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重要的是,杨文明等大儒也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张先生是妄议经典,是诸子余孽,方才自己也没少妄议,没少高谈阔论啊,杨文明面色又青又白,倘若这文德公当真要追究,这可就完了。

    似他们这样的大儒,反而未必害怕朝廷,因为只要自己不贪图朝廷的好处,大不了,就远走去他国便是,天下之大,只要自己的声名还有学里的地位不曾动摇,到了哪里,都会被人礼敬。

    可得罪了衍圣公府或者说曲阜八公就全然不是这么一回事了,一旦被视为离经叛道,天下之大,都不会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杨文明只稍一迟疑,一下子,所有的利害关系俱都分析了个清楚,他毫不犹豫,啪嗒跪倒在地:“学下万死。”

    有了张先生和杨文明打头,此时便是再死硬的大儒,哪里还有他念,一个个跪下,转瞬之间,六十多个大儒,玲琅满目,竟各个五体投地:“学下万死之罪,还请文公恕罪。”

    陈凯之轻蔑的看着他们,对于这等小人物,有的只是无以伦比的鄙视。

    陈凯之此时,却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抬眸,遥看着太皇太后,淡淡开口说道:“娘娘,为何还未发落,却不知娘娘,是否还要追究臣的罪责,娘娘乃是太皇太后,大陈历朝国母,臣乃宗室后辈,生杀夺予,尽在娘娘一念之间,还请娘娘及早发落。”

    这是一个极诡异的局面,数十个人跪在陈凯之的脚下,而两班的文武大臣,有人面如死灰,有人却是精神大振,所有人都没有说话,陈无极此时觉得事情有了转机,便笑了,眼睛时不时的瞥向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紧绷着脸,不发一言。

    对她而言,这里的挫败,显然并不是关键。

    一个挫败而已,就算是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跪在陈凯之脚下,也没什么关系。

    她是谋全局之人,而今,真正可怕之处就在于,这环环相扣的全局,在此刻,却彻底失去了舆论和大义的名义,失去了大义,许多事就变得不太合乎情理了。

    她整个人都在发颤,不过很快她便恢复了自然,深吸一口气,随即一笑:“倒是恭喜了,北静王,真想不到,你竟得了圣公垂爱,实是令人意想不到,既然方才的事,只是一场误会,那么……”

    陈凯之这时却是郑重的开口道:“可是有一件事,却并非是误会。”

    太皇太后微微皱眉,她现在反而觉得可惜,这一次,本是天赐良机,谁晓得……

    曲阜那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吗?

    “什么?”

    她皱着眉头问道。

    陈凯之冷然道:“这里,还有一份学旨。”

    还有……

    这两份学旨,在颁发之后,是锦衣卫几乎是日也不歇的送到陈凯之手里的。

    为了这两份学旨,这中途,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截杀和收买。

    陈凯之自袖里,将一份学旨扬了扬,却并没有再给人去看,因为现在的陈凯之,就是公信力。他一字一句道:“衍圣公府,抨击大陈的使节杨石,竟是登门拜访衍圣公,希望衍圣公能够与他合作,一同构陷臣下,要将臣的文章,斥为离经叛道,敢问娘娘,杨石此举,是何人指使,又是什么居心,身为大陈的使节,竟跑去构陷大陈的摄政王,这和谋反,又有何异?”

    杨石……

    若非是太皇太后撑得住,此刻只怕真要眼前发黑,一口老血喷出了。

    那衍圣公,竟连这个……这陈凯之,到底凭什么能收买衍圣公。

    他们之间不是有仇嘛,他怎么可能会帮陈凯之。

    太皇太后深深的皱起了眉头,下一刻她不禁摇头。

    不对,不对劲,到底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衍圣公不该对陈凯之恨之入骨吗?怎么到了如今,不但封为了学公,竟连杨石之事,也已经抖了出来,直接下了学旨抨击,这就等于是昭告了天下各国。

    一下子,殿中像是沸腾的热锅一样,瞬间的炸开了。

    一群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这杨石竟跑去了曲阜,竟做这等不齿之事。

    简直太坏了。

    虽然殿中的文武百官,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多的是的人,都是此道中的高手。

    可任何人都明白,这等事一旦大白天下,便是惊天动地的事。

    这杨石一个人敢去做这种事情。

    一时众人回过味来,竟都错愕的抬眸,看向太皇太后。

    杨石是谁,这可是太皇太后的族亲啊,结合种种的迹象,这杨石一个人,没有得到人授意,怎么可能凭空做这样的事呢?

    那么,这个人是谁指使的,这……显然已是再明显不过的问题了。

    所有人心底,不禁生出寒意。

    他们俱都知道,太皇太后是个厉害的女人,可万万想不到,为了达成目的,竟可以如此不择手段。

    他们每一个人,都低垂着头,心里都在打鼓,虽然此时,不敢声张什么,却有许多人,心寒到了极点。

    陈凯之则凝视着太皇太后,面带微笑,他将学旨又扬了扬:“娘娘一定不信,不如亲自来验明学旨的真假,如何?”

    太皇太后脸色有些失去了血色。

    好在,她还依旧淡定,虽是感觉到又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可此时,她却完全冷静了下来。

    太皇太后眼眸轻轻一眯,朝陈凯之微微一笑:“噢,竟还有这样的事,杨石这个人,平时还算是老实,可万万料想不到,竟是如此包藏祸心,胆大包天,哀家绝不轻饶他。”

    她笑了笑,虽是贼喊捉贼,或说是欲盖弥彰,可这番话,竟是说的大义凛然,就仿佛是自己当真一点都不知情似的。

    陈凯之此时,也不得不佩服这太皇太后厉害,到了这个份上,竟也能出奇的冷静。

    不愧是经历过风雨的人,任何时候都可以不乱。

    太皇太后左右四顾,看了众人一眼,面色一沉,更加义正言辞:“这杨石,亏得还是哀家的族人,王子犯法与庶民罪同,更不必说,竟还是哀家的远亲,哀家若是不将他千刀万剐,如何正国法,又如何正家风?”

第八百三十章:剑拔弩张() 
    陈凯之心里也只是冷笑。

    满殿之中,有谁会不明白,这杨石就是太皇太后指使呢?

    可人家却不会承认,一副完全不知道,还要处置杨石,来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这样的太皇太后真是精明至极。

    更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弃谁,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样的女人真的很可怕。

    不过陈凯之却不会给她任何思考的机会,而是凝视着她,郑重问道:“那么,敢问娘娘……娘娘要严惩杨石,如何杨石?”

    步步紧逼,几乎不给太皇太后任何喘息的时间。

    太皇太后显然也没有料到,事情会糟糕到如此的地步,她按耐住心里的怒火,不禁轻轻叹了口气,看向陈凯之,心里不由一声叹息。

    可惜了,竟是不能名正言顺,不过……现在看来,这陈凯之,已是越发的尾大不掉,这样的祸患,是决不可再留了。

    于是,太皇太后抿嘴一笑,她咳了咳,一旁的宦官似乎接到了授意,便蹑手蹑脚的退开。

    既然不能名正言顺的解决掉这个人,那么就索性,斩草除根吧。

    反正留着也没什么用了。

    太皇太后目光一眯,深深凝望着陈凯之,冷声问道:“北静王,想要如何处置杨石呢?”

    “锦衣卫拿人,拷问,这等事,定有同谋,定要审个水落石出,不知娘娘以为如何?”陈凯之严厉的说道。

    太皇太后几乎没有犹豫,颔首点头,朝陈凯之冷声道:“好,一切依卿家所言便是。”

    她答应的很痛快。

    可越是答应的痛快,陈凯之越发能感受到太皇太后背后所隐藏的杀机。

    太皇太后她是什么人,到现在他还是摸不透她,可是他知道,越平静的人,心里越多鬼主意。

    陈凯之随即道:“今日臣来此与诸大儒舌辩,而如今,既然胜败已分,臣想来,是已侥幸胜了吧?”

    杨文明等人,个个惶恐,一个个还拜倒在陈凯之的脚下,诚惶诚恐,现在听到陈凯之的话,哪有什么心思去关心什么胜败,纷纷道:“胜了,文德公胜了,学下人等,自愧不如……”

    “是是是,文德公教诲,学下不敢忘,今日文德公一席话,学下人等,受益匪浅。”

    陈凯之笑了笑,他眼眸竟也懒得垂下看着他们,接着道:“既然胜负已分,臣想告退。”

    太皇太后一脸端庄,却是道:“既然来了,何必这么急着走呢,今日是恰逢其会,就再留一留吧。”

    她稳稳坐着,面上浅笑,眼里却如刀锋一般,似已下定了决心。

    虽然两处环节出了问题,文武百官们,各自面色带着异样,而此番,必定要大大动摇杨家的声誉,甚至她这太皇太后,也可能成为军民百姓们腹诽的目标。

    只是,她毕竟不是赵王,赵王凡事,总是瞻前顾后,可如今……显然已是箭在弦上了。她眯着眼,看着陈凯之,淡淡道:“哀家……倒是一些话要说……”

    她看着陈凯之的目光里透着冷意,旋即便慢悠悠的四顾百官,一字一句道:“哀家这个人啊,十三岁入宫,到了现在,连哀家都已忘了过去了多少年了,哀家老了,深知人心险恶,晓得太多太多的事,就说咱们大陈吧,这几年来,虽说是风调雨顺,也没什么战事,可是呢,并不顺当,当今陛下,曾遗落于民间,吃过不少苦,而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哀家啊,是既欢喜,又忧心……”

    她面带微笑,从容不迫的样子,一字一句,咬字清晰,却说得极慢,却又因为,大家不知这位太皇太后娘娘到底什么心思,于是乎,不免洗耳恭听,所以这殿中,极其安静。

    陈凯之却知道,真正的杀招……

    要来了……

    他看着太皇太后,见她一副从容优雅的样子,显得极致的淡淡。

    但是他很清楚,这太皇太后,分明是在拖延时间,等待着宫外的消息。

    陈凯之倒也冷静下来,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这个时候,太皇太后越是平静,自己反而要更加不露声色。

    …………

    顺化军,从明镜司终于传来了消息。

    顺化军都督王世杰此刻已是精神一震,他随即下达了军令:“传令各部,包围飞鱼峰……”

    三万本就开赴去了上林苑的顺化军精品,早已枕戈以待。

    紧接着,浩浩荡荡的进发,迅速冲入了学宫。

    洛阳学宫里,已是鸡飞狗跳,掌宫杨业,立即感觉到事情不妙,忙是命生员们在明伦堂里待命,以免出现意外,自己则带着数个博士抗议。

    王世杰骑着高头大马,在亲军的拥簇下,已抵达了学宫,数十个军将焦灼的在此候命,而浩浩荡荡的军马,立即开始展开。

    为了应付勇士营可能的反击,所以针对勇士营,顺化军配备了大量的弓弩,数千弓弩手直抵山门,此地狭小,出口只有一个,即便勇士营火器再如何强大,只要紧守这里,也没什么妨碍。

    不只如此,王世杰早就命人铺设了地钉、拒马,为的便是防患未然。

    顺化军有数十门铁炮以及百来石炮,这些东西,固然不如勇士营犀利,却总还算能派出用场。

    一番调度之后,王世杰则占住了学宫中的一处廨舍,随即召集了众将。

    这突如其来命令,本就引来了军中的议论。

    顺化军入京不久,王世杰在军中地位崇高,可不管怎么说,将士们并不是傻子,大家虽然以都督马首是瞻,可在京中突然如此,不免人心惶惶。

    王世杰倒是很轻松,将众将在这廨舍召集之后,随即左右四顾,见诸将都是一脸迟疑和茫然的样子,他背着手:“今陈凯之离经叛道,妖言惑众,已是人神共愤,太皇太后已察知其恶,已下懿旨,捉拿陈凯之,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他说着,已自袖里取出一份黄帛,扬扬手:“因事态紧急,未防止泄漏消息,防范于未然,因此颁发的乃是秘旨,你们,谁要看看。”

    众将一听,倒是都松了口气。

    原来是奉旨行事,虽然是太皇太后的懿旨,可在所有人心里,毕竟天子刚刚登基,而太皇太后乃是陛下的祖母,地位崇高,宫中本是一体,想来,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王世杰板着脸,一字一句的顿道:“尔等各带部众,要严防死守,飞鱼峰上当人,俱都是离经叛道的逆贼,绝不可有任何人下山,下山者,便是死。”

    有人不禁道:“都督,为何不强攻?”

    “强攻?”王世杰笑了笑:“强攻的损失太大,他们仗着山势,未必能够强攻下来,就在山门处以逸待劳罢,山上的存粮,未必能坚持多久,何况,山中自有人策应。”

    王世杰说罢,坐下,如鹰隼般犀利的眼眸轻轻一抬,看着那飞鱼峰,从牙齿缝里迸出话来。

    “总之,不得遗漏一个贼子,而那陈凯之,现在就在宫中,想来,也已是瓮中之鳖了,我等拿下飞鱼峰,便是大功一件。”

    众人正要应诺,这时,却突有人道:“都督,卑下有事,不知该说不该说。”

    王世杰抬眸看去,却发现是顺化军中的一个佥事。王世杰先是一愣,随后便笑了笑:“但说无妨。”

    佥事道:“都督,方才,有锦衣卫来此,要见都督一面。”

    王世杰皱眉。

    锦衣卫……

    这锦衣卫,乃是明镜司打击的目标,而自己的职责,就是围住飞鱼峰罢了,怎么会有锦衣卫来找自己。

    他不禁面带怒色,冷冷看着这佥事:“刘佥事,你这是何意?”

    锦衣卫,分明就是敌人,宰了都来不及,可你这张佥事,竟还留着锦衣卫。

    张佥事不温不火的道:“卑下,已将他们带来了!”

    说话之间,便有三四个锦衣卫大喇喇的走入了廨舍,想来,这几人是在那佥事的掩护下进来的,除此之外,似乎还又一个纶巾儒衫之人。

    为首之人,正是锦衣卫同知曾光贤。

    曾光贤的脸色绷得很紧,若说不紧张,那是假的,这是深入虎穴啊。

    一个不慎,便万劫不复,死无全尸了。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昂首阔步,随即正色道:“都督王世杰,与顺化军中诸将,听旨!”

    听旨二字,一下子令廨舍中气氛紧张起来。

    王世杰面色阴晴不定,可看到曾光贤来的只是寥寥数人,却是放了心,于是冷笑:“锦衣卫,亦是贼党,本都督正要找你们,想不到,你们竟是自投罗网了,呵呵,你们何来的旨意,竟敢假传圣旨,这是罪加一等,来……”

    几个亲兵便已经预备要动手了。

    曾光贤却是尽力脸色平静,淡淡开口说道:“是不是旨意,一看便知,王都督何必忙着动手?这倒是……颇有几分心虚之嫌,怎么,王都督见不得人吗?”

    一下子,气氛紧张起来。

    身后几个锦衣卫力士,极紧张的握紧了腰间的刀柄,亲军们也预备要动手。

    剑拔弩张。

第八百三十一章:天下太平() 
    曾光贤心里紧张到了极点,好在,他勉强镇定,只是面带笑容:“怎么,你们还要谋害亲军和钦使?”

    一下子,气氛便全然不同了。

    这便是语言的艺术。

    曾光贤毕竟是锦衣卫同知,锦衣卫里的二把手,是陈凯之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他没有直接说,你这位王世杰都督竟敢谋害亲军和钦使,而是说了你们。

    这意思是,别以为王世杰动的手,你们站在这里其他人就可以撇的干净,今日若在此动了手,若是有什么难料的后果,站在这里的人,都可能完蛋。

    谋逆大罪,可是要全家死光光的。

    廨舍中的武官,一个个露出迟疑之色,有人不由低声道:“都督,且不妨将他的话听完,且看看,此人”

    “是啊,是啊,都督,不急一时。”

    武官们显然有点胆怯了,毕竟这曾光贤的地位不一般,可是陈凯之身边的人,他的行为举止可代表着陈凯之的面子,这些人自然要给几分薄面的。

    而且此刻曾光贤的话也是震慑到了他们,自然是想了解此事到底怎么回事。

    王世杰的威望虽高,却也不至于可以让这些武官们为他赌上一家老小的性命。

    王世杰见状,面上虽是杀气腾腾,却摆出一副不在乎的模样。

    “也好,倒要听听,你们玩什么花样。”

    曾光贤心里笃定起来,随即取出圣旨,厉声道:“敕曰:顺化军都督王世杰,擅调官兵,京畿九门之地,岂容军马异动,如此居心叵测,所谓何也?敕锦衣卫,立即拿下王世杰,交锦衣卫处置,钦此!”

    念罢,曾光贤高高的举起圣旨,大声喝道:“今日锦衣卫捉拿逆党,不从者,以从犯论处,抗旨者死!”

    殿中骤然鸦雀无声,所有人面面相觑,竟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这画风转得太快了,刚刚这王世杰还带着太皇太后的懿旨要捉拿陈凯之等人,现在这锦衣卫拿着圣旨,要拿下王世杰。

    这

    武官们显得犹豫,也有不少人,按住腰间刀柄,颇有鱼死网破的态度。

    更多人,却是疑虑重重。

    王世杰闻言,却是大笑起来:“你有圣旨,我也有懿旨,很是不巧,你以为,单凭一个圣旨,就想拿下本都督,你太天真了。”

    这番话,却又令武官们精神一震,不错,都督手有懿旨,这可是太皇太后亲手签发的,显然绝不会有假,而且顺化军本就受过杨家的不少恩惠,心理上,他们更偏向太皇太后这边。

    曾光贤却显得笃定无比:“懿旨,是何懿旨,请念来听听。”

    王世杰此时取出懿旨,他心里清楚,眼下军心浮动,自己必须拿出可信的理由出来,才能说服所有人,否则,将士们如何甘心冒着如此巨大的危险,他对此,倒是显得自信满满,深知眼下皇帝刚刚登基,并没有多少的威信,即便是有圣旨,可自己懿旨出来,也绝不至镇不住局面。

    他杀气腾腾的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