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这年头的读书人很少,能通过刻苦当上官的更少,简直比起后世的公务员考试还要严苛许多。
这也是大多数平民家庭子弟放弃科举的一大原因,毕竟希望太渺茫了。
正因为如此,江川相信这个官办学堂推出之后,一定会受到强烈欢迎的。
当然,肯定也有反对的声音,毕竟这等于触犯了那些既得利益的特权阶层的直接利益。
不过江川显然不会在乎他们的反对,不服气打一顿就好了。
教育司的郎中目前还没有正式到位,因为涉及到是否能真正办好这件事,所以江川很谨慎。
这份方案还是礼部尚书根据江川的意思编撰出来的。
一边看一边用朱笔在上面修改批注,等到看完的时候,那份方案上面已经是密密麻麻的红字批注了。
“一帮目光短浅的老混蛋,好好的方案给我改成了四不像。”将朱笔搁在笔架上,江川阴沉着脸,气的大骂道。
“这是哪个不开呀的惹了咱们的大王爷啊。”一道带着笑意的脆声音传了进来。
江川不用抬眼,就知道是白锦绣进来了。
能不经通报进入他的小书房的只有白锦绣和祁萱两人,祁萱是因为作为秘书,职责所在。
而白锦绣却是他关系最亲密的女人。
“你怎么起来了,昨晚那么累不多睡一会吗?”江川抬眼看去,目光却是一呆。
眼前的白锦绣再也不是以前男装打扮英姿飒爽的样子了,而是换上了一身月白色的长裙,腰间盈盈一束,更显得腰肢纤细,婀娜多姿。
一头如云青丝也在脑后梳成了时下青年女子之间最流行的垂云髻,上面斜插着一根碧绿玉簪,简约又不简单,再配上她的绝色容颜,更显得如仙女下凡一般动人心弦。
神色之中既有紧张也有忐忑,而且还带着三分娇羞以及一丝妩媚红润。
“老天,这是天女下凡吗,莫不是我产生了幻觉?”江川回过神来调笑道。
白锦绣听他胡言乱语,心中虽然甜蜜不已,脸上却是羞涩不已,低声嗔道:“你又不正经了。”说话间白皙的俏脸上却已经是布满红霞。
白锦绣已经回来三天了,白云宗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
她回来第一天就拿出了一份名单交给了江川,名单上是白云宗在天下所有的洞香春酒楼的地址以及人员名单,包括联络暗号等等。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向江川表明白云宗正式退出江湖,不再如以前那样替天行道惩恶扬善了,并且把洞香春这个遍布天下的情报网络全部交给江川。
江川细细翻阅了一下,发现洞香春竟然在宋国都有不少分店,更是对白云宗的实力感到震惊。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白锦绣拿出的这份名单,让他大为感动,知道她对自己用情至深,才会如此考虑自己的感受。
因此,两人之间感情更加深厚甜蜜。
而就在昨晚上,江川成功的将白锦绣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虽然初始因为少女的慌乱娇羞,有些不顺。但是在彻底亲密接触之后,渐入佳境,配合的越来越默契。
两人都是习武之人,身体素质相较一般人好了太多。江川干旱了两年多,存货甚多,因此一夜之间被翻红浪,极尽缠绵,酣战一夜。
天亮之后,才停歇下来,两人搂抱在一起又说了不少的情话,最终才相拥着沉沉睡去。
不过也就睡了一个时辰,江川便起身悄悄出了下了床,毕竟还有一堆事等着他处理。
昨日重新开荤,让他不仅没有感到半分疲惫,反而神采奕奕,更显精神。
没想到白锦绣不仅起来了,而且还换上了女装,那娇美动人的模样让他一瞬间将刚才因为礼部尚书的方案带来的不快瞬间全抛到了脑后。
第一百零七章 禅让诏书()
第一百零七章禅让诏书第11页
摄政王江川的大婚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了,但是依然是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
这次的大婚虽然在仪式上江川一再要求尽量节俭,可还是场面隆重的让人兴奋激动,流程繁琐的让江川身心疲惫。
只是在大婚仪式上最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满朝文武的祝贺,也不是朝鲜三国以及蒙古各部特使不远万里的朝贺,也不是美若天仙,姿容无双的王妃白锦绣,而是来自于一个被天下人几乎遗忘的人。
那天,隆重又繁琐的仪式一项一项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当蒙古各部落的使者和朝鲜三国的国王特使分别一一上前跪地恭贺,并且献上各自丰厚贵重的礼单之后,按照仪式,整个大婚的基本流程就差不多了。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摄政王殿下将会在晚上携王妃一起举行隆重的晚宴,款待满朝文武以及蒙古,朝鲜三国的使者等人。
虽然按照民间的传统习俗,还应该有个闹洞房的环节。不过没有人敢胆子大到去闹摄政王殿下的洞房,那样就真的不知死活了,所以这个环节自然是没有的。
但是偏偏在担任大婚司仪的礼部尚书宣布大婚典礼结束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他看到了一个人,一个很久都没有看到的人出现在了红毯的尽头。确切的说是两个人,一个年轻走在前面,身穿明黄色的衮龙袍,身形消瘦,两鬓花白,腰背却尽量挺得笔直,好像在维持自己最后的尊严。
后面的那个人则是身穿大太监的服饰,跟在年轻人后面,亦步亦趋,腰背微微佝偻着。
忽然出现的皇帝和大太监魏忠贤让许多人瞠目结舌,他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只是呆呆的看着皇帝一步一步的走向红毯尽头的高台。
高台上面则是披红戴花,一身喜服的两位主角:摄政王江川和王妃白锦绣。
回过神来的大臣们急忙扭头看向高台上的摄政王,却发现摄政王殿下依然是笑容满面,丝毫没有一点点意外。
显然,被幽禁深宫两年之久的皇帝忽然出现在这里,摄政王殿下显然是知道的。没有他的点头,皇帝永远不能迈出深宫一步。
看着皇帝不断走向高台的背影,群臣面面相觑,眼神乱飞,意识到下面即将发生一件极不寻常的大事,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等着那一刻的到来。
皇帝走到距离高台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抬头看向高台上的江川。
江川笑容不变,稳步走下高台,走到皇帝面前微微颔首道:“臣今日大婚,陛下亲自道贺,臣不胜荣幸。”
两年多了,再一次见到江川,皇帝本来平静的情绪忽然有一点不稳,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起来,双眼直视江川,似乎想努力的从他脸上找出一点点的羞愧和畏惧。
两年多来被幽禁的耻辱和郁闷让他这一瞬间有一种急需发泄的冲动,身份和处境的巨大落差让他的情绪开始失控。尽管在此之前,他已经做了无数次的自我安慰和心理建设。
可是他没有从眼前这个穿着四爪金龙衮龙袍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一丝一毫他所期望的表情,反而是对方的脸上的笑容却一点一点冷了下来,眼神之中逐渐有一种无人能挡的煞气在凝聚。
这让年轻的皇帝犹如一盆凉水兜头泼下,顿时恢复了冷静。
他想起了自己此次来的目的,是来求生而不是求死的。
他急忙后退一步,尽力避开江川身上散发的那种强烈的让人心悸的压迫感,尽力挤出一丝笑容道:“摄政王今日大婚,朕恭贺来迟,还请见谅。魏伴伴,把朕送给摄政王殿下的礼单宣读一下。”
说完扭头看向跟在身后的魏忠贤,却见他有点惊魂未定的样子,脸色也有些苍白。
显然自己刚才的莽撞作死行为他也发觉了,并因此担心不已。
魏忠贤楞了一下,急忙应声,上前几步跪在江川面前先磕了三个头道:“奴婢魏忠贤恭贺来迟,请殿下念在奴婢年迈无知的份上恕罪!奴婢恭贺殿下大婚,祝殿下和娘娘吉祥如意,百年好合!”
看着皇帝识趣没有继续挑战自己的耐心,江川重新恢复了笑容,看着魏忠贤淡淡笑道:“多谢魏公公吉言。无论如何,魏公公当年与本王有恩,也算是有些香火情,些许小事魏公公不必挂怀。”
双方都是聪明人,都听得懂对方的言下之意。
魏忠贤闻言心中一松,一块大石头落地,知道江川暂时不会追究皇帝的作死举动,急忙砰砰砰又猛然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带着哭腔道:“殿下宽仁慈爱,奴婢感激不尽,愿殿下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这话明显僭越啊,本来只有皇帝才能用的,如今魏忠贤却当着皇帝的面祝摄政王万寿无疆,这显然不对劲啊。
群臣心中一抖,都开始琢磨这其中的意味。
江川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魏忠贤,这才虚虚扶起他笑道:“魏公公有心了。”
皇帝站在一旁,努力维持着脸上的笑容,对魏忠贤道:“魏伴伴,快宣读朕的礼单吧,别让摄政王等的太久。”
魏忠贤起身,躬身领命,向后退了几步,这才从袖筒之中掏出一份明黄色的卷轴徐徐展开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继承大统将近三载,深感躬凉德薄,举措屡屡失当,致使天下臣民百姓流离失所,流寇肆虐,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人心离散,国将不国,实在愧对天下臣民百姓,愧对列祖列宗。摄政王江川德行高洁,英明神武,以雷霆万钧之势扫平天下,使臣子安心,使百姓安居,使天下归心,朕实不如也。今,为天下百姓计,为江山社稷计,朕当退位让贤,禅位于摄政王江川。愿彼能以苍生百姓为念,以江山社稷为念,励精图治,使我汉家江山固若金汤,使我汉人威名名扬四海。朕从此当做一田舍翁,躬耕于田,粗茶淡饭,以赎罪过。钦此!大明武德二年八月十六日。”
魏忠贤的声音一开始有些颤抖,但是慢慢就平稳了下来。
他念的很慢,但是每个字却都念得很是清楚,声音在偌大的广场中回荡着,也在每个人的心里回荡着。
这既是一份罪己诏,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一份退位禅让的诏书。
搜狗阅读址:
第一百零八章 大秦帝国()
皇帝在摄政王江川的大婚仪式上当众宣布要将皇位禅让给江川,这个消息惊呆了在场所有的人,除了江川和几个心腹大臣。
所有人在惊愕过后都心中火热起来,将目光锁定在江川身上,想看看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江川是这个帝国的实际控制者,皇帝的宝座迟早都要归他,可是以这样的方式到来却是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
“既然陛下如此看重臣,臣便勉为其难,接下这个担子。”在数千双眼睛注视下,摄政王江川淡然一笑,接过了圣旨,语气轻松的就好像答应赴一场宴会而已。
皇帝楞了一下,显然也没想到江川竟然会如此的不做作,随即苦笑了起来,心中产生了了一种既失落又轻松的感觉。
“陛下如此大方,臣也会满足陛下的愿望的。”江川看着皇帝微笑着道。
皇帝当众禅位,他自然不介意留下皇帝一条命。
只不过需要皇帝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而已。
现场沉默了片刻之后,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没有说明,但是谁都知道这万岁到底是为谁而呼。
……我是可爱的分割线……
在大婚结束一个月后,大明最后一任皇帝姬思远在乾清殿举行了盛大的禅位仪式,正式向天下宣告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摄政王江川。
同一天,摄政王江川在乾清殿登基,即皇帝位,并且宣布改国号为秦,昭告天下,史称秦太祖。
王妃白锦绣被册封为正宫皇后,统领后宫。
消息传开,天下欢呼,普天同庆,各个战区,各省,各州府官员纷纷上表恭贺,表示拥护效忠大秦皇帝。
朝鲜三国,蒙古各部,甚至包括已经被大秦实际控制的扶桑国国王也派来特使,奉上厚礼,恭贺大秦皇帝登基。
江川即位半个月后,原内阁首辅夏俊泽上表自请外放,被任命为西南总督,主持西南土人改土归流事宜。且加封太子太师衔,兵部尚书衔。
内阁被皇帝江川改为政务院,负责天下政务,设政务院总理大臣,由原内阁次辅刘基担任首任总理大臣。并设四位政务参赞大臣,襄助总理大臣处理政务,由苏秦,胡宗宪等人担任。
吏部,礼部,户部,刑部,兵部,工部归政务院管理。
许多迂腐颟顸的旧官僚被纷纷清退,大量的年轻官员被提拔启用,大秦朝廷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气象。
次年,大年初一,大秦皇帝昭告天下,启用年号武德,是年为武德元年。
江川以武得天下,以德治天下,是为武德。
大秦正式立国之后,下令革除了许多前朝弊政,彻底废除了许多苛捐杂税,让百姓休养生息,积蓄国力。
另外一方面,继续下令各战区出动军队剿匪,剿抚并用,愿意主动下山归降朝廷的山贼盗匪,皆可免除前罪,重新编入民户,
冥顽不灵,继续负隅顽抗的,则被大军毫不留情的剿灭,所有俘虏全部斩杀。
经过半年的全面剿匪,天下匪盗几乎绝迹,大秦百姓获得了空前的安全感,对于崭新的大秦王朝更加有了归属感,对于大秦武德皇帝更是感恩戴德,齐呼万岁。
剿匪出动的军队都是各战区的国民警卫队,而且基本上都是成军之后没有经过战斗洗礼的部队,因此这长达半年的剿匪其实也是总参谋部制定的一次练兵行动。
这次剿匪战果斐然,同时也让参战部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部队以后的建设训练指明了方向。
在二线部队轰轰烈烈剿匪的同时,江川也将视线转向了海军的建设上面。
在之前,因为形势的需要,重点建设和扩张的一支都是陆军部队,而海军的建设却明显滞后。
在海军之前的战斗中,虽然也立下了许多功劳,但是实事求是的讲,海军目前还只是具备近海作战能力,也就是说只能在家门口作战。
要想具备远洋作战能力,海军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升级,主力战舰无论是从吨位,还是驱动力,以及火力上都要更新换代。
目前现阶段的战舰全部都是风帆战舰,采用风力作为动力。这样,无论是战舰的吨位还是航速都会受到全面限制,毕竟风力限制颇多。
按照江川的构想,海军的主力战舰将来要全部采用蒸汽动力。不过要想搞出蒸汽机,以江川这个文科生和这个世界目前的科技水平,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待要塞系统升级到后工业时代。
系统升级到后工业时代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蒸汽机的诞生和大量普及。而在原本的历史上西方殖民者在全球大肆扩展的关键也是内燃机的诞生和普及。
不过系统虽然省事,但是升级一次所耗费的资源却是非常庞大的。尤其是越到后来升级所需要的资源就越庞大,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而进入后工业时代是要塞系统最后一次升级,所需的资源更是让人惊叹。
江川无奈,只能在处理政务的同时,耐心等待升级条件的成熟。
不过内燃机这种东西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如果突然的出现一定会引起众人的惊叹,这种划时代的产物完全打碎了人们以往的认知。
以前人们使用的动力都是畜力,或者风力,或者人力,这几乎已经让人们形成了固有认知:动力只能来源于外力。
如果人们忽然看到一个能够自己跑的车子,一艘能够自己游动的舰船,第一时间的反应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是不是这个车船成精了,见鬼了。
所有,江川要在内燃机正式面试之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给人们一个缓冲时间。
他首先下诏成立了大秦皇家科学院,自己兼任科学院院长,然后从全国选拔十六岁到三十岁之间的读书人加入科学院。
在这些年轻人通过特定的考试进入科学院后,江川这个院长又亲自授课,对他们讲授一些粗浅的基础物理理论知识,有时也会做一点小实验来验证这些理论。
这种小实验基本上都是在物理发展史上经典实验,江川只不过是照猫画虎演示一番罢了。
这种初级物理理论课程,初中物理就可以完全应付了。
最让所有人惊叹不已却有疑惑不解的就是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
伽利略在原本的时空打破了世人的三观,而江川在这个时空也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第一百零九章 西南之乱()
武德元年九月,因为反对朝廷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在大土司杨绍元的带领下,西南大小二十余个土司起兵叛乱。
朝廷之前派遣的一些流官因为事起仓促,来不及逃生,相继遭到叛乱的土司杀害。
叛党一时间声势浩大,叛军在短短半个月内相继席卷西南二十多个州府,许多汉民惨遭屠戮。即使侥幸未死的人,也大多都被乱兵抓回去当做奴隶。
消息传来,百姓震怖,朝野惊怒,雪片一般的奏章飞上皇帝江川的案头,全部都是一个意思—要求朝廷尽快出兵平叛,为惨死的汉民百姓报仇。
对于土司叛乱,江川早都有这个心理准备,也早就制定了预案。只是没想到这些土司竟然动作如此之快,在改土归流的政策刚刚推行开始就突然发难,打了朝廷一个猝不及防,才能在短短时间内产生如此浩大的声势。
经过跟几位重臣商议之后,众人一致认为这些土司叛乱早就预谋已久。
很显然,这些土司也想趁着中原动荡,皇权更替的时候趁机作乱分一杯羹。
甚至,一些野心勃勃的大土司甚至还产生了逐鹿天下的野心。
只是,他们没有料到的是,江川平定天下的速度太快,皇权更迭的时候局势依然很稳定,没有给他们可趁之机,因此还没来得及发难,大明就已经变成了大秦了。
但是已经生出来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容易消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