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雄天下-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纽璘这时策马而来,到了末哥的身旁,低声提醒:“大王,长江就在2o里外!江面上没有现蜈蚣船的踪迹!”

    末哥一笑:“让儿郎们再加把劲,今天晚上就到江边,扎好羊皮筏子,明日一早,俺们就渡过长江,打南蛮子一个措手不及!”

    他一声号令,号角声就呜呜响动起来,雨中的蒙古战士,陡然加快了行军步伐。

    末哥听着这号声,低低祷祝一声:“大哥,某这就替你报仇!”

    一声说完,他就大步走下山坡,亲兵替他牵来战马,却被他一把推开,这位蒙古宗王,成吉思汗的孙子,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和普通蒙古战士一样,向长江岸边走去。

    ……

    长江北岸,磨石岭附近,一片水雾弥漫。

    大队军马,已经开始了抢渡长江!

    浑身泥泞,疲倦不堪的宋军步卒,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休息,正在军官的号令声中,整队上船,然后努力向对岸的江滩划去。

    长江之中,还有二十艘三层桨座战舰,也尽可能的靠向长江南岸。不顾雨水潮气对筋弦的侵蚀,用船上的三弓床子弩,一次次的向岸上列起队伍的蒙古军阵抛射巨箭,不让他们靠近江滩攻击正在渡河的宋军。

    虽然整个场面有些混乱和狼狈,但是在现场指挥二十艘三层桨座战舰的陈德兴看来,现在生的就是一场非常原始的两栖登6作战!

    有专门的战舰以火力压制岸上敌人,同时再用小船驳运士兵上岸,占领滩头阵地。

    正在陈德兴的舰队掩护下渡江的,正是从一百里外累死累活赶来的刘整所部。

    一路疾行到此,掉队折损之人也是不少,就是还能坚持的人马,也是疲惫到了极处,还能勉强维持,要不是有一份泼天的功劳在前,这些士兵无论如何都不会在这样的状况下投入作战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场在成都平原和川南山区交界处展开的运动战,比的就是吃苦,就是坚韧,就是排除困难的决心。

    能吃苦,够坚韧,其实就是战斗力!

    经过一昼夜的施工,蒙军的营垒初成,原本滩撒开来的各部,也都汇聚到了一处,就在磨石岭的山坡上面扎了寨子,摆出死守的架势。

    蒙古老将术忽里站在自家的营墙后面,不为眼前大军抢渡的场面所动,伸手从亲兵手里接过一块人肉干,塞进嘴里用力咀嚼几下就咽了下去。这才笑道:“这些南蛮兵不行,比俺们在南沱场遇到的霹雳水军差远了……这才行了百里,就疲惫成这样,看看,站着都不稳,如何能同俺们一战?”

    这位蒙古老将说到这里,又抬头望望江中的蜈蚣船,断送蒙古大汗性命的霹雳水军就在那上面!如果他们下船,自己麾下的这万余残兵败将,只怕支持不了多久啊!

    得想点办法才好……

    他猛一回头,对站在身边,目光呆滞,胡须丛生,面颊消瘦的汪田哥道:“军中有能说会道的人吗?”

    汪田哥一愣,点点头道:“元帅,您是想到了什么办法了?”

    术忽里道:“着人去和南人的元帅讲和,就说是大汗的旨意……只要南人放俺们北归,俺们就割四川、割大理,打到京湖的大蒙古军也全部撤走。以后南皇北汗,互不侵犯!”

    汪田哥面孔上陡然闪出了光彩:“元帅高明!元帅真个是高明……南人的主帅多半是蒲择之,这个书呆子最好糊弄,如此一定可以争取到些时日的。”他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不过俺们给的条件太好了,只恐蒲择之起疑心。”

    “哦?太好了?”

    “可以索要岁币,每年一百万贯铜,一百万匹绸,而且也无需割让大理。”

    “这个……只怕蒲择之不会答应吧?”术忽里心想,自己要是蒲择之就不会答应,也不敢答应。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再同意给恁般多的岁币,宋国的官家还不砍了蒲择之的头?(!

第192章 和平的曙光? 求月票() 
夜色当中,就听见长江两岸的宋军营地上,到处都是一片喧哗之声。△↗頂頂點小說,在蒲择之的命令下,刘整所属的泸州军用木筏用小船,不断的渡至南岸。江滩边在霹雳水军战舰掩护下的一片空地,已经挤得满满当当。在刘整看来,既然陈德兴没有争抢功劳的意思。那么他也不必急于进攻,掌兵多年的刘整,还是知道越是临近胜利,越是要小心求稳的道理。他的军队6续渡江之后,并没有展开进攻,而是先筑硬寨,摆出个立于不败的架势。

    而收缩到磨石岭大营中的蒙古军,此刻却静悄悄的毫无动静。既没有派兵进攻立足未稳的宋军,也没有派出轻骑哨探游走在宋军滩头营地左近,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仿佛真的已经无力再战了。

    突然,蒙古营中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随后又汇聚成了一团,缓缓的向宋军滩头大营逼近过来。

    “敌袭!敌袭!”

    “鞑子来啦……”

    “镇静,不得喧哗!”

    “皮甲,结阵,快……”

    正在修建营地的宋军顿时有些慌乱,自打余玠死后,四川宋军就一直被蒙古鞑子压着打,对鞑子早就有了畏惧之心。哪怕是穷途末路的鞑子,也让这些久败之军有几分害怕。不过刘整所部的军官多是从京湖开来的忠顺军老卒,战阵经验无比丰富,遇到突然情况也不慌乱,迅的就将正在构筑营垒的士兵组织起来结成战阵了。

    陈德兴站在虎号战舰的望楼上,静静的看着眼前景象。他身边突然传来脚步响动。转头一看,却是张世杰顺着梯子爬了上来。

    陈德兴冲他招招手。一指前方宋军滩头营寨:“你看,这刘仲武的兵还是有些章法的。看来他也不是浪得虚名啊!”

    张世杰轻轻摇头:“章法是有些,但终是怯战……鞑子才出来多少人?看火把也就是几十,也没有马,还打着火把……要偷袭劫寨也不会举火把吧?这八成是虚张声势,看把刘家军紧张的,这一晚上就不知道有几人能睡了!”

    晚上睡不着,白天就没有精力打仗。老于军阵的张世杰果然得出了一个更加靠谱一些的结论。陈德兴点点头,刚想恭维几句。就看见岸上的火把直直往刘整所部营中而来了!

    “这是……”张世杰也有些奇怪,顿了一下。仿佛是自言自语地道,“莫不是鞑子大汗崩了,下面的人遣使来请降了?”

    “遣使请降!?”陈德兴嗤的一声冷笑,“诈降还差不多!”

    张世杰在一旁摇头:“诈降有甚用处?俺们在这里已经汇集了三万大军,还有至少四万兵在路上……不明白,不明白。”

    陈德兴倦怠的一摆手,朝张世杰道:“不扯这个了,这蒙古鞑子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和俺们霹雳水军没有什么关系。蒲宣抚的七万大军已经到了。还怕打不赢这些鞑子残兵?世杰,有个事情交代给你,就是去挑选百十个功夫硬的准备一下,等打起来来后。就跟我一起上岸。”

    ……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音传来,然后就是蒲择之的中军大帐的帘子被人一下掀开,先是一阵凉风。然后就见一个顶盔贯甲的军汉风风火火的进来了。

    大帐之内,只有蒲择之和江万里两人在内。也没有办什么公事。就是在那里手谈。棋盘上黑白交错。眼见就到了残局。

    未经通报就直接闯进来的,正是刘整。他原本已经去了南岸坐镇。那里有他的一万五千大军,正在构筑营寨。身为将主,刘整一早就去南岸前线盯着了。他能够得到几任蜀帅的信任,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蒲择之和江万里对望一眼,都微微讶异。刘整居然丢下一万多精锐不管回了江北,要是蒙古在今晚动个夜袭什么的,三军无主可如何是好?

    “宣抚,学士,大喜啊!”刘整行了一礼,就嚷声笑道,“方才鞑子营中派出了使节,鞑子大汗要和俺们议和了!”

    “议和!鞑子大汗要……议和了!?”

    哗的一声,蒲择之已经站了起来,将棋盘带倒,棋子落了一地:“来的是谁?都有什么样的条件?快快说与吾听。”

    江万里还稳稳坐着,脸上的喜悦神采却是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住了。这可真是太走运了!谁不晓得,击毙鞑子大汗的功劳是根本不能和达成议和的功劳相比的!大宋抵抗蒙古二十五年了,年年打仗,岁岁征伐。早就到了民尽财穷的地步,而且四川、京湖武臣们也都借着连年征战而不断壮大,如今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若是战争再持续下去,大宋不亡于蒙古,也要亡于藩镇了。

    这个时候击毙一个蒙古大汗,最多是给大宋缓口气儿,等到新的蒙古大汗选出来,还得接茬打仗!而一场蒙宋议和……才是真的挽救了大宋官家的天下!

    “宣抚,来使是汪田哥,还带来了正式的国书。”刘整满脸兴奋地道,“条件也不算苛刻,蒙古大军退出四川、京湖,俺们大宋和蒙古议和,每年交一百万贯铜,一百万匹绢给蒙古人。”

    这条件,其实也不算宽容。但是蒲择之和江万里却已经大喜过望。蒙古军退出四川就意味着要把成都府路和利州路都交还给宋国。当年余玠督军四川的时候,也没有控制全川,利州路大半都是在蒙古军控制下的。

    至于百万贯铜,百万匹绢……的确是个天文数字,但是对大宋来说,并不是太大的负担。别的不说,光是成都府路一路,在蒙宋战争之前上缴的各种税赋加一块儿就过这个数字了。更不用说一旦停战,南北双方的贸易会展到何种程度,到时候一年的抽解税和搏买所得,大概也能过此数了吧!

    “仲武,那汪田哥人在何处?你观蒙古人的议和可有诚意吗?”江万里的头脑还保持着几分清醒,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给砸晕。“还有,长江南岸的大营构筑好了吗?鞑子狡诈,你可万万不能松懈啊!”

    “回禀学士,汪田哥随某一起到了。”刘整答道,“江南大营某已经令儿郎加倍警惕,可以确保无虞。至于鞑子议和的诚意……下官一时也无法明辨,还是请学士和宣抚先见见汪田哥吧。”

    ……

    “议和?怎么可能?”

    陈德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和衣躺在自己的舱室内打盹。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从床铺上跳了起来。

    “世杰,这消息可靠吗?”他还有些不大相信,追问了送来消息的张世杰一句。

    “如何不可靠?是中军派人来通知俺们的,叫拱卫你严加防范,以防鞑子利用议和为幌子麻痹俺们。”

    “那刘家军还攻打鞑子大营吗?”

    张世杰苦笑一声:“鞑子大汗都肯议和了,蒲宣抚怎还会打?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啊……有了这议和的大功,蒲宣抚和江学士都少不了一把清凉伞了。”

    陈德兴闻言,脑海当中顿时各种心思就翻滚起来了。先当然是蒙哥汗的生死之谜。蒙宋议和这等事情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拍板的,若不是蒙古大汗本人,至少也得是忽必烈、阿里不哥这样的实权宗王。随蒙哥出征的末哥恐怕没有这等威望吧?若是蒙哥汗已经死了,这场议和准是蒙古人的阴谋诡计!可是他们败到眼下这种地步,还有什么诡计可使呢?难道……蒙古人的损失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他们还有一战之力!?

    其次是议和真的达成以后,自己这个一介武夫该如何自处?这赵宋官家可是有卸磨杀驴的传统,难不成真的要去吃赵琳儿的软饭?

    “知道议和条件是什么吗?”陈德兴想了半晌,也得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又打听起议和条件了。

    “孔秀才已经去打听了。”张世杰顿了一下,又道,“听送消息过来的宣抚亲兵说,鞑子的议和条件颇为优厚,因为宣抚和江学士都喜形于色了。”

    张世杰走后,陈德兴沉默的坐了一会儿,舱室里面油灯闪动,昏黄的火光在他面孔上一闪一闪的。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忽然开口:“明霞,你在吗?”

    门外人影一闪,女扮男装的杨婆儿已经出现在狭小的舱室内,单膝下跪,行了一礼:“将主,您有何吩咐。”

    “如果翠仙在蒙古军营之中,你可有办法与之联络?”

    “有。”杨婆儿一顿,“可以用火光和镜光联络,但是三郡主未必方便回复。”

    “无妨!”陈德兴一挥手,“你去告诉翠仙,明天晚上如果不下雨,我就要带兵去劫营了。”

    “劫……营?”杨婆儿愣了愣,她刚才一直守在门外,已经知道蒙古人要议和了。“不是已经议和了吗?”

    陈德兴冷冷一笑:“可是我不想议和!不想和蒙古人议和,更不想天下就此无事数十年!明霞,你可明白?”(!。。

    。。。

第193章 雄果然是奸的 求月票() 
听到陈德兴这番近乎露骨的话,杨婆儿不知怎的却联想到了魏武帝曹操的那句名言——或者说是此时戏台上,书场里面的魏武曹操的名言: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

    天下人苦于征战二十五年,北地人口十去七八,南朝财帛皆耗于兵。☆→只怕此时全天下人十中之九,都在仰盼休战和平吧?现在和平有了一线曙光,陈德兴却要为了一己之私,将之扼杀于萌芽。这样的心思,还真是够沉的!不过这样的人物和益都三郡主李翠仙倒是绝配了……

    “奴奴谨遵将主之命!”杨婆儿又施了一礼,这才转身离去。留着陈德兴一个人在这间小小的舱室之中静静的思考着明天晚上的夜袭之战。

    ……

    马蹄溅起泥泞,在夜幕中疾疾奔行。这数千蒙古铁骑,正沿着长江北岸,由西向东奔行。

    在他们的身侧,连绵全是蒙古步卒,不顾连日行军的疲劳,咬着牙坚持着大踏步向前。

    这些蒙古军兵,人马俱是裹满泥泞,衣甲饱吸雨水,潮湿沉重。但是士气却极高昂,见着疾行东去的骑兵,沿途都出了欢呼之声。滔滔长江,还是没有能阻止这些长生天的宠儿,宋军布设在江北叙州境内的几座军寨,此时也是一片疮痍景象。大批大批的宋军尸,给扒光了扔在泥泞之中,看着就让人触目惊心。

    这次蒙古军的大范围机动作战,可算是极其成功的诠释了运动战的精髓。既有声东击西,又有长途奔袭。最后还来了个抢渡长江,打了宋军一个措手不及。几个军寨。都是被最精锐的怯薛勇士在深更半夜袭破。连烽火都来不及点燃,就全军覆没了。

    通过审讯俘虏。末哥等人还获悉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报。原本驻防叙州的俞兴所部两万余宋军,已经在三天前接到蒲择之的命令向东而去了。是水6并进,慢悠悠的南下,一日大约行走三四十里。三天时间,估计走了不过一百二十里。这可是个打歼灭战的良机!

    俞兴所部是宋军在川西的支柱,一旦将其主力击溃,那蒙军在川西自此就海阔天空,就算下江的吕文德率军来援,蒙军也有底气和他们周旋下去!

    所以末哥所部。当机立断就向东而击,不旦存了出其不意的心思,还持了破釜沉舟之心。

    现在看来,末哥、史天泽、纽璘这些蒙古将帅的确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6军统帅。他们在水面上被装备精良还开了黑火药金手指的陈德兴部打败,并不等于他们在6地上就不是一代名将了。包括眼下的陈德兴在内,整个大宋恐怕是拿不出一个可以和他们一比高下的将领——原来有俩,一个孟珙,一个余玠,只不过都由理宗皇帝自己帮着蒙古人铲除掉了!说起来。这个时代汉族人民最大的敌人好像不是蒙古人,而是临安的那位官家,还有官家派出来督师的帅臣。

    如果这次会战由王坚、刘整、余兴、杨文,甚至是陈德兴来指挥。都不会把七八万大军拆散开来,让他们东西奔走,还没打仗就累个半死的。

    虽然蒙古大军现在更加疲劳。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尚处于顶峰的蒙古军队的确比寻常宋军更能耐疲劳。也更具有牺牲和奉献的精神。因而他们可以承受更重的损失,更大的挫折。

    不及回应沿途步卒的欢呼之声。脱欢只是带着所部拼命向东赶路。这支蒙古大军的大部分战马已经被宰杀充了军粮。只有几千名最精锐的怯薛才能配齐战马。不过这些战马大多已经消瘦疲惫,不堪上阵了。脱欢现在不惜马力的赶路,并不是想用骑兵的冲击力给予俞兴所部致命一击的。而是为了更加快的行军!一定要抢在俞兴反应过来之前,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大范围的快机动,才是骑兵作战真正的价值,那些生活这山区水乡的南人,是永远无法理解骑兵的。脱欢想到这里,忽然又低声的一叹。南人无法理解骑兵,蒙古人又何尝能懂水军?两万五千水军,一百多艘连环船,上千条纵火排,居然被南人的二十艘蜈蚣船击败,另外还搭上了一个大汗……

    这个陈德兴不除,大蒙古终是难以一统四海啊!

    ……

    夜色又一次降临,连日的阴雨,在今天上午就告一段落,一日的骄阳烈日,气温再次升高。

    长江江面上倒映出篝火点点,两岸高处,尽是黑压压的大军营帐。大部分是宋军的营帐,在蒲择之、刘整所部抵达磨石岭一带的第四天,王坚的两万五千大军,终于累死累活的赶来了。也在长江北岸布设了大阵,使得宋军在这一线的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五千之多。

    而在和他们遥遥相对的,是磨石岭上的蒙古军。他们虽然兵不过万,但是也张牙舞爪的扎了个大营,占了半个磨石岭,晚上也是篝火点点。远远看去,就好像有两万大军似的。

    而在长江江面上,因为王坚所部水军的到来,陈德兴的二十艘三层桨座舰这时也移动到了下游。在距离磨石岭大约十里的江面上,一艘桨舰挨着一艘并列在一起,摆了个非常紧密的两列横阵,都下了锚链将自己固定在水中,同样灯火通明,似乎没有什么异样。

    不过,谁要是靠近一些,就立即能看出不对了。两排三层桨座舰竟然用船尾的乌鸦吊连在了一起。最靠近岸边的一艘,则把乌鸦吊放进了水中,直接架在了河滩上面。

    而霹雳水军的数千儿郎,此时已经披坚执锐,通过乌鸦吊,秩序井然的下了桨舰。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