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刘先生特意交代的,就不可等闲视之了。

    于是他便专门出门去买了几部关于这位忠义候的书,索性先用心读一读再说。

    这样的一位英雄,自己得好好研究,才好写祭文。

    …………

    曲阜。

    这处文脉的中心所在,衍圣公府的建筑,永远是这里最叹为观止的建筑。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扩建和修葺,衍圣公府连绵数里,其规模,甚至不亚于各国的皇城、王宫。

    这里的建筑,除了琉璃的瓦片,便是白墙,雕梁画栋,却又古意盎然。

    而围绕着衍圣公府的外围,七大公府就显得黯然失色了许多,可即便如此,这各大公府,亦都可称得上华美。

    这里的一砖一瓦,似乎都有着来历,每一处的建筑,似乎都暗藏着深意,唯有在这衍圣公府和七大公府的外围,那无数的草庐,与恢弘的公府似乎变成了两个极端。

    在这里,无数慕名而来的读书人,搭建草庐,在此读书,更有人,将这里视为切磋学问的场所,所以每一个草庐的聚集地,都会专门开辟出一个习文场地,或是锦衣玉食的读书人,或是衣衫褴褛的墨客,总会在特殊的时候,聚集在此,而后在此读书,在此相互交流着学问。

    这里到处都是读书声,因为任何一个大字不识的粗人,除非特许,是不允许靠近的,甚至这里永远看不到炊烟,因为君子远庖厨,所有的吃用之物,都是从一条河的对岸,在那里,无数的仆从们会按时送来。

    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向往之地,即便是在清晨,打鸣的不是公鸡,而是一个衍圣公府挑选出来的童子,他会头戴着纶巾,穿着儒衫,而后徐徐登上衍圣公府的文楼,这文楼高十丈,四面无遮挡。

    童子盘膝坐于此,接着会用最纯正的古韵开始吟唱:“学而时习之……”

    从论语的第一句话开始,当这童子开始读书的时候,这嘹亮的声音一起,在这曲阜的文脉中心,也错落着各处的文楼,而后,一个个文楼里,早有童子预备,他们用带着稚嫩的声音,和远处的读书声开始附和。

    用不了多久,无数的读书声便汇聚一起。

    这带着古韵的腔调,刺破了全新一日的黎明,朗朗声冲破天际,此时……是卯时三刻。

    也就在卯时三刻,衍圣公府的祭祀也随之开始了。

    祭祀的三大项,子孙、祭文还有冷猪肉。

    嫡系子孙们在此,是要告诉圣贤,家族已经枝繁叶茂。

    祭文则是一日又复一日的宣讲着圣贤的功绩,虽然这祭文已经数百年来,从未改动过一字了,唯一改动的,就是圣贤的称谓,总之,称谓已是越来越冗长,乃至于单单称谓,一纸的祭文都未必能装得下。

    最后的冷猪肉,才是重中之重,子孙们需要吃,圣贤亦需要吃,这便是所谓的代入感,就如子孙若是好SE,不免要代入自己的亡祖,想来亡祖们在泉下,也一定寂寞吧,所以少不得要烧一些纸糊的美人,烧的愈多,便越是代表了孝心。

    可衍圣公府却是不同的,祖上是圣贤,圣贤怎么能爱华丽的车马,怎么能爱美人,怎么能对锦衣华服有兴趣?所以圣贤们只好吃冷猪肉,吃了一年又一年,数百年过去,天下已面目全非,便是这衍圣公府,亦是越发的富丽堂皇,对于早已作古的圣贤来说,冷猪肉却是不变的。

    在祭祀之后,那带着古韵的读书声,读到了学而第一篇,最后那一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人不知也’时,终于戛然而止。

    这个时候,整个曲阜,便宛如生气勃勃起来。

    七大公府的家主们,现在已经齐聚在杏坛。

    于是地位崇高的衍圣公,穿戴着用最好的绸料所缝制的儒衫纶巾,便徐徐离开了大成殿,徐步来到了这里。

    杏坛是一座方亭,重檐,四面歇山顶,十字结脊,黄瓦飞檐二层,双重斗拱。亭内藻井雕刻精细,彩绘金龙,色彩绚丽;相传孔圣人曾在杏坛聚集门徒讲学,所以在这里,这四周栽种了许多的杏树。

    衍圣公一到,七大公的传人们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深深朝衍圣公作揖。

    衍圣公亦是神情凝重,予以回礼。

    接着,如众星捧月一般,衍圣公跪坐。

    在旁,伫立着一个礼官,他总会在合适的时候开始唱喏,当然,用的依旧是古韵。

    在唱喏之后,衍圣公表情平淡。

    他虽然肃穆,却显得有几分疲倦,显然一直都没有睡好,所以他只是淡淡道:“天人阁所送的文章,诸公可曾畅读?”

    七大公纷纷点头。

    于是衍圣公便叹口气:“叹为观止啊,诸公的意下呢?”

    衍圣公是不能笑的,所以他永远绷着个脸,也不知是自衍圣公府筹建起来之后,哪一代的衍圣公所定下的规矩。

    既然衍圣公不能笑,时刻紧绷着脸,那么……七大公府的当家之主,自然也就不能笑了,以至于步入了曲阜的儒生们,也渐渐开始不得笑了。

    笑,成了失礼的举动,而失礼,则为大忌。

    文成公徐徐道:“此奇文也,善!”

    文忠公沉着脸,附和着:“善!”

    这都是表达了对此文的嘉许。

    唯有文正公微眯着眼,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虽善,却也颇有争议。”

    衍圣公眼眸里,掠过了一丝了然。

    争议的来源,是各国。

    这是大陈天人阁送来的文章,可是在这里驻扎着楚、越、燕、西凉、蜀等诸国的大贤,衍圣公府,绝不只是一个学术的机构,也不是一个祭祀的场所,在这里,一举一动,都是息息相关,甚至……

    这是一个平衡各国利益的舞台,比如守卫在这里的禁卫,就必须得是燕国的武士,而这里的礼官,却定要从陈国挑选,甚至负责车驾的,需用西凉国的御者。

    文正公这时又添补上一句:“不过,他们虽有不认同,觉得文章过于浅白,却也有所赞许。”

    有所赞许,就值得玩味了。

    这样的文章,你若只是抨击,那么就显得格局小了一些,大家都觉得好,唯独你说一无是处,这是影响自己名誉的事。

    可是有所赞许的同时,再痛斥几句,便显得公允了。

    衍圣公颌首点头:“吾欲推及各学,诸公意下如何?”

    七大公面面相觑。

    其实这个想法,何止是是衍圣公,便连他们,也是认同的。

    衍圣公府的职责,除了祭祀,便是劝学,此文章若是推行至各学,可以使读书人读书事半功倍,这对衍圣公府有莫大的好处,天下的读书人越多,教化就越昌盛,而越是昌盛,圣人的门生也就越多了。

    文正公道:“怕只怕,名不正则言不顺。”

    衍圣公颔首。

    不错,一篇要推广到各学的文章,那么写这篇文章的人,怎么可以还是初出茅庐的小子呢?

    衍圣公必须先正作者的地位,文章才可以推行,不然定会遭到各国的反对。

    “只是……”文正公深深看了衍圣公一眼,欲言又止的样子,轻轻咽了咽口水,最终还是将话撂倒台面上:“就怕各国会有非议。”

    衍圣公面无表情地道:“那么,就各择蒙生三十人,选大儒各自教导,观一观后效,再作定论。”

    七大公纷纷点头,认为这个方法是最为稳妥。

    其实,这便是后世所谓的实验,将还未开蒙的蒙生分为两个班,因材施教,其中一个班用三字经来教授,且看看这三字经是否真有功效而已。

    若是成效明显,那么各国即便有所微词,也就不好公开反对了。

    可若是没有成效,这件事自然也就作罢了。

    说完了这个,衍圣公突然道:“忠义侯的悼文,可预备好了吗?”

    “已经预备了,由十六个大儒,联合润色。”

    衍圣公表示了满意,忠义候虽是大陈人,可他却代表的乃是大汉的精神,各国对于这位忠义候都有所宣传,甚至楚国和燕国,也都有专门的祭祀活动,毕竟,忠义二字乃是各国宗室都是极力推行的。

    衍圣公已是长身而起,他道:“且去吧,那一日,吾要亲自主祭。”

第二百五十二章:天生神力(4更求月票)() 
长夜漫漫,陈凯之睡得很迟。

    关乎于这位忠义候,若只是在史书之中,虽只是寥寥几笔,可真正查着真正的史料后,陈凯之却颇为震撼。

    因为当时各国的环境,在强大的胡人面前显然是不值一提,正因为如此,在那百废待兴的情况之下,各国君主们大多默许了向胡人臣服的心思。

    也就是说,虽然这位忠义候在出使时,太祖高皇帝并没有说什么,可是内心里,也是默认了他可以自单于面前称臣,以争取时间。

    忠义候可以有更好选择,他此番去,就是准备受辱的,只是跪下去,代表大陈,或者代表胡人眼里的所谓大汉,磕一个头,表示一下恭顺臣服,那么他亦算是完成了任务。

    可是他选择了一条死路,据说胡人在他的身上剜了数百刀,他浑身的皮肉,没有一块完好,身上的骨骼都被碎裂了,而在临死之前,他却强忍着这巨大的痛楚,写下了一篇藏在衣服夹层的血疏,最后辗转的送回了大陈。

    陈凯之看得头皮发麻,而更为诡异的是,胡人虽被忠义候惹怒,却在未来的数年里,都不曾南侵,这是一个极少见的举动,因为按理来说,这一次失败的出使,势必要惹怒胡人,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而胡人选择了按兵不动,他们完全没有这个理由。

    后世之人做了归纳总结,认为这是胡人被忠义候所震撼,他们意识到,大汉还是那个大汉,他们意识到,汉道虽然衰弱,可这种韧性和顽固依旧还根植在骨血,他们似乎开始有所忌惮,又或者,想到了当初被吊打的匈奴。

    虽然在陈凯之眼里,所谓后世的总结,属于牵强附会,在这背后可能有着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可是陈凯之对于这个归纳是信服的。

    他几乎可以带入到胡人的视觉,看到这个体无完肤的人,分明瘦弱,却无所畏惧,在一次次的折磨和嚎叫声中,却依旧百折不饶,想必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有了记忆,有了汉军出关,一次次的复仇式绞杀的记忆了吧。

    陈凯之看着窗外,夜已经深了,窗外漆黑,一片宁静,只有那天空的繁星点点,给夜添了一丝美好的色彩。

    此刻自然不会有什么金戈铁马,不会有那令人心有戚戚的水牢,空气中,更不会有那烧红的烙铁炙烧皮肤的焦臭。

    这等宁静的长夜,似乎只有美好,唯有陈凯之案头上的文字,却是残忍无比。

    他不禁拿起了自己的口琴,也不知吹奏什么,只觉得,这样美好的夜晚,如此的珍贵,于是他下意识地吹起了调子,调子毫无意识,所以凌乱。

    隔壁突的传来了咚咚咚的声音,这是邓健在敲着墙壁:“师兄还没死呢,大半夜还让不让睡,吹什么丧调。”

    呃,看来这半夜不适合吹口琴,更不适合自己宣泄情绪啊。

    若是再吹下去,陈凯之很肯定师兄会从隔壁房间冲过来揍自己一顿。

    陈凯之只好收了口琴,可他的脑海里,依旧沉浸在那久远的记忆里。

    两世为人,无论是在任何时候,无论是什么时代,今夕是何年,总会有一些触动人心的事迹,让陈凯之为之感伤。

    脑海的千丝万缕下,他无声地铺开了白纸,凝视着这雪白的纸,深深地吸了吸涕水,良久,他张眸,一声叹息之后,提起了笔。

    生不逢时,不能和这样的人一个时代,不能瞻仰他的风采,可是……他的精神,陈凯之感受到了。

    他觉得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辞藻和文词,都无法来赞许这样的英雄,他想了想,终是落笔,因为这世上,在他封存的记忆里,似乎只有那么一篇文章,才与之匹配。

    一夜惆怅,迟迟才入眠,次日清晨,陈凯之起得比往常迟了些,却是在清醒的第一刻就想起了在学宫的校场上,还有一个人在等着自己。

    看了看天色,匆匆地出了门,等到了校场时,发现虽已到了卯时,足足迟了半个多时辰,这个人,依旧还在固执地等候着。

    武先生是个没有人间烟火气的人,他也曾是英雄,只是他的身世更加悲惨。

    甚至陈凯之认为,某种程度来说,那位忠义候是幸运的,他虽是饱受苦难,可至少,人们还记得他,永远铭记。

    而武子羲却是遭到母国的抛弃,所有的亲人都死于自己忠心的皇朝手下。

    明明他也是忠义孝国,却得了个叛国逆贼、家破人亡的局面,这是何其的不幸。

    看着校场上执着的武先生,陈凯之不免心有酸楚。

    陈凯之更加快了脚步上前,惭愧地朝他行礼,武先生面色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是道:“早膳呢?”

    呃……

    陈凯之苦笑道:“忘了。”

    先生的脸上倒不见怒气,只是平静地道:“来迟了倒也无妨,少年人贪睡,也是情理之中,可是不带早膳,是大过,老夫罚你拉弓百次。”

    拉弓百次?

    这弓弦的力道不小,想要拉满,耗费的气力惊人,即便是那位风骚的杨逍,在拉了几弓连射之后,都觉得虎口发麻。

    这先生倒是很干脆啊,直接百次!

    陈凯之素来在学东西上都没有讨价还价的心思,既然先生给了任务,他想都不想,便直接去取了弓。

    一开始,倒还轻松的,借助着自己的神力,连拉了十几次满弓,亦觉得轻松。

    可是渐渐的,陈凯之觉得有些吃力了。

    到了四十五次时,他已气喘吁吁,整支手臂,仿佛没有了知觉,就像是不是自己的一般,不听自己的使唤了。

    他不得不咬着牙继续坚持,体内的气息似在疯狂地流转,疯了一般的乱窜。

    似乎即便是他,体力也已到了极限。

    可是……他依旧坚持。

    五十三……

    五十四……

    直到……他已累得大汗淋漓,感觉整个人,已是麻木。

    特么的,没带早点而已,就这样罚他。

    缺德不缺德啊。

    陈凯之心里已经开始骂娘了。

    六十五……

    六十六……

    陈凯之感觉自己脱力了,完全使不上力来。

    可是他依旧咬着牙关,疯了似的继续一次次将弓拉满。

    到了七十一时……体内的气息窜得更加厉害,陈凯之已感觉,自己已经无法控制这内息的流转。

    而站在一旁的先生,却是彻底的震惊了。

    七十一……

    疯了吧……

    这家伙……竟连拉了七十一次……

    就算坚韧如陈凯之,此时再也难以坚持下去,他已经瘫坐在地,整个人如一滩烂泥。

    他呼吸了很久,方才勉强站起,惭愧地道:“先生……学生惭愧……”

    实在是拉不动了,你妹的,你就这样折磨我,大不了,大家一拍两散。

    先生却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的样子,他沉默了很久,才道:“方才老夫的意思是,让你拉满一百次弓,而非是……让你连拉一百次。”

    什么……

    陈凯之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这就如射一百箭,和连射一百箭一样,射一百箭,中途可以休息,大不了射一箭,休息几分钟,等手臂恢复了,再继续射。

    可是……连射,对于体力的要求,是以几何般的增长的啊。

    也就是说……

    陈凯之一脸懵逼地看着先生,你这是在逗我?为啥早不把话说清楚?

    而先生,也是一脸懵逼地看着陈凯之。

    陈凯之的心里想,你特么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表达能力这么差。

    而先生心里则是震惊无比,想的是,连拉七十一次,这是何等的气力啊,原以为陈凯之天生神力,能连拉十次,已觉得了不起了,不曾想到世上……还有这样的怪胎。

    四目相对,在这薄雾之中,陈凯之眼里,感觉自己有点傻,而先生眼里,却是无比的震惊。

    显然,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变态。

    于是良久之后,先生深吸一口气,才道:“你……很不错……”

    一个严师,是极不愿意发出什么溢美之词的。

    因为夸奖,容易使人骄傲。

    特别是像武子羲这种一直将对自己的苛刻当成就的人,就更难以从他口中听到什么表达赞美的词语了。

    可先生还是发出了感慨,他突然发现,自己之前制定的教学内容,似乎都要重新打乱,然后他慢悠悠地补上一句:“今日就到这里,不过明日,你可以试着连拉七十五次弓。”

    呃……方才只是因为语病,可现在还真的要来真的了?

    陈凯之顿时心塞,感觉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疼。

    最重,他苦笑,果然是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好的啊,一下子暴露了自己的体力,而且暴露了个彻底,结果换来的却是……

    陈凯之即便心里有一个不情愿,却也不能反驳,只是垂着头,淡淡应道:“是。”

    武先生却觉得很高兴,一双眼眸灼灼发亮,就像发现了宝贝一样,愉悦地看着陈凯之。

    武先生笑着捋须道:“明日,一定要记得带早点来。”

    陈凯之这一次的记忆已经足够深刻了,哪里敢说一个不字,很慎重地点头道:“是。”

第二百五十三章:大礼包(5更求月票)() 
看陈凯之一脸慎重地点头应下,武先生很满意,随即便道:“时候不早了,去读你的书吧。”

    陈凯之感觉自己透支得厉害,只剩下了唯唯诺诺了。

    “噢,还有……”突的,先生正色道:“这些事,还有谁知道?”

    陈凯之想了想,才道:“只有先生。”

    武先生点点头:“不要告诉任何人,一个武士暴露了自己弱点,无论他再如何强大,亦可能是不幸,除非万不得已。”

    陈凯之抬眸,看着武先生平静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里似乎含着隐隐约约的泪光。

    这……理应是武先生这辈子最大的教训吧。

    陈凯之点了点头,突然忍不住的道:“先生,你心里一定有恨吧?”

    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