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出长街,刚要拐进一个小巷子时,一个黑袍青年从巷口悠悠转出,秦牧差点撞在那人身上。

    秦牧毫不犹豫,双手一抖,两支精铁铸造的判官笔向那黑袍青年面目电射而去。

    他一路狂飙,全身警戒,却依然没有听到这个青年的脚步声,此人显然来者不善,是个高手。

    就算杀错了也顾不上了。

    判官笔射出去之后,秦牧双臂一抖,精铁打造的双虎爪飒然弹出,身形猛然前纵,犹如猛虎扑食一般向黑袍青年扑了过去。

    狮子搏兔,尚需全力。他一向对敌,都是全力搏杀,不给对方一点机会,也不给自己任何一次遗憾。

    小瞧敌人,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这是教他武功的那个人从小就告诉他的。

    因此,他不会小瞧任何敌人,哪怕对方看起来只是老弱妇孺。

    这个原则让他才能一直活到现在。

    黑袍青年不闪不避,眼睛微微眯起,右手一动,一道让人忍不住想要闭眼的亮光闪过。

    嚓地一声,两支判官笔断成四节。

    又一道亮光闪过,秦牧只感觉双腕一痛,然后胸口上又遭遇到重重一击,人便倒飞而出,在空中的时候喷出一大口血,落地之后再无起身之力。

    当他人在空中的时候,这才看见了落在地上的两只精铁虎爪,还有跟虎爪连在一起的自己的两只手掌。

    他的两只手腕被人一剑同时斩断。

    等到落地,他才感觉到两只手腕处剧痛无比,鲜血狂涌。

    看着缓步向自己走来的黑袍青年,秦牧眼中又恨又惧。

    恨的是此人堵住了自己逃生之路,还斩断了自己两只手腕。

    惧的是自己在此人面前不堪一击,对方实力深不可测,自己根本毫无逃生希望。

    黑袍青年正是江川,他将软剑放回腰间,走到双腕齐断的秦牧面前,先是在他双臂上面连点几下,为他止血,然后才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缓缓道:“出手够狠够果断,只可惜实力太差。”

    “最关键的是脑子不清楚,造反这种事情不是谁都能干的。古往今来能够造反成功的人都是顺应大势才可能成功的。而你,太蠢,逆势而动,注定一死。”

    秦牧吐出一大口血,看着江川,低声问道:“你是谁?”

    江川弯腰看着他,摇了摇头,嘲讽一笑:“你问我是谁?你要造我的反,竟然不知道我是谁?岂不可笑!”

    秦牧一愣,瞬间变色,瞪大双眼道:“你是江川?!”

    语气又震惊又不敢相信。

    “怎么?看着不像吗?”

    “你!可是你怎么会在这里?怎么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不可能的!”秦牧摇头,如见鬼一般连声道。

    季彪带着一群扮成捕头的护卫赶了过来。

    许清朗带着黑冰台的人也赶了过来。

    “公子,叛党在城中的据点已经被我们捣毁,无一漏网。”许清朗沉声禀告道。

    江川点点头,指着躺在地上面无人色,一脸茫然的秦牧道:“此人交给你了,让他活着,还有用。”

    许清朗躬身领命。

    季彪禀告道:“公子,城中的叛党余孽基本已经肃清。”

    此时,马蹄声骤然响起,越来越近,两名身着新式军装的将领骑马而来,来到近处,急忙滚鞍下马来到江川面前敬礼道:“末将国民警卫队第六十一师师长云昭,第六十二师师长杨毅参见殿下。”

    “两位将军,辛苦了,外面情形如何?”江川点点头问道。

    “回禀殿下,攻打大运码头的贼人三千人,被我军击毙两千七百多人,俘虏两百多人,全军覆灭。码头上秩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目前码头秩序已基本恢复。”云昭沉声道。

    “回禀殿下,进犯西城的贼人五百多骑兵全军覆灭,无一活口。”杨毅沉声道。

    “好,你们做的不错,功劳会记在大本营那边的。”江川道。

    两人大喜,这下算是简在帝心了,以后升迁大有希望了,急忙敬礼道谢。

    “尽快恢复城内外秩序,所有尸体火化掩埋。审问俘虏,找出贼人巢穴所在,务必彻底*****川命令道。

    “末将遵命!”两人齐声领命,转身上马离去。

    许清朗走过来低声道:“殿下,那人如何处置?”

    江川顺着他的指示看去,就看见不远处的一个一身儒生服的白面男子。

    正是此人匿名向官府投书高密,江川才能布局一举覆灭秦牧的作乱。

    江川看了一眼,收回目光淡然道:“有功之臣,自然要赏,如此才能赏罚分明嘛。你就看着处理,不过很多时候,意外总是很多的,对吧,许百户?”

    看着江川大有深意的目光,许清朗一愣之下,又惊又喜,很快明白了江川的意思。

    原本以为自己这次能保住总旗的职位就算是烧高香了,没想到摄政王殿下竟然不仅没有给自己降职,反而还给自己升职了,心中一下子感激满满。

    当即躬身激动道:“公子大恩,我一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至于那人,公子的意思属下明白,绝对不会让公子失望的。”

    江川点点头,在他肩膀上拍了拍,带着季彪一行人离开了。

    一个白袍公子正笑意盈盈,摇着纸扇站在不远处的酒楼前面等着。

    自然就是白锦绣扮的。

    等到江川走远,许清朗的目光才投向仍然站在远处的那个白面儒生,心中杀机已起,但是脸上却是一副和煦的笑容。

    摄政王殿下最不待见这种卖主求荣之人,但是却又不能不赏,免得寒了人心。

    因此有些事情只能做属下的去做。

第四十五章 斩草除根() 
    三日后江川一行人离开了济宁城,沿着运河继续南下。

    经过两个师的部队搜剿之后,秦牧,不,确切的说是姬璟宏,也就是当今皇帝姬思远的堂哥的所有党羽人马全部被清楚。

    姬璟宏的同胞哥哥姬璟德,也就是王珂并没有死,当日在刑场上被季彪杀死的那个只不过是一个戴了人皮面具化装成王珂的样子的死刑犯,也是个江洋大盗。

    他的作用只不过是用来引出他弟弟秦牧,杀他也是为了激怒秦牧,让他乱了心智。

    真正的王珂并没有死,依然被黑冰台秘密关押着。

    至于原济宁通判马邦德等一干人犯共三十七人,马邦德等七人全部判处了死刑,因为罪大恶极,在江川离开济宁城的当天在菜市口被全部处斩,并没收全部家产充公。

    其家人十岁以上者全部判处终身苦役,十岁以下者在官府备案后由他人收养。

    另外罪行较轻的二十人则被判处三十年五年不等的苦役之刑,没收全部家产。

    王珂已经“死”了一次,自然不用再处斩一次。

    对于王珂,虽然罪不至死,但是江川在最终考虑之后还是让黑冰台秘密处决。反正天下人都知道他已经被斩了,活着也就等于死了。

    这些人都是皇室余孽,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但是谁又知道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就算是真不知道也不重要了,江川不会留下任何一点让他们再次祸乱天下的机会的。

    济宁城的官府等于彻底的换了一遍血,青州布政使司派来了以一位右布政使为首的团队,暂时主持济宁政务。

    一方面继续肃清济州官场流毒,另一方面等待朝廷选派的官员到任。

    各省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古人以左为尊,左布政使就是正牌一把手,右布政使算是二把手,相当于现代社会的高官。

    此时,知府一级的官员必须由朝廷吏部选派。知州,知县则可以由各省布政使提名,然后报吏部报备任命。

    在整个济宁官场被彻底清空之后,济宁城内的各个地下帮派也遭到了官军的全面清剿,为首之人或者被杀,或者被抓,普通帮众也被抓了不少,济宁府的大牢里已经人满为患。

    这些帮派的堂口全部被摧毁封锁,帮中财产也全部充公。

    在城外,官军也连续发动了几次地毯式的剿匪行动,接连摧毁剿灭了大大小小的山贼十几个山寨,一时之间搞得山贼们人心惶惶,一个个隐匿不出,生怕掉了脑袋。

    这些措施大快人心,济宁城百姓兴高采烈,城中各处烟花爆竹声不绝于耳,许多人涌上街头庆贺欢呼。

    欢呼的百姓最后来到知府衙门口,向着暂时署理知府职责的青州右布政使献上万民伞,高呼青天大老爷,长跪不起。

    右布政使左炔百感交集,又羞又愧,连说这是摄政王殿下高瞻远瞩,知道济州百姓有怨不得伸张,才派他来为民除害的。

    江川在济宁城的消息除了青州的几位大佬,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但是左炔不敢贪天之功,就算有心也没有胆量。

    众百姓又高呼摄政王万岁,恩泽齐天,还了济宁城一个朗朗乾坤。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后话了,江川自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最多是会心一笑。

    经历的事情多了,他并不会把这当做自己的荣耀,而只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既然努力走上了那个位置,为的自然不是享受权力的滋味,而是要承担那个位置该承担的责任。

    反而,这次在济宁发生的种种事情,让他不仅没有轻松的感觉,反而深思了许多事情。

    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不是靠着自己微服私访处置几个贪官污吏恶人贼子,或者几个清官能臣就能完成的。

    那种事情只能存在影视剧上,现实中根本没有那么简单。

    百姓盼望歌颂青天大老爷的时候,恰恰说明百姓已经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只有让百姓觉得官府公正断案,一心为民是一种常态,是分内的职责,是应该做的事情,那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虽然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江川都明白要达到那种情况非常的难,或许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但是他愿意去做,愿意去尝试,愿意向着那个目标去奋斗。即使无法达到那个境界,但是却会无限的接近那个目标。

    无论在任何时候,很多天真的人总会寄希望于某个群体,比如医生,警察,军人或者官员,认为他们的职务是神圣的,是受人尊敬的,所以他们天然的道德水平要比其他人要高出一截。

    天真的会认为他们会主动自动的做到无私,做到不计较,做到高尚,做到克己,超脱普通人的缺点,超脱普通人的任性。

    这样认为的人,不仅仅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生而为人,没有一个是天生高尚的,没有一个是圣人的。

    他人身上有的欲望,有的人性,有的一切人性优缺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具备。

    所不同的是,在后天的教育经历当中,有的人把那些欲望和劣根性,缺点关在了笼子里,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才会显得和蔼可亲,显得文质彬彬,显得品德高尚,显得与众不同。

    但是也有很多人的笼子非常单薄,钥匙甚至还掌握在别人手中,一不小心笼子就被打开,狰狞的欲望和一切的缺点劣根性就会跑出笼子,肆意纵横,最终成了恶人,人渣,甚至变态。

    甚至在以上说的这些行业当中,他们掌握资源,掌握权力,掌握暴力,因此受到的诱惑或者刺激更多更强。

    他们的笼子要比普通人更加厚重,更加结实,更加牢不可破,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否则的话,他们心中的老虎一旦破笼而出,那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江川一直很明白这一点,所以站在船头他看着运河两岸的风景的时候,心中一直在想的却是怎样把权力关在笼子里的事情。

    没有界限和管控的权力太容易失控了,而权力又是一剂非常容易让人上瘾的毒药。

    适当的剂量可以救人,剂量过大则是害人害己。

第四十六章 互相试探() 
    京城,内阁值房。

    一名书吏捧着一沓公文轻手轻脚的走进房间,放到内阁首辅夏俊泽的案头,躬身道:“阁老,这是吏部报上来的赴地方任职的人员名单,请您批示。”

    夏俊泽看了看,拿起来走到对面的一间房子,将公文放到内阁次辅刘基的案头,笑道:“刘阁老,这是吏部送来的选派流官的名单,你给掌掌眼。”

    刘基略微惊讶的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首辅大人,起身笑道:“阁老有事招呼一声,我过去就好,岂敢劳烦你亲自过来。”

    夏俊泽对于刘基的观感一向很好,这位次辅大人是摄政王的嫡系心腹,真正信任的人,从一介白身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了内阁次辅,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但是他却对自己这个首辅一直很尊敬,最少在面子上该给的都会给。

    这里面的原因夏俊泽自然清楚,除了刘基本身的涵养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夏俊泽知道进退,做事情有分寸。

    他心中很明白自己这个首辅是摄政王殿下立起来的一块牌坊,是立给百官和天下百姓看的。

    让大家都知道摄政王是任人唯才,不拘一格的。

    但是在官场浸淫几十年的夏俊泽却很清楚自己的位置,遇到大事从来不会自专,都会去征求刘基和苏秦两人的意见,从来不会擅作主张。

    他很清楚自己这个首辅只是表面上的,这内阁实际上做主的就是刘基。

    他有分寸,知进退,刘基自然也投桃报李,对他这个首辅给了足够的尊重,所以在外人看来整个内阁是一片融洽,首辅大人依然是文臣之中第一人。

    “老了,眼睛都花了,承蒙殿下厚爱,还让老头子在这内阁之中待着,老头子心中有愧啊。内阁的事务繁多,很多还得依靠刘阁老操心啊。”

    两人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夏俊泽感叹道。

    刘基知道他是故意做给自己看的,表明自己没有贪恋权位之心,微微一笑道:“阁老老当益壮,德高望重,依下官看最少还能为朝廷效力二十年。你就是想走啊,殿下恐怕都不会放人的。”

    夏俊泽心中舒服,两人大笑起来。

    手中的公文刘基没有细看,毕竟吏部是他掌管的,这些流官名单都是他亲自确定过后才让人报到内阁的。

    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他拿起名单往后面翻了几页停下,看着上面济宁府下面的几个人名道:“这次殿下在济宁掀起了一场大风暴,济宁官场几乎全部沦陷。看了青州府送上来的卷宗,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如今天下虽然逐渐平定下来,但是这吏治腐败糜烂的情况却是不容小觑,真是让人忧心啊。”

    夏俊泽深有同感道:“大明历经两百七十多年,别说地方官府了,就连朝廷中枢都是一样的腐败糜烂。若非殿下以雷霆手腕将那些毒瘤清除出去,起用刘阁老这等大才,也不会有今天这般局面。这次若非殿下白龙鱼服,亲身犯险,济宁城的事情还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被揭开呢。说起来,也是我等做臣子的失职啊。”

    刘基道:“阁老过谦了,能有今天的局面,阁老也是功不可没。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上天降下殿下这般雄主,大明才不至于被流寇和满清颠覆,才能力挽狂澜。如今吏治糜烂,更是我等为殿下,为朝廷效忠尽力的时候。阁老可不要再说什么告老还乡之类的话了,若是殿下知道了恐怕会怪罪的。”

    夏俊泽说这些话其实也有试探的心思在里面,如今听到刘基这般说,心中更是舒服,笑道:“刘阁老说的对,那老头子就拼了这把老骨头,好好味殿下效力。什么时候彻底干不动了,再告老还乡也不迟。”

    两人互相试探吹捧完了之后,便进入了正题,开始讨论这次的流官选派名单。

    大明的官员分为两种,一种是流官,就是朝廷吏部选派到地方上任职的官员。因为都有任期限制,经常会调动,所以称为流官。

    还有一种是土官。土官一般是存在于那些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

    在这种地区,当地的大小事务基本上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土司管理的。这些土司世袭罔替,代代传承。

    有些土司家族甚至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历经几个朝代。

    这些土司在当地的实力非常大,朝廷在这里的影响力则很小。

    为了笼络这些土司,让他们不造反,朝廷往往会给这些土司加封官职,让他们看起来名义上是朝廷的官员。

    这些土司下面的官员自然也都是土司自己的人。

    这样的官员就成为土官,主要是来自于当地土著之意。

    千年的土司,百年的王朝,这些土司平日里都不怎么重视朝廷的威严,没事的时候还玩个造反什么的。

    历朝历代的王朝都为这些土司头疼不已。

    稍微有点雄心壮志的皇帝都想把这些土司势力彻底清除,让这些地方能够彻底归顺朝廷,而不是名义上的领土。

    只是这些土司传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底蕴深厚,再加上互相抱团,所在的地区地形又坎坷崎岖,土司的土兵又在山地之中骁勇善战,朝廷每次派来的征剿大军最后都是损失惨重,无功而返,很少有能够建全功的。

    在王朝初期的时候,朝廷势大,对土司的战争尚能有胜算。越到王朝中后期,朝廷的威望就越淡薄。

    而且每次出兵征剿,都会耗费钱粮无数,最后往往还是大败而归,朝廷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羁縻政策。

    久而久之,这些土司就更加肆无忌惮,对朝廷更没有了敬畏之心。

    眼下中州大陆形势更是如此。

    虽然江川灭了满清,又击败李自成,收了郑芝龙,张献忠看来也是不在话下。

    但实际上,在南诏,黔州,岭南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土司的势力极其雄厚,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三个地区的土皇帝,朝廷的命令根本进不了这三个地区。

    土司的命令则是犹如圣旨一般,无人敢不遵守。

    所以这些选派的流官要任职的地方都是那些传统上的省份州府,土司掌握的地方目前根本插不进去。

    就算派了流官,最好的结果是被架空,最坏的结果是人还没到任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