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接下来的公文,几乎不必看,陈凯之也大抵知道如何了,比如府库中的粮食,几乎是空荡荡的,一粒谷子都没有留下,而且从李东正笔述中所知,这些燕人因为走得急,来不及将府库中的布匹还有钱粮立即搬走,所以一些仓库里的余粮,竟是很干脆直接的付之一炬,烧了。

    陈凯之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北燕人在临走时,毕竟时间不充裕,否则陈凯之绝对相信,若是有充足的时间,他们完全会把河道扒了,给陈凯之来一个水淹济北。

    “畜生!”陈凯之看到这里,眉宇不由皱了起来,竟是忍不住一句痛骂,口气充满了怒意。

    荀雅看了公文,也是跟着蹙眉来,忧心忡忡地看着陈凯之,轻轻抿了抿俏丽的唇角,嗫嗫嚅嚅的说道。

    “若是没有人丁,这济北府……只怕……”

    只怕难以维持下去,都是老弱妇孺,她们做不了重活,而且她们不仅无法帮上什么忙,还有可能成为累赘,需要赡养她们。

    荀雅的焦急地再次提醒陈凯之:“这可如何是好。”

    陈凯之这才反应了过来,轻轻一抬眸,却见荀雅一脸担忧,现在这个时候他也不能表露出担忧,只得宽慰她。

    “万事开头难,人总会有的,只是我看不过去这北燕人如此无耻罢了。”

    荀雅见他反来安慰自己,不禁失笑:“却也怪不得他们,倘若是……咳咳……凯之是北燕人,只怕也不会给大陈人留多少东西。”

    这倒是实话,可陈凯之还是觉得太坑了,根本就是留一座空城给他嘛。

    虽然陈凯之觉得北燕人做得太过分,不过有一个信息,却是引起了陈凯之的注意。

    这登州和莱州两个府,也都属于济北三府,可这两处,北燕人却和已经预备动身的北海郡王交割得极顺利,虽然走了不少北燕的世家大族,可二府的人口,却是留下了七八万户,府库中的钱粮,也预留了一些。

    陈凯之眯着眼看着公文,目光闪动,似是在深思着什么,旋即却是笑了起来:“我明白了。”

    荀雅见陈凯之笑了,竟是有些不解,困惑地询问道:“明白什么?”

    陈凯之叹了口气道:“这北燕人,独独裹挟走了济北的人口,便是要我在济北难以立足,却又将莱州和登州的人口留下来,自然是知道这北海郡王和我关系紧张,便想着正好借机利用北海郡王来压制住我,你想想看,到时济北府这么多的荒地,这登莱的人口,只怕也会开始流入,可北海郡王若是知道登莱的人口流入去了济北,他会善罢甘休吗?这是驱虎吞狼之策啊,那大燕的皇帝,我听说是个少年人,也不知这主意是不是他想出来的,虽我觉得很可恨,却也是高明,这家伙,看来没有这样简单,以前是我小瞧他了。”

    荀雅不禁暗暗担心起来,娥眉皱得愈发甚了,一开始她只是想济北府可能会成为累赘,现在听陈凯之这么一说,她的想法得到了正实,不禁咬了咬,有些艰难的将自己所有问出口。

    “若是如此,岂不是……这济北府,反而成了累赘?”

    “谁说的?”陈凯之突然哈哈一笑道:“为夫因祸得福了。”

    听陈凯之自称为夫,荀雅俏脸不禁一红,竟是露出丝丝窘态,心里却着紧着正事,只好将自己的窘意挥去,一双盈亮的眼眸注视着陈凯之。

    “这又是何解?”

    反正是夫妻,荀雅也开始分担起飞鱼峰以及陈凯之生意上的事,陈凯之自然不瞒她,一脸认真地分析给荀雅听。

    “你想想看,若是济北的燕民们还在,他们心里会向着大陈吗?我看不尽然,想要改变他们,还不知得要花费多少心思呢,现在他们走了,岂不是好事一桩?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本万利(5更求月票)() 
陈凯之的唇边带着掩盖不住的笑意,清澈的眼中似是放光,闪动着得意之色,根本不像自己吃亏了,反倒更像是捡了大便宜似的。【。aiyoushenm】

    他笑着说着:“人没了,我们可以招揽流民,虽说现在人口不足,可只要济北能够给他们提供好的生活,就不担心没有人来安居,我们的盐场,我们的作坊,还有这里是通衢之地,这些都需要人手,可是现在没有了人,那里的山川河流,那里的丘陵和平原,就都成了无主之地啊,雅儿,无主之地,就意味着我成了那些土地的主人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荀雅虽然似懂非懂,可听到陈凯之说这是好事,而且说了这么一大通的,都是好事,因此她眉梢一扬,俏丽的面容里露出喜色,开心地看着陈凯之。

    “真的没什么问题?”

    也许这些事情,身为古代人的荀雅无法理解,可陈凯之却明白,若是那儿人口还在,自己反而束手束脚了,自己想要做的,是工商,而工商的基础是什么?是道路,是码头,还有各种各样必要的设施,若是没有这个基础,还谈什么工商?

    可放眼六国,你想要打好基础,哪里有这样容易,你要修路,沿途会经过多少村庄?这些可都是有主之地,你要面对的,是数以百计的地主,地主们肯将地给你白白修路吗?

    他们可不会那么容易便宜你。

    好,你愿意给银子,毕竟有钱可以使鬼推磨,你花费巨大的资金,买下了八成以上地主的土地,可路可以修了吗?

    依旧不成。

    因为路是不可断续的,只要有一个人不肯,你这条路就白修了,这时候你就遇到了难题,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绕路来修,可绕路且不说浪费了路程,最重要的是,即便是你绕路,你可能又要面对更多的地主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莫说是修路,便是一个码头,或者建一个运河,无论你想做什么,都会有重重的阻力。

    还有你的工坊,势必需要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哪里来?

    土地这东西,可能现在不值钱,几十两银子一亩,可一旦地主们发现你的工坊能挣大银子,到了那时候,他们便绝不肯几十两银子卖了,可能开价就是几千两,甚至几万两。

    而一旦你想强力夺取土地,这便等同于是捅了马蜂窝,因为你抢夺了一个人的土地,天下的士绅都会人人自危,就怕你开了先河,那么你就成了天下士绅的敌人了。

    现在,这个问题竟都解决好了,这还不算是惊喜吗?

    那些土地几乎都在陈凯之的手里了,陈凯之完全可以重新丈量所有的山川河流,将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那些地方可以修路,哪些地方可以建河渠,哪些地方,要预留起来发展城市,哪些地方可以聚集工坊。

    陈凯之甚至可以直接租种土地给流民,自己为大地主,用最低的地租让人去耕种,从而吸引大量人口,并且解决掉粮食的问题,而租地出去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保障农户种植粮食,而不必被地主盘剥太多,引发民怨之外,若是真到了必要时,陈凯之可以收回土地。

    这种种的好处,实在太多了,这就形同于,陈凯之成了济北府最大的地主,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大地主,有了两世为人的经验,他完全可以随心所欲的,按照一个现有的经验,去做他想做的事。

    这个时代,商贸之所以发展不起来,根本的问题,其实就是士绅的力量过于强大,天下的资源,都掌握在士绅手里,可现在,这些问题,都荡然无存了。

    陈凯之细细思忖了一番,便兴奋地朝荀雅说道:“你等着,我这便修书让李东正开始丈量济北府所有的土地,还有所有的山川,让他们绘制舆图,我得好好的谋划,我们重新开始,建立一个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地方,我们想让这河川变成什么样,它便是什么样,想要招揽什么人,便招揽什么人。”

    说着,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话锋一转,便吩咐荀雅,“还有金陵那儿,也依旧照计划开始搬迁,搬的不只是买卖,还有人,飞鱼峰这儿也要多招募一些奴仆了,让他们在山上读书学习一阵子,也可以派去,现在我们也不必急,慢慢的来,徐徐图之,道家不是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吗?”

    荀雅此时已经完全听不懂了,在她的思想里,凡事都需要人,一地的人口增减,甚至是地方官的重要政绩之一,哪里像陈凯之这般,巴不得那里没人似的。

    却见陈凯之兴致高昂,已经铺开了纸,着墨提笔,认真地写下一列列漂亮的小字。

    陈凯之全神贯注,双目盯着笔下,他自己也意想不到,这在无形间,工商最大的阻碍,竟是无声解决了。

    原本他还权衡着,若有一日,自己可以做主,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时,自己该是对士绅进行赎买,还是索性进行geg呢。

    对于陈凯之要做的事情,荀雅一直都是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虽还没完全弄明白怎么一回事,却是单纯地想着支持陈凯之已足够。

    见陈凯之伏案写得认真,荀雅也不打扰,只在一旁静悄悄地研磨,整个人姿态娴雅。

    等陈凯之修完了书,荀雅突然想起一事来,因此她朝陈凯之笑了起来:“对了,那小师妹,想她的爹爹了。”

    “噢。”陈凯之只点了点头,随即淡淡说道:“师叔理应也该快回来了,我听说师叔的善庄,又莫名其妙的多了二十万两银子,是北海郡王注入的,想来这又是师叔捣的鬼吧。”

    荀雅吓了一跳,面色微微一白,有些困惑地皱起了眉头:“银子来得这样容易?”

    是呀,这还是她第一次知道竟有比卖盐更一本万利的。

    陈凯之摇摇头,叹了口气道:“这个师叔,我是既鄙视他,觉得他心术不正,又羡慕他,恨不得也跟他学几分本事才好,师叔真是个奇怪的人啊。”

    ………………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转眼之间,已到了夏日,此时即便是燕京,也能感受到一股炎热了。

    胡人的使节依旧还没有来,这使燕成武在这燥热的时节里,多了股烦躁。

    人就是如此,从信心十足到期待,最后又开始自我怀疑,这一切都只是时间的过程。

    只是作为大燕天子,燕成武只能让自己相信,并且耐心地等待,倒是洛阳那儿已来了消息,他对谈下来的火器价格,还算满意,这毕竟是北燕能够承担的范围。

    想到反正即将要征倭,到时靡费的钱粮无数,这些银子,倒不算什么,若是能派上大用场,就更好了,所以他很快便命人同意了这一场买卖。

    虽是了了一桩心事,他心里依旧焦虑,于是便不免想找方先生来谈谈心,总觉得不见见方先生,让方先生给他鼓鼓气,他便有些不自在。

    现在的燕成武,对方先生已经完全放心了,从那洛阳的张昌秘奏来看,方先生和陈凯之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还有嫌隙,这就杜绝了方先生与陈凯之背地里有什么交易的可能。

    方先生……越发使他信赖了。

    这时,一个宦官小心翼翼地到了勤政殿,燕成武一身冕服,显得很是威严,他愈发有帝王的气象了。

    看着进来的小宦官,燕成武淡淡地道:“怎么,方先生没有来?”

    “陛下,先生昨日去潭柘寺观景了。”

    潭柘寺在燕京以西,距离燕京有百里,不过香火倒是鼎盛,便连燕成武也知道。

    燕成武不由愕然道:“朕竟是忘了,很早的时候便听方先生说他想去潭柘寺看看,不过……他出了城,可有多带些护卫?不会遭遇什么不测吧?”

    宦官有点犹豫地道:“他只带了两个童子去,鸿胪寺以为陛下肯定会派他护卫,所以也没有多问。”

    燕成武不禁有点儿恼火:“这就是说,一个护卫都没有?这鸿胪寺,到底是怎么办事的?”

    这样一想,他就觉得有些抑郁了,不和方先生说说话,给自己一点信心,或者看一看方先生举重若轻的样子,使自己动摇的心变得坚定,这两日,怕是日子很不好过了。

    最后他只得道:“方先生回来,立即报朕。”

    说罢,他挥了挥手,意乱烦躁地示意这宦官出去。

    却在这时,又有宦官急匆匆而来,一脸惶恐不安的样子:“陛下,陛下……济北王求见。”

    燕成武感到意外,他怎么来了?倒是听说他现在伤好了,不过现在却在军中挑选精卒,准备操练新的神机营。

    于是燕成武忙道:“请进来说话。”

    却见那济北王已是匆匆的赶进来,他一脸铁青,显得十万火急的样子。

    燕成武心里一沉,豁然而起:“出了什么事?”

    单看这济北王的脸色,燕成武就感到有些不妙起来。

    济北王燕承宗已拜倒道:“陛下,胡人入寇!”

第五百六十五章 :龙颜大怒(1更求月票)() 
“胡……胡人入寇……”

    燕成武心里猛地咯噔了一下。

    每年开春之后,胡人度过了漫长的冬季,多会在这时候入寇。

    这几乎已经形成了常例,一方面是因为正值大燕的春耕,春耕的时候,根本无法征调大量的民力作战,另一方面,冰雪融化,胡人可以持续作战。

    可问题在于……

    今年……本不该一样的啊,胡人难道不该……不该内附的吗?这时候,为何入寇?

    燕成武倒吸一口凉气,他并不惊讶于胡人的入侵,燕人有击退胡人的足够经验,他唯一惊讶的是,胡人为何今年入侵。

    “前日,胡人袭击了雁门关,不好守军防备森严,倒没有吃亏,胡人已经游走了,不过从种种迹象看,胡人一定会寻觅战机,所以臣以为,各处的关隘都要小心,陛下……”

    “方先生,方先生呢……”燕成武立即急了,一脸着急地叫唤起来。

    这时候,他想请方先生来,似乎只有方先生,才能解释现在发生的事。

    燕承宗一呆,有些无法明白燕成武在说什么,眉宇轻轻一皱,满是不解地问道:“什么……什么方先生……”

    燕成武身躯一颤,心里也解释不清楚这些事,只能支吾着开口:“方先生曾说……曾说,胡人今年大抵是这个时候,会内附大燕……”

    燕承宗顿时脸色铁青,一下子,他全部明白了。

    难怪陛下会如此痛快地割让济北三府,相对于小小的济北三府,这胡人内附,对于大燕而言,才是真正值得庆幸的事,济北三府,宛如鸡肋,失掉了也不可惜,无非是燕人的感情上无法接受罢了,可若是胡人内附,那么……这点感情伤害,又算得了什么呢?

    也难怪陛下肯如此的大手笔,正因为是胡人内附,所以陛下才如此舍得啊。

    燕承宗如遭雷击,他与燕成武大眼对小眼。

    过了半响,终于,燕承宗不由大怒起来,咬着牙齿说道:“陛下,我们中计了,这方先生,是个骗子!”

    是……个……骗……子……

    这四个字,若是在以往,燕成武是绝不肯接受的,即便他有所疑虑,派人暗中刺探,可……也只是谨慎而已。

    可现在……胡人入寇了。

    燕成武顿时懵了,不过很快他便回过神来,立即吩咐身旁的人。

    “请方先生,请方先生来……”

    先前那宦官忙道:“陛下,方先生昨日出了城,不是说……去了……”

    燕成武这时候才想起来了,倒是燕承宗急得慌,面色发青,厉声追问宦官:“去了哪里?”

    “潭柘寺!”宦官看着目露冷光的燕承宗,战战兢兢地道。

    燕承宗面上一黑,双眸微微一眯,细细的思忖着,嘴角微微蠕动,发出细弱的声息来。

    潭柘寺……

    “潭柘寺距燕京一百多里,又在燕京的西边,此去一路南下,正好是去洛阳的方向,这方吾才,是跑了!”燕承宗毫不犹豫地道:“一定是逃了,他昨天夜里就可以抵达潭柘寺,今日若是顺水而下,现在只怕已经距离燕京三百里了,若是走得快,后日就可以抵达孟津,随即进入洛阳。”

    燕成武顿时失魂落魄,他在脑海里将无数方先生的碎片拼起来,依旧是不肯相信,沉沉地闭上眼眸,才发出难以置信的声音:“不,不可能,方先生……他……”

    这时,又宦官疾步而来:“陛下,陛下,鸿胪寺有奏。”

    燕成武眼眸一睁,往宦官瞪去,厉声道:“什么事,什么事,方先生回来了?”

    “不,是伺候方先生的两个童子回来,说是方先生昨天傍晚抵达了潭柘寺,此后便一直紧锁门窗,直到半夜,才发现方先生不知所踪,童子吓坏了,找了一夜,以为方先生被贼人虏去了,今儿一早,便派人快马加急,赶来报信。”

    不知所踪……是逃了……果然逃了……

    从逃跑的路线,从各种布置来看,这一切,显然是蓄谋已久,而现在,那方吾才,只怕距离燕京,已有近三百里了……

    燕成武顿时暴怒,气得面目狰狞,一股巨大的羞辱感已经涌上了心头。

    国书都已经交换了啊。

    济北三府都没了,大燕若是撕毁协议,就意味着是不守诚信,道义上,就不会站在北燕人一边,而且,现在胡人入寇,燕军也不可能继续南下,这就意味着,济北三府彻底失去,已经重新划定了边界,再无拿回的可能。

    还有……还有那二十万两银子……

    燕成武想到了自己的内帑,这可都是自己私房钱啊,是皇家的私帑,这可不是小数目,想来……这些银子………

    他的脑子里闪过一桩桩的事,万万料不到,自己身为大燕天子,竟也有摔倒的一天,摔得这样的重,这样的惨。

    他打了个激灵,立即大吼起来:“派出飞骑,立即派出飞骑,快,追上他,朕要将他碎尸万段,要将他碎尸万段,即便碎尸万段,也难消朕心头之恨!”

    他握着拳头,朝天挥舞,额上青筋爆出,整个人面色格外的难看,完全是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燕承宗还是第一次见到燕成武如此生气的样子,虽是胆战心惊,却还是忍不住提醒燕成武。

    “陛下……只怕……即便是飞骑,也已追不上了……”

    本是盛怒下的燕成武,听到燕承宗的话,不禁一愣,竟是无力的垂下了手。

    他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