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族主义盛行的欧陆大地,连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这种少数民族都渴求建立自己的国家,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更何况是原本就站在国际食物链顶端的英法德俄列强?
奥匈帝国之所以退出列强序列,只是因为哈布斯堡王朝拼光了家当而已……
曾经欧陆顶尖家族的哈布斯堡王朝,因为林皓达一人而落成如今这副模样,更是给反汉同盟国敲响了警钟,谁也不想成为奥匈第二!
前线的俄罗斯大头兵自然不了解自家后方的火炮阵地的辛酸史,他们眼中满满的都是从烟尘滚滚中驶来的钢铁巨兽,几乎每一个俄罗斯大兵都被分到了一捆类似集数手榴弹的大威力炸药,这也是反汉同盟在奥匈帝国被林皓达击垮后,从战场上吸取到的经验。
反汉同盟国通过奥匈帝国与汉军的对抗发现,坦克的底盘那条链子是最脆弱的部位,可以用捆在一起的手榴弹炸断,只要炸断了坦克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坦克最恐怖的地方不光在于其刀枪不入,而在于其无视堑壕的突进速度,没有了速度,反汉同盟军自然也就能守住阵地。
只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汉军装甲兵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让敌人步兵贴脸到可以扔炸药包的位置?
再说了,坦克后面跟随的汉军步兵也不是吃素的,步坦协同战术对于系统士兵来说,并不算什么难题。
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只能炸坏坦克链条,却无法破坏坦克本体,只要一仗打下来汉军不至于败退,停滞的坦克完全可以修好履带重上战场……
反汉同盟也知道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甚至连消耗汉军坦克都很难做到,但他们也很绝望,没有能击穿坦克装甲的武器,这已经算是不多抵抗汉军坦克的方法了……
443 被包围的俄军主力
在俄罗斯人的火炮阵地被一一点名的同时,俄罗斯人的阵地伪装下,在汉军进攻部队接近后,一阵阵机枪的怒吼接二连三的打响。
轰隆隆作响向前挺进的汉军坦克,开始做出短急停转动炮塔瞄准那些开火的机枪阵地,和不多的俄罗斯掷弹筒,随着一发发近距离的榴弹炸过去,俄罗斯士兵再一次绝望的发现,支撑他们堑壕阵地的机枪阵地和掷弹筒,被迅速点名埋没!
在俄罗斯人单方面挨炮炸的时候,汉军的掷弹筒小队也没有闲的,这种带有弧度的投射武器,在中近距离上对堑壕内的步兵杀伤效果十分可观,因为跟随在坦克后方压近的汉军掷弹筒步兵,可以更加精准的将炮弹射到深深的堑壕内部,在狭隘的空间内引爆炮弹,对其内躲藏的俄罗斯士兵造成成吨的破片伤害。
俄罗斯人与汉人的前线战斗场景,显现出一幅奇特的景色,最开始是汉军步兵跟随在坦克装甲车后面缓缓推进,俄罗斯阵地上枪炮齐鸣,随着俄罗斯阵地上的火力点被一一拔除,一个个停下来瞄准射击的德式三号坦克用炮筒交俄罗斯机枪手‘做人’。
俄罗斯阵地上渐渐只剩下了稀松的步枪射击声,更致命的是,在汉军掷弹筒弹幕的笼罩下,连这种步枪射击声也变得若有若无。
呆在堑壕里的俄罗斯步兵只要敢露头还击,很快就会引来一轮掷弹筒齐射,然后这一小段堑壕内部所有的俄罗斯步兵都会去见他们可亲可敬的圣母玛利亚……
汉军就如同用大炮欺负小朋友的大反派一般,坦克装甲车按部就班的将所有还在开火的机枪和火力点一一拔除后,才不急不缓的重新开动起来,碾压过残破的铁丝网和堑壕。
这时候,坦克和装甲车的主要武器也切换成了机枪,每碾过一道堑壕,都会有成批的子弹在里面的人体上横扫一番!
在这种约等于单方面屠杀的战场上,俄罗斯士兵别说用炸药包炸坦克了,连基本的组织都无法恢复,大量俄罗斯基层军官的阵亡,让整片俄罗斯阵地前线一片混乱。
等汉军的坦克装甲车碾过来时,活着的失去组织的灰色牲口们,心里最后一根稻草被毫无意外的压断,他们惊恐的嚎叫着手脚并用爬出战壕,向着大后方狼奔豕突。
然而,这些士气崩溃却不肯投降的俄罗斯士兵,心里并不清楚或者说紧张的头脑让他们一时没有想起来,这种将后背暴露在坦克枪口下的行为,与自杀毫无区别。
对于这些俄罗斯正规军士兵,汉军装甲部队并不介意多杀一些,而坦克的行进速度也远比步兵快得多,就这样,汉军坦克一路突进一路屠杀,除了因为自身故障抛锚了一些外,没有一辆被俄罗斯士兵炸毁!
这就是反汉同盟国最惊恐的地方,无论他们的士兵多么勇敢,阵地修建的多么牢固,在汉军装甲军团面前都显得如此无力,他们甚至连击毁汉军坦克都做不到。
好在,系统出品必属精品,汉军坦克的故障率比历史上二战时期的德军低的多,因为每一辆德式三号坦克和其他类型的战斗载具与火炮,都是按照质量最完美的标准拉出来的,只不过是机械就会有磨损和使用寿命,才会使得这些战斗载具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一些故障。
当然,这些故障对于汉军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全面战争系统很体贴的定期从补给站中发放修理补充的零部件,而且汉军中有足够的军事工程师可以对这些武器装备进行全方面大修。
这些军事工程师都是随军人员,一场大战后就会将那些故障的坦克与装甲车进行零部件换装,有些使用过久,耗损较重的坦克,在军事工程师手中几乎等同于重新生产一辆一般。
虽然费事很多,但这些东西毕竟是无法生产补充的,翻新整修对汉军来说并不算亏本。
汉军对于罗马尼亚边境的俄罗斯军队进攻,如同标准的闪电战教科书一般,利用装甲部队强悍的机动力和突破力,从50万俄罗斯军队俩翼进行突破挺进,迂回包抄。
俄罗斯军队的俩条腿根本跑不过汉军装甲部队的滚滚车轮,当他们发现俩翼阵地被突破,汉军正要向中央主力后方迂回包抄的消息时,他们根本来不及向后撤军!
因为根据俄罗斯指挥官们的速度计算,他们一旦撤军很可能在空旷的野外跟迂回包抄的汉军装甲部队迎面撞上。
在堑壕里至少能杀伤一些汉军步兵部队,微微阻滞一下汉军的进攻速度,要是放在没有工事的野外地区,那真是成为了汉军装甲部队肆意屠戮的目标了……
然而,就这么干瞪眼也不是爆发,等汉军装甲部队完成包抄后,这数十万俄罗斯主力部队,就成为了瓮中之鳖,在汉军装甲部队四面合围的碾压下,土崩瓦解!
因此,俄罗斯人只剩下了俩个选择:投降或者是向前方的汉军堑壕阵地发动强攻。
俄罗斯人也知道在如今的堑壕战中,步兵向火力优势一方发动强攻,几乎就是用人命堆砌战果,但后路已经被汉军装甲部队截断,俄罗斯指挥官们自然不愿意坐以待毙,万一攻破了正前方的汉军阵地,或许就能一路突破到罗马尼亚内部,到时候分散部队搞破坏也能让汉军视为珍宝的产油工业区损失惨重。
无论是俄罗斯人还是反汉同盟其他国家,从未想过依靠一场或几场战役击败林皓达,他们的作战目的朴实的很,尽可能的对汉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明确来说就是,林皓达想要保护什么,反汉同盟就摧毁什么!
因为反汉同盟国无法理解林皓达召唤军队的原理,只能依靠汉军的军事行动来推断如今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汉军无法失去的,然后不惜一切代价进攻汉军保护的目标!
444 强攻的惨烈
俄罗斯人主动强攻在战略层面上是绝对正确的,但在战术层面上对俄罗斯士兵而言,却是一场**裸的灾难!
汉军的堑壕阵地虽然驻守的兵力远没有俄罗斯军队多,但汉军配属的机枪、火炮等武器,却要比俄罗斯人先进的多!
堑壕战最重要的是在步兵进攻前发起连绵的火力打击,历史上一战的堑壕拉锯战中,甚至有火炮准备长达一天一夜的记录。
如果不这么做,步兵在机枪和敌军火炮的轰击下,连迈过铁丝网的一成希望都没有,火炮洗地其实也是为了清洗密集的铁丝网和排雷。
当然,在林皓达这个时代中,地雷还没有被反汉同盟国发明出来,林皓达爆出来的军队武器中,没有任何一款地雷,而一直以为林皓达的科技代表着先进武力,并以此作为榜样的反汉同盟国,自然也不会想到地雷这项发明……
反汉同盟国满脑子都是被汉军装甲部队碾压,和大威力火炮吊打的战役,拼了命的督促研发部门发明出射速更快更稳定的机枪,射程更远口径更大的后膛炮,以及可以用燃油驱动的装甲载具。
这些等待发明的项目,足够欧洲的科学家研究好长一阵子了……
林皓达的存在对欧洲人来说就如同悬在头顶的战争魔剑一般,容不得他们去搞其他研究,一切的资源都会向战争倾斜,所有的科学家都被政府以各种名义下达仿造汉军武器的严格命令!
如果无法消灭林皓达,欧洲就不会有未来,反汉同盟国自然不会做其他‘无用功’。
如今的反汉同盟国倒是有点像历史上的东方世界国家,在看到西方国家各种先进发明和体制后,嗷嗷叫着又是派留学生又是引进工业设备的,恨不得将欧洲国家那一套完完整整的复制过来,至于研发什么的……
在大多数眼中,先追赶上西方国家的脚步才是正理!
人类在落后挨打的时期,很少会去发明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生存的压力会迫使大多数人试图走复制和仿造的‘捷径’。
显然,在反汉同盟国中,汉军那一系列经过实战检验,将白人军队打的稀里哗啦的武器装备,更值得重视!
俄罗斯人正面强攻汉军堑壕阵地,无疑是在用几十万俄罗斯大兵的鲜血,活生生的给反汉同盟国上了一堂堑壕战中防御胜于进攻的实战理论。
俄罗斯人的火炮射程方面的缺陷,让他们在进攻汉人堑壕阵地时,几乎没有发挥出什么用途,只要一冒头就会被汉军炮兵‘点爆’。
而且,在俄罗斯大兵山呼海啸漫山遍野的呼喊着‘乌拉’发动著名的猪突冲锋时,密集的交叉火力和成片的掷弹筒弹幕,将俄罗斯士兵的尸体堆满了前沿阵地。
前线几乎每一处铁丝网上都挂满了俄罗斯灰色牲口的尸体,这是进攻中的俄罗斯士兵企图剪短铁丝网时,被汉军机枪屠杀的人,因为俄罗斯人无法用火炮开路,只能用生命去剪短铁丝网……
好在,俄罗斯主力的兵力是汉军的几十倍,耗得起!
实际上,在汉军那几乎不停歇的火力杀伤下,俄罗斯士兵很少有剪短铁丝网的成功战例,大多数时候,都是俄罗斯士兵用尸体生生将铁丝网压断或是叠成一个人肉组成的斜坡,供后面进攻的俄罗斯士兵跃过……
在驻守的汉军士兵眼中,俄罗斯大兵简直就是一群疯子,他们用自己人的尸体‘堆平’了一道又一道铁丝网,用大量的肉盾密集的人墙,成功挡住了掷弹筒的弹幕,和马克辛重机枪的死亡射击地带!
就好比历史上一战军事专家所说的那样,当进攻的单位面积内的人数超过单位面积的火力投送烈度时,进攻方就能成功突破到防守方的堑壕前面。
俄罗斯人用生命诠释了这个简单的数学问题,灰色牲口之名名副其实,不惜命的俄罗斯大兵头一次让汉军动员兵感到了震惊!
就这样,俄罗斯人用超过十万人的伤亡代价,硬生生突破了不足一万汉军动员兵防守的第一道阵地堑壕。
而后面还有整整俩道堑壕……
如果按照简单的数学运算来看,剩余的俄罗斯军队似乎真的可以用人数突破后面俩道堑壕阵地,可惜,哪怕俄罗斯灰色牲口再玩命,牺牲如此多士兵突破第一道阵地后,也变得后继无力起来。
俄罗斯士兵的士气在成吨的尸体和鲜血浇灌下,已经无法保持最初那旺盛的战斗力。
剩余的俄罗斯士兵大多数都是进攻过汉军第一道阵地,知晓那种九死一生场面的人,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俄罗斯士兵都很清楚,如果再让他们发动一次如同第一道阵地战的冲锋规模,他们活下来的几率不是约等于而是完全等于零!
俄罗斯士兵不惜命不代表他们不怕死,在夺下第一道汉军阵地,放眼四望遍地残尸的场面时,那股狂热的‘乌拉’声过后的空虚感,迅速被对于生命的眷恋所取代。
如此惨重的损失,甚至让不少俄罗斯士兵认为他们这是一场失败的进攻!
毕竟,此时俄罗斯士兵还没有被教育成二战时期满脑子效忠和同归于尽思想的日本疯子,军国主义思想在俄罗斯内部并没有产生,此时俄罗斯帝国更多的是大沙文主义。
俄罗斯帝国的沙文主义即为扩张和侵略是一个民族屹立世界之巅的根本,这正是俄罗斯灰色牲口打仗疯狂的核心思想,因为他们本身也渴望胜利和扩张。
可惜,这种思想远不如军国主义那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来的犀利,俄罗斯士兵面对不计其数的伤亡,士气已经濒临崩塌!
果不其然,在随后对汉军第二道阵线的进攻中,俄罗斯士兵再也无法打出第一场战役的声势,这一现实也让俄罗斯指挥官不得不做出最痛苦的选择投降!
于是,继奥匈帝国之后,又一支编制超过十万人的白人正规军,正式向汉军集体放下了武器!
445 想捡漏的奥斯曼
汉军对俄罗斯50万大军的围剿战虽然比较顺利,但由于阵线地域广阔,直到开战后一个多月,才彻底肃清俄罗斯军队的残余兵力,除去少量失去建制的残兵逃回俄罗斯境内外,这支俄罗斯帝国主力大部分不是阵亡就是成为了林皓达的俘虏。
这一下,林皓达在罗马尼亚开垦的集中营式农庄算是有了充足的劳动力。
汉军虽然人数不多,对于后勤粮草压力小,但时间一长也会让地方上的白人平民不堪重负,即便林皓达不在意这些白人平民的死活,将他们手中仅存的口粮抢来也毫无愧疚感,但这种一锤子买卖终究是有极限的时候。
被抢光了口粮的白人平民会出现大面积的饥荒,饿死成群的人口,然后就会没有人口在田地里耕作,在第二年秋收之际就会出现粮荒,然后进入恶性循环。
这就是林皓达每打下一处基本盘时,都会设立集中营式集体农庄的原因,战争带来的大量无主土地,以及汉军用各种理由强取豪夺的肥沃田地,足够汉军安排大量的青壮战俘在其内开垦荒地了。
在饥饿的威胁和刺刀的逼迫下,这群战俘的工作积极性还是可以的。
他们就好比欧洲中世纪毫无人身自由的低贱农奴一般,整日里进行俩点一线的生活模式,排泄的粪便也会被汉军士兵驱使着收集起来,当作农田中的肥料,纯天然无污染的‘粪便肥料’无疑会让田地的收成更好。
最重要的是,这些被俘获的白人士兵,出身往往都是底层的百姓,对于农事并不陌生,在这个时代中虽然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但农业为本的思想并没有脱离,特别是对于俄罗斯帝国这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而言,灰色牲口其实就是原本的底层农奴,俄罗斯帝国以不足万分之一人口的上层贵族阶级,来统治其余广大的农奴控制庞大的国土。
一亿多人口的俄罗斯帝国,超过九成九的人都是没有多少人权的农奴,正因如此,俄罗斯帝国才被西欧和中欧国家视为蛮夷,西欧和中欧国家的农民伯伯只要跟俄罗斯农奴微微对比下,就不会觉得自己的日子苦了……
不过,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是历来的真理,正因为俄罗斯人生活的艰苦,所以他们打仗才不惜命,从军获取军功算是底层农奴为数不多脱离悲惨阶级身份的途径,这就是俄罗斯的灰色牲口们用着落后的武器,打仗却士气十足的原因之一!
再就是,俄罗斯士兵获胜后,往往都会被允许就地劫掠一番,历史上俄罗斯军队入侵满清东北三省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满族和汉族女子被这群俄罗斯蛮子活生生cha死……
至于民族屠杀,更是俄罗斯老毛子最擅长干的事情,就算到了伟大领袖斯大林时期,老毛子也干过将中亚整个鞑靼民族强行向更加荒芜的沙漠戈壁地带迁徙的事情,只因为老毛子没有将他们当作自己人,想要扩张俄罗斯民族的生存领地……
这也是后世里那个庞然大物雪崩后,脱离的加盟国对俄罗斯人仇视的原因,当年老毛子强大的时候,对外族人那真是下刀子一点不手软!
据说,21世纪的乌克兰之所以女多男少,就是当初二战时期,苏联吞并乌克兰期间为了镇压乌克兰独立成员,进行血腥民族屠杀的原因,乌克兰整整一代青年男性,被苏联红军杀得血流成河……
所以说,林皓达此时所作所为看似凶残不仁,但欧洲各国的政府首脑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在他们眼里,被征服的民族被压迫被奴役,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作为殖民全世界掠夺资源的欧陆各国来说,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之内!
反汉同盟各国之所以拼了老命跟林皓达互相伤害,就是因为他们深刻明白这个道理,才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不至于沦为那些被他们殖民欺压的弱国地位,激发所有潜能追求胜利。
和谐共存只是胜利者巩固自身统治,显示‘仁慈’的一种宣传口号罢了,要是民族之间真的可以和谐共存的话,为啥印第安人绝种了?
为啥21世纪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而不是本民族的‘土话’?
甚至很多民族连自己的语言都已经被迫消逝,成为了欧洲白人的一个分支国度。
一战二战说好听的叫做世界大战,实际上就是已经瓜分完全世界的欧陆白人后裔,进行的新一轮竞争罢了……
不过,也幸亏那群欧洲白人后裔自己内讧打的爹妈都不认识,才让世界上其他被压迫的民族有再次崛起的机会,虽然还远没有达到获取平等国际地位的程度,但至少独立自主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