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唐传奇-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会吓得晕过去,这是突破第五层后才会有的体悟,这正是太玄经的玄妙之处,学通后就会自然产生向道之心。

风平今年三十五岁,也是五岁时来到望忧峰,前年已突破太清道第五层心法,是继掌门青阳真人后铁剑门的第二位天赋禀异的人,是目前公认的风字辈第一高手,为幻月峰不少青年女弟子所青睐,希望能和他合籍双修,只是风平现在尚未多想,从他内心而言,似乎只对青松真人的大女儿叶芳略略有点感觉。风平奉师尊青阳真人之命教授李月,起初也不理解,自己如何做不了一个五岁小童的师傅,青阳真人也没有给他解释,不过不解归不解,风平还是非常尽心地传授李月各种武艺,很快他也发现李月的奇特之处,这孩子沉默寡言,眼光恬静如水,自己在讲解心法时,徒弟明叶总是提出各种问题,而这李月却静坐一旁,一语不发,但风平知道他学懂了,而且是真的学懂。只有每次授完课后,李月才会非常诚恳地向他长施一礼说道:“多谢道长教诲”,每当此时,风平就会感到其实李月也并不孤僻,他只是一个奇特的孩子,仅仅奇特而已。也正因为这样,风平在向李月口述太玄经心法时没有按惯例先授第一层,练成后再授第二层,而是把全部太玄经都单独口述给了李月,让他震惊的是,李月只听一遍就记住了,整整八千字,一字不差。

虽然李月表现出不凡的天赋,但相比之下,风平却更喜欢自己的弟子明叶,这个自己从洛阳带回的孤儿也表现出非常高的练武天赋,他的问题特别多,但每个问题都问到关键之处,而且他练武也非常刻苦,风平从他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影子,不过让风平喜欢明叶的真正原因是他感到明叶对自己有一种非常深的依恋、而自己也对他产生了一种父亲般的感觉。

第一部少年李月卷一终南少年初长成 第五章 遇宝

来到终南山已经三个月了,李月再也没见过长虚,不过他对长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所以也随遇而安。在很多人眼里,李月是个很奇怪的孩子,不过李月自己倒没感觉到别人异样的眼光,他自小心境平和,很难有什么事能让他激动,但拜师时他从那柄小铁剑上体会到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后,他觉得心里好象又多了点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

李月对太玄经的兴趣在于道而不是武,自从他发现这太玄经暗合道德经后,不禁对它兴趣大增,正是李月以道心修习,将太玄经上诸般练息引气的法门一一和道德经印证,故而修行神速,一般弟子1…2年才能突破的第一层功法,他一个月就轻易突破,继而三个月后就突破第二层功法,突破第二层后的他但觉身轻体健,全身真气流动,平时练剑时一些难以体会到的精妙之处,现在也手眼俱到,捏拿得恰到妙处。

当李月突破第一层时,风平并未注意到,直到李月突破第二层时风平才发现了李月的异常,此时风平道长的内心已经远远不是惊骇所能形容,风平自负习武天才,当年也要2年后才能突破第二层,就连其师青阳真人,号称铁剑门百年来第一人,突破第二层也花了一年时间。不过风平生性谨慎,没有声张,而是悄悄地禀告了师傅青阳真人,青阳真人虽然知道李月的奇异,但也对他进展如此神速也感到了不可思议,略沉思片刻后,告诉风平此子以后要单独教授,切不可让其他人知道,当然青松真人还是要告诉的,以后李月有任何进展都要及时来禀报。风平离去后,青阳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几句,然后把纸叠成条状,拿着它匆匆向后山走去。

青松真人的表情虽然平淡,但两颊肥肉的不住抖动还是透露出他内心的震惊,他不禁深深担忧起来,此子将来究竟会给铁剑门带来什么,他不由得朝北方望去。

青松真人从书房里翻出一柄短剑,这是他15年前达到铁剑境界时所用的两把剑之一,他把剑交给妻子叶铃,嘱咐她晚上送饭时给李月送去。

对于丈夫的这一举动,叶铃并没有奇怪,她早就吵着让丈夫拿柄剑给李月防身了,至于丈夫这柄心爱的金鳞剑她也早想偷出给李月用,只是找了很久也不知道丈夫把它藏在哪里。叶铃是一个非常热心的女人,今年40岁,比青松小15岁,十年前随丈夫一起来到忘忧峰。她和青松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叶芳20岁,现在幻月峰修行,已是金剑境界,小女儿叶欢,今年5岁,也于三个月前送去了幻月峰,好在自己随时可以去幻月峰,再加上有大女儿和自己师尊幻月峰首座宋莲的照顾,所以她对自己的小女儿并没有多少担心,她在忘忧峰的工作主要是教授新道童们一些文化知识,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孤儿,再加上年幼,所以大多未读过书,而叶铃就成这些孤儿的启蒙老师,正因为这样,许多孩子都视她为母,以至于很多孩子长大后,炼出什么丹药都要送一些给她。

今年忘忧峰来了个奇怪的孩子李月,叶铃第一次看见李月,是有一天夜里她起来照看孩子们时,发现初来的李月竟长时间的坐在一块山石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出神,那专注的神情让叶铃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李月,后来她也发现李月身上有一种非常奇特的气质。

当青松把李月独自一人安排在山顶的茅屋时,叶铃坚决反对,那毕竟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离群独居,会给孩子心里造成很大的伤害,但青松说这是掌门的命令,他也没办法。为此叶铃也找过青阳真人,对叶铃的固执青阳真人也颇感头疼,比如本来忘忧峰和青莲峰上的挑水、做饭等杂活是由年岁最大的道童负责,几十年来一直如此,但叶铃10年前初上忘忧峰就几次三番地要求改掉这个规定,青阳无奈,只好召开长老会废除了忘忧峰由道童干杂活的规定,另在镇上请了几个老婆子才算了结此事,这样一来那些道童们无不感激叶铃,青松真人也因此落下了“惧内”的贤名。不过这一次青阳坚决拒绝了叶铃的要求,李月独居虽然不是青阳所定,但他非常赞成青松的做法,尽管叶铃几次找他,他始终没有让步,不过最后让叶铃放弃的还是她自己,叶铃并不愚笨,否则她也不会练到铁剑的境界,一段时间和李月接触后,她慢慢开始感觉到李月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她也隐隐体悟到这样安排李月有着很深的良苦用心。

叶铃送晚饭时把剑带给了李月,看着李月在院子地舞剑,她很开心地忍不住指点了几下,只有在叶铃面前,李月才偶然表现出他其实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自从突破太玄经第二层心法后,李月遇到了一点困难,他觉得第三层的心法似乎和道德经有一点出入,刚开始李月以为是自己年幼,体力不够,他服用了一些叶铃送的丹药后,精神倒是长了,但练功却毫无进展。

这天夜里,李月躺在一块大石上,静静地望着天上的月亮,这时已是初春,寒意浓浓,不过自从李月突破第二层后,天气的变化对李月的身体已经影响不大了。李月非常喜欢月亮,每当他看见月亮的时候,李月都会感到心里非常恬然宁静,而且最近月亮又给了他一些新的感受。李月凝视着月华,淡淡的晕光让他的意识开始模糊,他感到自己快要睡着了,这时他的意识开始无限制地向上延伸、延伸,最终触上月华并和它融为一体,他的头脑的突然变的空灵,他仿佛听见松林和风的交谈,听见虫鸣、听见小草的呼吸,一切都那么自然。这时李月笑了,他突然悟到自己最近练功的问题所在,那就是自然,他太急于突破了,这样的心态怎能去体会道德经的自然呢?李月的出神是很短暂的,片刻之后他又回到了自己。多少年后,当他终于悟到天道后,他才惊讶的发现,他其实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体验了:清风、明月、忘忧峰。

李月决定放下太玄经的修炼、去山下小镇去找些书看,他不好意思问叶铃要钱,想了想,决定先到忘忧峰四周逛逛,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值钱的药材,反正青松也说过只要他突破太玄经第二层心法,这忘忧峰随他去,不过青松做梦也想不到李月的神速,否则打死他也不会做那样的许诺。

第二天,带着他新得的金鳞剑,李月悠闲地沿着山路走下了忘忧峰。

在山路上,李月不觉走岔了路,走着走着,一面山崖挡住了去路,路还有,只是要攀着山藤荡到另一边去,李月苦笑一下,转身准备回去,他的眼睛似乎有所感,仔细一看,发现崖壁一朵小红花在风中摇曳,突然一阵怪响从身旁的灌木丛中传来,李月悚然转身,拔剑在手急忙后退几步,眼睛紧紧的盯着怪响处,这时响声再起,一条青色的大蛇从灌木丛慢慢爬出,这是一条长约一丈的巨蟒,碗口般粗细,一双阴森森的眼睛正冷冷的盯着李月,李月不敢妄动,手心微微出汗,心砰砰地跳着。一人一蛇相持良久,谁也没有动,突然那蛇吐了吐红信,正欲扑上,这时上方传来一声断喝:“孽障!拿命来!”

只见一道寒光从天而降,从巨蛇头顶刺入,径直把它钉死在地上,那蛇尾巴一阵乱扫后就再无动静,这时李月见从悬崖上方跳下一中年道士,他把剑从蛇头上拔出,顺势踢了巨蛇一脚,然后转身对李月说道:“贫道风云,小友好胆量,不知师从何人?”

“我跟风平学艺,刚才多谢了!”

风云道长“哦!”了一声道:

“风平?难怪小友如此了得,这蛇我找了它几天了,今天侥幸得手。听说这蛇出没之处,七步内必有宝物,我们不妨找找看”。

李月淡淡一笑,指了指崖壁上的小红花道:“可是那物!”

“小友如何得知?”

“这蛇尚未通灵,自然不懂金石之物,此时万物待醒,而这朵红花已有凋谢之意,如此逆天而行,不是宝物是甚?”

风云道长深深看了李月一眼道:“小友高见,待我看来”说完,轻轻跃上悬崖,用剑在那壁上连同小花一起剜出一物,风云道长跳到李月身旁,把手中之物递与李月,

“给你!”

见李月不接,风云笑了笑说道:“这是百年黄精,对练武之人极为有用,就凭你刚才的高见,这黄精就与你有缘,再说我寻此蛇已有几日,得它内丹,我已满足,咱们各得其所”。

说完,把黄精塞给李月,转身扛了大蛇就走,李月拿着黄精奇%^书*(网!&*收集整理,听见远远传来风云的声音:“你若想卖,这黄精在京城可值银千两”。

第一部少年李月卷一终南少年初长成 第六章 商人

李月并没有象其他人那样把黄精献与师傅以示孝心,在他看来,这黄精是因他无钱买书而得,那自然是与书有缘,何必要改掉本意,所以他也没有把此事告诉叶铃。第二天,他就再次下山去了。

在五峰之下,有一片道观,那是铁剑观的山门,主要用来接待各方道友,李月因有本派标识,守山门的道士也就没有去管他,再往下走,就是铁剑门的下院了,要去镇上可以从下院穿过,也可以从下院旁边绕过,但路程略远。李月不愿多事,绕过了下院来到黄桥镇,这黄桥镇本来是个小村,因铁剑派在此建山门,也就慢慢演变成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大镇,镇上商业繁华,最多的就是旅馆和酒楼,每年来铁剑门下院拜师访友的人不计其数。李月来到镇上信步而行,他自幼深居王府,出门不多,故对这种热闹的景象初见颇为好奇,但不久也就烦了,他想找到药铺,可是看了几处,皆不得要领。这时,他看见一名老石匠在街头雕刻石狮,便上前施一礼问道:“老丈可知药铺何处?”

那老石匠抬头,见是一八、九岁左右的道童问路(注:因为李月身量较高,不熟悉的人往往把他当成八、九岁),就往东面一指说道:“一直走,在本镇中心,就可以看见一座很大的红色酒楼,叫不归居,紧挨酒楼就是药铺。”

李月依那老石匠的指点来到十字路口,果然见一红色酒楼,酒楼高三层,布置得富丽堂皇,大门上方处挂一旗幡,上书“不归居”三个大字,紧挨酒楼的左面就是一药铺,门口的匾上也有三个字“百草堂”。

李月进得屋来,见屋里倒也宽敞,大门左首坐着一老郎中,正替几名乡人诊脉。正对大门的是一排长长的柜台,里面几个伙计在忙碌着,墙上挂着一大匾“施药济世”为知府某某题。

李月走上前来,把黄精放到柜台上说道:“卖药!”

一伙计闻声走来,瞥了李月一眼,不情愿的拿起黄精,透过亮光看了看,又扳下一小块放到嘴里尝尝,眼里闪过一丝讶色,他对李月说道:“小仙长稍侯,我请掌柜来”,说完把黄精交还李月,便朝里屋跑去。

不一会儿,一精瘦老者随伙计匆匆赶来,后面还跟着一位身着蓝色长袍的白胖员外,那伙计指指李月说道:“就是这位小仙长”,老者来到柜台前对李月说道:“老朽是本店掌柜,小仙长可有药要卖?”李月把黄精递与老者,老者托在手中,眯着眼看了半晌,然后说道:“小仙长打算卖多少钱?”

“掌柜可看着给”李月淡淡说道。

那老者看李月年少,心里一动,正要说话。

“这黄精小仙长卖给我如何?”说话的是老者后面的蓝袍员外,蓝袍员外又朝掌柜拱拱手道:“严翁让给我如何?”那掌柜大急,这方员外是本镇第一富户,不归居就是他的家产,又是药铺的最大主顾,药店里的名贵药材几乎都被他买走,今天就是来药铺寻名贵补药,适才自己正陪他在内室喝茶,都怪那伙计禀告自己时声音太大,被这胖子听见,才要跟出来看看,想到这里不禁狠狠瞪了那伙计一眼,那伙计顿时心中惶惶不安。

这块黄精起码有五百年了,掌柜在这药铺做了已经三十年,怎么会不知道它的价值,卖到京城最少也要千两纹银以上,本来他欺李月年少,想用十两银子打发李月的,可却被这方员外横插了一脚,想到这里他赔笑着说道:“老朽做不了主,方员外可否等东家回来再说”

“不用了,我就卖给他”李月指了指蓝袍员外说道。

那员外大喜道:“隔壁酒楼就是我开的,小仙长可否赏脸去喝杯薄酒?”说完从掌柜手里抢过黄精拉着李月便走,掌柜大急道:“方员外,那我怎么给东家交代?”

“你让那蔡胖子来找我!”

掌柜无奈,眼巴巴的看着李月跟着方员外离去,忽然想到什么,铁青着脸转过头来朝那伙计望去。

不归居一雅室内,方员外小心的把黄精放到桌上的一托盘内,然后对李月和蔼地笑了笑说道:“小仙长可是在铁剑观的忘忧峰修行”

“正是!”

“小仙长好道相啊!实不相瞒,犬子方剑也在铁剑门下院学武,近来有突破太玄经第三层的征兆,所以昨天他来书托我寻找补气之药,正巧遇见小仙长”。

说完他接过管事手中的一盘银子,道:“这是纹银五百两,略表寸心”。

“既然员外有用,拿去就是,只是五百两太多,二百两足矣”李月说道。

“不行!不行!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是五百年的黄精,卖到京城可值千两,我只给你五百两已是惭愧,哪能再占你便宜”

“员外不必多言,这银两对我无用,若不是现在需要些物什,我也不会拿来卖”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不知小仙长需要何物,看我能否帮上忙?”

“修行无聊,想买些书”

“不知小仙长想买哪方面的书”

“诸子百家之类”

方员外摇摇头说道:“惭愧!惭愧!本镇重武轻文,竟无一家书屋,虽然小儿倒留下一些,不过均为习武练气、才子佳人之类,恐不入道长法眼”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连忙说道:“我倒知道有人有,小仙长可愿随我回府,那人现在我府上。”

方员外的府第在黄桥镇的最西面,一条小河绕府而过,河边种满垂柳,方府就在这垂柳之中,颇为清雅。

马车停在大门口,一小厮上前放下踏凳,扶着方员外肥胖的身躯缓缓走下马车,方员外喘口气,回头说道:“小仙长,到了!”

李月从路上得知,这镇上有一老学究,5年前和老伴从外地迁来,租了几间屋办个私塾授课,挣几文钱糊口,年前这老学究得急病死了,只留下相依为命的老伴,家里一贫如洗,无钱安葬,方员外见其可怜,替她办了后事,又见这老妇孤苦无依,便让她到方府厨房帮佣,

这老妇颇有几分骨气,要把老学究留下的藏书全部送给方员外,以谢大恩,只是方员外对这些藏书不感兴趣,也就没有要,到现在这些书还堆在那老妇的房中。

那老妇见方员外带一道童来看书,心里虽有些诧异,不过还是赶紧把李月让进她所住的下人房内,李月进屋,只见房内除摆了一小床外,其余全被各种书籍占满,

李月信手翻翻,发现这些书和父王书房内的藏书大同小异,随即掏出二百两银子对那老妇说:“这些书我全要了,不知这些银两可够?”

那老妇不接,垂泪说道:“这些书再放些时日就会霉烂,可怜它们都是先夫命根,如果不是道长收走,我都不知该如何去见我先夫,怎敢再要道长银两”。

李月见那老妇不接,转身把银两交给方员外道:“得人藏书,怎能不报,这些银两交给员外,就算作她养老之用吧!”

方员外接过银两递与老妇说道:“我知道你还有用钱之处,这些银两你就收了吧!你把藏书给了小仙长,就算报了我的恩了,今后你若愿意,可随时离去,若不愿离去,就在我府里养老吧!”

老妇不再推辞,接过银两,从怀里取出一石戒跪下来向李月说道:“道长大恩,吴家后人必将回报,这只石戒为小儿遗物,给公子为凭”。就因这一诺,李月后来竟得一员大将,这是后话不提。

方员外见圆满解决,高兴的对李月说:“我明日派人将这些书送到忘忧峰去,以后小仙长若见犬子还望多多指教”,方员外见李月虽年少,但举止不凡,心知他将来必成大器,为儿子的将来,方员外不动声色的做了一个长远投资,果然是一位有眼光的商贾。不过他没想到,正是他今天的一个小小投资,二十年后将彻底改变他方家的命运。

李月的书是方员外之子方剑和他几个师弟带了二十几个挑夫送上峰来的,足足有十大箱,全放在黑漆楠木箱内,可见那方员外的细心。得到百年黄精,方剑自然大喜过望,这方剑虽是当地首富独子,为人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