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 这里,貌似对日本提出批评、谴责,而实际上将为日本政府提供答辩、粉饰其侵略政策的机会。拟稿并称:〃解决中日之关键,全在日本,日人果能尊重我主权,而抛弃其侵略政策,则东亚之安定一举手耳,即世界之和平亦易如反掌也。〃11月6日,孔祥熙将拟稿电送蒋介石审阅。同日,蒋介石以〃限卅分钟到的特急电〃通知孔祥熙:〃此文应慎重斟酌,切不可发表。〃④ 11月9日,孔祥熙复电蒋介石称:〃电发之后,弟觉似仍未尽妥,经再修改,原文另电陈闻,顷奉尊电嘱为缓发,经已遵办。〃① 这样,蒋介石就阻止了孔祥熙与近卫文麿之间的一次远距离对话。   
用〃杀无赦〃警告萧振瀛与日人重开谈判   
蒋介石对日本军国主义者不放心,有过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没有第三国的保证,决不与日本直接谈判。日本军部的〃兰机关〃负责人和知鹰二懂得蒋介石的心理,以〃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为饵,诱使蒋介石破例。1938年9月,蒋介石派原天津市长萧振瀛到香港谈判,由何应钦具体指导。孔祥熙未参预此项工作,但他对谈判非常关心,唯恐其不能成功。同年10月,他耳闻谈判因第三国保证问题陷入僵局,功败垂成,于21日致电蒋介石称:〃弟意最重要关键,乃在对方之条件如何。至于方式,不难觅得合意途径。现在国内外状况,兄所深悉,倘军事确有把握,自无洽商必要,否则如条件相当,直接、间接无非形式问题,条件如能密商妥贴,则运用第三国出面,不致有何困难。〃② 这封信再次表现出孔祥熙因国内困难而急于与日本妥协的心理,但是,萧振瀛与和知谈判的主要困难在于日方一面谈判,一面进攻,毫无诚意,因此,蒋回函称:〃萧事与兄所谈者内容完全相反,我方并未争执形式问题也。此事我处被动地位,在我限度之内,能否接受,实在于对方也。〃蒋并告诉他:〃此事于武汉之得失无关,请勿虑。〃③ 不久,蒋介石察觉日方谈判的虚伪,决心坚持抗战,下令停止谈判,召回萧振瀛。   
第一次谈判失败,和知鹰二继续在东京政要之间活动。当时,日本正准备扶持从重庆逃出的汪精卫成立政权,和知觉得是个机会,决定利用此事再次迫使蒋介石派人坐到谈判桌前来。1939年8月,汪精卫在上海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次月,成立〃中央党部〃。17日,汪精卫致电重庆国民党中央,要他们毅然改图,努力与日本实现和平。同月,和知鹰二到香港,要其助手何以之转告重庆方面:汪精卫之事,经近卫、平沼两届内阁决定,又经阿部信行特使承认,奏明天皇,势难中止,但日本对汪之信念已经摇动,认为其人大言不实,贪索无厌。影佐祯昭本是汪之主谋,现在亦已失望,引为歉憾。目前日方之所以仍然支持汪精卫,在于无别路可走,不能不就既定政策,听其一试。何以之称:大约11月初,汪即可组织政府。意大利已劝日本促成此事,应允即日承认,德国则劝日本与重庆谋和。综观内外情形,尚在徘徊之际,最好乘汪精卫政府成立之前,断然成立全面停战协定,而将汪之问题包括于取消伪组织之中。中国如有和平决心,日本定以诚意直接谈判。军部方面,和知可与板垣征四郎负责;政府方面,可由政界元老松井石根、山之辅等出面商谈原则。和知要求何以之转告萧振瀛,或派专使来港商谈,或仍由萧先来,以资进行。① 31日,何以之致电时在重庆的萧振瀛,告以上述各点。10月4日,何以之两电萧振瀛,声称和知认定汪精卫为〃东亚和平之障,极愿剪除〃,催萧即速来港。② 10月6日,孔祥熙将何以之各电转呈蒋介石,同时致函,要求允许萧振瀛再次赴港,以私人资格与和知〃慎密试谈〃,同时〃藉以刺探他方消息,备我参考〃,函称:〃弟意此次和支〔知〕奔走各方,对于去汪事颇为努力,似可令仙阁前往一行,略与周旋,使其对我信仰益趋坚定。如能达到吾人之目的,不妨加以利用。否则仙阁不去,彼必感觉失望,甚或老〔恼〕羞变怒,反又趋于助汪之一途,则前途更多障碍。〃③ 函上,不料却引发了蒋介石的雷霆之怒。10月8日,蒋介石日记云:〃萧、孔见解之庸,几何不为敌方所轻!国人心理之卑陋,殊堪悲痛!〃① 9日,蒋介石复函孔祥熙称:         

第50节:蒋介石对孔祥熙谋和活动的阻遏(7)         
兄与萧函均悉。以后凡有以汪逆伪组织为词而主与敌从速接洽者,应以汉奸论罪,杀无赦。希以此意转萧可也。②   
这封信,表面上对萧,实际上断然批驳孔祥熙的意见,语气严峻,没有给孔留一点面子。蒋在这一天的日记中说:〃萧、孔求和之心理应痛斥。〃③ 可见,蒋的这封信明确针对孔祥熙。蒋介石此次之所以如此坚决、激昂,一是萧振瀛曾将去年在香港与和知谈判的部分情况透露给秦德纯,秦又秘密转告冯玉祥,其间讹传严重,冯据此向蒋及国防会议揭发,使蒋很愤怒。④ 二是自汪精卫在上海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之后,蒋即加强了对汪的批判火力,声称〃汪逆卖身降敌,罪恶昭著〃,〃人人得起而诛之〃,正处在和〃汪逆〃不共戴天的情绪中。⑤   
同年11月,何以之在香港与孔令侃会谈,何称:倘中方确有接受和平可能,则和知愿赴重庆面洽。⑥ 次年1月,何以之向孔祥熙的亲信盛升颐转达板垣征四郎的议和条件,并称:只要中方派大员前来,板垣可以亲自出马,甚至飞往内地亦可。⑦ 对于这些情报,孔祥熙就不敢再报呈蒋介石了。   
1940年6月28日,蒋介石在日记〃预定〃栏中写道:萧振瀛〃应监禁〃。①   
查究受日方之命到重庆接洽的蔡森、贾存德   
自蒋介石严令贾存德停止活动后,孔祥熙虽不敢再向蒋转呈贾的情报,但仍命其在上海继续联系日方。   
早在1938年,贾存德即与伪维新政府官员王子惠相识。王为留日学生,早期同盟会会员,与畑俊六、及川古志郎等日军头目都有联系。伪维新政府成立时,任实业部长。当年夏,王向贾等表示,如能给以自新之路,可随时脱离伪组织,牺牲一切,专诚为中央效力。贾存德等曾将王氏情形电告孔祥熙,孔即复电勉励;命其辞去伪职,伺机去东京团结日本主和派,抵制主战派。王奉令照办。1940年4月,王子惠自东京返沪,声称已将主和派人物闲院宫津子伯爵、头山满等联成一气,主张和谈以重庆国民政府为对手,反对汪精卫在南京成立政权。王并透露,板垣征四郎想从速结束对华战争。5月间,板垣在面谈时口头提出五项条件:1。 声明恢复七七事变前状态。2。 中日以平等互惠之原则,经济合作。3。 共同防共。4。撤兵。5。 取消一切伪组织。② 在谈到第四条时,板垣表示,希望孔祥熙指定地点,以极秘密的方式与板垣等会面;如孔允许,约定会面日期后,可通知板垣,即由板垣等请求天皇下密诏,实行全面秘密休战。王子惠并称,板垣亲口表示,如孔祥熙同意,将亲自签名发出正式公文,望孔在6月6日天皇承认汪政权前对上述条件表态。①   
6月26日,贾存德化名吴复光到达重庆,孔祥熙表示可以接受板垣的五项条件。但是,7月4日、8日、9日、10日,日机连续轰炸重庆,这使孔祥熙很不满,对贾存德大发牢骚,责问〃日本人搞的什么鬼〃,埋怨因此妨碍了向蒋的〃进言之机〃。② 不久,板垣应允,自16日至22日止,停止轰炸一周。这一时期,孔祥熙情绪低落,告诉贾存德〃事不好办〃,要他〃不要着急〃。7月底,王子惠再派蔡森抵渝,会见孔祥熙,声称〃如有谈判可能,彼方即行统一军、政、党意见,取消一切枝节活动,决定专责,以资进行〃。③ 其后,日方急于得知蔡、贾谈判消息,致电称,将派专机到广州迎接蔡、贾。孔祥熙觉得这又是一次好机会,于8月24日致函蒋介石,摘抄蔡、贾报告及有关电报,函称:〃敌思结束对华战事,以便南进,可以想见。弟意值此抗战严重、外交诡变时期,对于各方消息,似应互相印证,以冀把握机会,决定大计。〃函末,孔祥熙特别要求蒋介石〃阅后付丙,不必交存〃。又附言称:〃就最近国际情势观察,友邦对我实力援助甚少,我应设法别寻机会,以谋自立自主,蔡、贾所述各节,亦有可以供我利用之处。弟已告其设法各方鼓动,促成敌之南进。一则使其主战、主和意见分歧,分化团结力量;二则使其侵略政策转移方向,减少对我力量;三则证明敌人野心甚大,欧美列强亦必与之发生摩擦,于抗战前途,或不无裨益也。〃④   
板垣曾向王子惠表示,可以发出亲自签名的公文。孔祥熙向蒋介石上书后,要求蔡森回沪,取到板垣正式公文。又命贾回沪,暗中监视王、蔡二人。其后,二人即陆续离渝,经香港回沪。8月下旬,蔡、贾的行踪被军统在香港的特务发现,戴笠亲自向蒋报告,蒋即命戴笠向孔祥熙查询。9月上旬,孔祥熙复函戴笠,谎称吴复光系中央银行某职员别名,因受敌伪注意,调令来渝。蔡系靳云鹏旧部,受靳之命来渝报告北方情形,二人均系〃普通人员〃,敌人不会相信,更不会赠以巨款。① 其后,军统打入日方的特务毛丰又向戴笠报告,蔡森已于27日偕同日本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的东条佑铃专机飞沪,此事系日本实业家背后策动,曾拨款二百万元作为活动经费云云。② 9月10日,戴笠将有关情况再次报告蒋介石。同月19日,张季鸾致函陈布雷称:〃敌人曾贿买山西人蔡某等二人赴渝,携孔先生假信而归沪。现由敌人特许设电台通电,尚在乌烟瘴气中,此事尊处想早已闻及矣。〃③ 20日,蒋将有关检举报告转给孔祥熙,要他回答。22日,孔祥熙复函,首称检举报告〃所载各节,恐多揣测误会,以讹传讹,原报告人有意邀功,遂不免捕风捉影,或另有作用者希图对弟中伤〃。接着,孔向蒋辩白:一是孔祥熙致函板垣及头山满问题,孔称:蔡、贾来渝时,携有日本老友名片,向弟问候,弟因多年故交,在情理上不能不理,因此在蔡、贾临行之时,以名片回报,所谓寄板垣与头山满等人的亲笔函件,绝无其事。二是蔡、贾与王子惠、板垣的关系与接受巨额资助问题,孔称:王子惠派人赴港迎接蔡某,或有其事,但蔡、贾到沪后,是否赴南京,已否晤见板垣,均不得知。孔承认:蔡、贾来重庆之前,确曾与板垣会面,也承认,二人可能得到日方资助,但他说:〃敌方实业家因反对军阀厌恶战事,渴望真正和平早日实现者甚多,既派其来,或有赠送旅费之事。若谓拨款二百万元,恐未必有此巨额。〃他认为这些情况,〃真伪无从证明〃,属于敌人〃内部互相猜忌,设词毁谤〃。三是关于蔡、贾的身份与贾存德往来沪、渝之间的目的。孔在重申〃调回〃说之外,又加了一个〃迁移眷属〃说。函称:〃上海沦陷业已三载,敌伪方面无时不思毁我法币,俾我财政不能接济军事,对中行人员极力压迫,彼等既无寸铁,政府亦难为保障,故不能不有一熟悉敌情者为我刺探消息,藉便戒备。贾在过去,虽曾任此项工作,因其参加倒汪运动,为汪方特务队所注意,前已将其调回。此次赴沪,即拟设法迁移眷属。至蔡本非弟之属员,亦无任何名义,在无所谓调回矣。〃①         

第51节:蒋介石对孔祥熙谋和活动的阻遏(8)         
蒋介石下令戴笠调查之后,陈布雷又于22日接到香港张季鸾的检举信,中云:〃王子惠所贿买之蔡、贾二人之事,其情形甚堪发指。盖敌人以专机送至广州,而公然入渝,其归也,亦由敌人由港接至广州,而专机送往上海。此辈宵小,本无足深论,然敌人贿买之人而能公然出入重庆,且能带孔先生之假信而来,再不能以小事看矣。〃② 陈阅后〃甚感离奇〃,立即转呈蒋介石。③蒋阅后再致孔祥熙一函,严厉批评孔祥熙等人的行为〃摇撼军心、人心〃,显示〃政府零乱〃。④ 同日,蒋在日记中写道:〃倭寇军人之愚拙无才,比我国尤甚,其行动幼稚欺诈,实非常情所能想像,几乎令人倭寇有不可交手之感。若理会者,必受无妄之祸也。〃又称:〃为庸之与季鸾等无方而好事为叹也。〃⑤ 这里批评到了两个人。〃无方〃,指孔祥熙;〃好事〃,指张季鸾。     
蒋介石的批评很严厉,显然,孔祥熙要认真想想对策了。9月30日,孔祥熙于八天之后才复函蒋介石,函称:〃今细绎手示,对蔡、贾事实际情形,似尚有未尽明了之处,恐系根据一方面之情报所致。既承谆谆相诰,弟不忍不略陈衷曲,期解疑虑。〃   
孔函除说明蔡、贾的身份及离渝情况外,指责情报提供者〃以讹传讹,竟至张大其词,骇人听闻〃。孔函特别说明,在接待蔡、贾的整个活动中,自己对蒋既无隐瞒,又持慎重态度,没有文字贻敌,更未假借蒋的名义,函称:〃一言丧邦,古有明训。事关国家兴亡,何敢擅自主张!当蔡来见时即本我兄素来之主张,晓以日本如不撤兵,不恢复七七事变以前之状态,决不与之谈判。此外绝无文字表示贻人手中,更何能涉及我兄名义?又何来我兄名片?蔡、贾两人谅亦无此巨胆敢事伪造。〃接着,孔函强调掌握敌情、善于利用反间的重要:〃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侦探重要,无人不知……今如有人,本其爱国热忱,窥得敌伪隐情,甘冒危险,不远千里而来,向我告密。若不假以颜色,使其乐为我用,势必为渊驱鱼,反被敌伪利用。弟虽愚,窃期期以为不可。故蔡之来谒,不能不见,惟所告之言,皆系勉以大义,并未派以任务,且暗示种种,使其有机会时,于不知不觉间言于敌方,以期于我有百利而无一害。〃孔函还强调,从事这方面的活动难免遭人误解,甚至遭到攻击,但自己完全出于忠诚:〃弟亦深知接见此种人物,难免物议,小则受人攻击,大则自招巨祸,然为效忠党国,使我兄抗建大业早日成功,故不惜利用各种机会,各方力量,期达目的,从未对自己本身之安危着想。〃①   
孔函接着分析日本少壮军人中的两派。甲派主张先用全副武力,解决中国事件,然后再行南进,此种主张对于中国最危险,非极力破坏不可。乙派主张用温和手段,得到中方谅解之后,再行南进。孔函由此论证利用乙派的必要及利用蔡森的正当。函称:〃至乙派今日之肯降阶表示寻求和平者,确因千载不易得到之南进政策,今可不费力拾得之,故不容轻轻放过。弟既认定此时如能诱其南进,确属于我有益,前曾向兄言及,兄谓恐做不到,弟亦深知其难,不容强求,然苟有时机,弟以为不应放过,必随机设法暗示,希接近敌方者,于无形中促助其乙派之主张,故蔡来见时,弟亦晓以此意,暗示其促成。于上次报告中最后一页,业向我兄陈明。〃   
针对蒋函所批评的〃摇撼军心、人心〃之说,孔祥熙辩解道:〃蔡此来,原出敌方之意。据情报所载,敌既派其前来,又复巨款运动,自系敌方力竭,敌方情急,适足以暴露敌人之弱点,足可摇撼敌人之军心、人心,而我之军心、人心,更当因此而益振,其理自明。〃接着,孔祥熙又反驳蒋的〃政府零乱〃说。声称〃蔡既来渝传达敌人之意,是时至今日,敌已深知欲谋全面之和、真正之和,非向我兄请求不可,亦非听由我兄裁决不可,似无零乱之可言〃。   
孔祥熙在逐一反驳蒋对谋和活动的批评后,着重说明自己对蒋的耿耿忠心:〃在过去二年中,弟对于敌伪或其他方面,凡有利于我兄之抗建大业者,均不惜任劳任怨以谋利用者,一则因承我兄重托,付以行政责任,不能推诿,一则因我兄为最高领袖,身任统帅,意欲保护其威望,故决志为国为兄,自甘牺牲,决不愿使我兄因一言一动,受有半点怀疑,致被奸人藉口攻击。〃① 函末,孔祥熙表示,将遵蒋之嘱命人查究此事。函称:〃现蔡、贾事,既蒙尊嘱,遵即饬查,如有假冒招摇情事,贾当撤职严办,蔡已托人设法予以警告。〃自然,这是孔祥熙对蒋的敷衍之词。         

第52节:蒋介石对孔祥熙谋和活动的阻遏(9)         
孔祥熙这封信写得很用心。在正函之外,还附有《情报摘要》两份。其内容之一是,褚民谊曾在南京宴会席间对人说:〃先从倒孔入手,使重庆内政发生纠纷。〃孔祥熙附呈这一情报,意在告诉蒋介石,所有反对他本人的行为,均有汪伪背景。其二是,张季鸾对人表示,衔蒋之命到港与日方谈判和平,到港前曾见蒋11次,等等。孔要求蒋阅读这些情报后〃仍乞准予赐还,以便存查〃,并称:〃弟向不道人长短,在过去更不欲以此种复杂琐碎之报告,烦扰我兄心神。现在事既牵涉及弟,恐其中别有作用,不能不请兄注意,但仍不愿使他人知之,以为弟亦有所攻击,或影响人心也。〃 张之赴港,确系受蒋之命。① 孔向蒋呈送有关张的情报,其潜台词是:你蒋介石不也在和日本人发生关系吗?孔祥熙这一手很厉害,蒋自然无话可说,追查蔡、贾一事不了了之。   
蔡、贾回到上海后,即列席王子惠与板垣代表岩奇清七所举行的会谈。岩奇称:〃中国的维新大业必须由蒋委员长领导才能成功〃,〃要共同防共,中国方面就需要邀请日本在华北边区枢纽地留兵协助〃。会议记录提出,察哈尔、绥远铁路线及北平、奉天线各枢纽地均由日本驻兵。至此,贾存德才发现上了王子惠与日方的当,拒绝签字。会议不欢而散。1944年9月,贾存德在上海会晤日本〃兰工作〃负责人和知鹰二,得知和知与板垣之间存在矛盾,深感变化难测,打电报给孔祥熙,声称才识不足,难以胜任,自此退出与日方的谋和活动。② 可见,此前孔祥熙并未对贾采取〃饬查〃、〃撤职严办〃等举动。   
孔祥熙对蒋介石的汇报有重大隐瞒   
孔祥熙在1940年9月20日函中向蒋介石表白:〃弟在过去,凡有所闻,均曾择要抄陈,后因奉命,亦即停止。〃似乎他在与日方谋和中,所有重要事情都曾向蒋汇报,而且奉命即止,没有违背过蒋的意志。读者从上文中已可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下文我们将进一步提供新的论证。   
根据日文档案,早在1938年6月,孔祥熙即派遣秘书乔辅三赴香港与日本驻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