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使得电影行业不断地蓬勃展,甚至人类社会的娱乐史从另一面就像是电影行业的展史。
这些,都足以看出电影在人类社会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吸引力。
人们在面对大屏幕中的人物时,也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深深的代入感。
尽管姜胤这一次拍摄的题材有些枯燥,说教性质有些严重,拍摄手法有些单调,但这些都丝毫不影响《龙腾四海》这部纪录片带给新宋国子民的吸引力。
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长大了嘴巴,被屏幕中所展现的一切所吸引,别说是《龙腾丝毫》,姜胤敢打赌,就算是大屏幕上现在放的是《新闻联播》,这些古代人都能看的津津有味。
没有黑白电视的过渡,彩色的大屏幕带给这些古人的震撼更加强烈,特别是这种清大屏,姜胤看了一下从直升飞机上拍摄的‘开国号’乘风破浪的画面,耳边还能传来广场上那十个巨大音响产生的波涛回荡声,甚至有种让人有种置身于大海上的感觉。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我们新宋国最强的战列舰之一‘开国号’战列舰了,‘开国号’战列舰,是引用了海外铁船之术,用精钢玄铁打造,整个船骨无坚不摧,可以号称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武器。。。。”
随着主持人的夸张介绍,台下的观众们也都出了阵阵配合的惊叹声。
“此次‘开国号’出海是有任务在身的,根据新宋国兵部接到的情报,我们现,在新宋国海域周围,存在着一股倭寇贼人,他们一般都远远的躲在离沧州海港数天航程的地方,然后专门打劫那些落单的过往船只,他们不断掠夺钱财,而且还对船上的人进行残忍的杀害。。。。”
为了给这一段拍摄增加节目效果,姜胤还特地让剧组加了特效,拍出了倭寇残忍杀人的画面,虽然场面依旧打了马,但是依旧把整个广场的情绪调动了起来。
“我们新宋国,是绝对不能容忍有这样的敌人活下去的,因此,我们‘开国号’的这一次出海,就势必要将这批倭寇一网打尽。。。。”女主持说完这句的时候,台下竟然有大批的观众拍手叫好。
“。。。根据官府接到的最新消息,新宋**方确定了此次倭寇藏匿的海港是在大田县六十里外的一处暗流海港,现在,我们就正在驾驶着‘开国号’出前往剿灭这批倭寇。。。”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海上的可视距离很长,我们现在就担心这些倭寇会现我们,然后趁机乘船逃窜,虽然他们的船开的比战列舰要慢很多,但是如果他们三个四散奔逃的话,还真的不太容易将他们一网打尽。。。”
随着女主持的介绍,台下的大批观众们也越来越激动,甚至有很多都握紧了拳头。
“。。。现在在航海的途中,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开国号’上究竟有哪些装备,让它会这么强呢,经过努力,我们采访到了新宋国兵部尚书林尚书,现在由林尚书向我们大体介绍一下‘开国号’战列舰的配置。”
“嗯。”镜头上的林越,略有些紧张的点了点头,“‘开国号’战列舰在我们新宋国被称为第一战舰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因为它的巨大,开国号战列舰长一百零三丈,宽四丈余,是当今世界第一大战舰,即便是大宋和辽国最大的海船,在我们新宋国的‘开国号’面前,也不过是艘小船,其二便是我们的武器先进,我们的战舰采用了新宋国霹雳院最新研的轰天雷,这种武器的威力十分巨大,近百余丈的距离都可以精确射击并引起爆炸,这种武器在海上作战能产生的威力是非常恐怖的。。。。”
在采访完林越之后,广场上的数万人都露出了自豪的微笑,在得知自己的国家拥有这么强大的一个武器后,任谁都难免会有些自豪和骄傲。
平静的海面航行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屏幕一个跳转,三艘小福船就出现在了‘开国号’的正前方,而这三艘小船,居然还摆出了进攻的姿态。。。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对面的就是这一次我们新宋要剿灭的倭寇匪徒了,这些倭寇的胆子还真是很大,在面对我们新宋国的钢铁‘开国号’舰艇出击时,居然还敢出动三艘福船迎战,这简直就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的最契合的例子。”女主持的声音在广场上响起。
上万人都屏息凝神的看着接下来将会生什么。
“咻咻”两枚精确至导的导弹直接飞出,然后撞击在了那两艘两翼的小船上,顿时引起了轰天的爆炸,就连桅杆都被炸成了碎木片,一瞬间,两艘木质的福船就变成两团巨大的火球,连沉没的时间都没来的及,就消失在了海面上,而观看这场视频的上万名群众,也全都长大了嘴巴。。。。。
第三十一章 新宋的阶层()
给古代人放电影的手段可谓是大获全胜,新宋国‘开国号’的威名短短半月的时间从沧州一直传到了南方,甚至就连辽国和大宋都有所耳闻。
身在沧州的百姓们更是把在沧州中央广场看电影当成了茶前饭后的谈资,人们不仅仅议论着新宋强大的军事实力,更讨论着‘开国号’这种战列舰的可怖攻击力,毕竟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对于热武器还几乎没有任何了解,能够远程发射的导弹无疑是他们能够想象中的最强武器。
而后世的电子屏幕又把这种想象具象化的呈现在他们的面前,这种体验,要比后世人去影院看科幻电影更加震撼和激动。
瞬间发射,恐怖爆炸,以及超远范围,这些在古人眼中已经是傲立天下了,因此,在新宋国的国防纪录片播出之后,新沧州城大街小巷,不论士农工商,都对广场上电子屏幕播放的纪录片津津乐道,最后应广大百姓呼吁,姜胤还特旨广场宣传片连续播放三天。。。。
。。。。。。
其实对于每一样从后世带到大宋的商品,姜胤都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特别是电影宣传这种容易对古人思想产生重大冲击的东西,姜胤更是密切关注着这东西放出来后民间的舆论风气会有怎样的走向。
所幸宣传片的播放后,产生的影响效果非常好,民间士气大振,士者诗,商者歌,农者亦相庆,在这场全面电影中,姜胤也看出了一个群体起到的巨大作用,那就是他从现代带来的那些现代员工。
新宋国的现代员工超过三千人,这些人分布在新宋国的各行各业,他们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医生,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技术员;他们在进入大宋后,很快便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一个后世人能够很快速的融入古代,因为他所学习的知识体系都远超这个时代,所以他们能活得比这些宋人更好。
这些人几乎在各个行业都是中流砥柱,他们也不断的用现代人的思维影响着一千多年前的大宋人,让那些宋人更快的理解和融入他们。
虽然一开始宋人表现出了一些抵触,但是新宋国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快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姜胤从后世带来的大规模商品和物资给了这个国家强大的资本底蕴,而按照正常历史的发展,想要达到新宋国现代的物资水平,至少都需要近十代人没有天灾人祸的休养生息发展才能达到,而现在,仅用了数月的时间,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这很容就就让那些还刚刚从温饱线上走出来的宋人感到手足无措。
这个时候,现代人的带领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几个特定的沿海地区其实也经历过这种举全国之力快速发展的经历,一个小渔村,也只需要十数年的时间,就可以变成一座超大型的国际化大都市。
与之相比,新宋国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代人不会向古代人一样,这些新宋国的古代人很多还都是刚刚从温饱线爬上来,因此他们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疯狂攒钱,恨不得每一枚铜子都藏在家里的地窖中,然后就是疯狂的买粮食,恨不得家里有十个地窖都被粮食塞满。
这种行为虽然没有错,但是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希望看到这种场面,人民如果只购买粮食这种基本的生活物资,然后把大规模的钱财都攥在手上,不仅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速度缓慢,同时各行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阻塞,繁荣的经济市场便不可能出现。
这个问题曾经也让姜胤有些头疼,但是在第一批现代人被送来新宋后,这个问题便逐渐无求自解了。
现代人享受过现代社会的福利,在回到一千年的古代是非常不适应的,没有热水器、没有电饭煲、没有现代一切那些让人生活的很轻松惬意的家用电器,就连吃的都和现代比起来相差甚远,正是因为这样,现代人对于购物充满了热情。
开在新宋的超市,现代人那是每周必去的,每一次姜胤从后世购买的新品,他们都是第一批抢购的人群,像电瓶车、热水器这样的不说,光是那些新款的衣服和装饰都让他们看上去和那些穿着土气衣服的宋人有着明显的差距。
人这种生物很神奇,他们很容易去和身边的人对比,然后从对比中确定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当现代人时髦的穿着打扮形成风潮的时候,古人也就完全的被带了进来。
家里的孩子不买一两双运动鞋,家里的男人还穿那种土气的宋服,衣柜里没有一两件靓丽的现代服,这些说出去都是要被人耻笑的,更是地位低下的表现。
这样就使得那些原本一毛不拔的宋人,也渐渐开始狠下心去买那些他们曾经绝对不会乱买的商品。
当然,这还都只是底层的人民,生活水平好一些那更是有样学样,他们会模仿现代人的穿着打扮,会学习现代人的优秀生活习惯,谈吐举止都朝着现代人靠拢。
当然,这也是姜胤可以引导的效果,新宋虽然是一个新创造的国家,但是它原本的阶级模式仍然是大宋的士农工商,阶级间的互相歧视也很明显,这其实很不利于新宋国未来的发展。
想到得到一个自由的城邦,那必须每一个子民都是自由平等的。
因此姜胤便在各行各业让现代人作为主要领事,现代人的行为受到政府机构的嘉奖,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这些古人的心里,仅仅半年,效果便是立竿见影。新宋国内,再也没有人觉得经商是一种贱业,教师、医者、工人,这些行业的社会地位也是显著提高。
新宋国的阶层划分已经渐渐消失在无形之中,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自此才有了完成的整体,强大的武力为国民之基,平等的阶层为国民之本,繁荣的市场为国民之体,新宋这颗明珠在东方冉冉升起。。。。。
第三十二章 国有公司大会()
熟悉姜胤的人知道,姜胤从不在太和殿上谈论真正的国家大事,那里是给宋人们宣读规矩的地方。
新宋国正真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是在距离御花园东门不远的一处并不起眼的二层小楼。
此刻,在这座小楼二楼的房间内,一排旋转白色皮椅,中间是一个大型的白色科技长桌,桌上摆满了笔记本电脑,而长桌的一头,坐着一名眉清目秀的青年,正是姜胤。
这个时候的姜胤并没有穿着那身金龙冠冕服,头上也没有戴着冕旒,他上身穿着一件白色衬衫,袖子挽了起来,下面穿着一件黑西裤,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普通公司的老板。
而在这间长会议室中,坐着的人也都穿着现代职场的衣服,丝毫没有大宋人的代入感。
蔡昌毅抬了抬金丝眼镜,咳了一声道:“这个季度,我新宋国四区十二县的刑事案件一共一百一十九起,其中凶杀案五起,盗窃案二十五起,抢劫案三十九起,其他类案件五十起,具体详情和解决情况,还由刑部尚书狄尚书汇报。”
在姜胤旁边不远的椅子上,狄炎看了两眼电脑屏幕道:“上月的刑事案件我们刑部下的公安部已经全部查清,五起重大凶杀案件全部破获,五名嫌疑犯现已经被关押至龙山,随时等待鸿胪寺调审,其他一百一十四起刑事案件,其中一百零四都已经依法解决。”
“哦,这么多都解决了吗?”姜胤淡淡的问道。
“回姜少,是的,这些古人对于发侦查能力一无所知,破获这边的案件难度很小。”狄炎继续道:“不过这边的盗窃案实在是太频繁,因为窃贼盗窃多是现场破坏性,且人流量过大,未破获的十起案件均是盗窃案。”
“嗯”姜胤点点头“关于新宋国居民防盗通知,这一点还需要加强。”说罢,他转过头,对身后站着的一名职业化女装的女子道:“让文秘部今天就拟定一份《于新宋国居民防盗通知》,拟写后交给礼部尚书王嗣宗,争取刊登在下周的《新大宋日报》上。”
“好的姜少。”姜胤身后的那名女子肯定道。
“那个公安部也要加强居民防盗意识宣传,近期我会从现代再招一批现代人过来,公安部的现代人和古代人比例要保持在四比一,保证我们公安队伍具有一定的亲民性,同时也更要有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姜胤又朝着狄炎道。
“好的,我明白了姜少。”狄炎也是肯定的点头道。
“嗯”姜胤抬抬手,对着蔡昌毅,“继续。”
蔡昌毅也是心领神会,继续道:“本季度我们引入了三大现代工程,一个是城南的铺路工程,动用了大型挖掘机和铺路机,本季度任务已经结束,二是新沧州城的环城水利工程,此工程预计下季度结束,最后是现代广场显示屏工程,本季度已经结束,具体的还由太常寺汇报。”
姜胤听到这,摆了摆手“工程项目这个我已经了解了,现在那个广场显示屏宣传片还在放吗?”
蔡昌毅立马道:“是的,姜少,我们新宋上次的《龙腾四海》宣传片效果空前,现在从倭国到我新宋领海,再没有一次倭寇袭击,在百姓中的反响也非常好,现在应鸿胪寺常寺卿的要求,我们现在还安排了摄影组拍摄《新宋国国家纪录片》,项目已经启动,预计三个月能够拍摄完成,剪辑好之后会发给您过目。”
“嗯”姜胤点头道:“很好,拍摄组如果人手不足的话,可以和我说一下,近期我回一趟现代,和现代人事部那边说一下,再招一批导演学院的毕业生过来。”
“好的,对了姜少,这边财务部的朱经理没有时间赶回来,他说已经把公司这个季度的财务报表发给您了。”蔡昌毅出言提醒道。
“嗯,这个我也收到了。”姜胤抬手从桌旁拿起了一张纸,摇了摇道:“上个季度,我们天辰公司净收入是三十一亿九千三百五十万人民币,其中南非钻石矿那边仍是主要收入来源接近二十亿,澳洲这边也不错也有接近十个亿,倒是日本银矿这边的收入有些少了,才一个亿多。”
蔡昌毅解释道:“姜少,我们银矿生意在现代一直是同奥莱利公司合作,有一轮四亿美金的大单子已经发货了,现在钱仅收了一点现款,等到他们那边确认完银子的质量后,就能够把三亿五千万美金的尾款打过来了,估计也就这几天的时间。”
“哦,原来如此,我最近也是好久没有再去日本那边,现在那边情况如何?”
“日本那边一直是王子善在负责,上次我回去还和他通了电话,现在那边一切正常运转,银子的产量也很大。”
“很好”姜胤眯了眯眼睛,“现在钻石矿的生意已经有些不太好做了,全世界现在都知道我们天辰钻石供货量大,几乎是无底洞一样,所以现在很多大型的钻石公司已经有些怕我们了,也不愿再动用过多的资金收购我们的钻石,接下来,我们公司要把黄金和白银的生意提上主要日程来,我们接下来的主要盈利方向还是要来自这两个方面。”姜胤说完,用手敲了敲桌子问道:“都知道了吗?”
“知道了。”会议桌前的众人无不纷纷点头道。
“对了,农业部今天好像也没人来吧?”姜胤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问道。
“姜少,您忘了,农业部部长陈本顺现在带着整个农业部团队在新宋的四区十六县内推广种植新式的高产粮食,还在新沧州城不远的地方搞了一大块试验田,现在太忙,根本没时间过来。”
“嗯”姜胤点头道:“陈本顺虽然不是现代人,但是我非常欣赏他,农业部交给他管理,我倒是非常放心,秘书部记录一下,日后国有公司大会,特允农业部部长陈本顺参加。”
“好的姜少。”姜胤身后的那名甜美女子甜甜笑道。。。
第三十三章 铁路建设刍议()
国有大会开了半个上午,在记录了会议议程后,姜胤起身离席,众人也都四下散去,只有蔡昌毅等人还留了下来。
穿过国有公司会议室的走廊,进入到一条更宽阔的大厅,在大厅后面,又有一道精致的大门,两位身穿黑色保安服的壮汉守在门前,门上挂着一块小牌,牌子虽小,但是上面“宋国家办事处”这七个字却彰显出这是一个真正处于权力巅峰的地方。
穿过大门进入房间,便能看到有四个人围坐在一个大圆桌前,分别是姜胤、林越、狄炎、蔡昌毅几位宋国元老级的人物。
雪白的墙壁,不算太大的空间,在对门的地方挂着的一副巨大的世界堪舆图,上面淡红色的宋地界在一片蓝绿色调中显得十分亮眼。
。。。。。
“姜少,您真的要建铁路?这东西要消耗的资金恐怕不少,我们现在还有城南的铺路工程,沧州城的环城水利工程和现代广场显示屏工程,贸然增加到四个大工程,不但人力跟不上,资金链也恐怕会出问题。”一向以稳重著称的蔡昌毅上来就投了反对票。
姜胤想要建铁路,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这其中的艰难险阻,蔡昌毅用脚趾也能想到,即便是后世,建造、运行、维护一条铁路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更何况是一千多年前的大宋,即便是有后世人的思想加持,想要在这个一清二白的社会建铁路,还是困难重重。
“其他人怎么看?老林,老狄”姜胤此刻却丝毫没有因为蔡昌毅的拒绝而沮丧,反倒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朝林越和狄炎问道。
“这个,从军事角度来说,铁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林越耸了下肩,“现在我们的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