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使者走到高台前面,先是向着江川下跪行礼,行的都是三跪九叩的面圣大礼,口中先是自报家门,然后说些祝贺的话。

    江川示意平身之后,他们才把降表和礼单交给旁边接待的刘基。

    如今蒙古已经投降的部落多达三十四个部落,而且据说还有部落使者正在赶来的路上。

    如今满清国被江川彻底消灭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天下,除了那些还有野心想要趁着混乱自立为王的部落,剩下的部落都是赶紧过来抱大腿。

    他们不赶着抱大腿也不行啊,因为自立为王闹得最凶的土扈特等几个部落被冉武派出的一支偏师臭揍一顿之后已经基本土崩瓦解了,男的大多被杀,女人和孩子都被抓走当了奴隶。

    这样一来,就算还有些有野心想要自立的部落也赶紧把心思收了起来,乖乖的派人来献上降表和贺礼。

    游牧民族自古以来都是崇拜强者,他们不讲什么仁义道德,只臣服刀剑。谁的刀剑更锋利他们就臣服谁,一旦你的刀剑钝了,他们就会反戈一击。

    这也是他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中对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一种真实体现。

    之前臣服满清,是因为满清鞑子比他们强大。如今满清被江川这个更强大的人给灭了,他们自然就赶紧转投江川。

    对于这些游牧民族的特性,江川非常清楚。他也知道要真正的将这些人掌控在手中,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后的办法就是同化,改变他们游牧的生活方式,用汉人的生活方式来同化他们,让他们变成汉人的一部分,从文化上同化他们,吸纳,融入,最后彻底同化成为一体。

    只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因此,目前还只有用强盛的武力来震慑他们。

    当然,江川有信心自己手中的剑不会轻易变钝。只要手中的剑依然寒光闪闪,那么这些游牧民族也只能继续臣服。

    朝鲜三国的特使面见江川的时候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个个在说贺词的时候都有些声音发颤,身子发抖,其中百济国的特使竟然出现口误,将秦王殿下说成了秦王陛下。

    站在一旁观礼的黄锦心中五味杂陈,眼前这位秦王殿下的威风实在太大,煞气也实在太重。

    最让他心情复杂的是,今天的这个封王典礼其实有太多僭越的地方了。

    比如说献俘仪式。本来按照大明会典规定,献俘仪式只能是在皇帝面前举行的。但是江川偏偏就以一个秦王的身份搞献俘仪式,而且这些俘虏还全部都是满清国的高层权贵。

    这要是送到朝廷去,那绝对是轰动天下的大事,皇帝都要亲自去太庙祭祖昭告天地的,满朝文武都要上贺表庆贺,赞扬陛下德被四海,威服天下的。

    然后再搞一个无比盛大的献俘仪式,那流程多的简直让人眼晕。

    可是这位秦王殿下倒好,一百多个满清贵族几句话之后就给当场砍了脑袋,可以说是极其的简单粗暴。

    可是这种简单粗暴更是震慑人心,让黄锦真正体会到了来之前魏忠贤告诉他千万不要惹怒这位秦王殿下的真正原因了。

    还有那些使者对着江川行三跪九叩大礼,这可是只有臣子面对皇帝才可以行的礼。但是如此明显的僭越行为,周围的人好像都是觉得理所应当,就连这位秦王本人也是安之若素,好像没有丝毫觉得不妥。

    更有,作为一个王爷,根本是无权接受朝鲜这种藩国的贺表和贺礼的,往小了说这是不合规矩,有僭越之嫌。往大了说这就是大逆不道,有不臣之心。

    而且刚才那个百济国的特使将秦王殿下说成了秦王陛下,也没有人去纠正他,就算秦王本人也好像当做没听见一样。

    如此种种,让黄锦心中本来充满的希望又开始变得忐忑起来。

    这位秦王殿下真的是陛下想要的忠臣吗?他真的会愿意去勤王救驾吗?

    黄锦开始不确定起来。

第二百零九章 洞香春的重礼() 
江川虽然不知道黄锦这个大太监的想法,可是就算知道了其实也是毫不在乎的。

    若非大明这棵摇摇欲坠的大树还有点利用价值,这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大太监的位子。

    所以,江川也不在乎这黄锦回去之后如何禀告皇帝。

    就算黄锦说自己有不臣之心,皇帝也不敢开罪自己。

    如今自己已经成了濒临崩溃的大明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皇帝只要不想死的太快就不会开罪自己,哪怕心中早把自己骂成了什么样。

    而且上面还有一个魏忠贤在哪里把着,无论是出自于哪一种考虑,魏忠贤都会在皇帝面前把自己说成一个大明最后的忠臣。

    封王典礼还在继续进行,蒙古各部使者和朝鲜三国的特使觐见完了之后,便是江川麾下的各个大臣将领上前祝贺。

    就连还在盛京没有赶回来的冉武也让胡宗宪捎回来了贺表。

    其实,对于这些忠心无比的骨干臣子来说,江川是觉得没有没有必要搞这些的。不过苏秦却觉得这些事情都是做给别人去看的,毕竟江川麾下还有李永年,牧佐这种大同系的,还有曹变蛟这种通过俘虏投诚过来的。

    轮到大同总兵李永年的时候,他看着高台之上端坐在王座之上的那个身影,心情复杂。他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年轻的秦王殿下在去年这个时候还根本是籍籍无名之辈,自己听都没有听过。

    可是这位却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面犹如彗星一般迅速无比的崛起,以摧枯拉朽无人能挡之势覆灭了正处在国势上升期的满清,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了让蒙古和朝鲜都为止臣服,一统辽东的秦王殿下。

    想起去年冬天的时候自己还和这位在大同城推杯换盏,称兄道弟,自己还在琢磨犹豫着要不要跟这位结成盟友。

    如今看来,自己当时幸好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否则,这会,说不定自己的脑袋也跟那些鞑子尸首分离了。

    远远的看着江川望向自己的目光,李永年心神一凛,急忙收敛自己的心绪,定了定神,稳步向着高台走去。

    走到台前的时候,李永年单膝下跪高声道:“臣大同总兵李永年觐见秦王殿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臣恭贺王爷受封王爵,特献上白银五万两,上等皮货一百张,为殿下贺!臣愿追随秦王殿下,从此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江川在台上听着李永年表忠心的话,心中有些感慨。若非李永年识时务,说不定这时候自己已经兵临大同城下了。

    不过,该做的戏还是要做的,江川现在身居高位越来越理解人生如戏这句话的意义了。

    他起身走下高台,亲自扶起李永年笑道:“李兄的一片赤诚之意本王很是感动。本王能够覆灭满清鞑子,有了今日之基业,李兄的支持也是功不可没。日后只要你我同心,你我的未来都是大有可为啊。”

    李永年虽然早已经不是那种被人一忽悠就热血沸腾的年级了,但也是没想到江川在今日这种荣耀时刻竟然能够对自己如此礼遇,心中还是很有些激动的。

    要知道,之前的那些朝鲜三国的国王特使可都没有这种待遇。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一瞬间,李永年竟然有种愿意为江川甘为马前卒的冲动,有些激动的道:“殿下如此大恩,李永年愿意誓死相随。”

    江川微笑点点头,让刘基收了李永年的礼单,然后亲自拉着李永年的胳膊走上高台,让李永年站在自己身旁,以示信重。

    李永年自然算不得什么大才名将,江川如此礼遇他,自然就有千金买马骨的意思。

    他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只要真心投效我江川的,我就会对你礼遇有加。若是跟我作对,那下面的那一百多颗人头就是极好的例子。

    虽然是做戏,可是礼贤下士这种戏如果能做一辈子那就是真的礼贤下士了。

    大同知府牧佐也献上了白银一万两好其他礼物若干作为贺礼,江川也对他是勉励了一番,并且提到了他的儿子牧毅表现不俗,自己准备提携重用的意思,喜得牧佐千恩万谢,感激不尽。

    大同来的商人们虽然很多,但是他们还是没有资格出现在典礼上的,只能集体凑了一张礼单交到了刘基手中。

    刘基大概统计了一下,光是这些商人送的贺礼价值就有三百多万两银子,可见这些人也都是下了血本要抱江川的大腿。

    这个名单之中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引起了刘基的主意,那就是洞香春派人送上了五十万两银子作为贺礼。

    这是此次所有的贺礼当中数目最大的一家,甚至比朝鲜三国带来的贺礼价值都高。

    刘基暗暗留了心,准备等时候将这件事禀告江川。因为洞香春一向神秘,从来不参与这种投资诸侯的事情。

    李自成攻城略地,许多城池的洞香春分店都是直接关张,没有一家投靠大顺军的。

    所以,洞香春能一次性拿出五十万两银子作为贺礼,这件事本身就很值得思考。

    因为无论怎么看,李自成当前的势头都是最有可能得到天下的那个人,就算要抱大腿,也是要抱李自成的大腿,而不是选择江川。

    而且江川之前也吩咐过白锦绣让黑冰台去查这个洞香春的东家,可是一直没有消息,没想到这次他们竟然主动凑了上来。

    刘基心中想着,将那张礼单交给了身后的一个书办。

    台上主持典礼的苏秦宣布秦王殿下将会在明日午时在秦王府接见所有大同乡绅商人代表,请各位到时候准时带着秦王府的帖子来秦王府觐见秦王。

    这个消息让所有肩负使命而来的商人们兴奋不已,觉得自己这次没有白来。

    典礼结束之后,江川带着一众江家军高层在亲卫营的护送之下回了秦王府。

    王府之中由祁萱和颜斋两个人主持,已经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准备招待众人。

    当然,设宴只是次要的。重要的事情是酒宴之后要召开江川集团战略方向讨论暨人事职位调整会议。

    这才是这次典礼的重中之重。

第二百一十章 你们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吗?() 
会议是在秦王府的议事厅中举行的,参加会议的人数并不算多,除了江川之外,就是刘基,苏秦,胡宗宪,狄青,白山,山甲,白锦绣,李永年,牧佐这几个人了。

    至于说李永年和牧佐其实只能算是列席。虽然没有发言权,但是却也代表着一种殊荣,说明江川对他们的认同。

    所以两人虽然明知自己人微言轻,只有听的份,但是心中还是有些激动的,因为这毕竟说明江川没有打算把他们两个人当做傀儡看待。

    没有过多的赘述,江川用简单但是却激动人心的几句话做了开场白:

    “诸位,今天能坐在这里的人都是我江川信得过的人,也是将来能与我一起继续征战天下的人。

    很多人也许以为秦王就是我江川的终点,那就太小看我江川了,也小看了诸位的眼光。这天下很大,大的让你们无法想象,比诸位看到的听到的要大上无数倍。满清鞑子强吗?可能很多人会说很强。

    也许吧,但是对我来说这只是刚刚征服的第一个小山包而已,而在未来还有无数比这更高更险峻的巍峨高山还在等着我们去征服。也许有人会以为我指的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已经成了气候的流寇,但是这两个人在我眼中其实也最多算是和满清鞑子一样大的小山包而已。”

    江川的声音不大不小,也没有过于激动,但是就是这种平静的语气却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自信,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感觉心中有股气息在澎湃起来。

    强如称霸辽东几十年,让大明朝廷束手无策的满清,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如今兵锋直指京城的李自成大顺军,还有一路烧杀抢掠占领蜀州全境的张献忠大西军,这是如今天下最大最强的三股势力,人人闻之色变,竟然在这位年轻的秦王口中只不过是一个小山包而已!

    可是却没有人去质疑江川的话,因为他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因为第一个小山包已经被他用不足一年的时间以摧枯拉朽之势给灭掉了。

    如此看来,以流寇起家的李自成,张献忠两位也估计是差不多的下场。

    所以,秦王殿下说的这番话其实极其有底气。

    只是如果这样强大的三股势力都算是小土包的话,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敌人才算是巍巍高山呢?

    所有的人都在想这个问题。

    江川看着众人的目光神情,微微一笑,起身离开自己的那把虎皮交椅,走到身后那面巨大的大明舆图之前,拿起旁边的一根指挥棒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道:“诸位,你们以为的天下是不是只有大明这块土地?”

    下面的人都不说话,这表示大家都是默认了。

    江川微微一笑,继续用指挥棒向着地图上大明左侧的浩瀚大洋向西延伸然后停住虚点了几下问道:“诸位,有谁知道从大明越过浩瀚的海洋是哪里吗?

    这里有没有其他的大陆?

    这片大陆上还有没有其他的国家?

    有国家的话还有没有如大明这般国土广袤人口众多的国家?

    这些国家有没有大明强盛?

    他们的武器,操练,兵员素质,指挥体系,科技政治文化有没有大明先进璀璨?

    他们如果比大明更强盛的话会不会有入侵大明的野心?

    在这浩瀚的海洋上还有没有存在一些岛国?

    ……”

    所有人都无言以对,没有人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毕竟所有人都没有跨出过大明一步。

    他们看着江川,眼神之中带着期待,希望江川能给他们答案。

    江川却并不回答他们,反而把指挥棒又从大明东侧的浩瀚大洋上划过,又问起了同样的问题。

    依然没有没有人能够回答,毕竟阅历限制了大家的眼界。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是普通人,相反其中的好几位都是在华夏文明史上长存不朽的先贤大能。

    只是因为时代的限制,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远远是比不上江川这个现代灵魂的。

    虽然这是个似是而非的世界,但是江川却依然坚信这个世界如同前世的地球一样大,甚至更大,大很多。

    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所处的这片大陆,依然还会有其他的大陆。在那些大陆上依然会存在堪比大明,甚至比大明更加强盛的文明,这一点他是坚信的。

    如果非要证据的话,那么他从万春楼救出的洋妞茉黛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据。

    虽然茉黛并没有跟江川说太多关于她的那个国度的事情,可是从一些细枝末节上江川还是得到了不少的信息。

    根据他的推断,茉黛来自的那个大陆上,最强大的帝国就是英吉利帝国。这个帝国的强盛程度堪比前世历史上殖民全球的英帝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说别的,就是在二十一世纪的那个世界,英国女王还是全球几十个国家名义上的元首。

    在江川穿越前的那一年,阿三国的一部人气爆棚的运动电影之中就有英联邦举行运动会的情节。光是参见这个运动会的国家就有七十多个。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七十多个国家历史上都是以英帝国为宗主国的。

    根据茉黛的说法,这个世界的英吉利帝国依然是有四处寻找开拓殖民地的习惯的,所以他们的眼界和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远远不是大明这片土地上的人能够相比的。

    根据茉黛所说,英吉利帝国在寻找开拓殖民地的过程当中曾经与其他几个大陆上好几个强盛的国家都发生过武装冲突。

    而那些所谓的武装冲突,双方出动的人数都在数万到十数万之间,而且战场上的主流武器就是火枪和火炮。

    这根本就是规模不小的战争了。

    而且据说有些国家的火枪已经实现了后装,而且射程非常的远,射击精度也很高,这让江川不由的想到了后装的线膛枪。

    这显然是对方的科技水平,最少是军工水工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别人已经用上了后装线膛枪,大明这片土地上最先进的火枪还是前装的燧发枪,这差距不可谓不大。

    一旦双方遇上,在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死伤惨重的绝对是自己这边。

    而且火枪都出现了后装线膛枪,那么火炮呢?想必也差不多了。

    所以,江川现在有了一种强烈的急迫感。如果不能保持武器的先进性,那么再勇敢的军队也是给别人去送菜的。

第二百一十一章 誓死追随,死不旋踵!() 


第二百一十二章 出征() 
所有人都在准备大军入关的事情,江川则在和刘基商议日后治理辽东的一些想法细则,同时还要接见那些大同来的商人代表们。

    刘基将那份礼单拿给江川的时候,又说了一番洞香春的异常,江川也感觉有些不太正常。

    不过他显然不觉得洞香春有什么图谋。他们生意做得再大,也不过只是一个商人而已。若想在自己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诸侯身上打主意,未免太过天真了些。

    江川不觉得洞香春的东家智商如此不在线,到底洞香春有何目的,叫来一问便知。

    可是没想到洞香春大同分店的掌柜却早已经告辞,只留下了一封信,说是洞香春东家留给江川的。

    江川带着好奇打开了封信,看完之后却更加疑惑不解了。

    因为信中只有一句话:“秦王殿下无须多问,日后有缘自会相见。”

    面对如此莫名其妙的一句话,江川一头雾水。不过出征事宜诸多,他想不明白也就不多想了,只是叫来白锦绣让她派人继续重点调查这个洞香春。

    他忙着处理各种事务,却没有注意到白锦绣虽然嘴上应承了,可是神情却是有些复杂,看着他又有些欲言又止。

    正好这时候又有人来跟江川汇报其他事情,所以白锦绣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

    三天时间很快一晃而过,大军出征的日子终于到了。

    本次出征大军总计十三万,这里面包括后来江川又通过要塞基地重新招募的士兵。

    现在江川麾下包括嫡系人马和守备军,仆从军等总计将近三十万人马之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