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朱元璋之王者召唤系统-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大,放心吧,咱们虽然装备比不上江西军团,可也都是在水上漂了半辈子的人,打水战,我们不怕。”

    朱元璋满腹狐疑,打量了一下笑眯眯的李善长和刘基,嘿嘿两声:“你们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俞通海头上围着汗巾,身上穿着开襟的大褂,手里拎着一条鱼枪,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见到朱元璋,张开双臂便抱了上去,身上的鱼腥味熏的朱元璋直翻白眼。

    “哈哈哈哈,朱兄弟,好久不见啊!听说你现在是越来越厉害了。兄弟们前来投奔你混口饭吃怎么样?”

    朱元璋紧捯饬两口气,挤出一个笑容:“欢迎欢迎!”

    看着暗自退后的刘基等人,朱元璋翻了个白眼,指着他们道:“俞兄弟,这些人都是我的肱骨之臣,你可不能偏袒,只抱我不抱他们啊!”

    嘿嘿嘿,让你们幸灾乐祸,咸鱼的味道,我知道,你们也得知道。

    (本章完)

第155章 腹背受敌() 
俞通海毫不客气的张开双臂,跟几大谋臣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熏得他们几个直翻白眼,尤其是刘基,平日里一袭白衣纤尘不染,颇有几分洁癖,被俞通海这么一抱,净白的衣服背上,印上两个黑黑的大手印。

    “攻打集庆,我们最少需要五十艘战船,俞兄弟,你这一次过来,带了多少条战船,倘若不够五十条,我再向郭元帅借一些。”朱元璋看着满脸郁闷的刘基,憋着笑问。

    俞通海哈哈大笑:“朱兄弟,你也太小瞧我了。这几年,你不停的发展壮大,兄弟我也没闲着啊。别说是五十条,你就是要一百条,我都没问题。实不相瞒,这一次,我带着所有水上的弟兄前来投奔,一共是战船一百三十七艘,水上好汉七百一十三人,以后只要是水上的战斗,俺们兄弟全包了。”

    一百三十七艘?七百一十三人!

    朱元璋起初还在为手下没有精通水战的战士苦恼,这一下,俞通海的到来简直是雪中送炭,大大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好!俞兄弟,你以后就是我的水军统领!传令摆宴,今晚好好招待一下我们远道而来的水军兄弟!”

    于是乎,在这么一个细雨缠绵的傍晚,前明教两大金刚入了朱元璋的麾下,同一天,一群海盗水贼摇身一变,成了明朝开国的功勋部队。

    “先攻采石,再破太平!”按照刘基等人敲定的战术,俞通海等人驾着小船,沿着弯弯绕绕的秦淮河,装成进城卖菜的小商小贩,载着船舱里满满当当埋伏好的士兵,溜进了繁华的集庆城。

    汤和、徐达等人从驻地带兵赶来,与潜入城内的士兵里应外合,轻而易举的攻下这座繁华的城池,斩杀了当地守将。

    几天后,接到集庆守将人头的刘福通看着手中一同送到的叛国证据,长叹一口气,摇头道:“先是汉阳,又是集庆,江南大局,恐怕要乱啊。”

    果不其然,集庆被朱元璋攻占的消息已经传出,远在汉阳的陈友谅立马拉起造反的大旗。新明教宣称当今朝廷中奸臣太多,尤其是朱元璋,不顾朝廷恩典,擅自出兵攻占集庆城,实乃犯上作乱、十恶不赦的大罪。陈友谅自立为“汉王”,改国号为大汉,率兵向集庆进军,替朝廷讨伐朱元璋。

    陈友谅之后,张士诚同样发声,表示当今江南局势已乱,各地拥兵自重,宣国号为“大周”,尊奉韩林儿为皇,自立为诚王,世袭江浙等富庶地区。

    这些消息传到集庆的时候,所有将领义愤填膺,一个个破口大骂:“什么东西?自立为王?那和造反有什么区别?这是摆明了欺负我们啊。元帅,您也称王吧!”

    朱元璋并不恼怒,冷眼打量着下面的武将,转而问了一声:“称王有什么好处?我为什么要称王?当今天下,早就不再是夏商周时期,你举起王旗就有人跟你走的时代了。这个时代,什么王侯将相都是虚名!实力才是最重要的!缓称王,广积粮。陈友谅既然要打,我们就跟他好好打一打!我这个糊涂的三弟,就让我亲自来打醒!”

    可是就在朱元璋一心一意备战陈友谅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结拜大哥张士诚,竟然悍然对朱元璋的地盘发动了攻击!

    这让刘基等人都吓了一跳,他们非常不理解,张士诚这么做,究竟有什么好处。

    事实真相非常简单,三年前,在雁鸣湖边,张士诚念及敏敏特穆尔年幼无害,便撕了她身上一块丝帛,悄悄将她放了,用山林里野鹿的血充作敏敏的血骗过朱元璋。敏敏特穆尔回到大都之后,感念张士诚的不杀之恩,派人给他送去了很多的金银珠宝。这件事被王保保得知之后,加以利用,威逼利诱,在胡萝卜加大棒,巧舌如簧的游说之下,曾经咯掉元军几颗牙的硬汉张士诚,终于与大元达成一致,在地下结成盟军。

    当然,张士诚不是傻子,他之所以迎合王保保,无非就是想多敲诈大元一些金银财宝罢了。王保保拿他当傻子,他也没把王保保当成正常人。

    张士诚投降这件事,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两个互相觉得对方是傻X的人心怀鬼胎的坐在一起,为了各自的利益达成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这一次,就是在王保保的游说之下,跟张士诚仔细分析了江南地区的局势,让张士诚从心底里意识到:江南最大的威胁,是朱元璋。

    于是也就出现了上文中我们所说的那种情况,在朱元璋备战陈友谅的时候,张士诚的部队朝朱元璋麾下的镇江城发动猛攻。

    可是不得不说,张士诚的运气实在是不太好,因为当时驻扎在镇江的将领,是常遇春。

    此人很猛,非常猛,相当猛。

    用现在的话来说,颇有一种光脚不怕穿鞋的二杆子精神。

    张士诚的部队打过来的时候,常遇春想都没想,身先士卒带着人冲了出去,几次猛烈的反冲锋,把张士诚的部队都给冲的懵逼了,就连负责攻城的将军都在思考:到底是我攻城,还是你攻城,咋感觉不太对呢?这个可怜的将军还没彻底想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常遇春已经带着人把他的部队砍的七零八落。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自己的脑袋已经和脖子彻底分开。

    打退了前来攻城的部队,常遇春怒不可遏,觉得张士诚竟然来打朱元璋的地盘,实在是太不人物。想了想,咽不下这口气的常遇春也不请示朱元璋,带着人一路南下,攻城拔寨,先后攻克常州、宁国等重镇一十三座,打通了前往江西的道路。

    郁闷的张士诚吃了这么大的亏还不能说什么,毕竟是他先动的手。

    老百姓们可看的清清楚楚,心里顿时就明白了到底是跟朱元璋混有前途还是跟张士诚混有前途。

    其中,这些看清楚局势的人里,就有一个身居高位的家伙,他叫康茂才,洪都(现江西南昌)守将,江西军团中的元老之一。

    (本章完)

第156章 无间道() 
“陛下,我将率领洪都将士诈降朱元璋,献出洪都城池取得信任,在您天威所致,攻打集庆时里应外合,协助您一举击败朱元璋的守军。臣康茂才上。”陈友谅看着康茂才送来的文书,毫无血色的脸上微微闪现出一丝欣喜,即刻挥动朱砂批复:“准!”

    半个月后,康茂才在陈友谅的眼皮下,将洪都城献出,自己也顺顺利利的抵达朱元璋帐下任职。陈友谅之所以允许康茂才这么做,倒不是出于对他的信任,而是经过了精准的分析。

    康茂才诈降,如果成功,集庆一失,朱元璋将再无跟自己匹敌的力量,到时候荡平朱元璋,一统江南不在话下。

    如果康茂才不幸失败,身死城失,自己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康茂才这样平庸的将领,要多少有多少,至于洪都城,四周都是自己控制的城池,想要收回,那还不是跟喝口凉水一样简单?

    朱元璋见到康茂才的时候,异常欣喜,他记得,当年自己险些饿死,跟元兵的狗抢粮食吃的时候,就是路过的康茂才救了他,将他发配到黄河工地,遇到了韩山童和刘福通,亲眼见证了黄河边大起义的过程。

    康茂才见朱元璋对待自己的态度恭和有礼,非常欣慰:“江南三杰中,唯一没有变的,也就只有你了。洪都虽然不是江南西道首府(那时候江西省会是九江),但是位置异常重要。洪都不丢,你就在陈友谅的心脏上插了一颗钉子!到时候陈友谅无论怎么来打,都要提防着身后洪都的攻击,十分力,他最多只能使出七分,那时候,只需要将军全力反击,便可将陈友谅彻底消灭在赣江边。洪都,决不可丢!洪都守将,非一般人可以担任。”

    朱元璋瞥了一眼正在角落里抠指甲的朱文正:“文正,洪都就交给你了。”

    康茂才与众将都是大惊。

    徐达与汤和纷纷请缨:“朱大哥,还是让我去吧。洪都危险,文正还小,恐怕担任不起这样的重任。”

    朱元璋笑道:“文正,你能守住洪都吗?”

    朱文正站起来,因为宿醉脚步有些摇晃:“洪都在,我在,洪都丢,我亡。”

    “好!”

    在场的诸位都没有想到,正是这个看似荒唐的决定,成就了朱文正的威名。

    三个月后,初夏的蝉开始啼鸣,正是雨水充沛的季节,陈友谅率领新明教的水军,浩浩荡荡的沿着赣江北上讨伐,五十万精锐水军铺满江面,巍峨壮阔的军舰铺天盖日。所谓的投鞭断江,也不过如此。

    陈友谅的声势如长虹出日,势如破竹。

    沿途的百姓纷纷涌向集庆向朱元璋报信,建议朱元璋撤退集庆,保存实力,以便东山再起。

    在这样漫天的传言中,朱元璋麾下,个别将领向陈友谅发出投降的书信,被李善长截获后,当即带人擒了他们,押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站在集庆城头,看着城下跪成一排的投降派,朗声说到:“集庆,就是我朱元璋最后的屏障,我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胆怯的,懦弱的,你们尽管离去。愿意跟集庆共存亡的,拿起你们的武器,跟着我的将领们,一起战斗到最后一刻!”

    刘基抽出随身佩剑,举过头顶高声喊道:“我虽是谋臣,亦有与陈贼决死之心!誓与集庆共存亡!”

    宋濂同样抽出佩剑,直指身后武将道:“你们难道连刘伯温(刘基)这样的谋士都不如吗?他尚且有玉碎的决心,你们的决心何在?”

    身后众将顿时爆发出震天的吼声:“誓与集庆共存亡!”

    当晚的元帅府,灯火通明。

    刘基指着地图上的秦淮河道:“如果我是陈友谅,一定会选择经过长江进入秦淮河,直接抵达集庆城墙下,到时候,我们的水军将直面陈友谅庞大的水师,毫无胜算。”

    宋濂点点头,指着秦淮河上一个小点:“而现在的秦淮河上,唯一一项能够阻碍陈友谅入城的,就是这座小桥——江东桥。俞通海率领的水军,都是渔船,船小且轻快,当时顺着秦淮河溜进集庆的时候,根本没有受到这座小桥的阻碍。可是陈友谅的水军不同,他的船高大威猛,江东桥的桥洞,根本钻不过去。”

    李善长同意:“那我们就将这座木桥改成石桥,桥上埋伏弓箭手伏击,将陈友谅逼到这里跟我们决战!”

    看着李善长手指的位置,朱元璋当时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龙湾——这就是他们给陈友谅选择的最佳墓地!

    那里水浅石多,旁边是一片开阔地,开阔地后方,是一座石头山,石头山是打伏击的天然屏障。朱元璋就是要在这里,将陈友谅的水师引上岸决战。只要他陈友谅敢上岸,那早就埋伏在此处的徐达、汤和、冯氏兄弟等诸将将会毫不客气的对他进行碾压。

    陆上战争,没人是他们几个的对手。

    当大家众志成城的在为决战做准备的时候,刚刚加入朱元璋阵营的康茂才却在给陈友谅写信。

    “陛下亲启,臣康茂才已经成功获取朱元璋信任,并全盘获悉集庆守备状况。陆上沿途皆有埋伏,不可轻易上岸。唯有龙湾地带,四周平旷,并无伏兵。然考虑到我水师强大,还是当以我之长,克敌之短。陛下率领水师从长江入秦淮河,可以直达集庆城下,我军水师船高炮利,届时攻克集庆入探囊取物。只是秦淮河上,有一座木桥,名曰江东桥,陛下率师抵达之日,臣自会带人前去拆除,为陛下扫清障碍。臣康茂才叩首。”

    蚕豆般大小的油灯火焰微微跳动,写好了书信之后,康茂才长舒一口气,抬起头,发现朱元璋正在一脸微笑的看着他。

    “写得不错。”朱元璋勾起嘴角,拿过康茂才的信,向他抱拳行礼,“之后的事情,还要麻烦您了。”

    康茂才放下毛笔,回礼道:“我只是为天下苍生略尽微薄之力,何足挂齿。江南义军,倘若落到陈友谅的手里,那百姓们,就又要过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了。”

    (本章完)

第157章 太平防守战()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黑漆漆的夜空连一点星光都没有(通常情况下,这种描写一出现,就要出事儿了)。

    朱元璋等人做好了所有的埋伏,就等着陈友谅带着他的无敌舰队钻进圈套,乖乖的送上五十万颗人头。可是谁都没有想到,陈友谅这个家伙,也不知道是临时尿急,还是闲的无聊想要了解一下集庆附近的风土人情,原本已经抵达秦淮河入口的强大舰队,竟然突然掉了个头,朝采石去了。

    这条路正是当年朱元璋攻克集庆的那一条。

    先攻采石,再克太平,偌大的集庆城,将如同刚出生的婴儿,完完全全毫无防备的暴漏在陈友谅的无敌大军面前。

    毫无防备的朱元璋接到消息的时候,陈友谅的无敌舰队已经攻克采石,虎视眈眈的打量着面前的太平城。

    猝不及防之下的太平城内,只有守将花云率领三千新军在此驻扎。

    陈友谅二话不说,便对太平发动了进攻。

    守将花云是个黑脸汉子,平日里话不多,一副老实巴交的农民形象。可是在朱军中,却没有人敢轻视他,所有人都知道,在常遇春之前,冲锋最勇猛的先锋官,便是这个黑脸汉子,那种面对敌人猛然迸发的不怕死的劲头,正气凛然,让人钦佩。

    城头上,看着黑压压逼近的陈军,花云面向手下三千新兵,原本他们是要在这里接收训练,没想到却直接上了战场。

    “你们怕不怕?”

    新兵们每人说话,额头上细微的汗珠与不自在的呼吸泄露了他们内心的恐惧。

    花云笑笑,指着城下的陈军道:“你们的脚下,是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土地;你们的身后,是好不容易分得土地、辛苦劳作的父母兄弟,这些土地,是他们的希望,更是我们的职责!现在,这些人想要从我们的手里夺回土地,让你们的父母妻儿重新回到被人奴役的生活,你们能容忍吗?”

    三千新兵心头的怒火逐渐被点燃,震天的吼声在城头响起:“不能!”

    花云点点头:“很好!你们都是有种的汉子!打仗,从来打得都是气势,我们占据高墙后壁的城池,拥有居高临下的优势,这一仗,我们必胜!兄弟们,拿起武器,保护好我们身后的亲人朋友,绝不让陈贼前进一步!”

    三千新兵举起武器,呐喊声震动天地:“杀!杀!杀!”

    陈友谅站在他的旗舰上,远远听到太平城头的呼喊之声,哑然失笑道:“蚍蜉撼大树,自不量力!区区几千人马,就想打退我天下无敌的大汉水师?痴心妄想!命令混江龙舰队,碾碎他们!夺取太平城!”

    如果这话是其他人说的,那真的是狂妄自大加无知。

    可惜,这话是陈友谅说的,而他刚好有说这话的资格。

    明教水师在他的整合之下,大大小小的战船数千艘,其中还有四艘航空母舰级别的巨无霸,分别名为混江龙号、塞断江号、撞倒山号、还有江海鳖号。(这名字真俗……但是都是真的……还好陈友谅没看过变形金刚,否则没准就有了擎天柱号和大黄蜂号……)

    这四艘战船,集合了当时造船工艺的最高水平。每一艘战船都有三层楼高,各种火炮齐备,船体坚固,动力颇足,用来碾碎太平城的几千水军,简直是易如反掌。

    就在陈友谅翘着二郎腿,躺在自己旗舰的甲板上晒太阳的时候,前方负责攻击的混江龙舰队回报:“我们输了!”

    这让信心满满的陈友谅大吃一惊,他难以置信的起身叫道:“混江龙号的管带是智障吗?小小的太平城都攻不下来!简直是饭桶!让塞断江舰队上!我就不相信了,小小的太平城,还拿不下来了。”

    然而,塞断江舰队重蹈了混江龙号的覆辙,陈友谅震惊的同时,对太平的守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敌军守将是谁?”

    “花云。”

    “花云?比起徐达、汤和如何?”

    “不及徐达与汤和。”

    “那比起冯胜与冯用如何?”

    “不及冯氏兄弟。”

    “跟丁普朗与傅友德相比呢?”

    “不及他二人。”

    “那为什么我们就打不赢他?”陈友谅摔了手上的杯子,豁然起身,血红的眼睛盯着面前的谋士,“传令下去!各大舰队跟紧我的旗舰!我要亲自看看,这个花云,到底是长了几只眼睛、几只耳朵!竟然能够抵挡住我两大舰队的攻击!”

    巨大的旗舰雄赳赳,气昂昂的朝太平城逼近,接近城墙根的时候,城墙脚下的手都变成了淡淡的红色。

    陈友谅眯起眼睛,看着城墙上的守军,那是怎样的一副军容?稀稀拉拉的几名卫兵,身上的盔甲被砍成褴褛,破破烂烂的头盔歪在头上,血液夹杂着汗水沿着脏兮兮的帽沿往下滴,握着武器的手上,触目惊心的都是伤痕。

    陈友谅叹了口气:“这恐怕是二哥麾下久经历练的劲旅,我们这一次,是遇到硬茬儿了。”

    城头守军见到逐渐逼近的陈军,再一次吹响了号角,士兵们原本快要睁不开的眼睛猛然睁开,其中闪耀着惊人的光华。

    那样的目光坚定而勇敢,决绝而凌厉,正是悍不畏死的军人眼神。

    花云扶着长枪站起身来,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