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最大的依仗,有他们两个庇护着山民们不受“土民”的欺负,自然而然的,罗霄山脉里的“客民”们都成了他们两人的拥趸。毛润之能够在罗霄山脉立足,正是源于王佐和袁文才对他的认可和帮助。才使得罗霄山脉里的其它“客民”也认可了他呆在在罗霄山脉。

    农民军在湘赣一带暴动之后建立的政权,由于当地“土民”读书人多,所以,在农民军的干部里面,大多数都是“土民”在担任。而“客民”不识字,但作战悍勇,所以军队里的军官又以“客民”为主。以致于形成了“土籍的党,客籍的枪”这一怪现象。

    但由于“土民”和“客民”历史遗留下来的仇怨,即便在农民军内部,双方也是矛盾不断。而在发生矛盾之后,大家并不是依据事情的是非曲直来选择支持谁,而是以族群来选择支持的对象。“土民”支持“土民”,“客民”支持“客民”,这样一来,往往一件小事,都能搞成两个族群间的大事。

    王佐和袁文才的被杀,首先就是源于这样的族群纠葛积累下来的矛盾的一次爆发。他们与当时负责永新县政府工作的朱昌偕等人的矛盾日益尖锐,先是“土籍”的宁冈县政府主席文庚宗,被王佐和袁文才枪杀。之后,与王佐、袁文才交好的特委委员苑希先,因为怀疑永新县民团团总龙庆楼的妹妹,农民军永新县委书记刘真的妻子龙家衡,与民团暗中勾结,杀害农民军战士,而把龙家衡抓了起来,之后被打死。出于报复,朱昌偕、刘真他们密谋要除掉苑希先,随后,他们找个借口就把苑希先乱枪打死。

    同为农民军的同僚,相互间如此内讧,使得朱昌偕、刘真为首的“土籍”一方,与王佐、袁文才为首的“客籍”一方彻底的走向对立。就在双方原本就一触即发的时候,农民军的重要军事首领彭清宗对朱昌偕他们表示了支持。彭清宗对朱昌偕他们的支持倒不是源于“土客”之间的矛盾,他的支持是因为王佐和袁文才过去的土匪身份。

    原来,在苏俄莫斯科召开的华夏cd第六次会议上,有一个相关于土匪的决议。这个决议里明确指示“暴动前可以同他们联盟,暴动后则应解除其武装并消灭其领袖。与土匪或类似的团体联盟,仅在暴动前可以适用。暴动之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地镇压他们。”彭清宗就是依据这个指示,要解决掉王佐和袁文才两个。这下正好与朱昌偕、刘真他们的谋划不谋而合。于是,在他们的共同策划下,把王佐和袁文才以开会名义骗到永新县城,把两个人杀了。当天,王佐和袁文才的部下,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除少部分逃回罗霄山脉外,其余的或被击毙,或被遣散,或被改编。然而,即便这样特委仍不放心,事后,又令农民军第五军第三纵队,派出部队进入罗霄山脉搜寻袁王的余部要斩草除根。王佐和袁文才的被杀,直接的后果,就是王佐、袁文才的余部与农民军翻脸。他们守住罗霄山脉的天险黄洋界,切断了农民军进入罗霄山脉的道路。

    让人唏嘘的是,这次内讧的主谋朱昌偕和刘真,在不久后的另一次农民军有名的内讧“富田事件”中,同样被不问情由的枪杀,杀他们的依然是彭清宗率领的部队第三军团。而现在,农民军要为他们的内讧付出代价了,同时也要为他们在湘赣地区“打土豪、分田地”政策付出代价。因为随着国防军的步步紧逼,农民军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被他们破坏的生产关系又让生产力萎缩,农村经济破产。如今随着扩红运动、强发公债、强收谷米同时展开,短短时间内,湘赣苏维埃辖区里已经处于资源枯竭、师老兵疲、财尽民困之境。换句话说,和当年的孙文搞的在广东呆不下去,不得不北伐一样。现在的农民军,在湘赣地区也呆不下去了。

    周昆率领的第八军团接到的命令就是要打通罗霄山脉往西的这条通路,或者寻找到另外的通路,好让农民军有机会逃出生天。只是他没想到,现在的罗霄山脉里,不仅仅有王佐和袁文才的余部在于他们对抗,还有国防军山地师的三个师,王东原的山地师第三师、夏威的山地师第四师、张辉瓒的山地师第六师在广阔的崇山峻岭之中守候着他们。

    既然要寻找新的通道,势必就要走一些平时没人走的山路,但周昆此行却异常狼狈。从遂川附近进入罗霄山脉的范围,周昆纳闷的发现,明明人迹罕至的山林,探路的士兵们却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陷阱和机关,或是踩到陷坑被折断了腿,或是被设置的机关触发的树木砸得骨断筋折,更可怕的是踩到地雷。尤其让周昆头疼的是,这些伤害都没要人命,却比要人命还要恶毒。踩到陷阱或触发机关还好,伤了总算还有救,踩到地雷的,往往都是至少一只脚没了,当时虽然活着,但在这种缺医少药的环境里,迟早依旧是一个结局——死亡。可他却不能不管,于是,每伤一个,就要他派出两个人去抬着他们前进。

    随着前去探路的伤者越来越多,周昆觉得这不是个事。众多的伤员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兵力,而且部队行进的速度也越拖越慢。在与政委黄甦商量之后,他决定把伤员集中起来,留在后面,留下一个班的战士照顾他们,等他们回来时再带上他们回去。至于这期间伤员会不会死,这是他顾不了的了。

    周昆并不知道,从他的部队进入罗霄山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在遂川附近山区里的部队是山地师第六师张辉瓒的部队,在进山之后,张辉瓒除了留下两个团和师直属部队作为机动兵力外,另外的四个团,都被他分散撒在了遂川和万安两县周边的山林里。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发现有农民军的部队进山,袭扰迟滞他们,并在判明他们的前进路线后,将相关情报上报。进山的所有部队,在连一级就配有电台,班排这是利用步话机通讯。所以,周昆遇到的那些陷阱机关,都是山地师的官兵们,在判断出周昆部队的行军线路后,敢在周昆部队到达前,抢先设置的。

    就在周昆留下伤员继续前进了不到两里路,后方就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等到周昆率队赶回伤兵营地,眼前的一幕让目眦欲裂。留下护卫的那一个班的战士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而留下的伤员们挤在一起嗤嗤发抖。袭击者并没有对伤员下手,而是把目标对准了那些护卫。至于敌人从那里来,有多少,在场的伤员们谁也答不上来。用他们的话来说,突然间就听到枪声,然后就是这些护卫们都倒下了,至于敌人?没看见。这样的回答让周昆勃然大怒,这难道是大白天的遇到鬼了?连敌人的人影都没看见,这么多的战士就牺牲了?

    散出部队在两边的山上搜索,终于在又踩线六颗地雷,增加八名伤员之后,手下69团团长杨新章来向他报告,发现了六处遗留的弹壳。周昆亲自去查看了这六处现场,看到的情况很是诡异,因为每处现场都只遗留了六个弹壳。这种弹壳不同于他们现在用的步枪弹壳,也和德国毛瑟不同,但周昆马上知道了这些弹壳是用什么枪发射的。这是华夏国防军的制式武器的弹壳,周昆虽然没用过,却也见过。在之前蒋志清围剿他们时,他们也缴获过一些这种枪支。却是因为这种枪的弹药消耗大,又难以补充,所以,这些缴获的枪支都是作为高层的警卫人员配备,作战部队没有装备。

    这是有国防军的小股部队跟在周围!周昆做出了判断,之前遇到地雷,他还认为是国防军为了封锁这篇山区而埋设的,现在情况说明,不是这个原因,而是有小股敌人在跟着他们。不然就无法解释,他们设下伤兵营地,才离开不久,营地就遭到袭击。想到这里,周昆后背一阵发凉,那此刻有没有人同样在监视他?要是这时候发起突然袭击,他相信绝对无法幸免。

    看来是无法前进了,周昆心里暗暗的想。他的部队行踪被人发现,前进的话,随时可能遇到伏击。而只打死护卫却留下伤兵,也让他明白了袭击者的险恶用心,那就是要用伤兵来拖住他。这更说明前面可能会有埋伏。这种情形之下,他出来选择后撤之外,实在做不出别的选择。哎,要是没有杀了王佐和袁文才,黄洋界那条路能走,那里用的着他现在这样的冒险?周昆边在心里再次叹息地想着,边下令后撤。

    。。。

第三五三章 和谈条件 'vip'() 
    周昆的撤退是玩了个小花样的,他判断在他附近的敌人是小股敌人,那么,只要他的部队集结在一起,想必敌人也不会贸然发起进攻。。l等拖到夜色降临,周昆安排了一个团的兵力,悄悄抹黑回到下午撤退时的地方,偷偷隐藏了起来。他计划用自己大队的撤退,掩护这个团,继续完成探路的使命。而他自己则打算在回到遂川附近,妥善安置了伤兵之后,再回头去接应留下来的那个团。可让他不解的是,在后撤的路上,向前明明已经走过的路上,怎么会又冒出地雷和陷阱呢?

    周昆遭遇的袭击情况传回于都,农民军的高层们终于感到了事态的严峻。因为周昆的境遇还算是好的,撤入罗霄山脉北部武功山一带的彭清宗三军团和在南丰附近的九岭山脉活动的罗炳辉九军团,以及在大庾岭一带活动的董振堂第五军团的处境更为恶劣。

    毛润之引以为傲的,从王佐和袁文才那里学来的游击战战术,与在这些山区活动的国防军比起来,差的太多了,可以说是处处挨打,随时随地的在蒙受损失。种种迹象表明,国防军进攻湘赣苏维埃的,并不是明面上的十六个师,而是把在湘西剿匪的那些部队也投入进来了。而农民军的情报里,并没有这些山地师的番号、编制、装备、以及指挥官等相关情报。对这些部队,他们能找到的,只是当时他们剿匪时的一些公开的战报,这些报道里,并没对相关部队做出什么详细的介绍。

    面对着生死存亡的关头,农民军高层们再次举行会议进行讨论。这样的决策,没人敢独断。但会议一开始,就因为周翔宇披露的一件事,而使会议的气氛变得充满了火药味。因为周翔宇透露了华夏总统杨寰宇曾经让陈庚带回的,写给他和毛润之的一封信,内容是关于和农民军进行和平谈判的。。l''陈庚什么时候被捕,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在座的人全都一清二楚。而如此大的事情,周毛两个人竟然没有向最高委员会通报。把在座的其他人都瞒在了鼓里,这让与会的人员心里多少都有些不满。而目前仍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的秦博古就更是愤愤,这眼里还有没有领导了?

    “当时,我们正在进行新余一带的作战部署,我因为怀疑这是敌人的阴谋,担心影响到整个作战的士气,所以没有公布。我想毛润之同志也是同样的想法。”这是周翔宇给出的解释。

    稍有政治头脑的人自然从陈庚回归的日期,联想到杨寰宇的新年文告中提到的政治方式解决农民军问题的说法。那么这封信里到底说了什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信里肯定提到了相关的政治解决的途径和条件。这样重大的信息竟然瞒着大家,在这些人眼里,看向周翔宇和毛润之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

    “信呢?信里说了什么?”即便是出名的老好人朱老总也有些不满,收起了一贯笑眯眯的表情,略显生硬的问道。他的这种不满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了,自从与毛润之会师组建第四军开始,毛润之的独断专行使他的话越来越少,因为很多时候他不知道他做出的决定会不会与毛润之的决定相冲突,而毛的固执己见在第四军已经是出了名的。一旦两人意见相左,会让部下们无所适从,出于团结和稳定,他一般都是等毛先拿出意见,他再相应的做出决定。但这种事情一次二次可以,次数一多,难免就会产生一些想法,只是他为人忠厚,不愿意让别人发觉,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心里没想法。

    周翔宇拿出杨寰宇的信件,在在座的委员们手里传阅。杨寰宇的信让看过的人都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杨寰宇在信里,欢迎农民军方面作为一个合法的、**自主的,为华夏民众谋福祉的政党,参与华夏的政治生活之中。但前提是,放弃武装割据,不接受外国援助,军队接受国家改编,做重要的是不秘密结社和发展秘密党员。让看信的人感到怪异的,就在于这个“**的,为华夏民众谋福祉”的定义上了。这个定性让他们无法反对,因为反对的话,华夏人的吐沫会淹死他们。可认可这个定义?怎么总觉得这话在那里有些别扭呢?这算不算是杨寰宇对他们的指责?

    当然,这封信也让一些人反思,他们带着一腔热血投身到这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之中,心里所想的,不就是要使华夏富强,民众生活的幸福美满吗?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变成了唯那些苏俄人之命是从,以苏俄人的指示为信条,成为那些苏俄人在华夏的代理人了呢?杨寰宇信中明着的肯定,暗里可是巴掌甩的啪啪响呢。

    秦博古的脸色很难看,在他看来,这封信的字里行间,处处充满了对伟大的苏俄的敌视。如果按照杨寰宇的要求谈判的话,这是对革命的背叛,是完完全全的投降主义。可在字面上,他还真的没法反对。因为这种反对一旦公开,会遭到华夏举国上下方方面面的口诛笔伐。难道农民军们所代表的政党,不应该是个**自主的华夏的政党吗?难道他不应该是个为华夏民众谋福祉的政党吗?

    “这样的谈判不能谈!”看着大家都差不多传阅完了信件,秦博古憋了半天只憋出这么一句话。

    “既然是谈判,他可以提他的条件,我们也可以提我们的条件么!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如果不是这样,那还叫什么谈判?那直接就是投降条件了。而且,我认为我们现在需要时间,谈判可以为我们提供这个时间。”从会议开始,就被无数道目光狠狠盯着,只得闷头抽烟的毛润之抬起头来,认真的说道。

    “对啊,既然双方开展谈判,那么谈判期间,他们就应该停止对我方采取的军事行动。”刘卫黄赞同这个提议。只要国防军暂时停止军事行动,就能让农民军趁机对各地的军事部署做出一些调整。

    “不谈,只能说明我们认可了杨寰宇对我们的指责,只要他把这封信公开发表,在政治上,会让我们很被动。但我们也要提出我们的主张和条件,要证明我们是对和平有诚意的。”洛浦插话道,他负责宣传工作,对舆论上的争斗尤为敏感。

    “我也觉得应该谈,有四个方面是我们必须要得到的。第一,废止现在的议会,华夏各党派协商确定各党派的议员名额。第二,实现各地方自治,即各地政府行政官员由民选确立,华夏政府予以确认和委派。调整行政区划,以我方控制区划分**行省,以民选行省地方主官。第三,我党军队给予番号编制,确立规模,我以为,按我们现在军力,整编为八个师比较合适,各师主官由我党派人担任。第四,华夏军事委员会要有我党人员担任重要职务。”周翔宇看到多数意见都是应该和谈,他拿出了他拟定的意见。

    “嗯,这几个条件提的好,我们是**自主的政党,如果这些条件他们不能答应的话,算什么**的政党呢?”项英举手赞同周翔宇的意见。

    其实,周翔宇的话里,这几条看似简单的条件,在做的人几乎都听明白了。如果华夏政府能同意这几条的话,他们就等于是一个合法的**王国了。不仅如此,还能谋求到在战场上暂时谋求不到的好处。周翔宇提出的第一条就是,废止议会,各个党派瓜分议会议席,看似现在的农民军不会占据到多少议席,可既然是谈判,多要点席位总还是可能的,关键是这样瓜分的议席名额是固定的,即是农民军的保底席位。在席位的分派上,是他们自己可以调整的。

    第二条的地方自治,那就是明确的合法的**王国了。都自治了,自然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即便是华夏政府也不能干涉我在自己的地盘上的施政,要是能达成这个目的,湘赣苏维埃的地盘可就在法理上获得了合法地位了。第三条更是要谋求军队的合法化,虽然没说不听华夏军委会的命令,也没说不听华夏国防军的命令,可以党内对军队的一系列控制措施,这些合法化的部队在关键时刻肯定是听自己的。第四条更为今后党在华夏的其它部队里的发展提供便利。

    当然,杨寰宇可能不会同意后两条,但这有什么呢?只要前两条能争取到,即便是以警察、民团的名义组成准军事组织也算是合法的武装不是?更重要的是,杨寰宇为首的华夏政府总不能把这些条件全部驳回吧?那样的话,是不是显得华夏政府在谈判中太没诚意?这样一来,和谈失败的责任就不在自己一方了,而是要由杨寰宇来承担。高啊,这招真的高。

    “只是这样的话,会不会引起苏俄方面的反对?要是他们切断对我们的资助的话,可同样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损失。而且,这会不会被苏俄方面,视为我们的背叛?”心有不甘地秦博古终于又想到一个新的理由来反对和谈。随着奥托・布劳恩被剥夺军事指挥权,现在连政治权利也被变相剥夺了,三驾马车中原本二比一的优势失去了,农民军高层会议中,秦博古越来越势单力孤。

    “如果与华夏政府的谈判能得到翔宇同志提出的条件的话,我想苏俄的同志们应该可以理解我们的努力,这可是战场上得不到的好处。”刘卫黄旗帜鲜明地再次表达他赞成和谈的态度。

    “那由谁出任谈判代表合适?”秦博古看到在刘卫黄再次表示对周翔宇提议的赞成之后,并没人提出反对意见,知道这个和谈的决定已经无可挽回,但他不好意思就这样转变态度,于是开始转移话题,用讨论谈判人选来表示他的妥协。

    “我看就让翔宇同志去吧,以他在党内的地位,以及他极强的个人能力,应该能为我党争取到必要的好处。”毛润之提议道。现在在湘赣苏维埃,对他个人来说,可算是形式大好。原来的最高三人委员会里,奥托・布劳恩被排除出了决策层。而秦博古也已经近乎是孤家寡人,只有周翔宇是自己站上权力巅峰的有力竞争者。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