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宽广的大殿鸦雀无声,所有人静静等待着皇帝的反应。
玉阶下右班头位的李林甫听到崔胜昀弹劾自己,先是眉头轻挑,却又很快恢复平静,照旧一副往常老神自在的模样。
排在左班的太子眼睛一边注视着皇帝的神情,眼睛的余光一边偷瞄着李林甫的反应。只见李林甫轻闭双眼,仿佛老僧入定一般,就在李亨目光要移走时,李林甫的眼睛睁开了,竟然冲着他微微一笑,李亨心里不知何由,突然萌发出一种不祥之感。
不应该呀,礼部左侍郎吴广源是李林甫夫人的远方表弟,而吴广源之所以能够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之一,那也是由于李林甫的大力推荐。如今科举舞弊案一出,李林甫竟然还能不在意?要知道,他与吴广源可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心里不断衡量着,李亨查找着自己一方的漏洞。
对于这一次的弹劾,李亨的目标就是打击李林甫一方的气焰,他没想一次性就能把李林甫从相位上拉下来,他只求断其一臂,拿下礼部侍郎的位置,顺便恶心一下对方。
不管涉事当事人此时的心态,在堂下看热闹的颜天佑却不嫌事大地和右手边的下属郭书恫小声嘀咕着:“老郭,好戏上演,敬请期待啊!”
郭书恫一愣,没太明白顶头上司话里的意思,看右相的好戏?他只觉得颜天佑今天一直都神经兮兮的。
此时,李隆基已经看完崔胜昀的奏折,脸色不明,看不出喜怒,他高声喊道:“礼部左侍郎何在!”
一个身穿绛红色的官员从文臣的排班中起身出来,跪在了大殿中央,大喊:“微臣在!”
“崔胜昀弹劾你的奏折你也听到了,你怎么说?”李隆基的话里微微高扬了不少。
吴广源大声反驳道:“简直是一派胡言,微臣一向尽职尽责做人本分,怎么会干这种蠢事,他这是诬陷。”
不等李隆基说话,跪在后面的崔胜昀当即抢话反驳道:“陛下,吴广源贪赃枉法证据确凿,望陛下明察!”
崔胜昀一个礼部员外郎,吴广源一个礼部侍郎,两人在下边狗咬狗一般对呛,所有大臣大哗,也看得颜天佑一乐,暗道:啊翁说得没错,今天还真是一场大戏。
李隆基轻咳嗽了两下,下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崔胜昀,你说你弹劾你的上司吴广源有确凿的证据,那证据在哪里?”李隆基问道。
提到证据,崔胜昀信心满怀,拱手道:“陛下,我有人证,还是那靠着行贿吴广源通过考试取得进士的人,是那二十余人中的一个。”
这下,满朝上下哗然,竟然还有人证,还是通过贿考通过考试的考生,这太令人意外了。难道那个考生不知道,一旦他的罪名做实,不仅进士荣耀尽失,他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见崔胜昀说得言之凿凿,所有人暗道:这个考生脑袋坏掉了吧,哪还有自己告自己的。
同时,不少李林甫党派的官员都暗自为李林甫捏了一把汗,吴广源身为李林甫夫人的表弟,两人是确确实实的亲戚关系。一旦吴广源罪名落实,那必然牵扯到李林甫的身上,罢相倒不至于,但一定会受到太子一方趁势的打压,他们会很不好过的。
李隆基看了下边李林甫一眼,又撇了一眼太子,没甚表情,冲着下面说道:“喔,既然你有人证,那现在他在哪里?”
“启禀陛下,人证就在我的府上,现在应该到了宫门外。”
李隆基看了太子李亨一眼,暗道:这小子这次倒是做得滴水不漏,一环接着一环,今天看来不惩治一下相党,看来是不成了。
接着,李隆基的目光向下移,直到颜天佑那里停住,看到颜天佑竟然在同旁边的人嘀咕着,他眉眼之间露出一丝不经意的微笑,大声喊道:“颜天佑,颜天佑何在?”
颜天佑正与郭书恫小声嘀咕着,忽然听到有人喊自己,不由一应,“我在这里!”
关键的是,颜天佑一边应还一边举手示意,他周边的人当即哄堂大笑,最后所有人都被感染,哈哈大笑了起来。
高力士先是看了看李隆基的脸色,看到对方嘴角的弧度,了解对方的他当即不担心了,心里暗骂颜天佑瞎捣乱。
颜天佑这才意识到不对,远远望去,看到李隆基的脸上已经阴沉地出水了,他头皮顿时发麻,暗骂自己一声‘笨蛋’,赶紧跑出跪下,大声拜道:“臣万骑左军使颜天佑在!”
“颜天佑,你这小子在下边闹什么鬼?”
听到李隆基发问,颜天佑装作一脸正直地说道:“启禀陛下,臣骤然听闻我大唐出了科举舞弊案,心里感到震惊不已,一时走神,故而行为放荡了,望陛下责罚!”
听着颜天佑蹩脚的解释,李隆基也不戳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明的笑容,说道:“颜天佑,既然你这么这件案子,那么,朕给你一个亲身经历这案子的机会。”
忽然,他猛然大喝:“万骑将军颜天佑,朕给你一个任务,去把崔胜昀所说的人证给朕带来。知道人在哪吧?”
颜天佑点头如捣蒜:“臣晓得。”
“那还不快去!”
闻言,颜天佑当即转身一溜烟儿跑没影了。
(本章完)
第315章 大朝会 (四)()
这时,李隆基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小声骂着:“这小子竟然敢在朕的朝会上开小差儿,这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了,这小混蛋!”
虽然他嘴上骂着,可是脸上的笑容却出卖了他,高力士在一旁看着,知道皇帝没有生颜天佑的气,这下彻底放下心来。
而看见这一幕的文武大臣,心里却是一惊,惊讶着皇帝对颜天佑的宠爱,连颜天佑君前失仪都没有怪罪,都暗呼:这也太偏爱了吧!
太子李亨和相国李林甫的眼睛里骤是划过一抹异色,太子眉头紧锁,而李林甫的眼睛里则是闪着亮光,两人都不知在想着些什么。
而来长安述职的安禄山躲在武将班列里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小眼睛咕噜咕噜转着,也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之前和颜天佑有过交谈的杨钊,即贵妃杨玉环的族兄,看到皇帝李隆基对颜天佑的态度,心念斗转,暗暗决定以后要与颜天佑多多接触,拉拢好对方,为他将来的升官积累人脉。
站在文臣行列中上的裴涩的心里则是另一番感受,感叹着女儿的不幸,不仅如意郎君没有把握住,还要与一个浪荡公子成亲,想到女儿,顿时满怀的伤感。
而颜天佑,出了大同殿,随手带上了殿门口的几个侍卫,向着兴庆门的方向走去。
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兴庆门,与守门将问了两句,直接出了兴庆门,来到了宫门外的大广场上。
由于今天是大朝会,参加朝会的官员足足有近千名,出除了一少部分人骑着马而来,大部分官员都是乘着马车来。
马车自然不能进宫,因此,都在百官入宫的兴庆门广场上停着。
出了宫门,颜天佑抬头放眼望去,映在他眼帘的,净是一辆辆整齐排列的马车,还有马车边三五成群的各家的仆人马夫。
这里,各式各样的马车随处可见,简直就像一个规模庞大的马车行一般。马车右辕上大都有车主人身份的象征,比如,一辆马车的橘黄色灯笼上写有主人的官衔和姓,比如御史中丞杨,这就是御史中丞杨钊的马车了,或者户部侍郎杨,这却又是户部侍郎杨慎衿的马车。
颜天佑知道今天的一切其实就是太子李亨和相国李林甫的权势之争。要是没有高力士的提前嘱咐,他还真是想不到这一层。
他看了左右一眼,对着身后的七八个侍卫命令道:“找出礼部员外郎崔胜昀的马车。”
“喏”侍卫恭声应道。
侍卫们正要行动,颜天佑忽然说道:“等等,不必了。”
侍卫们的身子顿时僵住,不太明白颜天佑的意思,不过,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只见一辆挂着崔胜昀身份象征灯笼的马车向着他们缓缓驶来。
“还真是迫不及待呢!”颜天佑小声嘀咕着。
马车来到颜天佑他们的面前,车辕上下来了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走过来对着颜天佑躬身抱拳道:“这位将军,我们是礼部员外郎崔胜昀大人家的下人,我是管家,奉我们老爷的命令,护送学子潘安前来,请将军大人接受。”
“你们大人提前都准备好了!”颜天佑走过去掀开车帘子一看,看到里面的确有一个学子模样的青年男子,他对着管家模样的人随口问道。
这话问得管家一愣,很快反应过来,回答道:“我们家老爷让我们见到宫里有人出来就过来,这都是我们家老爷的安排!”
闻言,背对着管家的颜天佑身子短暂停滞,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又看了一眼马车周围护送的四个带刀护卫,鼻子轻皱了两下,故意装作打了个喷嚏,头趁机低下观察了一眼马车。
然后,他抬起头大大咧咧地骂道:“这哪个混球在背后骂小爷,怎么一直打喷嚏!”
一直跟在颜天佑身后的管家上山一步,在颜天佑旁边问道:“将军,人,我们交给你了,若是没有什么事,我们就先回去了。”
颜天佑站在原地,脑海里瞬间两个念头回转反复,最后,他不动声色地说道:“好,人交给我们,你们回去吧!”
“来两个人,带走这位潘安公子。”
两个侍卫过来扶着名叫潘安的学子走下马车,然后,在颜天佑的视线中,马车缓缓离开。
看着远去的马车,颜天佑莫名的一叹,摇了摇头后转身带着人走进宫去。
同时,崔胜昀的管家转头看着颜天佑他们进宫远去的身影,眉头忽然紧紧的蹙在了一起,嘀咕了两句后,也是摇摇头离开了。
回大同殿的路上,颜天佑走在叫潘安的学子身边,一边认真地打量着对方,一边还说道:‘潘安公子,本将能否问你一个问题?’
潘安身为读书人,对颜天佑他们这些军汉没有丝毫的害怕,很是客气地说道:“将军大人请问。”
“你的名字谁给你取的?”
颜天佑的这个问题一出,几个明白典故的侍卫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颜天佑回头蹬了对方一眼,那人赶紧捂住嘴。
潘安没有丝毫的恼怒,不像一般的读书人那样清高,直言道:“我的名讳自然是父母亲大人取的。”
颜天佑点点头,一脸敬佩地赞道:“好名字,好名字!”
扑哧两声,又有两个人笑出声来,不等颜天佑反应,赶紧右手捂住嘴,但还是有微弱的声音从指间漏出。
颜天佑一点尴尬的意思也没有,对着潘安道:“潘安公子别介意,他们不是笑你!”
几乎所有的侍卫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最后颜天佑都忍不住也跟着笑了,谁料,潘安竟然也跟着笑了起来。
颜天佑他们顿时大眼瞪小眼,无语了。
“好一个‘潘安’!”颜天佑心里暗道。
一炷香之后,颜天佑带着人来到了大同殿外,让人通禀皇帝。
看着老神自在一点拘束也没有的潘安,颜天佑的眼中闪过一道异色。
稍顷,殿中少监杨銛走出,说道:“颜将军,陛下让你带人进去。”
颜天佑转过身来对着潘安说道:“潘公子,走吧!”
潘安自信一笑,抬脚当先迈进门槛,走进殿去,颜天佑随后跟上。
(本章完)
第316章 大朝会 (五)()
潘安大步朝天地走在前头,颜天佑跟随其后,看着潘安的背影,他直皱眉头,心里也在嘀咕着,这个潘安不是一般的人呢,他的感觉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潘安一进来,立即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
太子嘴角带着一抹讥笑,望着对面的李林甫,而李林甫依旧老僧入定,也没有去看潘安一眼,就那么端端正正地坐着。
身为当事人之一的吴广源看到进门的潘安,眼睛死死地盯着潘安,表情阴郁,不太好看。另一个当事人崔胜昀,见自己的一张王牌安然无恙地来到了这里,顿时喜上眉梢,整个人信心百倍,仿佛胜券已然在握。
当着当朝文武百官的面,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潘安大步流星地从容淡定经过他们,一步一步稳稳地向前,直到崔胜昀的身边,一甩下摆对着李隆基跪拜道:“罪人潘安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潘安这个名字自然是大名鼎鼎,听到这个特别的名字,玉阶之上龙椅上安坐的李隆基不由向前倾了倾身子,以图看清对方的模样,可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此潘安非彼潘安,没有前人潘安的俊美容貌,长相一般,一张脸非常普通,满怀期待的李隆基失望不已,心情不好,说话的语气也不那么中听了,“你叫潘安?”
潘安并未因为皇帝的冷淡语气而感到害怕,他依旧是温淡如水的回答道:“臣正是潘安,河南道荥阳人,现职大理寺右推事。”
潘安的这番姿态让不少大臣暗暗称奇,都在心里嘀咕着:这样气度的人,按理说,不会是崔胜昀所说的那种为了功名贿赂考官的人啊!
此时,跪在最前面的吴广源的背后冷汗直流,对于潘安这个人,他并不陌生,印象尤其深刻,对方正是给他行贿的几十个人中的一个。
当初,潘安家的人来为潘安铺钱开路,由于‘潘安’这个名字比较特别,吴广源才会记得那么清楚。
潘安的到来,让吴广源心情忐忑不安到了极点。只是,他的表姐夫在上朝之前告诫他咬紧牙关,千万不要认罪,他这才硬撑住挺着没有倒下去。
“潘安,朕问你,礼部员外郎崔胜昀弹劾礼部右侍郎吴广源,说他收受了你的贿赂,在你进士科考试的时候给你大开方便之门,可有此事?”李隆基一句一句地说道,声音低沉,听着很有一种压迫感。
潘安并没有畏惧皇帝的威严,望着高台之上的皇帝,看了看前面跪着的吴广源,最后瞅了一眼身边的崔胜昀,在崔胜昀鼓励的目光下,他的话一个字一个字清晰地吐露了出来:“启禀陛下,微臣能够通过科举考试,那都是……”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所有人期待他继续说下去的目光,他最后的一句话脱口而出:“那都是凭借臣的才学千辛万苦才通过考试的,并无一丝一毫的造假贿赂之说,望陛下明察!”
朝堂上瞬间炸锅,所有大臣官员哗然,议论之声遍布整个朝堂。
潘安的话,无异于一道惊雷,滚滚隆隆地打在了所有太子党成员的心头,尤其是太子李亨,听到潘安的回答,他的脸色不由大变,一阵青一阵紫,难看到了极点。
看着太子的角色,对面坐着的李林甫眼神中闪过一道讥讽,照旧岿然不动,稳坐钓鱼台。
而潘安身边的崔胜昀,已经被潘安的回答给震懵了,周边嘈杂的议论纷纷,似乎都在看他的笑话,忍受不住这份屈辱,他不由自主地大喊出声:“这不可能,你在说谎,你之前不是这样说的,你怎么能临阵改口!”
潘安一副大义凛然正气的模样,说道:“崔大人,我之前怎么和你说的?”
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有进无退的局面,崔胜昀说道:“你不是给我说,考试之前,你的家人瞒着你,给主考官吴广源送了礼从而提前得到了考题,你才能一举高中么?后来知道这件事,身为读书人,你自觉此等龌龊的勾当玷污了你的人格尊严,你要举报吴广源这等贪官污吏,为国除害么?”
说着,吴广源又从胸前外襟的口袋中取出两张折叠的纸,义正严词地说道:“这就是你家人存入广通源钱柜的凭证,还有吴广源的管家从钱柜提钱的凭证,一共黄金八百两,存款凭证还是你交给我的,你忘了么?”
这起案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连物证都出来了。看到崔胜昀的言之凿凿,所有人不禁联想着:若非事到临头,潘安害怕了要改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潘安身上,看他怎么说。
对于崔胜昀的确凿的物证,潘安好整以暇地直起身子,对着李隆基拱手道:“启禀陛下,臣从未给过崔胜昀大人甚子存款凭证,望陛下明察!”
亲眼目睹潘安的胡言乱语假话连篇,崔胜昀指着潘安气得说不出话来,“你,你……”,一个‘你’字说个不停。
感觉到了事态不受控制,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计划范围,太子党的中坚人物,太子的大舅哥,刚刚升任刑部尚书的韦坚站出来说道:“陛下,既然两人的证词不符,不妨派人拿着凭证去广通源去查探一下虚实。”
李隆基扫了一眼下面的韦坚,也觉得这是个办法,便出口说道:“就按韦卿家说得办”,然后一指大将军陈玄礼,“陈玄礼,你亲自去跑一趟,就说朕的旨意,要他们配合调查!”
陈玄礼从朝班中走出,对着李隆基一拜道:“臣遵旨!”
说完,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大同殿。
这时,左相李适之起身站了出来,对着李隆基拱手道:“陛下,既然堂下二人话不统一,这位潘安公子说他是靠着真凭实学通过的考试,我们不妨对其验证一番。”
李隆基很给相国李适之面子,他没有多做思考,直言道:“左相说得有理”,然后他让人去取潘安通过科举考试的试卷。
(本章完)
第317章 大朝会 (六)()
科举考试是从隋代开始建立实行的,到了大唐,虽说还没有后来的明清科举考试那般制度完善,但学子们通过考试的试卷还是会封档保存的,因此,潘安的卷子很容易被找到。
皇帝要找潘安的试卷,高力士早有所料,他提前安排人去取了试卷,不仅试卷,关于潘安的所有身份信息,他都让人取了来。
李隆基下达了旨意没多久,便有两个小太监一人端着一个盖着黄巾的托盘从后殿走了出来。
高力士下了玉阶,查看了一下,从一个托盘里取出几张卷起来的纸,然后转手递给了李隆基。
朝堂之上再一次的安静了下来,静待李隆基阅览完毕潘安的试卷。
这时候,下面的不少人都在猜测,他们大多已经相信了崔胜昀的话,崔胜昀物证在手,若是物证查实,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