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朱元璋之王者召唤系统-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敏敏特穆尔脸上一热,在大都的时候,在父亲和大哥的要求下,她从小习武不假,可是说到头来,锦衣玉食的生活中诱惑太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她这十年习武的常态。马春花眼光老练,竟然一眼就看出自己的底细。

    汤和拎起敏敏特穆尔的腰带,单手将她提起丢到地上,大大咧咧的说:“圣女,你是没看见她站在元军尸首上鼓舞全军的姿态,现在想起来……噗……我还想笑!元军……元军都以为她疯了……哈哈哈哈。”

    想到战场上的尴尬,敏敏特穆尔小手握成拳头,小腮帮子鼓成两个小圆球,由忌惮周围这些南人的武力,不敢跟他们顶嘴。

    马春花笑眯眯的递给她一张面饼:“饿了吧?吃吧。”

    敏敏特穆尔瞥了一眼黑糊糊的杂粮面饼,秀眉紧蹙:“这是什么东西?看起来脏兮兮的,我才不要吃你们的东西。”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这是她能够保留的最后一点自尊了。

    朱元璋翻身上马,勒了勒缰绳:“不吃就饿着她!上马,出发。”

    汤和刚要伸手去抓敏敏特穆尔,被马春花抢先一步掳到自己马上,想到马春花的身手,收拾一个小小的元朝公主还是绰绰有余,汤和两腿一家马肚子,放心的将这位女俘虏交给马春花收拾。

    一路上,敏敏特穆尔都在寻找逃跑的机会。无奈马春花心细如丝,每当自己想要逃跑的时候,马春花就一把捏住她的手腕,扣住她的脉门。这种行为让她很不理解,要杀就杀,不杀就放。这又不杀,又不放,到底是想怎么样?

    眼看逃跑无望,敏敏特穆尔眼睛一亮,转而开始心理战。

    “姐姐,我看出来了。这些人里,就你是好人。”

    “你放了我好不好?我让皇兄封你做官。”

    “或者赐你入蒙古皇旗,将你嫁给达官贵人。”

    “要不给你一大笔金子也行。”

    能够想到的封赏从大到小,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回应她的,只有马春花的沉默。

    终于,敏敏特穆尔沉不住气,小姐脾气涌上来,破口骂道:“这也不要那也不要。我看你们南人就是骨子里叛逆。皇兄对你们那么好。他登基之后,不顾蒙古大臣反对,在汉人之中开科举选贤能,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顶住重重压力为汉人和南人争取权利。前些年黄河水灾,要不是皇兄按下大臣们的奏章,下旨开仓放粮,你们这些南人早就饿死了,哪里还有力气来造反?结果呢?皇兄的一片好心,就养活了你们这群白眼狼。汉人下贱,果然不假!呸!”

    听到敏敏特穆尔的话,马春花身子轻微颤动。

    敏敏特穆尔绝不放弃这样的好机会,趁机添油加醋的说道:“皇兄一直以来,都认为汉人与蒙古人没有什么区别。他潜心学习汉族文化,崇尚老子与孔子的学说。更是与丞相脱脱一起,为汉人的晋升绞尽脑汁,制定了一系列蒙汉相亲的政策。现在,皇兄正需要一批汉人将领来帮他安抚叛乱的民众。你们,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姐姐,你是个好人,为什么非要跟那些叛乱的白眼狼一起呢?我大元百万雄狮已经渡过黄河,这些叛军灭亡的日子不远了。大元皇朝恩典万千,是他们自己非要作死。于情于理,都是大元朝廷占尽优势。江南叛乱,迟早会被深受朝廷恩典的群众们所厌恶的。我知道你们只是迫于叛军的武力不得不加入。可是你放心,只要你送我回去。我大元铁骑,一定保证你们的安全。毕竟,你们都是吃我大元的救灾粮活下来的,知道我们大元朝廷对汉人的政策与有待……”

    话还没说完,马春花勒停马匹,右手一扬,指向前方,平静的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你看。”

    敏敏特穆尔勾着头看去,不远处,几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蹲成一排,黝黑干瘦的手上端着破碗,微风吹起破衣烂衫,露出泾渭分明的肋骨,长期的饥饿已经侵蚀了她们的视觉,浑浊的眼睛里一片白雾。

    听到马蹄的声音,这些老妇人们连起来磕头的力气都没有,干枯皲裂的嘴唇蠕动着,声音微不可闻:“给口吃的吧。”

    马春花叹了口气,下马取出面饼放到老妇人们的手里,目不能视的老妇们颤抖着手拿起面饼闻了闻,麦芽的香气唤起了生存的希望。

    她们大口大口的朝嘴里塞,生怕稍晚一秒,这面饼就被野狗抢走,一个老妇人数日未食,早已经到了生死游离的边缘,拿到面饼的时候,她先是一愣,随即咬了几口,便流着眼泪咽气了。

    敏敏特穆尔捂着鼻子,皱着眉头走进这些浑身脏臭的老妇们:“这……?”

    马春花目光落在刚刚咽气的老奶奶身上,声音的温度骤然下降:“这就是深受朝廷恩惠的汉人百姓。”

    (本章完)

第37章 此山由我开此树由我栽() 
敏敏特穆尔看着刚刚饿死的老妇人,她的手中仍然死死的攥着那半块面饼不肯放松,不由得难以置信自己眼前的场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兄当年拨了那么多的粮食下来赈灾,光是那些粮食,都足够用到现在了。况且黄河水患以来,皇兄免除了江南的赋税,这里的百姓,随便种点什么,都不可能会饿死啊?一定是她们懒,才沦落到这般田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饿死了也活该。”

    马春花睫毛微微颤抖,不知道是该同情她的天真,还是应该嘲笑她的无知。

    朱元璋下马走来,弯腰放平老奶奶的尸体,将剩余的半块面饼掰出,放进自己嘴里,嚼完咽下后说:“你知道吗?百姓的死活,根本没人管。就连朝廷修建堤坝的工地上,劳工连这样的面饼都吃不上。稻壳和树叶煮成一锅,就是工地上所有劳丁的伙食!每天都有人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你以为堤坝是怎么修的?全是汉人的尸首堆起来的!引导江南起义的领袖韩山童和刘福通,就是从黄河大堤的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

    敏敏特穆尔嘴唇紧抿,小脸上微微挂上一层寒霜:“朝廷从来都没有克扣过赈灾粮款……”

    朱元璋鼻子里冷哼一声:“朝廷?我杀了那么多贪官污吏,就连一个小小的县丞家里,粮食堆的都冒出粮仓。金银细软更是数不胜数。你说的那个慷慨解囊的朝廷,不是我们的朝廷,是这些贪官污吏的朝廷。我们连命都保不住,还要朝廷做什么?”

    敏敏特穆尔深吸一口气,大元朝的官吏手脚不干净,她和皇兄都是知道的。

    元顺帝与脱脱不是没有想过治理这个问题。可是讨论来讨论去,满朝大臣竟然讨论出这么一个结果: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要这些官员们一心效忠朝廷,拿一点就拿一点吧。无关痛痒。整个朝廷上下,对于汉人东方朔的这句话的认可程度,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于是,反腐倡廉这件事,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可是,敏敏特穆尔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官员,竟然胆大包天到这样的地步,连朝廷赈灾的粮饷都敢克扣!数额之大,心肝之黑,骇人听闻,令人发指!

    “我不知道……会是这样……”敏敏特穆尔两只小手握成拳头,攥得紧紧的。身为大元朝的公主,她第一次为朝廷感到羞愧。如果这一次还能够顺利回去见到皇兄的话,她一定要把路上的所见所闻全部一五一十的告诉他。

    “咕噜噜”的响声从敏敏特穆尔腹部传出,她小脸一红,低下头去。

    马春花拿了半块烧饼给她:“吃不惯杂面饼,就吃这个吧。这个是白面做的。再好的东西我就没有了。”

    敏敏特穆尔摇摇头,没有拿马春花右手里的白面烧饼,而是拿了她左手中的杂面饼,放进嘴里咬了一小口,硬梆梆的,很难嚼,咽下去的时候,有些刮喉咙。

    一行人继续上路,朝平江城的方向赶去。

    行至钟离(今安徽凤阳),汤和看着这一片故土,想到近些年来背井离乡的艰辛,眼眶微微湿润起来。朱元璋体内是重生的灵魂,对这片土地并没有太多的眷恋,感受到汤和的伤感,朱元璋拍马上前,朗声说道:“鞑虏未除,何以为家?”

    汤和点点头:“我懂。驱尽元兵日,始是还家时。”

    朱元璋弯了弯嘴角,伸手拍了拍汤和的肩膀:“你放心。等到咱们赶走元兵。我来出钱,给你买一大块地,比刘德家的地还要大上好几倍!让你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

    汤和嘿嘿笑了两声:“这可是你说的,不能反悔。”

    朱元璋:“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汤和:“好!”

    两人策马扬鞭,意气风发的朝前方冲去。

    他们俩谁都没有想到,这句年少时的戏言,竟会成真。而汤和,也成为明朝开国将领中,唯一一个衣锦还乡之人。

    “来了!准备!放!”树林中一声口哨,一根滚木从山坡上滚下,横在路中,挡住朱元璋和汤和的去路。

    二十来个人窸窸窣窣从草丛里钻了出来,手里拿着元兵的弯刀,身上穿的却是汉人的粗布褂子。

    朱元璋与汤和交换一个眼神,彼此心里都明白,这是遇到拦路打劫的强盗了。

    “此山由我开,此树由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大路正中央,一个虬髯满面的精壮汉子大声嚷嚷着。

    汤和伸手摸向背上的霸王枪,却被朱元璋制止:“且慢。先礼后兵。”

    这些汉人手里拿的全是元兵的武器,想来是做掉了不少元兵。朱元璋心念一动,双手抱拳道:“在下朱元璋,与各位都是同乡,绰号刺客和尚朱重八,这位是濠州城红巾军将军汤和,各位好汉如果听过我们的名字,不妨交个朋友,让我们过去。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大家再次相见就是朋友。”

    “朱重八?汤和?”强盗群中响起一阵骚动,这两个人的名声早已经传遍了江南地区。

    带头的大胡子强盗偏过脸向树林深处望去,动手还是放行,要树林里的人说了才算。

    朱元璋眯起眼睛,顺着大胡子的视线看去,林中隐隐绰绰有个人影。

    他微微一笑,两脚踏风而起,径直朝林中那人飞去。

    大胡子一惊:“不好!这贼和尚要对老大动手!大家上!”

    汤和大喝一声:“想动他?先过我这一关!”说完,抽出霸王枪,拍马上前。

    朱元璋回首撂下一句:“汤和,莫要伤了他们性命。”

    一个人打二十多个,竟然还要嘱咐他防水。

    这话让强盗们有些郁闷。

    好歹也是十里八乡响当当的大盗,怎么能忍下这口气?

    大胡子大喊一声:“上!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

    朱元璋笑着摇摇头,冲到林中人面前。

    “有意思。”林中那人吐出嘴里的草根,伸手拿起身边的錾金枪,朝朱元璋刺去。

    (本章完)

第38章 徐家枪法() 
这枪刺得又准又快,朱元璋身处半空之中,脚下没有着力点,眼看对方枪尖就要刺穿自己的喉咙,关键时刻,抽出腰间匕首,掷向林中之人。

    躲是躲不开了。

    要死,大家一起死。

    朱元璋的匕首来得快,那人一惊,即刻收枪回放,两臂一抖,枪尖一甩,将匕首扫飞出去,再回头看朱元璋时,发现他已经翩然落地,白鞋子上连一丁点灰尘都没有,一看便是轻功极好之人。

    二人目光交汇,彼此眼中满满的都是赞赏之情。

    朱元璋双手抱拳:“钟离朱元璋。”

    林中那人持枪还礼:“钟离徐达。”

    朱元璋眼睛盯着徐达手里的錾金枪道:“当今天下,反元势力逐渐强大,北有韩山童、刘福通的白莲教,西有徐寿辉的明教,南有彭莹玉的江西军团,东有张士诚的盐帮,距离这里最近的濠州城,还有郭子兴的红巾军。徐兄弟这么好的身手,为什么不在这反元大潮中搏一把功名,偏偏要让这穷乡僻壤埋没了兄台呢?”

    徐达明亮的眼睛里露出一丝狂妄:“韩山童莽夫一个,打起仗来只知道往前冲,他是统帅,不是先锋,这种人活不了多久。徐寿辉善良忠厚,在这乱世之中,倘若不是他手下四大金刚拼命护他,恐怕早就被人做掉了。彭莹玉倒是厉害,可惜侠义心肠太过浓重,哪里有难帮哪里,偌大的江西军团全部交给陈友谅那个小子打理,陈友谅搞机关还行,打仗嘛……哼。”

    朱元璋黝黑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惊叹,这个年轻人,身居庙堂之外,躲在荒山野岭打劫为生,却对天下诸事了解甚细,其雄心壮志不可小觑。

    “那依照徐兄弟之见,也只有张士诚和郭子兴算得上一方豪杰了?”

    徐达冷哼一声:“如果说豪杰,你方才说的这些人,都称得上是豪杰。张士诚能够凭借金钱招募来的军队攻下江南地区,其魄力与管控力绝对当得起豪杰二字。至于濠州城郭子兴,尽管所有人都觉得实权掌握在孙德崖手里,可是我知道,只要郭子兴愿意,孙德崖随时都可以被他除掉。郭老爷子是这些人里,唯一一个称得上枭雄的人。”

    朱元璋眯起眼睛,眼前这个年轻人引起他极大的兴趣:“按照徐兄弟的说法,这些人里各个都是豪杰,甚至还有一个枭雄,徐兄弟为何不去助他们一臂之力?按照徐兄弟的能力,这些人绝对会重用你的。”

    徐达抬起眼皮扫了朱元璋一眼,目光中的温度如同四九寒冬:“他们是厉害,可是想要用我徐达,还是差了点。”

    “哦?”

    徐达目光绕过朱元璋,落在路中央的汤和身上,二十几个山贼,已经被汤和一个人打败,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并没有伤了他们性命。

    徐达握紧手中錾金枪,剑眉微蹙:“因为这些人,都不是我的对手。给我三万人,我能打败他们所有人。你那个兄弟身手不错,咱们少废话,手上见真章!”

    说完,抄起长枪朝朱元璋刺去,朱元璋哈哈一笑,脚尖点地,身影飘逸,徐达枪速非常快,也只能刺到朱元璋的残影。

    朱元璋一边躲闪,一边朗声说道:“徐达,倘若我今日赢了你,你便跟我走如何?”

    徐达大喊一声:“先赢了我再说!”随即转身朝声音来向刺去。

    朱元璋一边躲闪,一边解下腰带,身影灵动之间,已经悄无声息的围着徐达转了几个圈,手中腰带不经意间缠上徐达的脚踝。

    刚刚赶到的马春花等人见到汤和与一地哀嚎的山贼,目光顺着指引落在树林之中。

    徐达弓步下蹲,右脚前迈,右手枪尖递出,左手握拳横扫,打了这么久,好不容易将朱元璋逼到角落,身后一块巨石刚好挡死朱元璋撤退的路,徐达坚信,这一招“两面开花”足以击败这个轻功颇好的大汉。

    马春花秀眉微蹙,盯着徐达手中的錾金枪,喃喃自语道:“这是徐家枪法!”

    汤和等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徐家枪法?”

    马春花点点头:“北宋年间,岳飞元帅的岳家军里,有两只让人闻风丧胆的队伍。一只是悍不畏死的背嵬军,还有一只,是岳元帅的亲卫队——铁枪营。金人与朝中奸臣多次派人暗杀岳元帅,却连他一根毫毛都没有伤到。”

    汤和插嘴:“我知道。铁枪营当时的掌旗官,就是马家枪的创始人——马德雍。也是在北宋灭亡后,一手创建白莲教的首任教主。”

    马春花点点头:“没错。当时的掌旗官确实是我祖上马德雍,可是你们不知道,铁枪营第一神枪并不是他,而是铁枪总教头徐德韦。徐家枪法招数甚广,练习起来难度颇大,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苦练,是武学上的巅峰。而马家枪简单易习,讲究战场杀敌的实用性,在造诣上比不过徐家枪法。当年岳元帅率军攻打朱仙镇,被秦桧十三道金牌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徐德韦老教头跟随元帅一同南下,再无音讯。负责守备朱仙镇的祖上接到撤军消息,召集众位将官痛哭一场,冲着三十里开外的汴梁城(今河南开封)三叩首后,离开军队,成立白莲教,以惩奸除恶,匡扶汉室河山为最高宗旨,在山东、河南、安徽一带一边传教,一边寻找徐老教头的下落。有人说他跟岳元帅一起就义了,还有人说他在路上就被秦桧下毒害死了,还有人说,老教头前去劫狱,被秦桧的伏兵给打死了。多少年过去了,所有人都想不到,竟然会在这里,再次见到失传已久的徐家枪法!”

    相比于马春花的兴奋与激动,汤和与王千户眉头紧蹙,徐家枪法这么厉害,朱元璋顶得住吗?

    其他的千户早就按捺不住抽刀拍马就要上去助攻,被马春花一声拦下:“都给我停下!你的的朱老大,已经赢了,看不出来吗?”

    (本章完)

第39章 跟我走吧() 
朱元璋脚跟碰到身后巨石,心中一惊,徐达的枪尖已经到了眼前,躲是躲不掉了。

    徐达瞳孔中闪耀着得手的兴奋:“吃我一枪!”

    朱元璋冷哼一声,躲不掉不代表格不开。二十一世纪天朝部队的近身格斗术可不是闹着玩的。

    朱元璋不退反进,双手握拳,胸前合击迎面而来的枪头,“咔吧”一声脆响,枪头折断,锋利的刃口擦过朱元璋的肩头,留下一道血痕,径直插入身后巨石之中。

    徐达抽回枪身,两手一抖,随即换了一套棍法劈头盖脸的朝朱元璋劈来。

    朱元璋手中腰带一提一拉,早就缠在徐达脚上的腰带迅速收紧。徐达猝不及防,大门牙与土地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再想动弹的时候,朱元璋面色阴沉,站在他面前,手中枪头横在他的脖子上。

    徐达一愣,随即说道:“你杀了我吧。”

    众人眼见朱元璋受伤,纷纷冲了上来。

    王千户义愤填膺,指着徐达大骂:“手执长枪欺负一个手无寸铁的人,算什么英雄好汉!”

    徐达咧开嘴笑笑:“英雄好汉?我从来都没说过自己是英雄好汉。战场上,遇到敌人,就是要利用一切优势进行碾压。难道你会给手无寸铁的元兵递上弯刀后再跟他厮杀吗?”

    一席话说的王千户语结:“你……!”

    马春花一边给朱元璋包扎伤口,一边询问徐达:“你跟徐德韦老教头是什么关系?”

    听到徐德韦的名字,徐达眉头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