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儿见她问话,似乎升起了不少希望,眼神一亮,说道:“不过一尺多些,位置也很隐蔽,也看不大出。只要先补上,之后禀告了环三爷,想来三爷也不会太过责罚。只是我的手艺不好,没敢下手,也怕弄巧成拙,给补坏了。姐姐可能帮帮妹妹?”
丁香闻言,似乎有些意动,但是转头看看自己的身后的房间,想到自己的职责,又有些犹豫。
那典儿见状,似乎是明白了她的为难之处,遂说道:“若是姐姐放心的话,便叫妹妹在这里替您守着,索性这里是二老爷的书房重地,没什么人来往,想来也不会有人来打搅,再说我也会在这里看守着,不会出了什么岔子的。”
见丁香还有些犹豫,她越发哀求,道:“好姐姐,算是妹妹求你了,那件袍子就在前面走廊拐过去的屋子里,针线剪刀都是在的,若是姐姐速度快的话,不过一刻钟,想来就可以完成。我认识的针线好的姐姐也不多,此刻大多应该都在当值,实在请不过来,拜托姐姐了!”
丁香听了她的哀求,却是有些怜悯,又想到典儿这话说的也有些道理,不过一刻钟的功夫,想来也无碍,贾家内院,哪里能出事?想了想,到底应下来这桩事。在典儿的指点下去了她所说的那间房间。
殊不知,在她的身影消失在走廊拐角之时,又有一名妇人带着一个丫鬟出现在了典儿的面前。那妇人赫然便是李氏。
不过她没有开口,而是身边的丫鬟金珠上前热切道:“多亏了妹妹相助,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典儿说道:“当年我母亲病重,若非姨娘出手相助,不知道还会遭多少罪,姨娘的恩情,典儿是万万不敢忘记的。”
李氏听了她的话,点点头说道:“你是个不忘本的孩子。”又见到典儿有些紧张的样子,遂安慰道:“你不必担忧,我们才不会对个孩子出手,只是在房间里看一圈便出来。”说完李氏也不看两人的神情,悄悄的推开了屋门,进了去。
典儿和金珠在屋外候着,典儿有些慌张、也有些害怕道:“金珠姐姐,姨娘来这里到底来寻些什么东西啊?”
金珠心里其实也不清楚,但是也不好说,只是按照李氏给她的解释说道:“有件要紧的东西,是我们姨娘的至宝,不知怎么的给弄丢了,姨娘听说了些消息,这才不顾被发现的危险来寻的。你可千万要管好自己的嘴,别泄露了风声出去。”
典儿心里一惊,姨娘的至宝,怎么会在老爷的外书房处呢?
见她若有所思的样子,金珠决定添一把火,意有所指道:“谁知道呢?这里往来的,除了老爷,似乎也没几个人了。”
典儿不言语了,她觉得自己似乎猜到了一个大秘密,这老爷的书房附近,后院的姨娘们多是不来的,要说来的最多的,除了老爷以外,似乎只有太太了。再联想到这几年太太和姨娘之间的争斗,她似乎领悟了什么,大概是太太又使了什么阴招,叫姨娘发现了,这才前来破局。
明里暗里似乎说了一大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金珠只是本着自己的本心,站在李氏的立场上,将什么有的没的都推到了王氏的身上。其实金珠自己本人对此事也是不大明了,只是她素来对李氏忠心耿耿,对王氏自然有些成见,但凡姨娘有些不寻常的举动,她都推给了太太。
但是见到典儿一脸恍然的模样,似乎领会到了什么,一脸我理解,我懂了的样子,她也不知道这丫头自行脑补了什么,索性就不接着往下说了。
屋子里,李氏进了门,一股凉意席卷而来,看来是放了冰盆,她走得悄无声息,但是速度却不慢,她知道,典儿能给自己争取的时间也不长,自己必须速战速决,也不能惊醒了屋里的人。
挪着步伐进了里屋,看着睡在塌上的少年,一股亲近之感油然而生,李氏不知道这是因为真正的血缘牵引的原因还是自己思子成疾产生的幻觉。但是她清楚,这是自己离真相最近的一步了。
若是答案就是她心中的猜想的话,那她算是梦想成真;但是若是不如自己的猜想,那她会真正绝了心中的念想,全心全意孤注一掷投入到对太太的报复中去。
天气挺热,尽管屋子里摆了个冰盆,但是为了防止这些少爷小姐们用太多冰块反而着凉,冰盆放的离榻子兵部近,脱去了外袍的上年只是在上身穿了件短袖的内衫,身上披着一条薄毯,躺在榻上,睡得很熟。
李氏张目望去,他的两条胳膊都可以清晰看到,只是那胎记在右手的胳臂一侧,正靠着墙,李氏的位置,看得不甚清楚,正当她犹豫是否要冒着惊醒孩子的风险上前几步时,鹏和翻了个身子,另一只胳臂顺手就翻了过来,明明白白地显露在李氏的面前。
第140章 知真相李氏隐忍()
“呼——”李氏长叹一口气; 记忆中的那块胎记赫然映入眼帘。她的心不由自主地震颤了一下,虽然先前已经在心里预设了好几遍; 做好了足够的心里暗示。但是; 但事情的真相在她面前袒露无疑的时候; 她的心情着实难以名表。
眼前这孩子,她痴痴地望着鹏和熟睡的面庞; 是她的亲身骨肉啊!
李氏之前心里的谜团、揣测,都在此刻真相大白。她当年那个素未谋面的父亲; 应当就是秦家人吧?不然,他们也不会费尽心机地将孩子认回去。毕竟再怎么说; 她的孩子,也是京城贾家的子嗣; 若是没有这一层因素,贾家的子孙是绝不会流落在外的。
她看着眼前的孩子; 犹豫、踟蹰着上前; 想要摸摸他,但是在手伸出去的那一刹那,又像是忆起了什么似的,赶忙收回了自己的手。
不行,决不能暴露出这件事情来; 李氏似乎明白了什么。自己决不能暴露出和这孩子的关系; 有自己这样为人妾侍的生母,对于孩子来说才是真正的灾难。自己若是执意要认回他来,又叫孩子如何自处呢?
李氏强按着自己扑上去抱住孩子的冲动; 只是静静地看着,内心的满足、迟疑、骄傲洋溢在胸前,品味着这份幸福,她似乎开始回想起当年那个小小的婴儿在自己的怀抱中的那种感觉,尽管就抱了那么一会儿,但是却刻骨铭心。
李氏在房里发了一会儿呆,又过了一会儿,门口传来轻轻的扣门声,惊醒了沉思中的李氏,她回过神来,知道是时候自己该走了,不然容易暴露。
她看着沉睡中的鹏和,死死地看了一眼,咬咬牙,转身离去。
见她出来了,金珠才算放下心来,道:“姨娘,您可是出来了,在过一会儿,丁香来了,可就不好解释了。”
李氏压抑着自己异样的情绪,说道:“无妨,咱们走吧!”
又对典儿说道:“今日多亏你这丫头了,这银钏子虽然纤细,但是好在上面的那颗珍珠还算值点钱,就当姨娘我谢谢你了。”说着,李氏抽出了一根银钏子塞到典儿手里。
典儿见那银钏子的精致模样,顿时先喜欢了三分,又推辞不过,方才半推半迎地接下了李氏的赏赐,内心喜滋滋的。对于李氏后来说的不要叫别的人知道今日这件事,她也是满口答应。
见状,李氏自然是满意地离去。
典儿目送着她远去的背影,方才放下一颗心来。
“妹妹在看什么?”突然背后传来了丁香的声音,唬得典儿心里一跳,方才转过身来,看着笑语盈盈的丁香说道:“姐姐险些吓死我了。”
又解释道:“方才听到那边有些声音,似乎是李姨娘的声音,又看到她的身影,果真是她,就多看了几眼。”
丁香笑道:“李姨娘是二老爷房里的姨娘吧?和你有什么关系,这么关心人家。”心里一定,方才从她的方向也看到了一道身影远去,还以为是谁进来了呢?原来是李姨娘经过,自己也见过她几回,看着背影的确挺像,典儿这丫头说的倒是实情。
典儿似乎有些羞涩“姐姐可不要笑话我,您可不知道,咱们二房这几位主子里,太太平素里不苟言笑、赵姨娘一脸小气吝啬模样,独独李姨娘最是和善慈悲不过,妹妹我也曾经受过李姨娘恩惠,因此,每每见了姨娘,总想着有什么可以帮帮她,还了这份恩情,因此总是关注着李姨娘。”
丁香闻言,遂笑道:“这有什么好笑的,你知恩图报,这是件好事啊!只是——”丁香环顾四周,低声说道:“只是不要叫你们太太和赵姨娘知道了。”心里对典儿却是点点头,是个知恩图报的好丫头。
典儿知道丁香是为自己好,赶忙点点头连番感谢,表示自己知道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丁香方才说道:“对了,你家三爷外袍我给补好了,就放在桌子上,你回去看看,若是有什么不妥的,赶紧来告诉我,若是可以,你就在屋里等着服侍你们三爷就行,不用过来了。之后你给三爷认个错,以环三爷的性子,想来这件事就过去了。”
典儿点点头,感激道:“多亏了姐姐出手,不然妹妹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丁香见状,笑道:“于我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你且去吧,几位爷也差不多该醒来了。”
典儿点头称是,别了丁香离去。
此后她又向醒来的贾环认错,念着她这么些年服侍自己,也算是劳苦功高,贾环本就不是什么刻薄人,见她满脸懊悔的样子,索性就放过了这件事,按下不提。
这件事情也就被压下,除了几个当事人,无人得知。
而这边,李氏直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里,一路上碰见了赵姨娘,也没搭理人家,只是的淡淡地问了个好,就一屁股坐在自己的床榻上,陷入了沉思。
见她模样,金珠难免有些担心,从前几日开始,姨娘就显得有些不大正常,经常自己一个人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她不由担心起来:姨娘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失了老爷的宠爱,那可怎么办啊?
她的担心其实不是没有道理,归根到底,王氏才是二房的女主人,纵然其不好接近,但是到底是真正的女主子,想要拍她马屁的人自然不少。
李氏虽然没有直接对王氏母子出手,但是她和赵姨娘之间的往来是瞒不了别人的,加上自打李氏和赵姨娘往来频繁之后,贾环变得愈发出彩,快把贾宝玉都挤兑下去了,这些明摆着的事实王氏不会看不到。
她对两个姨娘的联手也是有所察觉的。只是可惜贾政对李氏十分宠爱,叫王氏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便是赵姨娘,纵使没有前些年受宠,凭着儿子也能叫贾政多给她几分颜面。因此王氏只能暗恨,不好直接出手。
作者有话要说: 先发一章,另外,昨天没有更的,今天补上,我再码一章,争取12点前发上来。
等不及的小伙伴们可以等到明天早上看。
第141章 诉丫鬟主仆真情()
毕竟要知道前些年她对李氏的出手是真正触了贾母和贾政的逆鳞; 当时虽然没有直接让她认了罪名,但是之后的整治是少不了的。此外; 府里折损的人手才叫王氏心痛不已; 因此; 她也不敢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贸然出手。
但是若是李氏有朝一日失了宠,身边又没个儿子傍身; 那太太就有下手的可乘之机了。金珠忧虑地想到。
念及此,她难免有些担心地看向李氏; 轻声问道:“姨娘这两日可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李氏回过神来,她刚刚其实一直在默默愤怒。
愤怒为什么母子不得相见; 让自己受尽母子分散的苦楚,就是母子分散; 至少还知道自己的孩子还活着,偏生自己在此之前; 一直以为孩子已经死了;愤怒自己为什么没能早早被认出身份; 以至于不得已攀附男人做了妾室,导致连儿子在身边也无法相认,虽然她知道若不是自己成了贾政的外室,恐怕也不会被发现自己的身份。但是她就是恨啊,恨自己生不逢时; 好好一个富家千金沦落为了一个妾侍。
但是这一切又能怪谁呢?怪娘亲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世便早早撒手离去?怪老爷在自己即将被欺凌的时候挺身而出救了自己?怪秦家人把自己好好的儿子抢回了家做继承人?只能说; 时也,命也!
李氏叹息着想到。
她从来都是一个聪明人,从她当年为了保全自己的清白; 屹然攀附了贾政便可知道,虽然之后的事情想起来,叫她有些追悔莫及,但是从当时的角度来看,又未尝不是她最好的选择呢?
因此尽管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了当年事情的真相,让她情不自禁地想要认回儿子。但是细想之下,她也认清了现实,便是为了儿子,自己也决绝对要把嘴掩地牢牢实实的。不然叫人知道他只是个庶子,母亲当年更是流落民间,当过一段时间见不得光的外室,叫他怎么抬得起头来?
因此,尽管心里有万般不舍,但是李氏还是打定了主意,将这件事埋在自己的心里。
听到金珠的疑问,李氏有些犹豫。她还没有想好要不要把自己的这个秘密告诉自己这个亲信的丫头。但是看着这个丫头担心的眼神,李氏心里也暖了不少,至少还有人是关心自己的。
想到日后还少不得有人替自己出面打探些消息,李氏下定决心要同金珠说起这桩事。
“无碍,金珠啊,你跟着我有几年了?”
金珠笑道:“算算也有五年多的时间了吧。”
“是啊,已经五年多了,当年那个小丫头也长大了。”
“姨娘你说些什么呢?”金珠羞道。
李氏索性说道:“你是接了你姐姐的班进来的,你姐姐可曾和你说过,我当年有个孩儿夭折了的事情。”
金珠听了,默然不做声,她自然知道,而且还知道地很详细,毕竟当时李氏忙着生孩子,而她姐姐却是全程照料着,知道的事情怕是比李氏还要详细。
当年她接了姐姐的班进了李氏的院子之后,怕她说错什么话触怒了姨娘,姐姐金凤特意说了当年的事,意在叫金珠避免在李氏面前谈起婴儿夭折一类的事情,以免触怒了李氏。
这点,李氏是知道的。
金珠说道:“姨娘明鉴,姐姐确实和我提起过的一两句,只叫我别触了姨娘的眉头,叫姨娘平添伤感。”其实她还有几句话没有说,当时金凤同她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的确吐露了一些李氏当年也不知道的事。
金凤对金珠提及,当时为了生产平安,请来的产婆却并非是李氏先前拿钱收买过的那一位,而是老太太带来的一个陌生的产婆,但是老太太说是这位技术好,特意请来的,想着老人家总不会害自己的孙子,金凤也没多想。
当时孩子抱出来,虽然看着有些小小的,但是精神头还好,又是个男孩,可是也没见老爷和老太太面有多少喜色,这也是疑点之一。再说孩子前脚被抱出去,后脚没多久就说早夭了,也叫金凤怀疑。
只是当时金凤年纪也还小,没想到这么多,多是事后回忆起来的不对劲,她也不敢和李氏讲起这件事。一来自己只是个小丫头,对于这种内宅阴私,是万万不敢碰的,况且难道自己还能指责是老爷老太太害了小少爷么?二来当时姨娘因为丧子的原因,精神头很不好,好不容易恢复了过来,又被人下了药。金凤着实不敢提起这件事,怕只是自己的猜测,反而引得姨娘坏了精神。
但是她心中的不解,还是和妹妹说了几句的。
今日见李氏的言语,金珠心里一跳,内心也有了几分猜测,但是却不敢说出来,只是低头说道:“姨娘怎么又想起这些陈年旧事了?”
李氏说道:“金珠啊,你却是不知道,我的孩子,我的儿,他当年根本没有早夭。”
金珠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是这件事,姐姐当年的猜想竟然是真的,当年姨娘生产一事,果然有蹊跷。她一脸惊讶地抬起头,说道:“姨娘,您是说?”
联想起了这几日姨娘的不正常举动,以及今日冒着极大的风险去看了午睡的秦少爷,她一愣,问道:“难道说,您说的小少爷是秦——”
李氏止住她的话头,说道;“是啊,今日我特意亲自去看了那孩子的胳臂,上边的胎记,是我当年亲眼看到的。不可能有假。”
金珠完全呆愣住了:这么可能。但是在这件事上,姨娘也不可能撒谎。
她说道:“姨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咱们家的少爷,怎么可能抱到秦家去了?”
李氏遂把当年的事情的隐情加上自己的猜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金珠只感到天旋地转,没成想这背后还有这般故事。
见姨娘毫不避讳地讲事情的真相告诉了自己,这份信任之情,也叫她感动。
金珠遂跪在地上,说道:“姨娘对金珠的信任实在深厚,金珠绝不会辜负姨娘的信任。”
李氏见状,既觉得心里宽慰,也有吐露内心的秘密之后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说道:“好孩子,我知道你对我忠心,不然我也不会将此事告诉你,你快起来。”
又道:“这件事情,你就埋在自己的肚子里,谁也不要告诉,哪怕是家里人,知道吗?”
金珠自然是连连应是。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第二章,补上昨天的,么么哒!
第142章 142()
金珠自觉得了李氏的信任; 加上随后不久李氏又以各种名义给她家的几个亲人都赏了不少东西,还给她的哥哥谋了个不错的差事; 自此之后; 倒是对李氏越发忠心耿耿了。
而李氏; 因为得了儿子的讯息,尽管仍旧和儿子碰不得面; 但是到底心里安慰了不少,且她再三思量琢磨了一番; 自然也明了儿子作为秦家的嗣子,将来继承秦家家业; 总比跟着她做着这府里二房的庶子要好些。
因此,尽管心中仍有些不甘; 李氏到底罢了认回儿子的心思。
只是到底慈母心肠,暗地里也是哭了几场。好在她是个有些智谋的人; 伤心过后; 便振作了起来。
回想起当日认人时的激荡,又有些后悔自己不该一时没把住口风,将这件事告诉了身边的丫鬟金珠。要知道这等事情,知道的人应当是越少越好的。
不过好在金珠一家子的身契都在她手上,被她拿捏着; 金珠这丫头对她素来也是忠心耿耿; 这件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