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一向骄横自大。
而镇守盖州的则是他老子阿达礼,这父子两个一样的志大才疏。当然,代善自己也是昏庸不成器,否则也不会被传出跟他自己老子努尔哈赤的女人偷情的丑闻了。
可以说这爷孙三人都没有一个真正的人物。
碩托带着两万援军出了盖州之后,走了一段后却又寻思开来:“费扬古这厮平日里对我多有不敬,无非就是仗着他的主子是皇太极,平日里看到我都是鼻孔朝天,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没想到他竟然也有求到我头上的时候,我却不急着去救他。汉人有句话说得好,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我且等他那边快吃不住劲了我再带兵赶到,到时候一定要这个奴才好好对我感恩戴德一番不可。”
将自己的想法对左右心腹说了之后,左右都极为赞成,碩托更是得意洋洋,下令全军减速慢行,自己骑在马上对着两侧原野的野花野草倒是装模作样的欣赏起来了,把他老子叮嘱他速速赶到辽阳的话全然给抛到了脑后。
碩托这厮如此一来,倒是让早就在路上等着收拾他的江家军右军着急起来了。
右军副将山甲急匆匆的走过来瓮声道:“将军,这些狗鞑子怎么来的这么慢啊?斥候不是说他们早就出了盖州城了吗?”
右军主将白山皱着眉头也想不明白,他自然是万万想不到清军如此迟缓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带队的主将要报复辽阳主将费扬古故意拖延时间。
不过白山素来沉稳,沉吟了片刻道:“不必着急。让斥候再探就是。盖州到辽阳也就是一百多里,就算鞑子走的再慢总有过来的时候,原定计划不变。”
山甲想了想也是,领了命令转身走了。
话说碩托这厮带着大队人马走走停停,走了五十里路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干脆直接下令原地扎营,明天天亮再走。
虽然有些将领有些不满,但是奈何人家是主将,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遵令执行。
清军这一扎营,可苦了白山和山甲,两人左等右等等不来清军,甚至以为这股清军是不是闻到了什么危险气息,所以绕路而行了。
可是想来想去好像也不太可能。他们这一路前来都是秘密而行,路上也没有碰到人。个别碰到几个猎户也都被绑起来押在了军中随行,不可能走漏消息啊。
正在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斥候匆匆来报:“禀将军,清军在我军十里之外安营扎寨了。”
啥玩意?听到这个消息白山和山甲都是一头雾水,搞不清楚清军到底在搞什么。这救急如救火,跑去救人却有慢慢吞吞的,竟然还安营扎寨不走了,这清军主将脑袋里到底怎么想的?
白山想不明白,山甲更是想不明白,他俩绝对想不到这一出仅仅只是因为碩托这厮的一己私念导致的。
两人商量了一下后决定白山亲自带人去侦察,山甲整顿部队随时等待命令。
商定之后,白山轻车简从,带着百十名亲卫策马向清军扎营方向而去。
清军扎营的地方在一片开阔地,四周也几乎没有什么山头高地。这也是一般扎营的第一选择,因为营寨扎在开阔地的话,视野开阔,就算敌人来袭营,也会无所藏身遁形,利于守军第一时间发现敌人。
此时夜色已盛,今夜的月色也不甚明亮。
白山等人将战马藏在了一片密林之中,留人看守,自己带着几十个亲卫悄无声息的向着清军大营潜去。
到了大营三里之外,也没有发现清军的斥候眼线。白山手下这些亲卫也都是从江川的亲卫营给调配过来的,个个都是真正的锐士。
四下左右搜寻一番后的确没有发现清军的暗哨游骑。
白山略微思考后低声道:“看来鞑子并非是发现了我们的踪迹,之所以行军缓慢又扎营不前,显然有别的原因。你们再继续往前侦察,注意观察敌军营中动静。”
亲卫们领命而去,一个个悄无声息的遁入了夜色之中。
一炷香时间过后,亲卫们陆续回来禀报,都说没有发现清军营寨之中有任何异常,而且有一个胆子特别大的亲卫还潜藏到了清军大营附近,甚至听见了里面如雷的鼾声,显然清军已经熟睡了。
白山综合这些情报之后,沉吟了一番后沉声道:“回去告诉山甲将军,让他带领大军趁夜前来,人衔枚,马裹蹄。我们前来之时,有一个小小丘陵还记得吧?就让山甲将军把大军隐藏在这个丘陵之上的密林之中。”
一个亲卫道:“将军,可是从这个丘陵山道却并非鞑子的必经之地啊,他们没有理由抛弃官道而行丘陵山道。”
白山微微一笑道:“那就想办法让他们飞走不可。我刚才观察天象,今夜必有大雨。所以我们要连夜派人将官道挖开,到时候大雨一起,官道就成了一片泥泞。鞑子就算不想走丘陵山道也不行了。”
“可是将军,如果鞑子按兵不动,等待大雨停了之后再走怎么办?”一个亲卫又道。
“这也无妨,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冉武将军那边已经得手。辽阳鞑子没有援军,也撑不了多久。在主公中军的猛烈攻势下,辽阳鞑子见不到援军来救,必然会士气崩溃的。到时候主公已经拿下了辽阳,这些鞑子也就没有一点威胁了。主公给我们的命令是挡住鞑子援军,并非一定要歼灭他们。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需要随机应变。而且这场雨下不了多久,鞑子明日一定会拔营继续前行的。”
白山一向喜欢点拨教导这些亲卫,希望他们当中能多出几个将才,所以才会不厌其烦的解释一番。
“属下受教了!”众亲卫都拱手感谢主将点拨,几人转身领命而去。白山自己则带着剩下人继续监视清军动静。
第一百三十五章 盖州援军覆灭()
碩托一夜好睡,梦中甚至都见到了狼狈不堪的费扬古对自己感恩戴德的样子。一觉醒来之后神清气爽,在格什哈的侍候下披挂整齐,吃完早饭,下令拔营开动。
结果大军刚刚拔营没走多远,就有斥候来报说前面的官道被昨夜的大雨给冲毁了,到处泥泞一片,根本无法前行,马蹄踏进去都淹没了半条腿。
碩托一听眉头皱了起来。他虽然骄横自大,昨天故意拖延时间,可是却也知道今日如果还是那样的话,那就真的要被问罪了。一旦辽阳有失,自己爷爷代善也救不了自己了。
正在发愁的时候,忽然旁边一人道:“将爷,奴才知道距离官道不远处有一出丘陵山道可以过路,不知过要多绕三五里而已。”
碩托大喜,急忙派人去查看丘陵山道是否能行。
不多时,接到回报,丘陵山道并未受到昨夜大雨影响,可行大军。
碩托一听这才放下心来,断然下令全军改道向丘陵山道而行,浑然不觉自己已经一只脚踩入了死亡陷阱之中。
清军这边一改道,江家军的斥候早就回去禀报白山了。
听到清军果然改道向丘陵山道而来,一众亲卫将领都对白山佩服不已。白山却是一脸淡然道:“此处丘陵山道并不算长,也就两三里左右。务必等到鞑子前军过去之后再行出击,以骄鞑子之心。届时主力猛攻鞑子中段,将鞑子中间截成两段。山甲将军带领骑兵在原野上围歼鞑子前军,其他人跟我一起围歼鞑子中军和后军,务必一开始就用最猛烈的攻势让鞑子无法从容调度反击,你等可明白?”
众将低声道:“末将明白,谨遵将令!”
白山又叮嘱了一些细节的问题这才让众将散去回归本部。
冉武指挥打仗是大开大合,灵动活跃。而白山的指挥则更像是在作画行书,精益求精,争取不出一点纰漏和败笔,这当然跟两个人的性格有关系。
山甲则是更多的是适合冲锋陷阵,谋略上虽然不如二人,但是超强的执行力和自己本身的勇猛对于士兵的感染力却是略胜一筹。
江川自然是明白这些,所以让冉武和白山都是独当一面,让山甲这个猛将给白山当副手,如此正好是相得益彰,完美搭档。
一切布置停当之后,就见斥候来报,鞑子前锋已经进入了丘陵山道,众人都凝神屏息,战马也都套上了笼嘴,务必不使发出一点声音。
林中的飞鸟因为这群昨夜已经进入的陌生人当时是受到了惊吓飞走了,可是一夜过后却也慢慢习惯了,又有不少飞了回来,毕竟是它们熟悉的觅食区域。
鞑子前锋缓缓进入丘陵山道,一方面看着脚下,小心被湿滑的泥土树叶给滑到,一方面则是看着两侧葱郁的密林。
听到鸟鸣啾啾,飞鸟飞来飞去觅食之后,鞑子前锋的心也慢慢放了下来。
兵法上说逢林莫入,碩托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带着中军主力跟前军保持了一点距离。看着前军无惊无险的走过丘陵山道,甚至最前面的士兵都已经走出了丘陵山道,这才下令加快速度前行。
他心中根本就没想过敌人会在半路设伏这件事,毕竟敌人是打的辽阳,又不是盖州。而且听说那江家军也才崛起不过半年,能凑够兵力来打辽阳已经很厉害了,哪里还能有余力觊觎盖州啊。
之前的种种也不过只是出自于战争中养成的习惯而已。所以此时看到林中并无伏兵杀出,也不意外,骑着马大摇大摆的上了丘陵山道向前行去。
身后的清军看见前锋平安无事,主将又如此轻松惬意,自然也都没有多加防备。
碩托骑马走到丘陵山道的正中间的时候,忽然左侧的林间传来了一声长啸声,然后便有无数的黑色人影从其中沉默着冲杀了出来。
同时,还有无数的弩箭从林中密密麻麻的攒射了出来,发出了嗡嗡的声音,直扑毫无防备的清军。
碩托一马当先,一身盔甲又鲜亮显眼,是重点照顾的对象,一瞬间约莫有上百支箭矢向他呼啸而来。
碩托根本来不及任何反应,连人带马都被箭矢射成了刺猬,一声没吭就了账了。
骤然遇袭,主将又第一时间身死,清军顿时大乱,只好本能的拿出武器与敌人厮杀起来。
黑衣黑甲的江家军冲入清兵阵中,都是三人为一小阵,互相配合,互相保护。这是江家军步兵在混战之时的基本战法。不管是三个打一个,还是敌人一群围攻三人小阵,都是一样的。
在混战之中,敌军往往很难形成有效的指挥,所以在局部战场上江家军的三人小阵往往就占据了优势,一番厮杀过后,这种局部的优势又会转化为整体的优势。
步兵一方面冲杀,另一方面江家军的弓弩手还隐藏在密林之中,看见哪一处清军密集就向哪里放箭,这种猝不及防的远程攻击和犀利的近身小阵搏杀让清军根本无所适从,伤亡在迅速的增加,士气在迅速的跌落。
很快,所谓的厮杀其实就变成了江家军对清军单方面的屠杀,整个丘陵山道几乎都变成了修罗场。
而与此同时,安然走出了丘陵山道的清军前锋也迎来了他们人生的最后时刻。
三千连人带马都被铁甲笼罩的江家军骑兵对清军前锋骑兵发起了冲击,两次冲锋过后,整个清军前锋已经全面崩溃,到处都是四散奔逃哭爹喊娘的溃败,江家军骑兵剩下的只有策马过去战刀一引而已。
以有心算无心,这场仗已经没有了多少悬念了。
一个时辰之后,战场已经基本平静了下来。一队队黑衣黑甲的江家军将士提着带血的刀剑在战场上巡视,发现那些未死的清军或者战马直接给补上一刀,让他们早点了解。
当然,这一仗也少不了许多俘虏。
白山手按长剑,带着几个亲卫在巡视战场。马蹄声响起,却是山甲策马赶来。
“将军,鞑子已经全完了,我们现在怎么办?”山甲跳下马来大声道。
“审一审俘虏,问问盖州的情况。有可能的话,我们去盖州转转。”白山想了想平静的道。
第一百三十六章 乐极生悲的费扬古()
左军和右军接连取得大胜的时候,江川亲自率领的中军攻打辽阳城的战斗也到了紧要关头。
经过连续三天的大炮猛烈轰击,辽阳城的南面城墙上已经是千疮百孔,其中有一大块城墙已经坍塌了一个大缺口,只是缺口比较高,要想直接从缺口中攻进去还有些困难。
不过城墙虽然没有破,可是辽阳清军的士气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三天的炮击虽然对于士兵的杀伤只有两三千人,但是对于士气的打击却是无与伦比的。
整个守军已经剩下了不到一万五千人左右了,看着人数不少,但是却已经是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之前费扬古所说的敌人的炮弹即将耗尽,最多只能用两天的话被事实无情的打了脸,因为江家军第三天的炮火依然猛烈。
其实,第三天的时候炮火的强度已经减弱了,只不过是江川让李汉采用了分批射击的办法,如此一来用有限的炮弹还能保证跟前一天同样的射击密度。只不过射击的强度显然是降低了。
只是在连续两天的炮击之中,清军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所以也没有太意识到这一点。
人们在处于惶恐的境地时,一般只会本能的去寻找能够证实自己猜想的事实,可不会去管这个事实是不是真的。
在清军士兵看来只要敌人的大炮依然在响,那就说明主角费扬古是在忽悠大家。
二来是费扬古说的援军迟迟不来,这更让士兵们心中没有了底气,导致了流言四起。有的说援军根本不会来了,因为广宁和盖州也遭到了敌人的攻击。有人说援军来了在路上却被敌人给埋伏了,所以来不了了。
流言四起,让士兵们更是无心坚守了。费扬古能做的只是斩杀了一些传播流言最起劲的士兵,然后不断辟谣说两城根本没有受到攻击,援军肯定会来的,以此来稳定军心。
只可惜他的话实在显得有些苍白了,很多士兵看着他的眼神都充满了怀疑。只是畏惧军纪敢怒不敢言而已。
到第四天中午的时候,江家军攻城的间歇,忽然从西边开来了一支人马,旌旗招展,杀气腾腾,打着清军旗号向着辽阳而来。
在辽阳四城外巡游的江家军斥候闻讯而逃。
见此情形,辽阳城内的清军顿时大喜,知道定然是广宁的援军到来了。费扬古也是大喜,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摸着并不算长的胡须开怀大笑道:“我就知道援军一定回到,你们这些小瘪犊子都怕这怕那的。如今广宁援军既然已经到了,那么盖州的援军应该也不远了。两路援军一到,就是我军反击的时候了。”
身后众将都急忙恭维费扬古英明睿智,料事如神,意志坚定,听得费扬古更是得意不已。
费扬古派出一队人马出城前去接应援军,来到跟前发现援军身上血迹斑斑,很多人脸上身上都带着血,急忙询问。
领头的援军将领说是路上遇到了拦截的一股贼军,与其浴血厮杀之后歼灭了敌军,这才来迟。
辽阳守军听到此处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为什么援军来的如此迟缓,对于援军更是感激不尽。
城外的江家军看到辽阳守军援军到来,也开始收缩了阵型,把火炮等匆忙撤回营寨之中,各营列阵,摆出了一副防御的架势,看的辽阳的清军更是大喜。
援军一来,敌人一下子就怂了,看来反击的时刻不远了,几乎所有的清军都松了一口气,甚至开始觉得敌人距离死期不远了,己方一定会反败为胜,大败敌军于城下的。
费扬古知道了援军经过一场血战才来到的消息,也是大为感叹,感叹援军到来不易,也感叹江家军野心太大,竟然还想吃下援军,没想到自己却被歼灭了,真是大快人心。
一面吩咐人准备吃食犒劳援军,一面下令让援军入城。
辽阳城西门大开,吊桥轰然放下之后,派出去迎接援军的清军在前,援军在后,缓缓通过西门进入城池。
带路的辽阳守军将领还在喋喋不休的对着身后的援军将领说着这几日己方是如何抵江家军的猛烈攻势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那个援军将领叫了自己一声,不由的回身去看,
他回过头看到的却是一张冷笑狰狞的面孔,这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最后一个景象,因为下一秒他的脑袋就被对方手中的长刀给斩了下来。
首领得手之后,长啸一声,厉声喝道:“抢城门,上城墙。”
虽然并未名言,可是手下士兵却是心照不宣,进城的人马一半沿着城墙的台阶向着城墙上冲了上去。
一半挥舞着长刀向着还站在城门两侧欢迎援军的守门清兵们扑了过去。
骤变突生,附近的辽阳守军都懵了,完全搞不清怎么回事,就纷纷被砍到在地,成了一个糊涂鬼。
正带着人过来迎接援军的费扬古刚好走到城门不远处,看见这一幕,心中大骇,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大叫了起来:“他们不是援军,这是贼军假扮的。给我夺回城门!”
他这么一喊,身后的其他人才反应过来,纷纷拔刀向城门口冲了过去,想要从敌人手中夺回城门。
这些假扮清军援军的自然是冉武派出的一队人马。冉武在全歼了鞑子两万援军之后本来向趁着广宁城防空虚的时候趁机拿下广宁,但是前哨骑兵赶到之后发现广宁竟然防守森严,想要诈开城门不太容易,于是临机一动,来了一招反其道而行之,让江家军的士兵穿上清军的盔甲,打着清军的旗号,冒充广宁援军向辽阳行军。
他料想辽阳的清军盼望援军心切,不一定会细细查问。这就给了他诈开城门的机会。
当然,他也不能确保就一定能够诈开城门,不过就算不成功也无所谓,毕竟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机会和风险都是一半一半。
只要有一半的概率就值得冒险一试。
没想到这临机一动的招数竟然轻而易举的成功了。
当然,他也提前派人通知了江川,所以江川才配合着冉武所部给辽阳的清军演了一出戏,显然这出戏的效果很不错。
听到援军竟然是敌军假冒的,辽阳的清军是又惊又怒又怕,听到主将的呼喝,有人茫茫然拿着武器向城门冲去,有人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一时间,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