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侍读依旧阴沉着脸,却默不作声,显然是被气坏了,一张脸黑得不见其他颜色。

    等到宫中那边来了宦官,待诏房的人方才动身,众翰林一起至宣礼殿。

    小皇帝和太后已是到了,内阁和礼部的官员也都抵达,除此之外,便是十几个候选的人选。

    陈凯之徐步入殿,瞬间便感受到了一道灼热的目光朝在自己的身上,他下意识地回眸往一个方向看去,才发现这目光的主人正是糜益。

    今日看到这糜益,样貌气息都令陈凯之感觉苍老了一些,却见他勉强显得打起精神的样子。

    也只是一眼,陈凯之就收回了自己的视线,他的官职很低,便站在了靠后的位置,接着随众人一起行了礼,待太后说了平身,这才重新抬头。

    那小皇帝正经地坐着,头戴着一个极小的通天冠,却嘟着一张小嘴,显得很不乐意。

    这个年龄的孩子,又被人天天哄着,自然也就不免朝着熊孩子的方向发展,他摆着一副臭脸,似乎对什么都不满意,眼睛扫到了陈凯之的时候,目光很快就移开了,似乎早对陈凯之没有了印象。

    陈凯之不由在心里想,上一次,他随口就说要杀死自己,转过头,才几日的功夫,就已经不认得了,小孩儿的随性,反而是最使人觉得恐怖的。

    太后端庄优雅地坐着,隔着珠帘扫视了众人一眼,最后目光落在赵王的身上,才徐徐开口:“赵王……”

    那赵王陈贽敬便出班道:“在。”

    太后在珠帘后,淡淡道:“你来宣读吧。”

    陈贽敬颔首:“遵旨。”

    说罢,他取了一份宦官送来的诏书,咳嗽一声才道:“诏曰:朕年在幼冲,克继先皇帝大统,人心存疑,朕念祖宗社稷,正当继先皇考之志,御宇天下,宾服四海;朕闻,欲先大治,唯君圣臣贤,而天子圣明,在于教,亦在于德也,今召四方有德之人,择选嘉木……”

    冗长的诏令,枯燥无味,听得陈凯之昏昏欲睡。

    这诏书是以皇帝的口气发出来的,可是这里的人都很清楚,这是翰林待诏房的手笔,像这等制式的诏书,陈凯之几乎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好不容易捱到陈贽敬落下话音:“请诸位先生出班。”

    十几个先生便徐徐出班,都朝太后和天子的方向长长作揖。

    陈贽敬笑吟吟地道:“诸公是四海有德之人,今请诸公来朝,便是为了择选出太子之师,诸公,只怕朝廷要冒昧考教了。”

    这些人都是在野之人,并不是官,天子的老师有三种,一种的内阁大臣,因为他们有一个兼职,要嘛是太师,便是太傅,本就负有教导天子的责任。

    而第二种则是翰林,翰林官会有专门的侍讲、侍读,负责给皇帝讲课。

    第三种,就是这种征辟的大儒了。

    前两种毕竟都是兼职,除了教太子读书,也有翰林的职责。

    唯有这些大儒,则是名副其实的专职教授天子的,因此挑选起来就比较严格了。

    众人纷纷应诺道:“遵旨。”

    陈贽敬的眼眸瞥了众人一眼,才又道:“既如此,就请翰林出题吧,这题不但诸位先生来答,也请翰林诸侍学、侍学以及学士们来答。”

    此时,那梁侍读站出来道:“殿下,下官奉旨出题,只是修撰陈凯之,主动请缨,想要出题,下关念其文名天下,是以恳请了诸学士的恩准。”

    陈凯之出题……

    一个小小的修撰来出题?

    许多人的脸上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诧异之色。

    这显然是有些犯规矩的啊。

    而且,听这梁侍读的口气,这陈凯之竟是主动请缨?这……这陈凯之的脸皮也实在太厚了点吧?一点也不谦虚啊,简直有些目中无人的样子,小小年纪,便想考大儒,这样的做法,让人不禁觉得陈凯之这是骄傲上天了。

    虽然有些人心里不满,但都没有做声,只是目光怪异地看向陈凯之。

    被各色目光注目着,陈凯之依旧淡定自若地站着,面容平静,像是完全没有感受到那些带着点贬义的目光似的。

    主动请缨四个字,显然是极有争议的。

    说穿了,这梁侍读既推卸了责任,又好像出题的事是巨大的荣耀一般,而他陈凯之跑来想要来抢,他是个宽厚的人,便将这个机会让给了陈凯之。

    陈凯之心里则是想笑,其实这种套路,他见得太多了。

    此时,陈凯之倒是徐徐出来,那赵王陈贽敬看了陈凯之一眼,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既然陈修撰想要出题,那么就让陈修撰来出题,又有何妨?”

    陈凯之道:“那么下官却之不恭了。”

    正说着,却有人道:“太后,陛下,殿下……”

    此时,那糜益站了出来,道:“臣有事要奏。”

    这糜益突的站出来,就令人更感意外了,谁也想不到,这么一场考教,居然还一波三折。

    糜益瞥了陈凯之一眼,显得神情严重。

    不知为什么,他自遇到了陈凯之,便觉得自己不知倒了什么霉,诸事都不顺,虽然被北海郡王赶了出来,可糜益还是不服啊。

    他想不到,自己对北海郡王如此的忠心耿耿,可是换来的,却是北海郡王这般的对待,当那北海郡王一拳将他打翻在地的时候,他心里便涌出了一股滔天的仇恨,他恨北海郡王,恨方吾才,也恨陈凯之。

    这种我欲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心情,让糜益悲愤无比。

    此番他想尽办法,请人来推举自己,就是奔着这帝师来的,只要当真有机会,能够时刻见到小皇帝,那北海郡王又如何,陈凯之又如何,方吾才又如何?迟早……自己要将他们碎尸万段。

    可糜益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竟是陈凯之来出题,不对……不对劲啊……

    他有点心里发虚,实在是自遇到了陈凯之,倒霉到有些怕了。

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厌之(5更求月票)() 
糜益每每想到自己被北海郡王打了,想到甚至被赶出了北海郡王府,心里就感到莫大的侮辱和不甘。

    对于糜益来说,这一次考教,实在太重要了。

    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是他出人头地的希望啊。

    可陈凯之与他的关系是仇人,他又怎么愿意让陈凯之出题?

    于是他恳求地看向赵王,一副很是不解的样子说道:“陈凯之乃是学子,如何可以出题呢?这似乎有些不妥呢?”

    陈贽敬笑了笑,一双明亮如雪的眼眸看向陈凯之,目光里也带着淡淡的质疑之色。

    陈凯之不急不躁,只是平静地作揖道:“既如此,那么就恳请殿下另请高明。”

    我不干了。

    有谁愿意干,就请谁吧,我可不稀罕做这类的事!

    当然,不稀罕只是陈凯之在心里想想,可不能真的说出来,因此语罢,他淡定自若,没一点不喜之色。

    可在场的人却有些讶异了,因为这里人都不笨,谁都不想出题啊。

    谁不知道,这个可是烫手的山芋呢,自然没谁愿意接这样的事干,可这不是你陈凯之自己主动请缨的吗?现在怎么就不愿意了呢?人家只是质疑一下,就闹脾气了?

    不过众人细细想来,也觉得这是正常的,人家接了这个活,却是被人质疑,谁愿意受这种气?

    陈贽敬见在场没人吱声,目光微转,笑意盈盈地看向糜益,淡淡说道:“本王前几日还夸奖过陈凯之,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让他来出题,也没什么不好。”

    糜益本想说自己和陈凯之不对付,可细细一想,若是纠缠不清,就越可能惹出争议,这帝师的人选,最怕惹出争议的,心里无可奈何,于是只好忐忑的点点头。

    只能这样了,不然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只能祈求老天,陈凯之不会故意刁难他。

    他看了陈凯之一眼,却见陈凯之别有深意地朝自己看来。

    糜益迎上这目光,心里没来由的一颤,甚至连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这家伙……莫非又有什么阴谋吗?

    刚在祈求老天帮自己,现在恐怖是……

    此时,陈凯之则笑道:“既是学生出题,那么学生倒是第一个想请教糜先生。”

    本来出题,是一个题,大家一起答的。谁料到陈凯之居然第一个就要单独考糜益。

    糜益心里一咯噔,果然还是来了,若是陈凯之给他出的题,他答不出,就算后面统考的题,他作了出来,只怕也给了人极坏的印象,糜益不禁暗恨,这陈凯之还真是不坑死他不罢休啊。

    可细细一想,在这庙堂之上,所谓的题,无非是四书五经而已,这陈凯之,还能考什么呢?

    而他,出自经学世家,再怎样,也不可能被陈凯之这小子所难倒吧。

    心里总算有浮出了几分底气,于是他心里冷笑,陈凯之莫非你觉得我这个学候当真是捡来的?可笑呀,居然敢这样挑衅他。

    这家伙羞辱自己过甚,自己与他不共戴天啊。

    他气得身体发颤,心里一股怒火顿时是烧了起来,他眼眸微微眯了起来,神色冷漠道:“这只怕不合规矩。”

    陈凯之摇摇头道:“既是考教,何况关系到了帝师的人选,自然要慎之又慎,太后、陛下以及赵王殿下抬爱下官,下官自当尽职尽责,怎么,糜先生似乎不敢答?”

    其实所有人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那便是……今日乃是筳讲,筳讲就意味着,在这里,任何人都是口无遮拦的。

    在陈凯之看来,糜益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今日非要破坏了糜益不可。

    陈凯之虽跟他真正面对面交手不多,可他就是感受到此人心思极深,而且他与自己早结下了粱子,若是他当了帝师,那自己以后的路恐怕格外艰辛。

    不是他不厚道,而是糜益这个人实在是太坏了,处处算计他,陷害他。

    现在小皇帝什么都不懂,若是糜益在小皇帝面前挑拨什么,那自己肯定是没翻身的机会了。

    糜益则是皱眉,即便心里万分不悦,这时却不敢冷笑,生怕给人一个坏印象。

    他仔细一想,却又好像智珠在握的样子,从容道:“既如此,就请出题吧。”

    陈凯之这出格的举动,其实并没有引来大家的反感,在这里的人,除了太后、陛下以及赵王,无论是在职还是在野之人,无一不是饱学之士,现在陈凯之先行考教,反而让人生出了好奇之心。

    糜先生毕竟是学候,学问肯定是扎实的,这陈凯之出题,如何能难倒他呢?

    难……只怕真有一点难,这里是宫中,这就意味着,陈凯之的题不会过于出格,而以糜先生这衍圣公府学候的水平,料来不会有什么压力。

    陈凯之笑着,他的笑,使糜益心里生出警惕。

    却见陈凯之徐徐道:“前几日,我与梁侍读在讨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争论极大,今日还请糜先生为下官解惑!敢问……糜先生,孔圣人,可见过南子吗?”

    “……”

    嗡嗡……

    梁侍读本来觉得自己终于完美的甩了锅,心里颇为轻松愉悦的,他捋着须,全程都是笑吟吟的样子,可陈凯之的这句话,却令梁侍读犹如在云端之上,突然的掉下地面,他心头猛地一惊,竟是两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

    卧槽啊……

    陈凯之,你特么的是疯了!

    你……你……

    梁侍读整个人如烂泥一般,竟是一时爬不起来,他脸色铁青,嚅嗫着嘴,想要矢口否认。

    这家伙,竟说前几日和自己讨论过孔圣人见没见过南子?

    畜生啊,真是畜生啊……

    梁侍读感觉自己欲哭无泪,原本以为占了陈凯之一点小小的便宜,谁料……竟反被这家伙往死里坑了啊。

    这话不但吓着梁侍读,也令殿中顿时哗然一片,谁也不曾想到,这陈凯之竟是离经叛道如此。

    孔圣人见南子,这句话可是有出处的,出自《论语·雍也》中一段话的开头。说是孔圣人周游列国期间来到卫国。当时卫国实际的掌权者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妖媚,名声不好,不过她仰慕孔子的能力和品德,知道孔子来了便很恭敬地请孔子去与她会见。于是就有了“子见南子”这一段。

    可这里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南子这个人,是出了名的DANG妇,她的名声,早就名动天下,据说有不少人都和这南子有一腿。

    于是乎,孔子去见了南子,可在见面的过程中,谈过了什么,做了什么,也只有天知道。

    于是孔子的弟子子路知道后,便忍不住责问自己的恩师,孔子的回答则是怒气冲冲的说:“天厌之,天厌之!”

    这六个字的意思其实就是赌咒发誓,无非是特么我若是和南子有什么,便天打雷劈,便万箭穿心,便死无葬身之地,便不得好死!

    如此一来,《论语·雍也》这里的一小段记录,就有些尴尬了,因为孔圣人是何人,他那时为人师表,弟子们记录下来关乎于他的言行,从未有过关于孔圣人激动情绪的描写,可这一次,天厌之、天厌之六个字,就显得有那么点儿……过份了。

    孔圣人乃是礼教的化身,说他是圣人也为过,一个圣人,怎么会突然如此激动呢?

    自衍圣公府建立之后,关于孔子见南子的讨论,已经偃旗息鼓,究其原因,就在于衍圣公府不再允许讨论关于南子的内容,因为无论如何解释,这个嫌疑都是洗不清的,既然如此,那么就索性不讨论。

    于是乎,子见南子四字,渐渐开始变成了禁忌,你私下里说一说也就罢了,可陈凯之这家伙,居然在这天子堂,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了孔子见南子,而且还拿这个来向人请教,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作为被陈凯之附带祸害之人的梁侍读,直觉得头晕目眩。

    坑啊,他只是甩个锅给陈凯之而已,哪里想到陈凯之这家伙……

    他嘴唇颤抖着,终于,他用尽了全身的气力喊道:“下……下官……下官……绝没有和陈凯之讨论过此事,若如此,则……天厌之!”

    又是一个天厌之。

    所有人在震撼之余,都忍不住看向了梁侍读,见他趴在地上,面上如死人一般的可怖,浑身瑟瑟发抖。

    他抵死不承认,陈凯之似乎也没有一口咬定,只是朝梁侍读笑了笑。

    可陈凯之没有和他争吵,并不代表,大家相信梁侍读没有和陈凯之讨论过啊。

    事实的真相,傻子都能脑补的出来,一定是这梁侍读跑去找陈凯之讨论这件事,而陈凯之毕竟只是一个少年郎,此等男NV之事,怕是理解不深,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不知道这其中的禁忌,他不知道,才会如此明目张胆的在这里提出来,否则……

    一个修撰,哪里有这个胆子说出这个问题啊。

    这就好像,一个老不羞的东西当着孩子面前讨论某些不可描述的事,小孩子不懂事,觉得新鲜,便跑去询问别人了。

第三百九十八章:请罪(1更求月票)() 
于是大家一脸无语地看着梁侍读,目光里透着淡淡的鄙夷之色。

    而梁侍读觉得自己要晕倒过去,从这种种的眼神来看,他这天厌之的诅咒,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

    众人好像更相信陈凯之的话,这顿时让他老脸一抽,有些不知所措了。

    一个翰林,跟人研究孔子见南子,陈凯之一个少年郎,无知倒也罢了,据说他确实并未娶妻,应当对此还是懵懂的年纪,少年人不懂,倒也说得过去,可你梁侍读跟人研究这个,意义就不同了。

    这种话题深入下的探讨,十之八九,是带着某种不可描述的心思去的,否则,何须去研究?

    这时代,确实有一群猥琐的读书人,有特殊的癖好,可拿圣人来满足自己的癖好,于一个翰林,一个侍读,一个如梁侍读这样的人而言,不但不合适,而且让人厌恶。

    这口味真是让人恶心呀。

    站在这里的人,都是圣人门下的啊,即便是赵王,所接受的也是四书五经的教育。

    于是转念之间,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怒目看着梁侍读。

    梁侍读张大了口,脸色苍白至极,此刻他百口莫辩,可再如何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他也不得不为自己争辩,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天地君亲师,说穿了,就是这个世上,除了天地之外,一个读书人是有三样东西不能诋毁的,一个是君王一个父母一个是恩师,偏偏圣人是所有人的老师,你梁侍读私下里和人讨论这个,你眼里还有圣人吗?

    这样的人用品性败坏也不为过。

    梁侍读的心在发颤,有种想抽打陈凯之的冲动,可即便此刻心里再气愤,他也不能鲁莽,而是连忙解释起来:“真……真没有,这陈凯之口无遮拦,下官……下官绝没有和他讨论过此事,下官恪守本份……他……他要害我……”

    梁侍读欲哭无泪,这时候他后悔了,若是知道陈凯之会出这样的题,他便是打断了自己的腿,挑了自己筋骨,也绝不敢把锅甩给陈凯之啊。

    很显然,陈凯之这是故意为之的,陈凯之对他不满,所以故意来整他,他嘴角发颤,很是委屈的喊着。

    “这是陈凯之要害我,他……”

    而此时此刻,已有人震怒了。

    别人还好,大多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思来看,毕竟一个老不羞,惹了这么一个笑话,至多……也只是一个趣闻罢了。

    可问题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心宽到能将这种事情当笑话来看待。

    比如翰林院的主官,官拜翰林大学士的吴瀚。

    吴瀚主掌翰林大学士,现在却惹出这么一个巨大的丑闻,一个侍读,当殿说出子见南子,而原因却来自于另一个翰林侍读的讨论,他已是勃然大怒,心里怒火滚滚。

    在他看来,这等于是当着天子、太后,乃至于天下人的面,说他这个翰林大学士形同虚设,藏污纳垢啊。

    他的脸色渐变,而后越发铁青,这梁侍读不解释还好,一解释,他更是火冒三丈。

    真是岂有此理!

    被人揭穿了这样的事,这陈凯之尚可以说是不知者不罪,你梁侍读在翰林院这么多年,眼下都已儿孙满堂了,难道还想装傻?到了现在,却还想要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