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若风老远就看到了赵漠,赵漠是他师弟智冠的弟子,智冠是少林寺的二代弟子,在少林寺以剑法出名,以前和他的关系极好,他担任副馆主后特地赴少林,恳请师傅苦航大师让他的几个师弟来秦淮武馆任教,所以赵漠也算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赵漠为人豪爽、出手大方,又是太守大人的公子,王若风平时对他也很客气,要不是赵漠想学剑,王若风早就让他做了自己的弟子。赵漠来到王若风和智冠面前施礼道:“参见副馆主、参见师傅!”秦淮武馆对师徒关系要求极严,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和正规门派一样,这和别的武馆不同,如果有叛逆,则会被废除武功,所以武馆授徒的也是真功夫,不仅是招式,还有正宗的名门内功。
“漠儿免礼!后面的可是你的朋友?”
“这是舍妹,这是我的好友李先生。”他很谨慎,不愿随便说出李月的名字。
“你朋友好象不会武功吧!”王若风说道。
“在下学文,也略通一点医术。”李月一笑说道。
赵漠知道王若风武功极高,曾是天下第一高手苦航大师的爱徒,现在连他也认为李月不会武,自己好象也没见过李月出手,赵漠心里不禁有些动摇起来。
“原来如此,年青人!太文弱了可保不住佳人哦!有时间还是来我们武馆学学吧!”
王若风见赵绿敏紧跟着李月,自己旁边的几个爱徒都脸露嫉色,他极为护短,见爱徒不满,于是就想让李月出出丑,但又自持身份,便出言讥讽。
李月淡淡一笑,没有理会。
李月身后的赵绿敏却有点生气了,她知道李月深藏不露,不动声色地就除掉了雷驴子,她既为爱郎的深沉不浮躁感到高兴,但王若风不顾身份,如此讥讽自己的爱郎,她心里也隐隐希望李月能露一手给他看看。
这时,赵漠的师傅智冠出来打圆场,众人见智冠说话,也就慢慢散去,但王若风却有点不高兴了,自己是秦淮武馆的首席教练副馆主,你一个读书人,居然敢在我的地盘对我无礼,王若风对手下的一个弟子使了个眼色,看在赵漠的面上就不教训他,让他出个大丑就是了。
不料王若风的那个弟子也是赵绿敏的一个追求者,他见赵绿敏挨李月那样近,心里早就对李月拔刀了,现在既然有师傅授意,不乘机狠狠教训这个书呆子一顿,难出心头恶气,在情敌面前,他竟失去了理智,悄悄靠近李月,趁周围人不注意,狠狠地向李月的小腿踹去,这一脚,用了十分的力道,如果踹实,李月的腿骨非粉碎不可。王若风和智冠都同时看到了,他俩心里暗叫不好,要出事了,现在还不知道李月的身份,如果有背景的话,秦淮武馆就有麻烦了,出手阻止已经来不及,他俩眼睁睁地看着那弟子的脚踢中李月,只听一声惨叫,整个武馆都听到了,所有的人都赶了过来,只见王若风的弟子握着脚在地上翻滚,王若风和智冠看得清清楚楚,“好哇!竟在我的面前装相!”王若风跳过去,一把拦住李月。
“你想如何?” 李月冷冷地问道。
这时智冠上来在王若风耳边低语几句,王若风点点头,适才智冠已经问过赵漠,知道李月并无背景,他同时也答应赵漠会手下留情。
“请阁下露一手,如果超过我的任何一个徒儿,我就放你走,否则…。”
“否则怎样?”李月冷笑着问他。
王若风刚想说否则你也自断一腿,但见到赵漠企求的目光,又改口说道: “否则就给我的徒儿陪礼道歉,医好他的伤!”
第一部 少年李月 卷三 雏鹰展翅始高飞 第六十五章 信物
赵漠心一松,陪个礼算什么,至于医伤就由他出钱好了。就在这时即墨上前说道:“明明是你们动手在先,为什么要我家公子赔礼?”
王若风一怔,见是一昆仑奴在和自己说话,不禁勃然大怒,他大骂道:“狗奴才,你是什么东西,敢在我面前说话,是谁放这个低贱的人进来的?是谁!”
本来李月不想多事,但见王若风如此辱骂即墨,心里微微动怒,他冷冷地说道:“这就是秦淮武馆的武风吗?不看也罢!敏妹,我们走!”赵绿敏听爱郎叫她敏妹,心中大甜,忙跟着李月正要离去。旁边的弟子一起大哗:“想跑吗?没那么容易!”尤其是那些暗慕赵绿敏的人,叫得格外凶狠。王若风也不说话,用脚尖挑起一根哨棒,等李月快到门口的时候,叫了一声“休走!”轻轻一跃,哨棒无声无息地向李月捅去,他怕误伤赵绿敏,所以棒尖指向李月的侧身,所有的弟子见副馆主轻身一跃,宛若惊鸿,纷纷鼓掌大声叫好,在喧闹中夹杂着赵漠紧张的喊声:“师伯留情!”
突然王若风身形大震,猛然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李月离去,众弟子都以为是王若风看在赵漠的面上放了李月离去,赵漠也以为是这样,忙上前感激地说道:“多谢师伯手下留情!”王若风却摆摆手,一声不吭的拉着智冠来到静室,智冠莫名奇妙,他见王若风脸色难看,忙问道:“师兄怎么啦?”“哇!”的一声,王若风吐出一大口血,智冠大惊,忙用内力替师兄疗伤,过了好一会儿,王若风才缓过气来说道:“我竟看走眼了!”
“师兄,难道这个年青人也是个高手?”
“何止是高手,师弟你看!”说完把手中的哨棒递给智冠,智冠接过见哨棒好好的,不禁奇怪地问道:“没什么呀!” 王若风长叹一声,用食指一敲棒身,棒身刹时变成了一堆木粉,智冠大惊失色,这是什么样的功夫,少林寺的高僧也做不到啊!
王若风面若死灰,象见了鬼一样,过了好一会儿才颤抖着声音说道:“这年青人伤了我 ,只说明他的内功比我好,但我的棒并没有碰到他,就成了粉末,这样的内功闻所未闻,但真正让我恐惧的是,他竟照顾我的面子,不让别的弟子看到,竟把内力留在棒中,现在才见结果,师弟你说我们是见到什么人了?”
智冠也脸色大变,这样的功夫恐怕连掌门也办不到吧!掌门可是天下第一高手啊!他的舌头在嘴里打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如果他俩知道,李月因照顾赵漠的面子,只是对王若风略施惩罚的话,不知二人又该怎样想了。这件事情他俩终于守口如瓶,没有告诉任何人,只在一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智冠才对苦航说起这件事。他们也不敢去问赵漠李月的来历,如果李月不来找他们,就已经是他们的天大运气了,知道得太多,只会自取其祸。
赵绿敏坐在车上没有说话,她为二哥的师伯折辱爱郎心里不高兴,也为爱郎的冷静沉着感到欣慰,不过她也微微有点失望,任何女孩子的潜意识里都希望爱人在人前有机会大显身手一把,赵绿敏也不例外。李月斜眼看见赵绿敏在车内发呆,知道她在想什么,微微一笑对她说道:“敏妹!要不要我变个戏法给你看看。”见爱郎叫她,赵绿敏开心地拉开帘子笑着说道:“李大哥要变什么戏法给我看?”不知不觉间她对李月也改称了李大哥。
李月笑笑,从一名护院家人那里借来一把宽背砍刀,这是用精钢打制的官刀,十分厚重,李月拿在手中掂掂,说道:“敏妹看好了!”说完运起太清道,在钢刀上揉捏,一眨眼的工夫,钢刀变成了钢球,然后又一拉,又变成了铁棒,最后又揉揉捏捏,铁棒又变成了钢刀,只是一个钢刀的形状,李月把钢刀还给家人,抱歉地说道:“对不住了,明天赔你把新的。”
赵绿敏虽然不懂武功,但李月象揉面团似的把一把刀变来变去,连小孩子都知道这是了不得的武功,赵绿敏心中大喜,原来爱郎这么厉害,刚才在武馆只是不想和他们计较,这种涵养功夫在自己所见过的年青人中是没有的,她更加喜欢李月了,和李月比起来,现在的年青人实在太浮躁、太幼稚了。
唯一被吓着的是那个借刀的护院家人,他也会点武功,一直到府里,他的舌头也没能收回来。
下车的时候,李月刚要离开,却被赵绿敏叫住,她看着李月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她低低地说道:“晚上娘要见见你,你表现要好一点啊!”
李月心里一荡,他从身后取出暖月箫递给赵绿敏说道:“送给你!”
赵绿敏接过暖月箫,上面还有李月淡淡的体温,她把玉箫贴在脸上,痴痴地看着李月离去的背影。
赵漠是傍晚时赶回来的,他先向李月道歉,李月笑笑说不妨。赵漠又跑到妹妹房里道歉,赵绿敏指着她哥哥的鼻子教训道:“你知不知道李大哥是让着你师傅他们,告诉你一个秘密,那雷驴子就是李大哥除掉的。”听了妹妹的话,赵漠一下子呆住了,“能除掉雷驴子的那可不是简单的人啊!难道我真看走眼了吗?”直到赵漠从家人那里看到那把“钢刀”时,赵漠才终于相信了李月真的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手。他欢呼一声,跑去找父亲去了,一定要让李月做自己的妹夫。
赵夫人是第一次正面见到李月,她本身也是一个大家闺秀,心地善良,否则也不会和李月的母亲成为好友,虽然她希望女儿能嫁给自己的侄子,但那也是人之常情,爱女心切。她一见到李月,心中再次忍不住暗暗喝彩,好一个神采飞扬的年青人,她马上就喜欢上了李月,自己的侄子们虽然也很不错,但和李月比起来,真的就逊色得太多。赵夫人酷爱音乐,女儿的琴艺就是她教的,昨天晚上她听李月吹箫,就知道李月的音乐也造旨极深,她笑着对李月说想看看李月昨夜吹的箫,她听出了那管箫决不是凡品,不料李月脸一红,吱吱呜呜地说箫送人了,赵夫人一听就明白了,一定李月是把箫送给了她的女儿作定情物了。她微微一笑,从身旁的小盒里取出一物递给李月道:“你看看这是什么?”
李月接过一看,见是一枚小小的月形玉佩,感觉到有些眼熟,他翻过玉佩,见上面细细的刻着一行字,正是自己的名字还有自己的出身日期,李月猛然记起,这是他小时候天天戴在脖子上的玉佩,何时到了赵夫人手中?他把玉佩递给赵夫人,疑惑地看着她。赵夫人笑着说道:“这是你母亲给我的定婚之物,敏儿也有一块玉佩在你母亲手中,当时我们是半开玩笑半当真,没想到真的成了现实,缘分啊!”李月闻言呆住了,他向赵夫人跪倒:“原来夫人早就和我母亲相识,受李月一拜。” 赵夫人笑咪咪地接受了李月的叩头,算正式承认了李月。
李月走后,赵夫人拿着玉佩来到女儿房中,她把玉佩给了女儿,并也告诉她,自己和李月母亲早有婚约的事,赵绿敏又惊又喜地想道:“看来自己和李郎真的是天生姻缘啊!”
赵夫人问赵绿敏要过玉箫,放在手中仔细端详,最后她非常严肃地对赵绿敏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就是那管传说中的暖月箫了,敏儿,你可知道它的价值吗?”
“就算他送我一块石头,我也喜欢!”
赵夫人摇摇头说道:“真不知道那孩子是从哪里得来的!敏儿,这管箫就是梁武帝的那件无价之宝暖月箫了,你千万要藏好,不可给任何人看,否则定会招来人眼红,唉!那李月肯把这个宝贝送你,足可见你在他心中的分量,你就放心吧!”
第一部 少年李月 卷三 雏鹰展翅始高飞 第六十六章 猎遇
三天后,李月离开了金陵,李月在离开赵府前把一本有注解的太玄经和一颗少阳丹留给了赵漠,并告诉他少阳丹的用法,得到铁剑门正宗的修行功法,赵漠心中非常感动。在离开金陵的前一天夜里,赵显找到了李月,他拿着厚厚一叠资料对李月说道:“查到一点眉目了,北魏末年共有一万三千户鲜卑人迁到江南,其中到京口的约有一千四百户,这里面由拓拔姓改为郭姓的共三户,一家已经消亡,另一家已经迁往它处,现在还剩的一户却是京口第一大户。”
“赵世叔果然厉害,两天就查得这样详细了!”
“别夸我,这是你父亲的功劳,你父亲制史严谨,所以才能找到这么详细的资料,你可知道那剩下的一户郭家是谁?”
“不知!”
“你可听说西北名将郭子仪?”
“啊!难道是郭将军吗?”
“正是,郭子仪就是京口人(这是作者剧情需要,实际郭子仪是陕西华县人),其祖为鲜卑贵族,我也是现在才知。”
“那郭将军现在可在京口?”
“应该还在吧!前几天他母亲过八十大寿,他回来探亲,现在应该还未返回西北军中。”
“事不宜迟,我打算明天就去京口。”
“那好吧!大丈夫志在天下,但也别忘了小敏!”
“请世叔放心!”
告别李月,最伤心的自然是赵绿敏,她不顾旁人眼光,上前抓住李月的上,仰着头看着李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水流满了美丽的脸庞,李月轻轻拍拍她的手说道:“多则两年,少则一年,我一定来找你,看看玉箫就如同见到我!”
“我等你!” 赵绿敏终于哭着说出来,她给了李月一方丝帕,上面绣着一个美丽的绿衣少女,惟妙惟肖,正是她自己,李月当着她的面,郑重地把丝帕贴身收藏起来。
二个月后,赵王妃的回信到了,她接到金陵赵夫人的来信,又惊又喜又觉得不可思议,再别已六年的儿子居然在金陵出现了,听说身材高大、人品不凡,信中还夹有一幅画像,说是小敏那孩子画的,赵王妃从画中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不禁悲喜交加,这孩子居然和小敏有了缘分,真是天意,当年自己见赵绿敏那孩子美丽聪敏,就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让她做自己的媳妇,没想到两人真的有缘,冥冥中居然自己认识相爱。赵王妃从这幅画就认可了赵绿敏,也亏那孩子,自己才能看到儿子现在的模样。她这件事告诉了丈夫、长子还有祖母太后,大家都觉得太神奇了,缘分一字真的简直不可思议,一定是天意。最后由祖母太后亲自执笔、王爷、王妃签名落款,派人将信和聘礼送到金陵,正式承认了这门婚事。
接到正式聘书后,金陵赵家全家欢庆,太后亲自求婚,这是何等荣耀,赵绿敏也笑逐颜开,就算李月反悔,也赖不掉了。半年后,赵王妃把赵绿敏接到长安同住,把她安排在李月儿时的房内,一住就是半年,赵绿敏美丽温柔,深得众人喜爱,尤其是太祖母,简直就要把她含在嘴里了,李影也和她成为了闺中密友,李影已经快二十了还没嫁人,这已经成为家中最大的心病。
京口距金陵很近,不到半日,李月他们便来到京口城外,这一带森林茂密,河流众多,正是狩猎的好场所,即墨看前面有条小溪,溪水清冽甘甜,他欢呼一声,把头伸进溪内喝了个饱,然后又从溪内摸出一只石蟹,笑嘻嘻地来到李月身边说道:“公子,该练弩了吧!”李月笑笑用剑柄敲了敲他的头,“黑大个,是嘴谗了吧!“被主人说中心思,即墨挠挠后脑勺,不好意思的咧嘴笑着。“去吧!记住要掌握住劲道。”即墨又是一声欢呼,他正要跑开,突然被李月一把抓住,“嘘!听听什么声音。”即墨静下来细心聆听,李月已经听到是群马奔跑的蹄声,还有呐喊声,象是有人在打猎,就在树林的另一端。这时一只小鹿从树林里跑出,停在小溪边上,不敢跳跃,回头冲树林里直叫着,李月见树林又跑出一头母鹿,跑到小鹿旁边,喊声已经越来越近了,很明显,目标就是冲这对母子梅花鹿而来,李月心中不忍,他取下弓,抽出一支箭,就在这时,树林里一支箭射出,闪电般向那母鹿射去,李月的箭也出手了,目标不是鹿,而是那支射向母鹿的箭,只听“咄!”的一声,那支箭被李月的箭射中,牢牢地钉在树干上,有了这个喘息之机,母鹿乘机带着小鹿跃过小溪跑远了,这时树林里有人“咦!”的一声,李月就见一匹雄骏的白马跑出,马上是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他把手一摆,后面的随从纷纷驻马,那男子跳下马,来到那支箭旁,看了半天,眼睛里露出惊讶之色,他回过头来,冲李月拱拱手说道:“不知这支箭是否为小友所断?”李月见此人声音洪亮、肤色古铜,满脸布满了苍桑,但那对眼睛却极有威严,目光锐利得让人心惊。李月下马,走上前去笑着回礼说道:“我见那对梅花鹿母子可怜,故出手打断了先生狩猎的兴致,实在抱歉!”那人点点头,又看了看树上的箭,伸出大拇指对李月说道:“小友箭法,堪称神技,老夫从军四十年来,还是首次见到,不知小友高姓。”李月听他自承军人,心中一动回答道:“小子李月,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让将军见笑了,请问将军在何处从军?”那人不答,突然说道:“想知我在哪里从军,再试一箭!”说完抽弓又是一箭,朝已跑到二百步以外的母鹿射去,这一箭毫无征兆,箭如流星,劲道十足,李月几乎是本能,从背上箭壶抽出一箭,连看都没看,也一箭射出,虽然那男子的箭极快,但李月的箭却是后发先至,这次没有去射那支箭,而是在它要射中母鹿的一瞬间,挡住了它的箭锋,又是“咄!”的一声,那支箭射中李月的箭杆,掉在了地上,虽然效果和前一次一样,但却有礼得多。那男子的一名随从上前,捡起箭矢递给男子,他看也不看,就对李月说道:“老夫郭子仪,西北军中服役,能两次见到小友的神技,实在有眼福,不知小友是否有空,可到我府上一叙?”
李月心道:“找的就是你!”便笑着说道:“那就打扰了!”说完翻身上马随郭子仪而去。
郭子仪的府第在京口城南,占地颇大,房屋众多,一看便知是个人口众多的大户人家,这里是郭子仪的老家,他在西北另有府第,他排行第二,兄长已去逝,下面还有四个兄弟,子侄众多,不过除了郭子仪,他的几个兄弟皆为平庸之人,郭家的家族观念极强,各房兄弟都住在一起,竟有数百人之多,成为京口的第一大户,位于这个家族最顶端的是郭子仪八十岁老母,郭老夫人。郭子仪现任九原太守兼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为西北名将,这次母亲过寿,他特携带全家从九原赶来,今天无聊去城外打猎,正好遇到了李月。郭子仪最大的优点就是知人善用,他从军四十年,见过无数英雄豪杰,但李月的箭法却是他平生所首见,李月的人、李月的箭法、李月的马,让他顿起爱才之心,所以极力邀揽李月到他府上。
第一部 少年李月 卷三 雏鹰展翅始高飞 第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