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朝恶少爷-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承认也罢,反正事都是你父子俩干的,一家人没必要分的那么清楚。

    刘呈烨认定了赵家这棵大树,非得抱紧不可,可千万别让它跑了。

    他又忍不住劝说道:“宗宽老弟,还是那句话,强扭的瓜不甜,你们跟林家的婚事也没必要再拖延,还不如好聚好散呢!我们刘家虽然比不上林家家大业大,但也绝不会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情。婚事,你再考虑考虑?”

    听了这话,赵与烈脸又耷拉了下来。

    我都把儿子数落成这样,一个胡作非为,只知道花天酒地,任性妄为,不学无术,有损孝道的无良青年,你居然还想把孙女嫁过来?这不是把她往火坑里推吗?脑子进水了!

    刘呈烨越是热衷于这桩婚事,赵与烈越是抵触。

    两人叨叨了大半天,两件事一个也没谈拢,最后不欢而散。

    刘呈烨出了赵家,抬头看着那块德才兼备的匾额,轻叹一声:“这么好的苗子,不能成为我的孙女婿,实在可惜。”

    下人过来请示道:“老太爷,咱去哪?”

    “回家回家!婚事没谈成,买卖也没谈成,经此一遭,这赵家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哎!老夫早该发现,那赵与烈棋风诡谲,擅长剑走偏锋,必然是有大智慧之人。又云,虎父无犬子,父亲既是如此,赵宸这个做儿子的又能差到哪里去。晚了,晚了。”

    刘呈烨一阵长吁短叹,可在进轿子的一刹那,他的余光却瞥见一顶熟悉的轿子正朝这边走来。

    “他怎么也来了?”刘呈烨自言自语道。

    但见那顶轿子在赵家门口停下,走出一个人来,正是刘呈烨的老对头李道春。

    “哟,这不是恒承兄吗,怎么看你脸色不是很好,难道是宗宽兄招待不周,惹你不高兴了?”李道春一副很欠揍的表情,说的话相当刺耳。

    刘呈烨冷哼一声,没搭理他,钻进了轿子。

    见他走远了,李道春看了一眼挂在门口的匾额,“德才兼备,妙妙妙,跟这样的人家结成了亲家,我李家以后在婺州城就可以横着走了,哈哈!”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刘呈烨回到家,才刚进院子还没等进正堂喘口气,便见一个粉红色的身影从里面跑出来,差点刹不住,一头撞进他怀里。

    “爷爷,爷爷,您可算回来了。”

    但见眼前是个活蹦乱跳的十四五岁的少女,一双眸子咕噜乱转,好像会说话一样。

    即便还只是个小丫头,便已经明艳动人。

    本来刘呈烨还一股恼火,但是看到自己孙女,怒火也就发不起来了。

    不过他还是强行板起脸,骂道:“成何体统?别人家的姑娘,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再看看你,简直跟个皮猴子一般上窜下跳,这是要上房揭瓦?”

    正说话间,后面丫鬟才气喘吁吁往这边追来,边追还边喊:“小姐,等等婢子啊……”

    少女吐吐舌头道:“爷爷就会骂人,孙女不过是知道爷爷去谈孙女的婚事,想出来问问,可不是想做什么上房揭瓦的事情,再说咱家的房子要上去也不是很容易啊……”

    说话之间,少女眼睛还往正堂的房顶上望。这架势,显然她已经早就做出过上房顶的构想,只是因为有些困难而没有付诸实施。

    刘呈烨没好气道:“就你这样子,还指望人家赵家能看上你?”

    “我怎么啦?”突然被讽,少女就好像小尾巴被人踩住一样,当即挺直腰杆瞪眼道。

    刘呈烨道:“你看看你,都是及笄待嫁的大姑娘了,每天不学刺绣女红,就知道东奔西跑,妇道人家的德行就一点没学来。今天把《女孝经》都背完了吗?”

    少女神色有些委屈,用水汪汪的眸子望着刘呈烨道:“爷爷,您什么意思啊,是说赵家没同意这桩婚事吗?”

    刘呈烨也是在气头上,又想让孙女多学学一些三从四德的女子学问,便黑着脸道:“没有,赵家拒绝了这门婚事。”

    “哼!他赵家有什么好?不就仗着是什么远房的皇亲国戚吗?那个姓赵的名声也不好,吃喝嫖赌他样样都沾,亏爷爷还想把我嫁给这种人呢!行了爷爷,你也别骂我,我这就去背《女孝经》。”

    少女说完,转身一溜烟跑了。

    这下又苦了那丫鬟,她气还没喘匀,又只得转身去追。

    刘呈烨气恼道:“这丫头,也是太缺乏管教,将来如何嫁人?”

第六十三章 没生意可做() 
少女回房之后,可没去背书,而是拿起毛笔,在一张纸上写了赵宸的大名,然后拿起以前极少愿意碰的刺绣的针,便往上面戳。

    “让你不识好歹!让你没长眼睛!让你嫌弃本姑奶奶!扎死你,扎死你!”

    少女心里气恼,把火全撒在了“赵宸”两个字上,一阵猛戳,好像那就是拒绝跟她联姻的赵宸本人一样。

    丫鬟在旁惊讶的看着,也不敢吱声,只能任由自家小姐在那大发脾气。

    过了好一会儿,少女已把纸张扎得千疮百孔,朝旁边的丫鬟喊道:“小芸,再去给我拿几张纸来,多写几个赵宸的名字,本小姐要挨个扎!”

    丫鬟小芸劝解道:“小姐,您之前不是也不想嫁给那个赵公子吗?太爷和老爷为您商定这门婚事时,您可一直都是拒绝的。”

    少女板着脸道:“本小姐对这桩婚事是拒绝的,但只能我拒绝别人,别人绝对不可以拒绝我,知道吗!”

    小芸思维逻辑显然没那么好,被少女给说糊涂了,她问道,“小姐,结果不都一样吗?”

    少女立在那,一手拿着纸,一手掐着腰道:“结果当然不一样!如果是本小姐拒绝了这门婚事,那丢脸的是他们赵家。但若是他们赵家拒绝的,那丢脸的不就是本小姐了吗?本小姐二八年华,貌比桃花,温柔婉约,通情达理,乐善好施,尊老爱幼,哪一点配不上那个赵宸?”

    小芸有些懵,小姐拿这些词来形容自己,合适吗?

    “小姐,太爷和老爷可是一直让您学女红的。”小芸小声的说道。

    少女秀眉一挑,气鼓鼓的说道:“学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将来嫁人,我又不是去当丫鬟的,反正是有陪嫁丫鬟。对了,你的针线活不是很好吗?到时候就让你做这些便是了,凭什么让我现在当小姐,未来当夫人的大家闺秀去做针线活?”

    最后,她厉声道:“小芸,你就说,本小姐说得是否有道理?”

    小芸也是聪明人,连连点头道:“当然有道理,小姐就是天下之间最好的人,赵家不娶,那是赵家的损失。”

    你是大小姐,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开心就好。

    ……

    大上午的,赵宸觉得浑身难受,一会儿这个地方疼,一会儿那个地方疼,好像有人在拿针扎自己。

    赵家米铺的粮食都卖光了,这几天一个顾客也没有。

    现在的粮价直线下跌。毕竟,新粮马上就要下来了,江北的战事也并没蔓延到江南,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并没有那么紧迫。

    赵宸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拿着茶壶,喝了几口茶后,便对着几个钱箱子发呆。

    或许赵大少爷在思考人生吧。

    赵全在一旁看了很久之后,终于忍不住上来问道:“少爷,这次的买卖咱做完了,是不是该做点别的事情了?这么多银子,放在这里总是让人觉得不太安心啊!”

    赵宸狠狠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买卖有那么好做吗?你倒是给我说说,现在做什么买卖会赚钱,一次能赚到一倍以上的利润!”

    听了赵宸的生意目标,赵全不由得瞪大了双眼,期期艾艾的说道:“少爷,您说笑了,据小的所知,这市面上普通的买卖,一年能赚到一两成的利润都算是好的。要赚到一倍以上,似乎只有放钱出去吃利息。但这买卖风险很大,若是遇到耍赖故意不还或者还不上债的穷逼,连本钱都折掉。而且没有官府的关系,也做不了这买卖!”

    “高利贷?”赵宸想了下,点头道,“你不说我还真没想起来,这倒是个不错的买卖。”

    赵全浑身一悸:“少……少爷,您不会真打算拿这些银子去放贷吧?这世道人心叵测,万一……”

    赵宸轻轻的摇了摇头:“别那么紧张嘛,我也就是随口一说而已。这高利贷虽然来钱快,但就算是九出十三归,一年下来的利润也有限,赚钱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不符合本少爷的期望值。”

    “啊?”赵全这下更是惊愕无比。

    连放高利贷都不能满足您的胃口,那估摸只有铤而走险去做一些非法的勾当了,比如说……倒腾一些朝廷垄断的物资?

    可是那风险也太大了吧,咱们赵家这身板扛得住吗?

    赵宸没有理会赵全的反应,看似随意的问道:“现在可有南洋的生意人到大宋做买卖?”

    “南洋人?”赵全怔了怔,然后摇头道,“小人没听说过,应该没有吧……”

    赵全说得并不对,其实,南宋是有很多老外的。

    也不能怪赵全,他不过是巴掌大的婺州城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厮,怎么可能知道外边的世界如何。

    南宋,是古代中国海洋贸易最繁华的时候,因为疆土有限,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只好把目光投向大海,向海洋要钱,跨过浩瀚海洋,跟南洋人、大食人做买卖。

    这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鼎盛的时期。

    很多老外也来中国做倒爷,低价收高价卖,两边赚差价。

    南宋第一大港泉州,就有专门的蕃人巷。

    可以说,南宋开辟了古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赵宸轻叹道:“看来,婺州城还是太封闭了。大宋朝的海船技术已经领先世界,海上贸易规模可是历朝历代最大的。再者,西方人的大航海时代还没到来,根本不用担心有什么海上强敌叩关,大宋之所以不禁海,其一,是要做海洋贸易,其二,也没什么可禁的。”

    赵全完全听不懂赵宸在说些什么,迷迷糊糊地问道:“少爷……您在对小人说话?”

    赵宸往摇椅上一躺,打了个哈欠,用手枕着头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说道:“既然没有合适的买卖,就先把银子放着,回头再思考做什么买卖的事情吧!反正也不用供它吃喝。”

    这个时代,几乎各行各业都有人在做,而且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赵宸之前卖粮食能赚钱,也不过是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

    除非他能创新,或者是开辟出一条新的生意模式,否则的话,他就只能拾人牙慧,根本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买卖来。

    自己若是贸贸然进入某个行当,还很有可能被人联合打压。

    虽然他可以借助后世的经验给他们上一课,可他没兴趣瞎几把折腾。

    说白了,这个时代最好做的,估计还是利用先知先觉的条件发战争财。

    赵宸心中盘算着,下一步,先搞清楚战争几时结束,看看能否打个时间差,再捞上一笔。

    但在婺州这种小地方始终有局限,赚点小钱不难,可是想要积累大笔资金,实现拯救南宋,改变历史的抱负,确实不太可能。

    看来是时候走出去了。

第六十四章 我要考试() 
看赵宸似乎没有继续做买卖的打算,赵全多少有些失落。

    赵宸做买卖赚了钱,他这个狗腿子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他的小金库一次性多了两三贯,每个月的工钱也从原来的二百文涨到了现在的三百文。

    如今钱包鼓了,赵全已经开始憧憬娶媳妇生娃了。

    不过最近有件事倒挺闹心的,老爷和少爷谁也不搭理谁,少爷更是连家都不回了,吃喝拉撒都在米铺,这哪成啊。

    有道是家和万事兴,如今的赵家前途一片光明,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父子感情出现矛盾,那真是要了命啊。

    不行,还是得劝劝少爷,总得有一方先低头啊,似乎少爷更应该扮演这个角色。

    他忍不住提醒道:“少爷,这两天您都没回去,听张管家说,老爷现在又在张罗着买地呢!要不,咱干脆顺着他的心意,买点土地回来,一来把这财守住,正好现在地价便宜,二来也算是让老爷顺顺气。”

    赵宸皱了皱眉,抬起脚就要踹赵全:“我说赵全,你他妈倒是长能耐了,居然敢指导少爷我做什么?”

    见又触怒了这位纨绔大少,赵全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告饶道:“小人哪里敢!少爷饶命啊!只是建议,只是建议……其实,这还是老爷和张管家说的,小人哪有那资格来决定少爷您要做的事情?借小人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啊!”

    赵宸心中一叹,买地买地买地,就知道买地,没有地就不能活了是吧!

    买地是不可能的,这一辈子都不会买地。

    除非有朝一日皇帝赏赐土地,那我还有可能勉为其难的收下!

    赵宸思索了片刻,突然问道:“赵全,若本少爷现在要去临安做买卖的话,需要什么手续?我的意思是说,需要有什么通关文牒,或者是通行证一类的东西吗?”

    赵全一个激灵,本来想从地上爬起来的,扑通一声又跪倒在地,苦苦哀求道:“不行啊少爷,您可千万别犯糊涂!少爷您没有功名在身,是不能随便离开婺州的,出去被抓着,是要被押送回来的。”

    “说重点!”赵宸没好气的说道,“我不就是问你要什么手续吗?实在不行花银子也行啊!这次官府那边承了我的情,应该可以给我打开方便之门,不好手太黑吧?”

    赵全赶紧说道:“少爷,确实是可以买通官府那边开具路引的。但若是出去很张扬地做买卖,还是会被抓回来。”

    赵宸点头道:“好像也是,听说大宋朝对户籍的管理是相当严格的。那我爹去临安,靠的是什么?”

    赵全狐疑的看了一眼赵宸,连忙解释道:“是老爷以前有军职,是世袭老太爷的。不过在老太爷过世之后,朝廷找了个由头把老爷的军职给解除了。本来老爷也很少到军营去,只是挂职而已。老爷还认识一些军队的人,也都是通过太爷的关系。”

    赵宸笑了笑:“那本少爷知道未来要做什么了,听说再过些日子不就是婺州地方的发解试了?本少爷先去考个功名回来,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出去求学。想到哪做买卖,就到哪去,即便是临安也可以来去自如。哈哈!还可以顺带去考个进士回来。”

    赵全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赵宸,甚至有些怀疑眼前的这个人,不是自己的少爷。

    难道少爷的病还没好利索?居然要去参加科举,您认识几个字啊!

    “您……您要考发解试?”

    赵宸眯了眯眼睛,目光灼灼的看着赵全道:“怎么,你是在质疑少爷我的学问?”

    换做以往,赵全或许是要顺着赵宸的话,恭维一番,但这次,他却一改之前的狗腿作风,鼓起勇气,郑重说道:“少爷,这考科举可不同于做买卖,不是认识字就能去考的,要很有学问,要背很多的书写很多文章!而您……好像以前就没写过文章吧?”

    以前的赵宸连字都没认全,更别提写文章了。就算拿出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也不用有多少生僻字,全都是常用字,他都未必能顺顺当当念下来,更不要提背诵全文了。

    让这种人去考科举,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赵宸却是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道:“最差的结果,不就是落榜吗?重在参与懂不懂!本少爷现在无聊的很,当然要找点事做。要不你就陪我出去挥霍,把这里的银子都花干净?”

    赵宸的世界观算是彻底崩塌了。

    出去挥霍?还要不要命了,让老爷知道,非得打死自己不可。

    按照少爷的花钱法,用不了半个月,肯定一文不剩。这才几天,赚的那五万贯钱,已经花出去快两万贯了。

    照这么个速度,下个月,就得吃老本了。

    找俩姑娘陪酒一个时辰,就要花一千贯。那也就罢了,大手一挥,就送给了朝廷一万多贯钱的东西。关键是这些东西如果卖出去,据说至少可以翻一倍的价格,那就是至少三万贯钱……

    赵全在心底飞快的盘算了一番,也顾不了其他了,连忙说道:“少爷,要不……您还是考科举吧!这……省钱!”

    左右不过是买几本书,买点文房四宝回来,再贵又能花几个钱!

    让少爷宅在家里正好。

    只要少爷不出门乱花钱,那赵家的家业就在,自己的饭碗也算是保住了,自然是一切都好说。

    赵宸做事雷厉风行,在考科举这件事上下定决心,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当天他便让赵全去买了一些书籍和文房四宝回来。

    本来应该是他亲自去挑选,可他乃是城中有名的不学无术的纨绔恶少,出现在书店这种地方,太掉价太丢人。

    等赵全带着几名小厮抬着两口箱子回来,赵宸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伸手指了指那两口箱子狐疑的问道:“这是什么?”

    赵全赶紧陪着笑脸回答道:“是给少爷您准备的文房四宝还有书本啊!少爷不是说了吗,只要是跟科举有关的书,都给买回来。这都是书店掌柜给推荐的,全按照您的要求选的。总之也不贵,这一套下来一共才二十贯。”

    你妹啊!

    这不是去当冤大头吗?

    有直接从书店买上百斤的书本回来的?!

第六十五章 好好读书() 
赵宸让赵全打开箱子看了看,好嘛,里面的书本还真是大宋朝科举考试的必备书籍,从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应有尽有。

    这宋朝人也不看个小说话本什么的,难怪宋朝写手都扑街了,写了也没人看啊,你看人家明清两朝,就出了很多小说大神。

    书商也得吃饭不是,小说没有市场,他们就只好卖那些跟科举有关的书目,起码有人买,比如赵全。

    但就算是考科举必备,你也不能一次都买了啊!

    这就好比一个成年人说要参加高考,最多买几本指南几本模拟就行了,总不至于把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课本买个遍,还附赠每个年级二十本的练习册吧?

    “你他娘的是不是傻?以本少爷的才学水平,需要看这么多书吗!”赵宸一巴掌拍在赵全的脑门上,恨不得生撕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