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点,在系统升级到工业文明时代前期之后,银行和铸币厂可以被建造,从技术上也保证了江川可以结束和整顿如今混乱不堪的大明金融货币体系。
银行和铸币厂被建立之后,都是自带从业人员的。
这些不用江川担心,毕竟系统之前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过。
江川要做的就是在一开始用国家力量强行发行纸币,赋予纸币价值,让纸币能够真正流通起来。
同时做好应对货币发行初期民众挤兑风潮的出现,这一点当然要储存大量的金银。
这一点江川虽然缺钱,但是还是可以想办法搞定的。
当然,发行纸币是一个方方面面需要统筹考虑的事情,江川想了这半天都是一些大概的思路。
不过一旦思路被打开,剩下的具体部署都不算大问题了,自有专业的人士去做这些。
一旦纸币发现,只要度过最初期的挤兑风潮,银行和朝廷的基本信誉建立起了,缺钱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江川越想越兴奋,摸着下巴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眼睛之中精光闪闪,偶尔看向呆立在一旁的若灵公主的时候都是莫名其妙的笑意。
若灵公主被江川看的犹如一只被大灰狼盯上的小白兔,虽然是盛夏时节,依然下意识的抱住双臂,警惕的后退了一步望着江川,好像生怕他对自己有什么非分之想。
一想到这个头疼的大问题很快就要被解决,江川兴奋的也顾不上什么摄政王的矜持威严了,大步走到若灵公主面前一把搂搂着她娇俏的小脸,在那带着一点婴儿肥的白皙脸蛋上“叭”的就是一口。
亲完之后便哈哈大笑着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大叫着:“杨初六,关豹,给本王备马。”
江川素来是个行动派,他现在就打算出去为即将建立的央行选址了。
央行的选址非常重要,一定要选择一个繁华而显眼的位置,首先从形式上就标榜出央行的地位来。
央行的名字江川都想好了,打算叫做“中州银行。”
如今白牧成了新一军军长,副校尉季彪也在忙着近卫团的改编和训练,现在在江川身边的就是关豹和杨初六了。
关豹经过一年多的军旅生涯淬炼,已经变成了一个英气勃勃的小将了,现在是近卫团的一名连长。
杨初六也因为这一年来营养跟得上,又跟着白牧等人学武,个头也蹿高了一大截,现在看起来也是个虎虎生威的小将了,是关豹的副连长了。
两个人的这个警卫连是随时在江川身边听命的。
江川一叫,关豹就应声开始安排下去了。
江川很快风一样的卷出了房门,丢下捂着自己的左脸颊,满脸通红,神情既委屈又复杂的若灵公主呆呆的站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一百五十八章 势在必行()
带着卫队在京城考察了一天之后,江川终于选定了五个地方作为中州银行的所在地。
按照江川的设想,中州银行在京城至少要设立一个总行,以及四个支行。
江川选定的中州银行的总部所在,是位于金城狮子大街的中段。
而狮子大街,是京城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
这条街上,店铺林立,地价是整个京城最高的,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也不为过。
而这里的店铺基本上都是朝廷权贵或者宗室的产业,可以说没有背景的人根本无法在这条狮子大街上占据一席之地。
而江川选定的作为中州银行总行所在地店铺,之前正是属于魏国公刘霖的产业。
这位魏国公刘林如今已经变成了刀下之鬼,他的所有家产也为朝廷所抄没,自然也包括这一处店铺
没有江川的命令,朝廷也不敢将这一处产业进行拍卖或转手。
这处产业占据的面积非常大,格局跟其他的商铺基本一致,前面是门面,后面则是三进三出的大宅院。
要想作为银行总行,基本的格局不用变,只要重新进行设计装修,就可以开业使用。
而中州银行的另外四个支行选址,也都在京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繁华之地。
这些地方虽然目前没有掌握在朝廷或者江川手中,但是也无非是多花一点钱或者手续的问题。
对于江川来说,目前就是想把中州银行设立在皇宫里,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选定了地址之后,江川回到摄政王府,招来了外管家颜斋,让他去处理这几处房产手续的问题。
当然,江川并不是打算巧取豪夺,他会给到这些产业原来的主人足够的赔偿。
当然,如果这些产业的主人不识时务,想狮子大开口的话,他自然也不会介意手下的人给他们一点教训。
颜斋虽然是从小地方来的人,但是他做事情足够周密细心,既有原则,也知道变通,做事一向稳妥,所以做这件事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颜斋也知道江川有意提携自己,所以做事情上一直表现得尽心尽力。
当然赔偿的这部分款项是要从户部的账户上出,江川不可能自己去掏腰包,毕竟设立中州银行本身就是一件朝廷的行为。
虽然现在基本上朝廷和江川两个字是可以划等号的。
交代完了颜斋之后,江川又派人找来苏秦,刘基,以及内阁首辅夏俊泽三人商议。
虽然设立银行,发行纸币这件事情是势在必行,但是江川也需要这几位的支持。
当然,苏琴和刘基自然是不必说的。
只有夏俊泽,虽然一直表现的都很配合,但是他真正的想法,江川其实是有些看不清楚的。
而且因为有前车之鉴,大明宝钞曾经被滥发导致成为废纸,最终被彻底废除,金银重新成为流通货币。
对于这些在知识储备体系里边,基本上只有圣人之言,四书五经的朝廷大员以及普通读书人来讲,发行纸钞等于祸国殃民基本上成了他们心中的真理。
他们并不关心朝廷收入如何,并不关心国计民生如何,他们只关心自己的财富有没有受到影响,只关心自己的家产有没有缩水。
所以他想从夏俊泽这里看看态度。
如果夏俊泽坚决反对的话,那么其他人的反对将会更加激烈。
苏秦现在重点在理藩院上面,所以虽然挂着摄政王府长史的头衔,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理藩院那边忙活。
而且因为英国雇佣军入侵的事情发生以后,理藩院的压力就更大了,虽然江川并没有去责怪苏秦,毕竟理藩院才刚刚成立。
但是这件事又的确在理藩院的职责范围之内,苏秦自己本身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几乎是没黑没明的在理藩院进行忙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理藩院能够真正运转起来,发挥作用。
而刘基现在主要掌管的是都察院,而且也挂着一个阁臣的身份。
他最近的主要任务是一边整顿督察院,同时在督促跟进礼部准备秋季恩科取士的事情。
自古以来,言官就是皇帝最不喜欢的一群人,而大明朝的言官更是一群变态。
为了出名,这些人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骂同僚,骂朝廷大佬,甚至骂皇帝,骂太后,骂天骂地,就没有他们不敢骂的。
而且他们言官的身份本来就有风闻议事的权力,所以就算骂错了,别人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到了大明后期,这些言官基本上沦为了党争的工具,变成了朝廷之中各个党派大佬手中的一条条疯狗,用来互相攻讦,搞得朝廷之中一片乌烟瘴气。
可以说皇帝对这群人是最为讨厌的,但是又没有办法撤掉他们,毕竟皇帝还要做出一副广开言路,礼贤下士的姿态。
所以在原本的大明历史上才会有正德皇帝天天玩乐,嘉靖皇帝四十年不上朝的事情发生。
江川自然也不愿意听这群疯狗乱叫,所以才将督察院这块言官的主要阵地交给了刘基来管理。
如果交到其他人手中,这群疯狗又难免会聒噪不休。
江川并非那种刚愎自用,听不进去任何意见的人相反,他知道自己施政经验薄弱,所以也经常招来刘基,苏秦等人请教。
但是他知道在这个非常时刻,朝廷需要一言堂。
如果让那些所谓的言官开口说话的话,朝堂之上必然又是一片乌烟瘴气,朝廷的办事效率又会变得拖沓缓慢,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而且江川是打算将都察院及六科给事中这些言官最终都撤换掉的。
都察院,他最终要变成一个真正的监察机构,仿效现代社会那样,对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员进行监察审计,成为一把真正悬在那些贪官污吏头上的一柄达摩克斯利剑。
而不是现在这样,成为一群只知道狺狺狂吠的疯狗。
只不过因为现在手头的人才不足,再加上精力有限,他还暂时顾不到这个上面。
不过等到秋季恩科取士之后。朝廷获取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之后,这件事情到时必将成行。
不多时,苏秦,刘基以及夏俊泽三人相继到来。
第一百五十九章 摄政王的屠刀又高高举起()
等到三人全部到齐之后,江川将自己设立中州银行以及发行纸币的构想说了一遍。
虽然面前的三位,前两位都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
而夏俊泽,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大儒。
但是他们对于现代金融知识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概念。
毕竟自古以来的教育体系基本上都是以圣人之言四书五经为主。
再加上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导致读书人当中,对算学通晓的都少之又少,何况这种略微复杂的现代金融知识。
因此江川又花费了一些时间,通俗易懂的将设立中州银行以及发行纸币的所有好处和意义又说了一遍。
三人虽然没有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但是江川说得浅显,而且这些知识本来也不算难懂,所以三人也是一听就懂。
刘基和苏秦二人自然是双手赞成。
经过江川这么一说,以他们的眼光自然能敏锐的意识到发行纸币所蕴含的巨大好处。
而夏俊泽听完之后的反应,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他脸上的神情显得很复杂。
有激动,又有迟疑,还有忐忑,甚至还有一些江川看不懂的情绪。
他两眼盯着江川,看了很久。目光之中,各种情绪如走马灯一般的转过。
嘴唇动了好几次,最终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这是夏俊泽第一次这样长时间的直视江川。
这在古代社会当中,是极为不礼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以下犯上的忤逆行为。
很多人在电视剧里面看到,大臣上朝的时候,手中都拿着一个玉圭。
那个玉圭拿着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在臣子们和皇帝说话的时候,用来遮挡住视线的,以表示臣子们不敢直视皇帝的龙颜。
江川如今虽然没有真正的当上皇帝,但是任谁都知道,他的权势比皇帝过之而无不及,他才是大明朝真正的皇帝。
所以夏俊泽的这种行为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件极为不寻常的举动。
苏秦和刘基也都看出了夏俊泽的古怪,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而江川对此虽然心中有疑惑,但是却表现的很平静,嘴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平静的看着夏俊泽。
屋子之中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很古怪,有些凝重,有些尴尬,还有一些紧张。
夏俊泽自己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种气氛的微妙深吸一口气之后,从凳子上站起来,走到江川面前。深深的揖了下去:
“殿下,请受老臣一拜!”
江川,苏秦,刘基三人都被夏俊泽的古怪举动所惊讶,互相对视了一眼。
江川也没有阻止夏俊泽,大大方方的受了他这一拜。
等他拜完之后,江川带着微笑,看着夏俊泽的眼睛道:“夏阁老可还有不明之处,若有疑惑之处。自当为阁老解惑。此次设立中州银行发行纸币,意义深远,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希望阁老能够助本王一臂之力。”
江川的话虽然说的客气,但是在场的东北都是极其聪慧之人,自然听得出他话语之中的潜台词。
这话显然是既表明了江川的强硬态度,也是希望它下俊泽,能够识时务,顺应潮流而行,不要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
夏俊泽知道自己到了必须表态的时候。
他直起身,看着江川沉声道:“诚如殿下方才所言,设立银行制度,发行纸币,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一件大事。而且殿下方才也阐明了发行纸币的基本道理,臣虽然对殿下所说的金融知识之前从无涉猎,但是却相信殿下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打算推行此事。”
臣,夏俊泽,愿尽毕生之力,追随殿下,以重现我中州强盛统一之盛世。”
夏俊哲这一番话让苏秦刘基以及江川都先是一愣,然后均是面带喜色。
尤其江川,他本以为夏俊泽会提出一些反对意见,甚至会拿之前大明宝钞的事情来反对,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态度,当即起身绕过桌子,走到夏俊泽面前,扶起她他微笑着道:“有阁老这句话,本王甚是欣慰。”
阁老以肺腑之言相告,本王也不妨给阁老交个底:设立银行制度,发行纸币这件事,本王深知阻力之大,或许会掀起惊涛巨浪。但是,请阁老放心,面前无论有多少人反对,本王都将一力推行。凡是敢阻碍此事之人,本王定会让他们领教到本王的手段。”
江川这段话说的很平静,但是夏俊泽却从这话中听出了江川异常强硬的决心。
而且在江川手下做事这一段时间,夏俊泽也基本了解江川的脾气,。
他不做则已,一做必然是雷霆万钧,他想做的事从来没有人能够阻挡。
如今魏国公刘霖等五百多人的尸骨尚未冰凉,如果这次还有人敢跳出来,与这位摄政王殿下叫板的话,相信他们很快也会步魏国公等人的后尘。
而且以夏俊泽,对朝廷,对人性,对世事的了解,他也知道,这次虽然摄政王江川会强力推行银行制度以及发行纸币,这件事也一定会遭到巨大的阻力。
毕竟之前软禁皇帝,斩杀叛臣都可以算是政治层面上的事情,而这一次设立银行制度,发行纸币则是从上到下,从王公贵族到贩夫走卒,都有切身利益相关的大事。
人常言: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
凡是跟钱财相关的事情,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而且夏俊泽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件事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说白了,从表面上看是设立银行制度以及发行纸币,但是从本质上看,却是又一次的朝廷重新洗牌的机会。
在这一次的浪潮之中,选错队伍的,一定落一个万劫不复的下场。
而那些选对队伍的人,从此之后,只要不犯大错,基本上可以平步青云,得到摄政王的重用。
这一点,夏俊泽看得很是明白,他心中已经在打算,等回到府中之后,便要吩咐下去,交代自己的家人以及亲近门生,故旧交好等人,让他们不要参与到这次的浪潮之中。
在几人都达成共识之后,江川又将一些细节与三人大致交代了一番,最终决定:三日后重开宫门,在乾清殿召开大朝会,京城七品以上官员全部上朝参会。
而且,江川特别交代此事暂时需要保密,他不希望在大朝会召开之前听到任何风声。
夏俊泽心中一惊,他知道这次摄政王殿下又将高高举起屠刀,准备挥向那些不识时务,愚蠢保守的的铁头娃了。
第一百六十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京城的各大衙门,全部接到了来自摄政王府的王命,要求京城所有七品以上官员在三日之后,参加在乾清宫举行的大朝会。
这道王命非常简单,但是却在京城之中引起了各种议论。
毕竟自从摄政王江川将皇帝软禁之后,宫门紧锁,从来没有召开过任何一次大朝会。
三日后的大朝会将是摄政王江川执政之后举行的第一次大朝会。
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不寻常的事情,很多人都在纷纷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时之间,官员,宗室,勋贵之间走动频繁。
无数个府邸之中深夜密谈,议论纷纷,各种流言蜚语都开始滋生起来。
但是任凭他们如何打听,却是一点确切的消息都没有。
一些心思活泛的人直接找到首辅夏俊泽的府上。
结果夏俊泽却称病不出,闭门谢客,让所有来访的人都吃了闭门羹。
首辅的拒绝见客更加深了官员们对三日后大朝会的好奇。
一时之间说什么的都有,有人猜测三日后,摄政王江川将会逼迫皇帝退位,自己登基。
还有人说,摄政王江川将会在大朝会上宣布迎娶若灵公主。
更有一些脑洞更大的人甚至猜测,这是摄政王江川打算对皇室动手的最后信号,要将皇室斩杀殆尽,以便扫清为自己登上帝位的最后障碍。
基本上所有的猜测都是围绕着江川和皇室的关系来展开的。
期间更是衍生的各种匪夷所思的版本,甚至在民间都开始流传。
但是猜测归猜测,所有人都没有确实的信息来源,而深知内情的几个人却全部都守口如瓶。
而摄政王府也没有任何辟谣的意思,摆出一副任凭舆论发酵的姿态来。
这期间倒是发生了一件让江川有点儿哭笑不得的事情:
京城的一群商人联合起来,带着一大帮子人,举着所谓的万民伞,万民书,浩浩荡荡的聚集在摄政王府门前跪求江川顺应天意民心,继承大统。
这一幕闹剧吸引了京城所有人的眼光,京城各大衙门都按兵不动,很多人都在等待下文,甚至有人怀疑这是江川暗中授意指使的为自己即位营造舆论。
而江川这边经过了最开始的哭笑不得之后,也怀疑这是一起幕后有人指使,故意用来恶心自己的闹剧。
这群商人很快被守卫摄政王府的近卫团所驱散。
他们背后的真正动机,黑冰台也展开了快速调查。
事情很快调查清楚,真相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几个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