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雄天下-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国?”陈淮清一怔。脸上却是阴晴不定。封国当然是好的,一国之君谁不想?但是他是陈德兴的生父,封了国……太上之尊就别指望了!

    陈德兴按着横刀,打量着陈淮清,笑道:“安南、高棉、交趾、爪哇、勃泥……大人想要哪个国?”

    三佛齐是南洋要冲,自然是要直辖的,没有封出去的道理。吕宋已经封给了赵与郁。南番的大国就只剩下可安南、高棉、交趾、爪哇和勃泥了。不过这几个国,仿佛都算不上富庶。

    陈淮清沉默了片刻,突然笑着指指自己。“没有想到老夫还有当一国之君的命……不过去哪个国做王,我还得好好选选。得挑个大一些,油水也多一些的……老夫现在可有六个儿子了。地方小了将来不够分啊!”

    “那好办!”陈德兴一笑,点点头道,“封去天竺吧,天竺够大……油水也多啊!”

    “天竺?”陈淮清眼珠子一瞪,“那可是唐僧取西经的地方,也能打下来?”

    “如何不能?”陈德兴信心十足地道,“打下三佛齐,一定能找到入天竺的路子!”他突然顿了一下,看着父亲道,“天竺国的大门,儿子帮您敲开,入天竺的路子,儿子帮您铺好……但是平定诸天竺,建立天竺陈朝,就只能靠大人和大哥自己的本事了。”

    这就是周式封建!封归封,能不能建起来,就看各自的造化和本事了。

    ……

    吕宋岛,小吕宋。

    天方教的阿拔斯黑旗,正在这座小小的海边港口城市上空飘扬。这里与其说是一座城市,还不如说是一片建筑在海边的贫民窟。贫民窟的主要居民是正是来自闽广沿海的中国人!

    中国人是最先到达这个被后世称为“菲律宾”的南洋岛国的文明人,而且还最先建立了政权明朝永乐年间,福建海商许柴佬被封为吕宋总督,这也是吕宋岛上的第一个政权。

    而在这个时空,定居在吕宋岛的中国人还没有来得及发展出自己的政权,就被同样来自中国的泉州天方教白番给征服了!

    早在蒲寿晟的船队返回泉州之前,这里就已经蒲家海商在南洋的一个秘密据点了。早先抵达的中国人虽然不少,但是却按照各自的籍贯分成了诸多帮派,各自忙活各自的营生,并没有建立政权,更没有可以保护他们的军队,基本上就是一盘散沙。因此也无力抵御蒲家海商的天方教打手,很快就俯首称臣,恭顺的在天方教的统治下生活了。

    不过蒲寿庚和马寿山,也没有因为暂时占有了吕宋这个宝岛而心情愉悦,这些日子都是惶惶而过。今天更是连天方寺的祈祷都不去了,只是守在小吕宋城内的临时都署内,各拿着一叠书信,翻来覆去的仔细看,也不知道看了多久。蒲师文侍立在两人身旁,也是脸色铁青。

    屋子里面静悄悄的,只听见远处波涛起伏的声音。

    不知道过了多久,蒲寿庚手一抖,将手中的文书放在了桌上,长长叹息:“连宋国朝廷都下旨了……禁止天方教,临安、庆元、广州、福州、莆田和雷州的天方寺都被封了,还有不少和咱们有往来的番人被抓……”

    “卡菲勒太可恨了,他们怎么可以这样!”马寿山咬着牙,满脸的愤恨。“泉州的乱子,为什么要波及到别处温和而善良的天方教徒呢?他们怎么可以禁止天方教这样和平的宗教?”

    蒲师文插话道:“一定是陈德兴这个魔鬼在背后插手!”

    这可真是冤枉陈德兴了,他本事再大,现在也很难影响到临安朝廷的决策。不过临安皇宫里面坐龙椅的那位毕竟姓赵。蒲寿庚、马寿山在泉州屠了南外宗的两千多个宗子,临安朝廷再没一点反应也说不过去。

    “……这还是小事,反正咱们也不大算继续留在中国了。更麻烦的还是泉州、莆田传来的消息……陈德兴和赵与郁杀了咱们那么多人还不肯罢休,正在准备下南番来追杀咱们。赵与郁还把团练扩充到了一万多人,加上陈德兴的陆军和南洋舰队,总有三四万人要杀过来。这吕宋岛,看来是不能待了!”

    听着父亲疲惫的口气。蒲师文心里一酸,差点眼泪就下来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陈德兴怎么就那么得礼不饶人,怎么就非得把蒲家赶尽杀绝呢?

    陈德兴要泉州还好说,泉州富甲天下,又是中国的土地,他要当中国皇帝自然要取泉州。但是吕宋孤悬海外一千几百里,他怎么也不肯放过?

    马寿山这时猛吸口气,道:“的确不能留了!再留就是死路一条……依我看,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往哪里走?”蒲寿庚问。

    “先去三佛齐,看看能不能借助三佛齐的力量和陈德兴一战。”

    蒲寿庚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打算的。”他思索着道,“我听说三佛齐国的沙伦答腊王是一代雄主,三佛齐国的国势在他手中得到了复兴,现在不但控制了麻六甲海峡周遭,拥有十五个属国,势力更远播锡兰岛,拥有十五个属国。据说还准备再次出征锡兰我们的船队对他很有用……想必他会愿意收留我们的。”

    马寿山紧皱着眉头,“可是……沙伦答腊王是佛教徒,他远征锡兰的目的是想以此为基地,让佛教重返天竺。而我们却是天方教徒……”

    蒲寿庚深吸口气,“无妨,沙伦答腊王现在要打的是婆罗门教徒,不是天竺的天方教徒。而且……陈德兴也不是佛教徒,他和沙伦答腊王走不到一起!”

第546章 八旗不怕远征难() 
readx;    “大王,这南番诸岛虽然广阔,但是其中心素来只有两个。一个是麻六甲海峡,那里是东西商路之枢纽,靠着收取通行税就能富得流油了,因此支持起大国三佛齐,数百年来,三佛齐国一直都是南番诸岛一霸。另一个则是爪哇岛,这个小岛虽然不大,但是土地极为肥沃,随便种点什么都能大熟,所以爪哇岛上的人口极多,甚至超过了整个三佛齐国,因此也总崛起强国和三佛齐相争。

    而三佛齐国和爪哇岛上的王族、贵人,又都是天竺遗种,和天竺本土还是些联络。其中爪哇岛上的王族多奉婆罗门教,三佛齐岛上的王族则奉大乘佛教。三佛齐又因为佛教和婆罗门教之争常常陷入天竺诸国的乱子之中,被牵扯了国力。在两百年前,还因为和天竺朱罗国打仗险些灭国,直到最近才好不容易恢复了国力。也正因为和天竺朱罗国时常交战,才使得三佛齐总也灭不掉爪哇岛上的婆罗门教诸王。这南番诸岛的就在天竺朱罗国、三佛齐国和爪哇岛诸王的争斗中纷乱不已。

    不过如今的三佛齐国有一位英主,号称沙伦答腊大王。十几年前就趁着朱罗国衰败征伐过天竺的锡兰岛,如今又在谋划第二次远征。据说是想以波罗护法王女婿的身份,去争夺东天竺……”

    季老贼正襟危坐在大明号的船舱内,很尽职的和陈德兴解说着南番诸岛的局势。他是号称南海十八家的海商海贼联盟集团的头头,当真算得上是南番通。所说的事情,很多都是陈德兴所未闻的。虽然天道教的道士已经派去了三佛齐,但是那些道人想要在短期内真正了解一个古老的大国还是不大现实的。至少并比不上在南海为盗、为商三四百年的季家。

    实际上,季家和南海十八家中的梁家、陈家(也是江州义门陈的后裔,和陈德兴、陈子龙都算是亲戚)在三佛齐国都是有分号的——凡是上点档次的海商、海盗都会在海外开n个分号,免得一招失势被人一网打尽。所以季家、梁家和陈家海商不仅在三佛齐有分号,还在高棉、交趾和安南开了分号。

    其中最牛逼的要属陈家海商的一个支脉,在安南国靠渔业致富的即墨陈氏的子裔陈守度,他在安南开创了一个王朝——安南陈朝!如今安南陈朝的皇帝陈晃和陈德兴居然是远亲。不过双方的关系并不亲密。因为陈晃和他的太子陈昑都是佛教徒,其中陈昑还是个和尚,是安南竹林禅宗的创始人……

    儒家当权的安南国的太子居然要出家当和尚,可见这佛教如今在南番诸国中的势力有多大——陈德兴的天道教。在南下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对手并不是天方教,而是在南番默默耕耘了近千年的佛教!

    不过南番的佛教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成大乘佛教和上部座佛教(小乘)。其中高棉和蒲甘(缅甸)两国流行的上部座佛教,素可泰王国在改宗之前也是上部座佛教的信徒。而安南国和三佛齐国则奉大乘佛教。其中安南国的佛教传自中国,而三佛齐国的佛教则是传自波罗护法王朝。因此不仅是大乘佛教,而且还是密宗,和乌斯藏的那位八思巴法王是一个路子的。

    此外,那个沙伦答腊大王准备要攻打的锡兰则是奉上部座佛教的。所以三佛齐和锡兰的战争还有佛教教派之争的因素。

    总之,在中国称王称霸可以不大管宗教方面的事情。但是出了国门,无论下南番还是征西域,都不能不考虑宗教。否则是会事半功倍的!

    陈德兴思索了片刻,他仿佛对波罗王朝的事情颇感兴趣,追问:“这个波罗王国已经灭亡了几十年,怎么还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波罗王国曾经天竺霸主。是继戒日王的笈多王朝之后崛起的以佛教为国教的大国。不过在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在九十年前已经走到了末路,被来自中亚的天方教征服者灭亡。而波罗王国支持的那烂陀寺和超戒寺又苟延残喘了一些年月,最后被天方教军队彻底毁灭。

    “百足之虫,虽死而不僵嘛,”季老贼笑了笑道,“波罗王朝好歹兴盛了数百年,怎能没有一点后手?据臣所知,这三佛齐王和波罗王国就是几百年的盟友,双方还有婚姻关系。在波罗王朝大势已去之时,他们就大量的向三佛齐转移金银财宝,许多波罗王室出身的高僧也都转移到了三佛齐。现在三佛齐的许多大寺庙和占碑、巨港的许多地产都是流亡三佛齐的波罗家族所有。”

    “原来如此,看来等到了三佛齐。是要找波罗家的人物好好谈一谈的……”陈德兴自言自语嘀咕了一句,就站了起来,推门就走出船舱,今天的谈话就到此为止了,这次谈话得到的信息,是需要好好消化一下的。

    而且。计算航程,明天就该抵达吕宋岛的小吕宋湾,如果蒲寿庚和马寿山还没有逃走,少不了就是一场大战!所以他现在要去船上的地图室和赵与郁、顾大力、方玉门等人讨论军务了。

    ……

    地平线上,大队大队的人车缓缓出现。

    之所以是人车而不是马车,那是因为一辆辆满满当当堆着各种腌肉、咸鱼、干果的两**车,正由体格健壮的印第安人连推带拉的行进在坑坑洼洼的平原上——明洲大陆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明明是个自然资源丰富到让旧大陆的人们嫉妒的天选之国,却偏偏落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不仅拉车的马没有,连人拉的车也是刚刚才被大明殖民者制造出来,在这之前印第安人居然没有发明轮子……没有轮子自然没有车,没有车自然没有拉车的牲畜(虽然没有马,但是有牛啊),也不需要供车辆行驶的道路。

    于是堂堂征服明洲大陆的殖民者蒙起、杨阿过、文天祥他们,也就只能靠两只脚从另一个时空的旧金山走着去征服墨西哥了,那可是三千多里地呢!而他们聚集起来的一万印第安八旗兵,非但要自己走路,还得轮流拉车推车——车上装得是军粮——真是辛苦到了极点。

    靠

    靠一对量天尺一步步量到“墨西哥”去,自然是快不了的。大军每天也就走个二十里地,慢慢三千里路,按照这个速度起码得走上四五个月。这还是在拥有充足后勤供应的情况下!而实际上,所谓的后勤供就是两百多辆大车上面装着的腌肉、咸鱼,最多也就够大军一个月的消耗。

    等到这些食物消耗完毕,远征军还得一边行军一边打猎。这三千多里路,七八个月也未必能走完。

    不过最大的困难还不是长路漫漫,而是如何在远征过程中维持军心士气——这次动用的可是刚刚成军的印第安八旗兵,核心是蒙起花了一年时间才拉起来的三千二百印第安兵,又在完成对金山印第安人的“八旗化”改编以后,加入了另外六七千印第安战士,编成了八个旗,每旗都是一千二百多人,算是一个协,协领和下面的四个佐领都是陆上探险队的士爵兵担任。

    为了方便交流,每一名士爵军官都会配属一名印第安书生担任翻译官。同时,这名印第安书生还兼任天道教的随军道人。而这些随军道人就是维持军队士气的关键。

    没错,维持士气的主要手段还是宗教迷信活动——对于刚刚摆脱原始**进入私有制的印第安八旗兵来说,财富的画饼未必比得上一个万能的神。而要让他们时时刻刻保持对神的信仰,才是维持这支印第安八旗大军不在行军途中解体的关键。

    大军终于到了大休息的时候,同时也是晚饭点了。印第安八旗兵是每日开顿伙,都是鱼肉,没有米面,外加一些干果。营养当然是足够的,而且用盐腌制的食物远远要比印第安人的淡食美味,所以印第安人对于军中伙食还是比较满意的。年纪轻轻就成了这支万人大军统帅的蒙起背着手在部队当中转圈,只有一只手的杨阿过则跟在他的背后。他们俩一个掌兵权,一个掌神权,俨然就是这支大军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自然要万分留心军心士气的变化,不过眼下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每个佐自成一个伙食单位,围坐着烧烤。烤肉、烤鱼已经发出了诱人的香气。但是印第安人却没有开始享用,而是在做晚课——就是在晚饭前念一段《太一光明经》,然后才能吃饭。这叫先念后食,原是明教的宗教仪式(估计是从基督教的餐前祷告山寨来的),现在原封不动的被墨影娘搬到了天道教。

    此外,天道教徒每旬还要去道观听道烧香,烧完香还可以单独和道人谈心。这些是明教的仪式,同样被墨影娘引入了天道教。不过在中土,天道徒往往不大严格会遵守这些宗教仪式。倒是金山的印第安八旗现在做的有板有眼,好像真的对天道教深信不疑一般。(。)

    。。。

第547章 寻找带路党() 
蒙起和杨阿过转了一圈,看到下面的印第安人都念完了经开始吃肉,他们俩也回到了他们自己就餐的地方——就是一辆板车当成了餐桌,上面摆放了一些咸肉和腌菜。文天祥和九灯和尚正愁眉苦脸吃着不知道什么肉。永心大和尚倒是嚼得有滋有味,这大和尚不挑食,是有什么吃什么的。

    蒙起在一个小马扎上坐了下来,抓起块肉,一边吃一边道:“等到了玛雅(他们称墨西哥为玛雅)就好了,玛雅人会种地,会盖房子。有了他们,咱们的金山就会好起来的。到时候我们也不回金山城,就在南面靠近玛雅的通格瓦海湾部(后世圣迭戈的所在)筑个新城作为咱们在北明洲的大据点。海军已经考察过那里了,那里的港湾不比金山半岛差,最合适建设海军军港。而且那里的气候也暖和,土地也肥沃,是个种地的好地方。到时候咱们就从玛雅抓个几万奴隶,让他们帮咱们种地、筑城、盖房子……还有金山八旗帮咱们打仗,明洲的局面就算打开了。就能放船回去,再招募更多的人来明洲了!”

    这打算和陈德兴早先计划的不一样,陈德兴是想让周小七、蒙起他们在金山半岛上建立》个据点,再和印第安人交换一船金银,然后就回东亚的。没有想到他们能折腾出上万印第安八旗兵,还要去征服玛雅,还打算用玛雅奴隶建造城市、开垦农田——不过周小七和蒙起的确有这样的权限!

    而且这么做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按照这个办法,从东亚过来的殖民者一踏上明洲大陆就能有吃有喝有房子住,不用身心疲惫的去和蛮荒世界搏斗。生存下来的概率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历史上,早先到达美洲的欧洲殖民者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饿死的!

    不过文天祥、九灯和尚、永心和尚他们仨,听着蒙起的话却忍不住皱眉。这是什么打算啊!抓几万个玛雅奴隶。然后让他们种地、筑城、盖房子……怎么听都不像是仁义之师干的事儿!这么个搞法,明洲土人能信服?明洲大陆能太平?

    蒙起却自顾自往下说:“最多再有一年半,咱们的探查也能继续开始了。文状元,两位大师,到时候你们想去哪儿?”

    因为有了印第安八旗当打手,金山殖民地的安全已经有了保障,自然不需要留船以备万一。所以四艘探险船会分成两队,一队继续向南探索明洲大陆的海岸线,一队满载抢来的金银财宝返回东方去。

    “贫僧要去天竺弘法!”永心大和尚吃得满嘴流油。但是却没有忘记佛法。

    “贫僧也想去天竺看看,”九灯和尚也在吃肉,这些金山殖民地的主食,不吃就得饿死。“若是佛法还和天竺有缘,贫僧自当尽力弘扬,若是无缘,贫僧也不强求。”

    这就是高僧啊,万般不强求,一切在缘法。

    文天祥却是轻轻一叹。道:“本想早些西归的,不过如今却在写一本游记,只想将天下万国的风物人情,皆一一记录……只记亲眼所见。不写道听途说。所以我还是去天竺一游吧,若能在游历天竺后再去弗林一趟,那就更好了。”

    蒙起笑了笑道:“这个好办。去天竺路上要经过大食国故地,大食东北就是弗林。到时候差一队金山八旗兵护着状元公去弗林一游就是了。”

    文天祥笑着点了点头。他不知道,因为蒙起的这个决定。他文天祥就要用另外一种方式名留青史了——他将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完成环球旅行的人,他的一本游记更会成为日后世界上最畅销的书籍之一,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东方人走出他们生长的大陆,去探索整个世界……

    ……

    海水起伏,海风轻拂。也许是风暴的季节已经过去,巨大的小吕宋湾中平静的仿佛是临安城中的一池西湖。

    在小吕宋湾的南岸沙滩上,一个穿着白色道装的高大男子,正背着手在海边漫步,身后跟着三个同样是道装打扮的女子,还有一个穿着红色战袄的中年男子。沙滩的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