
太华山是天下第一难攀登的奇山。山路狭窄陡峭,游人必须手脚并用。大都利年轻气盛,很快就被登山的乐趣陶醉了,早把道士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也把齐殿逢远远地甩在后面。他们一前一后,翻过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险道,爬过擦耳岭、上天梯、苍龙岭等骇径,登上云台、玉女、莲花、落雁等四座奇峰,最后来到朝阳峰。
齐殿逢在上山路上没有机会下手,就想把大都利留在山上,慢慢再找机会,假惺惺说道:朝阳峰也叫东峰,是太华山上观看日出的绝妙所在,大王子很难再有登山的机会,这次一定要玩得尽兴,我们就在中峰的玉女观过夜,明晨来看日出景象。
大都利被太华山的奇峻景色陶醉了,哪里会想到灾祸就要降临,高高兴兴应道:难得有这次登山的好机会,既然上了山,不看看太华山的日出,岂不可惜。就按齐大人所说,在山上过夜,明晨早早起来看日出。
齐殿逢本是处心积虑要在太华山制造一起事故,加害大都利。可是登山以来,大都利身手矫健,总是把他甩得远远的,想下手却没有机会。休息的时候,大都利总是选择陡峭岩石坐上去观景,齐殿逢不敢向他靠近,生怕自已一不小心先摔下去。齐殿逢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却又害人之心不死,就鼓动大都利观日出,好在山上拖延时间,再找机会下手。
在中峰玉女洞休息一夜,次日清晨,两人早早起来,重登朝阳峰来看日出。太华山东峰上的观日台,是背靠山峰面向深谷的万丈悬崖绝壁,胆量稍小一点的人根本不敢登临。大都利在悬崖上谈笑风生,无忧无虑地欣赏着日出景象。齐殿逢缩在后面,死死地攀着岩石不敢松手。眼看着红日冉冉升起,齐殿逢的心却不断地沉下去。日上东方,大都利兴高采烈地从崖上下来,齐殿逢却是脸色灰白,失望已极。
两人开始下山。登过山的人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大都利上山时把齐殿逢甩得远远的,可是下山的时候却总是落在他的后面。齐殿逢走在前面,观察着两边的岩石峭壁,寻找下手的时机。恶狼在山羊身边打转转,总会找到吃羊的机会。两人眼看就要回到山脚下,前面有一处绝壁横断去路,必须托拉合作才能通过。
齐殿逢一看时机终于来了,心中暗喜,说道:请大王子先下,我来拉着你的双手,然后你再接我。
大都利毫无戒备之心,就让齐殿逢拉着他往下溜。那峭壁高约两丈,半腰有一个突台可以错脚。可是两人的手臂拉直了还是差了一尺高够不到。这时必须冒险松手,让双脚落到突台上。再蹲下去抓住突台往下溜。齐殿逢在上面看得真切,故意把大都利拉偏了半步的距离,突然把手一松。大都利笔直地沿着峭壁跌落下去。只是喘一口气的时间,便已双足着地,两条腿象压塌了的一堆泥土一样向下瘫去。大都利眼前一黑,万物皆空。
齐殿逢终于害人得手,心中一阵狂喜。他在崖上向下望 了许久,见大都利纹丝不动,以为他已经摔死,就故意在崖上大呼救命。这天太华山上游人不是很多,喊了多时,才有人闻声赶过来相助。
大都利被抬到山下的时候苏醒过来,只觉得腰部以下好象已经不复存在,没有知觉,没有疼痛,挣扎问道:齐大人,我这是怎么了,我的腿好象没有了?
齐殿逢道:请大王子安静,你的腿摔坏了。本官护送你到华阴县医治,很快就会好的。
齐殿逢把大都利送到华阴县,请县丞帮忙找郎中疗伤。可是大都利的伤势太重了,医郎们用尽各种方法,还是不能保住他的性命。十天之后,大都利惨死在华阴县城。
齐殿逢精心策划的害人阴谋终于得逞。他从华阴县返回长安,向鸿胪寺正卿崔忻谎称大都利贪玩坠崖,死于非命。崔忻哪会想到是这是一场谋杀,只能胡里胡涂向皇帝上报,说大都利归国途中游太华山遇难,现存尸华阴县。
玄宗皇帝闻报,很是悲伤,说道:朕本想让大都利归国去牵制大武艺,不料却出了这样事故。这样一来,不仅牵制不了大武艺,还可能给他造成反叛的借口。为了安抚大武艺,要按郡王之礼隆重安排铜棺檀椁盛殓大都利的尸体,派五百里快马向渤海郡发出通报。务必要向大武艺详细说明情由,不要令他产生误解。
大都利在太华山不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