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粮的蒲包塞上泥沙,一个个垒砌起来,大约能挡住士兵的半个身子。
在这道胸墙之后,则是一个个用夯土堆砌起来的高台,也不是太高,就是两尺来高,台上同样用蒲包堆成工事,工事后面架设着一台台的石机和床子弩。这种工事布置方法,不用说也是从陈德兴那里批来的——这个时代的蒙古民族是相当善于学习和军事有关的一切知识的。当他们探查到江华岛上北伐军的布防方法之后,便很快学会了用于野战布防了。
一队队的蒙古骑兵,飞也似的离开了这个正在成形的大寨,在周遭的草原、山林间驰聘,向西一直逼近了复州,向南一直迫到大黑山脚下。他们似乎是要将整个战场,都牢牢控制在手中!
与此同时,陈德兴的八旗兵也大举出动了!
……
上百八旗兵在山道中经行而过,一匹匹长在塞外辽东的骏马,这个时候正是膘肥体壮,欢快的撒开四蹄,在它们最熟悉的山野中飞奔。而马上的骑士,一个个也都志气昂扬,他们穿着能将身体各处要害遮护的密不透风的皮甲,皮甲外面还罩着黄s的褂子。正是八旗正黄旗的军将——这个“山寨八旗”的八个旗主都是陈德兴兼任,不过正黄旗却依旧是八旗之。虽然装备和待遇和另外七旗相同,但是却和镶黄旗一样,名义上是明王亲兵,因而集中了八旗兵中第一流的勇士。
每名骑士,都将头高高昂着,大声应和着伙伴们出的欢呼之声,手中的马弓都握得紧紧的。在冲出营寨,将去同蒙古人的探马游骑较量搏杀的时候,他们的战意高昂到了极处!
老鞑子杨阿康和儿子杨阿喜策马在这队正黄旗马甲之前,杨阿康微微有凝重之色,而杨阿喜的面容上全是喜色。
此前在复州之役中,杨家父子三人都有功劳,一只手的杨阿过不仅得了墨影娘的信用,还被陈德兴看重(主要名字起的好,还少了一只手),现在是天道教的正黄旗分坛之主。还被陈德兴用做使者,往来于塔察儿军中。
至于老鞑子杨阿康也得到重用——别看他年纪一大把,可是弓马上的功夫,绝不在杨阿喜之下!而且老家伙在辽东的山林里面滚打了三十多年,对地形的熟悉程度谁都比不了,这里就是他家啊!所以,杨阿康被任命为了正黄旗甲队的副参领。
而小鞑子杨阿喜不仅弓马一流,还善用马刀、马枪,拳脚功夫也过硬,据说赤手空拳打死过狗熊!现在是正黄旗右佐队的佐领。这回带着一百余骑和老爹一起出击,就是来割蒙古人的脑袋攒功劳的!
现在是八月十日,距离陈德兴去喝塔察儿“喜酒”的日子还有三天,可辽东半岛南部却没有一丝喜庆的气氛,反倒是刀光剑影打成了一片!
倒不是大兵团的会战,而是几十骑上百骑的小队搏杀!虽然每场战斗参加的人数都有限,但是战斗爆的频繁程度,却到了让人指的地步。交战双方,此时都不愿意将战场的控制权让给对方。所以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骑兵,在山丘林地间游走,激烈的交战几乎随时都在上演!
杨家父子率领的百余骑刚一越过二龙山,就迎面遭遇了一队几十骑的蒙古探马,双方顿时就咬在了一起!先是策马飞射,然后又快退开去。然后又迅聚拢成群,收起弓箭,拔出弯刀。随后一声呼哨响动,两下的骑士便挥刀策马,向着对方起了冲击!
双方一撞之下,就是血肉横飞!(。)
。。。
第361章 都有杀手锏()
蒙古健儿,大战八旗勇士,结果自然是势均力敌。'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被塔察儿派出冲动探马游骑的蒙古健儿,都是斡赤斤兀鲁斯的好汉,不仅马上的技艺一流,还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战阵搏杀。而八旗正黄旗的勇士,也都是杀虎刺熊的壮士。打万马千骑的堂堂之阵他们或许不是蒙古的对手,但是这种山林间的搏杀,却是不惧任何对手的。
双方兵刃翻飞,不住传来甲胄被刀刃撕裂之声,还有骑士落马,战马嘶鸣之声。双方闷着头一阵疯狂砍杀。各自的队形就散的七零八落。杨阿康和杨阿喜两父子,一人在队形的当先,一人却故意落在后面。一前一后,驱策着队伍往一片树林里面撞去。
此时的东北开发相当不足,到处都是连绵的原始森林。那里才是野生女真真正的巢穴。在林子外面,他们最多和蒙古勇士打成平手。但是散开进了树林,那可就是山林猎手吊打草原牧民了!
带队蒙古百户显然没有山林作战的经验,糊里糊涂就被杨家父子引了进去。而在老林子里面搏战,全看双方控马的本事了。只见野生女真勇士胯下的战马在树丛中飞来跃去,仿佛是林中狐兔一样的灵活。一下子就把粘着他们的蒙古人甩了开去。双方才一分开,这些女真人就收了弯刀,取出角弓做起了他们最拿手的事情——在老林子里面打猎!只是猎物不再是虎狼野猪,而是蒙古勇士……
树林里面的战斗很快分了胜负,在丢下了几十具尸体后,随着几声蒙古语的大声嘶吼,没有倒下的蒙古人纷纷调转马头,往树林外面溃败而去。林子里面的女真八旗也没有追赶,只是射出几箭算是礼送。然后便纷纷下马,先是割了中箭落马的蒙古人的脑袋,再扶起自己这边的伤员,简单包扎一下。随后便是拿出干粮饮水。就在林子里面吃用,还取出上好的马料让战马食用。
一场高强度的激战之后,现在便是休息恢复力气的时候了,不仅人要喘气儿。胯下的马匹也要回力。只有一双双狼也似的目光,仍然在往林子外面探望。
林子外面不断有号角和声响起,正是四下游荡的八旗游骑或蒙古勇士在给己方传递信号,或是呼救,或是报平安。最激烈的轻骑兵战斗。正在辽东半岛南部的山野中上演着。到处都有惨烈的死伤,到处都能见到倒伏的尸体、奄奄一息的伤者。
正在交战的这些人大概能算是这个时代全世界最优秀的游骑兵。放在除蒙古帝国之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中,都会成为极其珍贵的存在。但是陈德兴现在却能像一个蒙古统帅一样,毫不吝惜地将这些游骑兵派出去和敌人争夺战场。
……
而在处于战场边缘的二龙山的一处山峰之上,几名铁甲骑士正立马其上,并未曾打出什么旗号。为首之人,正是陈德兴。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即便是在望远镜之中,蒙古人的营帐,也就只有棋子大小。一个个密集的猥集在了一处。周遭还有营栅、壕沟保护,隐约还能见到胸墙和炮台。整个儿的布置,一看就知道是向北伐军学习的。炮台之上,还摆放着扭力发石机和三弓床弩,就不知道有没有高质量的天雷和天雷箭了。
而在蒙古大军营地的西北,在山林和平原交界之处。不知道多少队蒙古骑兵和八旗马队正在展开厮杀。同时还有更多的骑兵散成十几骑的小队四下游动,形成了两个互相对撞的广大正面。一旦发生接触,瞬间就会有不少骑兵被号声调动聚合,然后咬着对方搏战!
这便是传说中的“离合不定”,是骑兵相对于步兵最大的优势所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散开和集合。散开便能控制最大范围的战场,集合便能拧成一股与敌决战。
而陈德兴的北伐军仗着新组建的八旗兵对辽东山林的熟悉,至少完全控扼住了周遭山林,将蒙古人的游骑压制在了平原之上。
站在陈德兴身侧的一名军将。正是二十二兄弟之一的王陆飞,这个时候已经是满脸钦佩之色。
“大哥,还是您的办法好使,要是不镇住辽东的生女真组成八旗军,靠我的1500骑,是无论如何不能和蒙古人的探马游骑这样打的。那怕是一比一的换命。俺们也吃不消啊!”
陈德兴淡淡一笑:“骑兵是没有办法速成的,若不是打下就在马背上厮混,没有两三年是练不出的,便是练出来也只能当重甲突骑使用,当不了轻骑游骑的。咱们汉人,自大宋开国来便是吃了没有精骑的苦头。不过现在好了,咱们收服了辽东的生女真,可以组建起足够禁得起消耗的轻骑。这次虽然控不住平原,但是却能遮住山林,这样也足够了。”
说起山林,陈德兴便将望远镜转向了东北方向的连绵山区。辽东半岛的地形不似东北大平原那样平坦,山区的面积不小。在辽东半岛南部,山区虽然集中于西海岸和最南端。但是往东北延伸到了半岛中北部后,半岛东部靠黄海一边的地形也变得渐渐狭窄起来。到了半岛东北靠近鸭绿江的地方,平地已经变成了海边的一个长条儿,不过几公里十来公里宽,根本不是骑兵奔突的战场了。
陈德兴收好望远镜,深吸了口气,扭头看着王陆飞:“十二二十二兄弟的排序),游骑咱们有八旗,重甲突骑可得靠骑兵师了。能不能行?对手可是蒙古人啊!”
王陆飞重重地点头:“蒙古人又怎么样?若是要俺的骑兵师去独对蒙古铁骑,或许没有什么把握。但是俺们打的是步骑配合,已经练了好几个月了。大哥,到时候您就瞧好吧!”
“好!若是你们骑兵师没有问题,此战便是大胜可期了!”陈德兴信心十足地道,“打完这一战,不仅辽东半岛之地将尽入吾手,便是高丽也是我等囊中之物了!”
同一时刻,塔察儿的心思却不在游骑兵的对抗上面,他的手中正捏着一根如短枪一样大小的巨箭,在巨箭的箭杆上还绑着不少好像竹筒一样的东西。
“大王,这便是下官让高丽工具打造的飞天火箭了。”郭守敬站在塔察儿对面,有些儿得意地说着,“和陈德兴的天雷箭不一样,下官的天雷箭没有用费时费力的铁壳装H药,而是用竹筒装药,再和上铁钉铁块。而且,下官还在让人天雷箭的尾部绑了两个竹筒,也装上了火药,点燃之后可以以火助推,大大提升天雷箭的射程……”
这原来是个助推火箭!类似的设计其实早就出现了,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但是由于H药不过关,因此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而现在,郭守敬在得到了威力较大的H药之后,便拿出了将三弓床弩改造成火箭发射架,用填装了H药的竹筒当助推器,再用装了H药和铁钉的竹筒当战斗部的前卫设计。
“这个东西可以射多远?”塔察儿知道蒙哥是怎么“病死”的,当然对这种改进型的天雷箭很感兴趣。
“可以打三到四里。”郭守敬道,“下官在高丽西京附近试射过几枚,可以打到三四里远。”
塔察儿满意地点点头:“好,有此利器,必能让陈德兴此贼粉身碎骨,也算替蒙哥汗雪恨了!”
老汗王将手中的火箭交给自己的亲卫,注意力又被一门黄铜铸造的火铳给勾过去了。
这门火铳和方才的火箭,都是郭侃的水军从高丽龙州后来的义州)运来的。虽然陈德兴的北洋舰队掌控着高丽、辽东海上的制海权,但是并没有能全歼蒙古水军。后者先是龟缩大同江,后来又转移到鸭绿江内,还不时利用夜色掩护出海,几天前更是趁着夜色悄悄来了趟辽东。送来了大批原属于蒙古水军的器械,包括发石机、床子弩、火箭和这种铜铳。
“汗王,这是300斤重的铜铳,内装铁砂H药,可击杀百步开外之敌。”
“只有百步?”塔察儿皱了下眉,“比陈德兴的大铳差了不少啊!”
郭守敬摇摇头,道:“汗王,属下惭愧,这些日子试制了四门大铳,皆以炸裂告终。倒是两三百斤的小铳制成了一些。”
一直在旁没有发言的刘孝元此时突然插话:“若思,这次一共送来了多少支飞天火箭和铜铳?床子弩和发石机又有多少?”
郭守敬一脸惭愧地道:“回秉刘招抚,飞天火箭一共造了1500支,铜铳有30门,床子弩、发石机各有100台。时间仓促,工匠材料都不多,下官也只能造出这点东西了。真是愧对大汗信任了。”
塔察儿笑道:“够了,够了。只要用在刀刃上,打陈贼一个措手不及,辽东这一役,我大蒙古必然可以大获全胜!”。
第362章 开始 求月票;求推荐()
夜色当中,几条火龙仍然在辽东的山林小路上面弯弯曲曲,滚动着向东前行。'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
辽东半岛的地势如同前文述过的,非常复杂,山脉、森林、平地间而有之,最南端是个地峡守护的半岛,往北一些则是西部多山东部平坦,再往北却又是中部东部山峦叠起,西部靠近渤海的地方交往平坦了。不过辽东的山并不是什么崇山峻岭,山峦之中都有崎岖道路可以通行。不过要让大军通过,却有个先决条件——必须切实掌控这片山林!
在陈德兴把辽东的野生女真鞑子忽悠成八旗兵之前,他宁愿去强攻塔察儿的大营,也不会从这片陌生的山林间通过。这可是多达2万人的步骑,是陈德兴在辽东陆上的全部武力!为了抽调出这样的兵力,陈德兴甚至让北洋舰队的水兵上岸,接管了明都府的防务。
这支大军若是在辽东山林中遭了伏击,可就真的要输光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老本了!
不过现在,有上万熟悉地形的八旗兵在四下遮护,这片山林可以说是陈德兴的后院儿了。两万大军可以放心大胆的穿行其间,不但不用担心被蒙古人伏击,甚至可以不被蒙古人察觉!
到了这个时候儿,连陈德兴自己都佩服自己的高瞻远瞩了,怎么就恁般英明的充当起了神棍呢?还别说,这装神弄鬼的把戏在忽悠野蛮人的时候还真是好使!只可惜汉地的百姓多被敬鬼神而远之的儒生士大夫控制,没有那么容易被忽悠……
不过饶是有野生女真带路党的配合,饶是陈德兴的两万大军都是一日两操的魔鬼训练训出来的洗脑武士兵,这一路还是走的有些辛苦。
毕竟这辽东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像样的政府在治理,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在慢慢败坏,也包括不知道是唐朝、契丹还是女真时代所修建的林间小道。这些道路已经快被蔓延的森林所吞没!从七百多年后魂穿而来的陈德兴实在无法想象森林可以密集到这种程度,可以扩张到人类曾经繁衍生息的地盘上来!
一路上到处都能见到可以被称为遗迹的东西,无人的村落,破败的寺庙,坍塌的桥梁。一切都被各种植物或是落叶所覆盖,寂静无声的陈列在这条三十多年前很可能非常繁忙的道路两侧。
好在东北的森林毕竟和南方的雨林不同,还是以高大乔木为主,高大树木之间的间隔也足够大。人员和马匹都能在其间穿行。难以通过的只是青铜大炮和辎重车辆。一路上工兵都忙着在前方开路,但还是有些地方无法通行,只好肩扛人挑。而军官们的马匹,这时也都贡献出来,用来驮运辎重弹药了。
陈德兴这个时候也在步行。他拄着一根长枪,还学着后世电影电视里民yankuai队的样子打上了绑腿,一步一步行走在山林小路之上。周围全是北伐军的将领,陆虎、刘和尚、王威、王虎、王陆飞、章凯、萧达、张熙载等等,还有那位正黄旗副参领杨阿康。
原来一场军议,就在行军途中召开了。
“塔察儿的大营并没有动静,看来没有察觉咱们在遂行包抄!”
“隐瞒不了太久的,只要八旗马队一撤,他们的探马游骑就能再次渗透进老林子了。”
“八旗马队今天中午已经撤干净了,他们明天上午就会发现咱们已经放弃复州城和红水城了。”
“塔察儿要下午才能得到消息。不过他还是没有办法弄清咱们的去向:缩回明都、泛海去高丽、北进辽阳甚至泛海去燕京都是有可能的,未必会料到咱们去堵他的后路!只要他稍有犹豫,俺们就能绕到他东面布防了。到时候他便是不战,也回不了高丽了……”
陈德兴并没有发言,只是静静听着部下们的分析。自己和塔察儿已经纠缠周旋了大半年,就这半年的经历来看,塔察儿用兵算是非常谨慎的。否则他就该大举向高丽半岛南部进攻了——这样他的后路难免空虚,说不定就会有一场鸭绿江登陆了……
可是这老家伙偏偏缩在北高丽,还在鸭绿江畔屯驻了重兵,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即便被自己偷袭了辽东。其反应也算稳重,没有去猛攻大黑山要塞,也没有突进到复州废城一线和自己决战。而是缩在沙河沿岸的开阔地带,用一个假郭芙儿要挟自己。
头脑冷静如此。显然是个不易对方的角色。但愿这一次,能在辽东了结这个塔察儿!
……
几骑快马,溅起泥点,飞驰而至。远远就看见营寨门口几个塔察儿汗王的心腹重将在焦急的等候。
看到来着是自家的探马游骑,当先一名蒙古千户官就吼了起来:“可发现陈贼的八旗兵?”
短短不到十天的野外交锋下来,塔察儿军中已经无人不知道陈德兴有一支名为“八旗”的生女真骑兵。都是打小就在深山老林里猎杀猛兽的野蛮人!打堂堂之阵是不行的。但是山林浪战却是拿手!
就是蒙古勇士在林子遇上他们,也只有挨揍的份儿!所以三日前,塔察儿汗王已经下令,让探马游骑别进入林子去送死,就在林子外面放哨侦察吧。
可是从昨天晚上开始,在老林子边缘巡逻的探马游骑就没有再报告过于敌人遭遇。到了今天上午,几个胆子大些的蒙古勇士还到西面的树林里面转了一圈,居然连八旗兵的鬼影子都没有见到。
消息传到塔察儿汗王那里,大营的气氛顿时就紧张起来——正在交战中的两支军队突然脱离了接触。任何精通军事的人都知道这事儿不寻常了!
这事儿很可能意味着,当面的敌军主力已经转移!
“回禀千户,并未发现陈贼的八旗兵,连林子里发现的马粪都是干硬了的,起码是一日前拉出来的!”
一日前!
这说明担任侦骑的八旗兵已经撤了一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侦骑是用来遮护战场,掩蔽主力部队动向的。全部撤光只有一种可能,他们掩护的主力部队早就已经转移,现在连掩饰的必要都没有了。
听到这个消息,这位千户官儿飞也似的向塔察儿汗的黄帐飞奔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