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皇太后闻言,却是淡淡开口:“哀家哪里是在责怪皇帝,他是九五之尊嘛。哀家怪的,是周遭这些人。”

    她笑了笑,等那长公主给她换来了茶水,她便得体的敛袖举起茶盏又抿了一口:“只是有些看不惯罢了,哀家一个老妇人,就算抱怨,又有谁肯听呢,这些人啊,一个个……都教人操心,哀家这是劳碌的命,年纪越大了,却瞧什么都瞧不惯。听说……”她眼皮子微微一搭,凝眸看着慕太后:“京里出事了?”

    慕太后正不知怎么开口呢,谁料到太皇太后竟是主动提起。

    这倒是给了她机会,本来还在想,怎么开口呢,现在太皇太后先提起来,慕太后便叹了一口气,才轻轻点头。

    “是啊,现在很不安生,据说京里京外,都是沸沸扬扬。”

    太皇太后瞥了一眼一旁的长公主:“月娥,你怎么看?”

    她竟突然问起长公主。

    这长公主名叫陈月娥,此时反而有些面上不自然了,慕太后也是紧张的看着陈月娥,可是她嘴里能有什么好话,只见她皱着眉头,一字一句的顿道。

    “儿臣觉得,这已是大逆不道了,今日敢冲进赵王府,哪一天翅膀硬了,还不要带兵冲进宫里来?这是大忌啊,母后,儿臣倒不是对这陈凯之有成见,只是……”

    意思很明白了。

    太皇太后笑了笑,又看向慕太后:“那么慕氏,你又怎么看呢?”

    慕太后呆了一下,旋即便正色道:“儿臣倒是觉得,这事儿有果就有因,都说陈凯之荒唐胡闹,可既要秉公而断,就得查了起因,这才是关键,自然,陈凯之有胡闹之处,可是……儿臣以为,还不至长公主说的这样严重。”

    太皇太后不禁笑起来:“哀家就知道你们会这样说,月娥呢,历来是瞧不上陈凯之的,可是慕氏呢,却对他多有回护,慕氏,你是因为他,而念起你的孩子吗?”

    慕太后心里一惊,眸中掠过了一丝不安,太皇太后心思太难测了,以至于她根本不知,太皇太后对于这个皇儿的态度,虽然表面上,太皇太后似乎颇为怀念当年的皇太子,可……慕太后不敢冒这个风险,她忙道:“儿臣……”

    太皇太后压了压手,叹了口气:“这是人之常情啊,若是当初,那孩子还在,现在,只怕也和陈凯之这般大了,人都有舔犊之情,哀家知道你,你从前,是没什么心思的,当的起温婉庄娴四个字,只是后来,却不得不挑起这天大的担子,你不是一个杀伐果断之人,可是的你,却是有情的,你心心念念的,是你的皇儿,这没有错,哀家……其实当初见了陈凯之,也有一个错觉,差一点,便将他当做了皇孙了,不是说他生的像先帝,而是那骨子里的那份韧劲儿,这样的人,再糟糕,不会糟糕到哪里去,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哀家就稀这样的性子。你看着他,念及到了自己的孩子,想要护着他,这更是情理,都是清理,也没什么好遮掩的。”

    “是。”慕太后觉得太皇太后话里有话,真是猜不透呢,因此她不禁微微敛眉,轻轻点头,“母后说的在理。”

    慕太后很是淡然的挑了挑眉,看了看四周,才又道:“所以哀家以为,月娥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慕氏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么……”陈月娥不由道:“母后的意思是……”

    “没有任何意思……”太皇太后靠在软垫上:“还能有什么意思呢?哀家只是个妇人,行将就木了,不知什么时候,就要入土,身后的事,哪里在乎的了这么多。更何况,你们哪,总是想不明白,陈凯之敢冲进赵王府,他会不怕死?”

    慕太后下意识的维护陈凯之。

    “他毕竟只是个孩子……”

    太皇太后凝视着慕太后:“你若是将他当做是孩子,认为他鲁莽不懂事,那你就错了,他的心思,可不比在座的每一个人浅。他能成护国公,靠的是自己的本事,也靠的是自己是城府,你们若是看轻了他,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你们若是问哀家怎么看,哀家也看不懂,只知道,但凡是到了庙堂上的人,没有人会蠢到无的放矢,也不会有人,稀里糊涂的就犯下天条,人哪,都不傻,哀家倒是见过老糊涂、小糊涂,唯独,就没见过陈凯之犯过糊涂的,这一路来,哀家也在琢磨这个事,心里想着,这陈凯之到底仗着什么呢,又给自己留了什么后路。说实话,哀家想不出,后来便索性不去想了,还想什么,看嘛,回到了京里,哀家就想看一看,看看到底又会发生什么事,那陈凯之,噢,还有赵王,赵王一定气坏了,就看他们怎么收场。”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太皇太后的情绪似乎没什么变化,依旧淡淡的。

    “所以啊,哀家的态度你们明白了吧,且当它是一幕戏,你们也一样,少去从中搅和,跟着哀家,好生看看,说不准,能学点东西。”

    慕太后心里黯然,看戏……

    这等于是说,自己还不能插手,不插手,这不是偏帮了赵王吗?

    即便心里很不好受,慕太后面不改色,却是强笑道:“母后圣明。”

    太皇太后眯着眼,突然道:“你说……倘若陈凯之便是你的孩子该有多好。”

    慕太后心里一凉,抿嘴不语。

    “哈……”太皇太后笑起来:“喝茶,喝茶……”

    那长公主陈月娥,听了这话,竟不由的留了心,母后已是第二次,提到了那位皇太子了。

    而慕氏呢,却是不露声色,显得尴尬。

    她笑吟吟道:“我看哪,是太后娘娘思念皇太子太过,以至乱了心了。”

    过了一会儿,御驾又要启程,陈月娥至自己的车辇,那陈贽敬铁青着脸,打马而来,朝车辇旁的卫士使了个眼色,随即他骑着马,陈月娥卷开车辇的帘子,陈贽敬显得很是焦躁,只恨不得立即插上翅膀,飞回京师去。

    这一耳光,打的太响了,真是奇耻大辱,这才离开京师几天啊,想着自己的主事被宰了,王府也被人打了进去,女眷受了惊吓,最重要的是,现在满京师,都将自己这个赵王当做笑话看,江陵都督那儿,还不知该如何交代呢。

    因此他迫不急的想要知道太皇太后的心思,见到陈月娥,不禁冷冷问道:“母后那儿,可有什么动静?”

    “说不清。倒是有一事,愈发令人不安了。”

    陈月娥压低声音,姐弟二人,齐头并进,陈贽敬听罢,愈发的皱眉:“还能有什么事?”

    陈月娥道:“你说,陈凯之,会不会是皇太子?”

    陈贽敬眯着眼,先是心里咯噔一下,随即冷笑:“这绝无可能,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他的身世,我是命人打探过,确实有一些可疑之处,可他是科举出来的,这是实打实的,理应不是他。”

    陈月娥却是露出后怕的样子,深深的皱着眉,提醒陈贽敬:“可倘若,真的是他呢?”

    “什么意思?”陈贽敬脸色惨绿,目光一沉,略微思索了一会,便细细的分析起来:“若真是他,那么,为何没有昭告天下?就算他不敢,慕氏……对,慕氏或许,也不敢,可若真是他,那么慕氏一定知道……”

    陈贽敬越想,越是觉得有些乱。

    “得再查一查。”陈月娥道:“所有的底细,都要打探清楚。就怕这个万一。”

    陈贽敬冷冷一笑:“你不必杞人忧天,就算退一万步,真的好巧不巧,当真是这个家伙,又如何?吾儿已是天子,难道还有天子退位的道理吗?还有……这么多宗室和文武大臣,都将赌注压在了本王和陛下身上,难道让他们改换门庭?连慕氏,尚且都不敢和我们硬碰硬,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前皇太子。再者说了,这一次,本王回去,便是要收拾掉此人,他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本王定要教他碎尸万段,你且放心,一切都已布置好了。”

    陈月娥渐渐放宽了心:“其实,我最担心,乃是母后,那慕氏倒也没什么担心,若当真出来一个皇太子,母后的态度,就显得可惧了。”

第六百五十一章:大丈夫当如是也() 
陈贽敬现在是怒火攻心,只冷笑一声,并不作声。

    对于这陈凯之的身世,眼下似乎也没有继续调查的必要,而今,无论如何,回到了京师,定要狠狠的出了这一口恶气。

    不然他觉得自己一定会疯掉的,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耻辱。

    若是不好好教训陈凯之,他觉得自己不用活在这个世上了。

    因此他便没接陈月娥的话,眉宇轻轻一皱,嘴角轻轻一扬,格外冷漠的说道:“你尽管放心便是,一切都已布置好了,呵……除非,那慕氏想要天下大乱,否则,她就别想保住陈凯之。这个陈凯之,本王一定不会放过。”

    陈贽敬说话的时候,分明是在压抑住自己体内的熊熊怒火,声音里满是冷意。

    次日清晨拂晓。

    御驾终于抵达了京师,而整个洛阳城,仿佛刚刚苏醒,在这清晨的薄雾之中,禁卫分明森严了许多,无数的禁军,开始占据住了主要的街道,而在城外,留守在诸官,早已穿着朝服,来此迎候了。

    陈凯之便在其中,他穿着蟒袍,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的显眼,因为是护国公,所以他站在内阁大学士姚文治的身后,姚文治似乎很奇怪,京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他似乎都当做没有看见,好似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的,显得很是平静。

    不过……大家早已对此习以为常了,俱都知道,这位姚公,是个不太爱惹事的性子,他见了陈凯之,也只是很平常的和陈凯之相互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接着,便再无二话。

    等到御驾远远而来,先有宦官来传旨:“陛下口谕,诸卿辛苦。”

    众人自然知道,这绝不是陛下的口谕,陛下……眼下只是一个招牌罢了,这都是旧例,到了什么时候,自然会有宦官,按照旧俗,颁发出各种口谕,以显示天子对百官的体恤。

    陈凯之与众人行了礼,却感受到,身后有无数别有意味的目光。

    自打陈凯之开始处理积案,得罪的人可是不少,以往京兆府不敢登门的事,如今都直接登门,以往不敢拿的人,陈凯之就敢拿。

    就在昨日,鸿胪寺典客署的署丞之子,就被拿了,据说是牵涉到了一个钦案,一个贵公子JIAN杀了一个妇人,后来此人被捉拿归案之后,结果一审问,方才知道,连这位署丞之子也牵涉其中。

    当天晚上,京兆府的都头就带着人冲进了人家府里拿人,连夜审问,罪名已经坐实,还牵涉到了几个京里的人物,折腾的鸡飞狗跳,今儿清早的时候,据说几个蒙冤的苦主就被请去指认。

    这只是一个时辰前发生的事,堂堂的朝廷命官,就这般的被羞辱,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以往绝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如今,陈凯之这是明火执仗啊。

    这等人,是最遭人嫉恨的,一些做了坏事的人,自然巴不得陈凯之能理解得到惩罚。

    因此他们这些人,谁家府上,没有几个不孝子侄,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哪家大人家里都是数十上百口人,在这京师,与人发生纠纷,甚至闹出一点‘荒唐事’,谁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清白?

    现在好了,本来这算什么事,偏生,有人较了真,这还了得,现在许多人心里都不安呢,生怕不知什么时候,京兆府的差役就登门来。

    现在好了,赵王殿下回来了。

    这陈凯之胆大包天,竟是炮轰了赵王府,还四处抓人,现在赵王肯定会收拾他的。

    因此不少人开始幸灾乐祸起来,完全是一副看好戏的姿态,就等着陈凯之遭殃。

    自然,也有一些人,这些人虽不多,却多少忍不住对陈凯之捏了一把汗。

    这个世上有好人,就有坏人,诚如有一群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官,也自然会有一群刚正不阿的大臣,他们或多或少,背地里是因为陈凯之的行为而叫好的。

    这便是陈凯之所说得,有一群人,他们阿谀奉承,他们没有操守,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的利弊,这样的人,根本不必陈凯之去争取,他们自然而然,会去攀附赵王,而陈凯之,凭什么收买他们呢?

    既然收买不了他们,那么就打击这种人,打击这种人,收买的是一群正直之人的人心,这些人平时虽不显山露水,平时奉公守法,早对朝廷的许多事看不惯了,他们没有去攀附赵王,无论是看不惯也好,也是拉不下这个底线也罢,可陈凯之的行为,却给了他们巨大的希望。

    让他们觉得大陈朝还有救,至少不是所有人都如赵王那么恶心的。

    过不多时,御驾先至,众臣纷纷行了大礼,宦官高声道:“诸卿免礼。”

    众人方才起来,陈凯之看着那天子的车驾,这用了无数珍宝所装饰的车辇,真正的价值,却不是用以装饰的珠玉,以及那拉车的八匹通体雪白的骏马,真正的价值,在于车中之人,这……便是天子的威仪吧,一言而能断人生死,再高贵和聪明,并且拥有巨大才智之人,都以能够得到车驾主人的垂青的深感荣幸,再勇敢的人,都可能因为天子的喜怒而胆颤,他的哭,他的笑,他的喜,他的怒,俱都牵动无数人的人心。

    这……便是九五之尊,决定无数人生死,决定一切荣辱。

    从前的陈凯之,尚没有什么感觉,可是今日,他不曾见到小皇帝,只看到这将他裹的严严实实的车驾,却不禁心里怦然。

    他猛地能体会到刘邦和项羽的感受了。

    当初秦皇的车驾在刘邦面前,刘邦发出感慨,大丈夫当如是也。而项羽的感慨却是,彼可取而代也。

    陈凯之眼眸似有亮光,他依旧是镇定自若的样子,却很快,将目光自车驾撇开,正因为心底深处的野心渐渐的发了萌芽,才愈发该谨慎,因为这一条彼可取而代也以及大丈夫当如是也的道路,将会有无数的崎岖,犹如行走于薄冰之中,两侧俱都是万丈深渊,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万丈深渊,永无翻身之地。

    与此同时,陈凯之感受到,一束冷冷的目光如刀锋一般落在自己身上,陈凯之眼角的余光微微一扫,便见车驾之后,赵王骑马,正朝此看来。

    赵王看着他的目光透着狠毒,似乎下一刻便要将他给杀了。

    陈凯之便不害怕,而是直直的迎视赵王的目光,面色沉静如水,好似没事的人一样,可他心里却在想着,这一场考试的最后一题,要开始了。

    他需要全身而退,在狠狠打了这大陈最有权势之人一巴掌之后,还能做到安然无恙。

    唯有如此……他才有资格,培育自己的班底,才能震慑自己的敌人,让那些依附在自己身上的人对自己生出信心。

    御驾继续前行,而迎接的百官,与随驾的诸官一道,亦步亦趋入城。

    一路至洛阳宫,这沿途,不见任何一个百姓,有的只是如临大敌的禁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排排的禁卫,一直延伸至洛阳宫。

    ………………

    京兆府。

    一个差役急匆匆的冲进去,和府里正要公干的主薄撞了个满怀。

    京兆府中的主簿,主管的乃是钱粮,相当于……上一世的粮食局局长。

    虽然在京兆府中,地位不高,不过对于寻常的小吏,地位却是天囊之别。

    在这里,官就是官,吏就是吏,一个是贵,一个是贱,曲径分明。

    这主簿瞪着他,冷冷开口道:“瞎了眼吗?”

    差役急匆匆的喘着气:“万死。”

    “万死。”主簿脸色铁青着,眉宇轻轻挑了挑,很是不悦的反驳道:“如此毛毛躁躁,一句万死就够了?”

    “大人,小人有急事,只恐……只恐……”

    “什么意思。”这话,主簿大人不爱听,你撞了本官,冲撞了本官,一句有急事,就想走,你休想,若是放你去了,他的面子往哪里搁,因此这主簿从鼻孔里出气:“哼,来人,将他拿下,狠狠……”

    这差役竟是直接了当道:“护国公交代下来的差事,耽误不得……”说着,人竟直接溜了…

    跑了……

    这主簿像是吃了一只苍蝇一般,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和王法了,他本不想就此善罢甘休,可耳边还听到护国公的差事,却令他泄了气,今时不同往日了啊。

    在这京兆府,到处都是护国公,这个是护国公交代办的,那个是护国公如何如何。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没了官架子,许多人不听使唤了,可他难道还能说护国公是个屁吗?

    不敢!

    于是他很是惆怅,只得走了。

    那差役却是匆匆的赶到了吴副总都头的公房,这公房是临时的,吴都头找了几十个书吏,拉进了一起吃香喝辣的队伍之后,这个钱粮房,就算是正式挂牌成立了,差役一进去,口里就大叫:“总都头,总都头……陛下……进京,进京了……”

第六百五十二章:一决生死() 
吴都头就在这里,一听到陛下进京,顿时紧张起来,整个人精神都绷紧了。

    他豁然而起,厉声道:“什么时候进的京,护国公已去了吧,入宫了吗?”

    “就在三炷香前,想来,再过小半时辰,就可入宫了。”这差役见吴都头很是进展,便立即将情形如实相告:“赵六还在那儿盯着,他是作为京兆府差役去护驾的名义去的,一直都在龟寿坊,只要圣驾到了龟寿坊,便差不多要入宫了。那边有了消息,会打旗报信,不过小人想着,理应很快了,先来通报一声,免得总都头这儿措手不及。”

    吴都头颔首点头:“嗯,你说的不错,按理来说,误不了事,可就怕万一啊,这是护国公交代下来的事,出了差错,可就糟了,给我好好的盯着。”

    这可事关到他们的生死,荣辱,这吴都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准备着,生怕自己一个慎,就坏了大事,因此他口气格外郑重。

    “不管如何,一定要第一时间将消息送来,不可有任何差错。”

    “是,是。”这差役笑嘻嘻的道:“小人这便去。”

    “还有。”吴都头板着脸,一字一句的纠正道:“以后别叫吴总都头,是副总都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