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现在,没有人理会王养信,一个人都没有,从前的热络寒暄不见了,以往的如沐春风也早没了踪影,有的只是冷漠,透着寒意的冷漠。

    一个司吏恰好与他擦身而过,王养信条件反射地想要朝他作揖,一面道:“周司吏……”

    他说话的功夫,那周司吏竟是直接自他身边走过去,宛若没有听见。

    王养信突的感觉到了天旋地转,喉头一甜,接着,一口血喷了出来。

    完了啊!他在眩晕之前,只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

    ……………………

    这天的下午,太阳依旧高高挂在半空,炙热的杨光洒在日渐秀美的飞鱼峰上,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勇士营的操练。

    这操练进行得井然有序,其实陈凯之说的没错,一切……其实只是习惯的问题。

    这些家伙们已经习惯了早起,已经习惯了读书,自然,也就已经习惯了下午的操练。

    早先的一个月,他们清早上山,傍晚下山,再加上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使得丘八们体力增长了不少,毕竟都是年轻气盛的年纪,精力正旺,所以要调整,倒也不难。

    陈凯之所信奉的法则历来是即便再有钱,我也不可过于奢侈,要守住自己生活作风的底线。

    这种行为,说是有一点点抠门也不为过。

    可一旦他大方起来,就绝不是因为他突然转了性子,唯一的可能就是,吃了陈凯之的,占了陈凯之便宜的人,终究要将吃的、占的全部吐出来。

    因此,下午的操练,苛刻的程度可谓是令人发指。

    自然,这也少不得武先生的帮忙。

    他一出现,务求做到令行禁止,所有人号令统一,任何人质疑,得来的都是武先生毫不客气的体罚,而武先生和陈凯之所制定的操练之中,在前期,则完全是最枯燥无味的步操,让他们在炎炎夏日里站着,让他们一遍又一遍的整队,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跑起来。

    这时候,这些丘八们就算再迟钝,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他们痛苦不堪,却发现,压根就回不去了。

    是啊,怎么回得去呢?

    一群习惯了杀牛宰羊,每天吃一两斤肉的人,怎么还愿意回去吃他的黄米饭?这就如孩子一样,在没有尝到糖之前,他们可以吃着无味的母RU愉快的玩耍,可一旦尝到了甜津津的滋味,便再不愿吃任何没有味道的东西了。

    爱干干,不干就滚,少来瞎**。

    陈凯之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回去吃你的黄米饭吧,你这辈子也就这点出息。

    丘八们义愤填膺,不能这样啊,陈校尉,讲道理嘛。

    事实上,陈凯之对丘八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将自己伪装成一个讲道理、温文尔雅的朋友,可现在,陈凯之就是他们的官长,已经懒得去装腔作势了。

    想改变,对于丘八们太难了,嘴巴养刁了,回不去了啊。

    不只如此,还发生了令他们感到匪夷所思的事。

    就说那杨光,曾缺席过两天,跑路的主因,是因为他受不了这难熬的操练,足足一下午,各种粗燥的动作,动辄就是因为惩罚,他受不了了,于是决定不再上山,可很快,他又麻溜的滚上了山来,理由很简单,他还有故事没听完,他想吃肉,最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很犯贱的,竟是无论上不上山,都是卯时自觉的醒来,醒来就再怎么的都睡不着了,然后他开始发呆,他想找人去耍钱,却发现耍钱也没什么意思,他想去找婆娘,却又发现,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味道了。

    他变了……变得不再像自己,变得发现自己的生活和数月之前的,开始不相容起来,以前乐此不疲的事,此时却发现一丁点意思都没有了,而山上的集体生活,却慢慢的开始变得令人怀念起来。

    于是他又上了山来,上山的代价,就是围着后山跑三圈,最后如死狗一般的被人拖回去,等到晚上,羊肉羹摆在他面前的时候,那时候,他突然热泪盈眶,整个人激动得滔滔大哭。

    于是,陈凯之露出了他本来的面目,他变得越来越严厉,故事讲得越来越少,可经史却越讲越多,不只如此,还需这些丘八们写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三字经默写出来,接着就让他们抄写论语,抄写春秋,反正只要能抄的东西,一个都不落下。

    识文断字……到了他们这个年龄,其实再学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毕竟想考功名也已经迟了,可陈凯之历来是深信,一群有文化的官兵,比一群文盲要有用得多。

    所以面对着这些丘八们,陈凯之有一种诡计得逞的感觉,他愉快地看着这些人痛苦地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一个个人露出便秘似的表情。

    而后,他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地站得笔直,因为手里拿着铜条的武先生穿梭在一个个之间,其实武先生确实是丘八们的克星,他根本不需要手中的铜条抽打,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足以吓尿再桀骜不驯的丘八。

    陈凯之下午的时间是有空闲的,不过他现在做的,却是在修书。

    没有错,天人阁看的许多书,他都记在了脑子里。

    而现在,他希望在山上办一个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的建筑,乃是飞鱼峰最恢弘的建筑,在陈凯之的设想中,文明是从书籍开始的,飞鱼峰上的人不但要懂文化,能够识文断字,陈凯之还需要大量的书籍来填充这里。这些书籍,将来可以让丘八们借阅,又或者可以有其他的用途。

    除了那些秘史,陈凯之一概不感兴趣,因为太祖高皇帝已经逝去了太多太多年,先皇帝有几个儿子,和陈凯之没有任何关系。陈凯之的书籍,更偏向于实用。

    他默写下的书,有兵书,有各地风土人情的见闻杂记,有一些弓弩的制造之术,还有一些舆图,这些杂书,如今已经销声匿迹,再不被各国所容,甚至认为,这是有害的,读书人,只需要读圣贤书就可以,一部论语即可走天下,而陈凯之的山上,毕竟也没什么读书人,所以他不在乎。

    他默写了一本本的书,而后请了抄写的人再抄写几份,然后小心翼翼地收藏,默写的过程,顺便也练习自己的行书,至少在这段时间,陈凯之的字就比从前要漂亮了许多。

    不过他发现,自己要忙碌的事太多太多了,比如,一群猪仔被运上了山,下鱼村里变得热闹起来,新修的猪圈规模不小,而且猪还可以散养,这就意味着,飞鱼峰养猪场的规模将是巨大的,陈凯之面对一只只猪仔,开始琢磨他的阉割技术了,自然,这一方面他并不熟,于是专门行了洛阳城里的‘刘一刀’师傅来。

    刘一刀师傅是祖传的刀手,专门干的活,便是将一个个男人变成一个个不男不女的家伙,他上了山,看着一群猪仔,倒吸一口凉气:“公子,小人只会阉人,不会阉猪啊。”

第三百七十九章:嘉奖(1更求月票)() 
刘一刀虽然对陈凯之恭恭敬敬的,可是心里却有那么一丁点儿鄙夷。

    只怕这又是一个有特殊癖好的公子哥,长这么大,没听说过阉猪的。

    当然,这位公子一看就不凡,他哪里敢表露出什么,洛阳城里各色的公子哥见得多了,所以他也不在乎,给银子就好。

    其实刘一刀边上,还有几个陈凯之雇请来的猪倌,这几个猪倌也是来学习和观摩的。

    毕竟,总不能老是请刘一刀上山,陈凯之这也算是传帮带,扩大自己的人才队伍了。

    看着刘一刀为难的样子,陈凯之道:“你权当是阉人一般先试试手。”

    刘一刀吐了口吐沫,有点小紧张:“那……小人试试看。”

    几个猪倌,已将小猪绑在了架上,那小猪开始哼哼,刘一刀这时便显得专业了,手中一柄小刀,双目放光,先生了火,将这小刀烧得通红,上头再撒一些麻沸散,上山前去,让人预备了草灰和酒,眼睛不眨,便利索地手起刀落,顿时,猪嚎起来。

    送上山的猪仔,都是公猪,没有办法,母猪的阉割,陈凯之觉得自己实在掌握不了这等高超的技术,因此在收购猪仔时,陈凯之特意嘱咐过,只要公,不要母,这就使阉割变得轻易起来。

    虽然人和猪总有一些不同,不过世上的事,总是万变不离其中,有了第一次尝试,后头就轻易了许多,阉割容易,难的是后续的处理,这时代也没有碘酒消毒,所以也只好用烈酒以及草灰,这刘一刀阉了几头,陈凯之则让猪倌们来试试,猪倌们一个个噤若寒蝉,没人敢试,终究还是有人鼓起了勇气,战战兢兢的提刀……

    凡事……一回生二回熟,队伍有了,经验有了,人才自然也就有了。

    这些阉猪,将来会成为飞鱼峰上的肉食基地,在这个时代,已经属于核心竞争力了。

    下鱼村传来的猪嚎,让上鱼村操练的勇士营丘八们一个个面色惨绿,他们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内情,买了猪仔,请了城里著名的刘一刀,这陈校尉,变态呀。

    这令勇士营里,传出了各种关于陈凯之的小道消息,这些消息互通有无,令人悚然。

    除了猪,还有鸡,鸡棚离猪圈有些远,将来能为山上提供大量的鸡蛋。

    除此之外,还有果园,有一个羊圈,牛棚也搭建起来,甚至还有供养马匹的马圈。

    山下那个在阳光下翻着磷光的湖泊,也属于飞鱼峰的范畴,是私人领地,因为这里是上林苑所在,所以寻常的百姓是不可来这里捕鱼的,这就使得这里的鱼几乎没有天敌,长势喜人。

    陈凯之用的乃是承包之法,这一片巨大的湖泊,允许数十户渔民来这湖边安家,但是每日需让他们缴纳百来斤鱼,以供山中所需。

    接着便是购盐了,用的都是粗盐,不过这些盐的作用,却不是吃,而是腌制。

    每日这么多的鱼产量,哪里吃得了?所以那仓库就有了作用了,将鱼腌制之后,直接储存起来,将来若是这猪长大了,杀了猪,如此大的产量,吃不下,也可以腌制。

    腌鱼的工序,也是陈凯之亲自提供的,当着几个招募来的下人的面,将鱼从背部剖开,除去内脏,加上食盐、料酒、茴香等作料,晾至半干,再把盐水浸泡过的糯米饭,用腌糟填入鱼腹。然后在腌桶或腌坛里铺一层腌糟,铺一层鱼,层层相叠。

    而今牛羊猪都还需要时间长大,反而是鱼,每日捕捞的量不少,大量的送上山来,以至于每日非要腌两桶腌鱼,这仓库里,到处都是鱼腥气。

    不只如此,在下鱼村,已经开始挖地窖了,靠着这里不远,有个天然的石洞,陈凯之吩咐着匠人们,要将这石洞扩建一下,这占地极大的洞穴里,阴凉无比,即便是在炎炎夏日,也带着一股子寒意,这是天然的地窖,将来可以储存物资。

    粮食的收购,也是迫在眉睫,今年大陈丰收,所以粮价暴跌,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大量收购入山,储存起来。

    在后山,除了准备建立勇士营的军营,便是开始建立作坊了。

    首先得从制铁开始,这山上到处都需要用铁,勇士营的武器,开垦的工具,还有耕作的农具,而这时代的钢铁,除了极少数精良的兵器之外,绝大多数,铁器都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那满是气泡用不了多久便铁锈斑斑的农具,偏偏价格还极为高昂,若是一切都来买,不但花费巨大,而且质量也是低劣的可怕。

    陈凯之决心弄出一个钢铁的作坊来,反正这飞鱼峰的后山有一个铁矿,虽是规模不算大,却也足以满足所需,他特意绘制了图纸,让后山营造的匠人们按着自己的构思开始修建。

    陈凯之的生活很忙碌,可他却喜欢这样的忙碌,每每看着这日渐变得完善的飞鱼峰,令他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在这山中的日子,陈凯之过得颇为愉快,只是王家的人,日子就过得不太美妙了。

    从飞鱼峰下山回去后的第二天,一大早,王养信便战战兢兢地到了内阁。

    他现在还是文吏的身份,昨日他昏厥过去,夜里才幽幽醒来,本不愿再入宫的,可是王甫恩却是当机立断,非要让王养信按时去内阁不可。

    陈公怪罪是怪罪,可是不去也不成啊,只要内阁一日没有让王养信滚,就非去不可。

    王养信到了内阁,以往和他笑脸吟吟的书吏们,一个个鼻孔朝天的,没有人愿意理他,他只能尴尬地到了卯房点卯。

    平日里对笑脸迎人的卯房书吏,今日也只是淡淡然地看了他一眼,便道:“周司吏有吩咐,王书吏,从今日起,你负责清洁……”

    清洁?

    清洁是下人做的事啊!

    “陈公那里……”王养信有气无力地道。

    这书吏只淡淡一笑:“陈公还缺人伺候吗?好了,赶紧去吧,还有,内阁的几个公房,乃是中枢之地,闲杂人等,不得随意出入,你要仔细,只负责打扫周边即可。”

    王养信不由怒道:“那学生病了,以后不来了。”

    书吏低着头,看着案上的花名册道:“这是你的事,不过你自己计较着后果吧。”

    王养信的日子,自然开始不好过了,而此时,在北郡王府里,一份最新出炉的邸报送到了陈正道的案头上。

    因为陈正道还是在禁足中,所以朝廷的动向,都是靠着邸报来传递。

    这两日,陈正道的情绪有些不好,淡淡地看了邸报一眼,对于邸报的内容,其实他并不太在意,因为邸报都是官面的文章,枯燥无味。

    之所以每日都看,其实只不过是因为身为郡王,自小便养成的习惯罢了。

    可今日,当他的眼眸子百无聊赖地扫过邸报,上头的一个内容,却是突的令他的脸一下子的青了。

    嘉奖?

    只见上头是一份从内阁签发的嘉奖。

    而重点是,这嘉奖的对象乃是陈凯之和勇士营,说崇文校尉推行教化,劳苦功高,堪为楷模。

    邸报就是如此,总会写一些官员的事例,将其视为榜样。

    不过这种文章,空谈的比较多,很多都只是敷衍罢了。

    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是一篇署名的文章,并不是邸报司例行编撰的。

    下头所署的人名,陈正道再认识不过了——陈一寿。

    内阁大学士,亲自撰文,褒奖了陈凯之的兢兢业业,这……

    卧槽!

    陈正道突然有些发懵。

    他记得,在几天前,那糜益还提议跑到他跟前告诉他,说是陈公要整那陈凯之,陈凯之这回是死定了。

    而现在……

    他皱起眉头,聚精会神地逐字逐句地诵读着这篇文章,但凡是牵涉到官面上的文章,其实里头的每一个字,背后都蕴含着极丰富的内容的,一字之差,寒意可能就大不相同。

    越看,陈正道越是心惊,因为里头的溢美之词,主要集中在于劳苦,其次便是正心诚意。

    劳苦说明其踏实,别看这是很平常的夸奖,可事实上,却是隐喻陈凯之是个有德之人,只有有德的君子,才会安安分分。

    而德行……恰恰是对官员极高的赞誉。

    “方先生……方先生真是……说的一点没错啊。”陈正道几乎是虎躯一震,脸上带着无以伦比的震撼。

    此时,他不禁无比的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再和那该死的糜益一起去掺和,否则……准又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幸好当初听了方先生的话啊。

    陈正道的眼眶都微红起来了,心里满满都是感激,若无方先生提点,本王还不知要吃多少的亏,上多少次的当。

    这更是证明了,就如方先生所说的那般,那糜益和陈凯之之间,或许暗地里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陷阱。

    真是幸好本王聪明,也幸好方先生神机妙算。

    他再也按捺不住地豁然而起,已是匆匆地拿起邸报,迫不及待地朝着碧水楼奔去。

第三百八十章:千钧一发(2更求月票)() 
急匆匆的赶到碧水楼时,陈正道才从下人的口中得知,方先生到不远处的湖心走一走去了。

    可陈正道不知道的是,方吾才其实是在踩点。

    他感觉要被这个师侄给坑死了。

    种种迹象表明,那糜益一直都在打探关于自己的事,其实糜益的打探,方吾才并没有当一回事,问题的关键却在于陈凯之。

    自他来到京师就发现,陈凯之这个家伙,隔三差五的就能闹出点事来,自己作为师叔,想要保他,不让北海郡王那个傻蛋掺和进去,就只好用一些故弄玄虚的话糊弄,可这不是长久之计啊,因为只要糊弄了一次,被北海郡王感觉到不对劲,而那糜益若是在旁说上一些怪话,事情就可能要恶化。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如这一次,听说陈凯之那小子居然得罪了当朝内阁大学士陈公,方吾才觉得这家伙肯定疯了,好好的翰林,你惹陈公做什么?

    方吾才思来想去,还是决心卷款跑路比较妥当。

    只是……一个人要走容易,可带着这百万身家逃之夭夭,却并不太容易,其一,得要将这郡王府摸个清楚,其二,最好在这里结交上几个信得过的人,殿下送他的银子,还有书画,以及各种宝物,都需想尽办法弄出去,只要出了郡王府,便是海阔天空任逍遥了。

    虽是北海郡王权柄不少,可大不了去南楚,又或者是南越,总之,有了这么一大笔钱财,后半生定是无忧的。

    而这郡王殿下,即便等事后有所察觉,那也已迟了,他总不能全世界的嚷嚷,自己被人给骗了吧,他这一嚷嚷,从此北海郡王府的脸面就会荡然无存,只要他出了大陈,北海郡王也只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了。

    此时,方吾才信步沿着湖畔而行,他心里固然在沉思,在思索,可已经养出了一种天然的气息,面上依旧是一副淡然的样子。

    只见远处有几个门客,正在亭里温酒,因为这里靠着一处桃林,北海郡王好招揽三教九流,因此门客如云,这些门客在此温酒赏湖,不亦乐乎。

    方吾才想了想,便徐徐上前,几个门客眼尖,却是看到了这位方先生。

    一见这位方先生,有不少人投来了既羡慕又嫉妒的目光,却也有人低声嘀咕:“此人是个江湖术士,拿着神神怪怪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