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翠仙闻言,只是苦苦一笑:“唐明交恶不是眼下需要担心的,因为忽必烈还没有死!而且已经火并掉了阿里不哥……此等人物,又手握十几万蒙古精锐,才是外公和爹爹需要操心的。”她扭过头,认真的看着王文统,“外公有何妙计可以破忽必烈而定中原?”
王文统胸有成竹地点点头,道:“自然是先定名分,后收人心,再定中原,最后北取燕京了。”
李翠仙蹙着秀眉,细细品味着王文统的话:“先定名分……那便是爹爹要做皇帝了!后收人心……爹爹难道是要开科取士?”
通过考试录取官员这事儿,在益都相公的地盘上一直都是有的。和别的汉侯不同,益都李家脱胎于金末红袄军,这是一支以在中原恢复汉家天下为宗旨的农民起义武装。后来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投靠蒙古,但是红袄军上下并没有忘记他们的宗旨。而李璮本人,更是处处以陇西李家,大唐之后自居。自然也将始自隋唐,在宋代大兴的科举制度引入了益都。
不过益都科举在以往的规模并不太大,只是地方性的考试录取文官,也没有什么秀才、举人、进士的名号。考试的形势也比较简单,就是在益都贡院做过卷子,再领到李璮那里相个面,然后就给个芝麻官儿打发了。但就是这么一条小小的上升通道,便将益都境内的士绅整合进了李氏集团,让李璮在益都的统治得以稳定,而且还能逐步扩大势力。
这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从来不是为国取才,只是一条给地方士绅上升并且分享政权的通道。有了这条通道,地方势力和中央便有了共同利益,中央政权也容易得到地方势力的拥护。
所以感到蒙古武力已经难以维持对汉地统治的忽必烈要开科举,一心想要恢复李唐江山的李璮在登基做皇帝后也要正式开科取士。而陈德兴父子也在南宋的科举制度上动手脚,想要以武代文扶植起一个拥护陈氏政权的武士绅集团来取代拥护南宋的文人士大夫。
唐元明三方,这个时候都把目光投向了科举取士!
“外公,我爹爹是想开文举还是开武举?”李翠仙有此一问,其实是受了陈德兴的影响。她现在也认为大宋之败是因为文贵武轻的以文取士。
“自然是文武并重了。”王文统笑着摸摸胡子,“北地不比南朝,那等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可比叫花子强不了多少,拉拢他们做甚?”
北地自沦陷于女真铁蹄以来,就没有什么文贵武轻,历来都是武贵文轻的。而且社会秩序也一直不如南宋,地方豪族多习武艺以自保。到了蒙古入中原后更是如此。譬如严忠济(文人、艺术家、东平路行军万户)、张弘范等人,都是文武双全。便是王文统也有些武艺而且精通军略。
那些只有一肚子文采,没有什么武艺傍身的北地儒生,过得都很清苦。李璮当然不会没来由去给他们官做……历史上大宋开始大推文贵武轻的时候,天下已经大定,只有契丹据着燕云十六州而已,收不回对大宋天下也没多大影响。
而眼下还是争天下的时候,便是要开科取士,也要偏向武人,一方面可以拉拢乱世中的豪族,一方面也能选拔出文武全能的人才——这乱世当中还是要用人才的!
所以陈家父子提出的“以武取士”的科举游戏规则,便很自然的被李璮、王文统采用了。
李翠仙的眉头仍然没有展开,他老爹李璮造反做皇帝的步骤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问题,稳扎稳打,一步步的展开。但是行事之缓,还是让人担心。原本可以趁着蒙古内讧急袭燕京定大局的。结果忽必烈都把阿里不哥害了,李璮还在山东没有出动。白白丧失了机会,忽必烈已经“迁都”京兆府,现在便是取了燕京,也不可能一举定大事了。
唐元两国在中原拉锯相斗的大势已成!宋明两国,倒是可以坐山观虎斗了。……1292
第393章 天与地 补上昨天的加更()
昨天满了25o票,不过晚上却没有显示,早上才知道,罗罗的加更奉上。⊙,另外继续狂求月票、推荐票!
大顶山,天道教总坛。
山顶楼观之内,陈德兴正在享受着小爱道姑轻柔的按摩尼姑已经变成了天道教的道姑,换上了一袭青衣,站在陈德兴身后,用纤细的玉指轻柔地抚着陈德兴的肩头。
陈德兴虽然闭着眼睛,想放松一会儿,但心头却没有片刻安宁。
和儒释道三教的辩论已经日益临近了。毫无疑问,这场宗教辩论对陈德兴的意义,绝不再辽东之役之下!后者让陈德兴有了一块建国的地盘,可以在辽东建立一个封建国家。但是一个封建国家,哪怕拥有贵族民主制度,也不一定保证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科学才是未来的大明和整个华夏世界展进步的保证!
而科学不仅仅是几个黑科技和金手指,同时也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信仰。如果没有科学思想,没有科学方法,没有实践检验真理的精神,没有对科学进步可以让人类更加幸福和强大的信仰。科学知识就先会沦为“小道”,再变成一种手艺人的谋生手段,最后湮灭在历史长河当中。
说句挨批斗的话儿,如果没有西方帝国主义开启的科技文明的大时代,靠中国明清的犬儒,靠奥斯曼帝国阿訇,靠印度阿三的婆罗门,靠日本的武士道。人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进入科学昌明的时代这可不是说中国人、天方教徒、印度阿三还有日本鬼子脑子笨,而是这些文明没有一种可以诞生出科技文明的思想土壤!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和宗教一样,靠的都是信仰。只是前者的信仰可以在现实的世界中得到验证。而后者的信仰只能在精神世界中得到验证。
科学可以说是一门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上的宗教!而天道教就是要将科学和实证披上宗教的外衣,以神谕圣言之名引入中国这个被儒家学说统治的古老文明之中。
而之所以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统治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思想。孔孟之道或者说是大宋朝廷认可推崇的孔孟之道已经深植人心,难以动摇。
无论陈德兴多么能说会道,拿出多少如山铁证,也不可能让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融入儒家的哲学体系除非陈德兴将自己变成不容他人质疑的神!
所以普陀山辩论的重点根本不是谁的道理对,谁的道理错。而在于陈德兴怎么证神只有拿出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自己是神或者至少代表神。那陈德兴才能将天道教凌驾于儒释道三家之上!
小爱将柔软的酥胸压在了陈德兴的坚实的背部,一双洁白似玉的手臂缠绕在了陈德兴的颈项间,一点殷红的朱唇轻轻吻着陈德兴的面颊。这种和自己心仪的男子零距离接触的感觉,让她脸红而又期盼。
陈德兴睁开眼睛,“我怎么才能让天下人相信我身负神谕天命?”
小爱一愣,将臻枕在了陈德兴的肩膀之上,仿佛在认真的思索答案:“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如果大王要成为神,至少要人知道您无所不知。”
“可我并不是无所不知的……宇宙间的知识比繁星还要多。我所知的可能还不到一亿分之一。”
“那么……小爱知道的知识有多少分之一呢?”
“百亿……或者是千亿分之一吧。”
陈德兴随口回答着,小爱很可爱,不过也很无知,懵懵懂懂的小萝莉一只。
“那大王的知识比小爱多一百倍一千倍。不知比小的祖父亲鸾上人,比大宋最有学识的儒生又如何?”
陈德兴道:“他们和你一样无知,就算念过多少经书。也不是什么真理。”
被人说无知的小爱却不生气,只是想了下道:“可是他们都认为自己很博学。旁人也认为他们博学。大王说他们所学非真,他们也会说大王所学是假。”
“小爱你怎么看?”
小爱虽然是无知少女。但却能代表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实际上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比她更无知!
小爱思索着道:“总要有真凭实据吧?玄而又玄的东西,那是各说各话。上人(指亲鸾上人)和别人辩了半辈子经,也不见得说服了谁。”
“什么样的真凭实据?”陈德兴似乎有了些兴趣。
小爱歪着脑瓜子想了想,道:“若是佐渡岛真的有黄金,小爱就相信大王是神仙,北六波罗探题茂时公和妃御前也会信奉大王的。”
“就这么简单?”
“这简单吗?”
“对我来说很简单!”陈德兴淡淡地道。“这方面的知识我还知道很多……日本的石见国有银矿,甲斐国有金矿,下野国和伊予国有铜矿。”
陈德兴知道的日本重要矿山就是这些了这小小的日本国,在13世纪的文明世界来说,还算是资源丰富的。
小爱讶异道:“哇!又是金子,又是银子,又是铜……日本岂不是很富有?”
“不算很富,”陈德兴道,“环球之内,比日本资源丰富的国家还有很多。”
“环……环球?”小爱道,“大王是说球吗?”
“是球……地球!”陈德兴心里一动,“小爱,你相信大地是球形的吗?”
“什么?什么?大地是球形的?这这……这怎么可能?呃,站在上面的还好,要站在下面的人,岂不是要倒着走?”
陈德兴心下顿时雪亮,看来和无知美少女进行深入浅出的交流,对封建革命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自己和赵复、邓明潮、任宜江他们论了好久都没有个所以然的事情,居然和个小姑娘交谈了一会儿就有答案了。
陈德兴猛地站了起来:“横渠先生(北宋大儒张载)曾有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乃是儒者的最高境界。可是天下儒者万千,有谁知道地是圆的,有谁知道天上月亮是个石球,上面没有嫦娥也没有兔子呢?”
小爱讶异地张了下嘴,呆呆地看着陈德兴。这一会儿的功夫,地就成圆的了,月亮上的嫦娥姐姐和那只兔子都没有了……
陈德兴这会儿已经没有了和小爱玩耍的心思,大声吩咐道:“来人,宣赵复、任道兴、墨影娘、屈华杰上观海阁(这个楼阁的名称)。”
……
被陈德兴点名的四人,现在都在明都府,不过一个时辰就有马车6续将他们接到了观海阁。
“普陀山辩法的题目已经有了,就是天与地!”
陈德兴大声地宣布。中国人的心目当中,天最大,地老二,然后才是君、亲、师。辩法以天地为题,的确够高端上档次的。
赵复点点头,“既然有了题目,那臣就向南北各大书院、寺庙、道观下贴子了。”
“可以,就约五月十五,普陀山相见吧。”陈德兴顿了下,“高丽国、日本国方面也要下贴邀请。安南国、高棉国也派人去……这个让南洋舰队去处理吧。”
普陀山辩法的目的就是树立天道教的威信在陈德兴兵锋尚且不及的地方立威!在陈德兴所领的五府四州之地上,天道教无疑是国教!威风大得很,自然不用搞什么辩法。
所以陈德兴也不在辽东开“论坛”,而是选择在了靠近临安的佛门圣地普陀山。其目标先就是富而不强,而且思想和政治都非常混乱的大宋。而北方汉地、日本、安南甚至还有南番大国高丽,统统都是陈德兴希望用天道教去渗透的目标。
如果天道教可以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传播,并且拥有大量信徒,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的天道教和佛教、道教还有儒家不同,是一个组织严密并且有现世神宗教组织!同时,复兴社和锦衣堂也都可以依托天道教展开活动。
另外,天道教毕竟是一个宗教组织。既然是宗教组织,那就少不得要收“香火钱”和捐款了天道教的教义、经文虽然都和传统宗教截然不同,走的是科学神教的路子,讲究探索和现学问。但是各种宗教仪式还是佛教、道教的那一套。
那些都是任道兴和墨顶天两个老神棍按照佛道二教的路子定下来的。该做法事还是要做法事,该忽悠的银子还是要忽悠的。这个没有什么好客气的,宗教嘛,哪儿有不敛财的?
而且天道教“黑”了钱也不乱花,主要都用在开办天道书院和进行科学探索上面的……陈德兴现在还打算在天道教的牌子打响以后,推出一个“明王科学奖”,用重奖鼓励明创造和科学探索!
以上这些花销,当然要从天道教信徒身上打主意了。而现在,天道教的信徒并不多,只有走中高和日高贸易航线的商人有俩钱。所以得到的捐款有限,只能给天道教的神职人员薪水(天道教的教职非常世俗化,是要领薪水过日子的)。因此陈德兴也急于向富庶的江南地区传播他的天道教。(……)
第394章 大科学家 第三更()
“大王,臣去日本后可要给日本朝廷的大官下帖子?”
提问的是任道兴,北地招讨司下属的军政司判官任宜江的父亲,天道教仅次于陈德兴和墨影娘的三号人物。他是两天前刚刚从高丽赶来,和觉信尼姑谈论了几日天道佛理,正准备再过几日就坐船去日本国。
“是得邀请……”
陈德兴点点头,“日本佛门强盛,而且神佛合一……这对咱们天道教进入是构成阻碍的,必须有他们的大人物支持。重点可以放在镰仓幕府的掌权者北条家族身上。在佐渡岛找黄金就是向北条家族证明天道教。如果能请到北条家的人到普陀山,那就最理想了。”
陈德兴对13世纪日本的历史并不了解,不过大概还是知道一些的。就是武士家族北条氏架空镰仓将军和天皇,掌控了日本国的大政。但是日本国内的政治并不稳定,天皇和朝廷不甘心失去权力,源氏一门的庶流也有不少人在觊觎将军宝座。后来大约在蒙古侵日失败的几十年后,北条氏和镰仓幕府被反对派推翻。
不过现在,陈德兴从小爱口中得知,镰仓幕府和北条家族的统治还比较稳固。朝廷和反对势力都被有效压制起来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天道教在日本传播,就必须和北条氏搞好关系……当然,等到天道教在日本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日本国内各方势力都建立起联络之后,是不是要支持北条氏的反对派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就陈德兴对日本历史的了解而言。似乎推翻日本的天皇制才是上选现世神有陈德兴这一尊就够了,天皇什么的,最好还是湮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吧!
赵复慢吞吞道:“日本那边好办,蕞尔小国。有天朝的辩法大会邀请他们参加,高兴还来不及呢……”
这话也对,现在的日本还在崇华媚华。什么都是中国的好。一个中国最权威的辩法大会下贴邀请,谁不去才是傻瓜呢去了哪怕什么话都不说。回去以后也能充大学问家!
“可是北地的大儒名僧和道家高人呢?李家治下没有什么,就是曲阜孔家的人也不敢拂了王妃的面子。但是其他人呢?全真教的清和真人,少林寺的永心大和尚,乌斯藏密宗的八思巴法王,还有姚枢、刘秉忠这样的汉奸北儒……”
“照请不误!”
陈德兴停顿了一下,又补充一句,“保证他们来去安全。”
陈德兴并不是一个滥杀无辜的……人,呃。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这个时候也不是动刀子杀人的时候,只要天道教的牌子打响了,今后就能将科学置于儒释道三家之上。区区几个汉奸北儒,还不是分分秒秒打成国贼奸佞?就是他们的祖师爷孔夫子也得给“德先生”和“赛先生”还有自己让位?
“请的人当然越多越好,”陈德兴想了想,又道,“还要在临安、明州、泉州和广州的小报上登出辩法大会的消息,再请些小报主笔过来,总之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在普陀山辩什么法!”
小报的事情是屈华杰管的,听了陈德兴的嘱咐。他连忙应道:“大王,臣亲自去一趟临安,一定把小报一行有头有脸的主笔都请到普陀山。”
陈德兴一听便摇头道:“临安让别人去。你且留在明都,还有事情要你做。”
“请大王吩咐。”
“做几个大一些的望远镜,”陈德兴道,“要用上等的水晶仔细打磨,图纸回头会让人送过去的。另外,再去工地找几个手艺一流的木匠到天道宫来,孤王要他们做一样东西。”
现在明都府最好的木匠都在修天道书院,墨影娘负责这事儿,她也不问什么。当场便答应了下来。
陈德兴交代完毕就准备让几个人告退,这时耳畔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一个柔柔的声音道:“大王,旅顺口天道观的杨道人求见。”
陈德兴扭过头。只见一身青色道装的小爱已经到了身旁,还屈膝跪地,闪着一双灵动秀眉的眸子望着自己,特别讨人喜欢。
小爱现在并不是陈德兴的宠姬,而是他的学生……是真正的学生,陈德兴正在传授她浅显的数学知识和化学、物理学、天知识。预备把她培养成自己的女秘书当然,也是生活秘书!
怎么可口的萝莉如果放过,那可真是太不像话了!
“杨道人?”陈德兴知道杨道人就是一只手的杨阿过,因为辽东之役的功劳,现在得了个旅顺口天道观观主。在天道教系统中小于分坛坛主和国总坛坛主还有天道使,不过也属于中层神棍。
“说什么事儿了吗?”
“好像是有人来投奔,是个很不错的人才,做了总坛下的卷子,全都答上来了,没错一题。”
陈德兴这里也是有“官考”的,不过他的“官考”远没有科举那么神圣。就是招讨司下属各衙门还有天道教以及军校各自组织的招聘考试。也不招中高级官员,就是招普通事务官(小公务员)和士官生(军校)。而天道教因为是科学神教了,所以招募教职时又不少数学、化学、物理学、天等自然科学方面的题目。不是很难,大多是些最基础的东西,难题就几道,从来没有人做对过。今天居然有人考了满分,这还真是不容易啊!
所以杨阿过觉得是个宝,就兴冲冲带那人来见陈德兴了。
“都答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