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场的态势虽然根本上就是明军压着扶桑军在打,但是明军却依然不紧不慢的用火炮和子弹来不断蚕食扶桑军的勇气和士气,并没有贸然的冲上来跟扶桑军进行肉搏战,这让企图用肉搏战搬回局面的德川秀忠丧失了最后一丝希望。

    到处都是枪声,到处都是敌人,德川秀忠却只能低着头躲在大车下面,头都不敢抬起一下,生怕被敌人的狙击手给打破脑袋。

    “咻!”一发迫击炮弹落在了德川秀忠附近,飞溅的碎片扫到了一大片人,就连德川秀忠身边的几个亲卫也都一声不吭的倒在了地上。

    德川秀忠惊魂未定的时候,又是一发炮弹落在了附近,巨大的冲击波让他眼前一黑,彻底昏了过去。

    等到德川秀忠再次醒来的时候,眼前看到的却已经是穿着灰色军装,带着大檐帽的明军军官了。

    “德川秀忠,你,现在是我们的俘虏了。”一个身形魁梧的明军将领居高临下的看着躺在地上的德川秀忠,嘴角微微一笑留下一句话转身走了。

    德川秀忠这才发现自己浑身被绳子绑的结结实实的,而且战斗已经结束了。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尸体,基本上都是他们扶桑士兵的尸体。还有一队队扶桑士兵被绑着双手如同牲口一般被明军士兵端着枪押解着从他旁边走过去。

    还有一些明军士兵正在挨个的在那些扶桑军的尸体上补刀。

    看着这一幕幕,德川秀忠重新闭上了眼睛,两行浊泪涌了出来,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自己完了,德川家族的统一大业也完了,甚至就连整个扶桑都完了。

    最终的结果不是沦为大明的附庸,要么就是在大明的操纵之下重新陷入了混乱的战国时代。

    扶桑国想像大明一样成为一个威压四方的强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搜狗阅读网址:

第九十八章 全军覆灭() 
且说德川秀忠带领的这一支人马乃是这次侵略朝鲜大军的主力,另外还有两路大军,一路去攻打新罗国的王京,另一路则在三国交界处监视所谓的明军主力。

    除此之外,另外就是在釜山港等三个登陆点留下一些守备人马,以及沿途贡攻陷的城池略微留下一些兵马守备。

    海上也有一些扶桑战船在游弋,免得被敌人抄了后路。

    德川秀忠带领扶桑军主力被明军伏击,被击毙的约莫有万人上下,其余五六万人大部分被俘虏,只有极少部分在混乱之中钻入了密林之中逃得了性命。

    另外还有驮马钱粮牛羊无数,甚至还有一些扶桑人登陆以来沿途掳来的女子数百人。

    这些女人本以为求生无望了,却没想到之前不可一世凶焰滔天的扶桑军竟然被明军摧枯拉朽一般的给灭了,惊愕之余一个个都是感激不尽,跪地大哭。

    明军一方面派人联系百济官府,让他们来迎接这些女子,同时也安排一些人马跟着百济朝廷的人去光复那些被扶桑军占领的城池。

    那些城池的扶桑军每个城池也就数百人,其他的也都是临时纠集起来的一些当地的二鬼子。

    得知主力被明军歼灭之后本就失了胆气,明军随便放个几枪这些人就被吓破了胆,二鬼子立刻有了胆气,对着扶桑鬼子动了手,里应外合之下这些城池一个个很快就被光复。

    明军以防止扶桑人卷土重来暂时“占领”了这些城池,让那些本以为能跟在明军后来捡便宜的百济官员一个个吃了瘪,郁闷不已,但是却也不敢发作,只能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脸。

    另外,明军派出人马,对着釜山港等三个港口留守扶桑军发动了攻击,这些留守的老弱病残更是不堪一击,被明军摧枯拉朽一般的击败,这三个港口全部顺利的落入了明军手中。

    在明军伏击德川秀忠主力的时候,国防军海军元帅邓世昌则亲自带着一支舰队对于游弋在海峡中的扶桑舰队进行了围攻。

    这支扶桑舰队说是舰队,其实就是一支用海盗船,民船等拼凑起来的大杂烩,主要的作用是用来运兵,大多数船上面都没有安装火炮。

    就算少部分安装的火炮都是射程,精度,威力都全面落后的老式火炮,根本无法与国防军的舰队匹敌。

    说是围攻,不如说是一群狼在猎杀一群绵羊。战斗开始没有多久,那些装备有火炮的扶桑战船纷纷被击中沉没。

    剩下的船只根本没有战斗力,不等邓世昌让人劝降,这些船只就纷纷打起了白旗请求投降。

    事后统计,海战之中俘虏的各类扶桑船只将近上千艘,几乎是德川秀忠可以搜集到的所有船只了。

    扶桑舰队的覆灭更是彻底的切断了扶桑人的退路。

    百济王京下殿后的上万名扶桑士兵在天亮之后遭到了明军三个师的全面进攻,火炮开路,手榴弹从旁协助,火枪最后,密集而猛烈的炮火让本已经人心惶惶毫无战意的扶桑殿后部队很快陷入了混乱之中,战斗进行了不到半个时辰之后扶桑军就宣布投降,最终战死和被俘虏的人数各占一半。

    另外一边,负责攻击新罗王京的那一路扶桑军也被早已经锁定他们的一万明军部队给包围了,战斗进行了两个时辰就结束了,率领这支人马的大名野田正雄被当场击毙,士兵被击毙三千余人,剩下的悉数被俘。

    野田正雄这支人马之所以被歼灭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主要是因为野田正雄突发奇想想要带人去附近的树林打猎,结果导致了部队分散,所以耗时更长了一些。

    最后剩下的那支在三国交界处监视“明军主力”的扶桑军自然也是难逃被覆灭的命运,被歼灭了六千余人,被俘虏的人数两万多人,缴获辎重粮草等物资无数。

    因为事先精确的情报准备,以及缜密准确的战况预测,明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德川秀忠带领十五万大军踌躇满志跨海而来,从登陆到进攻到新罗和百济两国王京之下,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

    这个速度说起来已经很是惊人,绝对可以说得上势如破竹了。

    但是他们覆灭的速度却更快,十五万大军包括舰队的彻底覆灭,整个战斗的时间不超过五天,其中还包括了一些行军时间或者说是用来麻痹他们的时间。

    这绝对称得上是摧枯拉朽一般的速度了,而且是全方位的碾压,扶桑军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根本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反而让他们覆灭的更快。

    从本质上来说,这根本就是科技跨时代的碾压,是明军注定的胜利,扶桑国注定的失败。

    在这次与扶桑军的战斗中,辽东战区出动了五万国防军,十万国民警卫队的。而五万国防军只是用来压阵,根本就没有出动。所有的战斗都是十个国民警卫队师完成的。

    相比较于扶桑军的全军覆没,明军的阵亡人数简直小的吓人,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大胜。

    扶桑侵略军全军覆灭的消息传开,朝鲜半岛上欢呼雀跃,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百姓从城里涌出来,沿途摆满了米酒,各式点心,瓜果蔬菜等对凯旋而归的明军将士夹道欢迎,甚至还有一些奔放热情的少女勇敢的上前向着自己看中的将士们投出自己亲手绣的香囊,以示爱慕之意。

    三国国王更是派出人手沿途犒劳明军,并且派出特使送来了大量礼物,来见辽东战区元帅冉武,说要设国宴招待他,感谢他击败了扶桑侵略者,拯救朝鲜三国的恩情。

    冉武礼物照收,国宴却全部拒绝了。他心中很清楚,这三国的国王的真正目的是希望他能够将那些暂时被明军守卫的城池让出来还给他们,已经沿海的三个港口也全部交还。

    这三国之前对于朝鲜驻军粮草军饷一事上面表现的拖延敷衍让冉武对他们没有一点好感,所以打定主意要利用这一次的事情好好教训一下他们。

    这世界上哪有光占便宜不出力的好事,自己的士兵浴血奋战,消耗大量粮草弹药物资,为你们抗击侵略,保家卫国,你么不好好出一次血这事情绝对不能善了。

    否则的话,那些城池和港口说不得要被明军一直“代管”下去的。

第九十九章 扶桑攻略() 
最终,朝鲜三国凑了一千万两银子,两百万石粮草,作为这次大明出兵的损耗(报酬),另外三国还派遣特使,携带数百名美女珍奇宝物送往大明京城,以表对天朝上国这次庇护的谢意。

    冉武这才勉强同意让部队从那几个占领的城池里退了出来,不过对于釜山港等重要港口,却以防备扶桑军队再度来袭的名义驻扎了军队,并且拥有了对于港口的巡防检查权限,其实就相当于将这几个港口掌握在了大明手中。

    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有这很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江川事先定好调子。

    他可不会如同以前那般,为了一个所谓的天朝大国的面子,当个冤大头,帮人家赶跑了狼,回头还要自己花钱疗伤,那种事情江川是绝对做不来的。

    朝鲜三国虽然很不愿意,但是却也没有办法,只能捏着鼻子忍了。这次明军在朝鲜体现出来的强大无匹的战斗力更是让他们心生畏服。

    况且这次出战的还只是二线部队而已,因此更加不敢有任何怨言。

    且说在朝鲜三国交割了银子和粮草之后,冉武也派了一队人马护送朝鲜三国的特使进京朝贡,毕竟一路上还有些零散的山贼盗匪。

    虽然如今天下平定,各地驻军剿匪不断,盗匪比之从前已经大大减少,但是却也不能完全杜绝剿灭,还有一些漏网之鱼杀人害命劫掠钱财。

    且说冉武和邓世昌的奏章都已经传到了京城,江川大悦之下,命令在邸报和《大明报》上大肆报道宣传朝鲜大捷。

    一时间,朝野上下都是一片欢声雷动,冉武与手下一众参战将领的名字也都一时间为人所知,冉武更是被人推举为与狄青并列又一位战神。

    京城上下,一时间的中心话题都成了朝鲜大捷,那些反应快心思灵敏的说书先生甚至第一时间把此事变成了故事,在各大酒楼茶馆,勾栏瓦肆之地大肆渲染,更是人尽皆知。

    就连大明报的销量这段时间都暴涨了三倍有余,一时间赚的钵满盆溢,人人兴奋高兴不已。

    这时候又传来朝鲜三国派了使团进京朝贡的消息,更是让这件事火上加油一般更加热络沸腾起来。

    要知道,自从大明衰落,满清崛起,朝鲜三国臣服满清之后,已经有数十年没有派人来朝贡过了。

    虽然在江川崛起之后,满清覆灭,朝鲜三国也重新成了大明的附属国,但是却还没有正式派出过使团,这次可以说是几十年来头一次,国人的自豪感,骄傲感,身为天国上朝子民的优越感又重新给激发出来,更是人人兴奋,处处议论,这些日子就连京城中的乞丐感觉讨饭的时候腰背都挺直了许多。

    而这一切自然都是因为摄政王当政的缘故,所以江川的声望权威更是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朝野上下人人崇敬,人人信服,都觉得摄政王是老天特意降给大明的王者。

    到了这个时候,人人眼中只有摄政王,姬家皇室,以及被囚禁在皇宫之中的皇帝姬思远却无一人提起。

    这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局面下,却也免不了有一些郁郁不得志冥顽不灵的所谓忠臣暗地里为姬家皇室垂几滴泪,偷偷的骂上江川几句乱臣贼子,狼子野心之类的废话。

    此时,摄政王府中,江川正跟刘基,苏秦,胡宗宪等绝对心腹大臣在议事,主题自然是围绕着朝鲜大捷引发的一系列事情。

    “殿下,这次德川秀忠被俘,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基本上等于将扶桑国的精锐力量一网打尽了。目前看来,扶桑国没有二三十年是缓不过劲来的,没有了德川秀忠这等强权人物压制,恐怕又会陷入之前那种战乱不断的局面。如此一来,对我大明根本够不成威胁了。等国内形势稳定下来以后,可以再腾出手来一劳永逸的解决扶桑的威胁。”

    说话的是胡宗宪,他习惯从军事角度思考问题。

    在坐的诸位都明白他的意思,所谓的腾出手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就是直接发兵横渡海峡直接占领扶桑。

    江川却看向刘基和苏秦,以目光询问他们两人的意见。

    “汝贞兄说的极有道理,扶桑重新内乱是必然之势,如果我们再从中操作一番,让他们再乱上加乱,如此一来便可让扶桑四五十年内无法再次统一,哪怕是表面的统一也做不到,自然无法对我国形成威胁。不过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扶桑的威胁,直接出兵占领并非上策,而要徐徐图之,恩威并施,以怀柔手段再加上文化占领,对扶桑各阶层进行分化,该打压的打压,给拉拢的拉拢,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利益最大化。”

    苏秦起身一边来回踱步一边道,他掌管理藩院,对于扶桑国的情况是最了解的,这番话显然不是急中生智,而是成竹在胸。

    “苏子高瞻远瞩,实在高明。殿下常说,武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而是最后手段。这次扶桑国在朝鲜吃了大亏,想必狂妄之心已经被我军彻底打掉,肯定此时国内已经乱成一团,人心惶惶。

    这正是我国掌控扶桑的契机。依老夫看来,当在扶桑扶持一个伪王,殿下再派一精干大将驻守扶桑为其张目,让扶桑既不能实现统一,又能维持基本的稳定,然后利用扶桑的人力,物力等我国所用,同时拉拢扶持那些大名贵族,允许他们的子弟来我国读书甚至为官,从文化上让他们逐渐对我大明产生认同感,同时这些人也能作为质子,保证那些大名贵族不敢生出二心。

    另外,扶桑国可以作为我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刺激我国商业发展。再次,若是殿下日后远征他国,可从扶桑国征募仆从军一起出征。据闻,这些扶桑人虽然狂妄骄横,但是却往往悍不畏死,实在是用来充当炮灰的不二人选。如此种种,扶桑再也无法为患我国。”

    刘基最是擅长总结,这番话实在是将胡宗宪和苏秦的意见综合起来,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听得众人都频频点头。

    江川从现代社会而去,一听就知道这是要把扶桑国弄成大明殖民地的意思。

    请记住本书:。co。妙书屋阅读网址:。co

第一百章 被逼婚() 
第一百章被逼婚第11页

    江川听完三人的话之后,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他当然清楚,刘基的话是最实用的,是可以实现大明的利益最大化的。

    他并不是一个战争狂人,一个强国要想征服其他国家,可以采用的手段很多,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手段。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纯的依靠武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反而是要各种手段结合实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次在朝鲜战争当中,扶桑人刚刚因为统一产生的狂妄骄狂彻底被击碎了,这就是军事手段已经发挥了作用。

    剩下的那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手段用上的时候了。

    “三位说的极有道理,现在国内刚刚平定,实在不宜再大兴武力。既然有更好的办法,本王没有理由不采用。这件事由伯温牵头,苏子和胡汝贞从旁襄助,做一个完整的章程出来我看。”

    三人起身领命。

    说完这件事,又说到朝鲜三国上面。对于朝鲜的态度和扶桑当时要区别对待,朝鲜三国历史上就是大名的藩属国,这次大明也从朝鲜捞到了一些不少好处,算是了了之前朝鲜三国怠慢驻军的罪过。

    不过几人商议一番后还是觉得要给朝鲜上一些手段。除了战争手段之外,剩下的可采用的手段无非就是经济手段,政治手段,文化手段这些。

    经济手段上,譬如无障碍通商,减除关税,无偿使用港口,不得打压大明商品,对朝鲜商品物资低价收购等,在朝鲜倾销大明商品等。

    文化上,其实朝鲜三国被大明文化同化的程度已经很高,无论官府设置,还是科举取士等等基本上都是照搬大明的。

    就连科举取士的内容都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这些,基本上可以称为小大明了。

    因此,朝鲜三国从心里上是先天倾向于大明的,所以才会在满清覆灭后毫不犹豫的重新投靠大明。

    这一点上众人的讨论的意见是可以让朝鲜三国王室和贵族选拔子弟来大明太学院,甚至可以参加大明的科举考试,在大明为官,从上层更紧密的把大明和朝鲜联系在一起。

    另外,刘基和苏秦还提出了和亲的建议。当然不是从大明嫁人到朝鲜,而是让朝鲜三国选拔王室公主嫁到大明来,作为钳制朝鲜的另一个手段。

    嫁给谁自然不用多说。

    关于这一点,江川心中实在有些犹豫,一来是他马上就要大婚,二来是他心中对这种事情还有些抵触。

    所以他并没有对两人建议作出回应,直说以后再说。

    三人对视一眼,都知道他们这位殿下在男女之事上一向比较保守,保守的让人惊讶。

    就说刘基,胡宗宪,和苏秦这三个老家伙,来京城也不过一年多时间,每个人至少都讨了两房姨太太了。

    苏秦年轻些,精力旺盛,更是多讨了一房。

    就连一向严肃的狄青都在京城有一个暖床丫头。

    手下的文臣武将一个个都有暖被窝的体己人,唯独咱们这位摄政王殿下却一直身边缺个女主人。

    虽然大家都知道殿下身边女子不少,但是迄今为止却没有一个收入房中的,这让众人都暗暗着急,私底下不知道商量过多少次了,也各种明示暗示的给江川提醒过。

    看殿下的意思好像又要回避这个问题,三人对视一眼,刘基先道:“殿下,扶桑和朝鲜的事情都不急在一时。老夫以为,当前最紧要之事,乃是殿下大婚一事。”

    “殿下大婚,非平头百姓嫁娶结亲,而是关系着国本民生的大事。殿下且不敢再拖延了,还是要早日提上议程。早日大婚,便可早日诞下小王子,对于稳定社稷民心都是一件大好事。”苏秦也附和道。

    “两位大人说的极是,朝野上下对于殿下迄今未婚一事议论纷纷。就是我们几个老家伙都为殿下着急呢。殿下可不能再推辞了。“胡宗宪也直白的劝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