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八十年代-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那个状态里出来容易,再想进去可就难了。

    “小兄弟到哪里?”旁边一个中年汉子看赵林活了过来,凑上来问道。

    听口音还是个老乡,只是赵林上车时状态不太好,不记得这个人是什么时候坐到自己旁边的。

    要是一起上的车,那可就尴尬了。

    “去广圳看看,你呢?”少说多听总不会错,赵林笑了笑反问道。

    老乡还真是和赵林一起上的车,只是在这个小孩儿身边坐了一路,只见到一张仿佛万年不变的臭脸,让他心里直犯嘀咕,怕惹事上身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现在的小年轻可不好惹,要是哪里出来的逃犯就麻烦了。直到这个小孩儿主动和乘警搭话,才放下心来主动交谈。

    “我也去广圳,听说那边儿街上都是做生意的,钱好赚的很!可不比咱们那儿,卖个菜还要躲着怕人看见。”这个老乡是真健谈,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了“你不会是一个人来的吧,那边可不比咱们那儿,乱着呢!你想啊,都是做生意的能有几个好人?你要是一个人下了车可得当心点儿,别被人骗了。”

    嘴里说着歧视生意人的话,眼里却放着光芒,恨不能飞扑到这些人怀里,好沾一沾他们的金粉。

    “不能,还是好人多。”赵林搭了一句符合自己身份的傻话道“我叫赵林,你怎么称呼?”

    好像听到一个特别好笑的笑话一样,老乡哈哈大笑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还是个秀才。”

    说完觉着不对,赶紧岔开道“我叫秦耀宗,你娃儿不在家念书跑这么远来干什么?广圳那地方可不比咱们那儿,二鬼子、洋鬼子满大街跑,你想想,能好的了?”

    倒是个开眼看世界的人,赵林暗道。

    “哎,我说你这个娃儿。真不是我瞎说,报纸上都写了!”秦耀宗看赵林不说话,还以为不相信他说的话,着急道。

    赵林笑了笑道“没错儿,外国人是比前些年来的多了。不过现在都叫国际友人了,叫洋鬼子有点不太合适。”

    “那是。叫,叫什么来着?”秦耀宗挠了挠头,一拍大腿道“对了,吸引外资!去年洋鬼子出钱在京城盖大饭店的时候,报纸上说的。”

    “恩,花他们的钱给咱们盖楼,这多划算!”旁边一个看他俩说的热闹也插了一句道。

    “哪有这么好心,他们那是为了赚咱们中国人的钱!”加入讨论的人越来越多,不知道从哪里又多出来一个。

    秦耀宗冷笑一声道“楼盖在咱们的地盘儿,让他们赚点钱算什么。关键是让他们听咱们的话!不听话就撵走他,有本事把楼搬回他们国家去,不听话非得赔掉内裤不行。”

    不管他是从哪个方面考虑的,这番话真让赵林刮目相看了。别看现在家家都穷的吃苦腌菜,但是脑子清醒的人还真不少。

    八零年,离改革开放的口号仅仅过了两年,底层人民的思想已经先一步解放开来,为了生计也好,为了理想也好,打工也好,倒货到内地也好,总之他们才是真正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批人。

    “下车跟着我,这儿可不比咱们那儿,睡觉都不能闭两只眼!”秦耀宗是把自己当赵林长辈了,尤其是听说他马上就是一个大学生之后“你一个人下了车也不知道去哪,这可不比咱们那儿,地方大的很,可不能跑丢了!”

    赵林想了想还是点点头道“都听你的,秦叔。”

    穿牛仔裤和烫头的青年人在街上到处溜达,中山装前兜挂钢笔的中年人推着自行车行色匆匆,穿连衣裙的少女和出来买菜的大妈交错而过,魔幻现实大片正在这片街头上热映。

    虽然没有当倒爷的打算,可是亲眼看一看这批人还是挺有意思的。当年赵林扛大包的时候,最羡慕的一批人就是他们。听的最多的故事也都是谁谁谁去了南方之后,一夜暴富或者一夜毙命。

    之后过了两三年,赵林才抱着必死的决心,把攒的钱都留给家里,拿了五块二毛钱下江南。在一片繁华里,继续扛大包往家寄钱,听倒爷们的故事。

    这一次重临故地,赵林可没打算再这么窝囊了。论赚钱,就数这里的机会最好,有错杀没放过,一狠掏一笔回去就枉他重生一次!

第二十章骂出个和平

    当倒爷第一要紧的就是本钱,包里只装两百块,倒批货回去卖俩月也赚不多少,非得本钱雄厚才能真的淘到金子。

    这个秦耀宗能识字、懂读报,不过看他假装镇定的样子就知道,他也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只是不知道他的本钱够不够厚。

    “跟紧跟紧!不要被挤散了!”广圳市终于到了,秦耀宗两手抱着自己的包扭头对赵林喊道。

    “我跟得上,叔你看好脚底下,别掉下去了。”赵林看他扭头往后看,赶紧说道。

    这时候的火车防护措施还是差了点儿,下车的时候车厢和站台间的缝隙大的能钻进去一个人,这么多人疯了似的往外挤,一不注意还真说不好会怎么样。

    这么推推挤挤的出了火车站,秦耀宗很没形象的站在一栋二十三层的高楼前面感叹道“高,真特么的高!”

    赵林等了半天,不得不拉了一下抬头数楼层的秦耀宗道“才二十三层,再数警察就过来了。”

    站银行门口拿一大包,脸上一幅猪哥像,要是被当成抢银行的,那才叫冤枉。

    回过神来的秦耀宗一边说着“可真不比咱们那儿。”一边兴致勃勃的拉着赵林逛起了街,一点正形都没有。

    赵林还想跟着他走一遍流程,没想到吃了两顿饭,在宾馆住下之后才知道,这家伙跟本不是什么倒爷。

    人家包里装的是正儿八经的省属机械厂的提货单!来广圳市不过是玩两天,攒些发票报销用,回去的时候去货仓提货就行,根本不用接触私货贩子。

    白吃两顿饭,还有免费住宿和导游,多大的恩情啊!

    赵林也不好把烟砸他脸上,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拿个塑料盆去大澡堂子洗澡,好掩盖住失望的泪水。

    唯一好处是明天不用再穿的这么正式,换上买来的大裤衩和人字拖会凉快一些。

    “林子,今天感觉怎么样,是不是特开眼?可比不了咱们那儿吧!”秦耀宗看不出来,也无法理解赵林的心情,躺在床上开心地问道。

    不但开了眼界,还帮了一个马上要上大学的小老乡,能不开心么。

    这半天时间可把秦耀宗给累坏了,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不住的往脑子里钻,两只眼睛都不够用了。山南省的省会也算是个大城市了,但和这里一比,和山沟沟也没什么差别。

    赵林把心里的失望藏好,开口道谢道“是啊,比咱们那里可强太多了。谢谢秦叔,不是你带着我,逛街都不知道去哪呢。”

    “别说那话,都是老乡,应该的。你说广圳都这样了,那香江得什么样啊?”秦耀宗亢奋起来,从床上坐起来道“你说英国、美国那些地方,是不是人人都住楼房家家都喝自来水啊?”

    这话让赵林有点接受不了,好歹也是大厂子里的科长,怎么才过了半天就被侵蚀成这样了,zh这么大个城市都没地方让你见见什么叫自来水么?你火车上歧视生意人的自尊心呢?

    赵林翻身让风扇的风吹吹凉席,难得有了一点凉风就是噪音大了点,然后说道“清朝没灭的时候咱们就有自来水了好不好。再说楼房有什么好的,小孩子想玩都没地方玩,一个个关在屋里看电视,都看成傻子了。”

    “总不能家家都有电视吧,得花多少钱啊!”秦耀宗惊讶道“我还想趁机会买一台回去,一看价钱还是算了,我倒是想让我家几个小子天天看电视,他们也得有那命才行啊!”

    赵林无语问青天,他们这破厂子是有多穷,还省直属呢,堂堂一个科长,家里连台电视都没有。

    “你们厂子效益有这么差?电视是贵了点儿,不过你一个科长还不至于买不起吧?”赵林问道。

    秦耀宗倒是没有羞红了脸,大大方方地说道“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反正都是生产任务,不愁没工开。不过开工不足资金少,加上我家孩子多,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有闲钱买那个。”

    国企的事儿还真说不清,技术、资本、生产资料和熟练工都远超乡镇企业,面对飞速发展的国内市场,眼睁睁看着乡镇企业一个一个的飞上天,就这样还是憋着不出门硬生生的把自己搞跨掉。

    不出意外,秦耀宗呆的厂子也逃不脱这个宿命。从理想到现实总是会让人变得低落,两人无话一夜到天明。

    赵林包里不缺钱,更不缺会迷路的导游,只是不好开口说要一个人自由活动。好在秦耀宗也没什么目的性,早上起床被赵林拉着吃了一顿早点之后,就心服口服的跟在赵林后面了。

    吃早点的时候两人被当地人难为了一通。地域歧视问题向来都存在,一是因为贫富差距,一是因为语言交流。

    收钱的时候还好好的普通话说着,收完钱就只会说粤语和翻白眼了,点的餐也对不上号,把秦耀宗气的直瞪眼还不敢发飙。

    赵林默默把送上来的东西吃完,然后站店门口就骂起了街,用英语骂,谁劝也不好使。

    骂街是很讨人厌的事,但是骂街人的身份不同,效果也大不相同。如果赵林是用家乡话骂,或者普通话骂,都免不了一顿打然后扭送公安机关。

    除了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说英语的还有一种特别的身份港澳同胞。所以很悲哀地有了很好的效果。

    饭店老板亲自道歉,并且退还了饭钱,这才让赵林消了火气,推开人群拉着秦耀宗离开。

    赵林的英语是在非洲打工时学的,口语比读写要好的多,骂人的花样和气势也很足,穿着大裤衩和人字拖站人家店门口,把这些同胞中的部分败类形象学的是淋漓尽致。

    秦耀宗在一旁像看西洋镜一样看的目瞪口呆,一直到赵林拉着他走远了还没回过神来。

    “会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赵林意味深长地对秦耀宗说道。

    “知识份子就是坏啊。”秦耀宗笑着说道“知识就是力量,果然不假。”

第二十一章搂草打兔子

    有这种效果出现并不能让赵林开心,但是相比让自己郁闷来说,还是不要过份责全求备的好。

    “咱们去哪?”秦耀宗从领头羊变成跟班,自觉问道。

    赵林从包里找出介绍信,想了想路线图开口道“街面上的东西来来去去都一样,而且看的眼疼兜里还是没钱买,不如去大学看看。”

    “学校好,咱也沾沾书香气。”秦耀宗学历不高,但是和所有中国人一样,对知识的尊重还没有被经济大浪潮给冲散掉。

    “不知道你们厂子的技术革新到了什么程度,等会儿咱们找找机会找个教授讨论讨论,说不定还能让你们少走点弯路。”赵林郑重道“你也看到了这里发展有多快,咱们不多想想办法,要不了几年就会被甩的看不到影子。要是你趁这个机会拉拢一两个工科教授,也不枉跑这一趟。”

    搂草打兔子顺带手。赵林想在这里做点事,本来也要找人帮忙,如果能捎带着帮秦耀宗他们厂子一点忙,结个善缘当然最好不过。

    没想到秦耀宗这家伙反而慌了,一双手摆的跟风扇似的道“不行,不行,我一个管后勤的,对技术一窍不通,厂委会也说不上话,这事儿还是别让我参与了。”

    赵林恨铁不成钢道“你这都什么年代的思想,一点也不求上进,真打算把这个后勤科长干一辈子啊。”

    十六七岁的年纪配上一幅老成的口吻一点也不突兀,赵林接着吩咐道“先跟我说说你们厂的情况,到学校后技术上的事儿交给我,你拿好你的介绍信就行。”

    秦耀宗一点也不怀疑他能搞懂机械厂的技术,早上那通英语秀已经深深折服了他,老老实实开口道“我们厂技术还是不错的,农机上的东西我们都能生产,要是有发动机,攒个拖拉机、小轿车什么的都没问题。”

    那语气就跟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一样一样的,自信而狂妄。

    赵林从打工的到自己做生意,对各行各业都了解一些,知道国企的技术储备是乡镇企业无法比拟的,因为整个国有企业体系内部对技术是共享的。

    但因为不符合市场规律,导致技术革新太慢。反正有了技术大家都能用,谁还费心去搞创新?等现成的多轻松!

    随着下海的工人、技术员、干部等等越来越多。此消彼长之下,乡镇企业的技术反而能在一部分领域内,反超这些吃拿等靠的大国企。不过就现在来说,还是国企的工人和技术更可靠一些。

    “牛!”赵林夸了一句道“有什么拳头产品?”

    秦耀宗摇摇头道“上面给什么任务就做什么,如果非要说的话最近厂子里倒是接了个设计任务。”

    “什么任务?”赵林近问道。

    秦耀宗回答道“听技术科的人说了一句,说是要我们造混凝土搅拌机。”

    改革开放以来,基建是大方向,领导们的眼光还是很准的,这就开始研究起配套设备了。

    赵林接着问道“进度怎么样?”

    “造个搅拌机是小意思,但是用不长时间就会坏。技术科的人说咱们的钢不硬,研究这个是白搭功夫,画了个图交上去就没再提过这事。”秦耀宗答道。

    搅拌机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不过国产的就是没有进口的好用,仅仅是材料的问题么?就他们这种态度,就算把特种钢材引进来,估计也做不出来一样好使的东西吧。

    赵林家所在的小县城早就建起了水泥厂,但是搅拌机全县也见不着几台,自己盖房的人家还拿铁锹自己活水泥沙子呢。

    不管是几年后开始的修路热潮,还是现在进行时的大建设,都离不了这东西,如果秦耀宗所在的厂子把这一块拿下,安安稳稳撑到新世纪一点问题也没有。

    “就这个,走吧。”赵林道。

    “这东西做出来也卖不上价钱,坏的太快了。还不如直接进口的好。”秦耀宗跟在后面说道。

    “要是能造出和进口同等质量的机子,一年能卖出去多少台?”赵林问道。

    秦耀宗考虑了一下道“两百台?”

    笑了笑,赵林转身对秦耀宗说道“别说两百台,就是两万台,只要你们能生产的过来,也统统都能卖光。”

    两万台一说出来秦耀宗就笑了“一个省买一百台就不少了,怎么可能卖出那么多去?”

    赵林把速度慢下来,慢慢解释道“不说一个省,你想想广圳一个市有多少个工地?每个工地有多少台搅拌机?这还是死贵死贵的进口货,要是有便宜又好用的国产机,那该又会多出来多少台?”

    看看秦耀宗若有所思的样子,赵林继续说道“小的搅拌机是没什么技术含量,可是大型的搅拌基站呢?这可不是画个图纸就能解决的吧?全靠进口得多少外汇?你们厂要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不说赚多少钱的事,光是帮国家节省大量外汇这一条就够露脸的了。”

    “一台赚五十元,一百台就是五千块,一千台就是五万块,一万台就是五十万……”秦耀宗算了算,发现这还真是一条金光大道,激动的说道“扣掉上缴的利润,剩下的攒着年终奖和双过半就有着落了。”

    机械厂每年产值好几百万是不少,但利润却少的可怜,连工人的年终奖和过半奖都发不下来,工资也是挤挤缩缩的眼看就发不下来了。

    如果真像赵林所说的,搅拌机市场有那么大,工人们的工资问题就不用再担心了。

    赵林撇撇嘴,不屑道“五十元够干什么,只要质量能达到进口的百分之八十,价格没理由不到它们的五分之一吧。按进口价的一半去卖,一台怎么也得有三、四百块的纯利润。加上帮国家省外汇这条,省里不给实质性的奖励也就罢了,总不能还和你们抢食吃。”

    说到这里,赵林让秦耀宗消化一下,然后才接着说道“好好干一年,留下的利润怎么也够盖几栋宿舍楼了。按你说的情况,厂里好长时间没有分过房了吧?你难道不想分一套楼房住住?”

    “干!”分房子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秦耀宗听的眼都红了,喘着气憨声道“都听你的!”

第二十二章不会是大宝剑吧

    工学院是广圳市高校改革之后,所有大学的工科合在一起组建的学校,历史不算长,但是底蕴还是十分深厚的。

    赵林的介绍信上盖着教育局的大印,所以进出校门一点阻碍也没有,还给配备了一位专业导游崔洪忠。

    哪怕赵林对麻将无爱,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是愣了一下神,希望这位学生会副主席没有步入仕途的心。不然就这一个名字就得让他多奋斗三十年。

    “小师弟,欢迎欢迎!”崔洪忠见到赵林的时候,热烈的握住他的手欢迎道。

    提前到报考的学校参观一下,这样的学生还是有的,但是像赵林这个年龄的还真少见。要不是看了他的介绍信,崔洪忠还真不信这个个子快赶上自己的学弟还不到十七岁。

    赵林很想告诉他,我报的是京大,然后看看他脸上的表情够不够精彩。不过这种自找麻烦的事情还是想想就好,又不是来踢馆的,何必呢。

    秦耀宗被赵林安排在图书馆写计划书,虽然嘴上说的热血沸腾,在事情没有一点眉目的情况下,他还是不愿意先打通电话和厂子里汇报一下。也不知道是怕被人抢功,还是心里没底气。

    赵林相信一个能混到科长的人,总会有两把刷子在。不想当将军的小兵不是合格的小兵,那么一样来说,不想当厂长的科长也不会是好科长。在这里开了眼界之后,再求稳的心态也会变的不安份起来吧。

    崔洪忠在大三的尾巴上抓到了一个出国的机会,那种无意识的兴奋无时无刻充斥着他的身体,和得了甲亢的人差不了多少。各种手势配合下,不管嘴里在说什么,都有一种“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那种感觉。

    “别看咱们是工科学校,英语一样很重要。小师弟你要记着,上了大学之后一定要把英语学好。”崔洪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