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服侍姜胤就没有那么多的担心了。
巳时起床,皇帝陛下的起床时间简直比日晷和漏刻还要准确,因此巳时,也成为了皇宫中所有仆役们的服侍标准时间。
接近巳时的时候,仆人们都已经准备妥当,丫鬟们也候在了姜胤寝宫的门外,他们低着头,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准备着陛下新一天的起居。
。。。。。
“咳咳,有水吗?有点渴。”
寝宫中传来了一声年轻的男声,候在寝宫外最前面的一名长相十分甜美可人的丫鬟急忙回道:“陛下稍等,晴儿这便给您端水。”
这名很是甜美可人的女婢端起一杯水便进入了寝宫中。
姜胤此刻已经从他的那张大睡床上起来了,换上了一身白色的内衣,面对着梳妆镜,正用着电动剃须刀刮着自己的胡子。
“陛下,您的水。”晴儿小心翼翼的递过去那盏盛满水的青花瓷茶杯。
“嗯,谢谢。”姜胤接过水杯道了声谢后,仰头咕咚咕咚的灌了几大口,然后“哈~”了一声,“爽,早上灌上一大杯水,就是好爽啊。”
而姜胤的这番话,竟是让丫鬟晴儿小脸微红。
姜胤倒是没有看到晴儿的表情,他伸了个懒腰问道:“洗澡水准备好了吗?”
“回禀陛下,沐浴的水已经烧好了,按照陛下的要求,全都是三十七度的水温。”晴儿眨着眼睛向姜胤汇报道。
“好。”姜胤站起身,“现在去洗个澡。”
。。。。。。
披着一件大衣,走上两步路,就到了浴室的大厅。
姜胤对于吃喝玩乐都没什么爱好,因此皇宫中的许多东西都是一切从简,但是唯独洗澡沐浴这件事,姜胤的要求非常高。
为此,姜胤还专门从现代请了一队的浴室和游泳池装修团队来建设了皇宫中他居所的浴室。
姜胤所居住的乾清宫,一共有四个大浴池,一个全封闭式的,是留冬天洗浴泡澡用的,一个半封闭式的,是留夏天洗浴用的,还有一个巨大的露天游泳池,一个室内游泳池。
可以说,即便是现代的许多富翁,也建造不起这么多的私人游泳池。
雪白的墙壁,泡在碧蓝的水中,姜胤半躺在水里,有丫鬟在池边撒上了花瓣,水温刚刚好,大清早就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姜胤也是舒爽的每一个细胞都要欢唱。
新宋国目前形势一片大好,日本、澳洲、非洲的基地也全都步入了正规,赵老二现在整天整军备战,但是他的兵力还在抽调,因此短时间内也是不可能打过来,辽国已经算准了大宋和新宋的战争,因此现在就是一副隔岸观火,坐看龙争虎斗的模样,任凭新宋国几经骚扰,连个屁都不放。
姜胤在这段时间也是得空休息,没什么大事,天天的任务就是享受生活。
在水里足足泡了半个小时的花瓣晨浴,姜胤才从水里出来,打扮的香喷喷的众多丫鬟们围了上来,开始帮姜胤沐浴更衣。
一双双雪白娇嫩的小手在自己的身上摸来摸去,这把姜胤弄得是气血不停上涌,随着年纪的增长,姜胤觉得自己的身体似乎对于男女之事越来越渴望,有一次看到晴儿穿着一个围胸来帮自己倒水的时候,他差点就想把晴儿给就地正法,还好自己的理性克制住了,不然还无缘无故的糟蹋了一个古代女孩。
不过这些丫鬟们对于姜胤也是百依百顺,甚至她们很想姜胤能够临幸她们,陛下现在仍未娶妻,如果被临幸,虽然当不上皇后,但是至少当个嫔妃是没问题的,那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也是享用不尽。
因此,皇宫中的女婢们心照不宣的都穿的衣服很是性感,姜胤不知道她们心中的打算,如果知道这些女孩人人都想睡他,那他估计也不用憋的那么辛苦,每天换一个睡,还不是美滋滋。
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行头,金龙冕,鎏金服,帝王的霸气一下子便加身,人靠衣装马靠鞍,姜胤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的模样,都觉得霸气了几分,怪不得自古那些皇帝都喜欢给自己做那些精致到极点的龙袍,还别说,这东西还真是挺管用的,换上一身皇帝的皮,别说你气质多不像皇帝,只要换上了,那一眼看去,顿时整个人的气质都有了改变。
衣服越是高端,人看上去就越尊贵,这个道理,倒是被皇帝这个职业的人发挥到了极致。
。。。。。。。。
收拾打扮,穿好弄好,一切都收拾了妥当。
踏着雪白的银龙靴,姜胤在一大批仆役护卫的簇拥下,准备移步乾清殿批阅今日的奏章。。。。。
。。。。。。
第二十二章 帝王的幸福生活(下)()
皇帝这个职业,在三百六十行中,似乎算不上,不过从整个历史长河中看,这也确实是一个工作职业,不过皇帝这个职业,不论是危险性还是价值性,都要比其他职业高上很多。
首先,皇帝这个职业很特别,社会意义非常大。无论采取什么制度,只要国家存在,皇帝就是必不可少的职业,西方的总统,首相,主席都属于皇帝。他们是政府的主要决策者,是号令实施的发动者,是国家权力金字塔的顶尖,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焦点,是各种势力的平衡点。从动物的合作强度看,有首领出现的动物群合作强度更高,没有首领的动物群合作强度比较低,人类是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在国家出现之前,首领就存在,肩负着许多社会责任。国家出现后,族群的合作强度更高,没有皇帝,很难想象国家将成什么样。
????皇帝的作用不言而喻,似乎没有必要多说。如果不是这样,西方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进行总统竞选?皇帝无疑是份难以从事的职业,非常危险,连自己和家人乃至亲属的生命都搭进去的一场职业赌博。这个职业也非常累人,做不好,生命都无法保证。高额的回报应该是这种高危职业的一种补偿。
但是在姜胤这个开了挂的现代人面前,当古代皇帝就完全没有了任何风险。
在这个时代,他根本不用担心外敌来犯,一个意念包围,然后把攻打自己的人全部扔到大海里,一场战役就结束了。
他也不用担心有人给他下毒,只要在他的空间里,他就是百毒不侵,同时就算是断腿断手,只要到了他脑海中的空间,他也可以用意念瞬间将伤口复原。
就是这样的外挂,才能让他有着笑傲天下英雄的资本。
不论是大辽还是大宋,他强任他强,只要姜胤想,分分钟就能捏死他们所有人,这直接导致了姜胤在大宋的日子无与伦比的轻松。
相比于古代皇帝担惊受怕,诸侯争霸你死我活,姜胤的皇帝生活不可谓不幸福。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最骚的还是没有任何风险!
在这种情形下,当皇帝,就完全是一个轻松到极点的工作。
今天的奏折不多,最近新宋国的第二轮市场融资发展已经启动了,蔡昌毅在沧州钱庄推行出的新一批交子,对新宋的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大家都热火朝天的开始了大规模的赚钱。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社会职业分工的细化,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新宋国的社会体系中。
新沧州城外已经开始有工厂开始大规模雇佣人员进入工厂打工,资本家剥削工人们的第一步,工厂和工人,这是个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有特色的字眼,从这个生产关系诞生的伊始,一场贫富差距的变化就开始慢慢拉开。
整个社会的贫富区别也会极具扩大,唯钱至上的资本主义也会到来。
作为新宋国的掌舵者,新宋皇帝姜胤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国家踏上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过大的老路。
他超高速运行的大脑,仅仅一个时辰就批阅完了一天的奏折,同时还拟定了两条限制资本主义发展的法则。
一个《劳动法》,一个《税收法》被他直接安排到了鸿胪寺,而且下令在一个月内完善施行。
面对资本这条猛兽,其实限制它的手段并不多,因为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时代进化出的产物,它会按照市场的运行规律自己成长,而且无法绝对的控制。
商人逐利,资本便活在众多商人组成的集体中。
唯一能够限制资本的,便是国家的法律,只要能用法律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就很难让资本家在人民的身上榨取到太多的价值。
这一点在历史上被无数次的验证。
在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随后在西北欧出现。在城市,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商业资本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产生主要有两条道路:由手工业者变成商人和资本家的道路、商业资本控制产业的道路。在农村,货币地租广泛推行,阶级结构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逐步发展起来。
那个时候资本刚刚兴起,手工业者变成了商人和资本家,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了资本的牟利带给他们的快乐,因此他们无法自拔的陷入了资本的漩涡,开始了他们剥削劳动力的压榨时代。
当时,欧洲的政府还没有出台任何限制资本主义的政策,因此资本家们,要求自己的员工无限制的为他们劳动赚钱。
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一周最多工作50个小时,节假日三倍工资之说,资本家们张开血盆大口,将那些为他工作的工人们吃的骨头渣都不剩。
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没有节假日休息更是形成了行业标准,在那种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工厂,许多人工作个几年便会患上各种慢性疾病,然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几年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还不够自己看病的。
而那些坐在劳动者头上的资本家们,则享受着舒适的生活,惬意的工作,最后安安稳稳的度过晚年,再将自己的企业交给子嗣,而子嗣们则在此基础上继续剥削劳动者的孩子们。
待到这种剥削达到一定程度,人民已经到了艰难困苦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拿起手中的工具,砸碎那些束缚的枷锁,建立起一个新时代。
作为研究过世界历史的姜胤,他深知一切的起因和结果,虽然他亦有他所在的时代局限性,但是处理大宋这个时代的历史问题,对他来说还是小菜一碟。
《劳动法》和《税务法》这两例法律是他这个帝王手上最有效的手段,一个是一块坚固无比的盾,一个是一杆异常锋利的矛,有着这两样东西,新宋国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还不是任他揉捏。。。。。。。
第二十三章 沧州工商局()
今天一早,沧州城工商局的府邸的大门前就围满了商人。
。。。。。
工商局这个部门在沧州还算是个新词,这座不大的府邸建立起来还不到一个月,但是在沧州众多商人的心目中,这个里可以说是整个沧州最神圣的地方。
自从姜胤在沧州开了几个工厂,造纸的、酿酒的、化工生产的,这一下子就启迪了沧州的那些富商大户,各种工厂和作坊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但是新宋政权可不会任由这些没有经过任何考核的作坊和工厂出现。
《工商法》及时的出条,同时出现的还有沧州工商局这个部门。
工商局规定:凡雇人工作的工厂、企业、作坊,以及一切盈利为目的的团体,都需要在工商局登记造册企业证明。
一开始还有一些商人对此嗤之以鼻,开作坊赚钱赚的正开心,哪有时间去管这些政府搞出来的怪东西,因此新法颁布的半月时间里,来沧州工商局登记的商户不到一半。
法度执行不力,这一点是姜胤绝对不能容忍的,在第三次通知沧州全境商户需要登记无果之后,姜胤调动了执法部队。
统一的现代执法部队制服,防爆头盔和防爆盾牌,手持警棍的执法部队一旦出动,对沧州城的影响是巨大的。
仅仅一个上午,工商部的执法部队就查封了一百三十家无证经营的企业。
对这些企业,不仅勒令停业整顿,还要补齐罚款,最终在全部手续通过审核之后,才能继续营业。
姜胤的这番雷霆手段,让沧州的商贾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这个时候新宋国主的威名顿时传遍了沧州的商贾。
工商局的重要性也被那些想要做大生意的商贾们所熟知,一时间来沧州各个乡县的商贾们纷纷来到沧州的公司工商局登记造册。。。。。
。。。。。。
工商局的大门前停满了商贾们的马车,看穿着,这些商贾们无一不是锦衣华服,奢靡贵富。
“哎哟,这不是陈大官人吗?今天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在工商局府邸前的一大块空地处,一名胖商人突然发现了一名熟人,急忙笑吟吟的上来打着招呼。
“哎呀,这不是张官人吗?半年不见,现在在哪里发财啊?”说话的陈大官人是个瘦高个,看到打招呼的胖商人,也是喜上眉梢的问道。
“发财算不上,就是个营生而已。”胖商人摆摆手,这才好奇的问道:“倒是不知道陈兄现在何处谋财?”
瘦高商人呵呵笑道:“哎呀,为兄现在还是做做小本买卖,就是在沧州县开了个小厂,卖些瓷器杂货之类的。”
“哎呀,那都开厂了,不错啊。”胖商人脸上露出一丝艳羡之色,“瓷器这东西可是有大赚头的东西,陈兄这把是要赚发了呀。”
“什么赚不赚的,现在还不是进退两难。”瘦高商人叹了口气。
“陈兄也是被这工商部的执法部队给抓住了?”
“哎,是啊,我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规定,结果前天,就来了一大批穿着黑衣服的人,上来就在厂里贴各种封条,还说我家那厂子是什么无证企业,必须一周之内到这个工商部办理登记,要不然就不让营业。”瘦高商人有些期期艾艾的说道。
“我也是啊,我们家的印染坊,被那一帮子黑衣服全给围起来,然后就给封了,说是不登记,就不能印染,我但是直接给了一百两金子都不行。”
“一百两金子?!那些黑衣人收了?”
“哪收了,那些人看起来都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我那一百两金子放在那,人家连正眼看都没看。”
“嗯,我觉得也是,那些黑衣服似乎也都是照章办事,我们厂旁边还有个大厂,人家办了工商登记,然后拿给那些黑衣人看,那些个黑衣人还满脸带笑的就走了。”
“我家几个读书人都说,这个工商登记都写到了咱们《新宋律》里了,现在报纸上天天都是说这事的。”
“我不识字,这报纸看也看不懂,谁知道这上面说这么重要的事。”瘦高商人有些懊恼的说道。
“我是看报纸的,但是谁想到,这上面手段这么快,我以为再拖个十天半个月再来办这什么工商局登记也是可以的,没成想,这便倒是说什么就是什么,直接就来人封作坊,咱们这国主办事还真是雷厉风行。”
“是啊是啊。”瘦高商人点头附和道。
就在这两人谈话的时候,一名身穿墨绿色官府的年轻官员捧着一个册子从工商局的大门里走了出来,只见他清了清嗓子,然后门口围着的那些商人便安静下来,纷纷伸着脑袋,等待着这个官员的讲话。
“咳咳咳,诸位今天应该都是来工商局办理企业登记的吧,现在按照先后顺序排好队,先来后到站好咯,然后我给你们登记一下位置,喊到多少号,号主就进去登记,可明白?”
众多的商人纷纷附和,然后这名年轻官员就开始给众多商人排序,瘦高商人和胖商人恰好一前一后,这两人也是继续聊了一会新宋国经商的各种政策。
登记进行的很快,差不多一炷香的时辰就能登记好一家,所以人群也是缓步向前推进,终于,在等完了前面十几个商贾后,终于轮到了胖商人。
“陈兄,那张某就先进一步了。”胖商人朝着瘦高商人微微一揖道。
“去吧去吧。”瘦高商人挥手作别。
胖商人这才跟着带路的小厮三步两步的进了工商局的大门。
刚一进门,胖商人便被工商局内的景观吸引了,光滑如镜的大理石地板,雪白透亮的墙壁,还有各种神奇的发光物体,这些都让胖商人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那个人,怎么还楞在那,还办不办登记了?”
在胖商人的正前方,有一座巨大的玻璃墙,而在玻璃墙的那一边,一名穿着墨绿色官府的官员正朝自己的喊着。
“办,办的。”胖商人急急忙忙的跑了过去,然后站在柜台前,小心翼翼的问道,“这位大人,不知我们家这个印染坊如何办理登记?”
“你先坐,然后把材料交一下。。。。。”
。。。。。。。
第二十四章 制定游戏规则()
二十世纪的政权效率要比一千年年大宋的工作效率高上太多。
庞大的组织架构会让小机构的工作效率下降,所谓尾大不掉,正是这个意思,在二十一世纪,无数人都诟病过政府的反应不及时,工作效率低,责任踢皮球这些事情。
但是和古代的行政制度比起来,现代社会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都已经算的上是光速了。
自从工商局创办,加上执法部队的封厂风波后,沧州的一千二百一十六家企业,在一个月内全部完成了办理了登记,新宋国的国家组成部分也完善了‘商’界这一大部分。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商界的税收一直很模糊,有的朝代特别重,有的则特别少。
多者如同元代商税,常课税率二十取一,以后提高。另有各种“额外课”,如历日、契本、煤炭、鱼苗、漆、酵、荡柳、蒲苇、牙例、乳牛、羊皮等均有课;江河商船还要收船钞,税负苛重空前。
而少者如同唐朝,废除关税,只收市卖之税,都几乎都算没有商税一说。
这使得商人经商的利润空间特别大,他们不需要从事生产,只需要将各地的物资进行稀缺分配,从中赚取差价,就能获得大笔的利益。
而且他们获得的利益国家很难查到,如果按照律例交税,也有很多人逃税漏税,所以古代帝王很讨厌商人是有原因的。
姜胤所创造的新宋国,因为姜胤这个异类存在的原因,发展的速度早已脱离了原本的历史轨迹,大量的粮食和商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