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平生最讨厌的人是那种“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鸟人。干起事来像个娘们似的,极不干脆。我之所以用“反弹琵琶不遮面”作本节的小标题,就是要和这些人不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拍马学体系最为核心的内容还在于“反弹”。关于“反弹”,我们本来可以长篇大论一番,但是在这里我就不再展开了,只以一例为之。譬如我们嘴边上常挂着这样一种俗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句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是很伤人心的一句话。平时同事之间矛盾的升级很可能就从这开始。
细加分析不难发现:自己是君子,别人是小人。这当然会造成摩擦。然而若是“反弹”一下琵琶就大不一样了:“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不知诸位听懂这句话的含义没有?当你在做事的时候,如果发现他人有“己所不欲”之事,你一定会把他往坏处想。这样走下去,你们两位的矛盾马上就会升级,而且还可能造成极为不利的后果。但是你若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不一样了。你尽力往好处想,把自己我的心里设想的变态些,把别人的心思想的干净些。这样,你的关系一定会有所改善。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行为就演变成了“拍马”程序。不信试试看,您会成功的!
干一行,精一行。拍马学同样需要精力的投入。弹“琵琶”好学,但是真要反弹琵琶可就不那么好玩了。尽管难学,但中国的那句古话还是不能忘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讨厌拍马,人人都诅咒拍马者,人人离不开拍马可是人人又都做过拍马者。至于做的好不好是另一回事,能成功不能成功又是另一回事。这就如同“手淫”一样,人人都不敢承认自己是一位手淫者,其实不然,包括那些整天给青少年讲解手淫的不利的医生,自己也都有过手淫的历史。
我就曾经傻乎乎地问过一位对我说“百分之九十九的男人都有过手淫历史”的医生:“您有没有过?”他也很艺术他说:“不要具体到某一个人么!”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世界上的好多东西只能做、不能讲出来。难怪中国有这么到位的名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拍马就是这种“不可言传”的典型个案。我的个性使我对此类事情很是不满。干吗一副圣人的样子,整天里活的累不累啊!拍就拍吧,管那么多干吗?如果说别人都是学老鼠的样子在暗地里拍,我则在大庭广众之中明拍。如果说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而我则认为它是一个谋生的艺术,是一个人能力与才干的体现。恰恰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事业的突破口,我的拍马艺术愈来愈成熟,以至于我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拍马大师。
提起拍马学的创建,大家一段认为这是一位缺德学者的“造化”。这你就错了。拍马学不是光说“拍”,它后面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词叫做“学”。有了“学”这个字当道,我们谁还能说什么!“学习,学习,再学习”。我的拍马学的建立就是学习的结果。我与其他各门学科的专家一样,自己今天取得的成就完全是自我拼搏的结果。当然,我首先要感谢诸位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没有他们的关心与支持,我的拍马学成就就不会有这样大的成就。通过多年的努力与奋斗,我们的拍马学在社会上十分走悄。我的徒弟憨氏的《拍马技巧》就十分畅销。他第一版就印行数万册,而后又一版再版。
在这里,我想告诉朋友们的是,一部拍马学专著决不是无病呻吟之作,它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开历史之先河。胡适之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既然做了过河卒,就只有拼命向前了。”当然,他说的不是拍马学这本书,而是指别的事业。我想,创立拍马学的精神也应如此。拍马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没有什么好遮掩的,它是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在立意原则上也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绝不违反辩证法。
我的拍马学不像有的学科那样,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一部拍马学公然申明它的宗旨是为普天下人类服务的,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我曾经在一部书的结尾处写道:“一部拍马历史就是剥削阶级与人民大众斗争的历史。但是今天,由于人民也当了家、做了主,所以也就有了拍和被拍的权利。”
当历史的脚步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将拍马学建立起来,并作为一副文化遗产留给后人,堪称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我们应该为我们拍马学的建立而感到自豪和骄做!我这样说,一定会有人唱反调:照这样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学问了吗?这话反问得好!按照胡适之先生的教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没错,只要是你感到能够建立学问的话,你就努力吧,别让别人抢了先。
凡是一门学问;它总是要能自圆其说。我的拍马学历经考验,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能站得住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说的天花乱坠,而对现实没有一定作用,又怎能说服别人?所以说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没有实用性的学科还是慎出台的好。如果我们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我们的拍马学也就是无形的精神生产力。多年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我们一直羞于谈“钱”。今天,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将我们吹得东倒西歪,我们不能够去偷、去抢、去做贼,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才智获得财富。
日本著名佛学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日本最大的佛教团体创建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说过:“溜须拍马,这是一种看到别人优点的学问。”JR人才调查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每100位头脑出众、业务过硬的人士中,就有67位因人际关系不畅而在事业中严重受挫,难以活动成功。他们共同的心理障碍是:难以启齿赞美别人。”
美国《幸福》杂志是举世皆知的名刊,它的下属的名人研究会对美国500位年薪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300名政界人士进行调查表明:“其中百分之93。7的人认为人际关系顺畅是事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其中最核心的课程是学会赞美人。”日本东京的国民素质研究会在总结自己国家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说:“我们日本国民的一大优点是,对外人不停地鞠躬,不停他说好话。可以说,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是日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这些总结与评论都说明了什么呢?不言而喻,这其中包涵着很大成分的拍马因素。如果你能够发现这些因素,说明你是一个现代的人;倘若你需要通过启迪发现这一点,那么你就是一个迟钝的人;而若是你启而不发,那在事业上的成功是没有一点希望的。“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这一直是我对学生们传授的名言。
“天上不会自动掉下来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话说的非常之透彻。拍马讲究的是艺术,不是一味地瞎拍。但愿我们的拍马学将给你带来收获。
2.拍马:一门适者生存的学问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拍马,你总是要生活的。你在这个世界要生活的很好,你就不能不学会生存的技巧。而我们今天在这里传授的,拍马学常识就是一门生活离不开的学问。可能,说起拍马这个词好多人都不愿意听,但是您可知道你在生活中因为不会拍马吃过多少次亏?在人欲横流的时代,你不拍马,自然有人会拍,而且还会从拍马中得到不少实惠。拍马者歌曰:“拍马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不会拍马者曰:“拍马真可恶,专拍肮脏户。”什么意思呢?拍马与被拍者都不是好东西。就在被骂者耳朵发热之际,人家已经有了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人家可以升官,可以发财,可以有“小蜜”,可以将生活的道路铺的平平的,甚至在某一天“鸡犬升天”。
人人拍马,而人人又反对拍马。这真是一个历史的悖论。就像人人反对腐败,而人人又在干着腐败的事情一样。比如说,知识分子是对腐败最深恶痛绝的,但是,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也常犯错误。一位当老师的说:“学生给老师送礼的特别多,每当期末考试过后,改卷老师的门口可以说是门庭若市。”问题出来了,这不是腐败是什么?这是腐败,但是更是拍马。学生拍老师的马屁大经地义。一级卡一级,一级拍一级的马屁。
这是历史的结论。权力容易造成拍马,一般说来,谁有权,谁受拍的机会也就越多。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当官的也会拍下面的人。何以故?原来他想把权抓得更牢些,让别人拍自己拍得更厉害些,每个人都长着一个屁股,这个屁股并不是好东西。它本来就有痒痒肉在,不被人拍就有一直不快的感觉。尤其是那些当权者,恨不得每天都有人在他的屁股上揉搓一把。不要以为拍马是男人的专利。我这里要告诉你的是,女人的马屁痛最大。一旦女人有了权力,她的屁股可就痒痒得厉害了。君不见,武则天上台后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而采用的一切不要脸的手段是多么可耻吗?这时候,谁会拍女皇的马屁谁就会平步青云。
在我看来,拍马已经不是单纯的人际关系学,它早已经超出这个范围。这是关系到吃饭吃的怎么样的问题。也许有的朋友会说我在夸大其词,但是要知道中国有句古话:“事实胜于雄辨。”我不敢说我的,拍马理论一定能帮助你成功,但是有一点:看过本书之后,对你有百益而无一害。“开卷有益”,请打开本卷!
你若有所疑云,那么就请跟着我们看一看现身说法。上海方便运输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992年,注册资金为500万,1995年营业额为4800万元)的总裁这样说:“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运输业竞争极为激烈,光有实力是根本不行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虽然现在情况变了,但是我们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人还是能体会到,赞美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功。”
北方电器公司的总经理如是说:“我一直是一位技术至上信奉者,并且为自己的技术力量深感自信,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的朋友越来越少时,我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自尊如果受到伤害,那么他只有万不得已才买你的商品,并且在心里盼着你倒霉,我就是这样学会尊重别人和赞美别人的。”理论上的言论我们不必引用很多,但是它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生存的学问这一点你一定记住了。
翻开中国的历史,如果说鲁迅先生将之概括为“吃人”的历史是一个很精确的概括。那么我则认为将中国的历史概括为一部拍马史也是十分精彩的。自从盘古开天地,除了皇帝老儿之外,哪一个臣子不是马屁精?可以说,只要他们没有耐着性子拍马的心理素质,那他们吃饭的权利很快就会被剥夺。通读中国历史,笔者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愈是官衔大,拍马的技术就愈高。
人都是希望自己被肯定、被赞美的,而要实现这些理想,不通过他人是不行的。他人的赞美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拍马。如果你是一位推销员,你的拍马对象就是顾客;如果你是学生,你的拍马对象就是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的拍马对象就是校长;如果你是校长,你的拍马对象就是教委主任;如果你是教委主任,你的拍马对象就是教育部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造就了拍马的环境。你拍不拍是你自己的事,你不拍也有人拍。在很多情况下,拍不拍由不得你。
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这样论述道:“但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贴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约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这就是中国的拍马环境。它正如柏杨先生所总结的那样:“中国是一个大染缸。”
《左传·;昭公七年》中不就说过这种话吗:“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早,早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等级制度的森严必然带来适宜拍马的气候。我可以这样断言:拍马的根源就在于阶级制度。鲁迅先生曾经将中国的隶属划分为两个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此言甚是,若是用在拍马的历史上也同样合适:“暂时拍上了马的时代与想拍马而不得的时代。”一位当官当了很长时间的老爷就这样鼓励过拍马的:“乌纱帽给谁?当然是给那些离我近的人,因为他离我近,顺便就扣上了,而那些离我远的人,想扣也扣不上。”这话说的多富有哲理啊!事后有人评价说:“比哲理还哲理!”看,多么会拍!
中国历史上靠拍马发迹的名家并不少。这里我们只举两个例子来说明问题。第一个例子说的是唐朝时期的事情。唐玄宗时期,有一个被派往南方担任地方官的陈少游,不但足不出京畿、未尝赴任,反而连续加官进爵,十余年间他三统大藩。为何他能这样官运亨通、洪福齐天呢?看看他的拍马历史你就会明白一二。
陈少游善于权变,见风使舵。尤其是在聚敛财富、交结权贵上颇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是时董秀在朝中执掌大权。陈少游对董秀的为人了解得一清二楚。他特地寄宿在董府附近,等到董秀退朝回家单独求见。见了董秀,陈少游单刀直人,不动声色地发间:“请问大人家中人口几何?每月需要多少花费?”董秀回答说:“长期愧对高位,负担又重。目前物价昂贵,一月总需要千余贯钱才能应付。”陈少游说:“按照大人的花费,你的俸禄不够用啊!要经常求助于人才行。我想,假如有人向大人提供资助,大人愿意留意予以提携,那就是很简单的事了。”董秀动心了。
陈少游见时机成熟,就直言不讳地说:“在下虽是不才之人,请允许我单独承担你的费用,每年愿送你五万钱。现在我身边就带有这个数目,请您收下,剩下的等我上任后补上。”董秀见钱眼开,十分高兴,热情招待。
不料,就在这时,陈少游潜然泪下他说:“南方瘴气浓厚,地又偏僻,只怕到了那里不能活着回来,冉睹您的风采了。”这是话中有活,不能活着回来,不就是说再不能将那剩下的饯补上吗?言下之意,最好找个肥缺干干。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董秀马上说道:“你的才能很高,不应派到偏远的地方。请耐心等待几天,我一定想办法帮助你。”什么你的才能很高!不就是一手拍马的才能吗?你还别说,人家就是靠了这个一步登大了。陈少游除了巴结董秀外,还用重金贿赂了另一位权臣元载的儿子仲武。不久他就改任浙东观察使,最后又提拨为淮南节度使。由于这些地区非常富庶,所以这位贪官在这里搜刮财物竞达亿万之数。
这,即是拍马吃饭的大家。
历史发展到近代,并不因为近代化而有所变化。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第一人的李鸿章也改变不了中国历史的设计。话说到了李鸿章夫人五十岁生日的那天,满朝文武大臣都前去祝贺,消息传到合肥的知县那里,他为了求荣也前往祝寿。理由是李鸿章是合肥人,又是朝中宠臣,可是又细一想,知县又发愁了:我这七品官该送多少礼呢?少了,拿不出手,等于臼送;多了,又送不起。左思右想,总是拿不定主意。于是请来师爷商议。还是这位师爷聪明,他对知县说:“这事容易,一两银子你也不花费,保证你的礼品最佳,列入他人之上。”知县听了这话自然高兴。可是怎么也搞不明白,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于是便机不可耐地问道:“送何种礼物?”师爷从容地答道:“一副普通的寿联即可解决问题。”知县听罢之后直摇头。师爷忙解释说:“包你飞黄腾达。不过,这幅对联必须由我来写,你亲自送上,请中堂大人过目,不能疏忽。”知县满口答应。
第二大,知县带着写好的寿联上了路。他昼夜兼程到了京城。等到祝寿之日到来,知县通报姓名来到李鸿章面前,扑通跪倒说:“卑职合肥知县,受人之托,前来给夫人祝寿!”李鸿章随口应了一声让他起来。知县连忙将上联打开,李鸿章一看:“三月庚辰之前五十大寿”。李鸿章心想:夫人二月过生日,他却写了“三月庚辰之前”,还算聪明。正想着,下联也应声而来:“两宫太后以下一品夫人”。李鸿章一看便跪在了地上。原来,“两宫”指的是慈安、慈禧,李鸿章见了“两宫”字眼自然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于是他命下人将此联挂在《麻姑献寿图》两边。这副对联深得李鸿章赏识。这位知县也因此官运亨通、飞黄腾达了。
这,又不能不说是吃高级拍马饭的大家。
从以上我们的述说来看,将拍马学列为适者生存的学问,则是正中下怀的。
3.拍马史话:一门年轻而古老的学问
说起拍马的历史,可真是有些年头了。从先秦时期的“指鹿为马”开始,我们的文字就有记载了。一个思想博大精深的民族记载着一部拍马的历史,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细心地想一想,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地大物博,什么鸟都有。缺德的故事不少,拍马的故事更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拍马。什么大的学问家、政治家、艺术家……一个一个都是拍马学家。“指鹿为马”算是较为典型的一个。故事说的是秦朝二世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但是他又怕别的臣子不附和,于是就想设法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真会开玩笑,把鹿说成马了。”他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把说是鹿的都给杀了。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传》,尽管离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拍马的性质却丝毫没有改变。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这个拍马经典中也带有“马”字。
如果说“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还只是一个前奏,那么我们说中国拍马历史人物的出色表演就在后台。让我们先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开始。这两位的摇唇鼓舌可是有了名的。现在回头看看他们那副德行不是拍马又是什么?只是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