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扫了他们一眼,重重的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王承恩赶紧上前扶起太子小声道:“殿下,您先回东宫吧,等陛下气消了再说。”

    太子脸色煞白,失落魂魄的行了个礼被王承恩给扶出了东暖阁。

第五十五章 封爵武安侯() 
太子被皇帝轰走之后,几位阁臣彼此对视一眼,都明白了皇帝的心意。

    江川要赏,袁崇焕也不能罚,这就是皇帝的底线。

    首辅温体仁想的则更是通透,皇帝又要施展他的帝王之术了,说白了就是制衡之道。

    “好了,几位爱卿说说吧,这个江川该如何赏赐,这件事又该如何了结。”皇帝摆摆手,语气平静了下来。

    温体仁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定然是袁督师和义军之间产生了误会导致的。袁督师为人光明磊落,一心报国,不可能容不下重心报国的一支一军。臣以为,朝廷当加封适当的官职爵位给义军首领江川,并且给予一定的财物赏赐,使其明白陛下之隆恩,朝廷之恩德,感念陛下隆恩,继续带领麾下义军抗击鞑子,廓清我大明辽东。日后若再立功劳,再行封赏即可。”

    其他几个阁臣等首辅说完,也异口同声的道:“首辅大人所言极是,臣等附议。”

    老皇帝思忖了一会,点点道:“如此义士,理当封赏,那你们说说该如何封赏,赐予何等官职为好?要不要封爵?”

    首辅温体仁道:“陛下,既然江川此人善于用兵,自然当授其武职。且授予的职位又必须要有统兵作战之权,臣以为授总兵之职为宜。”

    其他几人也都附议,没有意见。

    皇帝想了想道:“那就赐其辽阳总兵一职,赏银千两,绢丝一百匹,并赐飞鱼服。着其带领部下人马继续驻守辽东,扫清鞑虏。”

    “陛下圣明!”几个阁臣齐声奉承道,其实心中都在腹诽皇帝小气至极。

    所谓的辽阳总兵就是一个空头职衔,兵没有给一个,粮食没有给一粒,所谓的赏银千两,绢丝一百匹也上不来台面。更诡异的是这辽阳总兵的驻地辽阳此刻还在满清手中。

    也就是说,江川这个总兵要想名副其实,就必须自己去打下辽阳城,才能成为真正的辽阳总兵。

    皇帝这一手,真是空手套白狼,一顶总兵的帽子就收了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这生意简直不要太划算。

    不过阁臣们都习惯了,这大明的皇帝素来都抠门,再加上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到处要钱。而且天灾人祸,朝廷收入锐减,国库空虚的老鼠都不愿意来了。

    而且这一千两银子,温体仁知道,皇帝绝对不会从自家的内帑往出拿的,肯定要落在户部头上。

    果然,皇帝又接着道:“温卿,你掌管户部,这赏银就从户部的账上划吧。”

    温体仁心中果然如此,但是面上却一丝一毫不悦都看不出来,躬身领命:“臣遵旨。”

    皇帝想了想又道:“温卿,你这就拟旨,此事迫在眉睫,必须早日宣旨,免得边军跟义军冲突起来,死的可都是我大明的将士。”

    温体仁刚躬身要说话,忽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给打断了,回头望去,只见一向沉稳内敛的王承恩跌跌撞撞的冲进来,一下子跪倒在皇帝面前急声道:“陛下,大事不好,李自成,张献忠又反了!”

    老皇帝一听,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

    这两位半年多来简直就是他的噩梦,好不容易投降了,平静了两天,怎么又反了?

    老皇帝强行撑住,扶着御榻的扶手坐直了,让自己尽量冷静下来:“怎么回事?说!”

    最后一个字已经是疾言厉色了,双手颤抖着,眼睛逼视着王承恩,显然内心极不平静。

    王承恩把手里的一个奏表捧到皇帝面前:“陛下,陕西巡抚八百里加急战报!”

    皇帝接过来,哆嗦着手拆开了战报,匆匆扫过,脸色大变,眼前一黑,身子一下子向后倒去。

    王承恩和几位阁臣慌得急忙围上来,温体仁赶紧吩咐一个小太监去叫太医。

    皇帝一晕倒,整个乾清宫一下子都鸡飞狗跳起来了,一个个嫔妃,皇子皇女闻言赶过来探望,都被王承恩给当了驾。

    皇帝晕倒之后,温体仁他们也知道了陕西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战报上的内容。

    李自成和张献忠一个月前的投降只是诈降。为了安抚他们,朝廷出了一个昏招,竟然他们继续领各自人马自成一营,而且李自成和张献忠一个封了总兵官,一个封了守备。

    而且朝廷还给了他们补充了粮饷兵器等物,意图安抚他们,让他们一心归顺。

    虽然朝廷打的主意也是要等到腾出手来再拆散分解他们,一开始还是尽量以安抚为主。

    可是每等到朝廷动手,这两位先反了。带着本部人马,杀进了西安城,杀了西安知府和上百官员,并且将府库抢掠一空,然后两人兵分两路,李自成带人出潼关向河南杀去。张献忠则带人猛攻汉中,意欲进军四川。

    这两人再次造反,整个陕西的大明守军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纷纷溃败,整个陕西已经全部糜烂。陕西巡抚一看事情兜不住了,这才八百里加急禀报朝廷。

    这样的消息是在太过劲爆,皇帝想要不晕都没办法。

    温体仁他们也是震惊不已,但是一个个面面相觑,根本没有什么好主意。

    之前他们搞不定,现在对这两位已经产生了心理阴影,更是搞不定了。

    此时,所有人都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远在辽东的袁崇焕。

    可是没人敢自作主张,皇帝不发话,谁都没有那个权力把袁崇焕调回来,而且那位也只认皇帝的命令。

    再说了,袁崇焕镇守辽东,一旦袁崇焕一走,辽东边军兵力更加空虚,万一鞑子趁机进攻,那就真的危险了。

    这种责任谁都承担不起,因此只能皇帝拿主意。

    经过十几个太医折腾了半天,到了晚上的时候,老皇帝才幽幽醒来。

    醒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温体仁叫道面前用苍老虚弱的声音吩咐道:“温卿,重新拟旨。两道旨意,第一道赐义军首领江川为辽南总兵,并授爵武安侯,赏银五千两,绢丝两百匹,并赐斗牛服。并从大同府库调粮草五千石给义军,着武安侯与大同边军互相配合,共抗东虏。其可自行募兵,缺失粮饷朝廷日后补上。”

    “第二道,传朕旨意,调袁崇焕速速回京,任六省总督,全权负责剿寇事宜。旨意到达之日,即可交接军务返回京城。”

    温体仁细细听完,当场拟旨,给皇帝过目之后,叫来王承恩加盖上玉玺“天子之宝”,两份加急圣旨就新鲜出炉了。

    王承恩连夜选派精干人手携带两道圣旨马不停蹄的赶往辽东。

    走出皇宫的时候,已经快到了子时。

    坐在马车里,温体仁对着北方看了半天,微微叹了一口气,没想到李,张二人的再次反叛得利最大的倒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江川。

    想来真是好笑,皇帝之前如此吝啬官职爵位,危机突然来临这才知道加码,收拢人心,真正是帝王心术,只看利益。

第五十六章 杀马() 
隆隆的炮声不时响起,或远或近的喊杀声更是不绝于耳,不断的有人进出袁崇焕的中军大帐之中,很多人身上脸上都带着血,眼神之中带着惶恐和说不清是沮丧还是绝望的神情。

    有些人从这里走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个的坏消息被不断的带到袁崇焕面前,都是某个方向又被贼军突破,多少人又阵亡的,某某守备,某某游击被阵斩之类的消息。

    全部都是坏消息,没有一个好消息!

    袁崇焕的一张黑脸更黑了,心中的绝望也越来越强烈。

    他到现在都没有明白,这一仗怎么就打成了这个样子。

    自己带着五万大军出征,结果不到两日,前后两军各一万人相继覆灭,自己手下的两员爱将都成了他觉得不堪一击的贼军的俘虏。

    若非洪承畴的亲兵统领杀出重围来报信,他及时决断,在敌人包围他之前上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小山包固守的话,现在大营肯定早就被敌人攻破了。

    他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一支马贼起家的贼军竟然会如此强横!强横到能让自己的五万大军毫无还手之力,而且如今还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

    如果说之前他对于这支号称江家军的军队还觉得有些不以为然,对他们屡败鞑子的战绩心中还存着疑虑的话,那么他现在已经彻底相信了。

    唯有这样的军队才能打的五万大明边军如此狼狈不堪。

    而且更让他绝望的是敌人不仅拥有锋利的刀枪,强横的骑兵,更拥有强大的炮火。这些大炮的威力和射程就是在明军的火炮序列之中都属于是最最顶尖和强大的。

    这更印证了敌人全歼了鞑子的火炮队的消息。

    如果说明军在之前面对江家军还有一点优势的话,那就是因为他们之中配备着相当比例的火炮。

    但是这点优势在江家军调来了红衣大炮之后便迅速的瓦解崩溃了。

    这种重达三吨,长达三米的巨炮虽然说更适合攻城和射击固定目标,但是恰恰此时固守顽抗的明军正好满足这种条件。

    十几门红衣大炮轰隆隆相继炸响时,明军的最后一点希望都破灭了。

    谁他娘的说这是一支马贼?你家的马贼还有大炮啊?而且还是这么多的大炮?这炮弹飞的比明军最大的大炮飞的都远,爆炸之后威力更大。

    明军对于江家军的轻视和情报的粗陋,让他们在遭受了沉重而猛烈的打击之后,士气迅速的崩溃。很多士兵心中开始认为这是袁崇焕故意欺骗他们,不告诉他们事实的真相,这才导致有了现在的困境。

    这种想法是士兵之中蔓延,虽然不至于发生哗变,但是明显的影响了士兵们的战斗力,很多人根本就是敷衍了事,江家军攻上来的时候干脆利索的武器一扔,举着双手趴在地上投降了。

    而江家军对于这些投降的士兵一律不杀,这让更多的明军士兵看到了生的希望,干脆投降的人越来越多了。

    到了后来干脆有一些将领带着成建制扔掉武器的士兵,主动向江家军投降。

    越演越烈的投降风潮在袁崇焕的嫡系人马斩杀了一批有投降迹象的人之后才勉强被止住了。

    夜色渐渐浓烈起来,江家军的炮声也小了很多,喊杀声也渐渐沉寂了下去。

    这让苟延残喘的明军士兵放松了一些,一个个躺在冰冷的土地上,抱着自己手中的武器,无神的眼睛绝望而麻木的望着漆黑如墨的夜空。

    有的人躺着躺着就再也没有醒过来,又冷又饿又得不到及时治疗的伤员只有死路一条。

    很多将领也都颓然的蹲在地上或者靠在树上,想着自己的命运。

    比起江家军的攻击来说,另一个让明军更加绝望的是粮食问题。

    为了让士兵更加快捷的行军,这次出征的士兵身上都只带着两天的口粮。其他的粮食全部都在洪承畴的后军之中。

    本来这样的安排对于剿灭一支马贼来说当然是无可厚非的。更别说护送辎重的后军还有一万大军。

    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开战第一天他们的辎重粮草,就跟着一万后军全部成了他们要剿灭的马贼的战果了。

    如今,明军随身携带的口粮已经耗尽,很多士兵的晚餐都没有了着落。连续的拼杀作战,而且还是在需要更多热量的冬天作战,这大大加速的了士兵们身体之中能量的消耗速度。

    死亡的方式有很多种,可能人们最不愿意的一种死亡方式就是饿死了。

    如今的明军士气几乎已经跌落到了谷底,再加上没有了粮食,整个营中开始蔓延着一股夹杂着怨恨的绝望情绪,很多人看向袁崇焕中军大帐的目光都有些不善了。

    若不是袁崇焕从中原带过来的嫡系人马威慑的话,这些绝望而饥饿的士兵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中军大帐内,几名将领沉默的围着袁崇焕,脸上的表情都是焦急而不安的。

    袁崇焕只是转身看着面前的辽东舆图,一言不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督师,若是再没有吃的,恐怕手下的弟兄们会……”一个将领艰难的开口道。

    话没有说完,但是在场所有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这也是他们的想法。

    他们看着袁从焕并不算高大的背影,心中都开始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出路。

    半晌,袁崇焕开口了,声音显然疲惫而无奈。

    “杀马吧,先杀本督的坐骑,本督以下守备以上将领的战马先杀了,让将士们饱餐一顿。本督已经派人向大同李永年总兵求援了,坚持到明天,我们一定会等来援军的。”

    杀马?很多将领虽然早都知道这是唯一的选择,可是从袁崇焕嘴里说出这个答案的时候,还是心中一惊。

    战马,对于明军来说是最稀缺的战略资源。明军之中的战马本来就少,每一匹战马都很珍贵。如今却到了要杀马的地步?

    “督师,先杀末将的马!你的那匹黄骠马跟随您在中原南征北战,可是救过你的命,不能杀啊!”

    袁崇焕的亲兵统领急声大叫起来,表情抽搐,眼珠子都红了。

第五十七章 主公真是料事如神() 
袁崇焕若是知道最后的希望——大同城的援军永远不会到来的话,恐怕此时都有拔剑自刎的冲动了。

    他所有派出去大同请求援军的人马都被江家军布置在外围的三层游骑给收拾了,没有一个人逃出去。

    所以现在大同的明军还根本不知道袁崇焕五万大军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刻,甚至可能还在幻想着袁督师大军破贼的场面。

    “军师,我并不担心大同的明军来援救袁崇焕,他们来了也只是白白送死,给咱们送人头而已。只可惜我们目前不需要明军的这些人头。若是他们损伤太大,大同城还得我们来守,这最后便宜的还是鞑子。”江川看着面前的象棋棋盘,拿起自己的卒子往前拱了一步,对相对而坐的刘基的象形成了直接威胁。

    刘基举手将象撤了回去,避开了卒子的锋芒,笑着道:“所以主公才没有下令猛攻,给了明军喘息之机,让他们不至于困兽犹斗。”

    江川的卒子又向右拱了一步,淡淡一笑道:“军师知我。如今大明内忧外患,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接盘的时候,不妨让姬家继续撑着这个烂摊子。

    我们先收拾鞑子,等到收拾完了鞑子我们再进军中原,那时候的格局可能就大不一样了,肯定是一个天下纷争的局面。

    如今大明朝廷虽然糜烂不堪,但是架子还在,咱们没必要掺和进去给姬家当马前卒。等到天下打成一锅粥的时候我们再进去,那时候各方互相牵制,我们就有了了左右腾挪的战略空间。”

    刘基举手跳马,威胁江川的卒子,点点头佩服的道:“主公想的深远。我们和大明相争太甚,最后只会让满清得利。

    只是听说大明境内如今流寇之乱已经平定的差不多了,最大的两股流寇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已经投降了朝廷。如果朝廷腾出手来,全力经略辽东,那咱们的局面恐怕就会被动了吧。”

    江川推出一个车摆在过河卒子的后面,微微一笑道:“军师这次恐怕看走眼了。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位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当然省油的灯也不会干造反这种事情。

    他俩都是脑后长反骨的主,天生就是为了造反而生。我可以跟你打赌,他们投降只是权宜之计,迟早要再反一次的。要是我输了,我再送你一匹好马。”

    看着江川自信的笑容,刘基很好奇的道:“主公怎么就知道这两人一定会反?他们上次可是被这位袁督师被收拾的差不多了,还能有多少实力造反?”

    江川笑道:“军师,吃过肉的人永远不会只吃豆腐的,这两位虽然败了,但是在之前的一次次流窜作战中已经看穿了大明朝廷虚弱无比的本质,知道这个庞大的帝国现在就是个纸老虎。而且袁崇焕这位他们大克星现在被咱们围在这里,这两位要是不抓住这个机会反了,那才是真是见了鬼了。说不定,这两位现在已经反了呢。”

    刘基正要再说,忽然中军大帐的帘子被掀开,李翦匆匆走进来手里拿着黑冰台专用的传递消息黑莲铜管道:“主公,白姑娘派人刚刚送来的。”

    江川接过,按了几下密码,听见咔的一声,打开铜管,取出里面的纸条,看完之后神情一振,哈哈大笑起来。

    刘基不解,江川将纸条递了过来笑着道:“军师看看,我说什么来着,这两位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啊。”

    刘基接过纸条快速看完之后惊讶的道:“主公果然是料事如神,这两人还真的就反了,而且还闹出了这么大的声势。不过要恭喜主公了,大明皇帝竟然出手如此大方,给了主公一个侯爵,大明这二百多年来,除了太祖和成祖时期,后面可没有封过几个侯爵啊,基本上都是世袭的。”

    原来此时大明皇帝派出的宣旨钦差已经到了大同,找上了大同的锦衣卫千户所。

    说起来,皇宫里的司礼监和锦衣卫同属皇帝的亲信,感觉上更近一些。而且这次事情还是因为大同锦衣卫千户所的密报而引起的,所以司礼监的传旨太监一到大同,先就找上了锦衣卫。

    大同锦衣卫现在根本就是江川的人了,所以白锦绣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并且知道了圣旨的全部内容,这才派了黑莲使者即刻出城来报信,好让江川提前做出决断。

    据密信上说,宣旨的太监用不了多久就会到来,锦衣卫会派人保护,其实也就是监视。

    虽然被大明皇帝封了侯爵,但是江川却没有多少兴奋劲。若是刚开始穿越的时候他兴许还有些激动,不过随着实力的迅速提升,他对一个小小侯爵的虚名还真没啥感觉了。

    “老皇帝这是慌了,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一反,他就吓破了胆,急着调袁崇焕回去。又怕辽东空虚,这才赏了我这么一顶帽子,让咱们给他在辽东顶着鞑子。而且才小气吧啦的给了五千石粮草,这是哄小孩呢?

    给了一个辽南总兵的虚衔,一兵一将都不给,也没说治所在何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