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寰宇毕竟还年轻,我怕他忍不住动手。而且,没了这些老将们支持,我还好说,退隐就退隐了,我这个位置本来也就打算让寰宇接的。问题是你,你就真的不担心?你还年轻,没了这些北洋老家伙的支持,你这个总参谋长还干的下去?”段祺瑞睁开眼,似笑非笑的看着徐树铮问道。
“芝老,如果您退隐,我就跟着你走,我本来就是一个书生,蒙芝老您抬爱,才一展抱负。官位对我来说,也是可有可无。”徐树铮一脸真挚的说道。心里却暗暗问自己,真的舍得现在这个官位吗?他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做出回答。??[本章结束]
第170章 隐忧和政治部 三()
段祺瑞和徐树铮出于好意,向杨寰宇隐瞒了那些原来北洋的将领私下的把戏。可悻悻然离开的杨寰宇并不知道。他感到有些迷糊,这样一个加强军队控制和管理的提议,段祺瑞怎么就会反对呢?
回到家,心有不甘地杨寰宇让副官王以哲立刻去找来杨爱源、廖磊、胡宗铎和温玉如前来商议,他觉得,即使设立政治部的事情得不到军委会的批准,也要以军法官或者副参谋长一类的名义安插到各个部队去。军队走私这种严重违反军纪的事情必须杜绝。同时,要求温玉如立即行动起来,派人秘密调查各部走私的情况。
“下面部队这么混乱?我们接触的部队好像都没发现这种情况啊!”廖磊和胡宗铎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事,不约而同地露出了不信的神情。
“你们平时接触多的,都是司令的嫡系部队,当然不会有这种事发生,但其它非嫡系部队就不这样了。”杨爱源解释道。
“其它部队也有不少兴华会的会员啊,没听说有类似的反应。”廖磊负责兴华会内的纪律监督,而兴华会的成员绝大部分都在各个部队服役,可现在谈论的事情,他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过,自觉有点失职,说话的声音不由得低了下来,可依然分辨道。
“这事你没责任,兴华会的会员,在其它部队还都分布在基层,这类事情,他们既然做,保密工作肯定做得很好,底下具体执行的也肯定是他们的心腹部队,他们接触不到也不奇怪。但发生这样的事,我们情报局居然没有察觉,说明情报局在对内情报的收集上,出现了巨大的漏洞,我向司令检讨。”一直没说话,只在静静倾听的温玉如及时把话接了过来,顺势向杨寰宇做检讨。严格来说,这确实是情报局的重大失职。
“玉如,这件事上,你肯定是有责任的。不过我知道,情报局一直以来工作的重点都是对外的,国内工作一直不是投入很大。所以,你的责任也不很大。主要是我忽略了这方面的事情。这次发现的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想要对外收回国权,后方一定要稳定,绝对不允许混乱。回去以后,我建议你好好规划一下,把情报工作分成几块。大的方面分开国外和国内,但在这两个大块之下,还要细分,军队、地方、各个党派,都要有专人负责,任何事情,预则立,不预则废!人员不够,你就和宗铎商量下,在军校的会员里抽调,也可以建立一所专门学校,招收一些可靠的青年学生加以培养。”杨寰宇无视一旁杨爱源对他使的眼色,对温玉如温言安抚道。他的这番话,使温玉如情报工作的范围,无疑又扩大不少,权力更是由此大涨。
在这件事上,杨寰宇无意责怪谁。今世来到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身边聚集起这样一帮有志青年,能做到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是杨寰宇意料之外的了。如果说,前几年,依靠对前世历史的了解,还能投机取巧的话,现在,则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在前世,这个年代依旧四分五裂的华夏,已经完成名义上的统一,日本人的势力也被赶出了东三省和台湾。杨寰宇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因为通过东北一战,日本虽然损失了不少军队,海军也遭受重创,但国内的工业和科技并没受到太大的打击。想必以后也不会再陷入侵华这个泥沼,在东亚,日本依旧是个强国。归还东北和台湾之后,杨寰宇即使想再和日本挑起战争,也没什么合适的借口,除非,日本人贼心不死。可现在的日本,在几年后,还能联合德国和意大利挑战全世界吗?杨寰宇不知道,也无法预测。
温玉如、廖磊、胡宗铎接受了安排告辞离开。不过,杨爱源却没有走,在众人离开以后,跟着杨寰宇进了书房。
“司令,我建议把情报局分拆一下,对内和对外分别由专人负责。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针对玉如。”一进书房,杨爱源就迫不及待的开口说道。
“爱源,我明白你的担心!你是怕缺少制衡。”杨寰宇点头认可杨爱源说的话。
“我记得司令以前说过,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我认为情报工作尤其如此。一旦失控,产生的危害会是灾难性的。”杨爱源接口说道。
“情报工作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是换谁都能搞起来的。我明白你的担心,不过现在还没必要拆分,等整体框架构建起来,再考虑这个问题。我现在担心的,是有多少部队卷入现在这个走私网络,要处置的话,会牵扯到多少人!会不会牵扯到我们兴华会的人员。在这个时候,没时间再去考虑其它。”杨寰宇的话里透出一股焦虑。
杨寰宇第一次发现,他虽然名义上是国防军的总司令,但是他对部队的掌控并不强。嫡系部队陆军基本上都在北方,另外就是空军和海军在沿海的一些基地附近。
“那这个走私的事情查实之后,司令打算怎么处置?”杨爱源听出了杨寰宇话语里包含的忧虑,可他也想不好该怎么办。只好问杨寰宇的意思。
“那要等结果出来了,从段委员长那里出来,回来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想,我要求成立政治部这个提议,是在向他汇报了发现军队走私的问题之后,采取的对策。以我对段委员长的了解,他是个很自律的人,以前带兵治军也很严格。对这些事也是深恶痛绝!可他为什么没同意我的办法呢?爱源,你想,会不会这些事他在我汇报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而且,这件事的严重程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采取设立政治部的措施,不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会激化这件事呢?”尽管杨寰宇还不知道牵扯到了走私的军队有多少,但他确实猜到了段祺瑞反对设立政治部的原因。
“司令是说,这件事牵连十分广泛?”听了杨寰宇的猜测,杨爱源也倒吸一口冷气。??[本章结束]
第171章 叛乱 一()
就在杨寰宇还在为分驻各地的军队里发现走私,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处理的时候,新的麻烦又来了。 '
苏俄政治局在决定让基洛夫发起对高尔察克的进攻之后,为了牵制华夏对高尔察克的支持,斯大林亲自下令国家政治保卫局的人员在华夏的新疆策动叛乱。保卫局局长缅因斯基亲自前往阿拉木图组织实施。并由驻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第一骑兵师派出两个骑兵团,分别支援在喀什的和加尼牙孜和驻哈密乌斯满,在喀什和哈密举行暴动,打出了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旗号,东西并进,喀什的和加尼牙孜进攻阿克苏,哈密的乌斯满进攻省会迪化。
此时的新疆,只有新疆省政府主席金树仁兼任师长的驻迪化的国防军第三十二师和驻伊犁的张培元国防军第四十六师。两个师都是原新疆省军改编的部队,装备不齐,马匹缺少,更是缺乏重武器,平均每个连队只有一挺机枪。
金树仁在得知南疆发生叛乱之后,紧急向段祺瑞拍发求援电报。杨寰宇接到报告的时候,也有点傻眼。因为,除了在蒙古的部队之外,距离迪化最近的部队,只有在青海西宁的国防军第十六师,同样是个尚未整编换装的步兵师。距离迪化一千四百公里,一切顺利的情况下,长途行军到迪化至少需要一个月。
可在蒙古的部队,可不是轻易能动的。此刻,在新西伯利亚,基洛夫指挥的红军正和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复**打得难解难分。驻扎在科布多的第五十六装甲师是预防苏军在阿尔泰山脉北线迂回的机动部队,驻扎乌里雅苏台的国防军第五十七装甲师是预备随时穿过唐努乌梁海方向苏军进攻支持复**的机动部队。
杨寰宇赶到军委会的时候,段祺瑞还没到,但总参谋长徐树铮、总后勤部长阎百川、陆军次长李宗仁、国防军参谋长杨爱源等都已经到了,正站在地图前紧张的商议着。
“寰宇来了。”徐树铮第一个看见进门的杨寰宇,打了声招呼就又盯着地图看去了。阎百川和李宗仁也向杨寰宇点头致意。
“我们在西北兵力薄弱,从目前的情况看,阿克苏那里只有一个保安团,铁定是无法守住,甚至于迪化可能也会失守。”只有杨爱源匆忙过来向杨寰宇介绍情况。
“有叛乱分子的具体情报吗?”杨寰宇皱着眉头问。
“据三十二师参谋长盛世才刚才发来的报告,叛军和加尼牙孜部现在已经聚集起了五万多人,乌斯满在哈密更是聚集了近十万人,成分也十分混乱,但据说有苏俄军人参与其中。”杨爱源继续报告着。
“有苏俄军人?”杨寰宇有点反应过来了。这次叛乱背后肯定有苏俄的黑手,目标就是想调动部署在蒙古的国防军部队。
事情正在朝杨寰宇最不愿见到的方向发展,苏俄看来想对复**釜底抽薪。国防军在蒙古部署了五个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师,随时可以出击伊尔库茨克和在贝加尔湖南端阻断西伯利亚大铁路,出兵支援复**。这些部队是华夏国防军最精锐,也是机动性最高的部队,一旦这些部队调走一部分,等于是俄罗斯复**失去了战略预备队。
但是,这些部队要是不动的话,以现在道路交通条件,仅仅调集部队进疆可能就需要两三个月,更不要说数量庞大的后勤补充。这样的条件下,在疆的两个师肯定支持不住。
“看来这次平叛之后,到迪化的铁路肯定需要优先修建。要是有一条到迪化的铁路,调兵后勤就都不是问题了。”徐树铮盯着地图恨声说道。
“不错,这条铁路要优先建造。我们和苏俄人之间的冲突,估计还有很长时间,他们这次搞的小动作,估计就是清楚我们的困境,才有意这样做的。”阎百川出声支持徐树铮的说法。
杨寰宇看了眼阎锡山,心里感叹,都是明白人,不仅他看出来了这次叛乱的因果,徐树铮、阎百川他们也同样清楚。
“是不是让外交部先向苏俄抗议一下?另外让张培元的四十六师尽快向迪化靠拢,两个师合兵一处,也许能在迪化守上一个月,等待我们平叛部队支援?”李宗仁提议道。
“抗议有什么用?我们又没有苏俄参与叛乱的证据!我看,直接通电,宣布和加尼牙孜和乌斯满他们是叛乱,调集部队,坚决平叛!不过,德邻的意见不错,让四十六师向三十二师靠拢,万一迪化守不住,就让他们向北撤退。”门口传来一个愤怒的声音,委员长段祺瑞到了。他在门口就听到了李宗仁说的话。
“在我们的平叛部队到达之前,让他们占领几座城市也没什么,到时,那些城市里的人响应叛乱,我们就都清楚了,平叛以后,清理起来也就更彻底!我觉得,这次平叛,只要要保证十年的安宁,这样,等我们铁路建好,也就再也不怕他们再闹事了。”杨寰宇声音冰冷的接口道。在场的所有人,都从这句冰冷的话语里听出了难掩的杀意。杨寰宇想起前世了解到的那些分裂分子暴行,决心这次以血止血,对那些分裂分子斩草除根。
“你们计划好调那里的部队去了吗?”段祺瑞看军内的首脑几乎全在,平叛已经形成共识,出声问道。
“调那些部队还没确定,根据我们现在得到的报告,叛军大部分都是骑兵,调步兵师过去,起不了什么作用,我觉得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机械化师负责突击和追剿,另外,至少三个步兵师驻守各个主要城市,然后派一个师的工程兵负责在主要城市附近修建机场,然后派空军助战,彻底剿灭这些叛匪。具体的行动计划,我安排参谋部在这两天制定出来,只是统帅人选不太好定。需要一位果敢坚毅的人才能胜任”徐树铮把大致的打算说了出来。
“这个人选确实不好选。寰宇,你觉得谁合适?”段祺瑞也听明白了这个果敢坚毅指的是什么,转身问站在一旁的杨寰宇,房间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这句话,看向了杨寰宇,猜想他会选谁去。??[本章结束]
第172章 叛乱 二()
“平疆的总指挥我想让二十三军军长孙烈臣去,部队么,二十三军于学忠的七十一师,另外叶开鑫的二十三师和朱耀华的四十七师,这三个师都是装甲师。冰火中文?步兵就调许兰州的七十四师杨虎城的四十九师和吴光新的二十六师吧,不过调动起来有点慢,四十九师在宝鸡是最方便的,七十一师、七十四师在绥远,四十七师在大同都还算容易,二十三师在河南信阳也还好,就是吴光新的二十六师在宜昌,动起来有点慢。”杨寰宇考虑了一会才决定道。
杨寰宇调动的六个师,除了朱耀华的四十七师是他的嫡系部队外,都是收编来的原奉系、直系和西北的部队。而且,以杨寰宇的打算,这些部队调往西北之后,就没打算再调回来。
“让孙烈臣去,汉卿不会有什么想法吧?”徐树铮问道。他这样问是有道理的,杨寰宇刚把万福麟调往台湾,现在又把于学忠和许兰州调往大西北,奉军改编的两个军里,二十三军就被拆散了,张汉卿要是有想法也正常。
“这三个装甲师都是刚换装的,此去就当是实战练兵吧,现在除了部署在蒙古的装甲师,也只有他们了。”杨寰宇避开话头,找了个理由。
为了平衡,在装甲部队编成时,除了杨寰宇自己的嫡系部队,原来奉系、桂系、川军、晋系、直系和皖系部队里,也各选了一个师换装成装甲机械化部队。这次平叛,杨寰宇一下就把这些部队调走近半,就是打算把这些部队彻底控制住。杨寰宇借口装甲部队需要专业的军官,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中下层军官,本来就都是从第一装甲军的各个师里抽调的。现在调他们远赴西北,就是要割裂他们和以前同系的各部之间的联系。
“就让孙烈臣去吧,他出身胡子,对俄国老毛子本来就没好感,动起手来也不会有什么顾忌。”段祺瑞点头认可了杨寰宇的这个安排。
随着华夏外交部的声明,华夏军委会的命令也随后下达。接到命令的各个部队开始向甘肃的兰州集结。大批的弹药、油料和物资也由后勤部组织的车队,源源不断的向西北输送。
东湖畔的国防军总司令部里,飘荡着安溪铁观音的茶香。会议室的一角,坐着三名华夏国防军的上将,正在愉快的谈论着。与室内轻快气氛不同的是门口和走廊上,肃立的卫士脸上警惕的神情,任何经过这个走廊的人,都不由自主的轻轻屏住了呼吸。
会议室内,是即将赴西北就任平疆总指挥的孙烈臣和徐树铮、杨寰宇。孙烈臣是出发前前来例行拜会的。 '
孙烈臣今年已经六十岁了,满头短发已经花白,他对这次任命他为平疆总指挥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身体的健康原因,自从张汉卿率领奉军易帜之后,就很少再管事,名义上他还担任着二十三军军长,可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去上任,而是一直呆在武汉养病。在奉军中,他有很高的威望,在结拜兄弟张作霖死后,他就是奉军中除张汉卿之外的定海神针。
“孙将军,这次请您去西北,实在是没有更好的人选,本来是想让汉卿将军去的,但汉卿将军还年轻,今后的日子还长,我担心他去担这个恶名,会对他以后有很大的影响。”在一番轻松的闲聊之后,看着孙烈臣满头花白的头发,杨寰宇有些歉意地把话题转到正题之上。
“恶名?平叛会有什么恶名?”孙烈臣敏锐的抓住了这句话里的重点。在他看来,既然发生叛乱,国民政府平叛是再正常不过的,没有那个政府可以容忍这种事。
“这不是普通的叛乱,如果是由于当地政府过份的压榨,或是对少数民族歧视,或是因为过度贫困,而引发的叛乱,我们当然要以安抚为主,军事力量主要的作用是威慑。可对于分裂分子发动的叛乱来说,安抚是没有用的,我们不会和他们谈判,也不会做出任何让步,只能用军事行动,干净彻底的扑灭他!而且,不仅对叛乱分子如此,对那些协助和资助叛乱分子的人员,也要采取同样的措施。”杨寰宇盯着孙烈臣的双眼,解释道。
孙烈臣看着杨寰宇,从杨寰宇说话时,眼里透露出来的杀意感到一阵凛然。这下他有点明白杨寰宇所说的恶名是什么了。在杨寰宇的解释里,虽然通篇没有一个“杀”字,但他已经放佛看见被血水浸透的草原和沙漠。
“据说,这次叛乱有苏俄人的身影?”孙烈臣没有对杨寰宇前面的话表态,而是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不,没有苏俄人,外交部发表声明之后,拜访了苏俄大使,他们否认有苏俄人员参与。所以,如果你们捕获的人员里,有人声称是外国人,那也是假冒的!部队到达新疆,你要派出一支部队,机动到边境一带,关闭边境通道,不要让叛乱分子有机会逃离。”徐树铮插话道。
孙烈臣彻底明白了,他此去怕是要背上个屠夫的恶名了。任务实际上非常简单,但又非常艰巨。简单的是,他只需要一种手段,那就是杀。艰巨的是,他的部队只有六个师,加上现在在新疆的部队,也才八个师,而且,新疆的那两个师,装备差,人员少,可是要负责的区域却很大。
“按照这样说,派的部队是不是少了点?毕竟那里区域太大,估计会有不少漏网。”孙烈臣直接提出了他的担忧。
“没法再派更多的部队了,不过,我会让阎百川多运送一些武器过去,毕竟那边还有许多汉人。你每占领一地,可以留下一至两个营的步兵防守,另外,把当地汉人武装起来,够编保安团就编个保安团,够编保安旅就编个保安旅,协助留下的步兵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