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当你有什么确切情报呢,这种相面之类,当不得准。不能侥幸啊!”段祺瑞摇头。
杨寰宇很是郁闷,他是根据前世的孙文就在今年北上,因肝癌死在了北京。可这没法说啊!而且,前世孙文北上,是冯玉祥收了张作霖的贿赂,临阵倒戈,发动北京政变之后邀请孙文北上。如今,可是自己策动广东之变,孙文自己主动北上的。谁知道,这里会不会有其它变故?
“那就拖下时间,您也知道的,我这就是乌鸦嘴,好的不灵坏的灵。我不看好谁,那肯定就好不了!”杨寰宇笑着陪段祺瑞进门。
第二天,北京火车站里一早开始,就戒备森严,如临大敌。宪兵、警察、国防军士兵,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长长的红地毯从站台上一直铺到站外。或许是孙文只祸害过广东的家乡人,高举横幅,挥舞着彩色三角纸旗的在京学生和北京百姓,自发的蜂拥在站前的广场上,欢迎孙文的到来。
上午九点,一溜的黑色轿车开了过来。这是由国会议长吴景濂、军委会委员长段祺瑞、代理国务总理高凌蔚领衔,曹錕、阎锡山、杨寰宇等前来迎接孙文的到来。
第七十一章 蒙古烽烟起 一()
考虑到孙文路上的安全,段祺瑞特地关照,在孙文所乘坐的列车后部加挂了一节专用车厢。( 宇派出的特种分队负责护卫。实际上,按杨寰宇的想法,是打算派飞机去的,又快又安全。这个时代,目前华夏还没有民用航空,机场全都是重兵守卫。安全保卫工作就轻松多了。但是,孙文拒绝了这个建议。
火车停了下来,先下车的是杨寰宇的结拜大哥姜大柱。从某种角度说,杨寰宇算是非常给孙文面子。当孙文从车里下来时,杨寰宇终于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孙文并没穿什么中山装,而是一套糙白色的西装,更衬得他显得黑,粗短的身材,唇上标志性的八字胡已有点灰白。和他挽手走在一起的孙宋氏在他的映衬下,则更显得娇小。
杨寰宇看着身边一起等候的大员们,忽然感觉有些滑稽。这些人,不久前还都相互对立,谋划着打生打死。这会儿就相敬如宾,要把酒言欢了。看来还真的印证了那个话,搞政治的只讲永恒的利益。
看着站成一排迎接自己的要员们,孙文晦暗的脸上露出了职业性的笑容。快步上来和迎候的人们逐个握手。除了杨寰宇,几乎在场所有的人都相互认识。当走到杨寰宇面前时,试探着问道:杨司令?杨寰宇愕然了一下,随即就反应了过来,笑着伸出了手和孙文握在了一起。倒是紧跟在孙文身后的蒋志清向他规规矩矩的敬了个军礼。
杨寰宇开始是奇怪孙文怎么会认识他,在北京政府这些实权人物里,杨寰宇是最低调的,在晋升了上将之后,就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也从未上过报纸。可随后他反应了过来,是他的军服出卖了他,在华夏,还能找出第二个象他这么年轻的上将么?
接下来的流程就毫无营养了,无非是这些政客趁机在民众面前做做秀,显示自己的亲民和平易近人。杨寰宇对此是毫无兴趣。孙文接下去的行程事宜,反正有段祺瑞他们去*心,杨寰宇离开车站就直奔南苑,乘飞机返回张家口。
杨寰宇刚到司令部,连茶都还没来得及喝一口,通讯参谋主任钱卫仲就拿着个文件夹匆匆闯了进来。
“杨帅,吴副总急电。”钱卫仲的神色有点焦虑。
吴佩孚的急电?苏俄动手了?杨寰宇顿觉事态紧急,抓过电文仔细看。确实是苏俄动手了!在今天凌晨,苏俄红军在唐努乌梁海区域,跨越了边界,目前,进入部队番号数量不明。
“你去拟个电文,象军委会报告。”杨寰宇吩咐钱卫仲。
照理不应该啊,杨寰宇冷静下来。前些天,苏俄还在增兵,就算要采取行动也不应该在现在?而且,如果是越境进攻高尔察克,也不应该在唐努乌梁海啊!杨寰宇急剧地思索着。
这是因为广州事件报复孙文?联想到今天孙文大张旗鼓的到京,杨寰宇想到一个可能。但问题是这样报复有意义吗?
“杨帅,军委会让你回京开会。”钱卫仲再次进来报告。
“”杨寰宇有个想摔东西的冲动。这是遛猴啊?刚从北京回来,椅子都还没捂热呢,这就又要去,玩空中飞人呢。
“你通知机场准备,”杨寰宇哼了一声。早知道就也跟着去和孙文喝酒打屁去了,回来干嘛,纯是自己找罪受。
杨寰宇再次赶到庆王府时,已经是晚上了。整个王府灯火通明,参谋军官们依旧进进出出忙碌不停。侧厅里的作战会议室里,在京的军委会成员从下午开始,开会已经开到现在了。
“寰宇来了,你怎么看这件事?我们从下午讨论到现在,也没个结论。蒙古的防务都是你安排的,所以你的意见尤为重要。”看见杨寰宇进来,段祺瑞招呼道。
“我的意见就一个字,打!”杨寰宇边朝自己的座位走去,边大声地说。
“打不是问题,问题是需要打多久!你安排在蒙古的部队能打也能赢,这个我知道。你让子玉坐镇库伦,说明你也早有预备。不过,百川负责后勤,他担心你这程咬金的三板斧砍完,敌人还没倒下怎么办?”曹錕接过话头,直接把他们的担心说了出来。
“这个我还真说不上来。从前段时间汇总的情报来看,边境沿线,苏俄已经集结了二十个师的兵力,而且,当时的情报报告,他们还在持续增兵,现在有多少了,我还没收到报告。”杨寰宇苦笑回答。别说现在有多少兵力不知道,现在侵入唐努乌梁海的兵力有多少也不知道呢。这让他杨寰宇怎么说好?
“我们在蒙古有多少部队?我记得好像就三个师。”曹錕接着问。
“现在有六个陆军师,两个空军师,但其中四个陆军师是第四师刚扩编的,还没完成整训,战斗力很弱。”杨寰宇如实回答。
“才六个陆军师?那么大的面积你才布防六个师?”军委会委员倪嗣冲惊讶不已。
“这还是库张铁路通车以后的事,之前只布置了两个师。老倪,你是不知道,那蒙古的路多难走,当初就两个师驻防在那,我这后勤供应都跟不上啊。”阎锡山抢在杨寰宇之前插话。
“是啊,寰宇,我们就是在担心这个!虽说现在库张铁路通了,但从库伦到唐努乌梁海还有1300多公里啊,这大军一动,后勤是真难,一旦供应不及,可就要吃败仗呢。”段祺瑞也插话道。
“开战以后,不仅是我们的六个师,还有俄罗斯复**的二十四个师呢。”杨寰宇纠正道。
“他们也要我们供应?后勤部计划里可没有列这笔支出啊。我拿什么给你?”一听还有二十四个师的部队要供应,阎锡山跳了起来。
“人家可是在我们国土上,帮我们打仗呢,你不供应谁供应?他们可是统一听从联合指挥部吴子玉的调遣呢。”曹錕因为吴佩孚的关系,知道华俄联合指挥部这事。
联合指挥部?这是个什么机构?在座的人除了段祺瑞和曹錕、徐树铮,其它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杨寰宇。这家伙又私下里折腾什么呢?
ps:上架了,如果您觉得写得还行,求收藏、求鲜花、求订阅,当然,更求您的宝贵建议!:阿甘85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共2页当前是第1页1
第七十二章 蒙古烽烟起 二()
“这是前些天,我收到苏俄持续在边界增兵后,为弥补蒙古兵力不足,请示了委员长之后采取的措施。我们和俄罗斯复**共同组建了一个联合指挥部,由吴佩孚上将出任总指挥。一旦蒙古发生战事,联合指挥部将统一指挥所有在蒙部队。”杨寰宇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那你总该和我后勤部打个报告啊,我也好事先做个准备。你这突然袭击,我拿什么给你?”阎锡山指着杨寰宇埋怨道。
“我一时疏忽了。下次不会了。”杨寰宇有点羞赫的挠了挠头,红色脸道歉。看他这副样子,阎锡山笑着摆了摆手,不再说话。
“后勤问题,我这样考虑。我们分成两个部分保障。一是依托库张铁路在库伦建立后勤囤储中心,和以库伦中转的乌里雅苏台囤储中心。这两个点做为一线后勤保障点,不能储备太多,那里离国境线还是太近,不够安全。我的计划是库伦保障点只要够囤储供应蒙古东部一线半个月的后勤。乌里雅苏台的保障点负责蒙古西部一线半个月的后勤。在战火没有波及到的区域,依旧按原来的办法,以库伦为中心,组织汽车、畜力、人力输送。二是在赛音山达依托机场,建立大型储备中心。战区后勤物资通过空运投送,这样做的缺点是成本比较大,但是安全、稳妥。”杨寰宇说出他对后勤保障的设想。
“用飞机,是个办法,就是贵了点。”段祺瑞认可这个方案。
“现在唐努乌梁海的敌军呢?你怎么打算?”曹錕问道。
“我来之前,已经让空军派飞机前往侦察了,前期,我也只准备派空军前往轰炸,让他们先吃不好睡不好再说。”杨寰宇回答。
“嗯,疲敌之计。我们之前担心后勤保障,所以迟迟不能下决定。既然后勤保障没问题,那就打,华夏不再是以前那个任人欺侮的华夏了。”段祺瑞做了最终决定。
“我想补充问下,外交部没有接到苏俄的说法吗?”杨寰宇心里还有个疑问没解开。
“目前还没有,外交部长颜惠庆已经召见了苏俄大使。暂时还没有消息。”段祺瑞哼了声说道。
“请你转告颜惠庆部长,让他和苏俄人说,如果他们24小时内还不撤兵,我们就要宣战了!他们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开打,但什么时候结束,就由我们说了算了。这是华夏国防军的态度!”杨寰宇出乎意料的放了狠话。
嗯,这话什么意思?什么时候结束我们说了算?把人家赶出国境不就结束了吗?杨寰宇再次成为所有人的焦点。 '
“他们能打进来,我们难道不能打过去?他们打过来是入侵,我们打过去可不是!我们这可还有几十万俄罗斯复**呢。”看着大家都瞪着他,杨寰宇解释了一句。突然笑了起来。
大家终于明白了杨寰宇话里的意思。哎,华夏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个怪胎,唯恐天下不乱。
“我知到你盼这一天很久了,我会转告颜外长。”段祺瑞也蹦了句让大家满头雾水的话,站起身,转身走了出去。
散会之后,杨寰宇不顾深夜,敲响了北大图书馆长李大钊家的门。睡眼朦胧的李大钊看到来的是杨寰宇,登时就把瞌睡虫吓到九霄云外去了。
“你怎么深夜跑我这里来了?”李大钊想不通。杨寰宇虽然入了党,但和在京的党员们并不来往。只是有事才和陈独秀联络一下。今天深夜到访,确实是让人意外。
“有个消息要让党内同志们知道。今天凌晨,苏俄军队入侵了我们华夏的蒙古。”杨寰宇跟着李大钊来到客厅,甫一落座,就神色平静的吐出个惊人消息。
“好啊,好啊,这是解放全人类的第一步吗?”听到这个消息,李大钊兴奋地叫好。可转眼看到神色冰冷的杨寰宇,尴尬地收敛了笑容。
“怎么,你认为这不是好消息?”李大钊疑惑的问道。
“别人入侵了我们的祖国,你认为这是好消息?你是华夏人吗?”杨寰宇激动起来,反问道。
“我们gcd人,难道不应该引导人民反抗压迫、反抗剥削?如今苏联红军来帮助我们,难道不是好消息?全世界无产者都是一家人,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我们不但要解救华夏的人民,我们还要解救全世界的人民!一个gcd人,不应该有你那种狭隘的观念。”李大钊振振有词的说道。
杨寰宇很是无语,不知道该怎么说。面对一个以解放全世界无产者为己任的革命家,杨寰宇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
“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我现在想说的是,我希望我们华夏gcd向苏俄提出抗议!我们华夏的事情,我们华夏人民的解放,有我们华夏gcd人来*心。好不好?”杨寰宇说出他来到这里的目的。
“我反对提这样的抗议!相反我认为,我们应该向苏俄表达欢迎。当然,你的意见我也会转告陈独秀同志和党内的其它同志。至于是抗议还是欢迎,我想这需要召开会议来讨论,少数服从多数。”李大钊诚恳的说道。
杨寰宇觉得有些哭笑不得,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好吧,只要他愿意转达,别的事就再说吧。突然间,杨寰宇想起一件事,顿时觉得今天来错了地方。
杨寰宇想起的事情是前世看到的资料,那是,东北的张少帅想要收回被俄国人控制的中东路铁路,和苏俄开战,以陈绍禹(王明)为首的gcd发表通知‘武装保卫苏联’,陈独秀因反对而被开除出党。之后,以gcd人组成的3000多人的红色国际旅协助苏俄打败了东北军。看来,这个时空依旧一样,象李大钊这样的gcd人怕不在少数。
“那好,就烦请李先生转告,我这就先回去了。”这事还是直接给陈独秀发说吧。想到这里,杨寰宇站起身来,向李大钊告辞。
离开李大钊的家,杨寰宇马不停蹄又赶回机场,他要连夜回去。但他依然在机场给陈独秀写了封信,派副官王靖国留下,明天一早乘飞机飞上海,由他亲自把信给陈独秀送去。:阿甘[本章结束]
第七十三章 蒙古烽烟起 三()
杨寰宇在北京开完会,又连夜飞回张家口。阿甘司令部里,杨爱源正俯身在看铺在桌子上的地图。看到杨寰宇进来,立刻迎上前来。
“吴副总已经下令全军动员,一级战备了。这是徐庭瑶、吴石他们发来的请战电报。高尔察克将军和图哈切夫参谋长也在中午赶到了库伦。现在,就等您的命令了。”杨爱源边汇报边把一叠请战电报递给杨寰宇。
“嗯,徐庭瑶、吴石、许康、陈柏春、陆权、叶琪,咦叶琪这家伙凑什么热闹。”杨寰宇一封封的请战电报看下去,看到叶琪的电报时,笑骂道。
“军人么,听到有仗打,还不心痒痒的?听说叶琪在青岛,每天钓鱼,总在抱怨,闲得要发霉了。”杨爱源笑着帮叶琪说好话。
“切,他怎么知道的?还不是你告密?别以为我不知道,当初你们一起在混成旅当团长,两个人差点穿一条裤子。”杨寰宇直接拆穿了杨爱源的小把戏。
“哎,司令,你看三期的徐庭瑶都当军长了,这次仗一打,上将肯定没跑。吴石、许康也都是师长,我和叶琪可都是二期的,我给你做参谋长还算好,叶琪可在那边闲得发慌啊。”杨爱源趁机诉苦。
“跟着我,你们还担心没仗打?你告诉他,老老实实在那呆着,仗不会少了他的,上将么,迟早而已,用不着眼红。他嫌没事干?让他多招几个补充团练着。”杨寰宇沉下了脸。
“是,我马上去通知。”看见杨寰宇变了脸,杨爱源一溜小跑溜出去发报去了。看见他跑了,杨寰宇沉着的脸露出了笑容。听讲打仗,嗷嗷叫着要上去的将领,谁会不喜欢?他刚才也不过做做生气的样子。
华夏政府强硬的态度出乎苏俄人的意料。华夏政府召见苏俄大使,向苏俄提出了抗议,而且,真的把杨寰宇的那段话说给了苏俄大使加拉罕。不敢怠慢的加拉罕第一时间发回了电报。
电报送到了苏俄的红军之父托洛斯基那里。看着电报,托洛斯基不断的冷笑。笑话,华夏政府还敢威胁我们?
“叮铃铃”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托洛斯基同志,斯大林同志请您到会议室开会。”托洛斯基抓起听筒,电话里传来秘书甜美的声音。托洛斯基抓起电报走向门口。
“在座的想必都已经知道,我们对华夏采取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华夏政府为此发来了一封措辞强硬的抗议。但是,就在刚才,我还收到了华夏gcd总书记陈独秀发来的电报。他在电报里也向我们提出了抗议。所以,我召集大家,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为了使大家更加清楚目前的局势,我特别邀请了新任西伯利亚方面军的司令官布琼尼将军和红军参谋长伏龙芝将军列席我们的政治局会议。”斯大林手里挥舞着一封电报。
“难道面对帝国主义分子的威胁,你怕了吗?向我们宣战就宣战么,竟然还大言不惭的说,开战由我们选择,结束由他们选择。哈,可笑!”针对斯大林的说法,托洛斯基冷笑着,言辞上咄咄*人。
“我们现在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刚刚使经济有了点起色,斯大林同志应该是担心不受控制的战争会对此造成拖累。”理论家布哈林又习惯性的做起了合事佬。
“不,我不是担心,我担心的是我们失去华夏gcd的支持,这首先会让我们在情报工作上出现空白。其次是我们曾计划由华夏gcd组织铁路罢工,瘫痪他们的军队后勤补给能力。组织工厂罢工,瘫痪他们的生产体系。但是,现在他们也反对我们的红军进入蒙古,这将使事态复杂化。”斯大林把手里的电报给在座的政治局成员传阅。
“我看这是那个华夏的军阀分子杨寰宇的阴谋,陈独秀就是他的入党介绍人。”看着电报,禁不住勾起新仇旧恨的托洛斯基愤愤地说。
“我们还是听听军事将领们的意见吧,伏龙芝同志,你认为,我们进入蒙古,完成剿灭高尔察克匪帮的任务,需要多少时间?”李可夫问道。
“各位委员同志,我认为我们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甚至可能是一年,据我们的情报,高尔察克匪帮在进入华夏时,他的军队多达五十万人,以及一百多万的平民。而且,有情报显示,他们分的很散,甚至分布在华夏腹地的绥远和热河一带,我们的红军不可能深入到那里。那里已经靠近华夏的国都,那将会有引发和华夏全面战争的风险。”伏龙芝的话语里暗示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和华夏全面开战。
“我们没有必要深入华夏的腹地,只要我们占领了蒙古,我们可以*迫华夏把那些叛徒和反革命分子交给我们来换取蒙古。就算和华夏全面开战有怎么样?你怕了吗?你这是右倾投降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