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非这个拨浪鼓孩子们喜欢,又是九皇子幼时的玩器,苏灵珊专门回过礼,她还不一定记得住呢!
贾攸见妻子神情,安抚道:“无碍,只是想到了些事情。”
苏灵珊见状,知道他心里必定是有些想法,也不言语,良久,见他长叹一口气,方才问道:“师兄,到底怎么了?你和我说说!”
贾攸见左右无人,方才低声对妻子说道:“储君之位,必是九皇子无疑了。”
苏灵珊一惊,说道:“师兄,这话可不能乱说,再说,圣人都未言语,你怎么知道的。”
贾攸长叹一口气,说道:“我本以为,凭着我们几家先前的救驾之功,可以保咱们几家几年内无恙。只是这段时间,我发觉圣人上朝的时候越来越短了,常常不过半个多时辰便下朝了。”
苏灵珊不解道:“这我倒是听说过,不是说圣人是因为太子之事,气伤了神,这才有些精力不济吗?”
贾攸说道:“朝堂上诸人都是这般想的,以为等到圣人恢复了便好,只是我注意到,这半个月来,九皇子留在宫里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些奏折上的朱批,却不是圣人的笔迹。”
苏灵珊讶异道:“你是说!”
贾攸点点头说道:“有些人以为是新换了一个司礼监太监,但是我记得,那分明是雍王殿下的笔迹。由此可见,圣人必定有所属意!”
苏灵珊一想,也觉得有理,要知道披阅奏折,那可是圣人才有的权利,顶多有太子从旁边协助。圣人便是精力不济,即便是放权给几个司礼监的太监,也不大可能让有即位可能的皇子沾手。由此可见,圣人的确心有所属。
苏灵珊问道:“我对雍王殿下了解不多,只是他在朝堂上风评不错,左右咱们家不站队,只要别上去一个人神共愤的昏君就好。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对咱们家会有什么影响!”别像是向皇十二子那般的飞扬跋扈,瞧不起人的傲慢样子便好。
说什么甄家和贾家是老亲,要守望相助。别说两家人好几代没联姻了,老亲也只是当年两家人在金陵时的老黄历。贾家是一门两国公,甄家算什么?出了个奉圣夫人罢了。不过仗着自己奶大了圣人,有那么一份子情谊在,便在江南作威作福当个土皇帝。
就这样,皇十二子上门来拉拢自家时候的那个脸色,真心不好看。苏灵珊因为是个女眷,不好见外男,但是只在里间听到寥寥几句对话,便知道这是个小聪明不少,却无大智慧的人,的确不堪大任。
没有注意到苏灵珊的想法,贾攸说道:“雍王殿下素来低调,在朝堂中也不算显眼,但是却没有敢轻视他。当初他在六部轮转了个遍,竟然没出岔子,可见是个实干的,下面的人糊弄不了他,十分精明。至于影响吗?咱们府上的元春还在雍王殿下的府里呢!”
苏灵珊一回神,说道:“是啊,我都差点忘了,元大姑娘还在雍王的府上呢!听说过得还不错。”实在不是她这个做婶娘的冷心,实在是一来,自己有自己的子女要关照,对几个侄儿侄女,不过略略关注,尽了本分便可,也不好做的太过,叫人家亲生爹娘不好做;
二来雍王府虽说不像大内皇宫那般森严,但是出入也十分严格,等闲进不去,自己只知道大侄女在里边没吃苦便也就罢了;
三来她自己也有些怨言,二哥二嫂自个儿没本事,竟然想着指望卖闺女,京中但凡是有见识、疼女儿的人家谁舍得把自己的闺女往宫里送,多是些没落勋贵,只指望着攀附些裙带关系。结果贾家二房这么一做,知道的是二房猪油蒙了心,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荣国府男人没出息。偏生当时贾攸夫妻远在西南,消息不便利。当夫妻两个回京之后,当时苏灵珊出门做客,可是听了一耳朵的风凉话。
四来,元春当时的处境不可谓不尴尬,国公府出来的嫡孙女,竟然在宫里没个着落,险些累得底下的妹妹们婚事艰难。最好还是自己的丈夫出力,使了不少劲这才把她弄出宫来,嫁了雍王这才算玩。
虽说自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自己对元春这个侄女的观感还不错,但是想到她的爹娘,自己真是无话可说了,就这样还埋怨自己夫妻两个不出力,简直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只是,这样一来,二房的二哥二嫂,怕是就要抖起来了。
贾攸不理会妻子的想头,说道:“无碍,左右雍王已经有了嫡子且已经站住了,便是咱们家元春再生下皇孙,凭借咱们家的能力,也能够保住他们母子。”
苏灵珊听了这话,点点头,似乎是赞同他的话。但是内心深处却撇撇嘴,师兄真是天真,你还以为是自己给人家庇护,指不定过几日,人家还不领情,以为是自己的面子大,你是被人家照拂呢!
只是她心里虽然这样想,却没有说出来,毕竟她也知道,自己的丈夫虽说有本事,可到底只是男人,对女人们的想法未免有些天真,哪里知道内宅女人们的真正的内心想法,说了想来他也不会相信。
算了,自己注意些便好了。苏灵珊心里默默想到。反正二嫂那些手段,自己也都见识过,翻不出花去。
良久,贾攸方才说道:“无事,你安心吧!雍王殿下把自己用过的玩器送来,想来对咱们家观感不差。且我上次为元春一事见过他了,的确是个好的。不必担忧!”
正当贾攸夫妇在房里谈着私房话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在宫里,也有一对父子的谈话,涉及到了贾家几人。
第103章 圣人心意贾母询()
“父皇,扬州巡盐御史林海的折子,他禀报了江南的几处异动,江南世家似乎有些串联。”雍王捧着一个折子恭敬地说道。
圣人坐在上首,原先是微微合着双眼,闻言睁开眼睛,精光一闪,看得雍王殿下心里一惊,所以说打着盹的狮子也是狮子,这番威势!
只听到圣人说道:“这帮家伙,怕是得了什么消息了。”
雍王点头道:“应当是这样。”虽说圣人的病症都被保密,但是这几日,圣人在众人面前出现的时间的确短了些,不得不让人怀疑。
那些大臣便也就罢了,圣人的几个儿子可不是吃素的,自然感觉到了自己面圣的时间越发少了,而老九在宫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也不傻,自然在自己的心中有所揣测。
更有些心慌的,早早预备谋划起来,说起来,江南的异动可能就是这般原因造成的。
圣人显然也想到了这番原因,他叹口气道:“到底是老了,以往我年轻的时候,谁敢做这些小动作?”
雍王忙劝慰圣人要安心静养,又说道:“父皇,那您看这林海的折子,我瞧着这折子里,林海似乎有些退意。”
这是自然,说到底,这都是你们徒家的家务事,他一个外臣参合进来算什么?要是他前脚苦心巴拉把人家扳倒了,后脚两兄弟和好如初,自己怎么办?更别说,江南风云再起,几大家族似乎都有些蠢蠢欲动,想要取林海而代之。
毕竟,所谓“大业”不就是用银子堆出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吗?巡盐御史这个位置着实紧要。若是有林海在江南盯着,他们一年的流水便至少要少个上百万两银子。利润如此丰厚,也难怪他们瞧林海不顺眼,光是暗杀便是好几拨了。
圣人问道:“你怎么看这件事?”
雍王说道:“林海到底在江南也已经快十年了,虽说父皇信赖他,但是到底这么些年过去了,江南这两年也不太平,他有些力不从心也是正常的,听闻他的一双儿女都送到京中贾家了,可见也算是尽心了!”
圣人闻言,说道:“你这是替他说话了!”
见雍王似乎有些不安,笑道:“无碍,林海是个好的,想来你也是起了爱才之心。这么些年,他对我也算是忠心耿耿,在盐务上也有一手,有能力,不是那等贪得无厌之人,不然我也不放心把他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这么久。也罢,要是可以,不要叫他没个下场。”圣人心知肚明,林海是绝对忠于自己的,毕竟自己在他周围放了好几个暗卫,既有保护之意,也有监视之意。若是他立场摇摆不定,自己早就发现了,怎么可能放心他?
雍王见状,松了口气,他现在看着前途大好,自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惹怒父皇,让他怀疑自己结党营私。若是真的便也就罢了,偏生自己这回只是想要给贾攸送个人情,把自己搭进去便有些不值了。
雍王于是问道:“父皇,那您打算怎么办?”
圣人眯了眯眼,说道:“预先取之,必先予之。我倒要看看,有多少牛鬼蛇神在那里蹦跶。告诉林海,两个月后有人接手接任,这段时间让他先支撑着,到时候他便可以回京了。”
雍王心里一惊,父皇这是放了个饵,打算一网打尽啊!这份心思,谁能想到他是惯来被称为仁君的帝王呢?
圣人看了一眼雍王,说道:“待朕把这件事情处理了,交给你,也妥当些,朕也安心多了。”
雍王闻言,心里激动,这是圣人第一次在自己面前谈起这个话题,不同于以往只是晦涩的暗示,此番,算是明确地说出了他的打算。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说道:“儿臣,儿臣绝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圣人看了下边跪着的儿子,他不算是最优秀的,也不是自己最喜爱的,但是矮个儿里边挑高个,老九算是最合适的那个了。若非这几年的一系列事端,自己是绝对没有想到把位子交给他的。毕竟,在自己的心目中,这个位置的最终人选,只会是自己一手栽培长大的太子。
只可惜,时也!命也!太子无福。自己这样做,也算是对得起徒家的列祖列宗了,为了大齐江山,这也是必须的。
他叹了口气,说道:“行了,你先下去吧!让朕好好静一静。”
雍王见状,忙关切圣人身体是否康健,见圣人说并无大碍,这才离去。
见了他远去的背影,圣人心里宽慰了不少,不管怎么说,老九的这份孝心倒是难得的。
话说那头贾攸夫妻叙了话之后,夫妻两个正打算传饭,忽然听到说贾母那边有请,夫妻两个忙起身去了贾母院中。
正奇怪今日几个小的怎么不在,毕竟往日里,贾母这里可是热闹极了,黛玉并三春等人都会陪着贾母用饭。
见夫妻两个疑惑的样子,贾母遂解释道:“今日里玉儿她爹娘给她送了不少好东西,玉儿素来是个大方的,便带着几个姐妹们去看了,我正好有事情要问你们,便叫她们不必陪我,自己用膳便是。”
贾攸正好奇想问是些什么事情,却被贾母用“先用膳,吃完饭再说”的理由制止了。贾攸索性也懒得猜测,只是静静地和妻子用了膳。
待下人们撤走了饭菜之后,见周边并无什么人,贾母吩咐鸳鸯在门口守着,方才慢条斯理地问道:“阿佑,东府这两日,是不是出了不少大事啊?”
贾攸闻言,虽有些吃惊,毕竟自己的母亲已经多年不管外边的杂事了,但是也知道若是想要知道,母亲必是能够知道的。毕竟宁国府的事,满京城都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
他有些尴尬,说道:“母亲,您也知道了?”
贾母闻言有些恼怒,说道:“虽说咱们府里和东府已经隔了几代,但是到底同宗同族,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当年贾家一门两国公,相互扶植,那也是一段佳话。如今两家人也是亲如一家。东府在外边丢脸,咱们府里能得个什么好?”
说完,越发有些生气,说道:“你也是,怎么不劝劝你敬大哥哥,任由他在外边乱来,贾家的脸面都没了。”
贾攸闻言,无可奈何地说道:“母亲,您别生气,听我慢慢道来。敬大哥哥这么做,是有原因的。”说着,她便将可卿的身世、宁国府的把柄、贾珍的不像话以及那起子刁奴的恶习一一道来。
许多事情,例如可卿的身世,那是连苏灵珊都不知晓的。虽然知道丈夫这是为自己好,但是和苏灵珊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只是碍于贾母在这儿,只好按捺下心里的想法。
贾母听儿子把事情的尽管一一道来,又见许多事情竟然是自己的儿媳妇也不知晓的,知道必是隐秘之事,顿时也有些后悔。
但她还是好奇问道:“你是说,你敬大哥哥这么做,是为了洗脱掉宁国府的脏水。”
贾攸确定地说道:“应当是这样,您也知道,珍哥儿在族里和京□□声都不好,这也就罢了,但是不能叫他拖累了咱们两府的名声啊!蓉哥儿还年轻,何必受他父亲的拖累,别人瞧不起?”
贾母听到这话,虽然有些吃惊于贾敬的心狠,舍了儿子保全孙子。但是此时心里也有赞同了,说起来,比起一个儿子,还是保全祖宗家业更要紧些!
见贾母接受了自己的理由,贾攸复才说道:“母亲放心,咱们府里一向来乐善好施,是出了名的大方慈善之家,那是有口皆碑的。东府虽说现在名声不好听,但是拿下了那么许多品行不端、仗势欺人的管事,已经比以往好了不少了,之后等到蓉哥儿一上来,再努力几年,想来人们对他们府里以往的那些事儿也会忘得差不多了。”
贾母一听这话,才算是放下心来,听到贾攸说东府拿下了不少刁奴,顿时想起了什么,说道:“阿佑,当年你在府里清理下人,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东府和西府的老祖宗当年是一起拼杀出来的,又是亲兄弟,封了国公后又比邻而居,素来亲厚。两家的下人素来都是联络有亲的。
既然东府出了事,西府想来也不会避免。只是自己的儿子自己是知道的,绝不会姑息这种挖自家墙脚的行为。那么,就是当年的那件事了。
贾攸没料到母亲竟然想到了许久前的事,叹了口气,遂也不隐瞒,说道:“母亲,的确有那么点原因,当然,也有因为倚老卖老的,在主子面前耍威风的,当年便一起打发出去了。”
贾母一听有些疑惑,问道:“我记得当年咱们家处理下人,风平浪静的,也没有像东府这般要打要杀的呀?”
苏灵珊一听婆婆这话,心里暗道:还风平浪静呢!您是没看到一说要放下人出去,那一个个的,排着队找门路,当年那赖大家的门前,那是围了不少求请的人啊!若不是这样,自家爷至于亲自出手把赖大一家都放出吗?
贾攸叹道:“母亲,东府敬大哥哥这样做,是因为府里名声本来就不好,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反而能够把事情推到那些刁奴身上;咱们家,我到底是个文官,注意名声,不好大喇喇地把咱们的丑事往外传,这才轻描淡写地处理了。”
贾母这才知晓,方才安下心来。
鸳鸯尽职地站在门口看着,却没有注意到,在贾母房外的一个小角落里,蹲着一个□□岁的小丫头,因为身量矮小没有被人瞧见,只见她靠在窗下,竟然是将屋子里的对话都听了去。
第104章 小丫鬟告密王氏知情()
那个丫头也不知道偷听了多少东西,乘人不备便跑掉了,迎面撞上一个送果子的丫头,慌里慌张地道了歉,往院子外边奔去。
送果子的那丫头气骂了一句:“你个不长眼小浪蹄子,急匆匆地赶着去投胎啊!”但是见她迅速没了踪影,自己手里又端着东西,倒是不好去找,只好按捺住心中的不满。
径直往屋里走去,见到鸳鸯站在门口,笑道:“姐姐在这里辛苦了。”
鸳鸯见她脸上还带着些怒气,不由笑着回道:“主子吩咐的差事,不算太辛苦。倒是你,鼓着张脸,谁惹你生气了?”
那丫头皱着眉头说:“也不知道是哪个不知事的丫头,急冲冲往外走,险些把我端着的果盆都撞落了,险些害的我要吃主子们的挂落。”
鸳鸯一听,有些纳罕,这院子里还有其他人?怎么自己没有注意到?摇摇头,不想这些了,她只是说道:“行了,我知道了,改日里我把着院子里的丫头都拉出来,叫你训训,省的他们不懂规矩!成日里莽莽撞撞的,哪一日冲撞了贵客可不好!”
那丫头闻言道:“早该如此了。”
鸳鸯听她这么一说,笑笑也不言语,只是说道:“你且跟我在这里候着些,老太太和三爷、三奶奶正在议着事呢!”
那丫头见鸳鸯没有打发自己走的意思,内心暗喜,怪不得人家都说鸳鸯姐姐是个好人,不说别的,单单是她从来不会夺了下边人在主子面前露面的机会。这点,贾家诸房太太身边的大丫鬟都很难做到。
他们这群下人,除了自己差事做得好让管事赏识,余下的路便只有靠在主子面前多露脸,才能往上爬了。
于是她不由对鸳鸯多了几分感激。
鸳鸯倒是没有察觉到,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她自己也是从底下的小丫鬟一步一步升上来的,自然不愿意刁难下边这群人,给个盼头罢了。
那小丫头出了贾母院中,左右看看无人,便拐了方向,装作无事般走了进去。若是府内的人见了,必定知道,那是二房的位置。
这小丫头名唤作雨露,刚刚进贾母院子里不过半年多的时光。平素里为人也十分低调,因此也没有多少人注意她。
只是众人不知道,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小姑娘,后边站着的,竟然是二房太太王氏。
真要说起来,王氏往贾母院子里插一个人也不是存了什么坏心眼,只是她自知自己不得婆婆喜欢,生怕将来有朝一日,老太太没了,叫他们二房吃了亏。
因此,她见这雨露的老娘是个贪财的,这雨露也不是个安分的,故而先是收买了她的老娘,又允诺雨露将来将她赐给二房二少爷贾宝玉做姨娘,这才算是在贾母院子中插下了人手。
至于做姨娘这件事,王氏不过是随口一说,一个下贱胚子,见她家宝玉长得好就看上了,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不过老太太院子的确被她经营地铁桶一般,寻常安插不进人去,若不是这个雨露有个表姑姑在贾母院中当差,就她这条件,还不一定进的去呢!
王氏也是无法,这才想了这个法子,但也只是以防万一,生怕在自己不注意的时候,老太太的私房被三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