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唐传奇-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也,国以民为本,治民需制度,而制度却要文人来订,由文人去执行,这是历朝历代的共同准则,以武制国者,其位决不会超过三代。只是武乃文之辅,没有武防就好比家有恶邻,却建个没有院墙的花园一般,安能不坏?所以文武相济方才是正道。”

“我们大唐屯兵百万,十倍于吐蕃,不可谓不重武,为何却屡败于吐蕃?这一点,李先生可有高见?”坐在一旁的玄忘也忍不住插口问道。

李泌叹了一口气,看了看李月说道:“这个问题我们大唐每一个读书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李月小友见识精妙,不妨也来说说。”

见李泌用一种非常热切和期望的目光看着自己,李月笑笑说道:“正如李先生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就把我的一点想法略述一、二。古人说治国如烹小鲜,此话不假,制着一道美食,其火候、程序应掌握在主厨手里,若任烧火的去掌勺、洗菜的去配料,那如何能烧得了一道好菜?

自古以来,分封诸侯而失其国、文人掌兵而失其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我却以为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我大唐至贞观以来,历代君主励精图治、逐渐积累才得以成就我朝的开元盛世,但天宝以来仅十数年,国势就迅速衰退,何也?我估计大多数人都会以为是今上贪图享受、李林甫弄权误国所至,其实这只是表象,国家的财富是不会凭空消失的,几个水灾地震是伤不了大唐的元气,那财富都到哪里去了呢?假若大家随便看看一个朝臣的家业就会明白,少数人家米黍霉烂、酒肉发臭,而广大的百姓却家无存粮、流离失所,这样百姓无地无力继续创造财富,国家空耗前朝的积累,这才是我大唐衰败的根源,也是历朝历代灭亡的真正原因。”

一席话说得众人膛目结舌,过了半天,李泌方幽幽问道:“那有什么办法改变它呢?”

李月闻言叹息道:“方法其实很简单,把权力给了百姓,自然就人人富足,可这又怎么做得到呢?有哪个利益集团甘愿把手中的权力拱手相让,就是圣人也做不到!所以我辈只求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百姓,如此而已。”

李泌起身躬身谢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李泌受教了,明日启程去长安,就为天下百姓尽我一点微薄之力吧!李月小友心怀天下,也为苍生尽一点力吧!”

“他会的!只是还不到时候。”长乐微笑着说道。

“好!我李泌就在庙堂等着李月小友的到来吧!”

第一部 少年李月 卷二 男儿出山试吴钩 第三十九章 马匪

长乐和李月下了崆峒山,长乐告诉李月他收到了长虚的讯息,要马上赶回方寸山,而李月表示要再往西走一段路,两人就在崆峒山下分了手。
长乐离去后,李月继续往西走,慢慢靠近了大唐和吐蕃的边境,这一天来到一个镇上,镇上冷冷清清,大部分人家都关着门,有几户人家的大门都没有,碎木板扔了一地都是,里面已经是空空如也,李月好容易在镇中间找到一家小酒店,酒店门口的旗幡也被火烧掉一般,在空中飘荡,这时已经是深秋,朔风刮起,小镇四处扬沙,显得异常凄凉。

李月进了酒店,见里面也很冷清,大约只有五、六个人,几个本地中年人聚在一起聊天,掌柜和小二也坐在里面,另外在靠窗的位子坐着一位老者,须发皆白,正独自坐在那里默默的喝着闷酒。

见李月进来,那掌柜叫了几声,小二才懒洋洋的站起来,走到李月面前问道:“客官想要点什么?”

“有什么吃的没有?”

“只有麦饼,还有一点酒。”

“有肉吗?”

“肉?镇上有肉的只剩人了,客官可想要?”

这时,掌柜走过来,在小二后脑上猛拍一掌骂道:“要死啊你,哪有这样给客人说话的!去,先去拿几个饼来。”

说完朝李月拱拱手,“客官莫怪,小店确实没有什么东西了。”

“和吐蕃的战争不是一年前就结束了吗?怎么还未恢复?”

“吐蕃人倒没什么可怕,只要不抵抗,损失也不大。”

“哪怎么会成现在这般景象?”李月有点不解的问道。

“是马匪!”掌柜苦笑着回答道。

“对!就是该死的马匪,所到之处,片瓦不留,年青一点的女人都被抢走,我的女儿也被……。我可怜的女儿啊!”旁边一男子先是愤怒的说道,后来讲到伤心处竟伤心的哭了起来。

这时,坐在窗前的老者向李月招招手说道:“小道友可到这边来坐。”

李月走上前去,先向老者施一礼“那就打搅老先生了。”然后坐在老者对面,这时小二端上一盘麦饼和一碗清汤,放到了李月面前,“客官慢用吧!”

“谢小二了,可否帮我把这个水壶装满清水?”李月把身上的水葫芦递给小二,又悄悄的塞给他十几个铜钱,小二接过水葫芦欢天喜地离去。

“小友给他十几个铜钱,很可能就会在马匪手上救他一命!”那老人笑着说道。

李月有点感慨,在长安,十几个铜钱可能连要饭的都看不上,可在这里竟然可以救人一命,这里人命的卑贱竟至于斯。

“老丈可否给我讲讲马匪的事?”李月向那老人问道。

“这一带的马匪主要有两股半,都是按首领名字区分,一股叫马龙王,一股叫杨天魔,还有半股叫蒙面客,之所以叫半股,因为他们还谈不上什么匪,并未骚扰过百姓,只打劫沿途客商,但也只是要钱不要命。但那马龙王和杨天魔却不同,杀人如麻,什么人都不放过,抢去的女子玩腻后都卖到中原为娼,尤其是马龙王,手下人马最多,也最为凶狠残暴,手上粘满了百姓的鲜血,老百姓对二人是恨之如骨,又怕得要命。”

“那这一带的官府不管吗?”

“不是不想管,而是管不了,去年有个新任知县,募了一些壮丁,仅仅只想自保,结果就被那马龙王夜袭,砍掉了脑袋,挂在衙门口前示威三天,就是没人敢动。现在本县也没有什么知县,几十名乡绅曾上书朝廷,你知道朝廷怎么说?竟然说本县现在是属于交战区,大唐不便管理,让百姓自保,现在大唐不管、吐蕃不问,只好任那马匪猖獗了,整个县城已经十室七空,都逃难去了,剩下的人要么和马匪有点关系,要么就是听天由命。”说到这里老人长长叹一口气,“我当年也做过几年里长,要是现在再年青十岁,我就会组织起百姓,和他们拼了!”

就在这时,镇东头走来一行人,牵着一匹马,所有人都是步行,垂头丧气地向这边走来,其中一人看到了小酒馆,便对身旁的领头人说道:“郑镖头,前面有一家酒馆,我们先歇歇脚吧!”

一群人走进小酒馆,小酒馆里顿时热闹起来,但那头领依旧坐在那里闷闷不乐,旁边人劝他,“郑镖头也别太难过,我们虽然丢了镖,但所幸大家人没事,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话虽这样说,但你知道那批镖是军需物资,丢了是要连累东家下狱的,我们还是商量一下,有什么法子把那批东西给要回来。”

这时掌柜过来招呼,见此情形明白了大半,“客官可是遭遇了马匪,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个马匪头子是否蒙着面?”

“是!掌柜如何知道?”

“那是因为你们还活着坐在这里,要是你们遇见了马龙王或者杨天魔,要么参加他们的马匪,要么就被砍掉脑袋,哪里还能坐在这里说话,所以说你们遇到的是不伤人命的蒙面客,赶紧回去烧香拜祖宗吧!”

那镖头见说,心却不甘,蓦的看见李月,便站起来走到李月身边问道:“道长可是终南山铁剑门的?”“你如何判定我是铁剑门的?”李月奇怪地问道。

“我是看道长穿的是铁剑门的道袍,实不相瞒,我姓郑,以前也是在铁剑门下院学武,学艺期满后就在黄桥镇的震威镖局当了镖师,干了十几年,局主就让我当了镖头,没想到这次护镖到西北,竟丢了镖。”

李月见是同门,有一点他乡遇旧的感觉,便请镖头同坐,这时旁边的老者说道:“镖丢了就算了,保住手下的命才是最重要的,做镖师这一行的,哪有从不失手的,我想你们局主也不会怪你的。”那郑镖头见说,苦笑着说道:“我并不是担心自己,我做镖头也有近十年了,也丢过不少镖,大不了赔给东家就是了,可这次丢的是军用棉衣,是军需物资,丢了是要连累东家的。”

李月奇怪地问道:“军用物资怎么会让镖局护送,应该是让军队护送才对?”

“道长有所不知,这几年朝廷财政吃紧,那杨国忠就想了一个歪主意,让全国富户捐送军用物资,逾期不送到军中的,按藐视朝廷治罪,我们黄桥镇有三户人家被点中,他们就按照朝廷的摊派制了一批过冬棉衣,委托我们送到西北军中,不料却在这里被人劫走。”

“那三户人家中可有'不归居'的方家?”

“他是本镇首富,怎会没有,这批棉衣中大半就是他家的,如果逾期送不到,方掌柜的牢狱之灾是免不了,到最后起码还要赔上一半家产,都是乡人,现在叫我如何去见他?”

李月点点头,对郑镖头说道:“我想去找那帮马匪要回物资,郑镖头可愿同去?”

郑镖头大喜说道:“本来我想自己去的,现在小道长愿同去,真是求之不得!”

“镖头可让手下留在酒馆等候,人去多了反而拖累,若没问题,我们即刻动身。”

郑镖头忙去交代手下,这时旁边的老者说道:“小友想必也不是普通人,如果想去找那帮蒙面客,可以在驼山一带试试看,那边是他们的地盘。”

李月谢过,与郑镖头二人骑马向驼山方向奔去。

第一部 少年李月 卷二 男儿出山试吴钩 第四十章 重逢

驼山在小镇东四十里外,因外形酷似驼峰故得其名,这一带水草丰美,水源充足,汉唐以来一直为朝廷养马的要地。李月二人纵马飞奔,只一个时辰,就远远的看见了驼山,在蒙面客的领地里奔跑,早惊动了马匪的暗哨。不一会儿,驼山上飞起一只响箭,一群骑手约一百多人,分成两队迎面跑来。
靠近二人,那群马匪又分成扇形把二人围住,李月暗暗点头,虽然是马匪,却训练有素,不亚于一般军队。待把二人围定,一名蒙面匪首从队伍中走出,他一眼就认出了郑镖头,大喝一声:“你这汉子,我们放你一命,怎么又跑来,真的是活够了想找死吗?”

这时李月从后面上来,对那匪首说道:“你们昨日劫的是军用棉衣,有人会因此家破人亡的,再说也不值多少钱,你若还给我们,我另外补偿给你们,说完从袋中取出两粒鸽卵大的明珠,扔到那匪首马下,一名马匪跳下马,拾起明珠交给匪首,匪首细细看了半天,对李月说道:“棉衣已经分掉一半,还剩一半可以还给你们,怎么样!”

郑镖头在后面拉拉李月的衣服,意思叫他答应,能要回一半就不错了,如果那马匪性起,砍了他们又能怎样。

李月笑笑说道:“如果肯把棉衣全部还回,我再给你一颗蓝水晶戒指,在京城可值银千两以上,买这些棉衣绰绰有余,你看如何?”

那匪首呵呵大笑:“我说小道士可真糊涂,有跟强盗讲价的吗?我杀了你,那你所有的宝贝不全归我了吗?”

李月冷冷一笑,众人只觉眼一花,再看那匪首,披头散发,头盔已经到了李月的手上,那匪首大怒,虽然以纱蒙面,但众人看他连脖子都气红了,只见他拔剑在手,纵马向李月砍来,李月闪开,大喝一声:“住手!”匪首一楞,刚才他一剑砍空,只觉得身体被一股大力一拉,险些掉下马来,他忙运功才稳住了身体。

李月逼视着匪首问道:“你这太玄经是如何学来的?”匪首大惊,“你怎么知道?”李月也不答话,众人又觉眼前一花,那匪首的面纱已经被李月扯落。李月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匪首,他大声喊道:“张杰!是你吗?”那匪首浑身猛的一颤,不可思议地看着李月,李月微微一笑,“七年前我送给你一颗少阳丹,差点要了你的命,你忘了?”张杰猛然记起,“你是李月?”说完跳下马来,跑到李月面前单膝跪倒,抱拳向李月说道:“恩公在上,受张杰一拜!”李月忙把它扶起,“我只是送你一颗少阳丹,不算什么恩惠。”“恩公救我娘一命,怎么不算恩惠。”

李月方才想起自己曾经救过他母亲的事,他扶起张杰问道:“方剑呢?还有你们怎么做了马匪。”

张杰瞟了郑镖头一眼,脸有点红,低低地说道:“说来话长,方剑就在山上,我领你去。”

李月叫郑镖头上来,笑着对张杰说道:“说起来也不是外人,郑镖头也是出身铁剑门下院,和你是同门,还有方剑更要打,哪有儿子抢老子东西的道理,幸亏我过来,否则看他方剑将来怎么回家!”见郑镖头一脸迷惑的样子,李月笑着对他说道:“都是自己人,你先回小镇把弟兄们都叫到驼山来。”

郑镖头走远后,李月和张杰一起上了驼山,路上张杰向李月讲述了七年来他和方剑的遭遇。离开终南山后,两人就商量决定去西北从军,由于二人武艺出众,家世清白,很快就被升为伍长,五年后积功逐步升为校尉和从校尉,在一年前和吐蕃的战争中,他们的队伍被打散,和上司一名都尉将军一起率八百骑兵流落到此,为生存,不得已干起了马匪的勾当,方剑是二当家,他张杰是三当家。李月这时才明白:“原来你们是官兵啊!” 张杰脸一红道:“其实那马龙王和杨天魔也是被打散的残兵,所以大家才能相安无事。”

方剑见张杰领了一道士回来,很是诧异,当他知道这道士竟是李月时,大喜过望。李月告诉他,昨天他们所劫的镖是他父亲的军用物资,而且如果不能按时送到军中,他父亲要遭受什么后果时,方剑额头上冷汗淋淋,大呼侥幸,忙吩咐手下把昨天分发的棉衣全部收回来,一件也不准少。

方剑后来告诉李月,他现在太清道已经突破了第二层,而张杰也突破了太玄经,开始修习太清道了,全部是亏了李月当时送的太清道和少阳丹,方剑还拍拍腰间的金鳞剑,这也是当年李月送的。

这时,一名手下进来禀报,说大当家回来了。

方剑二人忙站了起来,毕竟是军人,上下级的等级观念异常森严,李月只见走进来一名年青人,比方剑还要年青一些,但身材魁梧,目光如电,举手间隐隐露出一种霸气。他进来看见李月,楞了一下,方剑二人忙向他介绍,那大当家豪爽地笑道:“既然是二位兄弟的故人,那也就是我吴日天的朋友,来!来!来!,先吃饭。”

李月见三人席中饭菜十分清淡粗陋,不由笑道:“山大王吃成这样,确实少见啊”

方剑叹道:“这还是因为你来,否则还要更差。”

张杰愤愤说道:“那马龙王和杨天魔整天大鱼大肉,为什么我们却要挨饿?”[·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吴日天冷冷地说道:“那马龙王和杨天魔还有年青女人,你是不是羡慕?”说完把筷子往桌上一拍骂道“你可是想要我效仿那两个恶魔?”

方剑忙劝道:“小杰不懂事,大哥别生气。”

吴日天长叹一声对李月说道:“让李兄弟见笑了,山中日子确实过得清苦,我又不想去劫掠百姓,所以让各位弟兄跟我受苦了。”

“那怎么不想回到军中去?”

“李兄弟有所不知,我们的大将军指挥失误,就把责任全部推给我们,现在我们已经都被削去军籍,若被抓住则以逃兵论斩,我们无处可去啊!现在往来客商日趋减少,今天冬天的粮食就让人发愁啊!”

李月从怀中取出全部珠宝,堆成一小堆推给吴日天,“大当家把这些珠宝换成银两买些粮食衣物过冬吧!”

三人不收,李月淡淡笑道:“此珠宝非偷非盗,三位宁挨饿也不扰民,让人佩服,我拿它无用,就给大家换点粮食,也发挥了它的作用。”

吴日天感激地说道:“多亏李月兄弟了,我明天就派人把它拿到长安去换银子。”突然,他瞥见中间有一物,脸色大变,他拿起来问李月:“这、这东西你是从哪里来的?”李月一看,原来是那石戒,他才想起,自己在山洞里给长乐看后,顺手揣进怀里,和这些珠宝混在一起了。他接过石戒问道:“这石戒和吴大哥可有关系?”“怎么没关系!这是我祖传之物,我小时读书不用心,父亲就把它拿出来,让我在它面前罚跪,所以我一眼就认出了它。”

李月想想,恍然问道:“你可是吴磊之子吴昊?”

“正是,我现在叫日天,就是把昊字分开而成。”

李月拍拍额头,喃喃地说道:“苍天!苍天!人世间的多少离合都在你的安排之中啊!”突然想到一事,指着满脸苦笑的方剑问道:“你不认识他吗?”

吴昊一脸雾水地问李月:“我认识方兄已经七年,他到底是谁,这个戒指是怎么回事?”

于是,方剑就把所有的来龙去脉详详细细告诉了吴昊。

吴昊听完,大叫一声向李月跪倒:“李月恩公救命之恩,我愿以死相报。”

李月忙把他扶起,“没有这么夸张,只是二百两银子。”

吴昊不起,泣着说道:“在恩公眼里也许没那么严重,但我怎能不知,姐姐被卖到军中教坊,在那里没有哪个女子能活过十年的,我被卖作军奴,五年后成为自由军士,十年后攒够钱去赎姐姐,可他们告诉我,和姐姐一同被卖来的三十名女子在三年前全部病死,我知道,哪里是什么病死,全部都是被糟蹋死的。我以为姐姐已死,祖父、祖母也已死,所以也萌生死意,这十几年来不要命的打仗,才累功到了都尉。可直到今天才知道,正是恩公的相助,才救了我祖母和姐姐,让她们能平安的生活,你说对我们吴家,这样的恩德还算小吗?”

这时,方剑也跪下道:“要不是李月兄弟,我就劫了父亲的物资,父亲的身体哪能熬过大狱,险些让我坠入万复不劫的境况。”

张杰也跪了下来说道:“救命之恩,张杰也铭记于心。”

李月看着他们三个,心中无限感慨,一个人无意间的行善,就挽救了多少家庭,尤其在乱世,一个有实力的人,又不知可以决定多少百姓的生离死别。罢了!长虚师兄的用意就是这个吧!与其空谈国事,不如做点实事惠民吧!我明白了,长乐师兄说的悟道即是入世,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李月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