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特权全都保留了下来。也成为现在这些王公们维系特权的法律依据。
有了这个想法,杨寰宇借着开军事会议的名义,把四大警备区的司令徐树铮、阎锡山、吴佩孚、徐庭瑶和参谋长杨爱源召集到一起开会商议。这五人之中,三个涉及到了蒙区。更主要的是杨寰宇的采取的第一个行动,算是个军事行动,他要组建蒙古骑兵师。要削弱蒙古王公的势力,首先就要设法解除他们的武力。蒙古王公掌握的武力,就是各盟下属旗的旗卫队。杨寰宇组建蒙古骑兵师就是打算收编这些旗卫队。
“收编旗卫队,这个没问题,可军官怎么解决?这些蒙古旗卫队的军官可难堪大任。要不,把我们同学里那些骑科的毕业生安排进去?”参谋长杨爱源担心这些旗卫队官兵的素质太差。
“少量安排可以,一旦安排的人多了。怕是要引起那些王公们的抵制。”徐树铮插话道。
“要是不换人,这些军官依旧要效忠他们的主子,你组建这个骑兵师还有什么意义?人肯定要换!我手头上倒是有个人,现在正关在奉天的监狱里,不过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干。他对我们可没好感。不过他对这些蒙古王公也同样没好感。”阎锡山思索了片刻才说道。
“你推荐一个关在你监狱里的囚犯?”吴佩孚惊讶的看着阎锡山,嘴里问道。
“这个人,怎么说呢。他叫孟青山,曾经是哲里木盟达王的旗卫队军务梅林,也就是达王旗卫队的统领。不过因为反对达王把旗卫队用来收租的土地收回,而被达王革职。他牵头鼓动牧民反对在哲里木盟把牧民转为农耕,到奉天找达王请愿,被达王派人抓了,关在奉天的监狱。在蒙区,这家伙还是蛮有名的。”阎锡山解释道。
“嘎达梅林?是这个家伙吧?”听到这里,杨寰宇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出言询问。
“对,就是这家伙!有点自以为是,真不知道他脑袋里怎么想的,牧民从游牧转为农耕,生活上有了保障,不是好事吗?可他偏偏就要反对,还要鼓动牧民一起闹事。我是爱惜他也算个人才,才留着他的命。”阎锡山轻轻的摇着头,带着点惋惜的语气说。
“这很正常,牧民的生活是一种闲散生活,夏秋他们放牧,在放牧之余收集一些干草和牛羊粪便以备过冬,到了冬天,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太多的事情,清苦但却自在。但是,农耕生活就不一样,田间的劳作,强度比放牧割草强多了,虽有农闲,但还要做其它事情来补贴家庭开支。尤为重要的是,游牧和农耕,在饮食生活习惯上有着巨大的差别。游牧一旦停止,少了牛羊奶,没了牛羊粪便,食物、衣物、燃料的来源都有了根本性的差别。冬天没了牛羊粪便做燃料取暖,他们就需专门要去收集柴草。蒙古传统的服饰,不合适穿着着耕田。一句话,游牧转为农耕,会引起他们生活习惯上的巨大改变。他们不习惯。这样的情形下,不到逼不得已,他们不会放弃游牧。牧场成了良田,他们就需要去找新牧场,找不到新牧场,又不想放弃游牧生活,那就要试图反抗了。”徐庭瑶在库伦呆了很久,他眼里看到的就是蒙民和汉族人在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差异,他觉得,这个差异才是两族之间难以融合的根源。
“牧区是肯定会大面积保留的,只不过在所有的盟旗里,哲里木盟的地域是最合适农耕而已。如果是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这个差异是可以逐步改变的。提高牧区的生产效能,比如把收割机改装成割草机,提高牧民越冬草料的收集能力,用拖拉机提高牧民的运输能力,这样每个家庭能够饲养的牛羊数量会大幅增加。牛羊以及附加产品也会大量增加,自用之余,也能多出大量的产品用于交换。可以把这些富裕产品交换给那些愿意改为农耕,却还保留原有生活习惯的家庭。”徐庭瑶提到的蒙民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杨寰宇觉得有必要重视。人的生活习性,并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南方人习惯吃大米,要是改成天天吃面食,就会有大量的人无法适应,这种差异还算是小的。更别说蒙民这种与汉人完全不同的习俗了。
“只要真的能改土归流,我们可以允许蒙民自由流动。我们保留大量的牧区,就不用担心失去牧场的蒙民没地方放牧。”吴佩孚再次插话。在他的辖地,地广人稀,大片的草原荒无人烟。库伦和张家口的不同也只是冬天更加寒冷而已。
“要是这样,我想我有了说服孟青山的理由。在哲里木的部族虽然失去了牧场,可以去别的盟旗么。其实,还是蒙民人口太少,真要人口多了,他们大约自己也想变游牧为耕种。农耕地话,以现在的粮食产量,三亩地就足够养活一个人,游牧的话,三十亩草场上饲养的牛羊也未必能养活一个人。”阎锡山笑着表态。
“你要是能说服他,我的想法是成立一个骑兵司令部,统辖所有的蒙古骑兵。下辖三个骑兵师,那个嘎达梅林,哦叫孟青山是吧,让他出任骑兵司令兼第一师师长。第二师和第三师我还是倾向从保定的军校生里选。你们看选谁合适?”杨寰宇看着在座的人询问道。
“五期的赵承绶怎么样?”徐树铮当仁不让的推荐了一个。
“还行,让他以副司令兼第二师师长吧。”阎锡山也熟悉这个人,附和道。
“六期的何柱国怎么样?”杨爱源也推荐了一个。
“按这样算,那肯定就是参谋长兼三师师长了。”杨寰宇开起了玩笑。
“倒是基层军官有些不好办啊,寰宇你真的打算用旗卫队原来那些军官?”杨爱源是真的无法放心使用这些人。
“这个其实好办,旗卫队大多都没多少人,不过是帮着这些王公们收收税,维持下次序而已。把全部旗卫队都收编过来,估计最多也就编一个师吧?再招些牧民加入,把这些人彻底打散,应该没多大威胁。另外,我们还可以开办一个骑兵军官培训班,让所有军官进去培训。考试合格再分别安排为各级军官,这样的话,应该不会有大问题。他们到时谁要出幺蛾子,当我的军法不会杀人么?”杨寰宇没把这事当回事。
“寰宇,步子走慢点。成军以后,可以从参军的牧民里选拔些好苗子,送去军校学习,等他们毕业,再充实到基层去,只要控制住基层官兵,到时候怎么搞都行。现在反正也没什么战事,就算有,也不用他们现在上战场。慢慢来,别引起那些王公太大的反弹。”徐树铮提醒杨寰宇道。实话说,这些骑兵也就在草原上还有点用。可杨寰宇会允许敌人打到草原上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
“对,寰宇。咱们要温水煮青蛙,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这些人。而且,一两年后,肯定还要淘汰一批人,补充新人进来的,到时候,旗卫队的这些人优先淘汰掉就是了。你可别忘了,新疆的和加尼牙孜叛乱是怎么引发的。”阎锡山也劝说道,他担心杨寰宇改土归流的步子迈得太急,造成蒙区混乱。新疆和加尼牙孜叛乱的源头,就是哈密回王死了以后,新疆政府急于改土归流引发的。
杨寰宇心里很是感动,这些人可都是有着统领一方,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能设身处地的为自己着想,那可是真的不容易。“看来我也得留点胡子,不然你们总是觉得我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啊!几位老哥尽管放心吧,没绝对的把握,我是不会动手的。我可不想引起蒙区的混乱!叛乱虽然不怕,毕竟是要流血的。”杨寰宇笑着用一句玩笑来回应徐树铮和阎锡山的好意。心里却开始盘算起他接下来要砍的第二刀。
。。。
第二七三章 收服孟青山 'vip'()
阎锡山回到奉天,很快就把孟青山送到了杨寰宇这里。。l杨寰宇见到他时,孟青山惨白没有一丝血色的脸上还没有恢复红润。阎锡山为了速度快,安排飞机送他来的。这对只会骑马,也只用马做过交通工具的孟青山来说,可是吃了不小的苦头。杨寰宇当然不会认为这是孟青山见到他才吓白了脸,略一思索,杨寰宇就想到了原因。
“头一次坐飞机吧?以后坐多了就习惯了。”杨寰宇有意想让孟青山放松下来,故意轻描淡写的说道。
“我听阎长官说,总司令会留下足够多的草场,给牧民们放牧?”孟青山沉默了一会,依然忍不住问出他心里最关心的问题。
“一个哲里木盟有多少土地?仅仅我们收复的外蒙古,就有二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你担心没牧场?此外,我认为你的心胸还是小了点。你心里是不是觉得牧场变成了耕地,就是汉人抢了蒙人的土地?你错了!是谁规定蒙人就一定只能放牧?难道蒙人就不能耕种吗?你有没有想过,能够供养你们蒙人现在一家生活的牧场,如果是耕种的话,能养活多少人?”杨寰宇一连串的问话,让孟青山无从招架。
“当然,我也不反对你们坚持自己已有的生活习惯。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们呢?你也读过书,你难道不希望你的孩子们,能住在干净整洁的城市里,在窗明几亮的教室里读书?难道就不希望你的孩子们将来也成为官员,成为学者,成为商家。将来不再象你们这一辈子一样,四处去放牧,为多养几只牛羊而餐风宿露?”杨寰宇看了一眼喏喏无言的孟青山继续问道。
“可我们牧民都是达王的属民,并不能轻易离开达王的属地。可达王把土地都卖掉,让我们的牧民们如何生活?如果达王也能象总司令这样,把话说清楚,我想,我们也不会那么做。”孟青山终于鼓起勇气争辩道。
“达王无法做出这个解释的!因为他也不知道。但是,我后来问你的那些问题,你就没有想到过?遵循传统不是错误,但是现在的科学发展速度非常快,你以前想过从奉天到这里只需要几个小时吗?如果你是骑马的话,估计需要四五天吧?从飞机场到这里,你应该也是坐汽车来的,汽车跑得比你的马慢吗?或许过不了多少年,你就会看到,你们去放牧不用再骑马,而是开着汽车、摩托车。你会看到你们以后打谷草,不用再吃力的挥动长长的横刀,而是开着拖拉机。这是当前时代的变化,你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新时代,所以你们在遵循传统的同时,也要学会适应这个时代。”杨寰宇轻声的说道。
孟青山不知道杨寰宇口中的摩托车和拖拉机是什么,听上去很厉害的样子。但他刚刚乘坐过飞机和汽车,他不得不承认,乘坐汽车确实比骑马舒服多了,也快多了。想到这些,他不由得感到一些羞愧。眼前这个人的年纪比自己小很多,却是整个北方的最高领导人,而自己自以为读了书,见过世面,却连眼前这个年轻人说的东西是什么也不知道。。l
“总司令,我知道错了!我会听从命令,去做总司令让我做的事情。”孟青山苍白的脸上因感到羞愧而泛起一丝潮红,他恳切的说道。
“好了,不说这些!阎长官应该告诉你了,将委任你统领新成立的蒙古骑兵。你有什么想法?”杨寰宇很满意孟青山的反应,果断的转移了话题。
“我担心我做不好,不过,我会尽力去做,不辜负总司令的栽培。”孟青山表着衷心。
“你以前担任梅林的时候,手下也就一百多号人吧?而且你也没系统地学过如何统领骑兵大部队作战。我给你配备了副司令和参谋长,你要好好向他们学学。不要以为你们蒙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以为你们天生就是骑兵战士。”在北方多年,杨寰宇清楚的知道蒙古的这些王爷的旗卫队的底细。一般情况下,每支旗卫队的人数都不会超过二百人,有些甚至不到一百人。这也是杨寰宇在之前开会时,断言这些旗卫队加起来也不够编满一个师的依据。
孟青山属于那种官阶很高,手下人数却没几个的那种蒙古武将。在清朝的武将官阶系统里,孟青山的军务梅林官阶相当于副都统,正二品的武将职务。在清末的新军里,相当于师长。只不过他实际率领的兵力也就一个连而已。所以,杨寰宇在对他的话里颇不客气。
“是,总司令!我会努力向他们学习。”孟青山自家知道自家事,杨寰宇说的一点都不错。他统领的那队骑兵还真没打过仗,也就是帮王爷收收租子收收税而已。
“好了,我派人送你回家,安顿好了家里就来司令部报道。”杨寰宇结束了这次谈话,挥手让王以哲送孟青山出去。
准备工作做好,杨寰宇开始耐心的等待机会。因为他不可能毫无征兆的向王爷们提出要他们交出旗卫队组建蒙古骑兵师的要求,那样除了得到对他深怀戒心的王爷们的反对之外,什么也做不成。半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
集宁是察绥铁路和京绥铁路的交汇点,也是口外进入山西的重要通道。也是蒙区的皮革药材等货物进入山西之前的重要集散地。南来北往的客商的必经之路之一。不过,今天的集宁却带了点不安的气氛。因为今天在集宁城北,一队来自锡盟的商队遭到了马匪的洗劫。
蒙区马匪猖獗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情况,杨寰宇也知道,这不是杨寰宇不想派兵去清剿,而是每次等警察或部队接到被马匪抢劫的报告,派人赶去的时候,马匪早已无影无踪了。几次下来,根据马匪留下的线索,只能确定这些马匪有比较严密的组织,而且擅长隐藏踪迹。温玉如的情报局做出的结论是,这些马匪是亦匪亦民。上马出动就是马匪,下马回家就是平民。情报局现在正在做周密的调查,希望能把横行在蒙区的马匪连根拔起。
这也是杨寰宇在等待的机会。接到马匪作案的报告,杨寰宇在第一时间,又把各个盟旗的盟长们召集到了一起。
“各位王爷想必也收到了消息,在集宁,一些来自德王的锡盟的商人被马匪洗劫。从目前情况看,这些马匪近年来日益猖獗。但各位也知道,我麾下的部队虽然有机械化部队,却每次都无功而返。为了解决这个毒瘤,我准备组建一支蒙古族的骑兵部队,专门用于清剿这些马匪和维护以后的治安。之所以要组建蒙古族的骑兵么,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蒙古族的骑兵对地形和各地习俗都比较了解,不向我的部队,出了城就两眼一抹黑。第二么,你们也知道,我的部队没搞过骑兵,也没有马匹。所以,我希望得到各位王爷的大力支持。”杨寰宇把早就准备好,在心里说过无数遍的说辞,一股脑的抛了出来。
杨寰宇这话说的入情入理,几位王爷也听得连连点头。这马匪的行动,让他们也都蒙受了不少的损失。可他们也没有办法,不在自己的盟区发生的案子,他们只能干看着。在自己盟区发生的案子,就自己那几个旗兵也无能为力。不过,杨寰宇向他们求助,他们还是在心里提高了一点警惕。
“主席想要我们什么帮助?出人?出马还是出钱?”德王心里虽然提起了警惕,但他也真的恼火。因为被抢的,正是他派出去的商队。这次被抢,让他又损失了不少。
“我是这样想,要对付这些马匪,肯定要用骑兵。可要训练一支合格的骑兵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行的。我打算把各位王爷的旗卫队都集合到一起,组建一支骑兵部队。这样的话,军官士兵都是现成的,稍加训练就能使用。只是不知道各位王爷舍不舍得割爱啊。”杨寰宇摆出一副难以启齿的神情,犹豫了一会才带着歉意地说道。
“主席要把我们所有的旗卫队都组织起来?”云王疑惑地问。
“是啊,各位王爷你们想啊,马匪人多势众,来去如风。一支两支的旗卫队也拿他们没办法。我想着要是能把旗卫队合在一起,我给他们更换火力强大的新武器。这样,也许就能把这几股马匪彻底剿了。”杨寰宇知道,尽管他的理由很上得了台面。但这些王爷们也不会轻易松口。
“可这旗卫队交给了主席,我们王府的护卫怎么办?”不出杨寰宇所料,德王尽管恼火,但要他交出自己的旗卫队,他依旧不愿意。
“我只是想尽快把这些马匪剿灭了。要是诸位王爷不愿意帮我,我也不会说什么,马匪我还是要剿的,就是时间上只能等了。我依旧会组建骑兵,就是什么时候能训练好,那可就难说了,或许一年或许两年三年。不过诸位放心,我迟早会彻底剿灭他们。”杨寰宇这时候,话里就带了点威胁了。行,你们不交旗卫队,我就慢慢练骑兵,看看是你们自己损失大,还是我的损失大。
。。。
第二七四章 乌合之众 'vip'()
强行收取了各个盟旗王公们的旗卫队,杨寰宇把他们全部集中到了商都。从保定搬迁过来的原保定军校就坐落在这座小城。当然,现在这所学校不再叫保定陆军学校了,改名叫北方陆军学院。
看着穿着各种颜色袍服的旗卫队官兵,杨寰宇差点笑出声来。他撇了一眼已经换上一身少将军服的孟青山,对孟青山低声说道:“让他们去换装,这那里有一点军人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土匪呢。”
“不是我不让他们换装,是不知道该给军官换什么。”孟青山有点尴尬的说。这些旗卫队里,和他相同的在各个王府担任军务梅林的人数有几十人。现在,他穿上了少将军服,那些人穿什么?事先他也和副司令赵承绶和参谋长何柱国商量过,可这事谁也不清楚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找谁去请示。
“所有军官在没有通过培训和考核之前,一律不授军衔。等通过培训考试后,根据教官的评语和考试成绩再予以定级。另外,士兵中能够通过文化考试的,也和他们一起培训,一起参加考核。”杨寰宇没有一点犹豫,直接给他们定下了规矩。这也是没办法,特事特办。三个师的编制,现在除了三个光杆师长,其它军官一个都没有,一大堆的副师长、师参谋长、团营连排长需要任命。级别相差那么大,大多数却只能在眼前这些人里选拔,除了考试,没别的办法。毕竟是蒙古骑兵师,杨寰宇虽然手头有大把的军校骑兵科毕业的军官,却不合适在这三个师里占据太多的职位。
“总司令,同样的培训,这样搞,会不会跨度太大?校官和尉官全在一起。”副司令赵承绶有点担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