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雄天下-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会儿看看李翠仙——身材高挑,丰胸肥臀,是个好生养的身子。一会儿又看看宝音,更是个丰腴艳丽的身子,看上去至少能生一窝!

    而且李翠仙,现在已经有了身孕,小肚子微微鼓着,就不知道官家会有什么样想法了?想到这里,俏娘亲的秀眉就微微蹙起了。

    陈德兴伸筷夹了一块烤得焦脆的羊肉到郭芙儿碗中,开口笑道:“娘亲放心,琳儿不是没有器量的女子。”

    “为娘不担心公主,为娘相信兴儿的本事,”郭芙儿看看李翠仙,又瞧瞧宝音。小女仆已经给郭芙儿打了小报告——这两姐妹的感情好得很,整日形影不离,连上床伺候陈德兴也是姐妹同心。真不知道陈德兴修了几世才得这样的福报!

    “为娘担心的是官家!要是让官家知道了仙儿和宝音的身份,只怕……”

    赵宋官家的心眼虽然小,但却不是用在驸马纳妾这个问题上的,寻常的姬妾歌女,要多少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李翠仙和宝音公主都不是寻常女子!她们一个是益都李家的千金,一个是大蒙古国的公主!

    “无妨的,孩儿已经有了打算。”陈德兴笑了笑,看着俏娘亲,“只等娶了公主,我就带着她还有霹雳水军的弟兄出走高丽,去占块地盘,开辟一番事业!娘亲,我们现在有多少家业了?能带走的又有多少?”(!

第231章 跑路的准备 求月票() 
对于这个据说是文化璀璨的大宋,陈德兴实在没有多少留恋的意思。△↗他的本事也不在几篇诗文上,也不羡慕临安繁华,西子风流。百万人口的临安城放在后世,顶天就是个地级市的规模,比起陈德兴后世的家乡还差得远呢!

    而且他还晓得,如今的繁华富丽,都是云烟,一旦蒙古来袭,全要灰飞烟灭。自己想要成就一番伟业,就只有离开,到大海以东去另辟一番天地。有了可以养兵,可以安置后方的根据地,便能再谋进取了。

    但是一支大军出走,可能还有裹挟上几万平民和家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在霹雳水军是大宋朝廷在养,吃喝用度器械营房等等都不是问题。可一旦脱离宋朝中央的控制,这么一副万斤重担,可就全都落到陈德兴一个人的肩膀上了。

    这可是整整一支大军的开销!虽然霹雳水军是洗了脑的部队,能够在一段时间里不要钱、不要命、不怕苦。但是这段时日,终归是要过去的。而且即便是大家伙儿一块儿吃苦,也不是一文钱不用花的!

    郭芙儿哪里不知道养兵的费用是天文数字?听到陈德兴问起了家业之事,俏脸儿就已经垮了一半,当下叹口气儿,就娓娓道来:“咱家的底子终究还是薄啊,过往的一年,为娘一共做成了三趟南北货的买卖,也没有什么犯忌的东西,不过是丝绸、茶叶、瓷器、毛皮、人参、珠玉……投入本钱不到3万贯,扣除运费和上下打点的开销,得利不过13万贯。其中6万5千贯是要分给你那些兄弟和霹雳水军诸将的。

    ……另外,家里面还有些田产。都在扬州左近。去年收了几千石的租子,其中一半和粜给了官家。得了几千贯会子,用来应付家里日常开销了。还有一半卖给了大营,得了1o万贯会子(不是卖给霹雳水军大营的价格高了,而是和粜给官府的米太便宜了)。”

    “现在官户也要和粜了?”陈德兴插了句话。和粜原本是对民户的,官户不必承担。

    “去年开始的……”郭芙儿摇摇头,“两淮和江南的官户都有和粜了,得来的会子又不禁用,大家都怨声载道,也不知今年会不会好些?”

    实际上。江南和两淮已经没有多少拥有土地的民户了,如果官户不和粜米粮,几十万宋军可就要饿着肚子上战场了。不过向官户和粜米粮的做法却引来了不少反对之声——当然不是反对和粜的,而是反对朝廷滥纸币的。去年是国难当头,大家也只能忍忍,而现在南北和议将成。呼吁改革财政,停纸币的呼声也就日益高涨起来了。

    “此外,官家前些日子还给了1o万贯会子的犒赏,除去招待天使的花销。也多不了几个小钱,大概就几百贯铜吧。加上这些,眼下家里面的铜总共在1o万贯上下。还有一万多亩土地是可以卖的,扬州城里的宅子、铺子、码头也都可以卖出去。这些加一块儿大概有2o万贯……”

    “2o万贯?那么值钱?”陈德兴听到这个数字有些吃惊。自家的田地产业都在江北。应该不值什么钱的。

    “现在议和了,江北的产业都在涨,过几个月或许还会贵一些的。”

    “都卖了吧!”陈德兴摇头道。“全都换成铜,存到大营里面。”

    田土是不动产。带不走的,现在不卖。将来可就要卖不出去了。不仅陈德兴的土地房产要出售,就连下面的军将也得让他们卖房子卖土地!名义已经想好了,霹雳水军要移营江南,大家伙儿都去江南置业吧。

    “这样就能有3o万贯现钱了,不过存铜不如买布。”郭芙儿到底是老生意了,“高丽、东瀛都买大宋的丝绸绵麻,如果将3o万贯铜换成布匹,贩去高丽和东瀛起码能有一倍了利益。”

    “支2o万贯去买布吧。”陈德兴想了想道,“剩下的全都买成米粮,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等到了高丽,万一抢不到吃的也不怕了……”

    郭芙儿一怔,抢到吃的?怎么听着像落草为寇啊?

    陈德兴看着郭芙儿笑笑:“孩儿有2oooo大军,还要裹挟上几万家眷和平民,最多可以有1o万众。那么多张嘴要吃,那么多人要穿、要用,不抢是不行的。娘亲,若是孩儿抢来了南蕃的宝货,可有办法出手么?”

    听到陈德兴的话儿,郭芙儿很有些无语。自己这孩儿怎么尽打歪主意呢?就算要去海东高丽割据称王,也该沉下心思好生经营,怎么能把抢掠当成主要财源呢?从古至今,有谁是靠抢掠成大业的呢?

    沉默了良久,郭芙儿才轻轻开口:“海上来的宝货,是不是抢来的没有甚要紧,事情不是出在大宋地面上,官府不会多管闲事的。只是丢货的苦主都不好惹,早晚会找着咱们的……凡是能跑海做大买卖的,上面都有人撑着的!”

    南宋可以说是官僚资本主义的雏形,能做海贸的自然都是有官僚背景的大商人。哪怕蒲家这样的阿拉伯海商,也都是有官身的,而且上面还有更大的靠山。

    陈德兴嗯了一声,摇摇头:“不怕的,只要这海在我手里,就没有什么好怕!上面要敢撕破脸,我就封了海,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郭芙儿继续问下去:“到了高丽,你要当什么?”

    陈德兴一笑:“当个节度使吧。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

    郭芙儿语调凝重,低沉着声音又问:“临安大官人呢?他知道你的想法吗?你要是出走了,他和你亲娘,你大哥怎么办?”

    这的确是个麻烦。陈德兴对自己的部下和把兄弟有信心,从后世抄来的洗脑秘法的效果毋庸置疑——历史上红朝太祖在永新三湾用了一个礼拜就把一支损失了8o%人员,行将崩溃的队伍改造成了可以燎原的革命火种。相比之下,陈德兴拥有的条件和时间都宽裕太多了!

    但是临安的那位亲老子陈淮清却没有被洗过脑,而且他那种比花岗岩还要坚硬顽固的脑子,估计就是让红朝太祖自己出马也是洗不了的。

    到时候能不能把这位亲老子从临安带走,陈德兴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

    在西湖之畔,吕文德送给陈德兴的别业之内,陈淮清一身宽松的便服,坐在上席间。摇头晃脑的看着座下几个舞姬的舞姿,这些舞姬都是他高中进士后购置的。席间还有两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相伴,不用说,也是陈大官人新买的小妾。

    如今的陈淮清可以说是人生得意,自己常伴天子左右,次子陈德兴眼看又要和天家结亲,迎娶官家赵昀唯一的女儿升国公主赵琳儿。连长子陈德芳的官职和婚姻都有了着落,去年就补了承信郎,今年又顺利的转成了文资,而且还转了一官,如今是从九品下的登仕郎。还和天台贾家攀上了亲——就是贾似道他们家,当然不是贾似道的女儿,而是贾似道的弟弟贾似德的闺女,名叫贾秀玉。

    今儿陈淮清就是在宅子里面设宴款待将要和自己成为亲家的贾似德。

    等到一曲奏罢,舞姬敛容下拜。一个模样和贾似道有几分相似的白面老书生击掌大声喝彩:“好好好!色足娱人,乐亦足娱人。君直兄,你的这些舞姬可是不错啊!”

    陈淮清只是大笑着摆手:“就是几个玩物罢了,您要看得上就让她们到去府上就是。”

    舞姬家伎地位卑微,被主人随手送人不过是常有之事。贾似德捋着胡子摇摇头:“君直兄你也清苦了许久,是该好好乐乐了,我这个富贵闲人就不夺君所好了。”

    贾似德自称富贵闲人,这也是事实。他的书读得不如贾似道,没有一个进士出身,而且贾似道这个奸臣也不怎么破格提拔自家人。

    他的兄弟子侄都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富贵闲人,两个兄弟都默默无闻。一个儿子尚了宗室的郡主,还有俩儿子还在书斋里面苦读。倒不是他为人凉薄,而是这些兄弟子侄的书读得都有点儿差,科场上自然没有什么好运气。没有个出身的文官,在大宋一朝是很难到高位的。而且即便是到了高位,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陈淮清一笑,看着贾似德,淡淡道:“北使已到扬州,不知道贾师宪是甚意思?”

    贾似德早知道陈淮清会问及此事,嘿了一声:“吾那外甥女何等娇贵,怎能嫁去蒙古这等苦寒之地?君直兄没见那公主府就在皇宫大内旁边吗?而且吾那外甥女也是有主见的,她既然倾心于庆之贤侄,这事儿就怎么都黄不了。”

    说着话,贾似德的眉头忽然一皱,又说:“庆之贤侄到今儿都没有自请入朝……这事儿在外面人看来,终有些眷恋兵权啊。”(!

第232章 兵权 狂求月票() 
临安禁中,政事堂。~

    在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专用的都房之内,两人默默对视。今儿贾似道只到晌午才来到政事堂,也不去和左丞相吴潜议事,只是守在自己的都房之内,拿着一份李庭芝的书信,翻来覆去的仔细看,也不知看了多久。廖莹中和梁崇儒都侍立在一旁,两人的脸色也有些凝重。

    屋子里面静悄悄的,只听见纸张抖动的稀嗦声音。

    到了最后,贾似道手一抖,将那书信甩在了桌上,深深吸气:“这陈德兴到底想干什么……霹雳水军俨然已经是陈家私兵,李庭芝这个安抚的话一点事都不顶,吕师虎这个副都统更是空的……下面一帮大头兵又不怕苦、不怕死、不要钱……”

    “……真不知道这样的兵是怎么带出来的,整整2oooo啊……要真的只听陈德兴的话,这人就是枭雄了!看来他迟迟不肯入朝是有了2心……现在四川、京湖的武臣大多桀骜不驯,要是连陈德兴都有2心,这朝廷拿什么去削他们的藩?要是不削藩,朝廷又怎么养得起恁般多的骄兵悍将!这些年国家的用度都是靠滥会子和和买在支持,可凡是总有个极限,真要把会子印成纸了,大宋也是完了!”

    听着贾似道疲惫的口气。廖莹中心里酸酸的,也跟着一块儿叹气。他怎么也不明白,明明是打败了蒙古,大宋江山怎么还一个劲儿的摇晃,就好像一条破破烂烂的海船遇上了旋风似的。朝廷穷得更乞丐差不多,之前付给蒙古人的3oo万岁币还是用得官家封桩库里的钱。现在京湖、四川、两淮几十万将士的犒赏还没有着落。各地的官库也亏空的厉害。特别是京湖、四川地方上的官库都是空的,账面上的财物早就没了踪影!都被拥兵掌民的知府、知州挪用一空。这些个武夫俨然就是唐季藩镇了!

    而朝廷手中的武力。也就是殿前司、侍卫步军司、侍卫马军司直辖的兵力,又多腐朽不堪。不严加整顿根本就上不了战场。想要用他们去震慑京湖、四川的军阀恐怕是有点吃力的。因而朝廷就只能指望还算恭顺的吕文德、夏贵,用他们的力量去压迫上游的军头,同时加紧编练殿前军。而陈德兴一手带出来的霹雳水军,早就入了贾似道的法眼,想在陈德兴当了驸马后收归殿前司统辖。有了这样的精锐当根本,应该很容易就能将殿前军练成劲旅。

    可是谁也没想到,霹雳水军竟然变成了陈德兴可以完全控制的私兵!这支军队才建立一年多不到两年,怎么就被陈德兴牢牢掌控住了呢?

    廖莹中深深吸口气:“相公,不如让陈君直走一趟扬州去劝劝陈德兴吧……陈君直的长子已经和相公的侄女订了亲。是相公的人了。若是陈德兴再尚了公主,他将来少不了一柄清凉伞的……”

    一旁的梁崇儒闻言却是嗤的一笑。

    “易夫!”贾似道皱眉望着笑而不语的梁崇儒,“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梁崇儒冷冷道:“相公,陈德兴是旷世奇才,有汉高之智,有霸王之勇。若生在后周和艺祖同朝,这陈桥变兵就不知拥谁为主了……”

    “梁易夫!”贾似道狠狠瞪了他一眼,“如今不是五代乱世了!”

    梁崇儒哼笑:“北虏南汉,还不如五代。倒有几分像南北朝了……北朝有秦魏齐周,南朝也有刘寄奴、萧道成和陈先霸!”

    “梁易夫,你一派胡言!”廖莹中一拍桌子,手指戳着梁崇儒:“你欲使朝廷加害功臣。自毁长城吗?”

    梁崇儒神色不动,冷冷道:“群玉先生莫忘了祖宗御将之法!吾大宋3oo年,何时有过如此多的藩镇?何时有过如此跋扈的武臣?此等藩臣枭雄。朝廷焉能不防?”

    贾似道嗯咳了一声,打断两人的争吵:“易夫。你说该如何防备?是要将陈德兴诳入行在治罪吗?”

    “陈德兴是功臣,如何治罪?”梁崇儒笑了笑。“相公许之公主,以富贵夺其兵权实是上策。属下以为可以继续实行,只是得尽快招其入京,夺其兵权,软禁府中。同时再以公主赐婚加其官爵……此事须尽快实行,免得夜长梦多!”

    贾似道摇摇头:“2oooo霹雳水军呢?陈德兴已得其效忠,恐怕不是都统制也能调动自如,这兵权可不是一纸诏书就可以夺走的。”

    “此事易尔。”梁崇儒笑道,“陈德兴必以爪牙控兵权,其爪牙又以琼花楼22兄弟为脑。相公可令陈德兴带3ooo兵入朝献捷,霹雳水军各统领、正将、部将随行,单留张世杰一系留守。待陈德兴等人抵达行在,便立即颁旨转其官职,不伤和气的免其兵权。同时再让吕师虎、张世杰共掌霹雳水军,等待朝廷编遣……”

    梁崇儒的法子就是将霹雳水军的核心军官团“一网打尽”,不是杀掉,而是用有名无实的官职养起来。然后让不属于陈德兴嫡系的张世杰、吕师虎一系的军官去掌握兵权,进一步清洗陈系人马,等到完全肃清陈德兴的势力之后,就把这支军队拆散打入殿前司所辖诸军,以此提升殿前诸军的战斗力。

    “这个法子……”贾似道权衡了一下,点了点头,仿佛是自言自语地道,“有点多此一举,多此一举了。有公主相伴,一生富贵荣华,陈德兴还想图什么?”

    ……

    漠南蒙古,金莲川。

    忽必烈策马上了高坡,死死盯着西北方向无边无际的草原。

    草原的尽头,就是戈壁大漠,过了大漠便是蒙古本部。那里还有一位蒙古大汗,是依据蒙古祖制,由库里台大会推举而出的大汗——阿里不哥汗!

    在库里台大会上,阿里不哥已经向蒙古各部宗王传达命令,让他们派出军队参加讨伐伪汗忽必烈的战争。大军将在夏天完成集结,等到秋天马壮膘肥的时候,就挥军东下,直扑燕京!

    根据忽必烈汗在和林的内线报告,届时将有过1o万人的大军集结在阿里不哥的大纛之下,来打倒自己这个坏了规矩的伪汗。

    要挡住1o万人的蒙古——色目大军,忽必烈估计最少要动员15万人的蒙古——汉侯大军,其中蒙古骑兵不能少于5万。这几乎就是忽必烈汗所能掌握的全部蒙古骑兵了。

    至于蒙古东道四宗王手中的3万户(成吉思汗时代的3万户,如今已经繁殖出了几倍的人口),本来可以成为忽必烈一边的重要助力。但是现在却因为形势相当不明,而选择了中立。

    忽必烈知道,除非自己可以集结出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让东道诸王认为自己必胜,否则他们是不会轻易加入自己一方的。

    用一句汉话而言,就是他们只会锦上添花,不肯雪中送炭。

    可是要最大限度动员汉地的力量,就必须和南朝达成真正可靠的和议。否则就是一把刀子架在自己的后背上,随时就要砍死自己!

    几骑战马呼啸而来,当先一匹高头大马上是一个汉人武士打扮的青年,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虽然高大魁梧,但长相并不英俊,长着大饼一样的脸盘子,鼻子宽大,眼睛却眯缝着好像永远都睁不开的样子。这副尊容,和忽必烈汗倒有七八分相似。来人正是他的长子真金。

    真金王子想要下马行礼,却被忽必烈扬了扬手阻止,便在马上抱拳:“父汗,您急招我来有什么事吗?”

    忽必烈现在驻军金莲川,一边戒备漠北的阿里不哥,一边忙着联络漠南和东北的蒙古诸王。真金王子则和母亲察必皇后一起留驻燕京——这位王子虽然是长子,但是却在承担幼子守灶的责任,郝经对他的期望的确不是毫无根据的。

    忽必烈看着儿子,沉默了片刻,好像是很艰难的下了决心:“真金,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南朝公主吗?”

    真金王子脸上微微泛红,傻傻一笑:“父汗,是不是南朝官家答应把公主许配给我了……”

    忽必烈哈哈一笑,抬起马鞭指着儿子:“看把你急的……唉,也罢,你就亲自南下去向南朝官家求亲吧。他会把女儿嫁给你的,不过你不能娶了他的女儿就立即北上,必须在临安住上几年,等老官家去世后再回来。”

    “啊……父汗,您要儿子留在南朝?那儿子岂不是要很长时间见不着父汗了吗?”真金王子愣了下,一脸诧异的对忽必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