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我猜测的内容是真的,我还真的是不如他。这样玩火,我可是真不敢。”徐树铮苦笑着点头。
“他这是建立在对国防军绝对的掌控和绝对的信心上的。拿地图过来,我们看看,迁那里去好。”段祺瑞吩咐道。
“芝泉公,你也支持他?”徐树铮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对杨寰宇这样冒险的举动,段祺瑞怎么就敢支持呢?
“是你这样想,我就一定不会支持。 '样想,我当然会支持了。原因我不说你也明白。”段祺瑞瞪了一眼徐树铮。
国会这几天炸开了锅。本来为总统选举的事,北洋、国民党和gcd、民主派的议员们就已经争吵不休了。而国务总理高凌蔚又在这关键时刻抛出了新议题,迁都武汉。理由就是杨寰宇和段祺瑞说的那三条。一是改朝换代,从没有依旧沿用旧国都的,太不吉利;二是武汉是民国首义的地方,做为首都非常合适;三是北京不是很安全,如果再来一次庚子之变,北京绝对守不住,那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对于这几个理由,反对的和赞成的都各翻书本,引经据典的争论。
在张家口的杨寰宇得到消息之后,先是发呆,而后是感到歉疚,最后是感到敬佩。他发呆是因为想不到这么快,迁都的提议就已经提交给了国会讨论,好像段祺瑞并没真的搞明白自己的盘算。歉疚则是对段祺瑞这样不遗余力地支持自己,而他却还瞒着段祺瑞这么做的理由。敬佩则是对段祺瑞肯定是听过徐树铮的汇报才做的决定,而明知道这是个冒险的举动,依旧愿意这样支持。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华夏,不惜个人名誉。这怎么能不让杨寰宇感到敬佩呢?
既然迁都的方向,段祺瑞他们已经确定。杨寰宇这边在军队的部署上,自然也要做好相应的调整。防卫的重心自然也要放到武汉周围,最麻烦的是青岛海军学校的搬迁和张家口一些工厂的搬迁。相对来说,工厂搬迁要容易些,只要把一些民用企业迁到山西就行。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太行山脉一带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驻守少量军队,就能保证山西境内的安全。象万全的兵工厂之类,那是绝对不会搬的。倒是青岛海军学校,杨寰宇打算搬到广东的雷州去。
1923年12月,在经过一系列的相互妥协之后,新一任的总统选举终于尘埃落定。军委会的副委员长曹錕当选为新一届总统,国民党的胡汉民当选为副总统。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杨寰宇的准岳父孙宝琦被选为新一届的国务总理。
曹錕当选总统,自然和预想的一样,需要辞去军委会的副委员长。不然总统只是副委员长,屈居段祺瑞这个委员长之下,这算怎么回事啊。杨寰宇按事先的安排,顺利地补选为军委会副委员长兼任陆军部长和国防军总司令。这样一来,军委会实际上成了一言堂。在外人看来,徐树铮和杨寰宇那都是段祺瑞的铁杆下属,而另一个副委员长阎锡山也一向看段祺瑞的脸色行事。军委会下属的陆军部、总参谋部、后勤部至此已经完全由段祺瑞一系的人所掌握。杨寰宇这位二十八岁的年轻上将,也正式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但是,在迁都的问题上,国会里的议员们依旧在争论不休。不过,诡异的是,这段时间,武汉的地价却凭空涨了几倍。
“武汉的武昌和汉阳的地价涨的比较高,我了解了一下,买主大多都是国会议员们。不过,依杨帅你的意思,我以国防军的名义,征用了东湖一带所有的土地,那里地处郊外,价格也不高,花费的钱倒不算多。”当杨寰宇听到他派去武汉买地的温玉如的汇报,也只能摇头了。这帮议员们,在国会里的扯皮原来也是做样子的。一面在国会里反对迁都,一面却急急忙忙在武汉买地建房,准备搬家了。
“那边安全是第一位的,沿湖一带设立军事禁区,我记得那里有个磨山,把军委会大楼也建那边去,总司令部也建那边,不要离得太近。”杨寰宇安排道。
“我估计,等他们地都买好,迁都的提案就应该会通过了,我们要不要,再买几块地?以后政府部门什么的都搬过去,地价还得涨。”温玉如问道。
“别贪心了,那么大一个东湖,都叫咱们圈了起来,还怕没地方建房子?况且,我们真的需要土地,再以国防军的名义征用就是了,武汉周边,风景好的地方多的很,干嘛要挤在城市里?”杨寰宇似笑非笑地看着温玉如。
“我们情报局,政府又不拨款,都是你在提供经费。咱们从高尔察克手里那来的黄金,好像都是我在用了。我这不是想也趁机赚一点,补贴一下么。”温玉如小声辩解道,头低了下去。
“不该*心的别瞎*心,你做好你的本分就好,钱的事不用你担心,该忙什么就去忙什么去。”杨寰宇把温玉如赶了出去。
过年前,捞够了便宜的议员们,默契的停止了争吵,通过了迁都的议案。整个迁都工作,将在两年内分步完成。迁都的法令成了曹錕当选总统后,签署的第一个法令。:阿甘[本章结束]
第九十二章 河本的满州计划()
在华夏迁都武汉的议案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各方的激烈反响。阿甘英法美德的公使们纷纷向华夏外交委员会提出问询。但反应最大的,确是日本。
在旅顺的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关东州最高行政长官儿玉秀雄,关东军司令官白川义则中将,日本参谋部的参谋次长武藤信义少将,关东军参谋长川田明治少将,高级参谋黑田周一大佐和河本大作大佐等也聚在一起讨论这一最新的情况。
“这是对我们大日本帝国的一个好消息。支那政府迁都武汉,说明他们对我们的畏惧。”河本大作语气肯定的发着言。
“河本君为什么这么肯定?支那国防军似乎并不怕我们,帝国陆军在胶东的耻辱教训你难道忘记了?”前来检查防务的参谋次长武藤信义不以为然。
“那是个错误的判断!是小池将军和麻生将军不了解支那,被支那人吓住了。”河本大作不屑的说道。
“哦,你为什么这么说?他们可都是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将军,我想他们不会做出错误判断的。事后,从情报人员搞来的支那国防军武器也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在火力上有着绝对的优势。”武藤信义反驳道。
“我之前在支那多处任职,到过很多地方,对支那也有很深的了解。正因为支那使用的这种自动化武器,我才做出上面的判断的。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情报来看。那种自动武器,并没有列装支那的国防军,只是有个别的几支部队装备了。”河本大作解释道。
“河本君说的没错,根据我们在各地的情报人员搜集到的情报来看,除了京畿地区的卫戍部队,支那其它的部队使用的武器依旧以毛瑟步枪和三八步枪为主。”高级参谋黑田周一证明河本大作的话是真实的。
“以支那现有的钢铁产量和兵工厂的生产能力来看,他们绝对支持不了这样大的战斗消耗。在我看来,他们当时在胶东,是派出了他们最精锐的部队,打了帝国陆军一个冷不防。实际上,如果帝国陆军再和他们打下去,可能最终获得胜利的就是帝国陆军了。以支那军队的后勤能力来看,我认为那样强度的战斗,他们支撑不了一个月就会打光他们所有的弹药储备。”河本大作一副心疼可惜的神态。
“呃,这只是你的判断,不过从他们没有大批量列装这款武器来看,河本君的说法也不无道理。不过,这还不能当作他们惧怕我们的依据吧?”白川义则点了点头。
“事实上,我认为很好理解。我如果掌握着支那的权力的话,我也不会再把都城放在北京。支那可以说是没有海军,有的那几艘小船也没有任何作用。从渤海湾登陆的话,到北京的距离仅仅一百二十公里。加上他们在天津二十公里范围内无权驻军,一旦我们要攻打他们的话,在天津登陆依托铁路,一天就能兵临北京城下。就算他们到时候想跑都未必来得及。”河本大作狂妄的挥着手,说着他的见解。
“这个机会早已经没有啦,现在除了东三省,他们支那人已经统一了支那。假如我们和他们发生冲突,我们将要面对的,将是他们举国之力。”关东州最高行政长官儿玉秀雄看不惯河本的狂妄。
“可是,他们不但没有讨伐张作霖,反而要迁都。张作霖的军队,都是我们帝**官帮他训练的,我们关东军一个师团就能扫平他们。假如,支那国防军真的象在胶州与帝国陆军作战时表现的那样强悍,怎么可能不进攻张作霖?这也证明,他们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强大。”河本大作毫不客气的反驳儿玉秀雄的话。
“可能也顾忌我们的存在吧,他们要是真的进攻张作霖的军队,出兵关外,为了我们帝国的利益,我们关东军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参谋长川田明治插话道。
“所以,我才说,他们是因为对我们的畏惧才迁都的。这对我们进一步扩大在满州的利益是个非常好的机会。”河本语气肯定。
“你又想说你那套满州生命线理论了吗?我不否认你这个说法,但是不一定要采用军事手段。我觉得还是尽量争取张作霖在满州独立比较妥当。当然,我们也会对他承诺我们对他的保护。如果支那真的象你说的那样,不敢和我们全面开战。那我们只要一个承诺就能得到满州的巨大利益了。”儿玉秀雄依然觉得用军事手段太过激烈,河本大作的想法太激进。
“可张作霖似乎并没有依附我们独立的想法,他只是想当他的土皇帝。”河本大作对儿玉的想法噗之以鼻。
“支那如果迁都,对我们扩大在满州的利益有益,这一点我倒是赞成。本来倒有个好机会的,不过现在这个机会没了。”对于河本的顶撞,儿玉秀雄并没在意。他是行政长官,对关东军没有节制的权力,而日本陆军的以下犯上是早就出了名的。
“有过机会吗?”白川义则有点不明白。
“据说,本来支那这次选举总统的人选是孙文的,不过很不幸,孙文好像患了重病,参加不了选举。如果是孙文当选总统的话,我们可以让他实践对我们做出的承诺,满州就直接由我们管辖了。”儿玉秀雄叹了口气,惋惜之色溢于言表。
“这种政客的话那里会有信用?陆大的教官石原莞尔少佐考察支那时就说过一句名言。他说,支那之官、皆为贪官,支那之民、皆为刁民。我认为很正确!你就别把希望寄托在这些支那贪官的诺言上了。倒是在北京的土肥原贤二君有个提议也许可行。他建议让在天津的支那前朝皇帝傅仪弄到满州来,成立一个满州国做为我们的属国。这样的话,就和朝鲜一样,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拥有整个满州了。”河本大作抛出一个新的方案。
“这倒真的是个好办法。不过要实行这个方案,张作霖肯定不可能答应的。”武藤信义点头赞许道。
“土肥原贤二君既然提出这个设想,那他有没有去和那个退位了的皇帝傅仪接触过?那个傅仪愿不愿意?”白川义则也来了兴趣。
“目前还没有和那个傅仪有过接触,但是土肥君认为,满州是支那前朝满清的发家之地。除非那个废皇帝一点抱负都没有,否则一定会打动他的,那可是个复国的提议。前几年的时候,他不是在那个死了的张勋的帮助下,北京重新登基过一次么。”河本回答道。
“你派人去告诉土肥君,让他抓紧去和那个废皇帝接触一下,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想法。”白川义则指示道。
“要是那个傅仪他愿意的话,你们打算怎么处理张作霖?”儿玉秀雄问道。
“那就要看他张作霖是不是识时务了,他要是识时务便罢,要是不识时务,那就别怪我们下手了。”白川义则眼里露出一股杀气。
“杀了他。。。[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共2页当前是第1页1
第九十三章 傅仪的惊喜()
天津的张园里,十八岁的废帝傅仪刚刚在师父陈宝琛的监督下读完早课。阿甘总管太监孙耀庭就进来禀告说是醇亲王载沣、多罗贝勒载洵、贝勒载涛和恭亲王傅伟他们来了,正在前院候召。
“让他们在议事厅坐会儿,我就过去。嗯,你去和皇后说一声,就说今天不出去逛街了。”傅仪看了眼师父陈宝琛,吩咐道。
“喳。”孙耀庭叩了个头,爬起身来,倒退着出去了。
来的几个人都是傅仪的至亲。醇亲王载沣是傅仪的生父,载洵和载涛是他的亲叔父,恭亲王傅伟是他的堂哥。尽管他这个皇帝已经退位,但在跟随他的大臣亲戚们眼里,他依然还是皇上,依然还是以君臣的礼节来往。整个傅仪居住的张园,依然如同一个小朝廷。唯一和过去不同的是,傅仪和皇后婉容可以自由出入,在天津城里逛街看戏。
傅仪在太监“皇上驾到。”的通传声里,带着老师陈宝琛跨进议事大厅。等候着他的所有人都在醇亲王载沣的带领下,跪了一地。
“都起来吧。”傅仪面无表情的走过这些跪着迎候他的人身边,走向议事厅中间那张只有他一人能坐的座位。
议事大厅虽然叫大厅,实际上也不过是间五十平米左右的大间。向南的北墙摆着一张红木座椅,上面铺着明黄的座垫,这是傅仪的专座。在这张椅子的两边,各摆着三张稍低一点的红木座椅,同样铺着明黄的座垫,这是大臣们的位置。总共也只摆了六张椅子,再多,这间屋就放不下了。
直到傅仪在位置上坐下,众人才在载沣的率领下爬起来,走到各自座位上,欠身虚坐。在这些人当中,无疑是载沣的地位最高。这不仅是因为他是傅仪的生父,还因为他在傅仪刚即位的头几年,当过前清的摄政王,更是载洵和载涛的亲大哥。
“皇上,门外了两位日本人,是日本驻屯军司令官吉冈显作中将和日本驻华公使馆的副武官土肥原贤二中佐。”就在太监们忙着给他们上茶的功夫,太监总管孙耀庭再次进来禀告。
“他们说了什么事?”陈宝琛看傅仪没吱声,便代问到。
“他们只是说前来陛见皇帝陛下。”孙耀庭伏在地上,头也不抬的说道。听见皇帝两个字,傅仪眼里闪过一道惊喜。现在还有外国人认可自己是皇帝吗?
“宣,宣,快宣。”不等陈宝琛再次开口,傅仪已经在连声催促了。感觉到射向自己的几道目光,察觉到失态的傅仪直了直身子,重新摆出副威严的形象。 '
“皇上要见客,臣等告退。”见到有人来访,载沣离座跪下来请辞。见到载沣跪下,其它人也慌忙跟着跪下。
“起来吧,你们也一起听听,日本使者说些什么。”傅仪挽留他们一起听。
“陛下,我们是来给陛下道喜的。”吉冈显作和土肥原贤二进来后,恭敬地向傅仪弯腰行了个礼,土肥原贤二开门见山地说到。
“有何可喜?喜从何来?”傅仪愕然道。他感觉有些莫明其妙,这两个日本人,脑子坏掉了?
“陛下,我们大日本帝国陆军决定帮助陛下复国,在满州重新建立一个满州国。”土肥原贤二大声说道。
“你说你们要帮朕复国?在满州建立一个满州国?”傅仪只听到了复国两个字。感觉一股巨大的惊喜击中了他,颤声问道。自从懂事以来,傅仪时刻都幻想着复国。所以,当年张勋复辟的时候,傅仪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同意了张勋的所有要求。
可惜的是,他从再次登基到再次逊位,只重新做了短短十二天的皇帝。不仅没有享受到做皇帝一言九鼎的滋味,还把民国给予的每年四百万的优待费给搞没了。更可恨的是,冯玉祥那个乱臣贼子竟然把他直接从紫禁城里撵了出来。让他现在只能借这小小的张园栖身。
现今,貌似强大的日本人愿意再次帮自己复国。这可不是那个只有二十营兵力的张勋了,这次该不会只让自己做十二天皇帝了吧!或许,自己在日本人的帮助下,能像自己的祖先皇太极那样,再次挥军入关,重新一统华夏也说不定呢。沉浸在幸福中的傅仪,甚至忘了在他面前,还站着两位日本人呢。
“这件事,事关重大,还得我们经过商议之后才能给贵国一个答复。”看着满脸喜色,呆呆坐在那里的傅仪,陈宝琛暗暗叹了口气,起身应付这两个不速之客。
“满州曾是你们大清国的龙兴之地。我想,在我们大日本帝国陆军的帮助下,若干年以后,或许能帮助你们再次夺得天下。我们将帮助你们重新建立起军队,武装并且训练他们。请相信我们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诚意。”土肥原贤二再次向傅仪鞠躬,神色恭谨地强调道。
“阁下是说,你们日本国陆军?那么,这个决定是你们日本国的决定还是你们日本国陆军的决定?”陈宝琛听到土肥原贤二一再称大日本帝国陆军,疑惑地追问。
“大日本帝国陆军就代表着大日本帝国!我们帝国政府和华夏民国政府建立有外交关系,所以开始的时候不能由帝国政府明着出面支持,只能由我们陆军出面支持。”土肥原贤二和吉冈显作对视一眼,交换了个眼神之后辩解道。
“那你们日本国什么时候可以明着支持我们呢?”陈宝琛直觉告诉他这当中肯定有阴谋,追问道。
“当你们大清国,在我们帝国陆军的帮助下,建立起满洲国之后。我们大日本帝国将在国际上第一个承认你们的国家,并且和你们签订一系列的保护条约。到时,我们帝国就会在明面上支持并保护你们的满洲国。”土肥原贤二解释道。
“皇上,这事可要慎重,不可轻易。我看还是先送他们回去,我们商议之后,方可决定。”陈宝琛在傅仪耳边悄声说道。
“朕明白了,这样,两位还请先回去,朕要与大臣们商议之后方能做出决定,有了决定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两位阁下。”被陈宝琛唤回神来的傅仪定了定神,向吉冈显作和土肥原贤二说道。
“是,陛下!那我们就先告辞了。”两人再次向傅仪行过礼才向外而去。:阿甘8535。&。。。[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共2页当前是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