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演讲谋略与技巧-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个意义上讲演讲与作诗即有着相同之处。
                 
  杨炳乾先生认为:“演说学是各科学之结晶,文化发达后最高之艺术。”
  他强调的是,演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一种高级的说话。他还按照演说
                 
                 
  与科学以及与艺术的关系,将其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所谓直接关系,是指演讲者必须具备的科学和艺术,其与演说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所谓间接关系,是指即使表面上关系不大,但它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是演说者必须了解、熟悉的科学和艺术。可见“演说之事体,罗括人生知识之全部”。杨先生的这些论断,的确是颇有见地的。
                 
  与杨先生的意见相近,笔者也认为演讲这门神奇的综合性说话艺术,是人世间多种知识学问的综合和结晶。在此,由于不能把演说中能起作用的所有知识学问一一列出,因此,我们只将与演说关系最直接的若干类科学和艺术举出,以供参考: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精神现象的学问。演说者若要让公众了解、信服自己的主张,就必须要先掌握公众的心理。而且,心理学也有助于演说者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加强自我,以便妥善处理自我与公众的精神关系。
  其实许多演说的原理和原则,都是依据了心理学而产生的,由此可见,心理学是演说所必不可少的学问。
  2。社会学。对于向社会公众发表意见的演说,公众所密切关注的,大多数是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因此演说的事体,无不与社会、政治直接或间接相关。因此,演说者应该熟悉国家、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有超前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否则,他的演说便没有吸引力,更不能给人以启迪。
  所以,政治、经济、法律、外交、公共关系等社会科学,都应视为演说者的必修课。
  3。哲学。哲学,被称为思想的归宿,原理的原理。一旦有了哲学根基,对人世百态、万事万物就能高屋建瓴、洞若观火;若无哲学根基,则容易目光短浅、见解偏颇,因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所以判断一个演说有无价值的标准,主要是视其思想有无价值。有哲学的根基,才会有成熟深刻的思想。
  有成熟深刻的思想,才会有宏伟灿烂的言辞。由此可见,哲学之于演说,就如灵魂之于肉体一样重要,若想成为演说家,则必须先当思想家。
  4。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与语言法则的科学。如果演说者思维混乱、语言暧昧、论证错漏百出,即使他在演讲时口若悬河,声情并茂,听者仍不能准确地理解其意,甚至使他们对演说本身产生怀疑和反感,那么这样的演讲又如何能使听者信服呢?所以演说也要求思维清晰有条理,语言准确,合乎法度。
  5。文学。文学与演说,关系极为密切。由于演说与一般的唠家常、聊天根本不同,它是有目的、有准备、有组织、有条理的讲话。因此,无论是有经验或是无经验的演说者,在登台前,都必须准备好演说稿。演说稿是演说能否成功的前提,就如一出戏的剧本那样重要。没有好的剧本,就不会有好的演出。那么没有好的演说稿,也就不会有好的演说。或许炉火纯青、精于此道的演讲家并不需要把演说词写成文字只需打个腹稿即可出口成章。然而,腹稿也是“稿”,只不过以心代笔罢了。可见演说就如同写文章,而凡是写文章都离不开文学知识,更离不开文学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起承转合、语法修辞以及突出强调等技巧。好的演说应显得完整、得体、和谐、井然有序、详略得当,并且能给听众以美的享受。而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有“落笔成文”的本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马克。吐温、林肯以及邱吉尔等善演说者,几乎都擅长写文章,英国前首相邱吉尔还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呢。毫无疑问,在人类历史上对文学一窍不通的人是绝对不会成为出色的演讲者的。
                 
  6。朗诵艺术。演说并不是朗诵,因为如果演说者用朗诵的腔调演讲,听者一定会感到很别扭。但是演说者却仍然需要接受朗诵训练,并且必须具有一定的朗诵功底,这样才能保证吐字清晰,音色纯正,音域广阔,使成百上千的人都能听得清晰明了。并且,就是天生嗓音好的人也需要接受朗诵训练。
  因为,这些人在小范围内交谈或发言时,嗓音或许比较清脆,而一旦走上讲台对着成百上千的人演说时,情况就会变得迥然不同了,即使想竭力放大音量,他的嗓音仍很可能由清脆变得嘶哑,由于口形不对头,本来口齿清楚的人也会出现“吞字”的现象。如果演讲者的吐字不清,那么音量再大,听众也只能听到一片模糊的嗡嗡声。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一旦激动或紧张,就会掌握不好语言节奏,本来说话有条不紊的人有时也会发出连珠炮、机关枪似的声响,使观众“耳”不暇接。而且,嗓子好并不能与语言表现力、感染力划等号。总之,嗓音天赋再好的人,若不经过一定的朗诵训练,那么他一上台演讲,其声音和情绪就会出现反常现象,而导致演说一败涂地。因此,朗诵艺术也是演说者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7。表演艺术。演说也不是演戏。如果一个人在演说时带给听众的是演戏般的感觉,那么他就别想指望其演说能获得大家的信任。但是演说又需要懂得一定的表演艺术,否则你便不能从容自然、帘洒大方地走上讲台,即使走到台前,你也不知道怎样才能站得潇洒,站得端庄。也许你还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手该往哪里放,眼该往哪里看,以及该怎样配合自己的声音做表情,打手势。甚至你的脸上还会不自觉地露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表情。于是,不仅你的头、你的肩、你的手、你的腰、还有你的胯、你的腿、你的脚,总之,你的全身,就会出现一些习惯性的、多余的滑稽动作。或许,你以为只要尽力控制住自己,在台上不哭不笑,不走不动便不会出现问题了吧。其实不然,如果这样你只会变成一具会说话的木偶。而这样的演说,也只能成为听众的笑料。因此,熟悉表演艺术是使演讲者能在台上轻松自然地演说的必要前提。
  众所周知,前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与美国前总统里根演说时都风度不凡,因为戈尔已乔夫在大学读法律时,曾接受过严格的演讲训练,包括表演方面的训练;而里根则曾是好莱坞训练有素的正牌演员。
  演讲作为一门综合性说话艺术确实是“各学科之结晶。文化发达后最高之艺术”。因此演讲者必须从各种学科和艺术中吸取养料、动力、技巧,培养灵感,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第二章掌握演讲的基本法门
                 
  “听我们说话的人不会觉得是一种痛苦,而觉得是一种享受;他们自己感兴趣,而至麦会使他们更加乐于对我们的话反复进行思考。”
                 
  西赛罗
                 
  掌握演讲的基本知识是我们论述“谋略”与“技巧”的关键。就好比学生得首先明白有关空间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定理、公理以后,才能证明立体几何的某些点线面的关系问题一样。根本的东西掌握不了,还谈何操作呢?
                 
  我们在这里所谈论的对演讲的掌握并不是从宏观上对整个“演讲形象”
  的了解,而是将其肢解,从演讲者的自信、听众、话题等诸方面层层深入进行探究,因为这几个方面是构成一次演讲的基本要素,同时在有关这些问题的思考与阐述中,我们尽量把一些如谋略、技巧的处理融入其中。
                 
  一、增强自信
                 
  艾默生说:“在世界上,恐惧比借酒消愁更能摧毁人心。”
                 
  演讲同样需要排斥恐惧,自信是演讲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许多人既害怕当众说话,又希望自己能够在公众面前侃侃而谈。若不建立自信,就无法获得在演讲天地间翱翔的境界。因此对于演讲者而言,建立自信心就显得大为重要,其过程就是与怯场心理作斗争的过程。
                 
  我们将当着众人说话时所产生的恐惧心理称之为“怯场”。美国著名作家、演讲家戴尔。卡耐基毕生从事于演讲的教学生涯。在他总结自己的体会时曾说:“我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协助人们克服恐惧、增强勇气和信心。”
                 
  怯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几乎每一位演讲者都需要逾越这一道演讲障碍。根据社会学家的调查表明,即使是文化层次较高、被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也有80%至90%的人在一开始演讲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怯场现象。但有关的研究表明,轻度的怯场对演讲反而有帮助。因为轻度的怯场能使演讲者对外来的刺激保持某种警觉性,于是临场的反应能力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敏捷,说话也会更加流畅。
                 
  怯场心理会带来相应的生理变化。轻者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颜面赤热,稍重者会手脚发软、肌肉颤抖、小便频繁,严重者会当场昏倒。
                 
  对怯场心理的产生原因众说纷坛。而美国演讲学家查尔斯。R。格鲁内尔提出的“自我形象受威胁论”则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理性的、社会的、性别的、职业的自我形象。当人们进行演讲时,其自我形象就会暴露于公众面前。
  由于担心自我形象会在演讲时遭到破坏,因而产生了窘迫不安的怯场心理。
  例如,1969 年两位从事演讲学研究的教授在纽约开会,当他们向大会报告论文时,因为怯场而晕倒。“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两位教授因自己的职业自我形象毫无掩饰地暴露在诸多同行面前,因而产生了一种急剧的焦虑和恐惧,当这种恐惧发展到一种极端时,导致了两位心理学家的失态。这种事件的发生简直是对教授本人的一种嘲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无意识的幽默。
                 
  由此可见,在演讲中增强自信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自信建立在演讲水平
                 
                 
  的基础之上,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控能力。关于如何在演讲中增强并建立自信,我们将在谋略和技巧中加以详细介绍,这里我们只是想首先强调,缺乏自信,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讲家。
  (风阁1996:9—19)
                 
  二、征服听众
                 
  演讲的功利目的非常明确,它需要“征服听众”,让他们的心随着你动,大脑随着你转,脚步跟着你走。
                 
  然而要取得这种“征服”的效果,既不能不学无术,粗俗低劣,也不能靠愚弄弱智,言不由衷,或者以混淆视听、欺骗蒙蔽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而要靠真情实感、科学精神和艺术魅力来感染公众。
                 
  鲁迅先生曾告诫“捣鬼”的人说:“捣鬼有术、有效,然而也有限。”
                 
  美国第16 任总统林肯也曾告诫过政治骗子说:“你可以在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你也可以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有的人。但是你决不可以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
                 
  尊重听众是征服听众的一个前提条件。在听众面前,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若是只顾显示自己,必然会遭到听众的反感,而受到冷遇。当你站在听众面前发表演说时,你就会像陈列在橱窗中的商品一样,自己的各种人格层面,都会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别人面前,而且是一种毫无自知的流露。只要你怀有一丝一毫的骄傲之心,就会带来无法收拾的后果。此时你决不能妄自尊大,应谦虚谨慎地向听众表示你的诚意。这样,听众才不会小看你,相反还会认为你是一位诚实坦白、值得信赖之人,你的演讲即能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并取得成功。
                 
  孔子从不以他渊博的知识炫耀于人,而是以包容一切的博爱精神来感化别人。由此可见,古往今来,“尊重”都是能够“征服公众”的一个重要条件。
                 
  自尊心与安全感是人的共性。作为演讲者,必须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美国缅因州所选出的议会议员艾德是。S。马斯基,当他在美国法律协会演说时,就曾采用了低姿态的技巧:
                 
  今天早晨,当我得知彼要求演说时,真是惶惑不已,惴惴不安。这是什么原国呢?第一,因为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都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在行家面前班门弄斧,不知道该怎样谈这个问题才好。第二,在这样的早餐会上讲话,我无法充分准备,说错什么话会使我难堪。第三个原因,就是演说主题尚未确定。我想和各位讨论的,是作为一个人民公仆,到底对人民有什么影响力的问题。既然我从事政治活动,那么人民中间自然对我有两种不同的对立意见。而面临着这种困惑,我像迷途羔羊,不知该从何说起。
                 
  马斯基议员以此作为前言导人正题,发表了他无懈可击、非常成功的演说。
                 
  马德勒。E。史蒂文生,也在密执安州立大学典礼的致词时,采取了低姿态:
                 
  让我以如何有价值地度过人生为题发表演说,实在不合适。因为我连怎样有效利用演说这20 分钟时间,都说不清楚,怎敢妄说人才呢?所以,我下
                 
                 
  面的话,将要说些什么,我也不知道。
                 
  在人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两位先生的演讲得以较好地进行下去。
                 
  其次,要征服听众,就应有卓越的演讲才能,这是根本性条件。因为不管你是多么谦虚,如果你的演讲本身不行,那说再多的好话也是白搭。然而,什么样的演讲才能被称为卓越的演讲呢?
                 
  中国西汉文学家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说:“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赴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懑以送之,主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元不行矣。”
                 
  应该说这是对卓越演讲的一个最早的、最切中要害的见解。
                 
  上述这段话的大意是:演说的艺术包括很多方面。确立演讲的主题要严肃认真、深思熟虑。站出来演讲时要抱定正确真诚的态度。对于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不但要有勇气说出来,还要顽强地坚持,充满自信。为了把事理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易懂,演说时要善于使用比喻、讲道理要条分缕析、是非分明。演讲活动不但是理智的活动,也是情感的活动,要爱憎分明,它通过理智和情感的交流来影响听众,所以演讲时应感情充沛,以感情带动声音。
  这样,演讲就会像珍宝那样可贵而神奇了,也就会对听众生强大的影响。
                 
  刘向的见解十分难能可贵。他已经抓住了最重要的东西。卓越演讲的标志,概括如下十点:
                 
  (1)有识有胆,见解新颖;(2)有感而发,志坚心诚;(3)尊重听众,有的放矢;(4)逻辑性强,无懈可击;(5)文情专一,布局得体;(6)文理畅达,讲究修辞;(7)善用比喻,生动形象;(8)以简驭繁,言简意赅;(9)以情带声,声情并茂;(10)仪态端庄,从容不迫。(风阁1996:38—39)
  如果你能较好地掌握以上十点,那么可以说你的演讲就有了征服听众的较大把握。
  要使演讲征服听众的第三个条件是对客观因素的把握,例如对环境、音响、时间的恰当运用和调整。你不能让大家在站立的条件下听你发表长篇大论直至深夜;同样你也不宜在音响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仍然依赖麦克风口若悬河。客观条件瞬息万变,优秀的演讲者会灵活地处理各种情况,并变不利为有利,最终成功地达到演讲的目的。
                 
  三、选择话题
                 
  我们将选择主题和材料的准备工作统称为选择话题,即是指演讲时,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选择一个听众乐于接受的主题,并为己确定的主题选择相应的材料,这是演讲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对如何选择话题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进行介绍。
                 
  1。选择听众喜欢的话题
                 
  听众怀有浓厚兴趣的话题大多为以下几种类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