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要接近什么人,有他的想法,我们也不能提出非议,什么时候轮上巴特说三道四?”
这时,电话响了,是情报处找杰克逊。杰克逊接过电话,一听,呵呵笑了起来,说:“情报基地报告,莱姆率领‘恶狼’部队巡逻,运用反狙击系统,在大河饭店附近打死了两名狙击手。”
大河饭店是联合国驻伊总部所在地。
鲍尔吃惊了,连忙抓起电话,接通了莱姆的车载无线电话,问:“莱姆准将,敌人狙击目标是不是联合国官员?”
“是的。将军阁下,”莱姆说,“狙击手埋伏在大河饭店两侧高楼上,试图两边夹击。从瞄准方位判断,目标正是联合国官员。”
“很好。”如果联合国官员让恐怖组织的狙击手打死了,美军的脸面就丢大了,鲍尔暗自庆幸,说,“莱姆准将,你又立功了。”
“将军阁下,是您配置给我们的反狙击系统立了功。这套系统性能极好,就在狙击手冒头一刹那,系统即刻做出反应,自动火力抢在狙击之前开火,将两名狙击手当场击毙。”
莱姆这是有意谦虚。
今天一早,艾买提通过嘎西木送来情报,说伊玛尼正在策划一起大的恐怖袭击,今天将派出狙击手袭击联合国官员。莱姆在第一时间,就紧急通知了联合国驻伊官员,但那帮官僚天真地以为,他们是来进行人道援助的,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是美军,不可能是他们。莱姆没办法说服他们,只好带着“恶狼”部队赶了过来,在他前世记忆中,联合国驻伊总部大楼遭遇汽车炸弹袭击,那是一场毁灭性的大爆炸,死伤六十多人,其中联合国特别代表和两名官员在这次爆炸中遇难。
他不知能不能制止这场悲剧发生。
事实与记忆有了点出入,艾买提的情报并没有说爆炸,现在,狙击手威胁排除了,但是联合国驻伊总部大楼爆炸是什么时候呢?
“将军阁下,恐怖分子不会甘心这次失败。我这里还有一个未经证实的情报,他们很可能对联合国驻伊总部再次发起袭击……或许是自杀爆炸袭击,希望你给联合国官员提个醒,要求他们加强防备,最好是撤离大河饭店。”
“撤离大河饭店?”鲍尔犹豫了。联合国驻伊总部设在大河饭店已有多年,对恐怖分子没有任何威胁,反美武装如果对联合国驻伊总部发起袭击那就一定是疯了。他问,“有这个必要吗?可是,让联合国驻伊总部撤到……”
“晚了……!”电话里传来莱姆惊慌的声音。
“怎么啦?”鲍尔惊问,突然“轰”地巨响,电话里一个剧烈爆炸声,鲍尔情不自禁地手一抖,连坐在一旁的福克斯和杰克逊都吓了一跳。
鲍尔脸色铁青。
“怎么回事?”福克斯和杰克逊一齐追问。
第072章 必须反击
更新时间2011…4…29 6:19:22 字数:3701
昨天有书友投了更新票,多谢了。不过,佛头岭刚从国外回来,近期事务繁多,状态也差点,没时间和精力加更。对不起。
书友喜欢本书,就请推荐和收藏。
本书还在成长阶段,急需收藏和推荐票的肥料培养。后面,将要展开更为惊险、刺激和快感膨胀的故事情节。好酒要慢慢品,好书要细细看。佛头岭将奉献给各位老大醇香浓郁的《美谍中国心》。
——————————————————————————————
爆炸威力极其巨大,离着还有一百多米远,莱姆都被爆炸的气浪冲得摔倒在地上。
莱姆是眼睁睁地看着爆炸发生:一辆装载混凝土的工程大卡车从大河饭店东侧驶来,临近饭店时,突然加快速度,闯过路障,直冲到饭店门前,接着是“轰隆”一声,惊天动地般,腾起冲天的烟尘,饭店前部分直接被爆炸剥落下来。莱姆隐隐地看见,驾驶员是名穿着白色阿拉伯长袍的青年男子,当然,在这巨大的爆炸中,驾驶员也粉身碎骨了。
一起典型的自杀袭击。
莱姆率领“恶狼”部队迅即赶了过去,控制和封锁了现场,紧急开展救援。
爆炸十分惨烈,饭店前部分完全坍塌,周边五十米范围都有人伤亡,幸好这是空阔地带,来往人少,只有五六名过路行人被崩过来水泥砖块砸伤,但联合国驻伊总部损失极大。大河饭店是一座三层楼房,旁边有三幢附楼,伊战前,联合国官员和工作人员就驻扎在这里,负责人道救援和检查大规模杀伤武器。这里的最高官员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特别代表,是个巴西人,就住在临街的三楼房间。爆炸袭击似乎是冲着他来的,装着炸药的工程车几乎是直冲他楼下的墙壁撞了上去。瞬间,如同一场地震,墙倒屋塌,砖瓦碎块四散,满目狼籍,一片废墟。
这是伊战以来最大的一次爆炸袭击,根据现场检测和爆炸威力判断,恐怖分子在汽车上装载了差不多有一吨炸药,造成联合国工作人员二十四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其中联合国驻伊特别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伊协调员等两名重要联合国官员遇难。
两架黑鹰直升机从远处飞了过来,是鲍尔将军接到莱姆报告后派出来的。黑鹰盘旋在饭店上空警戒,防止场面混乱和可能再次发生爆炸袭击。不久,十多辆装甲车和六辆军用救护车也抵达现场,加入了救援工作。
救援持续到深夜三点多钟。
第二天,就联合国驻伊总部遭受爆炸袭击事件,美军总部召开师以上紧急会议,鲍尔布置了这两项工作,一是下大力气加强驻伊美军的安全戒备,尤其要加强对敏感地区的美军设施警戒;二是加快组建伊拉克警察力量和伊拉克军队的步伐,目前正在培训的五千名伊拉克警察要尽快上岗。
会议结束,鲍尔把杰克逊和莱姆留了下来。
“目前,还没有组织出来对联合国驻伊总部爆炸事件承担责任,”鲍尔神情黯然,“你们认为,可能是什么人干的?”
“这次爆炸规模太大。”杰克逊的鼻孔如同喷气飞机尾部,两道雪茄烟雾直喷出来。他拔出雪茄烟,闷闷地说,“本地反美武装组织没有这么大的手笔,也不会把矛头对着联合国。这是典型的基地组织自杀性恐怖袭击,但是,基地组织就如隐形飞机,我们发现不了它,很难拿它怎么办。”
鲍尔瞅向莱姆,征询莱姆的意见。
“杰克逊将军分析正确。”莱姆略停一会说,“根据情报显示,基地组织有扩大化倾向,目前有两股力量,一是以伊玛尼为首的基地组织伊拉克分部,二是新近出现的一股力量,是从也门、叙利亚、约旦潜入的一批基地组织成员,这两股势力在争夺伊拉克的基地组织领导权。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双方相继发起恐怖袭击竞赛,由于近来美军防范严密,他们无法对美军下手,转而袭击联合国驻伊总部。可以说,联合国驻伊总部是基地组织恐怖袭击竞赛的牺牲品。”
鲍尔眼里露出狐疑:“这个情报从哪来的?”
“我的特务队原是共和国卫队士兵,他们与原来一些同僚有来往。而这些同僚又与一些反美武装有联系。据其中一个反美武装组织透露,有两派基地组织在拉拢他们,企图把萨达姆政权的残余分子纳入麾下。我正在试图发展这些萨达姆残余分子,让这些人成为我们打入基地组织的卧底。”
鲍尔点点头,眼神一定,说,“对于目前基地组织的疯狂,我们必须要有强烈反击。”
“我有这样一个设想,”杰克逊说,“是不是从军情处和情报基地,分别抽出部分人员,组成一支百余人的突击队,任务只有一个,就是专门搜集和猎取恐怖组织活动情报。突击队名称……就叫猎鹰突击队。”
莱姆沉吟着说:“军情处和情报基地都有搜集情报专长,但主要是装备上的优势。要获取恐怖活动情报,最好的办法是靠近和打入到他们圈子里。”
鲍尔说:“猎鹰突击队的办法也可以试试。”
莱姆也明白,鲍尔急于要一两场打击基地组织的战果,来回击联合国驻伊总部遭袭事件,脑子忽然一亮,记起一个重大情报,这是前世记忆中公诸于报纸上的一条新闻,在伊拉克与叙利亚交界的边境,存在多路进出伊拉克的秘密走廊,反美武装人员、枪支、现金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进入伊拉克,说:“眼下有一件事要急着去做。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接壤的凯姆和欧贝迪地区,有几条走私通道。这里是伊拉克最大的武器黑市,恐怖组织汽车炸弹的一半几乎都是来自这个地区,尤其是外国基地组织成员和武装分子也是从这里秘密进入伊拉克。我们必须尽早把这几条通道堵死,从这里出击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杰克逊一听,眼珠子都瞪大了:“这是个重要情报,怎么不早说?”
莱姆郁闷:我也是刚才想起来的,已经说得够早了。
鲍尔也有些兴奋,立即取出地图,让莱姆详加说明。莱姆指着叙伊边境说:“这是沙漠地带,有几条古时骆驼商队留下的小道,又称着老鼠路线,武器贩子和走私犯对这些通道非常熟悉,为了不暴露目标,经常是半夜三更启程,驾驶越野车,关闭车灯高速前行,把武器弹药运进伊拉克。叙伊边境线十分漫长,除了这几条老鼠路线,一些武装分子还通过边境线大量的干枯河道和其他秘密通道迂回进入伊拉克境内。”
鲍尔问:“这里大概有多少反美武装?”
“有部分是外国进来的基地组织成员,但是,他们与当地武装分子勾结起来。当地武装分子在这一区域根基深厚,同当地部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部分人员加起来,估计有五六百人。”
杰克逊感到奇怪:“莱姆准将,你没有去过伊拉克北部,怎么熟悉那边情形?”
莱姆微微一笑:“我的特务队有人熟悉。”
鲍尔说:“事不宜迟,立即行动。就把这次行动叫做猎鹰行动吧。明天,你们两个随我飞往凯姆镇。”
凯姆镇附近有美军基地,驻扎有一万五千兵力的美军第二步兵师。
“将军阁下,我建议,猎鹰行动不必你亲自前往。凯姆镇美军基地足够应对。并且,北部气候恶劣,环境很差,武装分子在这地区藏匿很深,平时,他们以平民身份混在当地部落中,深夜就出来活动。短期内很难将他们消灭。”莱姆在地图上比划着说,“猎鹰行动这个名称很好,武装分子是老鼠,猎鹰是捕鼠高手。第二步兵师就是这只猎鹰。他们可以采取这么几种捕鼠办法:一是加强叙伊边境警戒巡逻,关闭古时骆驼商队留下的小道,捣毁走私秘密通道。二是控制幼发拉底河南岸,切断武装分子进入伊拉克腹地的通道。三是对各个村子进行清剿,在清剿行动中,尤其要注意,这些武装分子不是拿着五十美元到路边埋伏炸弹的家伙,不少是基地组织成员,经过专门训练,装备精良,遇事冷静,具有很高的军事素养,会利用民房、工事进行顽强抵抗。四是抽调一两千兵力,组成多支猎鹰突击分队,最后把这些武装分子赶进北部沙漠地区进行围歼……”
这几乎是一个完整的猎鹰行动方案,鲍尔惊讶了,莱姆获得有关情报还说得过去,可是,他没有去过伊拉克北部,怎么对凯姆、欧贝迪地区的地形气候了如指掌?把北部武装分子情况摸得那么透彻?
“那么说,你的恶狼部队这次可以不出动了?”鲍尔问。
“我这边另外还有行动。”莱姆说,“我估计,联合国驻伊总部有可能是伊玛尼策划的,她这次得了便宜,有可能发起更大规模的袭击。也许,这是我们与她的一次决战。”
从美军总部出来,已是傍晚,暮霭升起在空间,一缕缕混浊的余晖把房屋顶和椰枣树染得昏昏沉沉。莱姆想去中国老戴那里嘬一顿,忽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他掏出手机接听,是奥尔顿大使打来的:“莱姆准将,忙完了吗?中国大使请我们吃饭,你去吗?”
莱姆有些意外:“中国大使请吃饭?”
“是啊,下午他们过来拜访。我早就要打电话给你,听说你正在开会。”
“这个……中国方面是要你这位大使攀交情,我就不去了吧。”
“你中文说得好,一起去吧。”
“好吧,在什么地方?”
“叶大使说,他们在曼苏尔饭店相候。”
莱姆感觉叶仲良请吃来得蹊跷,虽说伊拉克由美军占领当局当家,但是,作为大使馆,中美是平等的,都是与伊拉克这个主权国家交往,即便是外交往来,中国大使也只是相应地拜会占领当局的外交事务官员,没必要巴结美国大使。他觉得,这次请吃八成是为了他而来,奥尔顿不过是个幌子,叶仲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莱姆的猜测有点偏差。
叶仲良下午拜会,是以中美友好交往理由宴请,不过,奥尔顿这些大使馆人员全是陪客,主客是占领当局外务官员科波代尔。叶仲良用意是为了于霞、肖庆红二人遇害之事,借着宴请向科波代尔讨要公道。另外,还夹带了复馆小组另一名成员吴战的任务。吴战是商务部代表,秘密身份是国家安全部谍报人员。国安部注意上莱姆,自然要查个水落石出。吴战想借着宴请认识莱姆,探查莱姆底细:一个美国情报高官,为什么热衷接近中国人,有何居心?想对叶仲良干什么呢?
这场宴请可说是鸿门宴,火药味浓,带有兴师问罪的味道。
第073章 富士山诗
更新时间2011…4…30 7:13:46 字数:3601
曼苏尔饭店位于市中心底格里斯河西岸,是巴格达最着名的饭店之一。
战前,这里是人们休闲游逛的闹市区,每到傍晚,人们便徜徉在河边,欣赏巴格达夜景,聆听底格里斯河涛声。遗憾的是,战争把昨日的美好破坏殆尽。因为离绿区较近,这一带遭受池鱼之殃,恐怖分子向绿区发射的火箭、迫击炮弹往往误落到这片市区。河边的护栏、街旁的商店,仍可见爆炸留下的痕迹。
整个巴格达城市可说没有一个地方绝对安全。相对地,由于美军巡逻频繁,防范严密,曼苏尔饭店这块区域还算平安,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法新社等多家西方媒体在饭店内设有记者站。
中国大使馆在曼苏尔饭店四楼占据了半边楼层。
美方一共来了五人,莱姆、奥尔顿和外务官科波代尔,另外还有使馆翻译和一秘。叶仲良、小李子领着四名中国武警在饭店门口迎候。美方客人刚进门,四名武警便叭地一个干净利落的敬礼,展现出中国军人的文明和威武。莱姆对叶仲良点点头,微笑地跟在奥尔顿和科波代尔后面进去,当看见吴战静静地站在席桌前,他微微一怔,心里恍亮了,感觉有点意思。吴战三十岁出头,高瘦,脸有些黑黄,貌似一个田径运动员。莱姆对他再熟悉不过。
吴战是赵长沙的得力部下,代号“锉刀”,是国安部欧美局的顶尖特工,也可算是赵长沙的学生,吴战是在北京理工大学读书时被吸收为国家间谍,大学毕业后,在国安部一个秘密基地接受了两年训练,赵长沙曾给他讲过课,之后,正式成为国安部美欧局的谍报人员。但他并不在国安部上班。真正的国家特工都不在国安部现身,分别散居于无关轻重、并不显眼的部门单位,待有任务时,才奉调到相关部门执行任务。
吴战的公开身份是腾龙手工艺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
表面上看,腾龙就是一家普通公司,熟悉内情的人才知道,腾龙是一家以手工艺进出口业务为掩护的国安情报机构。这个位置还是赵长沙亲自安排的。赵长沙十分器重吴战,退居二线时,还专门向钱长江谈了关于吴战的使用:好钢用在刀刃上,对吴战,不要轻易使用,只有重特大任务需要时才可以把这把“锉刀”拿出来。
吴战进入国安部以来,赵长沙只给过他一个任务:那是1999年,国防科工委一名姓徐的少将在日本访问,第二天忽然失踪。日方报纸上散布消息,说徐少将叛逃,向日本寻求政治避难。这件事引起高层重视,要求国安部立即查清原委。国安部分析,徐少将对国家忠心耿耿,不可能叛逃,被日本间谍机关秘密绑架的可能性较大。赵长沙把调查的任务交给吴战。吴战只身赴日,与长期潜伏在当地的**组成一个特别行动小组,仅用了一个星期,查清了事实真相,由于徐少将参与国家一项绝密国防科技项目研究,早就被日本谍报机关盯上了,乘这次访日之机,日方谍报机关利用了访问团外出购物的空档期,将徐少将秘密绑架,对外却散布失踪叛逃的谣言。吴战率领特别行动小组化装成日本一个武士道团体,当夜大闹日本谍报机关,杀了个人仰马翻,救出徐少将,然后驾驶游艇撤到公海,烧毁了游艇,潜入大海,与前来接应的中国潜艇汇合,顺利返回祖国。
虽是和平年代,但像这类谍对谍的斗争在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就看谁技高一筹,失败的一方往往只好吃了哑巴亏,秘而不宣。
自从完成这次任务,吴战一直安静地待在腾龙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上。
看见吴战出现在这里,莱姆可说是百感交集。他,引起了国安部高度关注。他原来估计到,自己作为一个美国CIA人员,帮助和接近中国人必然引起国安部注意和警惕,但他无法遏止对前世祖国和家庭的思念,也不愿认同现在美国人的身份,灵魂深处依然把自己当作国安部的一员。当然,他也意识到,他这个国安部人员并无组织、也无任何派遣任务。穿越后的行为是自己下意识地冲动,甚至是鲁莽,但在他潜意识中,也企图通过这种方式,隐晦地提示国安部,有一个美国CIA人员,愿意帮助中国,有意为中国国安部效力。
当然,他知道,这样做很渺茫,因为国安部不可能信任对手国家情报人员的主动投靠。现在,国安部派来了吴战,因为吴战是国安部对付敌人的利器。这使他不无忧虑,甚至是气沮,没想到事物走向了反面,国安部会出动顶尖特工对他进行调查,这可是浪费资源啊。
莱姆觉得,这场宴请有戏唱了。
中方陪客也是五人,叶仲良、小李子、吴战和外交部、中联部两名复馆小组人员。外交部的叫许一平,四十来岁,是中东司的一个副处长,叶仲良的下属。中联部的是个年近五旬的女同志,叫奚美英,是复馆小组副组长。
叶仲良说是为了创造和谐气氛,中美双方人员相间而坐,奥尔顿坐在叶仲良和小李子中间,莱姆坐在叶仲良和吴战之间,莱姆看出来,这是有意为之。莱姆想,怎么办呢?要么被动地接受吴战对他的敌意调查,要么主动出击,利用自己前世掌握的国安部情况,打消吴战对他侦查的念头,争取获得吴战的信任。
但凭他对吴战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