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应的车也多了起来,开着小摩托出来疯的小年轻也露了面。首批加铃五十怎么也有几百上千台的产量,一大半都是在京城销售出去的,在进京城之前碰到几个开着摩托出来玩的年轻人再正常不过。
两边人交错而过没多久,那群京城狂少们居然掉头从后面又赶上赵林。
“哥们儿,瞅着面生,哪个院儿里出来的?”一个骑士赶上赵林问道。
大热天穿个牛仔裤背把吉他,一头烫的卷发,鼻子上面还架了个墨镜。这身行头得确惊艳了赵林两个人,不过配上橘红色的踏板摩托就有点搞笑的意思了。
“不是哪个院儿的。我们乡下来的,第一次来京城。”赵林拿方言试探道。他倒是有心和这些大院子弟打打交道,从这身行头和不搭调的摩托车就能看出来,特权阶层的能量还是挺大的。
不过相对这些优越条件,人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万一丫和他这身行头一样不靠谱,以后少不得有麻烦事。
卷毛骑士乐了,哈哈笑着说道“我老家也是乡下的,可没见过像你这么阔的亲戚。”
“厂子里的车,偷出来玩玩。”赵林给了他一个能接受的理由道“后面还不知道有什么麻烦事在追我呢。你们忙着,我俩去京城瞅一眼还得往回赶。”
“四九城在那跑不了什么时候不能看。咱们一块玩玩去,水库边上的舞会,哥们儿带你开开眼。”卷毛听了赵林的话乐坏了,主动邀请道。
他们这群人从家里闹点钱,淘个二手吉他贝司什么的还行,千把块的摩托还真玩不起,就算买的起也不敢拿出来显摆。只不过京城总有一些地方有,顺手借出来玩玩还是没问题的。
赵林歪了歪头,离开学报道还有两天,带着陈南雁去开开眼也不错,开个舞会都要离京城那么远,错过这个机会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赶上下一波。
影视剧看的多了,对这些大院儿子弟的生活还真有些好奇。
第四十章艺多不压身
一样的年纪、一样的摩托、一样的后座姑娘,本来就看着亲切,赵林顺嘴编的瞎话更是让这群人对他好感倍增。
“你情儿也是顺来的?”一头卷毛的刘大庆问道,一点也不避讳陈南雁。
赵林笑了笑道“那道不是,我送她来上学。”
刘大庆惊讶道“看着比我还小,这就考上大学了?”
“还行,勉强收了张华青的通知书。”赵林不以为然道。
刘大庆手一抖差点把车开沟里去,“不会吧,那哥们还真看走眼了。你小子本事不小啊!”
华青的牌子在京城还是非常响亮的,改革开放之后的这几年,大院的子弟都被家里逼着考大学,随着考试难度的加大,对华青的敬畏也重新回到这些年青人的心里。
刘大庆考三年,今年才收了张理工学院的通知书,这已经让他欣喜若狂了。他乜眼看了一眼赵林,本来抱着朋友妻不可戏的心理,他都没打算和陈南雁说话,虽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觉得陈南雁盘儿虽亮,但也只是个没啥见识的乡野丫头。
现在知道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居然是华青的,刘大庆一改先前对陈南雁的态度,把车速一缓正好落后赵林一个身位,涎着脸对陈南雁说道“妹妹,来哥哥车上坐吧,以后在京城上学哥哥罩着你。”
陈南雁把赵林抱紧一些,一点不怵的看着刘大庆道“不用,林子学校离的近,我怕他揍你。”
刘大庆吃惊的看着赵林,“你也是来上大学的?”
见到赵林点头,刘大庆的那点儿优越感又弱了几分。
一会儿功夫就冒出来两个大学生,看年纪都比他小,而且还有个华青的,什么时候大学生这么不值钱了。
“哪学校的?”
“我不行,比她差多了。”赵林说着顿了一下。
一听这个,刘大庆顿时活了过来,理工学院在京都虽不算最好也是不错了,今年他们大院儿几千号人一共也没出几个大学生,除了他剩下的都是上的专科的职院什么的。
刘大庆好不容易能找回点优越感了,自然不会让赵林就这样混过去,把车速提上来重新和赵林并齐,笑着说:“好赖也是学校,没事儿你就去京都理工学院找我,我多给你介绍些女~性朋友。”
陈南雁狠狠地瞪了刘大庆一眼,搂着赵林的胳膊继续收紧,赵林感觉有些胸闷,赶紧摇摇头,“女性朋友就算了,我到京大是学习的,没这功夫。”
赵大林以为自己听错了,“京大?你说的是咱们京都的这个京大?”
赵林点点头,“唔,但是我的分数不高不能自己选系,唉,要不是不想复读,也不至于这么窝囊。”
“活该!谁让你不好好念书,要是你收点儿心在学习上,那还会有这档子事儿”陈南雁狠狠地报复了一下赵林。
赵林苦笑着摇摇头,“还不是因为你整天在我眼前晃悠,我哪还有心思听课。”
陈南雁腾的一下脸红了,咬着嘴唇骂了一句,“讨厌~”
刘大庆感觉自己的脸被人打的啪啪响,自己这三年来没日没夜的做题背书,差点儿把眼睛熬瞎,竟然抵不过一个三心二意的小子。
两个华青京大高材生,不老老实实坐火车来上学,跟他一个二混子学个什么劲儿啊!
还偷车!这是大学生干的事儿吗!?
刘大庆闷声问道,“哥们儿,干你们这行竞争也这么大,非得那么拼?”
“竞争哪里都有,我们这行还行。”赵林自己没觉得有什么压力,别人他就不知道了。
刘大庆不解的看了眼赵林,“就你这文凭,去哪儿也有人抢着要,干嘛要干偷车这行当”
赵林一听乐了,陈南雁眼睛亮亮的,嘲笑刘大庆,“这车是借的,你不会真以为我们是偷车贼吧?”
刘大庆尴尬的嗯啊了两声。
今天他这场子算是丢干净了,但是就这样被这小子比下去他总有些不甘心,眼看下了主干道,水库就要到了,刘大庆紧贴上赵林的车子,“一会儿上台亮个相,让大伙认识认识。咱们这伙人别看玩的疯,对大学生还是很欢迎的。”
赵林看了他一眼,“我没准备什么节目,只能瞎凑个热闹”
到底是乡下来的,没见过他们这种娱乐方式,刘大庆心里暗喜,“唱歌你总会吧,都是年轻人图的就是个气氛,你要是放不开就太扫兴了,要不行让你女朋友来个也行。”
陈南雁也不乐意上台表演,看着赵林说“你要是真不愿意,咱们就不去了,反正我也不稀罕那些东西。”
“我试试吧。”现在已经到跟前了,哪有不去的道理,“舞会上有beatles的歌么?”赵林跟刘大庆主动搭话道。
九零年前后,摇滚席卷全国。赵林也不免被刺激着迷上了这东西,只是那时候年龄有点大了,再不能像小年轻们一样疯狂的把全身心都投入进去了。那些伟大的乐队,他也就熟悉这么一个而矣。
现在有机会见见国内第一批玩摇滚的大神们,那可就真真要美死了。
离水库还有八里地,嘶吼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怪不得这群家伙要把聚会地点放到这里来。这要是在京城,非得被热心群众抓起来打死不可。
停好车,一个巨大而丑陋的音响把赵林吓了一跳,怪不得声音传那么远,这群人玩的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想想那些摇滚先驱们说的悲惨历史,再看看这群人的作派。就能知道拿爱好消磨时间和精力,与把爱好当职业这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距了。
陈南雁用手指头挠了一路赵林的手心儿,到了台下才好奇的小声问“一会儿你要表演什么?”
赵林笑着摇头,“保密!”
陈南雁翻了个白眼,嘟着嘴不理他了。
翻唱未来的歌给陈南雁听,赵林还没有什么顾虑,但是拿到公众场合来炫耀就差点意思了。又不是参加什么有奖比赛,随便拿个英文歌糊弄一下就行了,反正国内摇滚界和其他东西一样都是从翻唱起的家。
刘大庆背着吉他把赵林拉上台,然后声嘶力竭的喊道“让我们欢迎赵林!”
下面的人还一头雾水,就算是来了新人也得先介绍一下吧,哪有这样把人生往上推的。
“把你的吉他借我用用。”赵林对刘大庆说。
刘大庆愣住了,“你用它干嘛?”
“干站着有点儿傻,拿它摆个造型。”赵林看了一眼台下的陈南雁,笑着说。
“兄弟,这时候还不忘耍帅,我服你了”刘大庆取下背上的吉他递给他下去了,来的时候他已经想好,一会儿他换了衣服要在台上自弹自唱一曲,一准儿会让这些妹子们兴奋的尖叫起来。
台下闹哄哄的,赵林淡定的挪了一下麦克风,手指灵活的在吉他上拨拉了一阵,叮叮咚咚的旋律传出来时,周围一下子安静了。
“yesterday, alltroubles seemedfar away。now i looksthough they're herestay。oh, i believeyesterday……”
这首歌被乐评人认为是摇滚史上最棒的指标性单曲,也是世界上被翻唱版本最多的歌曲,几乎所有听过的人都会被它所打动,赵林在这里翻唱一回也不是什么大事。
赵林在这首歌上花的功夫不是一般的大,虽然手有些生,但是整体弦律还是流畅的,配上他流利的英文演绎,从一开口就把台下的吃瓜群众震住了。
陈南雁知道赵林唱歌很好听,但是英文歌还是第一次听他唱,看看身边一个个听的如痴如醉的年轻人,内心充满了自豪。
赵林在台上的造型还是不错的,不管是身高、还是体型、还是容貌、还是流畅的吉他弹唱,都让那些眼里直冒星星的姑娘们,恨不能冲上去把他身上土不拉叽的衣裳给扒光。
刘大庆刚把大裤衩子换成水蓝色的牛仔裤走出来,看到妹子们的反应顿时哀叹一声,苦练了两个星期的吉他算是白忙活了。
赵林下台之后,刘大庆这样的暖场人员无一例外都拒绝上台。直到压轴的几位高手上台,这才把众人的注意力从赵林身上抢走,专业和业余的差别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逾越的。赵林的水平拿来糊弄普通人是够了,和专业人士一对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群尖果儿把他给围了起来。
刘大庆和陈南雁两人的心,不同原因、相同时间的揪了起来。
第四十一章参与创造历史
经济学里有一个名词,叫机会成本。就是说如果你想得到一些东西,那么就得放弃别一些东西。
赵林发现这些女孩子真好,知道刘大庆身份不简单还一直围着自己转悠。不就是唱了首歌吗,至于当着陈南雁的面儿在这瞎腻歪么?
得到很容易,放弃却很难。赵林把刘大庆当挡箭牌,拉着陈南雁落荒而逃。
前面的表演只是开胃菜,夜幕降临后的舞会才是重头戏。
虽然迪斯科之类的舞曲还未盛行,但是交谊舞一样很容易跳出火花来,跳着跳着人就少了一半,不知道钻到哪边的小树林里腻歪去了。
“到后台等着,等我忙活完了带你们回京城刷夜去。”刘大庆拉着不知从哪哄来的舞伴匆匆对赵林说了一句就消失在夜幕中。
陈南雁被赵林拉着正经的学跳舞,听到这话不由啐了一口道“这儿没一个好人,咱们走吧。”
赵林苦笑了一声道“我也没想到,这些人玩的比咱们还疯。不跳了,去后台找人说说话去,有个家伙鼓敲的还真不错。”
陈南雁点点头,在这里听到的声音对她的震撼还是很大的。同样是敲鼓,厂子里的腰鼓队和这儿的人根本没有可比性,好不好听另说,那股子疯狂劲儿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红塔山还是很好用,赵林进到后台散了一圈烟就被当成哥们儿了,当然之前的表演也给他加了不少分。
“哥们儿,吉他谈的不错啊,跟着谁学的?”一个留着长头发的家伙问道。圈子就这么大,这类的乐器大家都是手传手的教出来的,这么一问大家就自然而然的熟络起来了。
赵林帮他把烟点上道“自己瞎弹的,跟你们比不了。”
棚里其他几个人抽着赵林的烟,眼都不扫他一下。本事不知道怎么样,艺术家的架子倒是不小,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演出结束还窝在这小棚子里,不出去找个女孩玩。
和长头发聊了一会儿才知道,这几个家伙倒不是摆架子,只是难得一见这么全乎的乐器。至于戏果儿这种事什么时候都能干,摆弄这些乐器的机会却不多。
对刘大庆的了解也不太多,只是知道他常常组织这样的活动,场地、乐器、各种开销都是他搞来的,喜欢音乐也是真的,但是泡妞的意思明显更多。
“要不是他态度还算不错,我们还真不想来帮他撑这场子。”长头发的黄成傲然道“什么女人都上一点品味都没有。”
赵林笑笑不接他的话,在棚里转了一圈说道“东西这么全乎真不容易,你们怎么不组个乐队?”
黄成眼睛一亮道“我还真有这个想法,就是人手不够。大家伙儿都有自己的事儿在忙,能凑一起的时间不多。”
“不至于吧,每天抽点时间一起排练有这么难么?”赵林不解道“而且组了乐队之后出去演出,怎么也比上班拿的工资高吧?”
“演出?乐器都凑不齐,上哪演出去啊!”黄成长叹道“能有这个机会凑一起乐呵乐呵就不错了。”
赵林把这里的乐器摸了个遍,开口道“这不是乐器么,把刘大庆拉进来,借来用不就行了。京城那么大,总能找到演出的机会吧。”
“那个货水平太次,我可不想把自己搞臭了。”黄成一点也不犹豫的拒绝道。看来还是个非常看得起自己的人。
赵林不以为然道“乐队里也不能都是主力吧,给他个后勤部长干干有什么大碍?还没听过哪儿有人组过乐队吧,这可是国内第一炮,你就不想争一争?”
这可是八零年,不像九零年的时候摇滚乐队遍地都是,首创这个词对大家的诱惑力还是挺大的。
“干后勤,他也不能同意吧?”黄成明显动心了,认真和赵林讨论起来“说出去不好听,他还怎么泡妞?”
这是个死心眼儿,一点脑筋急转弯都不会。赵林解释道“谁说他是干后勤的,正经国内首支摇滚乐队创始人之一,他在乐队里干什么活儿为什么非得说出去?不参加演出的理由还不好找?他不刚考上大学么,就说他以学业为重不就行了。”
黄成一拍大腿道“这个好!你等着,我去找他,等会儿咱们好好商量商量!”
这么火急火燎的跑去找刘大庆,也不知道会不会把他吓出什么不举的毛病来。不过相信他不会拒绝这么一个机会,不管什么时间、什么项目,国人对“第一”的追求永远都是不变的。
剩下几个原本专心玩乐器的几个家伙,被赵林刚才一阵忽悠说的也动了心,一改刚才爱搭不理的样子,凑到赵林身边问东问西。他们的档次还差了一点,不过对“国内首支乐队创始人之一”这个头衔的热爱都是同样的。
可惜这里没有萧,不然教陈南雁学一学,以后的日子肯定能多不少趣味。
刘大庆一个人跟着黄成兴冲冲的跑了进来,也不知道刚才那妞儿被他扔哪里去了,刚进到棚里来就喊道“我太爱你了!”把赵林吓了一大跳。
几个人就在这个小棚子里把乐队组建的事情商定下来,赵林提的唯一意见就是“搞原创”。
这个要求让其他几个人都皱了眉头,不过最终还是被列到乐队的第一守则上面。因为赵林画了一张大饼出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让中国摇滚唱响全地球。
第一次总是不完美的、结局也很少有好的,但是意义重大。如果能开个好头,这个因为赵林一席话成立的草台班子也算是有了存在的价值。
黄成负责乐队成员挑选和创作、排练、演出等等,大权独揽。赵林和刘大庆负责乐队联系演出场地、乐器、日常开销等等,大概是个经纪人的角色,不过说是创始人也不算过分。
京城果然是京城,这还只是在它的边上转转,就让赵林的生活多了如此多的乐趣。乐队今晚成立,虽然成员未定、原创歌曲一首没有,但是这个时刻依然会被历史牢牢记住。
第四十二章报到
“你说,黄成那小不会把咱们撇开吧?”刘大庆领着一群还没疯够的小弟和赵林赶回京城,在路上被小风一吹,脑子冷静下来道。
“那得看京城的乐器好找不好找了。”赵林有点困,随意应付道。
刘大庆一琢磨,问了句“那我安全了,你怎么办?”
“凉拌。”赵林不耐烦道,陈南雁在后座上都快睡着了,这群搞艺术的都是少有的夜猫子,顶着一个小灯泡聊这一点事聊半宿都不困。
这荒地里成立的乐队,根本不值钱。只有在正式场合演出之后,才能把这一天当成记念日来过,不然什么狗屁乐队,不过几个年轻人的狂想罢了。
被刘大庆缠不过,也确实需要他给安排住的地方,赵林忍着睡意带来的烦躁跟他解释了一下经纪人的重要性,顺便还提了一下演出费的事情。
这个时候的人们还是耻于谈钱的,不过存了为后来乐队立个典范这个心思的赵林,还是把这里的利益关系给刘大庆理清楚了。
经纪人和经理人的差别就不说了,私人创办公司都还不被允许,如果能让这几个人在开始之前就把利益分配这个问题,以文字合约的方式定下来,已经是巨大胜利了。
刘大庆和赵林是不在乎这几个演出费,但是乐队成员之间因为这个会发生什么就很难猜了。如果只靠感情来维系,那这个乐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赵林不觉着自己有什么王霸之气能让黄成那群人跪服,推动这件事还得靠刘大庆。如果不把这里面的原因掰开揉碎了说给他听,估计他也不愿意干这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刘大庆越听越觉着这个叫赵林的小年轻深不可测,对人心的把握一点也不像年轻人,倒是和父辈那群人带来的感觉类似,没有一点热血、全是各种衡量。
至于他说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