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4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肚皮,对他的大肠进行消毒,避免出现感染;其二,若是大肠有损,则需要进行缝合,使其恢复,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先制造一个尽量无菌的环境,随即实施手术,剖腹之后,进行救治,之后,再对伤口用药,而至于,能否救回来,就只能是运气了。”

    晏先生听得骇然,竟是目瞪口呆。

    陈凯之皱眉:“事不宜迟,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却也不可贸然进行手术,来人,去寻几头猪来,制造腹部的剑伤,朕和诸位大夫,先来试一试,人和猪的结构,固然有所不同,可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清河郡王燕成镜气冲冲的回到了自己下榻之处。

    他是没有资格在别宫里居住的,不过和使团却都暂居在离那儿不远的一处别院。

    他刚刚回到了厅堂里落座,便有宦官低声道:“殿下,那位姓杨的,又来了。”

    燕成镜颔首点头:“叫进来吧。”

    只片刻功夫,一身寻常打扮的杨正奇已踱步进来,燕成镜一见到,目光与他交错一起,随即重新靠在椅上,懒洋洋的道:“事情已经妥了。”

    杨正奇笑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燕成镜摆摆手:“本王倒要恭喜你了,这一切,你也没少出力,何况,接下来,本王还需仰仗着你们杨家呢,所以,你我俱都可喜可贺。”

    “这个自然。”杨正奇笑吟吟的道:“大燕几个贪财的将军和大臣,殿下早已摸清了底细吧,银子,杨家会负责奉上,殿下虽是最合适的继承人,却也要小心为好,大燕太后,也就是殿下生母身边的宦官,自也已安排妥了,人者有份,就等在燕京那儿,文武百官劝进,太后娘娘下懿旨请殿下回燕,克继大统。不只如此,老夫还要送上殿下一份大礼。”

    燕成镜凝视着杨正奇:“什么礼?”

    杨正奇笑道:“等陛下登基之后,会有一批的倭人,运送到辽东,人数在两千左右,而陛下要做得,便是御驾亲征,将他们一网打尽,陛下的皇兄,虽是天天喊着要平倭,却难有什么大的战果,而殿下初登大宝,便有一场大捷,岂不是教大燕的军民百姓,俱都对殿下五体投地吗?”

    燕成镜哈哈一笑:“这倒难为了你”

    看着这只有十五六的少年,目中野心毕露,带着这根本不符合年龄的笑容,寻常人哪里能想到,刺杀大燕天子的,便是大燕皇帝的胞弟,一个十五六岁,平时总是伴在皇兄身边撒娇邀宠的孩子呢。

    可燕成镜却仿佛无时无刻,都带着一副威严的样子,此时他已开始刻意的模仿自己的皇兄了,简直已将自己当成了大燕皇帝:“这里的事,如何解决?”

    杨正奇笑了笑:“这个容易,一方面,大燕天子在此刺杀,殿下该立即修书至燕京,命燕军做好准备,在燕陈边境,屯驻大量军马,现在殿下的兄弟不明不白死在这里,陛下当然要报仇才是;而另一方面,接下来的会盟,正好趁此机会,给那陈凯之,一个好戏瞧一瞧,今日发生了这样的事,只怕各国都已开始改变态度了,再接下来,西凉会在西北有所动作,只要殿下回到了国中,杨家的舰队,以及燕军可以水陆并进,到了那时,这大陈,四面楚歌,其实也未必需要全面开战,可只需要拿下济北,将这济北夷为平地就可以了,济北当初,也是燕国的国土,这些土地,自该归燕,而我们杨家,所需的不多,只需将这里的匠人,还有各个工坊的秘方拿到手,即可。殿下,认为如何呢?”

    燕成镜翘着脚,下意识的颔首点头:“唔,若是如此,倒也有几分意思。”

    杨正奇凝视着燕成镜:“还有一事。”

    “何事?”燕成镜诧异的道。

    “殿下有没有想过,令皇兄的死,毕竟殿下得利最大,难保那陈凯之,不会借此做文章,就算他不会有什么铁证,可毕竟流言蜚语出来,也难免动摇大燕的军民士气,殿下如何才能让人深信此事和殿下全无关系呢,又或者,让更多人深信,此事和殿下全无关系呢?”

    燕成镜诧异道:“他们没有证据,怕个什么,何况,皇兄很快就死了,他一旦驾崩,本王便是大燕之主,若有人敢乱嚼舌根”

    杨正奇摇摇头:“凡事,总要有万分的周全,否则,就可能功亏于溃,有一个人,倒是可以帮助殿下。此人叫方吾才方先生,殿下可能耳熟能详吧,天下人都知道,方先生是个名士,当初他开善庄,此后又结交天下名流,人人敬仰;而且,天下人也都知道,他和令皇兄,相交莫逆,这一次,若非是令皇兄,只怕这方先生,少不得要遭致那陈凯之的报复了。倘若这个时候,方先生坚定的站在了殿下一边,痛陈害人者乃是陈人,那么可就有意思了。”

    “方吾才”燕成镜皱起了眉:“此人,本王倒是略有耳闻,也知道他和皇兄关系匪浅,不过此人可靠吗?”

    “可靠!”杨正奇颔首点头:“本来这个人,其实对老夫而言,没有什么用处,可老夫还是借此机会登门,便是想要试一试他,庆幸的是,此人倒还真帮了老夫大忙。”

第九百二十一章:化腐朽为神奇() 
    杨正奇所谓的拜访方先生,再到请方先生帮忙,其实从一开始并非是杨家没有了其他渠道,杨家在海外经营两百年,对天下各国堪称是无孔不入,怎么可能因为失了一个江海,便彻底的砸了盘子呢?

    而之所以拜访这位方先生,是在于这位方先生有利用的价值,此人若是用得好了,便是一枚好得棋子。

    请方吾才去帮这个忙,想办法请燕人商贾运一批货物去燕国,再在燕国进行交易,实质上,不过是给方吾才出题罢了。

    倘若方吾才当真尽心竭力的帮了这个忙,再加上此人一开始和太皇太后的关系,以及大陈朝廷对方吾才的‘打击’,那么这个人,就足以信任了,至少有用。

    比如说现在,倘若这位大燕国皇帝燕成武的挚友站出来,那么,一切就更加可信了。

    燕成镜听罢,顿时也来了兴趣:“倘若当真有方先生出面,可就好办了,这五帝会盟之期,想来也已近了吧很好”

    正说着,外头有宦官匆匆而来,道:“殿下,礼部侍郎王斌,随驾的禁军指挥张玉以及诸官求见。”

    燕成镜看了杨正奇一眼,杨正奇面带笑容,脸上一副了然的神色。

    这些人,都是随驾来的大燕官员,显然,陛下遇难,死亡只在旦夕,任谁都明白,武成镜这大燕皇帝的胞弟乃是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何况武成镜也是大燕太后的儿子,大燕太后在燕京闻得了噩耗之后,也一定会力保武成镜克继大统,清河郡王,自然也就成了大燕的未来天子了,这时候不趁着机会前来抱大腿,宣誓效忠,还等到何时?

    燕成镜笑了笑,挥挥手道:“告诉他们,皇兄遇难,本王心有如焚,现在还是不见外客,他们的心意,本王都记下了。”

    那宦官随即去了。

    杨正奇面带讽刺之色地道:“殿下,这世上从来都不缺趋炎附势之人,倒是我们杨家出力甚多,望殿下还要牢记。”

    燕成镜哈哈一笑,道:“等本王成了大燕皇帝,你们杨家不也有诺大的好处?所以,你放心便是。”

    杨正奇点点头,却觉得这武成镜似乎显得很自得的样子,略显轻浮,于是淡淡道:“但愿殿下不会忘记才好,可即便忘了,那也没有关系,杨家能将殿下捧起来,自然也足以让殿下摔下去,殿下,可别忘了,令皇兄是如何死的!”

    燕成镜顿时脸色一变,方才的得意之色一扫而空,他万万料不到杨正奇转过头就敢威胁自己。

    他直直地盯着杨正奇,冷笑道:“这是何意?”

    “没什么意思。”杨正奇则是轻描淡写的道:“只是以防万一,生怕殿下冲昏了头罢了。”

    说着,他已长身而起:“好了,时候不早,老夫也该告辞了。”

    眼见这杨正奇毫不客气的离开,燕成镜的脸色阴晴不定,目光闪了又闪,似是在做着某些衡量。最终,他似乎又认了命,只抿着唇,看着杨正奇离开。

    他也不是蠢人,眼下当务之急,是赶紧登基为大燕皇帝为好,至于其他的事,都可以缓一缓。

    他随即招了招手:“来人。”

    宦官忙是蹑手蹑脚的进来,行礼道:“殿下有何吩咐?”

    燕成镜淡淡道:“代本王修一封书信给太后,说明今日皇兄遇刺的原委,同时请求朝廷,立即在国境增兵,该给这陈凯之一点压力了。除此之外,派人严密监视别宫那儿,看看有什么动静,这陈凯之到了现在,怕已是急得跳脚了吧,在来这济北之前,本王倒是听说,这陈凯之厉害得很,可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他的脸上掠过轻蔑之色,挥挥手,便不再说什么。

    在他看来,陈凯之来接手这个烂摊子,简直就是愚不可及。

    此时,在别宫,气氛却并不轻松。

    该准备的,俱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时代,医疗措施自是贫乏的,并不存在所谓的无菌室,可搭建一个简单的手术室却也不是没有可能。

    陈凯之先是命人取了艾草来,将这艾草燃烧,而这艾草所生的烟雾,确是有一点消毒的作用。

    除此之外,便是大量的运用到酒精,所有的大夫都用酒精擦拭了身体,沐浴之后,再将在酒精中浸泡的剪子、刀具都取出。

    燕成武浑身上下,也都已用酒精擦拭过,脱去了外衣,正平躺着,主刀的乃是陈凯之,他毕竟有用刀的经验,虽然此刀非彼刀,不过至少手更稳一些。

    当一切准备就绪,他小心翼翼的,在燕成武此前的剑伤上划了一道口子,一旁的大夫们一个个屏住呼吸,他们每人都带着口罩,口罩也已用艾草熏过,再沾了一些酒精,只露出一双眼睛。

    虽然已寻了几头猪做过实验,大致摸清了这一次手术的程序,可绝大多数人还是紧张无比。

    没一会的功夫,在那刀口处,许多人看到那肠子露了出来,只是这肠子明显有被割断的痕迹,亦有许多污秽物流了出来。

    陈凯之毫不迟疑的将这些秽物小心翼翼的取出,再仔细看这肠子的裂口处,显得有些发黑,似乎有发炎的痕迹,陈凯之利落地将一截的肠子切了,随即便道:“取线来。”

    这线乃是肠线,此前也经过了消毒,早已穿好了针,陈凯之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其实连他自己,也觉得匪夷所思,到底能不能治好,也只有天知道了。

    他专心致志地忙着手上的功夫,小心翼翼的将这肠子缝合一起,幸好创口较小,所以流血并不多,在这种条件下,陈凯之也没法子进行输血,所以一切也就只能靠燕成武的身子硬扛着了。

    待缝合之后,陈凯之将肠子放回体内,之后再对外部的伤口进行缝合,他心知必须得快,绝不可能像后世手术那般,一次便是一两个时辰,因为条件简陋,随时可能导致燕成武体内的血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这手术实是有些粗糙,完全应了陈凯之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

    一切缝合好后,接着便命人在缝合的伤口处上金疮药,待一切搞定,陈凯之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而接下来,便是输液处理了。

    因为此时的燕成武,根本无法进食,最好的办法,也就只能是输液,只有等到他的肠道痊愈之后,才可进食。

    这葡萄糖倒是容易制成,在这济北,陈凯之乃是天子,想要什么,应有尽有,他勉强靠着从前可怜的化学知识,提炼了天然的葡萄糖水,而至于针管,在这个时候就显然有些不易了,只能制出中空,却颇粗的管子,消毒之后,便扎入燕成武的血管,而在管子的另一头,则用一个漏斗盛着葡萄糖水,为了防止输液过快,故意让人取了一些棉球,塞在那粗大的针管中,随后,再命一个宦官一直托着封闭了的漏斗。

    其他的大夫们,个个露出匪夷所思之色。

    其实在飞鱼峰上的图书馆里,倒也有类似的书籍,都是陈凯之撰写的,不过虽然许多匠人喜欢去飞鱼峰上求化工的知识,可大夫们却不同,他们更喜欢凭自己的经验来诊治病人,对他们而言,那飞鱼峰上的许多所谓的人体解剖之类的学问,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可现在,如今当场救治,他们却怀着好奇心,许多人不知原理是什么,却觉得陈凯之这种救治的办法残忍又稀罕,可到底有没有用呢?

    在手术过程中,也有大夫忍不住大胆问起:“陛下,为何要用这所谓的酒精。”

    “陛下,这肠子缝合了起来,就有用了?”

    “陛下,为何要将这糖水输入进血管之中。”

    陈凯之有一搭没一搭的答了,现在终于完成了这项重要的任务,他如释重负地取下了口罩,长舒一口气,命人在此小心照拂,不得随意放人出入,艾草依旧还要烧,却不可过浓,还需用酒精每日擦三遍燕成武的身体,甚至是这里的地板,也需用酒精擦拭。

    处理好这一切,他才走出了寝殿。

    其实这一次对燕成武的救治,花费十分惊人,大夫们稀奇地看着这一切,似乎许多人,依旧还不相信这样便能治好伤及肺腑的剑伤。

    倒是陈凯之也懒得和他们解释什么,倘若这燕成武活了,陈凯之相信,那飞鱼峰里里关于医学的书,立即会被济北的大夫们抢购一空。

    那些医书都是陈凯之还在翰林院里凭着记忆写的,涉及到了五花八门的知识,表面上,似乎很粗糙,甚至陈凯之的许多记忆,都有纰漏和错误,可大致的原理,却足以给人提供一个方向,对陈凯之而言,一个正确的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飞鱼峰中的各类书籍,虽然都是陈凯之托了所谓前人‘秘籍’所作,可一旦天下人都认识到了它的好处,则不啻是一个东方版的文艺复兴。

第九百二十二章:兵戎相见() 
    接下来,就只有耐心等待了。

    因为只有天才知道,这燕成武能不能醒来。

    陈凯之之所以敢如此粗糙的做这个手术,并不是来自于他对于自己可怜的那点医学知识有什么信心,纯粹是因为这家伙身强体壮,或许能够熬过去

    可倘若是熬不过去,自然也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实在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只好开战了。

    陈凯之聚集了大夫们,这别宫早已封闭了起来,任何消息都不得透露出去。

    这时,那张千户倒是来了,给陈凯之行了礼,陈凯之在偏殿里见了他,张千户道:“陛下,卑下带人,一直都盯着那清河郡王的住所,并没有发可疑人等出入。”

    陈凯之微微皱眉,叹了口气:“这倒是可惜了,朕还以为,那姓杨的此时定会和清河郡王合谋呢,要嘛就是,这姓杨的一定有什么暗道或是出人意料的进行了伪装,要嘛,就是此人并没有出现,不过,锦衣卫还是要盯紧一些,方吾才那儿,如何了?”

    “那儿,卑下也在严密监视,方先生那儿,并没有什么动静。倒是有自清河郡王住所的快马,一路往北燕方向去了,想来,那清河郡王”

    陈凯之颔首:“由着他们去吧,这消息根本就捂不住,清河郡王的底细,可查清楚了?”

    “查清楚了,明面上我们所知的,是他与大燕皇帝一母同胞,平时,锦衣卫确实是疏忽了他,毕竟他年纪还小,万万想不到,此人竟一直处心积虑,燕国国内,他与大都督燕成庆相交莫逆,这燕成庆也是宗室,手握十万燕军,不只如此,去年他纳妃,其妃出自并州梁家,梁家乃是大燕数一数二的豪族,不过细细想来,此人真正厉害的,却是伪善,想想看,此人虽是大燕皇帝的兄弟,可正因为如此,这大燕皇帝该对他小心提防才是,可谁知呢,他能娶梁家之女,本就犯了忌讳,偏偏大燕皇帝,竟还对他依旧信任有加,陛下,历来的天子,可多多少少,对自己兄弟的婚事较为看重的,倘若是和豪族成亲,难免会动摇皇权,而燕成镜竟没有因此而得到大燕皇帝的忌讳,这除了这位大燕皇帝性子里并不多疑之外,卑下以为,可能也和此人城府极深有关。”

    陈凯之耐心的听着张千户的分析。

    张千户又继续道:“还有,卑下得知,随来的许多燕臣,纷纷前去拜见清河郡王了,看来,他们也已看穿了形势,知道清河郡王势必登基,陛下,只要这大燕皇帝一驾崩,事情就难以挽回了,还请陛下,早作打算。”

    陈凯之点点头,很欣赏的看了一眼张千户:“济北锦衣卫千户所,倒是有模有样,和你的尽心竭力分不开关系,朕自然要早做准备的。”

    “越国君臣那儿,有什么动静?”

    “他们得知燕国皇帝遇刺,随即便加强了防备,除此之外,杨学士也已调了一支军马前去保护,越国皇帝对此事没有过分的过问,想来也是觉得敏感,礼部那儿,也派人前去慰问了,没有什么大碍。”

    陈凯之点头:“不过,话虽如此,可一旦燕成武驾崩,就是另一回事了,到时朕将陷入极被动的境地,但愿他能醒过来吧。”

    等待的日子,是极令人煎熬的。

    好几日,燕成武都已垂危,几个大夫几乎轮番照料着他,随时试探脉搏,甚至有一次,有大夫几乎已经摸不到脉搏了,就这般,在那寝殿里,燕成武一直昏迷,靠着输液勉强活着。

    而大夫们,对此也越发的没有了信心。

    到了第三日,外头有人来报:“清河郡王求见。”

    陈凯之这几日,都住在此,此时也显得没有了耐心:“他来见什么,不见。”

    “陛下。”宦官道:“这清河郡王,显然是希望见一见他的皇兄,他说,倘若皇兄驾崩,也好”

    陈凯之厌恶的道:“告诉他,他的皇兄,驾崩不了,让他滚!”

    宦官犹豫了一下,却还是乖乖去了。

    就在这别宫之外,燕成镜坐在车里,耐心的等候,等别宫里的宦官出来,燕成镜方才掀开车帘,宦官咳嗽一声:“奉陛下口谕,令皇兄驾崩不了,清河郡王请回。”

    燕成镜面露冷笑。

    这已过去了几天时间了,依靠他的预计,便是大罗金仙来了,自己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