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尤之高人一等-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克鲁指着第一个话题说道:“那就按照顺序,先做妇女被迫堕胎。”之所以选定这个话题,一来这本来是前世《真相访谈》第一期的话题,二来这一期节目他的印象很深,甚至连里面阿米尔汗所说的很多经典语录都记得很清楚,所以他希望能用这个第一期给整个节目定下一个基调,毕竟他很忙,不可能每一期都亲自跟着制作。

    ps:终于到《真相访谈》了,这是我开这本书的时候就想写的内容,所以篇幅我打算多占用一些,写完这个节目,再写完尼哈达尔维和班纳吉,对于这本书我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第四百零三章 第一期() 
在拉库马的印象中,自己的老板沙克鲁潘迪特先生虽然是一个成功的电影公司老板、也是一个天才而又大胆的创意人,但是他本人几乎从来不干涉影片或者电视节目的具体制作,按照他的话来说,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外行绝对不要去干涉内行,所以在他的手下工作非常的自在。

    不过这次,老板却是一反常态,亲自操刀开始节目流程的架构和整体的拍摄思路,更让他惊讶的是,他发现老板居然做的非常好,虽然在一些细节上显得很是生疏,但是他对于节目架构的设计相当的有创意而且也相当的让人惊艳,甚至可以说整个架构和话题的推导过程都非常的符合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比如第一期的节目话题是“妇女被迫堕胎”,老板并没有采用常见的方法,而是先进行数据调查,得出了“男婴和女婴”出生率的结构性失调,然后提出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什么在印度会出现通过堕胎来杀害女婴这种社会现象。

    第二步通过社会调查,受访者普遍认为这种现象是因为贫穷和文盲所导致的,这种现象应该只会发生在小城市和农村。然后再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反例和数据来说明,其实很多知识分子和富裕家庭也在通过堕胎来杀害女婴,对之前的“街头理论”进行了批评,再然后开始探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动态过程,导致了印度社会存在这种现象。

    并且通过几个代表性的比较来提醒矛盾性,再用因果性的案例来进行交叉论证。说实话,虽然自己也做过纪录片《黑色妖魔》),而且也认识不少制作电视节目的导演,但是这种严谨而又熟练的运用社会科学方法做的访谈节目,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不由得心里暗自感叹,幸好老板没进导演这一行,否则得羞愧死多少像自己这样科班出身并且自认为做的不错的现役导演,当然了,话也说回来,以老板的身家和地位,他也没必要去做这个,偶尔做一次就当是玩儿了。

    事实上,感到震惊的并不仅仅是拉库马自己,奉命配合沙克鲁的zee电视台制作人和同样对于制作和导演很有研究的阿米尔汗也都非常震惊,尤其是阿米尔汗,他对于沙克鲁亲手给他撰写的开篇寄语,叹服的无以复加。

    “我演电影时,在不同的角色中,体验过不同的人生。还有另一种人生,就是我自己的人生:卸去演员的身份,作为一个人,以我的方式存在。生活中,思绪如风般吹拂着我的脑海。我读报纸、看新闻、与朋友闲聊、和陌生人交谈,总有一些事触动我的心弦。

    一方面,印度在崛起,蒸蒸日上,作为一个印度人,我感到高兴和自豪。但是,在社会中还有很多令人心酸的事实,我们却对此熟视无睹。这些苦难,却让我深感不安,感到哀伤。有时我会想,干嘛要去思考这些与我无关的事情呢?我的生活幸福美满,别人的苦难与我何干呢?但是它确有干系。因为我也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份子。一连串的事情把你我和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联系在一起,一呼一吸中,体会心中的共鸣。

    如果甘地、提拉克、鲍斯、尼赫鲁、智者阿扎德仍然在世,我们有何颜面去面对他们。我们的先人怀抱梦想,为自由而奋斗,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像现在这样的印度吗?所以,我在这里,希望听到、学到些什么,希望和你们有所交流,发现问题的根源,看到事情的真相。

    我想讨论一些关系印度民生的话题,不责难任何人,不中伤任何人,也不制约任何人。人人都说,伤害我们的人近在咫尺,或许我们都有责任。现在,与我一起踏上这段旅程。一起去寻找、去发现、去学习、去分享,一起去揭开这些难题的谜底。”

    在这样一段开篇寄语和片头之后,镜头切换到了演播室,第一期的《真相访谈》正式开始。在一开始,阿米尔汗并没有坐在主持人的位置上,而是坐在了观众席的台阶上,缓缓说道:“谁是我们最重要的人?很多人都说是母亲,母亲是孩子眼中的神,他们是宁可自己挨饿也要孩子吃饱的人,他们的爱是最无私的,可是有人却要破坏这种母子的爱。”

    接着一位名叫阿米纱的女人被邀请上了采访席,她和丈夫结婚11年,01年怀孕,去医院检查知道是女孩后,婆家就骗她再去医院检查一次,然后串通医院流掉孩子,阿迷莎在没有意识的状态下被流产,之后的八年中这种情况又出现了六次。阿迷莎最后一次怀孕后只好跑回娘家,孩子生了两个月后,婆家怕人说闲话才把他接回家。后来婆家把她赶出家门并用孩子威胁她离婚,如果不离婚就永远见不到孩子。在和孩子分离三个月后,阿迷莎在律师的帮助下见到了女儿,现在该案件还在审理中,阿迷莎做接线员工作独自抚养女儿。

    更让人无语的是,在上诉的时候,受理的法官在没有开庭的时候直接就对阿米纱说:“我根本就不觉得你的婆家有什么错,想要一个儿子是每个家族的愿望,这有什么问题么?”连一个法官都是这个态度和思想,我也真是有些无语了。)

    为了找到符合标准的受访嘉宾,拉库马和zee电视台的制作人费了不少的力气,倒不是说这样的人选很少,实际上正好相反,在印度像阿米纱这样遭遇的女人很多,但是没有几个人敢于站出来、敢于在电视上面对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所有人说出自己的故事,最后还是沙克鲁花高价才请到了几个人,而这个阿米纱之所以会获选,是因为她跟沙克鲁的妻子阿米纱帕泰拉同名,看到她的遭遇沙克鲁的心里莫名的有一丝酸楚。。

第四百零四章 光棍队长() 
采访完阿米纱之后,接着又采访了一位名叫芭尔温的受害者,跟阿米纱的经历差不多,她生了两个女儿,中间被强迫流产n次,为了保住孩子,她根本不敢让丈夫知道自己怀孕。最后惨遭丈夫的毒打,然后大屏幕上放出了她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候的照片,上面芭尔温凄惨的样子让在场的很多人都不敢直视,事实上,即便是现在,如果仔细观察,依然能在她的脸上和身上看到一些痕迹。

    在采访完两位可怜而又勇敢的女士之后,阿米尔汗站起身来神色凝重的说道:“阿米纱和芭尔温的遭遇到底是个别现象还是社会风气呢?让我看一下这些数据,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5年印度流掉了三千万女婴,而男女比例从1995年的862比1000女比男)已经降到了814比1000。那么,对于这种现象,社会大众是如何看待的呢?接下来,我们看一组街头采访。”

    街头采访播放之后,阿米尔汗总结道:“看来大家都认为这种现象仅仅只发生在农村和低素质的人口之中,那么事实是这样的么,下面我们有请库拉那医生。”

    接下来走上受访席的是这位女士名叫米杜。库拉纳,是个医生,医生啊,她的丈夫是IT人士,公公是德里大学历史教授,婆婆是某校副校长,两个小姑子分别是数学博士和教师,高知家庭啊。可婆家依旧要求米杜做B超,不肯去就骗,知道怀的是双胞胎女娃就虐待,娃生下来恨不得赶快死掉,甚至不惜亲自动手——婆婆把娃连人带床从楼梯上踢下来,万幸的是妈妈事先绑好安全带,娃最后没事

    接着做过相关调查的拉姆先生表示教育程度高更不待见女婴,什么外企白领、医院医生、大学教师、政府官员都一样,还弄出个产业来——做B超是男孩就收家长的礼金,是女孩就做流产,怎么都能捞钱

    妇科医生班地说流产女婴始于70年代,当时印度人口过多引起资源匮乏,政府宣传生男娃能节约资源,于是全面推广性别鉴定,一发而不可收拾,现在性别鉴定产业链的价值有200亿/年,仅仅B超仪的销售利润就极高,因为虽然买起来贵了一点,但一般半年多就可以收回成本是,所以现在几乎每一家医院都有这样的项目。我很是不能理解印度的逻辑啊,嫌人口多就计划生育呗,为毛说男娃节约资源啊,难不成男娃们能喝西北风长大,再说那么多男娃以后怎么办,组建世界第一基军团吗?)

    再然后两位记者暗访印度40城市的140名医生的偷拍录像,他们用针孔摄像机拍下了从事性别鉴定行业的医生,这些医生的工作甚至包括把处理新生儿,只要给钱,把孩子扔进河里活着埋掉都没问题。

    “流产女婴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下面连线一个村里的光棍帮”说完,阿米尔汗身后的大屏幕上就出现了一大堆的青年男子,看背景很明显这是一个乡村,这些男人都坐在大树下面的长凳上,见到屏幕对面的阿米尔汗和众多观众,都热情的挥手打着招呼。

    阿米尔汗笑着向他们问道:“据说你们村里的未婚男人都在这里了?看起来好像不少啊。”

    一个带着帽子的家伙叫道:“这还不全呢,还有几个家伙没好意思过来,我们村里现在单身的男人都二十多个了。”说着,指了指身边一个穿着衬衫皮鞋、看起来有些苍老的男人说道:“他都已经三十五岁了,还没找到老婆呢。”

    “那你们为什么不找呢?”阿米尔汗明知故问道。

    “我们也想找啊,可是附近的年轻女孩实在是太少了,我们根本就没有结婚的对象来进行选择,要不然阿米尔你帮我介绍一个吧。”

    阿米尔汗笑着摇摇头道:“不好意思,我身边的适龄的女孩都已经结婚或者有男朋友了,如果以后遇到合适的,我会帮你介绍的。”

    这个时候,另一个家伙忽然起哄道:“阿米尔,要不然让你的好朋友、号称永远单身的萨尔曼来我们这里做我们光棍大队的大队长吧!”

    “好啊,好啊,这个要求我一定帮你们带到,没准他真的会很感兴趣呢。”阿米尔哈哈大笑道,不过心里却在吐槽,谁说萨尔曼是单身的,这家伙只是不公开罢了,他女朋友卡特里娜卡芙可是身高174超模出身的大美女呢!

    在台下的沙克鲁看到这里,心里不由得感慨,有人说印度人是天生的卓别林,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能够自得其乐,看来这话并没有说错,就连这么郁闷的事儿他们都能说的喜笑颜开的,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十年后的中国也在发生,男女比例的失衡导致了大量单身汉的出现,只不过中国的情况并没有印度这么严重罢了。

    就在沙克鲁胡思乱想的时候,台上的阿米尔汗结束了誉光棍大队的连线,转头继续说道:“现在印度已经产生了2000万光棍,这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贩卖人口,婚姻形成市场,你买我卖好不热闹,据一些相关人士所说,情况远比我们的想象还要严重,贩卖人口已经开始,仅拉贾斯坦邦的艾瓦每年就购买15000新娘,而被贩卖的新娘又对本地新娘形成很大压力,即使离开村子,城市里的光棍大军也会不断骚扰姑娘们,甚至泼硫酸,绑架,强X、轮X等恶件。”

    最后阿米尔汗总结道:“如何对待女孩反映的是人内在的思想,每个人都要对此负责,政府法律虽然应该起到主要作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们思想的转变!”

第四百零五章 不堪回首的童年() 
做完了第一期,第二期沙克鲁就不亲自操作了,而是坐在了观众席上观看阿米尔的表演。果然,阿米尔的处理方法跟沙克鲁略有不同,一开场他并没有直接提出主题,而是跟现场观众做了一下互动,向大家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大家来猜一猜,据调查,全印度受到过性侵犯的儿童比例是多少?”

    底下的观众有的回答是百分之二、有的回答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有的回答是百分之十,甚至说百分之十的观众自己都笑了起来,很显然他并不相信比例会高到这个程度。

    但是接下来公布的数据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因为这个比例居然高达百分之五十三,这里面要解释一下,儿童性侵犯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比较严重,包括强奸猥亵**拍照等,占21%,另一种包括强吻观看****视频等,占32%,合计一共是百分之五十三。

    就在在场观众都被这个超出想象的数据震惊的时候,阿米尔汗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数据显示,我们的孩子并不安全,那么孩子在哪里、跟谁在一起才是安全的呢?”

    有的观众说跟父母在一起最安全、有的说在家跟爷爷奶奶一起最安全、有的说是在学校。

    对于这些回答,阿米尔汗笑着说道:“电视剧和电影里经常告诉我们最危险的地方其实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但现实却告诉我们、最安全的地方其实却是最危险的地方。”

    接下来阿米尔采访了一位来自北方邦的女孩安娜米卡,由于为了保护**,所以她并没有以真面目出场,不过在大屏幕上给出了一张她六岁时候的照片,六岁时候的安娜米卡萌萌哒,显得狠可爱。

    但也就是在她六岁的时候,父母给她请了家庭教师,每次上课都单独呆在房间,禽兽老师借这个机会骚扰了安娜米卡7年,家里的22个大人都没发现,还和禽兽老师相处融洽,只有安娜一人生活在恐惧中,因为即便她说了,也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话。

    采访结束之后,阿米尔汗说道:“说孩子在家最安全,这实在是太过于自信了,因为******儿童的罪犯中占多数的都是家庭里的亲属或者朋友,他们的方法都是先取得父母的信任,然后开始行动。”

    第二位受访者辛德瑞拉看似生活幸福,父母慈爱,衣食无忧,其实她的童年一片黑暗。辛德瑞拉的母亲患有肾病,每周需要离家父亲陪同去另一个城市做透析,这样每周有一两天只有小辛德瑞拉和哥哥在家。父母一位年长受尊敬的朋友以送照片为由趁哥哥出去的时候骚扰辛德瑞拉。该禽兽很受辛德瑞拉父母尊重,经常来他们家,家里几乎事事都要请示他,辛德瑞拉怕妈妈知道事情后不再去做透析而不敢告诉妈妈,以后该禽兽来,辛德瑞拉都躲起来,以至于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辛德瑞拉自己都嫌弃自己的身体,直到四年后,妈妈才知道这事。

    家里是最安全的这一观念已经被上面的实例动摇,而下面的数据质疑了另一个通常的观念“受到骚扰和侵犯的只是女孩”,的调查显示收到性侵犯的儿童中53%是男孩。

    出生于孟买中产家庭的哈里什艾叶在大公司工作,在业内也小有名气,可他6,7岁时被母亲的亲戚借着给小孩洗澡的机会强x,之后11年一直如此,那个混蛋威胁哈里什告诉别人就杀了他,混蛋带人来强x哈里什,其间哈里什两次求助于母亲,母亲都没当回事,直到18岁由于哈里什的反抗,混蛋才滚开了。这种遭遇不光伤害着哈里什的身体,也伤害着他的心灵,他觉得自己很卑贱,快要分裂了,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痛苦,只有他养的一条小狗每次都忠实的守护着他,虽然每次都没有起到作用。

    在致力于帮助受侵犯儿童的慈善机构中工作的阿奴佳表示儿童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是儿童受侵害后不能向父母诉说的一个原因,而且父母也未必能倾听和理解孩子们说的话,沉默是儿童的自我保护。另外儿童受到侵害人的威胁和欺骗,也不敢告诉父母。

    什么样的人在侵犯儿童呢?研究儿童性侵犯心理的拉吉特博士表示他们对侵犯儿童毫无负罪感,想做就做,甚至能在母亲面前带走孩子,他们善于和人搞好关系,了解儿童心理,容易得到孩子们的信任,父母甚至认为他们对孩子照顾得很好,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存在于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基本无法从外表上判断。博士唯一观察到的特点就是:他们花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

    儿童热线的尼施特库尔玛表示更糟糕的是印度没有针对儿童侵害的相关法律,比如发生在2001年的安克雷奇案,该案件中两名英国海军前军官在孟买收集流浪儿进行性行为,可是由于没有相关法律,强奸罪不能成立。在儿童热线的努力帮助下,2011年该案案犯终于被送进监狱,罪名未知。

    下面是一个现场版的训练,阿米尔汗亲自教现场的一批孩子们如何避免侵犯:****臀部和双腿之间都是危险部位,只有父母、洗澡和医生看病的时候能接触,如果有其他大人碰触,首先要大叫,然后迅速跑去安全的地方,比如家和教室,最后要把事情告诉自己信任的人,比如父母。

    虽然这期节目的结构和流程与沙克鲁的第一期在形式上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内在的思想和风格都是一致的,所以沙克鲁非常满意。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当这两期节目播出之后,虽然两个话题都引发了舆论热潮,但是很明显阿米尔做的第二期影响更大,因为他在这期节目播出之后不久他居然收到了国会的邀请。。

第四百零六章 嫁妆() 
♂,

    “老板,今天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要向您汇报,都是关于《真相访谈》的,您想先听哪个?”这天,沙克鲁刚刚来到办公室,拉库马就走进来笑着向他汇报。

    “那就先说好消息。”沙克鲁毫不犹豫的答道。

    “由于咱们《真相访谈》第二期《不堪回首的童年》播出之后在社会上引发了热议,所以国会决定重新开启搁置已久的保护儿童免受******法案,并且邀请咱们节目组的主持人和制作人一起去旁听法案的研讨过程和提出建议,阿米尔作为主持人这是肯定要去的,制作人这块那就得老板您亲自出马了。”拉库马激动地说道,其实也难怪他激动,因为一档节目能够影响到一个国家国会的决策、能够影响到一项法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