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船只从外观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看起来就像普通的商船。
其中最中间的一艘船体型巨大,体量是其他船只的好几倍。
其余六艘船只虽然形态各异,但是大小却都差不多,以松散的队形将那艘大船围在其中。显然是对那艘大船进行护卫。
而此时,距离这支不明身份的船队最近的是水师第一支队第一分队的十艘战船。
他们分散开来,每两艘战船之间保持着不超过半海里的路程在巡逻范围内进行游曳巡逻。
每艘战船高高的桅杆顶上,都有一名哨兵正在用千里镜四处搜寻观察,一旦发现可疑目标,就会像迅速的向各船的指挥官进行汇报。
此时已经到了酉时左右,按照西洋时间就是下午五点左右。
按照规定,再过半个时辰,他们就要返航返回工程营在威海卫设置的临时军港。
在这个时代,因为技术限制,所有的船只基本上没有夜航能力。
没有航海图,没有雷达,在夜间航行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在最多半个时辰之后,他们就必须返回,否则的话就会面临着夜间航行的危险。不说别的,就是夜间海面上的气候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水师的这些船只都比较小,抗风浪的能力比较差。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太阳也在逐渐西斜。指挥第一分队的指挥官?看了看天色,正准备下令分队返航。
就在这时,第一分队旗舰上的负责观察的哨兵突然大声的惊叫起来:“报告指挥官,东南方向发现不明船队,东南方向发现不明船队!”
这个消息让战船上的人都紧张了起来,纷纷看向指挥管。
指挥官略微一沉吟,命令旗语兵爬上桅杆向附近的分队其他战船打出旗语,通报敌情,并且命令他们向旗舰靠近,做好作战准备。
此时其他战船上的哨兵也纷纷发现了那只不明身份的船队,接到旗舰命令之后一边向旗舰靠拢,一边下令人员各就各位,准备战斗。
在指挥官的指挥下,第一分队的十艘战船迅速的鼓足风帆向那一支不明身份船队包围而去。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在桅杆上的哨兵,水势哨兵已经能够看见对方的旗帜。
“报告指挥官,对方旗帜不明,无法查明身份。”桅杆上的哨兵扯着嗓子大声报告。
指挥官当机立断,命令十艘战船成包围阵型向不明船队靠拢过去。
并且旗舰向其余战舰发出命令,要求他们一旦看到旗舰开炮就同时向敌方船队开炮。
此时,那只不明船队也发现了包围过来的第一分队。
不明船队很快向第一分队打出旗语,说他们是远赴海外的商船,并且询问第一分队的身份。
哨兵将对方的旗语汇报给指挥官。
第一分队的指挥官则命令旗语兵向敌方打出旗语,告诉他们这是大明水师,要求他们立即停船,接受检查,否则将会立刻开炮。
旗语兵迅速的将指挥官的用旗语向对方发送过去。
突然不明船只船突然沉默了下来,再也没有后续的旗语打出。
第一分队指挥官立即察觉到了这种不寻常,认为对方身份非常可疑,命令各舰做好战斗准备,对方极有可能是倭寇船只。
第一分队各艘战船已经迅速的做好了战斗准备,此时接到旗舰命令,全部高度戒备起来,十艘战船向着疑似倭寇船队队靠拢过去。
大约到了对方的火炮射程之内,第一分队的十艘战船停了下来,对对方船队形成一个圆弧形的包围圈。
旗舰上的第一分队指挥官继续下令,让旗语兵告诉对方,如果对方再不停船接受检查,将会立刻开炮摧毁。
旗语兵刚刚打出这段旗语,对方打头的一艘船忽然火光一闪,然后便传来一声巨响,一颗黑乎乎的炮弹划过天空落在了旗舰附近的海里,掀起了一片浪花。
如此情形已经无需再说,基本可以判断对方身份非常可疑。
第一分队指挥官果断下令,命令命令十艘战船分散开来,以弧形阵线向对方推进。
如今的秦军水师初建战船的,吨位偏小,火炮射程偏近,威力偏小。
所以按照邓世昌制定的狼群战术,在面对敌军战团时通常是以三艘迎击对方一艘舰。在局部形成绝对优势火力,以数量来弥补火炮质量的差距。
第一分队除了旗舰之外,其余九艘战船迅速的组成组成三个战斗小组,向着不明船队打头的三艘船包围过去。
打头的三艘敌方船只吨位也不算大,按照体量只是比水师的战船体量稍微大一些。
而且他们此时正在逆风前进。而水师战船,却是顺风前进,因此速度上比他们更快。
而且船体小的话调头更加灵活。
水师的九艘战船,迅速如狼群一样,从三个不同的方位向各自的目标扑了过去。
随着第一声炮响,双方炮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顿时,整片海面上火炮齐鸣,火光闪烁,炮声隆隆,白烟弥漫,秦军水师成军以来第一场海战就在这么突然的情况下开始了。
第一百零三章 大获全胜()
这一支不明身份船队的确是倭寇船队。
这股倭寇的巢穴是在距离威海卫东南约三百海里外一座海岛之上。
但是他们却不是上一次袭击威海卫的那股倭寇,而是跟那只倭寇有着紧密联系的另一支倭寇。
这片海域上的倭寇分成了好几大股,互相之间并无统属关系,甚至有时候还会发生冲突。所以他们都有各自的地盘。
不过同属倭寇,他们都互相认识。
上一次袭击威海卫的倭寇轻松惬意的大获而归,抢夺的大量财物以及妇女,这严重的刺激到了其他倭寇。
今天这股倭寇于是就打算也来青州劫掠一次。
上次威海卫的顺利让这些倭寇们尝到了甜头,一路几乎毫无抵抗,让他们看到了整个大明如今的秩序崩坏,力量空虚,这种环境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一般。
他们虽然是倭寇,但是却也对于大明如今的局势有所耳闻。知道如今大明虽然是内乱不已,天下分崩离析。但是他们也知道辽东出了一个猛人秦王,入关之后带着秦军打的原来一路高歌猛进的大顺军丢盔弃甲,一路西逃。
他们很清楚,如果按照这样的局势下去,那么也许用不了几年,整个大明就会重新被统一起来。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天下局势稳定,中兴有望,军备强盛,他们这些倭寇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所以他们更要趁着秦王如今和大顺军交战的时候浑水摸鱼,能多抢一点是一点。
而且他们也都清楚,从辽东来的秦军虽然打仗很猛。但是却是没有水师的。毕竟水师不是随便拉起一群人就能成军的。
所以他们才有信心才海上不会遇到阻拦。
而上一次袭击威海卫的事情的确也有试探的意外在里面。而结果的异常顺利让他们更加确定了如今的秦军根本对他们构不成威胁。
受到刺激的这股倭寇于是打算也搞一次突然袭击。
这次出动他们的目标是他们的目标威海卫南边一百多里地的灵山卫。
和威海卫一样,灵山卫都是当时大明建国时候卫所驻地。
后来随着卫所制度的坍塌崩坏,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这里就渐渐变成了一座小城。
整个灵山卫的人口在一万人左右,比起威海卫来多了几乎一倍的人口。
那是因为灵山卫附近有一个良好的盐场。这个盐场带动了灵山卫的繁荣,比起威海卫来人口更多,城池也更加繁荣。
这些倭寇早已经打听清楚,所以这一次是有备而来。
而且这次带队的是这股倭寇的二首领和三首领。
二首领其实是一名大明海盗,三首领是一名真正的倭寇。
他们这次七艘船只上总共有约莫七百多名倭寇,之所以这次出动的人数不多,自然是认为没有必要去这么多人,而且留出来的空间要装载抢掠的财物和妇女。
所以他们的船只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运载,并且倭寇也没有打算与正规水师进行海战,因此他们的船上虽然有火炮,但是火炮数量很少。
每艘船上仅有的几门炮,与其说是用来防卫,不如说是他们打算在海上遇到过往商船的时候,准备客串一把海盗。
所以他们在看到围过来的水师分队,根本没有把他们往大明水师的方向去想。
倭寇纵横海上这么多年,知道大明水师早已消耗殆尽,不可能有船只出现在海上,而且还是距离海岸线这么远的地方。
他们以为这支船队应该是商船或者海盗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他们甚至还产生了抢劫对方的想法。
但是这些倭寇没有想到,对方亮明的身份竟然是大明水师。这让他们迷惑不解的时候,终于开始心生警惕。
可是此时倭寇依然不相信眼前的这只武装船队会是真正的大明水师,他们甚至认为这支船队是一支海盗冒充的大明水师,是因为他们之前也这样干过,用来打劫过往商船。
所以倭寇首领下令打头的船只开炮警告这只冒充水师的海盗队伍。
按照他们的估计,只要几轮炮弹过后。这支海盗队伍就会知难而退。
因为如今在这片海域。几乎所有的海盗都倭寇不好惹,而且著名的大海盗王直本身也是倭寇的首领。
所以一般在海上遇上海盗都是相安无事。只是没想到今天遇到的这支海盗队伍竟然如此不知进退,所以打算开几炮警告。
没想到他们的警告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对方的船竟然蜂拥而上,包围了上来。
正规的水师对对上倭寇的改造武装商船,而且在数量上处于绝对的优势。
倭寇的船只虽然体量略大,但是他们为了腾出更多的装载空间,所以每艘船上的火炮不超过十门,但是秦军水师每艘战船上的火炮都有二十门,而且炮弹充足,所以这场仗根本没有多大的悬念,
不到半个时辰,倭寇打头的三艘船只相继被秦军水师击中起火,然后很快开始沉没,上面的倭寇纷纷叫嚷着跳入水中。
此时后面那艘大船上倭寇首领终于知道眼前的这支船队极其不好惹,看起来是铁了心的要灭掉自己。
于是他们打算掉头逃跑,命令剩余的三艘船挡在前面为他们争取时间。
但是他们是逆风行驶,而且船只越大,掉头就越困难。
而水师的船是顺风行驶,又灵活的如狼群一样迅速的围了上去。
又是一阵火炮齐鸣,剩下的三艘倭寇船只也很快被击毁,陆续沉入水中,水面上到处都是落水挣扎的倭寇。
第一分队的指挥官命令两艘战船打捞那些落水的倭寇,其余战船向最后剩下那艘大船围了上去。
眼看着逃跑无望,最后那艘大船无奈的打出白旗,要求投降。
此时大船上的倭寇首领依然不认为他们击毁了他的船队的是大明水师,还是把他们当做一群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海盗。
所以他打算投降以后搬出王直的大名来对方谈判。
看到对方打出白旗,第一分队指挥官命令各战船围了上去,随时做好开火准备。
要想俘虏对方的船只,要么是利用跳板登上对方船只俘虏人员,然后控制船只。但是这要建立在双方的船只体量相差不大的基础上,那样才能架稳跳板。
显然水师的船只比起对方的船来小了很多,要想进入只能仰攻,那样显然对己方不利。而且指挥官看上了这艘船,所以便选择了第二种办法。
他命令旗语兵打出旗语,命令对方跟随己方一起前进,否则立刻击沉。
为了验证指挥官的命令会得到果断执行,包围着这艘大船的八艘战船迅速的向这艘大船周围进行了一轮炮击,炮弹精准的落入了大船侧舷周围,掀起了一大片水浪,浇了那些站在甲板上的倭寇一头一脸。
倭寇首领迫于无奈,只好打出旗语同意跟随水师船队前进。
那些落水的倭寇纷纷被打捞上来,刚一上船立刻被五花大绑,扔到了底舱之中。
这场海战开始的突然,结束的也很快,不到一个时辰就以水师大获全胜宣布结束。
此时的太阳已经将要落入海平面,海面上光线已经开始昏暗起来,指挥官也下达了返航的命令。
第一百零四章 胡宗宪赶到()
通往威海卫的官道,一队骑士正在狂飙疾进,向着威海卫的方向疾驰而去。
其中为首的一名骑士,身材高瘦,面容清癯,须发花白,虽然看起来身体有些瘦弱,不时的还要咳嗽一两声。但是身体却挺得笔直。
此人正是被大明摄政王江川封为青州总督的胡宗宪。
胡宗宪处理完济南府的事务立刻带领亲卫队马不停蹄的向着威海卫而来。
在原本的历史,原本胡宗宪的人生历程当中,其中名垂青史,最辉煌的一段,也是和抗击倭寇有关。
一代名将戚继光以及俞大猷能够在浙江抗倭大获成功与时任浙直总督的胡宗宪的大力支持和从中调度密不可分。
甚至胡宗宪自己也曾经亲自过战场,与倭寇搏杀,而且差了杀身成仁。
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他被重新召唤出来之后,竟然再一次对了倭寇。
这对他来说,在兴奋之余,又感到一种深深的宿命感。
疾驰的马队在官道扬起阵阵灰尘。
紧紧跟在胡宗宪马后的卫队长,看他咳嗽的厉害,驱马前关切地问道:“大人是否休息一段再走,您这身子撑不住啊。”
胡宗宪却丝毫不停歇,一边纵马疾驰,一边大声道:“不歇了,听说水师首战告捷,俘虏了一艘倭寇战船还有数百倭寇,咱们这就赶去,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收获,去看看他们审出了什么结果。”
卫队听长胡宗宪如此一说,也不再劝说。
他知道胡宗宪虽然平时对待下属和气,但是一旦作出决定,绝不容他人质疑更改。
所以向后吩咐了一声,命令大家紧紧跟,继续向威海卫疾驰而去。
马队又疾驰了半个时辰之后,终于能够看到威海卫城市轮廓。
此时官道对面沙尘扬起,急骤的马蹄声阵阵传来,显然是一队骑兵从前面迎面而来。
双方马队迅速接近,走到近前时,发现正是带人赶来迎接的狄青。
双方见面,狄青在马拱手大笑道:“总督大人来的好快呀。”
胡宗宪则大声道:“不快不行啊,主公在京城看着可看着呢。那些死去的百姓,也在九泉之下看着咱们。如果不能尽快将这些倭寇剿灭,我胡宗宪睡不着觉吧。快说说,白姑娘他们那边审出了什么。”
那些倭寇被押回威海卫军港临时军港之后,这才发现他们面对的是竟然是真正的大明水师。
而且。竟然还是是那个赫赫有名的猛人秦王从辽东入关后才组件起来的水师,一个个惊愕的跟见到神仙似的。
想他们苦心经营多年,到处抢掠,才不过拥有十几条大船而已,没想到这秦王竟然短短一月不到竟然就组件起了一支水师来,这不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又是什么
而且这支水师显然还不是样子货,他们可是刚刚领教了这支水师的厉害的。
这些倭寇惊愕之余,更是心惊胆战,不知道自己会落一个什么下场来。毕竟他们之前以为对方是海盗,所以还有点谈判的希望。现在竟然发现落入了官军手中,那真是老鼠落到猫爪子下,彻底没指望了。
这些倭寇下船之后被迅速甄别。
那些假倭寇,也就是原本是大明人的倭寇都被甄选了出来,和那些来自扶桑的真倭寇分区别关押。
白锦绣则带着黑平台的人,以及狄青派给她的一部分人马连夜对这些真假倭寇进行审讯。
黑冰台向锦衣卫那边学了不少的刑讯逼供的本事,所以这些倭寇虽然凶悍不已,很多人一开始非常强硬,但是在这些刑之下,没有几个能撑得住的,最后都纷纷招供。
经过最后互相比对,综合之后,白锦绣的到了一份完整的情报。
狄青带着人与胡宗宪的人,两支骑兵合二为一,继续向威海卫疾驰而去。
狄青与胡宗宪并驾齐驱,一边疾驰一边向他禀报道:“督台,白公子已经问出了眉目。这股倭寇并不是之前袭击威海卫的倭寇。具体的情况到了城中,还是让白公子亲自来跟您说吧。”
两人说话间,马队便很快进入了威海卫。
此时的威海卫,在工程营的修缮之下重新变得完好坚固起来,并且看起来比原来的城市更加高大坚固。
以工程营的建筑速度,胡宗宪也并不感到吃惊。进入城中之后,马队直奔狄青的中军大营。
胡宗宪到了营中,匆匆洗漱了一下,稍微缓解了一下一路的疲劳,便让人找来了白锦绣。询问审问这些倭寇的情况。
白锦绣经过一天一夜的连夜审讯之后,整个人也显得有些憔悴疲惫,但是神情却显得很有些兴奋。
胡宗宪看到白锦绣的样子,开玩笑道:“白姑娘这些天劳累消瘦了不少,若是主公看到你这个样子。说不定会怪罪老臣不知体谅姑娘啊。”
白锦绣脸一热,没想到这个胡宗宪竟然也会开玩笑,于是岔开话题道:“胡总督,经过审讯,被水师俘虏的这些倭寇的确不是次袭击威海卫的倭寇。
不过这些倭寇之间也互有联系。据他们招供,次袭击威海卫的倭寇是盘踞在距离威海卫以东约有三百多海里之外的一处海岛的一股倭寇。那股倭寇的首领叫做青木二郎,是一个来自扶桑的真倭寇。这个青木二郎手下还有其他几个首领,手下共有倭寇近两千人。手下拥有各种船只有三十多艘。另外岛还有被这些倭寇抓去的大明百姓数千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妇女。至于其他的详细情况这些倭寇也不太清楚了。”
胡宗宪听完沉吟片刻后问道:“这些人里面有没有人认识那个倭寇首领青木二郎”
白锦绣点点头道:“被水师俘虏的这股倭寇之中有两条大鱼,是他们的二首领和三首领。这个三首领也是个真倭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