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奸臣-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芑鼗囟疾怀鍪拢�

    那天晚上牛皋喝醉了酒,半夜里敌人的大军突然来偷袭。结果牛皋在酒醉之中无法指挥部队,眼看着他的中军就要吃大亏!万幸董先得到消息,率领踏白军飞速来增援这才拯救了败局。

    战斗结束两个人见了面,董先闻见牛皋身上有很大的酒味儿,就质问他:你身为大将为什么在打仗的时候喝酒?

    牛皋和岳飞关系莫逆,再加上所立军功无数,岳飞有事不在的时候,有时候就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他代理。牛皋常以岳家军的副帅自居,再加上酒劲儿还没过,牛大将军就顶了董先几句,态度颇为傲慢!

    董先更受不了这个了。明明是你办了错事,你还有理了?一气之下,董先跑到岳飞跟前告了牛皋一状。岳元帅对军法极为重视,要换个旁人,跑不了辕门外头砍了脑袋!也就是牛皋立的军功太多,人缘又好,给他求情的人也多。这才免了死罪,被打了五十军棍,判到马棚当马夫半个月!

    岳飞严格执行军法是没错,但董先却落了个背后告状的恶名!尤其是,董先没想到岳飞会真打牛皋,他以为岳元帅会当众训斥牛皋一顿,让牛皋下不来台就算了。哪知道牛皋挨了五十军棍,在病床上躺了一个月,又去马棚喂了半个月的马!

    官兵们对董先背后告状的行为极为不齿。董先也觉得不得劲儿,时候就去找牛皋赔礼道歉,又找高级创伤药给送去。牛皋知道自己做错事在先,也就没追究。但从这之后,牛皋就养成了习惯,有事没事,逮住机会他就挤兑董先。而董先觉得对不住人,也就回回忍让。这在岳家军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张宪以前应该也知道,但他不是在朱仙镇战斗当中摔坏了脑子嘛。连一身的武艺他都忘了,再多忘几件小事那也没什么奇怪的吧?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以后张宪从徐庆那里打听来的。而眼下张宪也没时间问,因为董先在汇报刚才的战斗经过以及这些俘虏的问题。

    战斗没什么说的。敌人突然出现,董先、张玘二将率领部队毅然出击,全歼了来敌。董先打得胜仗多了,像这种小规模的遭遇战真没什么好说的。董先主要讲的是俘虏的身份,以及他从俘虏口中得到的一个消息。

    这些俘虏不是金人,他们也都是汉人,是跟着金国人打汉人的伪军、汉奸!金国南侵,刘豫之流争先恐后投靠金人,封官加爵当了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对沦陷区的汉族人,这些汉奸们比金人更加残忍、也更加无耻。敲骨吸髓、刮地三尺的搜刮民脂民膏,致使沦陷区百姓民不聊生。

    俘虏是汉奸也不是重点。对董先来说,大不了全宰了,不留一个活口也就是了。他把这十名俘虏带到张宪这里来,是因为俘虏们讲了一件在他看来似乎是相当重要之事。

    半天以前,被董先全歼的那支伪军部队曾经去过一个叫做浉河的镇店。伪军们不管到哪儿,都是连吃带喝带拿,调戏妇女、强抓壮丁什么的都是常有的事。结果,他们在浉河店却栽了跟头!

    有个叫李进的带了百十名忠义社精壮在浉河店袭击了这支伪军部队!打死打伤十几个,吓的伪军们连滚带爬逃出了浉河店。

    吃了败仗的伪军并没有向附近的金兵报告。因为这些忠义社的人居无定所、神龙见首不见尾。今天在这儿,明天很可能就到了百里之外!他们一旦报告了金人,金兵去了找不到人他们这些报信的就倒了霉了。

    曾经有过汉奸带金兵去没抓到人,结果那汉奸被投进大牢,最后惨死狱中的事情发生过。因此,汉奸们虽然是依靠金人生存,但他们却并不愿意和金人多打交道。

    这次就是。汉奸在浉河店吃了亏,却不敢去找金人报案。那地方不好惹不是?他们不去招惹,他们换个地方变本加厉的办坏事捞好处!没想到,这次碰上了更硬的茬子,董先、张玘率领的踏白军!踏白军初到沦陷区,正闲着没事儿,刚好拿他们这些倒霉鬼祭了刀!

    李进,浉河店。张宪记住了这个人名和地名,但他不知道浉河店怎么走。正好董先带过来了十名俘虏,这十个人认识路。董先那里还留了有俩,张宪把这十个向导分散到各部队。

    张宪告诉这些俘虏们:你们认真带路,只要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找到人,我保证你们能活命!要是敢逃跑或者故意带错路,那你们别被发现了,发现了就只死没活!

    俘虏们一听,原来还能活命!本来已经准备死了,突然听到了能活命的消息,这玩意儿可是比买彩票中五百万还来劲儿呢!有俩小子兴奋过度当场昏厥了,还有俩激动的脸红了一天,一直到晚上太阳落山了脸上的红潮才退下去。

    他们也是刚从浉河店来,就这一条路能找不到吗?俘虏们知道这是活命的机会,因此,工作起来就格外的用心卖力。

    吃过了饭,往前赶路不到一个时辰就赶到了浉河店。张宪派人进镇店一打听,李进早走了!镇店里的人知道李进。李进经常带着忠义社的人来浉河店,吃饭、洗澡、采购粮食等日用品。

    今天是赶巧了,正碰上有汉奸队来抢钱,李进带着人打跑了他们之后,李进也走了。去哪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还不知道。反正就是一问三不知。

    浉河店的人不知道,俘虏里面却有人知道!有个小子举着手大声喊叫:“我知道!我全知道!我要求见元帅,我要当面和元帅说!”

    (本章完)

第218章 安静的石桥村() 
当鼻青脸肿的俘虏被带到张宪眼前的时候,张宪第一个反应就是皱了皱眉。他记得这些俘虏被董先带过来的时候身上可是没带伤,但现在看这家伙嘴皮也肿了、鼻子也堵了,谁把他打成这样了?

    问俘虏,俘虏不敢说。问带他来的军官,那军官的还挺不好意思的。原来,这俘虏说他知道李进去了哪儿,带队的军官就让他说。结果这小子不说,他非要见了张宪再说。

    军官就恼了。这家伙给脸不要,给我打!几个当兵的围上去,劈头盖脸一顿拳打脚踢!把这倒霉孩子打成了这幅模样。问他还是不讲,这边要继续打的时候张玘来了。

    张玘一看,哎哎哎,停手停手,这是怎么回事?你们为什打他?军官把原因一说,张玘就教训他:“你们殴打俘虏是不对的,他有情报要向元帅报告,你们就带他去嘛。情报属实,你们也有功劳;情报要是假的,这小子少不了人头落地!你们现在和他置什么气?赶紧的,把人给元帅送过去!”

    这小子这样才被带到了张宪的面前。

    张宪一听,这都什么事儿嘛?殴打俘虏肯定是不对的,但这种事情从古至今哪支部队没有?就是后世那个号称自由世界的国家干过更过分的事!更别说这是一千年以前了。得了,打了就打了吧。

    张宪不追究,肇事的军官自然高兴。俘虏还有什么说的?能保住命就不错了,他还真指望张宪给他做主呀?

    接下来,俘虏开始交代。原来,他真知道李进最可能去的地方。李进不是本地人,听说他原籍是河北的。最近这两年,忠义社在河南闹腾得很凶,李进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河南当了忠义社的头目。

    由于李进率领的忠义社时常有行动,有时候是袭击金兵、有时候是打击他们这些签军,给河南地区的治安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所以,大金国的官府就发出了悬赏文告,悬赏一百贯钱要李进的人头!

    这俘虏也姓李,叫李四,家住在东北三十里外的石桥村。同村有个张寡妇,人长得漂亮,据说是李进的相好。李进时常到石桥村和张寡妇相会。

    李四有一次回家探亲,远远地看见村子口有一帮陌生人形迹可疑,他就问在路边割草的同村相亲,那些人是干嘛的?

    割草的那位告诉他:那些都是忠义社的人,他们跟李进一起来的!每个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李进都会带一帮保镖来会张寡妇!

    李四是签军,他哪儿敢让忠义社的人发现他?这家伙一听那一群是忠义社的,转身就跑!从那以后,逢五他就不回家了!还别说,错过初五、十五、二十五这三天,从那以后他还真的就再也没遇见过李进。

    “今天正好是十五,估计李进很可能又去了石桥村!您要是真想见他,现在就赶过去,说不准就能把他堵到寡妇的被窝里!”说这话的村民露出一脸猥琐的笑。

    这话说的真粗俗!不过倒是挺实用。张宪当然不是像金国当权者那样想要抓住或者杀掉李进,他也不是要抓李进去金国官府领赏钱。张宪率领靖国军初到沦陷区,敌情不明、地形不明,急需向知情者了解情况。而活跃在北方的忠义社、忠义军等地方抗金武装显然就是他理想的合作对象。

    想当初,岳家军抗金的时候,就曾经多次和北方的民间武装合作过,南宋朝廷也封赏过不少民间的抗金英雄、抗金领袖。现在张宪率军北上,想要在敌后打出一片天地,当然也少不了和忠义社这些抗金组织配合。

    “李四,你家不是在石桥村吗?走吧,现在带我们去吧。找到李进算你立了一功,要钱给钱、想要参军我接收。走吧!”张宪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让俘虏李四带路。

    这就是有了活命的机会,李四高兴还来不及他哪里会反对?张宪把李四又交给了踏白军,踏白军是在行军队列的最前面嘛。让李四领着一支踏白军去往石桥村,寻找李进!大部队随后徐徐跟进。

    张宪也想去会会这个鼎鼎大名的忠义社,看看这帮人是不是真像他想象中的那样,有点儿类似后世的游击队。把部队的指挥权暂时交给牛皋、徐庆二人分管,张宪带着蛮牛跟随踏白军分队赶往石桥村。董先留下指挥踏白军大部队,张玘率领一支两百人的骑兵分队保着张宪去寻找李进。

    三十里的路程,众人骑着马半个时辰就到了。前方炊烟袅袅处就是石桥村。一条小河蜿蜒曲折从村子当中穿过。在村子里有一座石头桥,石桥村就由此而来。

    等走得近了,张宪果然发现村口有一些闲散人员在来回巡梭、形迹十分可疑。这些人看见踏白军,迅速撤回了村内。这一下,这些人的可疑度迅速蹿升至百分之九十以上!

    “驾!”张宪一抖缰绳,战马晃着脑袋来到了村口。李四骑了头驴跟在张宪的身边。张宪把马鞭往前一指:“前面带路,去张寡妇的家!”

    到了这会儿,李四不想去也不行了。张宪和他那些手下在旁边虎视眈眈,李四要是敢露出一丝打退堂鼓的意思,也许下一秒就会有人捅他两刀!为了活命,就算再害怕,李四也只好硬着头皮带头进村!

    村子里静悄悄的,街道上一个人也没有,呈现出一片诡异的宁静。战马踏在村子里的土路上,甚至能听见马蹄的回音。

    踏白军的将士们弓上弦、刀出鞘,已经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队伍走过十字路口,在一座普普通通的院子跟前停了下来。一名军官催马走到队伍前列,对着院子的大门高声喊喝:“李进在里面吗?李进!”

    院子一片安静,连个鸟叫虫鸣声都没有,就仿佛里面真的空无一人一样。

    张宪坐在马上冲着院墙大声叫到:“李进!你在里面吗?在的话,快出来相见!”

    (本章完)

第219章 试探() 
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从门里呼呼噜噜冲出十几名拿刀持枪的汉子。当中间有一人,浑身灰布的短衫,手持一口朴刀。观此人,中等的身材、瘦长脸,两道浓眉、一双豹子眼,两只眼睛炯炯有神。

    此人走到门外抬眼观望,看见来的这队骑兵先是一愣,紧接着双眉一挑,眼睛看向了张宪,“请问,是这位将军要找李进吗?”

    “李进!你就是忠义社的李进!”张宪一提战马来到近前,“我是张宪!我们是从鄂州来的。”

    “张宪?”李进吃了一惊,抬头他看了看张宪,“请问,您认识鄂州驻扎御前前军统制官吗?那位好像也叫张宪吧?”

    “某就是!”张宪微微一笑,“不过,现在我已经不再是鄂州的前军统制官了。如今我是靖国军的元帅张宪!”

    “哎呀!原来是张将军驾到!李进失礼了!”李进“当啷啷”扔了朴刀,是躬身行礼,“李进不知元帅驾临,多有失礼之处,还望元帅海涵!请,快请院中小坐。”李进往旁边一让,抬手做了个请的样子。他请张宪进院小坐。

    张宪乐呵呵翻身下了战马,蛮牛赶紧在后头跟上。张宪跟着刚想往院里头进,背后突然有人大声叫道:“大帅且慢!”紧跟着有人大步撵上了张宪。

    “李进,有什么话当面说,何必非要到院里说?”来的是张玘。看见张宪要跟李进一起进院子,他急了,这才跑过来要阻止张宪。

    “哎,张将军不必多疑。再说了,有蛮牛这个保镖在,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忠义社以前和我们有过多次成功合作的经验,尤其是岳元帅挥师北伐之时,岳家军更是和忠义社配合无间、共同作战,打过不少的胜仗!”

    很明显,这些话是张宪听别人说的。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直到前几天,他根本就不知道忠义社这个名字。南方也没有忠义社,真正的忠义社全部在北方沦陷区!

    正要往院里进的李进转过身子看了看张玘,“请问您是?”

    “某叫张玘!”

    “原来是张将军!岳家军踏白军副统制!李进今日何其荣幸,竟然能见到两位岳家军的名将!张将军既然怀疑李进,也罢,那咱们就在这里说吧。两位将军,你们不顾危险北上出关,不是为了找我李进的吧?两位将军有事竟管说,只要我能办到的,刀山火海决不推辞!”

    李进说的斩钉截铁,张宪脸上都有点儿挂不住了。不过总算还好,两边的戒备心总算是降下来不少,两边人都知道对方是干嘛的了。这么一来也就没必要站在院子外头说话了,张宪、张玘带着蛮牛以及十名踏白军的战士跟着李进进了院子,其他的踏白军战士在院外警戒。

    张宪没注意,张玘、李进仨人都没注意。就在街道的另一头,一位扛着锄头的村民正用无比仇恨的眼光盯着这边的人群。尤其他还在人群里搜索着那条倩影。然而,现实却让他失望了,张寡妇并没有跟着李进出来。这人又发了一会儿呆,一直到这门口的人都散开之后,他才敢悄然离去。

    终于看见了那位张寡妇,人样子长得果然标致,也难怪李进会一月三次的冒险来和她相会。这么一个漂亮女人也确实值得男人为她冒风险。

    张寡妇给大家到上茶水之后就退回了厢房。张宪、张玘、李进、蛮牛四人分宾主落座之后,一边品着茶,一边谈论起了当今的形势。南宋朝廷软弱无能、中兴四将已经成了过去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毫无进取之心,而北方的豪杰却仍然一边坚持着抗金、一边等待着王师北进!

    讲完了天下大事又说两边各自的情况。李进就说,我们在北方金国占领区难呐!没有粮草、没有援兵、没有财路、没有武器。他们是标准的四无新人。张元帅您可算来了!从今以后您就领着我们共同抗金吧,我愿意跟着您干!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我们愿意为了恢复中原大地洒尽最后一滴血!

    张宪说:我率领靖国军出关就是打金人来的!只是我军对北方的风土人情和地形都不熟悉,大军不管是战斗还是行军都不方便。你们忠义社最好能在这方面给与我们帮助。

    “这好说!”李进拍着胸脯打包票,“这事儿交给我去办就成!我明天就把你们的要求报告给我们的大首领。大首领叫梁兴,胯下马掌中抢,勇冠三军!要想获得我们全力的支持,必须得到我们大首领的同意。”

    梁兴!原来这个人才是河南的忠义社大首领,要想获得人家的支持,张宪和梁兴的见面必不可少、也是迫在眉睫。

    两边人谈了许多,最后到了吃饭的时候,本宅的主人出来盛情邀请大家共进晚餐。

    吃饭,这是好事!张宪早饿了。张寡妇做了满满一桌子好吃的。酸菜鱼、煎火腿,糖醋骨汤、清炖全鸡。几乎是应有尽有。蛮牛那个饭量大的可算高兴了,张开大嘴、双手开动,吃的这叫个香甜。

    平常可没这么多好吃的,这次吃的饭比过年吃的都好。人家是朝廷那边来的友军嘛,赶了那么远的路深入危险之地,应该请他们吃顿好的!

    饭后李进派人去把这边的情况去告诉给梁兴。张宪却没功夫等了。他只是来和忠义社的人见个面,部队还在往北行军呢,他这个元帅哪能长时间的离开部队?

    张宪说,我们靖国军是要去太行山建立根据地的。你能不能给我派几个认识路的向导过来?

    派向导的事情李进当场就答应了。他说了几个人的外号和名字,很快就有人带了五位向导来见面了。

    这又不是相媳妇,这是选向导,不看长相,只看是不是去过北方、是不是认识路。五个人全去过河北山西,也都认识到太行山的路。五个人全能做向导!

    (本章完)

第220章 踏白军冲锋() 
一下子找到了五名向导,张宪喜出望外!为了表示感谢,他给了李进面值一百两银的交子。李进推辞了几回也就收下了,忠义社可没那么富裕,一百两银子已经是相当大的一笔财富了。

    事情办完就该走了。虽然李进想要挽留张宪在豫中南多停留一段时间,但张宪出关北上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找个根据地,有了家才能干事业。太行山是他们出关之前早就定好的地方,张宪自然不愿轻易改变。

    他告诉李进,我先去太行山,等站稳了脚跟之后肯定还会回你们这里来的。三关以北,只要是有金人的地方都是我们战斗的区域。也别说是河南了,包括河北、山东、山西,我都会去!

    李进虽然舍不得,但张宪既然率部来了北方,他的忠义社以及北方沦陷区的亿万黎民百姓总归是有了盼头。再说,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支由名将率领的正规军来领导大家抗金了,他总不能为了自己这个小地方的利益,耽误了张宪寻找根据地的大事吧?

    因此,李进在反复交代了这几名向导一定要服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