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在话在‘开国号’上说出来,和在其他地方说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为了让‘开国号’上的古代士兵尽快熟悉现代化操作,姜胤每天就要出海进行火炮轰击训练。
虽然‘开国号’上装载的都是些什么两座双联装130毫米炮啊,什么四座双联装37毫米人工操瞄高炮,什么四座双联装25毫米炮?等等这些现代海军早就已经用过时的玩意。
但是这些火炮跟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那些破烂战船比起来还是强上太多了,至少在轰击产生的爆炸威力,就不是十七十八世纪那些战船能够比拟的。
连十七十八世纪的人都会被震惊的炮弹,放在一千年前的十世纪,那更是如同外星装备一般。
大田雄野亲眼见到‘开国号’上开出的一炮直接轰碎了一整艘中型福船,他也见到了远射机枪扫射把木船扫射的千疮百孔直至沉没。
这些震撼人心的场面都留给了他难以磨灭的印象,对于他这个多年航海的人来说,他更知道这样的一艘铁船战舰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只要是在海上,这艘战船就立于不败之地,大田雄野想过无数个进攻这艘船的方法,不论是火攻还是箭射,最终他发现,没有任何一种进攻方法能对这艘战舰造成有效的伤害。
在一片海域上立于不败之地,这在后世有一个更霸气的名字,名为制海权。
不过大田雄野是肯定不知道这个东西的,但是多年的航海经验让他迅速理解了姜胤那些稍显大言不惭的豪言壮语。
那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夸海口,而是这个青年真的有这种实力去实现,因此在面对姜胤时,大田雄野也真正意义上把姜胤当成了自己能够效忠的主人。
他也第一次站在了新宋国的角度为姜胤提出意见。
当初姜胤要在东京城创办超市,开设钱庄时,他就向姜胤谏言,任何外来者,想要在东京城内呼风唤雨都是不现实的,东京本地的大贵族是会集中火力消灭任何外来者。
得到大田雄野的这个谏言,姜胤也并没有感到特别出乎意料,地方保护主义,这种事情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古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都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所以当大田雄野告之东京外来户是无法在东京做生意后,姜胤便虚心求教让大田雄野说出自己的想法。
大田雄野沉吟之后,向姜胤说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是东京藤原家族长老之一的藤原兼通培育的心腹,之前他多次出使中原,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藤原兼通禀报,其次才会去面见天皇,藤原兼通对他也是十分信任。
他可以向藤原兼通宣称东京超市和东京钱庄是他从沧州新宋国拉拢来的一批投资者,他们愿意效忠藤原兼通,并且愿意给藤原兼通奉上最精致的宝物和最珍贵的商品,只求藤原兼通愿意庇佑他们在东京顺风顺水的做生意,这样以来,便能够让东京地方的那些牛鬼蛇神不敢再打东京钱庄和东京超市的主意。
这个建议一开始姜胤是有些纠结的,随着坦克部队和步兵师逐渐训练完成,他有自信占领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
如果他想,他可以现在就派遣坦克部队直接出现在日本皇宫,把日本的皇室方面杀个精光,然后自己独坐日本天皇的宝座。
但是统治一个国家不仅仅光有武力就行,民众基础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如果不得民意,管辖的地方天天闹起义,那还不够麻烦的。
所以现在一开始在东京只适合做生意,培养群众基础,宣传新宋国的好处,让日本贵族们对新宋国的商品趋之若鹜,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用武力占领这个国家。
但是唯一让姜胤纠结的是,现在自己居然需要向一个古代的日本人求助,获取他的庇佑,想想都是一件非常不爽的事。
不爽归不爽,决定还是要做,究竟要不要依靠这位日本当朝最大的权贵来发展在东京的计划,还是直接简单粗暴的一力破十会,大军压境占领日本皇宫。
当姜胤查了一下资料后不禁感叹世间巧妙,于是当机立断的下了决定。
在日本史书中,这个藤原兼通今年四月份就突然得了重病,躺在病床上,找来了好多日本皇宫的中御医,但都没啥大用,不到月底就归西了。
对于依附一个即将死掉的日本贵族,姜胤是没有任何心里负担的。。。。。。。
第五十九章 吞并日本的布局()
历史就是历史,其强大的惯性不是任何穿越者或者人的意志所能改变的。
大宋太平兴国二年,也是日本的贞元二年,四月初,按照原剧本,日本的太政大臣,年仅四十三岁的藤原兼通果然突发了急病,卧床家中无法继续上朝。
圆融天皇特赦,命请数十余名日本当朝御医前往兼通府上医治,可是寻医无果,兼通的病情仍然一天天的加重。
就在藤原兼通卧床不起的这段时间里,名为他身下的东京钱庄和东京超市却如同井喷和腾飞式的发展起来。
樱花街上的那一间不算太大的东京钱庄早已不能满足整个东京上十万人口的金钱兑换需求。
因此老蔡一口气在东京又连续增开了三家大型钱庄,其中有一家就坐落在东京城朱雀大街的主道上,占地两亩有余,其规模之大,堪比新宋国的沧州钱庄。
没有了藤原兼通的掣肘,老蔡和姜胤是放开了膀子在日本搞事情,短短三日,就在整座东京城推出了五百万两交子大钞的兑换,一周之后,更是把推出的交子总面额扩大到了一千万两。
然后向东京城内的所有百姓和贵族宣布,东京钱庄现在存钱全部涨利息,只要是来存钱的东京人,一百两银子,每月的利息为一两银子。
别小看这百分之一的利息,作为得到贵族们交口称赞的口碑后,东京钱庄的声誉就如同他们放在大堂展示给众人看的大金球一样坚不可摧。
民间对交子大钞的流通颇为喜爱,成车的铜钱被送到钱庄,然后再兑换成一张张纸钞,用纸钞交易的人,还都引以为傲。
一时间,整座东京城纸钞交易潮流成风,商人收纸钞,百姓交纸钞,新宋国的交子钱币在东京城仅仅用了半个月就取代了铜钱与银子,成为日常交易的主流货币方式。
因为利息的存在,钱庄每日也是成千上百的人前往存钱,如果是这个时代,只用笔记录的话,恐怕也是相当繁琐麻烦的一件事,但是拥有了现代技术,这一切都不是什么问题。
搞一套网吧的会员卡充值制度,然后加上密码,用电脑输入开户人存入的金额,便可以制作出一个在这个时代完美的银行卡。
姜胤为了增加新宋国的普及程度,特地在银行卡上彩印了新宋国国都的鸟瞰图。
一时间那些办了卡的日本贵族,无不对中原沧州的新宋国心驰神往,想要去那张卡上所描绘的都城去看看。
宣传造势,这一行姜胤干的更是得心应手,让那些现代日本翻译连天加夜的编辑出了一份赞美新宋国的报纸,包括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人民生活水平极高等等这些,然后又在其中隐晦的加入日本国的起源,日本国与新宋国同属于中原秦国之类的,让东京的市民一提到新宋国,就像是在说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居所。
一千年前的大众舆论方向,要比后世好引导的多的多,仅仅是免费散发的十万份报纸,就把东京城的全民话题转移到了新宋国上。
许许多多的东京百姓居然才知晓这个世上还有一个物产这么丰饶,国力这么鼎盛,待客这么友谊的国度。
对于这些姜胤觉得似乎还不够,因此又印刷了一批大型的广告牌,上面的图片全都采用新宋国新沧州城的真实取景,恢宏的太和殿,高大的安天门,广袤的沧州广场,还有整座城市高度发达的路灯夜景。
短短半个月,东京城百姓们所接受到的信息量就比他们往年一年接受到的还多,在一千多年前他们的眼中,新宋国就已经可以算的上是神一般的国度了。
新宋国的话题久久不散,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日本的民族主义者警觉的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危机,他们也发出声音号召民众不应该过多的崇拜别国文化。
可是姜胤怎么会给这些人机会,一遍雇着更高明的水军引经据典的反驳那些日本民族主义的言论,一边通过报纸继续引导舆论风向,再者就用一些极端手段解决那些民族主义的刺头。
至于怎样用极端手段解决,作为一个在后世生活过,并看过无数多的侦探杀人案件的姜胤,他知道一万种让人看上去像是自然死亡的方法。
日本内阁府大尉死了,皇城监军死了,连东京礼监这样的大贵族都死了,东京城的仵作经过确定,这些人都是突发了急病病死的。
姜胤对于解决了这些日本人没有丝毫的愧疚,他们的身份本来就令姜胤不喜,现在他们又挡了姜胤的路,经过奇石改变后身居高位这么久,姜胤的性格也从曾经的优柔寡断变成了现在的杀伐果决。
任何阻止他帝国向前扩张的人,都注定要躺在他的脚下,成为一块垫脚石。
东京城的宣传造势仍在继续,病床上的藤原兼通也已经知道了东京超市和东京钱庄的扩张,他本能的觉得有些反常,但是出于对属下的信任,加上病痛的折磨,他仍然没有想到这两个机构根本从一开始就没有掌控在他的手中。
因为藤原兼通没有儿子,所以病床上的他挣扎着拉着大田雄野的手,托付道:“我已向陛下推荐吾弟藤原赖忠接替我的位置任关白,一旦我故去,你要把东京钱庄和东京超市交给他处理,你要继续辅佐他与藤原兼家对抗。。。。”
大田雄野满口答应着,其实他的心思早已经不再藤原兼通的身上,在见识了姜胤在东京所搅起的大浪之后,他对于这个新主人充斥着尊敬与崇拜,同姜胤的手段相比,之前藤原兼通的那些手段只能算是肮脏低劣的勾当。
就这样,立下了遗照的藤原兼通在四月底撒手人寰,圆融天皇为了纪念他对日本朝堂上的贡献,宣布罢朝三日以表哀悼。
藤原兼通死了,姜胤在东京城的布局也基本上大体完成,随着东京对外贸易的扩散,日本这个国家,将东京开始逐渐的从内到外被姜胤开始改造,而最终,这里将会属于新宋国。。。。。
。。。。。。。。
第六十章 坚定三个重点()
古代的劳动人民,因为他们等级的卑微,从而看似很弱,可实际上,当他们团结在一起时,会产生一种非常强大的足以改天换地的力量。
若善于引导与发展这种力量,当有一天它能迸发出的强大能量,会让任何身居高位者所震惊。
唐朝时有一位名响史册的皇帝就窥得了这种力量的冰山一角,因此还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日本东京待久了,姜胤又回到了沧州看了看,结果让他欣喜不已。
通过对姜胤下达的那些奏折和批示,新宋国的官员们开始渐渐用一些后世的规章制度建设新宋国的社会体系。
他们按照那些指示,不断的引导着广大百姓朝国家建设方面的方向发展,姜胤提出的三个重要得到了贯彻落实。
首先重中之重的是高产水稻和农作物的推广,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诞生了一位十分伟大的人物,袁隆平。
这位老哥平生没什么特别的成就,就是一直在搞高产水稻的杂交育种事业。
这一搞就是大半辈子,结果也非常厉害,他搞出来的杂交水稻种子所种植出来的水稻亩产比一般水稻产量多了很多。
先是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使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
现在他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稻项目还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顺利推进。
这么说可能不太直观,但是我们中国所运用了他研究出来的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用三亩地产出四亩地粮食,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单产和总产。中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
可以说,这世上目前每一个人,吃到嘴里的,每一口饭里都有四分之一是他的功劳。
中国即便是到上世纪80年代都属于缺粮的国家,农村乡野,年年红芋,是大家广为人知的事情。
可随着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的大范围推广,中国仅仅用了四十年时间,就从缺粮国变成了对外大规模出口粮食的大国。
其中,袁老先生可谓功不可没。
而姜胤,也站在了袁老先生的肩膀上,直接从现代购买了一大批超级杂交水稻良种放到了目前新宋国四州种植。
新年已过,春天即将来临,新宋国四个州县的农民纷纷将从衙门那领的高产种子播种到自家农田中,他们期待着今年会收货怎样的收成。
不仅仅有杂交水稻,姜胤还带来了一批玉米、红薯,这种长量极高,抗病性极强的农作物,从现代招募了一批农业管理的大学生,专门教授新宋国四个州县的百姓如何栽种这些植物。
待到姜胤重新回到沧州的时候,王嗣宗就告诉他,春季第一批播种已经播种完了,目前新宋国四州十六县,一万五千亩上等土地已经全部栽种了高产种子,按照预计,明年他们能收货接近上百万斤的粮食。
。。。。
粮食的问题解决,第二个重点也齐头并进,姜胤要求的新宋国任何人不得歧视商人,特别是实体企业商人,不仅不会被歧视,还能得到官府的表扬。
于是那些布庄、首饰庄、蚕庄等都交口称赞新宋官府的政策,原本宋国那些歧视商人的法律条文也全部被废除,如商人上街不能穿丝绸衣物,商人不得骑马过官道等等。
虽然这些条例仍不能改变民众早已根植于心底的对商人的瞧不起,但是至少这是新宋国明确的对商业进行了一次表态,欢迎任何人经商从商。
这下也使得新宋国一跃成为中原地区商人的天堂,只要你愿意做生意,那么新宋国就永远敞开国门欢迎你,一时间许多南方的大商贾联合各种钱行入住新宋国,打算在这里赚上更多的银钱。
其实在这些南方的大商贾身上,已经渐渐出现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影子,唯钱至上,利益王道,这对社会的物质发展是一种极大的推动力,虽然有一些弊端在其中。
但后世的邓伟人说的好‘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为了让新宋国的经济繁荣腾飞,姜胤不介意任何商人来这里赚钱,只要他们能够让新宋国的商品市场繁荣起来,姜胤不管他们是黑猫还是白猫。
。。。。
粮食,经济,这两样都井然有序的在推进,第三个重点也呼之欲出,那便是新宋国法律的推广与施行。
在行人靠右行这条法律刷满了劝新宋国道路两旁的墙,新沧州城一月之内捉住十五起翻越围栏的罚款事件之后,沧州的居民开始真正的统一靠右行走。
其实行人右行本来《新宋律》中是没有规定的,可是在姜胤向沧州城推广自行车之后,交通拥堵就开始初显端倪,一些交通较为堵塞的地方,马车牛车自行车,一旦撞一起堵起来,那没个半天时间是解决不了,虽说这个时代汽车不可能大规模出现,但是为了未来着想,姜胤还是命人把行人右行这条法律刻在了石柱上。
《新宋律》现在成了新宋国地方官员的标配,作为年末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谁最先能背熟《新宋律》,谁就越有可能被提拔,所以新宋国的各个地反官员都是拿着《新宋律》各种朝背晚背。
官员们这么努力的通晓法律,效果也是很明显,作为一部后世律师事务所编写的法典,《新宋律》上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现代人的眼光色彩,那些新宋的官员在通读法典后,他们也会或多或少的学习到一些后世人眼光中的官员准则,在治理百姓时,他们也渐渐会熟练使用《新宋律》中的规定,对治下地区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第六十一章 辽国的三次败仗()
新宋国,这一个神奇的国度,短短半年的时间,它便从一个小城成长为一个占据四州的郡国,而且通商之繁荣,不论是路路还是水路,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进出做生意。
幽州的辽国驻兵是一点一点看着这个原本的小国成长到现在这个样子,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辽人生性彪悍,如果之前没有听说过新宋国曾经那些威名的话,幽州的辽国驻兵早就大军出城到沧州洗劫了,那里的物产之丰饶,财富之丰厚,让很多的辽人对那里心痒难耐,心驰神往。
但是他们不敢去抢。
让辽人畏惧的事情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次交锋辽军大败事件,在这三次之后,辽国便对新宋国采取绥靖政策,对攻击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边境为代价,同新宋勾结和妥协。
第一次交锋在去年的年末,辽国的主将耶律休哥带着三万大军向中原打草掳掠,如果没什么变故的话,他们会像往常一样,从中原人的手中抢回许多物资粮食,那些食物够他们糊弄过去严寒的冬天。
但是刚刚从幽州城出去,三万骑兵大军就遭遇了辽军永恒的梦魇,三十个喷吐着魔鬼火焰的墨绿色铁怪物包围了他们,他们不论是用刀砍,还是用箭射,那些墨绿色的铁怪物都纹丝不动,反倒是从它口中每一次喷出火光,就会有大批的辽人吐血而死。
就如同修罗地狱一般,最终逃走的两万多人,在回到幽州后,只要是受了伤的,几乎就很难活下来。
一万辽军的折损,这种大败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在辽国出现了,更别说是在打草的路上,这也让辽国冷静下来,默默的缩起尾巴舔舐伤口。
但大多是辽人仍是咽不下去这口气,他们开始派人前去调查,之后,他们发现,原来在沧州城有一个新政权建立了,这个政权名曰新宋。
一开始有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