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这几次当中,逃兵们也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他们不超过三百步那条线,官兵就不会攻击他们。
这个发现让逃兵们松了一口气,很多人开始坐在原地歇息起来。
只是此时,逃兵们的后面发生了一阵骚乱,官军又从后面追上来了。
第六十八章 七杀碑()
官军前后夹击,数万溃兵无处可逃,在尝试着又冲击了几次,丢下了数百上千具尸体之后,终于彻底丧失了勇气。
“投降免死,投降免死!”官军前后大声呼喝,声震峡谷。
逃兵们面面相觑之后,终于有人丢下武器双手举过头顶走出来投降。
“愿降!愿降!我等愿降!”
有人带头,剩下的人很快效仿,数十人,数百人,成千上万的逃兵都开始扔下武器双手举起开始投降。
混在溃兵之中的剑门关守将本来以为能够接着溃兵冲击之势逃得一命,没想到竟然落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心中暗暗着急。
“将军,咱们无路可走了,不如也降了吧。”身旁护着他的亲兵统领低声劝道。
“岂可轻易投降,若是我降了,我的家人一定会遭到株连的。谁不知道大西皇帝的狠辣残暴。”剑门关守将摇头迟疑道。
“将军,这时候可不能犯糊涂啊。你想想就算你不投降,就算咱们能逃回去,到时候也是死路一条。剑门关一战是咱们跟官军打的第一仗,不到一个时辰城就被破了,您就算回去,张麻子也不会放过你的,到时候别说您全家要受株连,恐怕就连九族也会被张麻子诛杀的。”亲兵统领苦口婆心继续劝道。
这个守将其实也是投降过去的大明将领,在张献忠攻入蜀州的时候投降的早,得到了张献忠的赏识,让他继续做了剑门关守将。
亲兵统领也是他原本的心腹手下,这一番话说的他心惊胆战。
张献忠因为脸上长了好多黑痣,所以被人称为张麻子。再加上此人面皮蜡黄,心狠手辣,所有又有“黄虎”之称。
当年张献忠攻入蜀州,攻打锦官城的时候收到了官军的抵抗,虽然最后攻下了城池,大量的官军也投降了。
可是张献忠为了泄愤,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残暴,竟然让数万名投降的官军排成队,砍掉每人一只手掌,残暴之名一下子传遍蜀州。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是张献忠的第一次这么做了。而且砍掉每人一只手掌在张献忠看来已经算是自己大发慈悲了。
之前的历次战斗中,他下令屠杀的官军俘虏不知道成千上万,两相比较之下只砍掉一只手掌真的算是慈悲了。
张献忠的性格喜怒无常,上一秒还是喜颜笑开,下一秒便是雷霆暴雨。
他跟李自成一样没有后代。李自成一辈子娶了两个老婆,邢夫人跟他的部将高杰私奔了。第二个高夫人好像也不太守妇道。
两个老婆都没有给他生下一子半女来。
张献忠虽然睡过的女人不少,但是大部分睡过几天之后就会心生厌弃,然后一刀砍了。
张献忠这种喜怒无常的性格表现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嗜杀。最广为人之的就是他在锦官城外立下的那块著名的《七杀碑》:
“天付万物以与人,人无一物以对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翻译成白话就是:“天生万物给人,人的所作所为却对不起上天。所以被杀也是活该,成了鬼也别怨我。”
这句话反应在行动中,就是他随时对地都会借故杀人。没有理由也要寻找理由杀人。
有一次他的义子兼心腹大将孙可望出征得胜归来,大西国的文官们按照明朝官场旧例出城远迎,进献贺礼,递“联名状”。
张献忠知道后大怒,大怒的理由是这些人既然当了我的官,竟然还要按照故朝陋习,所以统统该死,竟然下令杖毙了两百多人。
还有一次,因为一点小小过错,他竟然株连杀掉了三百多名文官。有人劝说都杀光了谁来做事,张献忠却说“文官还拍没人做吗?”
这种事情比比皆是,数不胜数,而张献忠自己就以杀人恶魔自居,甚至说自己是在向黄巢学习。
他杀女人,杀俘虏,杀文官,杀百姓,整个蜀州之地的人口从他进入蜀州之时到撤离,一千多万人口杀的只剩一两成。
可以说在当时的明帝国,张献忠这三个字提起来是最让人恐惧的。
李自成虽然也狠,杀人无数,但是也远远比不上张献忠的。
用一句现代的的名词来说,张献忠就是典型的发社会反人类人格,人格缺陷相当严重,是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
这种悲观不是对自己人生的悲观,而是对世界充满了悲观的看法。这样的人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话,无权无势,最多毁灭自己或者害死个别人。
但是搁在张献忠这样的人身上,那就是天下百姓的一场浩劫。
无故都要杀人,何况丢城失地这种大罪。
剑门关守将一想到此处,顿时全身一个哆嗦,再也没有半点犹豫,立刻决定投降。
主将都降了,其他人更是不在话下。不到半个时辰,数万名俘虏全部扔下武器举手投降。
前后两路国防军士兵立刻将这些俘虏们分割安置起来,收走武器。
当国防军带队的少将师长知道俘虏中竟然有剑门关守将的时候也是一喜,让人将他带了过来。
“你就是剑门关守将?”少将师长打量一番问道。
看着眼前这位身穿毛呢短款军装的官军将领,剑门关守将按下自己的好奇心,急忙道:“卑下正是剑门守将党智勇,原本是大明广宁城游击将军,当时张麻子势大,无奈降了他。如今朝廷大军到来,卑下愿弃暗投明,重归朝廷,望将军给卑下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
没想到这厮以前竟然还是大明将领,少将师长略作思索后道:“你若能立下大功,我会向狄元帅求情,赦免你投降张贼之罪。”
党智勇也有几分胆魄,急忙道:“将军,卑下愿意去广宁城劝降,那广宁守将乃是卑下好友,也是跟卑下一样因为一时权宜才降了张贼。张贼在蜀州倒行逆施,杀人无数,根本不得人心。城中官兵也多是蜀州本土百姓组成。卑下若去劝降,一定有把握说服他重归朝廷的。”
少将师长正有此意,反正成不成好歹试一试。如果成了自然是好,不成也没有多少损失,一个小小的降将还翻不了天。
他假装沉吟片刻后点头道:“既然如此,你就去试试。若是成了,记你大功一件。若是你有其他想法,那就自求多福。”
党智勇急忙道:“卑下一心重归朝廷,绝对不敢有其他私心杂念,一定不负将军所望。”
少将师长便给了他一匹马,又让他带上几个随从向广宁城去了。
第六十九章 张献忠的劣势()
广宁城算是蜀州北面一座大城。
此时的广宁城中大西军守军也有两万余人,守将叫做梅沙甲,在投降张献忠之前是广宁副将。
张献忠攻打广宁,广宁主将战死,张献忠的残暴之名人人皆知,他担心自己坚守下去,不仅保不住城池,恐怕城破之后满城百姓的性命也都保不住了。
所以最终下令投降。
张献忠当时为了给其他人城池的明军将领树个榜样,接受了他的投降,不仅没杀他,而且还让他继续镇守广宁。
当时在广宁认游击将军的党智勇也被任命为剑门关守将。
张献忠此举并非是信任这些降将。相反,除了他手底下的那些嫡系人马之外,他谁也不相信。
在明末群雄之中,张献忠能够脱颖而出,横行天下,最终据地开朝,最重要的就是他他出神入化的游击战术了。
在张军之中,骑兵和步兵的比例是“马七步三”,主力部队人人有精骑或者配备双马,作战时来去如风,一日夜可以奔行数百里地。
每到一处,在缴获战利品的时候最看中骡马等,其他的并不在意。
张军拥有强大的骑兵,来去如风,行踪诡异,让官军追逐不暇。
速度带来主动,而主动是取胜的关键。张献忠所部惯于“以走致敌。”
张献忠一生当中不打防御战。在进入蜀州之前,他的战略原则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避免死守一隅,高速度的流动作战。
他们没有固定不变的据点和进攻目标,从不死守一城。他们所进攻的地区,往往都是明军防备最虚弱的地方,所以才能经常性的避实就虚,节节取胜。
相比之下,明军就要笨重的多。他们处于明处,每个据点都要驻兵固守,永远处于守势,战线拉得很长。
他们被庞大的后勤所制约,被流寇拖着走,要围根本围不住,要追也追不上,经常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
然后据地开国之后,形势完全变了。
做了皇帝,就要派兵四处把手自己的帝国。不但要在边境上陈列重兵,每个城池里都要驻守兵力来镇压反对他的势力。
作为四处流窜的流寇,他们聚集在一起时一股庞大的力量,声势浩大,无人能敌。
但是一旦分散到各地,张献忠赫然发现他的军队就如一把米撒进了大海里,转眼不见了踪影。
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可分,他只能在每府每县,象征性的驻扎上那么上千人。
甚至有的县,只有县令一个人是他派去的。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蜀州有很多边远地区张献忠都是没有实际占领的。
所以,他不得不使用明朝降将降兵来驻守那些较为边远的城池。
因为他不相信这些投降过来的官军,所以他的主力人马全部都布置在他的大西国的京城—锦官城附近。
他在骨子里依然是一个流寇,依然保持着那种随时打算逃跑开溜的想法。
在这种想法支配下,他从来没有真正把蜀州当做自己的领地而精心治理,而是大规模的杀戮,抢掠,蹂躏,以至于让蜀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李自成建国称帝,给了张献忠一个很大的刺激,所以让他做出了进入蜀州建国称帝,与李自成分庭抗礼的决定。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也因此丧失了自己的优势。他的优势就在于高速的流动。一旦静止下来,由进攻转成防守,他的劣势就显露了出来。
过去他主动,明军被动。而现在官军开始进攻,处处处于主动,而他则处于被动。
在挺直流窜之后,他被迫打自己并不擅长的防御战。
梅沙甲投降张献忠,那也是权宜之计,对于张献忠和大西国没有一丝一毫的忠诚。
朝廷大军进入蜀州的消息传来之后,他心中早已经雀跃不已,立刻开始考虑重新回归朝廷的问题了。
去年李自成拥兵几十万进攻京城的时候,梅沙甲心中哀叹悲伤,觉得大明朝这次是真的要完蛋了。
在此之前,他一直是希望着朝廷能够派大军反攻蜀州的,可是随着袁崇焕的被杀,官军的节节败退,他心中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
朝廷一旦灭亡,蜀州就会更长久的屈服在张献忠这个杀人恶魔的蹂躏践踏之下。
一想到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同胞百姓还要遭受更长久的灾难,他就心中顿感一片绝望。
只是天可怜见,不亡大明,横空出世了一个秦王江川,覆灭满清,击败李自成,清剿倭寇,降服东南郑氏,短短两年时间横扫天下,其势之猛烈,之无敌让人目不暇接又欢呼鼓舞。
梅沙甲本来已经快要完全熄灭的希望又重新蓬**来。
在去年冬天,听说了李自成的大顺过被朝廷所灭之后,他就开始期盼着官军能够趁势进攻蜀州,他已经做好了随时呼应朝廷大军的准备。
只是官军一直到了今年四月份才开始进攻蜀州,让他等的好生着急。
只是他心中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朝廷会不会赦免他投降张献忠之罪。
他最担心的就是朝廷如果不赦免他们这些降将的罪过,那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恐怕在以后的光复蜀州过程中还会生出很多波折来,甚至会把许多人推到张献忠那边去。
蜀州之地多山,山峦重重叠叠,官军攻打剑门关的攻势虽然极为猛烈,但是那些炮声也并不能传到广宁城来。
梅沙甲身着山文甲,手按着腰间的刀柄,在城头上走来走去,眼睛却不住的看向剑门关的方向。
他迫切的想知道剑门关如今的情况。他不认为剑门关能够挡住官军,毕竟那里的守将也是自己的好友兼以前的下属党智勇,心思想法和他也差不多,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闷酒。
而且剑门守军也是一样,无心为张贼作战。
朝廷如何对待党智勇,他心中就有数了。
突然,一个亲兵指着远处的官道叫了起来:“将军,那里有人过来。”
梅沙甲急忙凝神看去,却是几个骑士正在催马疾驰过来。
待那些骑士走到跟前,梅沙甲定神一看,马上之人正是剑门守将,自己的好友党智勇。
“梅将军何在,本将党智勇,有要事相告,请开门放行!”
第七十章 定计锄贼()
梅沙甲并没有直接放党智勇几人进城,而是仔细向远处看了片刻,确定后面没有跟着大队人马,这才下令开城们放他们进来。
两人一见面,梅沙甲就急忙问道:“党老弟,剑门如何了?”
党智勇左右看了看,拉着梅沙甲往屋子里走,一边走一边低声道:“哥哥,此处人多,咱们里面说话。”
梅沙甲也知道外面人多眼杂,便点点头跟他一起走进屋子,让亲兵在外面守着。
“哥哥,剑门已经破了,小弟我差点死在那里啊。”党智勇第一句话就让梅沙甲吓了一跳。
“贤弟,到底怎么回事,你慢慢说来。”梅沙甲急忙问道。
“哥哥,你是不晓得啊,官军的炮火实在太猛了,若不是小弟跑得快,恐怕这辈子就见不上哥哥了。”党智勇此时仍然是心有余悸。
他将剑门关被破的事情仔细说了一遍之后,极尽渲染官军炮火有多猛烈,人力根本就抵挡不住。
党智勇的话让梅沙甲听得也是心惊肉跳,但是心中却隐隐感到兴奋和高兴。
“哥哥啊,官军攻势如此猛烈,现在剑门已经破了,官军很快就会打到广宁城了,不知道哥哥打算如何应对啊?”党智勇虽然知道自己这位老友心中一直惦记着重归朝廷,但是毕竟有些日子没见了,也不知他的想法变了没有,所以试探着问道。
梅沙甲却是个实在人,眼睛一瞪,不悦的道:“贤弟不用这般试探我,咱们虽然被迫无奈降了张贼,但是重归朝廷之心却是一天都没有变的。张贼屠戮蜀州,百姓十室九空,苦张贼久矣。今日王师到来,哥哥我高兴还不来及,恨不得立刻就重归朝廷,怎么可能有二心。贤弟,若是有话,不妨直说。”
党智勇一听心中顿时放下心来,笑道:“我就知道哥哥是这般心思,所以才来找哥哥一同立个大功的。”
梅沙甲不解,党智勇这才将前世说了一遍,最后道:“哥哥,你莫要顾虑,那位将军说了,只要我等重归朝廷序列,绝对不追究我等之前委身事贼之事。”
梅沙甲听完心中也是大喜,但是还是有些不确定。
党智勇看他样子,就知道自己这位老友在想什么,于是又劝道:“哥哥,不用想的太多。如今的朝廷虽然依然是大明的国号,但是却已经不是姬家皇室当权了。如今这位摄政王殿下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却是大气,全然没有姬家皇室那般小气。
之前袁督师被杀的时候,你大哭了一场,说是天绝大明。如今这位摄政王殿下当国之后,不仅给袁督师平冤昭雪,还下令寻找袁督师的后人想要加以抚恤。
要知道,袁督师在辽东可曾经跟摄政王打过仗,即使这样,这位殿下都如此厚待袁督师,更何况我们这些迫于无奈的人?还有,东南的郑芝龙也屡次挑衅,最后降了之后摄政王不仅没杀他,还给了他一个侯爵。由此可见,他也会对我们这些人宽容相待的。”
党智勇一番话算是说到梅沙甲的心里去了,他略作思索后点头道:“贤弟说的极是,既然如此,咱们便降了,大开城们等待王师到来。”
两人做了决定之后,便开始思虑如何除掉张献忠派来的监军。
张献忠虽然让这些降将依然守城,但是却也派来了监军。
派来当监军的都是张献忠的身边心腹,用来监视这些降将的动静。
“姓赵的那厮整日里在城中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如今仍然在妓院之中逍遥快活。贤弟,除了这厮之后,咱们才能一心一意的迎接王师。”梅沙甲沉声道。
“一个土包子,哥哥不劳费心,我带人去将那厮抓来祭旗,让将士们都知道咱们重归朝廷了。”党智勇拍着胸脯道。
他现在一心一意想要立功,在剑门关的时候没有及时投降,现在生怕自己功劳不够,所以表现的特别积极。
“那厮带着一队精锐家丁,守在妓院门口,就是防备着我,若是直接去抓,恐怕伤亡不小,而且还会伤到无辜。不过那厮贪生怕死,我这里有一策,可以抓住那厮还不会伤到无辜。”
梅沙甲将自己的计策说了之后,党智勇大为赞同,两人又商量了一边细节之后便开始布置。
党智勇带着一队人马从南门出去,片刻间没了踪影。
梅沙甲又叫来副将,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番后,副将领命而去。
广宁城中有个留人巷,是全城最有名的烟花之地,全城最好的青楼勾栏都在这里。
留人巷的意思就是客人来了就会流连忘返不想再走的意思。
张献忠派来的监军姓赵,之前是张献忠手下的一个亲兵。本事没有多少,只是跟的张献忠日子久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在进了蜀州之后,张献忠便给了他一个广宁监军的差事,算是奖赏自己身边的人。
这个姓赵的之前也是个泥腿子,本事平平,之前也是老实巴交的。跟着张献忠造反之后可算是解放了天性,杀人,抢劫,糟蹋妇女,什么坏事都干了一遍。
来到广宁之后,颇有种小人得志的感觉,耀武扬威,很是嚣张。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