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门艺不敢说出真相,扯谎道:正是要去敖东城赴任,才取道山东。
薛泰信以为真,说道:山东沿海各港口码头均被张文休控制,你要从山东出海,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大门艺不动声色地说道:请薛大帅为我寻一艘新罗人的小商船,把我偷渡过去。
薛泰满脸大惑不解的神情,说道:长史赴任居然要偷渡,岂不是太荒唐了么?
大门艺苦笑道:你把赴任和偷渡连在一起,确实很荒唐。
薛泰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你渡海不是要去敖东城,而是要投往别处去。
大门艺道:薛大帅心里明白就是了,不要说出来,免得惹出是非。我经历过九死一生的磨难,如今仍是死里逃生,不得不走此险路。请薛大帅无论如何要再帮我这一回。
薛泰心领神会,说道:我只是为你寻一艘小船过海而已,其他事一概不知。
大门艺在薛泰营中隐藏起来,只等找到船时就上路。
因为双方的军事谈判还没有结果,渤海国的谈判大使乌召度一直滞留在长安。乌召度一方面盼望军事谈判早日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则切注视大唐官场上的动向,给张雨生提供情报。
这天早晨乌召度刚刚派人向张雨生送出情报,说大门艺已经离开洛阳去了山东。情报送出之后,乌召度到齐王府去会大元义,见大元义正和许之元激动地争论着,双方都面红耳赤,似乎遇到了天大的麻烦。可是乌召度来了之后,他们又缄口不言。
乌召度心中疑惑起来,严肃地向二人说道:二位也是来和谈的重要成员,如果有事应该向本官通报一下。
大元义看了看许之元,说道:许之元听到大门艺的消息,不知是否属实,正在和我议论。
乌召度道:实与不实,都应该让本官知道。许之元,你且说说看。
许之元道:刚才永王来访齐王,我刚好从厅上经过。我是无意中听到齐王和永王的几句谈话,说大门艺离开洛阳去山东之后,并没有向张文休投降,而是潜入平卢节度使薛泰的大营中,伺机出海逃亡。也不知得是否准确,还不知该怎样向乌大使禀报。
乌召度震惊道:这样重大的消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大门艺出海逃亡,不仅三年的仗白打了,我们的和谈也毫无意义。我们必须把这个消息通知给张雨生,让他设法拦截。
张雨生先得到了乌召度早晨从长安送来的情报,说大门艺确实离开洛阳,正在取道山东赴渤海郡。张雨生看着这条情报,心中生出许多疑问。大门艺离开洛阳应该是真的,取道山东赴渤海郡却很可疑。他明明知道我的中军大帐在榆关,为什么不走幽州来向我联络,却要舍近求远绕道走山东?
张雨生正在纳闷,紧接着又接到乌召度中午从长安送出的新情报,说大门艺走山东是为了出海逃亡。张雨生这才恍然大悟,从山东出海,既可以奔渤海国,也可以奔新罗国,难道他要投奔新罗国不成?对了,一定是这样。他知道在大唐无处存身,回渤海国又必死无疑,就只有投奔新罗国才能有活路。
张雨生立即派快马向左路军先锋官张文休发出命令:大门艺欲取海路出走新罗国,你部务必将他捉拿归案!
现在,捉拿大门艺的任务只有靠张文休的左路军去完成了,大乙夏的右路军在幽州已经不可能再有作为。张雨生知道再在幽州对峙下去已经没有意义,就向大乙夏发出撤军的命令。
渤海军右路军都是骑兵,得到撤军的命令,立即拔营,一夜之间就从幽州城下撤后八百余里,退到了辽东地界。
赵含章发现张雨生和大乙夏的人马一夜之间不见踪影,对渤海骑兵的神速赞叹不已。他集结人马,正准备放手再战,却突然失去对手,不免有些失落,就象拉满弦的弓,总要把箭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很快就被他锁定了,那就是奚人和契丹人。
他把拘押在后营中的许钦澹请出来商议道:渤海大军已经撤回辽东,我军整备就绪,不战实在可惜。现在奚人和契丹人还在河东骚扰,本帅欲挥师去扫荡河东,许将军以为如何?
许钦澹道:渤海军撤回辽东,正是消灭奚人和契丹人的天赐良机。末将愿为赵大帅做扫荡奚契两胡的开路先锋。
赵含章当即传下命令,许钦澹父子率一万人马做先锋,宋庆礼率二万人马做后援,自已亲率三万人马做中军,倾幽燕各镇精兵六万人马,向奚人和契丹人发起猛烈攻击。不久,奚人投降,契丹人北逃投向突厥。赵含章大获全胜,受到嘉奖,被调回长安荣任镇守玄武门的左威卫大将军。营州都督张守硅出任范阳节度使,又与契丹人大战不休。按下不表。
渤海左路军先锋官张文休接到父帅张雨生发来的紧急命令,知道大门艺已经潜入山东,有偷渡到新罗国的迹象,感到事态严重,立即与弟弟张文凯商议对策。
张文凯道:大门艺要想从海上逃亡,一定会乘坐新罗国的商船或渔船。我立即带一支人马到沿海巡逻,把新罗国的商船和渔船全部烧毁,让大门艺无船可上,望海兴叹,束手待毙。
张文休道:我们打到山东来,就是为了进军洛阳活捉大门艺。要是让大门艺逃脱,这三年的仗岂不是白打了。现在抓捕大门艺是首要大事,其余一切都可以放弃。传令下去,全军撤往沿海布防,把新罗国的商船和渔船全部驱赶出海,对山东出海船只和人员仔细盘查,绝不准放走大门艺。
张文休率领本部人马撤到山东沿海,陆上派骑兵巡逻,海上派战船巡逻,把出海的通道封锁得铁桶一般。过了二十余日,海上陆上都没有发现大门艺的踪影。
大门艺隐藏在薛泰营中,象笼中之鸟,网中之鱼,案上之肉,随时有性命之忧,只想赶快摆脱困境,每天都来向薛泰催问寻船情况。
薛泰叫苦道:张文休好象有所察觉,竟然一夜之间放弃了十座州县城池,把人马集中到沿海,严密布防,日夜巡逻。你要想出海,真比登天还难。
大门艺道:山东沿海走不得,就走江苏。我不能坐以待毙。
薛泰道:既然如此,我派亲兵护送你往江苏沿海去寻找机会。
大门艺离了山东,一路往南来寻找出海的机会。这日在淮阴县听到一个重大新闻,说扬州有个鉴真大和尚要渡海到日本国去弘扬佛法。大门艺就想,我何不搭他的船去日本国?他匆匆赶到扬州,却得知鉴真大和尚要一年之后才能出发。大门艺不能等待鉴真大和尚的船,却得到一个重大启发。他想,鉴真能雇到船渡海赴日本国,我为什么不能雇到船渡海去新罗国。他把战马和身上贵重物品全都换成现银,假扮成商人,重金雇了一艘渔船,要渡到新罗国去。这艘渔船平日只是在近海捕鱼,不敢往深海行驶,可是经不住大门艺重金诱惑,就接受了大门艺的佣金,要冒险出一次远海。这只渔船出了港口就沿着海岸往北行驶,要从山东成山角转向新罗国海域。大门艺到了海上才知道渔船是走这样的路线,只怕会落入张文休的罗网,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只能冒险一试了。
张文休在山东沿海搜寻二十余日,不见大门艺踪影,正在焦急不安,这天收到张文凯从海上送回来的战报,说海上风平浪静,无异常情况,只有一只江苏渔船从南向北驶入山东海域。张文休随手把战报丢向一边。可是过了片刻,张文休突然心头一动,脑海中映出了瞒天过海四个字,急忙把那战报再拾起来细看,就发现了破绽。他想,江苏渔船不去舟山渔场捕鱼,却来胶州渔场捞虾,不是太离奇太反常了吗?一定是大门艺在山东出不了海,不得不跑到江苏去雇船。他一拍桌案,大叫道:大门艺,你自投罗网来了!
张文休立即乘了快船赶到海上,向张文凯传令道:不得放走任何渔船,对那艘江苏渔船要格外小心盘查。
张文凯叫苦道:那艘船已经驶过成山角,驶往新罗国去了。
张文休道:立即调两只快船过来,你我亲自去追,就是追到新罗国,也要把他追回来!
张文凯和张文休各带十名亲兵,登上轻舟快船,向海上追去。追了半日,遥遥望见前方海面上有一只渔船在缓缓东行。张文休和张文凯各领一船,命令亲兵拼命摇橹,从两翼飞快包抄上去,喝令渔船落帆。那渔船不敢再跑,就落了帆停在海上,船工都隐入舱中,船面上不见一人。张文休和张文凯一左一右靠上去,让亲兵用铁勾搭住渔船。
张文休向渔船上叫道:大门艺,我知道你在船上,请你出来相见吧!
渔船上的舱蓬动了一下,从蓬帘后面闪出一个人来,五十多岁,须发蓬乱,形容憔悴,目光呆滞,一副极度疲惫的神色,慢慢地抬起右手,把手中弯刀向颈上一横,开口说道:张家小子,你想拿我大门艺的人头回去请功吗?你休想!我宁肯葬身鱼腹,也不会让你成功。你过来吧,也许能拾到我的弯刀。
张文休大叫道:大门艺,你不知悔改,死有余辜!
大门艺狂笑道:孰是孰非,自有公论。五百年之后,世人唾弃的未必是我。
张文休一心要活捉大门艺,纵身一跳,就向前扑去。可是大门艺的手动要比张文休的身跳来得更快。只听弯刀咔的一声响,大门艺的头胪已经飞向海中,无头的身驱也随之向船边倒去。张文休也来不及多想,紧紧地跟踪那颗头胪再向海中扑去,一个鱼跃,深潜下去,就把那颗还在冒血的温热的人头抓在手中。
张文休得到了大门艺的头胪和尸体,也算大功告成,就立即把本部人马撤到登州,再昼夜兼程渡海撤回辽东。这支人马在辽南都里镇码头登陆,来不及放假和休整,就立即整队,日夜兼程向敖东城奔去。张文休这样急于回京,是为了去请功领赏吗?不是。张雨生是高王的义子,也算是半个王族成员。张家父子感激高王和渤海国给他家的荣耀,认为现有的荣华富贵已经是份外之福,一心只追求忠君报国。现在张文休急于回京,是因为华山道士在齐州城下对他说过的那一番话时刻在剌痛他的心。副王大都利是被齐殿逢谋杀而死的。他要请兵去打黑水部,活捉大唐监军官齐殿逢,为他的好兄弟大都利王子报仇雪恨。
渤海国与大唐国达成的和平条件主要有四项,一是送还李琳,二是释放大钦茂,三是引渡大门艺,四是保证渤海军安全撤退。现在这四项都已经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了,和平终于实现。乌召度圆满地完成了使命,就要离开长安回国。这天,乌召度约了大钦茂、大元义、许之元、大荣华、大松花在国宾驿馆相聚,讨论回国事宜。
乌召度道:我奉武王基下之命来长安谈判和平,现在使命已经完成,就要回国述职。不知各位王子王妃公主是否和我一起回国?
大钦茂来长安入侍,是自已提出的请求,到了长安以后目睹了大唐文明,只恨自已没有早来。现在又有了进入崇文馆学习的机会,更是留连忘返。大元义来到长安以后,意外地做了大唐驸马,整天在齐王李守礼的王府中享受美味佳肴和歌舞游戏,就象是进了天堂一般,自然是不愿意回国。许之元有了公主名份,又一直没有机会和父兄相聚,自然也不想很快离开长安。大荣华和大松花是遵照父亲的指示陪伴李琳来长安的,而且武王有过让他们兄妹留在长安入侍的教示,也不想这么快就返回敖东城。于是各人都有不同的说词,都不想和乌召度一起回国。
大钦茂说道:我来长安入侍,是奉了基下的教意。现在一是学业未成,二是没有基下的召命,还不能回国。
大元义说道:我现在是大唐驸马,是去是留要听皇帝旨意。既使回国,也要先行上表请示,等待陛下批准,就不能和乌大人一同回国了。
许之元说道:我自然是要和大元义在一起的。
大荣华说道:我要留下来陪钦茂殿下求学。就让松花妹妹和乌大人一起回国吧。
大松花说道:我也是奉了武王基下的教示来入侍的。从来还没有藩国公主来长安入侍,我可不能放弃这个得天独厚的好机会。
乌召度道:既然各位王子王妃公主都有留下来的理由,下官就向鸿胪寺提交一份正式报告,让你们都能名正言顺地留下来。
乌召度向鸿胪寺递交了几位王室成员留在长安侍卫和求学的正式文件,然后启程回国。他万万没有想到,留下这几位王室成员,居然会给渤海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大震撼大变革。
第八十二章 张文休扫北 齐殿逢落网
渤海国大元帅张雨生和左右两路锋都凯旋归来,和谈大使乌召度也回国述职,这是武王大武艺当上国王十年来最开心的时刻。这日朝会,武王颁下教命,特别嘉奖擒获叛臣大门艺人头的左先锋张文休,晋升为虎贲大将军。对大乙夏和乌召度也各有封赏。百官都欢呼祝贺。张雨生和张文休父子却很平静。百官贺过之后,驸马张文休却出人意料地奏上一本。
张文休奏道:臣在山东遇到一位太华山道士,说他亲眼见齐殿逢谋杀了大都利殿下。现在齐殿逢还在庙尔府作黑水军长史,逍遥法外,作威作福,九泉之下的大都利殿下岂能瞑目。臣愿率一支人马再征黑水,生擒齐殿逢,为大都利殿下报仇雪恨。
武王听了,兴奋地说道:张文休真是国家栋梁之臣,不以功劳显耀,只为国事分忧,句句话都与孤王不谋而合。孤王从来都不相信大都利在太华山遇难是自已不慎造成的事故。无论齐殿逢是否直接谋杀,都必须让他偿还这笔血债。先前为了追杀大门艺,暂且把这件事放下了。现在大门艺已经被消灭,就不能再让齐殿逢逍遥法外。任命张文休为扫北大元帅,精选三万铁骑,扫荡黑水部,活捉齐殿逢。
张文休领了王教,以弟弟张文凯为先锋,率领三万铁骑,浩浩荡荡向北开去。
这天大军到了铁利府城外,张文休传令:安营扎寨,稍事休整。
先锋官张文凯回马来问道:出发之前元帅不是说要尽快开到到伯力城安营吗,为何却要在铁利城外逗留?
张文休道:三爷爷大野勃住在城中,他既是王室长辈,又是父亲的知已,更是我崇敬的英雄,我要去向他拜访和请教。
张文休单人独骑进城拜访三王叔大野勃,向他请教兵法战策。
张文休见了大野勃,叩头行礼,说道:侄孙最敬重的人就是三爷爷,可惜不能与三爷爷朝夕相处,随时聆教。侄孙此番北征,誓要活捉齐殿逢,为大都利王子报仇雪恨,扫平黑水部,铲除渤海国的心腹大患。请三爷爷教我致胜之法。
大野勃道:你的文韬武略都在大乙夏之上。他能捣毁伯力城,你肯定能荡平黑水部。此去庙尔府,可以借助水势壮军威,从伯力府乘船,沿江直下,势如排山,不可阻挡,一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庙尔城不难攻克,库叶岛也不难荡平。黑水部其实不足为虑。我要提醒你关注另一个敌国,就是新罗国。将来能与渤海国争夺海东霸权的,一定是新罗国。你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张文休道:请三爷爷放心,有侄孙在朝掌军,就不会让新罗国北窜半步。
张文休有跨海进攻山东的海战经验,这次北征,就采纳了大野勃的建议,发挥水战优势,在伯力府乘上兵船,沿黑龙江顺流而下,直逼庙尔府城下。
庙尔城是黑龙江下游最后一座城池。黑水府都督倪属利吉和监军长史齐殿逢逃到庙尔府以来,重新集结部众,组建起两万人马的黑水军,在庙尔府盘据一方。渤海国与大唐国开战,让倪属利吉和齐殿逢兴奋了一阵。他们以为渤海国是以卵击石,不久就会灭亡。黑水部将会成为渤海国的主宰。齐殿逢想乘机发兵去攻敖东城,和大唐军遥相互应。倪属利吉则主张乘机征服库叶部,建立巩固的后方。经过伯力一战,倪属利吉痛失两个儿子,已经不再把大唐皇帝派来的监军长史奉为神明,根本不理会齐殿逢要和唐军遥相互应的鬼话,自行率领部下攻打库叶部,居然一战成功,迫使库叶部酋长何大富缴械投降。此后就更不把齐殿逢放在眼里。齐殿逢挟制不住倪属利吉,就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人再听他招呼,只好收敛锋芒,老老实实接受倪属利吉的摆布,就连从长安带来的两名妓女,也被倪属利吉霸占去做了家奴。三年过去了,渤海国不仅没有灭亡,还迫使大唐皇帝接受了和谈条件,撤销了对大门艺的庇护。这让倪属利吉和齐殿逢大失所望。他们预感到渤海国很快就会再次发兵北征,庙尔府也不再是安宁之地。
这天,倪属利吉正和部将商议防御之计,有探子来报:渤海国扫北大元帅张文休正率领战船沿黑龙江顺流而来。
倪属利吉向部下传令道:本大帅早已谋划好了防御之计。迎战张文休有三道防线。一是坚守庙尔城,二是转战库叶岛,三是退守黑石礁。这第一道防线就交给齐殿逢。齐殿逢是大门艺和大都利两大事件的罪魁祸首,我料定渤海军来攻庙尔府的首要目标就是活捉齐殿逢。庙尔府肯定是守不住的,就让张文休先把齐殿逢捉了去,以此来缓解他的攻势。黑水军三年来在库叶岛上构筑了十座地下兵营,到处都有鬼峡魔涧和溶洞地堡,一定会让渤海军闻风丧胆。我要把他引到岛上,在伏击战中歼灭他。万一库叶岛守不住,就退到黑石礁和他周旋,黑石礁怪石纵横,地形复杂,张文休不识海性,就算他是天兵天将,也会让旋涡吞没。有这三道防线,既使不能把他打垮,也会把他拖垮。
黑水军将领们纷纷叫道:有大都督这番周密安排,定叫张文休有来无回。
倪属利吉道:现在要把妇女和辎重转移到黑石礁的荒岛上去,你们分头行动吧。我要向齐殿逢交待任务。
齐殿逢现在困守在自已家中,得不到外界消息,对敌情毫无所知,突然被倪属利吉的亲兵请到大都督的议事厅上,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倪属利吉道:告诉监军大人一个坏消息,渤海国大军就要来攻打庙尔城了。监军大人是中原来的高人,饱读经书,熟知兵法,足智多谋,诡计多端。就请你来守卫庙尔城,本帅带领海上战船作接应。
齐殿逢惊叫道:都督这样安排,不是要让我送死吗?
倪属利吉道:大唐是天子国,渤海不过是一个藩郡。监军大人是皇帝派来的,应该有喝退藩邦小将的本事。如果张文休不听号令,还有本帅来接应,监军大人有什么好惊慌的呢?
齐殿逢知道他是故意刁难,争也无用,只好恳求道:让我守城也可以,只是要请大都督派战船随时到城下接应。
倪属利吉道:我的主力就在库叶岛上,随时有船来接应监军出城,你只管放心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