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官府或者富户的人出城布粥散衣的时候,他们才会恢复一个人应有的活力。
叶知秋三人打马走近,也仅仅引起少数人木然的一瞥。
张弛出示了身份牌,吊桥被缓缓地放了下来,城门打开一条仅容一人一骑通过的缝隙,将他们逐一放进城中。
与城外的凄惨情形相比,城内已经算得上人间仙境了。街上的行人车马虽然不多,可远没有想象之中那般冷清。绝大多数店铺都在开门做生意,凛冽的空气之中弥漫着脂粉和酒菜的香味,间或还能听见丝竹声和人们的说笑声。
进了内城,张弛放慢马速询问。“叶姑娘,可要先去驿馆休息一下?”
叶知秋明白他所说的“休息”是什么意思,当即摇头,“不用了。直接去见十一吧。”
她是来谈事的,又不是来见情郎的,没有梳洗打扮的必要。时间就是生命,多耽搁一刻钟,说不定就有一个或几个灾民被冻死。
张弛了解她的脾气,便不多说。快马加鞭,引着她直奔定亲王府而来。
凤况正和宣宝锦在后厅闲坐饮茶,听人禀告,说雪亲王的人带了一位姓“叶”的姑娘求见,颇感惊讶。吩咐将人请到前厅叙话。便跟妻子打听,“姓叶的姑娘,莫非就是九哥心仪的那位?”
“是吗?”宣宝锦明眸微闪,半似疑惑半似猜度地道,“能让雪亲王动心的女子。定然品貌出众,进退知礼,怎会冒然求见王爷?”
凤况从这话里听出了言外之意,脸色一变,“哎呀,会不会是九哥出什么事了,那位叶姑娘一时情急。才跑来我帮忙的?”
“定是王爷多虑了。”宣宝锦柔声安抚,“那位叶姑娘人在清阳府,并未与雪亲王在一起,怎会为了雪亲王的事来找王爷相助呢?”
“你说得对,如果她跟九哥在一起,我应该听到风声的。”凤况拧起两条浓黑的眉毛。用手摸着下巴,“那是种菜出了什么问题?”
宣宝锦莞尔轻笑,“王爷去前厅当面问清楚便是了,何苦费神揣测?”
“都说长嫂如母,第一次跟未来的九嫂见面。我当然会紧张了。”凤况本想开个玩笑,话已出口,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忙去瞄宣宝锦的脸色,果然见她笑容微僵,眸子里也腾起了淡淡的水雾。
“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他赶忙起身走过来,揽住她的肩头道歉。
宣宝锦苦涩地笑了一笑,“王爷不必跟我说对不起,我辜负允了哥哥,被人轻视、指点议论,都是理所应当的。”
凤况被她一番话说得惭愧又心疼,板起脸来责备道:“不许胡说,你嫁给我就是我的妻子,谁敢轻视你?
你也没有辜负五哥,是他狠心抛下你这样温柔贤淑的女子,撒手人寰的。他不珍惜,自有我来珍惜。就算到九泉之下碰了面,他也没有资格埋怨我们。
不要再胡思乱想,天大的事情都有我担着。你只管做我的好妻子,做和儿的好母亲,其他的一概不需理会。”
宣宝锦将头轻轻地靠在他身上,闭目叹息,“王爷为何要对我这么好?若非贪恋王爷一片真心,我又怎会忍辱偷生,苟活至今?”
“又说胡话,我们夫妻恩爱,和美幸福,怎么能说是苟活呢?”凤况捧住她的脸,爱怜地为她吻去眼角的泪痕。见她睫毛微颤,轻咬下唇,模样不胜娇弱。一时情动,便顾不得这会儿是青天白日,弯腰将她抱起来,大步走向卧房。
一番痴缠,又相拥说了半晌情话。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
叶知秋催问了几次,下人反反复复就是那句话,“请姑娘宽坐稍候,王爷马上就来。”
她没有坐着喝茶的心情,于是跟人要了纸笔,把自己路上想到的事情都写了出来,又画了几张草图。吹干墨迹,正准备交给下人拿给凤况,就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随即眼前一亮,一个华袍锦带的男子便突兀地闯入视野。二十岁上下的年纪,身材修长,肤色白皙。浓眉凤眼,悬鼻薄唇,容貌与凤康有六分相似,气质却大相径庭。
如果说凤康是一座陡峭的山,深沉,冷峻,倨傲睥睨;那么这个人就是一条奔腾的河,张扬,朗烈,放纵不羁。
她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打量她。目光很肆意,很直白,丝毫不掩饰评判和欣赏之意。
叶知秋不是忸怩的女子,被他这样相看并不觉得讨厌。她没有跪拜的习惯,只按照普通的礼数道了个万福,“民女叶知秋,见过定亲王。”
听了她报上名姓,凤况神色间的那抹迟疑立刻消散殆尽。挥手将下人打发出去。才朗声地笑道:“我还以为是同姓的姑娘,原来真的是你。听九哥那样卖力夸赞,我早就想见你一见了。
这还真是天遂人愿,你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王爷。您要同叶姑娘叙话,也要先请人家起身才是。”不等叶知秋回话,一个窈窕的身影伴着一阵幽香飘进门来。声音婉转,圆润如珠,和煦悦耳,像是用上好的琴弦拨出来的一串音符。
她定睛望去,见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子。身姿玲珑,面容姣贵。一双眸子明净如泉,恬静而温柔。里面着一身云翠色衣裙,外面罩了一件白狐裘披氅。
像一株沐浴在绵绵春雨之中的幽兰。清雅不失娇柔,纯净不失妩媚,让人心向往之,却不忍攀折亵渎。脚步盈盈地走来,随时都会羽化成仙一般。
她没有照过镜子。也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模样:衣着臃肿,嘴唇干裂,头发凌乱,风尘仆仆,跟这个不染凡俗的女子简直是云泥之别。
她想,在别人眼中,她应该很像一只笨重的狗熊吧?
听了那女子的话。凤况一拍脑门,“瞧我,一高兴就什么都忘了,叶姑娘快快请起。”
叶知秋道了声谢,依言直起身来,又对那女子道了个万福。虽然她能看出这女子身份不俗。可也不敢随便称呼,弄错就麻烦了。
宣宝锦珊珊上前,将她扶起来,顺势拉住她的手,鬓角眉梢都染着轻柔和善的笑意。“王爷与我不喜繁文缛节,叶姑娘以平常之礼相见便罢了。”
叶知秋只觉那手细如凝脂,柔若无骨,微凉如软玉的触感让同为女子的她也不由心神一荡。
不知道是不是她小人之心,总觉这女子话里有话。乍听是在客套,可细一琢磨,倒像是在挑剔她只行了平常之礼。
因为有这层疑虑,再开口的时候便把姿态放低了一些,“民女在乡野之中散漫惯了,不怎么懂得规矩。有什么失礼的地方,还请多多见谅。”
“哎,你这么说就太见外了。”凤况笑着接过话茬,“我和九哥向来不分你我,他的人就是我的人……啊,这么说不太合适。总之,你不必客气,把这里当作自己家,随意一些就好。”
叶知秋微笑着应了声“是”。
“来,坐吧。”凤况招呼着她,便先行在主位上坐了下去。
宣宝锦没有去他旁边落座,而是拉了叶知秋的手,在下首一并坐了。待下人重新上了茶点,便细细询问起来,“叶姑娘一身风尘,面有疲惫,想是赶了很远的路吧?”
“不算太远,我是从清阳府过来的。”叶知秋如实回答。
他们既然知道她这个人,不会不知道她是哪里人,没有隐瞒的必要。
宣宝锦眼波轻漾,表情看起来有些惊讶,又不乏钦佩地感叹,“清阳府距离此地数百里之遥,叶姑娘披风覆雪而来,定然吃了不少苦头吧?”
叶知秋微微一笑,“有侍卫帮忙打点,没吃什么苦头。”
“你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与侍卫同行,想必有诸多不便吧?”宣宝锦眼带疼惜,温柔地看着她,“真是难为你了。”
“只是一起赶路而已,没什么难为的。”叶知秋笑容不变地答,心里却忍不住嘀咕,这人特地强调“未出阁”到底什么意思?怎么好像影射她跟侍卫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
凤况听两个女子聊了半天,不甘寂寞地插话进来,“叶姑娘是来探望九哥的吧?”
叶知秋不知道凤康都跟他说了什么,说到何种地步,谨慎起见,还是不要说出私人关系为好,便用公事含糊过去,“菜田出了一点问题,要和雪亲王当面商议,请他定夺。”
凤况眉眼含笑,了然地“哦”了一声,按下这头不提,转而问道:“那么叶姑娘到我这里来是为了什么事呢?”
因为宣宝锦插在中间,叶知秋一直没找到开口的机会。现在他主动问起,自是求之不得,“是这样的,来的路上,我看到不少逃难的百姓因为露宿过夜冻死冻伤,所以就想请王爷做主,给他们搭建一些避风取暖的设施。”
凤况没想到她是为这事而来,一怔之后,叹息道:“叶姑娘有这份心,实在难能可贵。你说的这件事,我和九哥也考虑过,甚至命令守城兵士在城外搭建草棚和军帐。
可地面封冻,搭建的草棚根基不牢,很快就会被风吹垮,况且大雪封路,运送艰难,也没有那么多的木材和茅草。
军帐数量有限,不能让每一个灾民都能得到庇护。他们为了争夺一顶军帐,往往大打出手,造成死伤和混乱。
基于这种种原因,只能让他们露宿了!”
他这边话音刚落,叶知秋便接了起来,“王爷,我有解决的办法。”
“你有办法?”凤况一副将信将疑的表情。
他和凤康将旬阳府大大小小的官员聚在一起,商量了很久,也没找到妥当的办法?她一个小女子会有什么办法?
叶知秋起身,将先前写好的东西双手呈上去,“王爷先看看这个。”
凤况伸手接了,细细地翻看了一遍,神色间有些惊异,“雪屋吗?”
“是。”叶知秋点了一下头,给他详细解释,“草棚和军帐都需要大量材料,实施起来当然困难。旬阳府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雪,可以就地取材建造雪屋,让灾民们用作临时的避难所。
雪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造起来方便。不需要官府出人工,可以给灾民们做一下示范,发动他们自己动手。”
凤况有些犹疑,“听你说倒是不错,可用雪建造的屋子,不是很容易坍塌或者融化吗?”
“把雪压实就不容易坍塌,至于融化,那就更不会了。外面没有达到雪融的温度,里面就不会融化。只要按照我画的结构建造,在里面生火都是可以的。
雪屋建好之后,用明火炙烤墙壁,让表面结成冰层,那样会更牢固一些。”
凤况听她语气笃定,说得头头是道,也觉得此法或许可行。翻看了一下她画的图纸,指着上面一个长方形的棚子问道:“这个东西又是怎么回事?”
——
第2 17章 淤青
ps:
感谢“阿萍2011”童靴砸过来的粉红票票,鞠躬!!!
ps:还欠8000,今天是补不完了,呜呜,容我慢慢补吧,越急越写不快,要命啊!!!
叶知秋明白他真正想问的是她画这个东西的用意,于是答道:“雪屋只能用来临时应急,一旦气温升高,就像王爷说的,会融化坍塌。
雪融之后,地面还要持续封冻很长时间,不能立刻重建房屋。初春雪化的时候,温度落差很大,最容易滋生疾病,一不小心就会形成传染病,甚至是瘟疫,所以更不能让受灾的百姓露宿。
我画的这种帐篷,搭建起来起来比军帐要容易。不用下桩,只要把支架组装起来,外面罩上篷布就能用了。
支架用竹或者金属之类的空心管材,既节省成本,又坚固耐用;制作篷布的方子我已经附在后面了,每丈不足十文钱,比用军帐来得便宜。
先用雪屋应急,利用雪融之前的这段时间,赶制救灾帐篷。只要从赈灾款里拨出小部分银两,就能让绝大多数百姓免受风寒之苦。
救灾如救火,片刻都耽误不起。如果王爷觉得我的方法可行,就请尽快传令下去。在城外和所有百姓聚集的地方张贴布告,发动他们动手建造雪屋避寒。”
凤况尚在沉吟,宣宝锦便双眸盈泪地开了口,“这些日子,每每听到百姓受苦,我便心如刀割。我一个弱女子,手无缚鸡之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要照料襁褓之中的幼子,实在有心无力。
只能躲在着深宅之中抄诵佛经,祈求上苍保佑。
叶姑娘如此心系百姓,诚心诚意救民于水火。当真让宝锦感动又惭愧。身为皇宗命妇,我应以叶姑娘为榜样,为旬阳府的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是。
王爷,臣妾愿捐出五年的月俸和脂粉银子。从今日起。臣妾会亲自出面,游说商贾富户,请他们慷慨捐赠,为受苦受难的百姓添资制帐,抵御风寒。”
听了这番话,叶知秋又忍不住多打量了宣宝锦两眼。这个女子看起来温婉可人,怎么说话老给人一种软中带刺、弦外有音的感觉呢?
又没人强迫她去干体力活,至于把自己塑造得那么弱吗?她这样的身份,一不用喂母奶,二不用换尿布。说什么还要照料幼子?先把自己搞得那么无奈,又要亲自出面募捐,真是舍己为人,深明大义啊。
最值得推敲的,还是“皇宗命妇”几个字。在场的哪个不知道她是皇上的正牌儿媳妇。用得着特地强调一遍吗?
她该不会是想暗示,救助百姓是她这个名正言顺的皇家媳妇应该做的事情,一个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乡野村姑就别多管闲事了吧?
轻飘飘软绵绵的几句话,就把风头抢了过去,这个女子要么是纯真无邪,不谙世故,要么就是工于心计。深藏不露。
很显然,在凤况眼中,她属于前者。此时正眼神黑亮,深情款款望着她,“锦儿,能娶你为妻。我真是三生有幸。”
“王爷何出此言?”宣宝锦用锦帕按了按眼角,浅浅地笑着,声音愈发温柔似水,“为丈夫分忧,不正是妻子的本分吗?”
叶知秋暗自翻了个白眼。这两口子还能更酸一点儿吗?外面有数以万计的百姓正在挨冻呢,拜托你们先把正事办完,再关起门来倾诉衷肠好不好?
反正该说她都已经说了,能不能施行,就不是她能管得了的事情了。她不想留在这里当电灯泡,便微笑地道:“王爷和王妃还有大事要忙,我就不打扰了,请允许我先行告退。”
说着对他们各自道了个万福,就要退下。
“叶姑娘留步。”凤况赶忙喊住她,“你大老远地赶过来,我怎么能让你就这么走了呢?要是九哥知道我怠慢了你,可是要伤了我们兄弟感情的。
你先随锦儿去后宅休息休息,晚上我们夫妻设宴,为你接风洗尘。”
“王爷说得是。”宣宝锦接了话,便起身走过来,拉住叶知秋的手,“我自小便被太后娘娘接到宫中,与我亲近的只有王爷和雪亲王、允哥哥几位皇子,没有可以交心的姐妹。
这段时间,王爷忙于赈灾,日理万机,少有闲暇相陪。我连一个说体己话的人都寻不到,实在孤单无趣。方才得识叶姑娘,一见如故,大有相逢恨晚之感,便想与你多多亲近。
叶姑娘不如留下来,与我作个伴吧。”
叶知秋心想,你不是又要抄经诵佛,又要照料幼子,刚刚还给自己揽了一个募捐的大活儿吗?日子过得这么忙碌充实,怎么会孤单无趣呢?
面上挂着受宠若惊的笑,“按理来说,王妃挽留,我不该推却,实在是事情紧急,必须尽快解决才行。所以,我恐怕要辜负王妃的厚爱了。”
“嗨,你不就是想见九哥吗?”凤况不以为然地挥手了一下手,“你只管安心住下,我派人去把九哥叫回来就是了。”
“多谢王爷美意。”叶知秋婉言拒绝,“雪亲王奉命赈灾,公务繁忙,不敢劳动他来回奔走,我这个民女去拜见才是正理。”
凤况和宣宝锦又各自劝了一回,见她态度坚决,只好作罢,放她离开。
“叶姑娘不仅人生得标志,而且聪慧过人,最难得的是品性善良,无怪雪亲王对她一往情深。”宣宝锦面有惋惜地轻叹,“只是她来去匆促,没有机会深谈交心,实在可惜。”
“我和九哥时常走动,你和她总有机会再见面的。”凤况好言安抚了她一句,便柔情满满地凝视着她,“那位叶姑娘的确不错,可要论起容貌品性,还是你更美更善良。
在我心里,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你。”
宣宝锦眼波微漾,两颊泛起酡红。更添几分娇媚,“王爷,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
“怎么没有?”凤况执起她的手,送到唇边吻了一吻。还要说些什么,突然瞟见那素白的手背上有几点淤青,脸色一变,“这是怎么回事?”
宣宝锦微微一怔,随即有些惊慌地抽回手来,“没什么的,王爷不必在意。”
成亲以来,凤况一直对她视若珍宝,怎么可能不在意?当下不顾她的遮掩,拉过她的手细细端详。见那三点淤青相邻很近,微错排列,分明就是三道指印。
想起她先前跟叶知秋挽手叙话的情景,不由皱了眉头,“是不是那位叶姑娘伤了你?”
“王爷。叶姑娘与我无冤无仇,怎会伤我?”宣宝锦眼神有些闪躲地道,“王爷也知道,我肌肤一向敏弱,稍一触碰,便会留下淤痕,怪不得别人。”
听她这么说。凤况也不好再追问。吩咐下人取了活血化瘀的药膏来,亲自给她涂上,又叮嘱道:“往后再见到叶姑娘,不要跟她太亲近了。山野女子粗鲁惯了,不晓得轻重,难免会伤到你。”
“王爷说的什么话?叶姑娘定然不是有意的……”
“好了。你不要再帮外人说话了。”凤况止住她的话茬,将她拉起来拥在臂弯里,“走吧,我送你回房休息。”
叶知秋不知道自己给凤况留下了一个“粗鲁”的印象,出了定亲王府。见天已经蒙蒙地黑了,和张弛、洛晓雁商量了一下,便到外城的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虽然她恨不得立刻见到凤康,可再急也差这一晚上。赶夜路太危险,外面天寒地冻,灾民遍野,很难找到过夜的地方,还是在城里住一宿,天亮再走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